浅析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理论
科学技术在马尔库塞理论中的批评
科学技术在马尔库塞理论中的批评科学技术在马尔库塞理论中的批评马尔库塞是20世纪著名的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他的著作对于当代社会学、哲学和政治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然而,科学技术在马尔库塞的理论中受到了批评和质疑。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探讨科学技术在马尔库塞理论中的批评,并分享一些个人观点。
一、深度评估1. 科学技术的压迫性质马尔库塞认为,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对个体具有压迫性质。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人们的自由和个性。
科学技术的专业化和高度分工导致了人们生活的碎片化和失去意义的危机。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引发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对生态平衡造成威胁。
2. 科学技术的控制和操纵马尔库塞指出,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被用作控制和操纵的工具。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权力和利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能够通过科学技术来掌握和操纵整个社会。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大规模监控和数据搜集变得可能,进一步加强了对个体的控制。
3. 技术理性的支配马尔库塞批评科学技术的理性支配。
他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追求的是目的性和效率,而忽视了人类的社会和情感需求。
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人们更加追求效率和经济利益,而忽视了人类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
技术理性的支配使得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机械和单调,缺乏意义和目标。
二、广度评估1. 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科学技术在马尔库塞的理论中被批评具有消极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社会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和分工化,导致了社会关系的冷漠化和人际关系的断裂。
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加深了社会等级和不平等,使得少数人掌握了更多的资源和权力。
2. 科学技术的创新与破坏科学技术的创新和破坏性被马尔库塞看作是一种紧密相连的关系。
科学技术的创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同时也破坏了传统的价值观和社会结构。
科学技术的破坏性使得人们面临着文化的流失和社会的动荡,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挑战。
三、观点和理解科学技术在马尔库塞理论中的批评是有一定道理的。
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浅析
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浅析马尔库塞认为技术理性具有双重性质,当技术理性扩展到社会生活中去时,逐渐形成新的统治,使人异化,造成人、社会政治及思想文化的单向度性。
对此,马尔库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但马尔库塞没有认识到技术理性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把技术理性等同于工具理性,使之与价值理性对立起来。
只有认识到技术理性的价值属性,把它放在动态的历史中去考察,不断完善技术理性,才能使技术理性朝向人类期望的目标转变。
标签:马尔库塞;技术理性;超越技术理性在现代工业文明条件下,现代科学技术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技术理性主义信仰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然而,技术理性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变成了奴役人的统治力量,其本身正在走向异化。
对此,哲学界在二十世纪兴起了声势浩大的技术理性批判思潮。
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就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
马尔库塞认为。
在发达工业社会中,工具理性已经成为社会统治的工具,进入到社会结构的方方面面,支配着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形成一种“新的控制形式”。
因此,马尔库塞如此断言:“社会控制的现行形式在新的意义上是技术的形式”。
技术的新控制就是技术的异化,技术的异化造就了单向度的人、单向度的社会和单向度的思想文化。
从而,科学技术成了统治者操控社会的新形式和工业社会异化的罪魁祸首。
一、马尔库塞对技术理性的批判马尔库塞指出,在工业发达国家。
科学技术已经不再是价值中性的,而是具有两面性质。
一方面,它是创造物质财富的头等生产力,创造的生产生活资料改善了人们的生存条件:另一方面,技术渗透到燕个社会控制和协调系统中去,技术统治代替政治统治成为主导统治方式。
科学和技术成为统治者利用的工具,变成了使社会统治合法化的意识形态的新形式。
科学技术的这种两重性被马尔库塞概括为一个著名的公式:技术进步=社会财富的增长(上升的国民生产总值)=扩大的奴役。
这一公式是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理论最凝练的表述。
从科学技术的两重性可以看到,当技术理性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时,科学技术改变了原来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机制。
论马尔库塞的技术批判理论
(一)对科学技术的批判马尔库塞对科学技术的批判是建立在他对人的理解、服务于人的解放目的基础上的。
他认为,人的本质是爱欲,而爱欲的实现又必须以理性和自由为保证,个人只有借助于理性批判的力量,才能洁楚地认识到什么是自已的真正本质和需要,进而在自由的活动中实现它在发达工业社会里,科学技术从两个方面阻碍着人的本质的实现:一方面,科学技术决定了社会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进而决定了人的生活方式,直接压抑了人的爱欲满足;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导致了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使得异化劳动日益加剧。
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作为发达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消除了人的批判理性,使人变成了单一向度的人。
所以,他对科学技术的批判是双重的:一方面,批判科学技术对人的爱欲的压抑;另方面,批判科学技术对人的批判理性的压抑。
(二)死亡意志的支配——科学技术对爱欲的压抑马尔库塞在他的重要论著《爱欲与文明》中,他围绕爱欲与文明的这一主题,达到了对弗洛伊德的继承、补充和发展。
马尔库塞同意后期弗洛伊德的观点,即人有两种基本冲动:爱欲与死亡。
爱欲是一种建立联系和在更高的社会秩序里聚集一起的趋向。
它反抗和推迟了向死亡堕落,是保存一切生命的巨大的统一力量,导致文化。
死亡本能是生物体了解除生命的张力,通过倒退回到更简单状态的内趋力。
(三)技术对人的压抑的主要表现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科学技术对人的本质的压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科学技术成为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爱欲压抑的根源。
马尔库塞认为,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爱欲压抑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
科学技术己经成当代发达工业社会人性压抑的根源。
在《爱欲与文明》中,他提出‘‘基本压抑”、“额外压抑”、“操作原则”等概念来对弗洛伊德的压抑性文明论进行驳斥。
马尔库塞把压抑分为“基本压抑”和“额外压抑”两类。
由于经济上的贫困和克服这种贫困所需的劳动,要造成文化就必然对爱欲作一定程度的限制、压抑和延迟。
这是一种基本的压抑。
它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在一定意义上是合理的,基本压抑所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浅析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理论
2 . 2 单 向度 的普 遍 化
2 马尔库塞的技 术理性批判理论
如前所述 . 马 尔库 塞认为发达工业 社会是一个极权 社会 . 技术 理 性成 为新的统 治形式 . 在政 治 、 社会、 文化 和话语 领域等实 现极权统 治. 消除一切对立面。其 思想主要 可以从 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 : 2 . 1 技术实体论 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 中. 技术“ 中立性 ” 的传统 概念不再 能够得 以维持 。 “ 技术本身不 能独立 于对它 的使用 : 这种技术社会是一
科技・ 探索・ 争呜
S c 科 i e n c e & 技 T e c h 视 n o l o g y 界 V i s i o n
浅析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理论
吴亚 女
( 中南 财经政 法大 学 哲 学院 , 湖北 武 汉 4 3 0 0 7 3 )
【 摘 要】 作为法 兰克福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 马 尔库塞从现代人异化的生存境遇和 生存 状态 出发 , 批判技术理性统 治和技 术异化 的世
个 统治 系统 . 这个 系统在技 术的概念和结构中已经起着作用 ”。传统 的技术 中性论认 为技术本身是无价值 的.其手段和 目的是相分离 的。 技 术一方 面可 以作为解放 的工具 .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统治的手段 。 技术的价值取决 于技术 的使用者 。在马尔库塞看来 . 在发达工业社会 背景下技术是价值负荷 的 依 照芬伯格的看法 . 马尔库塞对于技术 的 看法持有“ 技术实体论 ” 的立场 。在马尔库塞看来 , 技术不仅是认识世 界的知识媒介和改造世 界的工具媒介 . 而且具有价值取 向。技术是作 为一个系统来发挥作用 的 . 这个系统具有排 他性 . 渗透 进社会 的各个 方面并决定着整个社会 的发展 . 自主地成为控制社会的基本要素而不 管人们是否意识到或者是意愿 马尔库塞指 出其原 因在于 . 技术是一 种谋划 随着技术 的展开 . 它逐步成为话语和行为 、 思想和文化的整个 范 围。也就是 说. 政治、 文化和社会 生活逐步被纳 入了技术的制度 之 中. 并且这一制度排斥和吞没所 有的可替代性选择 “ 技术的合理 『 生 已 变成政治 的合理性”
浅析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理论
浅析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理论摘要: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可谓锋芒毕露,具有革命性的化时代的意义,但他把技术和人性对立起来,并对技术采取片面的否定态度基于此,需要我们对马尔库塞的理性、感性观的当代价值和限度进行思考,从而寻找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技术理性;单向度的人;社会革命作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以“单向度”理论极其深刻地揭示了西方发达工业社会中人的异化问题, 虽然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人道主义思想有着根本的分歧, 但由于它接触到发达工业社会中许多新的哲学和社会问题, 并由此创立了新的社会批判理论, 具有较强的时代色彩, 因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批判吸取其有益的成分。
同时也应该看到他的理论的局限性,以及为我国社会即将进入的工业化社会找到技术理性所伴随的危机的出路。
一、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的主要观点所谓技术理性主义是指在近现代科学技术呈加速度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理性主义思潮。
这种思潮坚信科学技术发展具有无限潜力和无限解决问题的能力,坚信科学技术万能。
1964年马尔库塞发表《单向度的人》,这是法兰克福学派技术理性批判理论中一个重要的表述形态,与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理论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该书的基本思路是:在发达工业社会里,批判意识已经消失殆尽,统治已成为全面的,个人已丧失了合理地批判社会现实的能力。
所谓“单向度的人”就是指丧失这种能力的人。
马尔库塞用“单向度”(One--dimension)一词来意指现代资本主义的技术经济机制对一切人类经验的不知不觉的协调作用。
他认为发达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是双向度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是有差别的,因此个人可以合理地批判地考虑自己的需要。
而现代文明,在科学、艺术、哲学、日常思维、政治体制、经济和工艺等方面都是单向度的。
人们失去的“第二度”是什么呢?就是否定性和批判原则,即把现存的世界同哲学的准则所揭示的真实世界相对照的习惯。
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思想简析
现代经济信息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思想简析柳丽萍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要: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马尔库塞深刻洞察到了隐藏在发达工业社会繁荣表象之下的,人的个性自由被压抑的现实,并从政治、文化、语言乃至思想上全方位控诉了由技术所导致的发达工业社会中人的这种不自由生存状态。
但是站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之外去评价社会历史的产物是不可取的,马尔库塞并没有认识到造成发达工业社会人的单向度生存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他的技术理性批判究其本质只是人本主义的。
关键词: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技术理性;批判中图分类号:B089.1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21-0392-02“在压倒一切的效率和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的这双重的基础上,利用技术而不是恐怖去压服那些离心的社会力量”①。
马尔库塞认为较之前不发达阶段所依靠的暴力统治不同,发达工业社会借助的是技术合理性来使社会的各种对抗力量达到高度整合的。
这种整合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变成一个没有反对派的单向度社会,同时也是一个“病态的社会”,以至于技术的改进与人的发展处在对立状态。
一、技术:新的社会控制形式“社会控制的现行形式在新的意义上是技术的形式。
不错,在整个近代,具有生产性和破坏性的国家机器的技术结构及效率,一直是使人们服从已确立的社会分工的主要手段……但是在当代,技术的控制看来真正体现了有益整个社会集团和社会利益的理性,以致一切矛盾似乎都是不合理的,一切对抗似乎都是不可能的。
”②马尔库塞指出,在发达工业社会,技术是一种新的、更令人愉快的加强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的形式,表面上,它带给人们的是更为舒适安逸的生活,实则是以牺牲自由为代价的控制。
极权主义国家与社会正是通过这种新的控制形式来制造并满足人们的虚假需求,从而达到消灭自己对立面的目的。
随着技术控制在政治、文化、语言和思想等领域取得的全面胜利,整个社会的反对派不复存在,人们的否定性思维也荡然无存,丧失自由的“单向度的人”就此产生。
技术与政治:马尔库塞的现代性批判思想探析
技术与政治:马尔库塞的现代性批判思想探析正是对发达工业社会条件下人的具体处境的关切,促使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展开批判,而其批判的核心则是技术与政治,因为在他看来,正是发达工业社会条件下技术与政治的融合造就了“单向度的人”,改变了传统解放范式。
这种批判构成了他的现代性批判思想。
本文即从其批判思想的这两个核心切入,系统阐释马尔库塞的现代性批判思想,并在此基础之上探析这种思想的本真意义。
标签:马尔库塞;现代性;技术;政治;核时代正是本身的成问题性,“现代性”(modernity)问题才获得其价值。
而在法兰克福学派前期主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那里,“现代性问题获得了存在主义的表达方式。
启蒙理性所期许的人的全面解放、个人的自主意识,成为人的本真生存和如何达到本真生存的问题。
”[1]167换言之,马尔库塞对现代性问题的解读,即是他对发达工业文明条件下即技术统治时代人之生存境况的关切。
本文拟从马尔库塞现代性批判思想的两个核心,即技术与政治入手,系统地阐释他的现代性批判思想,并在此基础之上探析这种思想的本真意义。
一、技术时代的人马尔库塞断言,“在每个个别个人的实存中,哲学的具体性,据不能委托给一个抽象的主体即‘单一’的东西,因为,这就意味着把决定性的责任委托给某种专断的普遍性。
”[2]译序4因此,“在一个真正自由的文明中,‘整体的意志’也只有‘借个体的本性’才能实现。
”[3]只有对活生生个体实存境况的关注、对“具体的人”和“人的具体”的关注才是对人的解放和自由的关注。
而他所关注的正是发达工业文明时代人的具体处境。
在他看来,发达工业社会条件下,人的处境并不像启蒙理性所允诺的那样——变得更好,而是相反,人的异化不断得到加剧和深化,以统治人、扼杀人性为特征的异化机制也从传统的政治和经济压迫转化为更加有效、更加“合理”的技术控制。
这种新的控制方式通过整合现代技术理性与传统政治方式,使政治统治具有了技术性,也使技术具有了政治性,形成更具极权主义特征的技术理性统治。
浅析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理论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康德开启了对于理性的批判,自此后两个世纪的西方哲学从不同角度询问理性通过科学思想、技术设备和统治组织者三大形式而在现代世界实施的统治。
其中,法兰克福学派旗帜鲜明地对于技术理性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
马尔库塞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从社会层面对技术理性提出了批判。
在进入马尔库塞对于技术理性的批判内容之前,有必要对其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进行必要的说明。
1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理论和社会批判理性是联系在一起,其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进入了发达工业社会阶段。
在这一时期,以大机器的使用为核心的专业化生产占据了社会经济的核心,“艺术”被大规模再生产和消费,私人和社会、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对立被消除,美国成为“福利国家”。
这一切可以说是技术的贡献。
但是,美国这一发达工业社会出现了极权主义特征。
极权主义消灭了对立向度,整个社会都是单向度的,这表现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马尔库塞深刻敏锐地观察到了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新型的极权主义统治下,其统治不是依靠暴力而是依靠技术理性,据此展开了对于技术理性的批判。
任何理论都有其理论渊源,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理论也受到在其之前的理论家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异化理论。
马尔库塞刚进入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时便写了一部综述性的专著,讨论《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和哲学手稿》,特别是其中关于劳动异化的理论。
马克思从经济角度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批判,提出了劳动异化概念,劳动作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但是在私有制条件下却发生了异化。
异化劳动将人的类本质变成了异己的本质,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人丧失了自由自觉的超越性和创造性。
马尔库塞认为,异化不仅仅体现在劳动生产领域,也体现在文化领域、思想领域等,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
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理论及其当代意蕴
7一
西部学刊
X I B U X U E K A N
上 的技术理性 主义文化信念有力地推动 了工业社会 以前 适的生活 中表现出对现实社会 的主动顺从 ,“ 这种顺从主
所未有 的速度 向前发展 , 改 变了 自然界 和人类社会 的面 义是已转化为社会行 为的技术合理化的一个方面。它之
、
技术 理性 主义的基本 内容
技术理 性主义是近现代发生在发 达工 业 国家立足 于
科学理 性 , 技术理 性 , 而不 科技 加速发展 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 。其 核心思想 是科学 中占主导地 位 的是知 识理性 , 技术万能论 。技术理性 主义直接导源于古希腊 的古典理 是价值 理性 。科 学技术 是人类 认识和 把握 自然 规律 , 用 科 学技术本 身验 性 主义 , 强调理性 的力量 , 特别是 近现代科学技术 的迅猛 以改造 自然 和社 会 的一 种工具 或手段 , 发 展对人 类社会 的 巨大 影响 , 使 得技术 取得前所 未有 的 证 了人 的本质力量 。科学技术 用 以发明创造新事物是人 崇高地位 , 西方传 统理性 主义逐 步与现 代科学技 术相结 类 自身创 造力 的体现 , 是人 的本 质力量 的外化 。技术 理 合, 技术 的理性力量 日益 凸显 , 技术理性主义思潮应运 而 性 主义 者确信 , 科 学技 术愈发展 , 人 的本 质力量愈 强大 ; 生。技术理性主义是一种理性 主义文化思潮 , 它相信 : 人 人 的 本质力 量愈强 大 , 科学 技术也 就愈发展 。理性 的发 可以通过 理性 和科 学来把 握宇 宙的理性 结构 , 并 通过 日 展和科技 的进步证实 了人是宇 宙的中心 。
中图分 类号 : B 7 1 2 . 5 9
浅析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
浅析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马尔库塞认为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通过对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结构的把握,逐渐成为一种统治社会的力量。
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具有革命性划时代的意义,但是马尔库塞把技术和人性对立起来,并对技术采取片面的否定的态度,我们应该对他的理性、感性采取批判的态度进行思考和理解,从而寻找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思路。
标签:马尔库塞;技术理性;异化一、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思想渊源经过我们深入的研究我们发现马尔库塞是在前人的异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异化的理解,形成了自己思维的独特性。
首先,马尔库塞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黑格尔认为人类的理性是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能动力的,这种能动性最后会异化自然界异化社会,进而社会及自然界又反过来异化我们人类自身,这种循环往复的异化过程其实都是精神异化的结果,马尔库塞在黑格尔的思想基础之上又形成了自己的异化思想;其次马尔库塞又继承了海德格尔的思想,海德格尔认为现代社会的人之所以感到不安、恐惧,归根结底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人性的泯灭,所以人们才会感到空虚、不安。
所以海德格尔最后主张还原人内心本真追求,揭示了人最终存在的内在意义。
马尔库塞深受影响,在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上形成了他的异化学说。
第三个影响的马尔库塞的人物,就是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由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构成。
其中,承认无意识的存在在人类内心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也就意味着把人当成了一种非理性的存在物。
弗洛伊德还单纯把人的本能归为生与死的本能。
马尔库塞继承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形成了他的社会批判理论,最后不得不说的就是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在马克思的《1844年的经济学哲学手稿》里,它他指出劳动异化其实是人与劳动之间的异化,人的劳动成果出自人自身,人类自己却不能控制自己的劳动产品。
马克思继而又提出了人与人的异化,人与人类本质相异化。
马尔库塞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异化理论,尤其是他的科学技术批判理论。
浅析马尔库塞文化批判理论述评
浅析马尔库塞文化批判理论述评【论文关键词】马尔库塞文化向度文化批判【论文摘要】马尔库塞的文化批判理论,其旨在揭示这种外在性的现存的资本主义文化使人和社会失去了否认力、批判力和创造力的事实。
在我国向工业化推进的过程中,了解一下这种振聋发绩的分析和批判是有益处的。
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20-30年代形成和创立的,在西欧和北美产生了广泛影响的一种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
这一学派经历了不同的开展阶段,成员很多,思想丰富。
马尔库塞是该学派最富有代性的理论家。
他以当代资本主义的兴旺工业社会为背景,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压抑人性、摧残自由,使人和社会失去了批判力和否认力等现象的分析,而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批判理论。
一、文化批判理论提出的逻辑思路1.文化批判理论的立论根据为了弄清“压抑〞的问题,马尔库塞把压抑分为“根本压抑〞和“剩余压抑〞两种。
“根本压抑,是为了使人类在文明中永久生存下去而对本能所作的必要‘变更〞’。
在他看来,这种压抑最初出于经济的匾乏,由于它能使本能的力量指向外部世界,推动文明的进步,故有一定的合理性;“额外(剩余)压抑〞是为了维护社会统治而强加于个人的控制。
它是对人的本能压抑之外的附加于入的压抑,给人带来紧张和负担,不利于社会的继续开展。
马尔库塞分析了压抑类型之后,又在弗洛伊德的“快乐原那么〞(本我努力获得快乐)和“现实原那么〞(对本能和欲望进行监督和约束,使其受到节制,以适应外界实际)的根底上,进一步提出了‘“行为原那么〞的术语,认为“行为原那么〞是现实原那么的特定历史形式,它表达了“额外压抑〞的时代特征。
通过对“剩余压抑〞和“行为原那么〞的分析,企图说明在科学技术高度兴旺物质丰裕的现代社会,压抑那么更多地表现为“剩余压抑〞。
比方,现代社会使力比多转移到对社会有用的行为上,不再是为了谋求快乐,而是为了需要的满足,驱使人们去进行一种痛苦的劳动,可以说在行为原那么的统治下,人的身心都成了异化劳动的工具。
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及当代启示
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及当代启示作者:刘鑫蕊来源:《传播力研究》2020年第13期摘要: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是一部对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的研究。
讲述了技术理性控制下的社会变成了单向度的社会,也是一种极权社会。
技术理性控制着社会的文化以及意识形态。
技术的进步逐渐沦为遏制人追求幸福和自由的阻碍。
马尔库塞的技术批判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及启示,对于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技术理性;文化工业;生态环境中图分类号:B71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3-00-02近代启蒙运动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大发展与繁荣,促使科学技术逐渐成为统治者进行统治的工具。
马尔库塞是西方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单向度的人》是其众多理论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其体现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思想,并且充分融入当时的社会现实,展现出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全盛时期的背后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理性资本主义社会大工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社会走向理性霸权,其具体形态就称为技术理性。
技术理性是一种科技、知识和方法等非间接的文化意识形态,是科技与理性主义文化交汇的整体,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态度。
在工业社会中,技术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而产生的,当技术理性在一定工具配合下,就成为统治者的工具。
它作为意识形态将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控制形式而存在。
技术理性加速了西方现代化的进程,促进了西方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使社会物质生活资料极大丰富,但给人们带来富裕生活的背后,是人们逐渐丧失对社会的否定意识和反抗意识,逐渐沦为单向度的人。
二、技術理性统治下的社会文化马尔库塞认为文化与人一样都是双向度的,但技术理性的发展逐渐在消除着人们仅存的否定性与超越性,他们通过现存的控制形式逐渐将文化一体化。
(一)高层文化的消亡高层文化是马尔库塞关于文化批判的一个重要概念,马尔库塞将其定义为专属于特定阶层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同社会相背离但又不脱离社会现实的文化。
浅谈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理论——以《单向度的人》为例
第32卷第2期 2019年6月JournalofZhangjiakou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Vol.32 No.2 June,2019 收稿日期:2019-02-22修回日期:2019-03-20作者简介:冯讲琴(1991-),女,江西吉安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浅谈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理论———以《单向度的人》为例冯讲琴(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摘要:要认识某一理论,首先要了解其产生的基础和文化背景。
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法兰克福学派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激烈批判,形成了社会批判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重点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理性进行了批判,主要从三个方面: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对技术理性的同化力量进行深刻分析,以期将得到的经验教训来指导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技术理性;个人理性;同化;异化;启示中图分类号:B5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156(2019)02-0052-04 一、背景阐释(一)西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马克思主义是现实历史进程的参与者,必定会随着历史的进程而发生自身形态的变化。
“......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关于共产党人对待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的论述虽然在原则上今天还是正确的,但是就其实际运用来说今天毕竟过时了......”。
[1]“两个过时”表明马克思主义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又称新马克思主义)就是对正统马克思主义的解读而形成的理论成果。
它的兴起有理论原因也有其历史和文化背景。
1.理论原因(1)内在理论原因。
马克思主义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博士论文期间,依然受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影响,主要强调自我意识;第二,《莱茵报时期》,为了解决所谓物质利益的难题,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观点”开始摆脱黑格尔的影响,独立对新世界观进行思考;第三,提出新世界观时期,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重点阐述了异化理论和实践理论;第四,唯物史观提出时期,在《贫困的哲学》和《共产党宣言》中主要论述社会两大矛盾和动力理论。
马尔库塞理性批判思想探析
马尔库塞理性批判思想探析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西方“新左派”哲学家、社会学家。
他的著名的《论一维社会》为其代表作品之一,主张对现代工业社会中“理性”与“批判”的重新思考和界定,提出了批判理性的观点,认为现代工业社会的“理性”是一种压迫和对自由的限制。
本文旨在对马尔库塞理性批判思想进行探析,并通过5个例子进行佐证,从而深入了解马尔库塞理性批判思想的内容和意义。
一、理性的限制马尔库塞认为,现代工业社会的“理性”是一种限制和压迫,因为它只能运用在可计量、可预测、可控制的范围内,而不能贯穿在整个社会实践和文化的领域中。
这种一维化的理性会导致人们对真正自由的追求受到限制,甚至在思想、文化、政治等方面也受到统一标准的约束。
马尔库塞称之为“一维社会”。
二、束缚创造力马尔库塞认为,现代工业社会的理性思维将人类的自我实现和创造力束缚在了一定的范围内,妨碍了人类的自由自在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
例如,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带来了便捷和物质条件上的丰富,但同时也淡化了人类的自由表达和自由思考,使得我们更多的是盲目迎合主流文化,从而限制了人类的自我实现和创造力。
三、导致“虚无主义”马尔库塞指出,现代工业社会的理性思维容易导致“虚无主义”,即让人们陷入对生命的绝望和无意义感的循环中。
这是因为理性思维过于追求事实和证据,而忽视了人类的精神需求。
例如,现代文化的泛滥和标准化让人们感到自己已经失去了独特性和意义,往往会导致人们质疑生命的意义。
四、约束社会进步马尔库塞认为,现代工业社会的理性思维,往往会限制社会的进步和创新。
例如,它们可能使得人们更倾向于维护当前的社会结构,而不是尝试改变它。
这对于一个有持续发展需求的社会来说,是一个难以承受的后果。
五、引发失衡马尔库塞提到,现代工业社会的理性思维有时会产生失衡和不和谐,并可能导致多种社会问题。
例如,它们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和贫富差距的扩大,因为那些被视为不符合经济合理性的资源和人,会被排除在社会的后排,这会进一步加深社会的分裂。
马尔库塞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及反思
马尔库塞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及反思作者:冯佳佳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6年第16期摘要:马尔库塞认为科学技术并非价值中立,并在此基础上对科学技术进行了批判。
他认为,科学技术造就了单向度的政治,单向度的思想文化进而造就了单向度的人。
马尔库塞的科技批判理论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他没有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彻底批判,对科学技术的看法也存在局限。
但是,马尔库塞的科技批判理论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启示人们要正确认识和使用科学技术,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也要克服对生产力的盲目崇拜,同时也有利于人们深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
关键词: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批判;反思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6-0183-02当代,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其负面效应也逐渐显现出来,因此,许多思想家对科学技术进行了再认识。
马尔库塞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考察,认为科学技术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控制的新形式”,因此他对科学技术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对马尔库塞科技批判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反思有利于保证研发和利用科学技术的正确方向,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效用,进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马尔库塞对科学技术的批判马尔库塞对科学技术最重要的认识之一就是科学技术的非价值中立性。
他看到了科学技术逐渐地渗透到意识形态领域,履行意识形态的职能,并实现了对人的控制,人类看似自由,可实际上却丧失了追求和争取自由的意识和能力。
(一)单向度的政治马尔库塞认为,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的政治已经成为没有反对派的“单向度政治”,当代社会也进而成为了集权的社会。
一方面,当代工业社会依靠科学技术促进高生产和高消费,并以此来刺激社会成员,产生了“凌驾和超越任何特定的个人和集团之上的利益” [1]。
统治者在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独特的控制作用后,便想方设法地通过对科学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通过对科学技术的控制来维持和控制自己的统治。
这是因为,“发达工业社会和发展中工业社会的政府,只有当它们能够成功地动员、组织和利用工业文明现有的技术、科学和机械生产率时,才能维持并巩固自己。
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思想解析_谢玉亮
现代技术总是以一种强求的算计的态度对待自然包括人自身在内的世界万物都丧失了自己的独立的对象性而成为技术的奴隶i在这个意义上海德格尔提出现代技术的本质就是座架gestell即技术对自然和人的限定强求促逼在其收稿日期20140612作者简介谢玉亮1972男山东阳谷县人法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后贵州师范大学教授
马尔库塞与海德格尔关于技术命运的不同立 场反映了 20 世纪欧洲大陆哲学在存在主义和马 克思主义之间存在的分裂。在马尔库塞那里,新 技术理性同古希腊技艺十分相似,或者说就是古 希腊技艺的复活,它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从而超越启蒙理性的局限性。马尔库塞用海德格 尔的术语,通过一种对基本实践的革命改造,实 现对存在的一种新的解蔽。这将是一场通过废除 阶级社会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现实原则的根本改 变。而海德格尔只能悲观无望地对此做出姿态。 因此,两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马尔库塞相信政治 行动能够开辟一个新的时代,而海德格尔在经历 纳粹思想阶段后,对政治行动已经绝望。
论马尔库塞对科学技术的批判
论马尔库塞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引言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为人类带来许多便利和进步。
然而,法兰克福学派哲学家马尔库塞对科学技术提出了批判,认为它们固化了现存的权力结构,使人类变得异化和虚无。
本文将探讨马尔库塞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并分析其合理性和局限性。
马尔库塞对科学技术的批判科学技术作为现代意识形态的一部分•马尔库塞认为,科学技术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
它们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物质生活,也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科学技术以追求效率和实用性为中心,忽视了人的自由发展和精神层面的需求。
它们通过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方式来统一人类行为和思维,使人变得机械化和可预测。
科学技术与现代社会的核心问题•马尔库塞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带来了物质繁荣,却也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人们追求的是物质财富和享乐,而非内在的精神追求。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社会变得高度专业化和分工化,人们从事的工作越来越具体而狭隘,缺乏对整体的理解和思考。
•科学技术的掌控被少数人所垄断,它们成为了支配和控制的工具,加剧了社会中的不平等和压迫。
普通人变得容易受到操控和控制。
科学技术导致人的异化•马尔库塞将科学技术视为一种形式的社会异化,它使人与自然环境失去了联系,也剥夺了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之间的真实交流和互动。
•马尔库塞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的目标是控制和操纵,它们追求可预测性和可操作性,导致人们对自身的生活和行为失去了控制感和主动性。
马尔库塞批判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合理性•马尔库塞的批判揭示了科学技术背后的权力结构和影响。
科学技术往往由少数人掌控和决策,这给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和不平等。
•马尔库塞的批判提醒我们关注人的内在需求和精神层面的追求。
科学技术虽然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不能满足人的整体需求。
局限性•马尔库塞对科学技术的批判过于悲观,忽视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进步带来的积极影响。
科学技术为人类提供了许多便利和创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浅析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思想
浅析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思想作者:赵奕萱来源:《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20期摘要:马尔库塞认为技术理性在发达工业社会已经全面地统治了人,形成彻底的异化。
被技术理性整合的一体化的社会,消费的异化,批判性的丧失,使人成为了单向度的人,本文以马尔库塞为视角,结合科技发展与生存问题,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技术理性科学技术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一面体现了人类的理论成果,一面也造福了人类的现实生活。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结合,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同时,科学技术也同理性微妙的结合,无声地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成为了集权统治的新形式。
本文结合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思想对技术理性进行分析。
一、理性今日工业文明背景下,我们通常所说的技术理性,究其始祖乃是古希腊时期的理性主义。
古希腊时期的理性是统一的,涵盖了主观理性与客观理性,平衡了逻各斯与努斯之间的张力。
科学的紧密计算起源于逻各斯,统摄着自然和人类的绝对的规律,是万物运行的根据。
外在的逻各斯和内在的形式逻辑严丝合缝地形成了客观理性,亚里士多德将之发展为以认知为标准的理论理性,排除了意志、情感等因素,一切事物都是由潜能到现实转变的必然历程。
这也标志了理性的第一个转向,主观理性与客观理性由原始的统一分离为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
努斯继而发展为实践理性,原指心灵,泛指感觉、情感及活动的主体。
由于努斯的引导,主体在感觉的经验世界中中实行了理智的逻辑秩序。
因此,努斯是理性认识与经验的桥梁,作为意志的功能,影响着主体的行动和选择,彰显了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理性实现了第二个转向,衍生出技术理性、工具理性等单纯科学层面意义的理性,可以看出,这个意义上的理性主要来源于认知理性。
所谓认知,毕竟离不开主体的选择,对经验世界的有效整合,如何逐渐背离主体的意志甚至成为统治的新形式呢,显然在发展中由于利益的驱使,造成了本真态的流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理论摘要: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可谓锋芒毕露,具有革命性的化时代的意义,但他把技术和人性对立起来,并对技术采取片面的否定态度基于此,需要我们对马尔库塞的理性、感性观的当代价值和限度进行思考,从而寻找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技术理性;单向度的人;社会革命作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以“单向度”理论极其深刻地揭示了西方发达工业社会中人的异化问题, 虽然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人道主义思想有着根本的分歧, 但由于它接触到发达工业社会中许多新的哲学和社会问题, 并由此创立了新的社会批判理论, 具有较强的时代色彩, 因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批判吸取其有益的成分。
同时也应该看到他的理论的局限性,以及为我国社会即将进入的工业化社会找到技术理性所伴随的危机的出路。
一、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的主要观点所谓技术理性主义是指在近现代科学技术呈加速度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理性主义思潮。
这种思潮坚信科学技术发展具有无限潜力和无限解决问题的能力,坚信科学技术万能。
1964年马尔库塞发表《单向度的人》,这是法兰克福学派技术理性批判理论中一个重要的表述形态,与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理论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该书的基本思路是:在发达工业社会里,批判意识已经消失殆尽,统治已成为全面的,个人已丧失了合理地批判社会现实的能力。
所谓“单向度的人”就是指丧失这种能力的人。
马尔库塞用“单向度”(One--dimension)一词来意指现代资本主义的技术经济机制对一切人类经验的不知不觉的协调作用。
他认为发达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是双向度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是有差别的,因此个人可以合理地批判地考虑自己的需要。
而现代文明,在科学、艺术、哲学、日常思维、政治体制、经济和工艺等方面都是单向度的。
人们失去的“第二度”是什么呢?就是否定性和批判原则,即把现存的世界同哲学的准则所揭示的真实世界相对照的习惯。
哲学的准则使我们理解自由、美、理性、生活享受等等的真实性质。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对技术理性在现代社会中的统治和技术的异化问题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他揭示和分析了科学技术发展的二重性、现代社会的技术统治形式及其特征、技术异化背景中人的生存困境、技术异化的原因、技术异化的扬弃等重大问题。
马尔库塞指出,在发达技术世界中,现代劳动者经历了被整合或一体化到现存技术体系和现存社会秩序中的过程。
技术理性通过确立富足与自由的生活目标实施着真正的统治,从而把所有真正的对立面整合起来。
“在一个压制性总体的统治下,自由可以成为一种强有力的统治工具。
个人可以进行选择的范围,不是决定人类自由的程度,而是决定个人选择什么和实际上选择什么的根本因素。
”,[1]马尔库塞指出,通过技术理性的统治而建立起来的新社会是一个消除了工人的反抗性的一体化的社会。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人成了单向度的人。
作为一个思想家,马尔库塞甚至认为单向度人的出现,对于社会的进化而言不是一种积极的现象。
虽然在现代技术世界中,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劳动者甚至主动地与现存制度认同,但在实际上,劳动者丧失了人之为人的一个基本维度,即否定和批判的维度,其后果是使社会失去了自我超越的内在驱动力,人的基本生存是由个人无法控制的力量和机制所决定的。
因此在马尔库塞看来,人们在发达工业社会中并没有摆脱被奴役的命运。
发达工业文明的奴隶们是升华了的奴隶,但毕竟还是奴隶。
马尔库塞在对技术理性以及技术统治之下的单向度的人的文化异化现象剖析之后,重点揭示技术异化的原因和扬弃异化的途径。
他认为理性的主导型价值取向从否定向肯定的转变是技术理性异化的主要根源。
要解决技术异化,就要对理性进行改造,呼唤一种新的理性的产生。
马尔库塞认为,要消除技术理性的奴役,建立新的文明秩序,不能简单地宣布取消技术,而是要彻底抛弃技术拜物教,清除技术理性施加于感性的暴政。
恢复感性的权力和地位,转变技术进步的方向,发展各种“和平”、“人化”的新技术,把价值整合到科学中,是科学向形而上学倒转,并且同艺术相结合,形成科学、技术、艺术和价值相结合的合理性,从而实现人和自然的双重解放,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类自由和解放到底意味着什么?人类自由和解放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马尔库塞断言,“要消除技术理性的操纵统治功能,扬弃技术异化,最根本的途径是把价值整合到科学中,使科学向形而上学倒转,并且同艺术相结合,形成科学、技术、艺术和价值相结合的新理性,从而实现人和自然的双重解放,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2]正如马尔库塞所指出的,“一切自由都取决于对奴役状态的意识”。
然而在今天,“政治的制造者和他们的大众信息供应商系统助长了单向度的思想”。
“思想的运作停留在作为理性之界限的栅栏之内”。
“科学——哲学的过程同社会的过程、理论理性同实践理性之间的相互关系,躲藏在科学家和哲学家的‘背后’”,“历史的超越表现为形而上学的超越”,“‘理性的狡诈’像它以前经常做的那样,迎合现实的权力来起作用”。
[3]以致于“不同社会阶级的闲暇活动与向往之间,逐渐同化;学术与国家目标之间形成了一种前定的和谐;公众舆论的结合侵扰了私人家庭;寝室已向大众传播媒介敞开”。
“阶级斗争被冲淡了,‘帝国主义的矛盾’也被束之高阁”。
“认为自由的历史力量是在现存社会内部发展的观点,乃是马克思理论的一块基石”,“今天,社会所禁止的恰恰是这种意识,这种‘内部空间’,亦即超越性的历史实践的空间。
在这个社会里,主体和客体成了总体中的工具。
这个社会以其强大的生产力的成就获得了它的存在理由。
这个社会的最高承诺,就是为日益增多的人们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在这种影响之下,发达的工业文明地区的劳动阶级,正经历着一场决定性的转变”。
[4]二、技术理性批判的当代价值和局限马尔库塞的批判理论是以理性的现代裂变和真实感性的丧失为切入点的,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文化、科学技术等进行了激烈的整体批判,他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变化了的资本主义社会和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的产物,为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和工业社会发展提供了可贵的思想材料。
由对现代科学技术本质的分析,导向了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思考。
马尔库塞断定现代文明是以技术理性的统治为标志,理性变成了单纯的技术理性、经济理性,丧失了自身的批判性。
他呼唤感性的解放和新的满足的合理性,期盼社会整体革命和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的出现,应该说看到了现代压抑性的文明、统治制度与现代科技之间的重要关联,由此认为西方文明的危机和现代性问题的根源在于理性、感性的分裂,有着积极的价值。
其一,他看到了当代科学技术的巨大社会功能,更敏锐而清楚地看到了科学技术进步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的消极作用,做出了片面追求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导致社会畸形的断言,清醒地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性和科学技术应用的局限性。
他对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的揭露是符合实际、切中时弊的。
其二,他认识到了科学技术对人的压抑,对科学技术所造成的社会问题、文化断裂与人性缺失进行了批判,强调了人性的尊严和人的理性,体现了一种人文主义精神,同时也给了我们两方面的启示:第一,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要着眼于人类的全面解放来批判,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地揭露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表面的合理性背后的不合理性。
第二,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决非是值得向往的“天堂”和“乐土”,而是一个应被否定的社会。
但是,马尔库塞没有真正把握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以及哲学革命的真正意义,最后陷入想象的生活领域和审美的乌托邦。
首先,他在《单向度的人》中指出了工人阶级所处的真正地位,看到了技术发达使工人愈加依附于工厂和公司的状况,认为工人阶级只不过是“受到抬举的奴隶”。
但是,他对现存社会的固有矛盾和阶级状况的分析是片面的,不承认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占有的私人化的矛盾。
他认为这个社会以其经济的繁荣和技术的进步已经消除了对立面,人成了丧失了否定性的单向度的人,任何个人或群体对社会的抗争都是无济于事的,因而,他的社会革命理论十分消极,而革命的动力更是匮乏得可怜。
其次,马尔库塞并没有提供实现“新理性”的具体途径和步骤,因此他的批判不可能在实践中为发达工业社会的变革和进步指明科学的方向。
他提出的所谓意识形态全面发展路径也就成了“乌托邦”式的幻想。
再次,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理论在研究方法上缺乏历史和辩证的眼光。
只有把技术理性放在历史中去解读,才能清醒地看到技术进步给人的生存状况带来的影响及可控性,这里的关键是我们要做“思想的人”,而不是“工具的人”。
基于以上三点, 他的结论只能是“社会批判理论并不拥有能弥合现在与未来之间裂缝的概念,不做任何许诺,不显示任何成功,它只是否定”,永远摆脱不了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困境。
在马尔库塞看来,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完全“一体化”了。
“一体化”的结果是新型的意识形态和极权社会。
“这个社会正在采取把可爱的超越性形象纳入到无所不在的日常现实的办法来使其失去合法性”, [5]它成功压制了各种试图颠覆现存秩序的反对意见和力量,彻底消解了大众内心中批判现实、超越现实的否定向度,以至于整个社会似乎成了铁板一块的单向度社会,个人成了认同并维护现实的单向度个人。
马尔库塞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罪魁祸首是发达的现代科学技术。
在他的《单向度的人》一书中,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便陷入了对社会发展前景的困惑,偏离社会现实,对人性的解放前景感到困惑然而,放眼整个现实社会,马尔库塞对人性的解放前景却感到十分悲观, ———连工人阶级都被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征服了,还有什么人能充当社会解放的主力军? 无奈,马尔库塞选择了流浪汉、局外人、少数民族、失业者等群体。
这些人从现存社会中受益最少、对社会最感到无法容忍,因而也最具有反抗精神。
可是,即使是马尔库赛本人也清楚这种反抗是无望的:“没有什么东西表明,这将是一个好的结局。
已确立的社会的经济和技术力量大得足以考虑调解和迁就失败者,而其武装力量也训练和装备得足以照顾各种紧急情况”。
[6]单面的社会和单面的人都是不符合人的本性和人的发展的。
但马尔库塞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时,离开了社会制度的因素,提倡价值、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从而达到一种意境,他认为这样就可以解放人,解放自然。
可是任何事物都需要得到社会的理解,只有通过社会关系的改变才能解决人的问题,尤其是人的生存方式和生产方式问题。
马克思指出,推翻资本主义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革命主体应当是掌握并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无产阶级。
[7]显然,马尔库塞选择的社会边缘群体完全不符合这一历史要求。
所以,马尔库塞最后的结论仍然是理想化的,不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三、中国现代化的出路然而中国要发展就要靠科学技术,就要走现代化道路,要坚持一定的技术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