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接收软压板误操作的影响分析
误操作引起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误动分析
误操作引起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误动分析发布时间:2021-08-20T14:39:20.830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4月第10期作者:丁健鹏[导读]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过程中,运维人员的误操作会给变电站正常运行带来安全隐患,甚至可能造成设备损坏、丁健鹏陕西省电力公司渭南供电公司陕西渭南 714000摘要: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过程中,运维人员的误操作会给变电站正常运行带来安全隐患,甚至可能造成设备损坏、人身伤亡或电网瓦解的严重事故。
智能变电站作为输配电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行有重要影响。
因而研究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对变电站及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误操作;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误动;分析1保护动作分析1.1故障前电网运行方式A变电站内一次设备采用常规互感器,通过合并单元完成电流、电压模拟量采集,通过智能终端完成一、二次设备信息交互,各保护采用直采直跳;母线采用3/2接线形式,并通过XX一线、XX二线与对侧B变电站连接。
故障前,A变电站内第1、3、4串合环运行,XX一线、XX二线及#1、#3主变运行,第2串3320开关、3322开关及#2主变检修。
1.2事故前保护运行工况某日,现场运维人员根据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内容投入3320开关汇控柜合并单元A、B套“装置检修”压板,而后相关保护运行工况如下:XX一线A套保护装置“告警”灯亮,面板显示“3320A套合并单元SV检修投入报警”;XX一线B套保护装置“告警”灯亮,面板显示“中CT检修不一致”。
1.3保护动作情况分析当日3时59分,A变电站XX一线发生异物接地短路故障。
由于3320开关汇控柜合并单元A、B套“装置检修”压板投入,因此A变电站XX 一线双套保护闭锁。
(1)线路对侧B变电站XX一线距离I段保护动作,3361、3360开关跳闸;694ms后,3361开关重合动作,再经83ms,重合后加速保护动作,跳开3361、3360开关。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检修压板误操作引起保护误动分析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检修压板误操作引起保护误动分析作者:刘振勇来源:《中国高新科技·下半月》2017年第03期摘要:文章分析了一起变电站全停事故,探讨了智能变电站二次安全措施与常规变电站的主要区别,提出了智能变电站二次安措的主要实现方法和实施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合并单元;二次安措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7文章编号:2096-4137(2017)08-082-03 DOI:10.13535/ki.10-1507/n.2017.08.271 概述智能变电站是以变电站一次设备、二次设备为数字化对象,以高速网络通信平台为基础,通过对数字信息进行标准化,实现站内外信息共享和互操作性,实现测量监视、控制保护、信息管理、智能状态监测等功能的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具有更广的适用范围及更好的发展趋势,将逐步取代常规变电站和数字化变电站。
随着国内电网的发展建设,智能变电站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维护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如果不加注意就会造成保护误动或者拒动等电网事故的发生。
本文主要分析了一起某3/2接线智能变电站在2#主变间隔检修改造过程中由于3320中间断路器合并单元检修压板误操作,造成线路保护装置闭锁,此时线路发生故障,线路远后备保护动作引起变电站全停事故的原因,探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安全措施与常规变电站二次安措的区别,以及智能变电站二次安措的实施方法和原则。
2 事故发生经过330kV甲变电站为智能变电站,事故发生前330kVⅠ母、Ⅱ母,通过第1完整串、第3、4不完整串合环运行,甲乙I线、甲乙II线以及第1#主变、第3#主变处于运行状态,3320、3322断路器及2#主变停电检修。
甲变电站330kV系统接线如图1所示:某年10月19日3时59分,甲乙I线11号塔发生A相接地故障,甲乙I线路甲站侧保护装置因中间断路器3320合并单元检修状态硬压板投入,双重化配置的两套保护装置均闭锁。
浅谈误操作沟通三跳压板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
浅谈误操作沟通三跳压板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本文针对近期云南电网内运行人员误投220kV线路保护“沟通三跳”压板,致使重合闸闭锁拒动,造成断路器非全相运行事件进行分析。
阐述了220kV线路保护常用配置情况下“沟通三跳”压板的使用方法、操作注意事项及防止类似事件的防范措施,希望对现场运行人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标签:220kV线路;保护;沟通三跳;投切1.前言对于云南电网系统内220kV输电线路来说,重合闸保护运行方式都用单重方式,当线路出现单相故障的时候,保护应该跳开故障单相重合单相,若由于重合闸出现故障,无法重合故障相断路器,将造成非全相运行,对于高压输电线路而言,非全相运行状态对系统的冲击非常大,所以非全相运行的状态是不允许出现的。
因此避免非全相运行,沟通三跳保护在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
2误投沟通三跳压板事件案例2.1事件简况2014年01月26日07时55分,220kV勐石线发生A相接地故障。
220kV 勐石线勐野江电厂侧主一保护9ms动作跳ABC三相,主二保护26ms动作跳ABC 三相,271断路器重合闸未动作。
220kV勐石线石门坎电厂侧主一保护10ms动作跳A相、主二保护11ms跳A相,然而282断路器A相跳开后重合闸未动作,且非全相运行时开关本体三相不一致保护拒动,282断路器B、C相空充220kV 勐石线运行,最后由运行人员手动操作分闸。
2.2现场检查情况经过对保护动作报告的分析,结合现场检查,发现220kV勐石线主一保护(RCS-931BMV)、主二保护(RCS-902B)“沟通三跳”保护压板均在投入位置。
2.3事故原因分析(1)勐野江电厂侧保护动作分析對220kV勐石线线路保护不正确动作的原因进行了检查后发现:220kV勐石线主一保护(RCS-931BMV)、主二保护(RCS-902B)“沟通三跳”保护压板均在投入位置,致使重合闸不能正确动作。
由图1、图2可见,在跳闸逻辑中,当“沟通三跳”项置“1”,同时满足“任一相有故障”时,保护将三跳闭锁重合闸。
浅谈电气设备误操作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浅谈电气设备误操作的原因及防范对策作者:赵迪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4年第8期文/赵迪电气运行人员在倒闸操作过程中发生误操作,轻则会造成设备损坏、供电中断、电量损失,重则会引起电网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且社会影响大,性质严重,必须予以重视,加强防范。
一、电气误操作的原因分析(一)不认真执行操作票制度归纳为八个方面操作票制度是《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以下简称《安规》)从组织措施上规定的保证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
若电气工作人员不认真执行操作票,就会给电气操作埋下隐患。
一是无票操作,是指操作不开操作票或操作票不带到现场,事后补票。
二是违反操作监护复诵制,包括操作人员和监护人员在操作前不认真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和位置;操作时不唱票、不复诵;监护人不在现场,失去监护;操作人和监护人共同操作或分别操作。
三是操作过程中擅自变更操作顺序,操作后不进行检查。
四是操作票填写不认真,审核不细、不严,操作票不合格。
五是模拟图与现场实际不相符,操作前又不进行模拟预演。
六是操作人员在操作中闲谈,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
七是不按规定发受倒闸操作令,由无权受令的值班员受令,或不执行录音复诵和汇报制度,导致操作错误。
八是操作人和监护人对操作意图、目的不清楚,盲目操作。
(二)人员素质是防止误操作的关键人是生产力三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
由于运行人员本身的业务素质、安全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差异,对《调度规程》《安规》《两票规定》等规程制度的理解有偏差,容易造成无意识的误操作而自己却不知道;忽略了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利益,使倒闸操作的主体——操作者存在安全隐患。
另外,操作工具不符合要求也是误操作的主要因素。
二、防止电气设备误操作的对策(一)组织措施是基础一是深入开展反违章工作,严格执行操作票。
要在运行人员中深入开展反违章工作,杜绝习惯性违章。
要针对误分合断路器、带电挂接地线(合接地刀闸)、带地线合断路器(隔离开关)、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误入带电间隔等恶性误操作事故特点制定重点防范措施。
针对某500kV变电站误投退压板导致事故的几点安全性分析
针对某500kV变电站误投退压板导致事故的几点安全性分析摘要: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类用电的需求增多而越来越快,促使我国电力事业的飞速发展。
随着50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不断增加,整个系统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继电保护作业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但是存在的问题和导致的事故也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在继电保护设备的大部分工作都严重影响一次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工作前,针对这些不安全因素,我们不仅要找出其中的危险点,而且还要制定相应的预控措施。
发生事故后,在吸取教训的同时我们更多地是要认识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总结事件的教训和应该采取的措施。
针对某500kV变电站误投退保护压板造成误跳闸事件,本文进行了安全性分析。
关键词:误跳闸;继电保护;原因;事故2015年1月29日,某变电站由于运行人员误投压板发生事故,导致500kV线路跳闸。
跳闸前该变电站500kV系统运行方式为: 500kV1、2号母线运行,5011、5012 、5013断路器运行,5021、5022、5023断路器运行,5031、5032断路器热备用,5041、5042、5043断路器运行,5051、5052、5053断路器运行,5061、5062断路器运行,5071、5072断路器冷备用。
就此次事故分析如下:一、事故发生的原因运行人员不熟悉保护装置和压板功能,误投退CT(电流)开入量功能压板,导致L90保护电流异常变化,产生差流,使差动保护动作跳闸,是此次事件的直接原因。
运行人员投入CT压板时没有按照规程要求按照“先投入功能压板,再投入出口压板”的要求进行操作,是此次事件的主要原因。
运行人员没有认真分析本次工作内容所涉及设备的运行方式和运行状态,同时,也没有认真分析本次工作所需要的现场安全措施,盲目操作,扩大安全措施,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二、此次事故暴露出的问题人员思想安全意识差。
现场检修工作任务下达后,当值人员没有认真分析此检修工作应该做哪些按错,也没有与专业人员进行认真沟通及询问,而是盲目的进行了操作,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智能变电站二次防误系统研究与分析
智能变电站二次防误系统研究与分析摘要: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回路构成形式与传统站有较大区别,二次回路改为IEC 61850规约下的数字报文组成,模拟量采样回路采用IEC 61850 9-2的SV报文,保护跳闸、开入开出等信息采用IEC 61850 8-1的GOOSE报文。
智能变电站改、扩建及装置检修时,二次设备安措操作主要由跳合闸出口压板、检修压板、GOOSE发送\接收软压板等多种安措技术组合而成,存在着压板数量多、不直观、无“明显电气断点”等特点,在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漏投退、误投退等。
一旦出现漏投、误投就会造成严重的电网故障,例如,2014年10月某省330 k V变电站发生保护拒动,原因是3/2接线形式中间断路器的合并单元投入检修压板,由于检修不一致导致线路保护功能退出运行,此时线路发生故障,线路保护无法动作导致全站失电。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防误;系统;分析1导言随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逐步推进,“节材、节地、节能”等要求日益凸显。
变电站建设趋向于土地占用少、工程造价低、建设周期短、运维便捷等特点,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也为变电站建设模式改变创造了条件。
通过优化智能变电站布局,逐步推进二次设备就地化,是智能变电站建设模式的发展方向之一。
2二次安措防误需求2.1防误安措元素分析安全措施的操作场景主要包括:一是变电站改、扩建时;二是一次设备在停电或者不停电运行检修时;三是二次设备本身试验检修时。
二次设备的安全措施,主要目的是对该设备进行安全隔离,通常通过二次回路的操作、装置功能压板的投退来实现,特殊情况考虑光纤的插拔。
二次安措具体的可操作元素主要包括:功能软压板、GOOSE发送压板、GOOSE接收压板、SV接收软压板、检修硬压板;装置之间直连的光纤;对于智能终端,还有出口硬压板。
2.2防误安措需求智能变电站改、扩建、设备检修等不同应用场景下,应该采用的安措防误措施,以及措施的可靠实施需要采用何种技术,需要深入研究。
智能站软压板误操作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智能站软压板误操作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摘要:以阳江供电局唯一一座500千伏智能站——500千伏鹅凰站为试点,本文章通过结合现有规章制度,总结500千伏鹅凰站投运前后运行人员关于二次设备软压板验收、运维及操作情况,较为全面的分析了智能站可能存在的误操作风险,并提出一系列关于防范二次设备软压板误操作的控制措施。
为阳江电网未来更多智能站软压板防误操技术的建设推进,提供必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智能站,软压板,误操作风险,防范措施1 前言阳江供电局现有智能站较少,仅在2021年先后投运了两座智能站。
现阶段,运行人员智能站二次设备软压板验收、运维以及操作等相关经验与技能水平均存在不足,而且智能站二次设备软压板操作方面管控力度不足,存在较大误操作风险。
近期,贵州电网公司毕节供电局已出现一起因重合闸软压板漏投导致全站失压事件,突显安全生产形势之严峻。
为扭转不良安全生产局面,现结合500千伏鹅凰站投运前后的验收、运维及操作经验,进行二次设备软压板误操作风险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
2 阳江智能站软压板投退操作情况按照南方电网智能站标准化设计,智能站保护装置只设“远方操作投入”和“装置检修状态”两块硬压板,而保护功能压板、保护跳合闸出口压板等其他压板只设软压板,故运行人员无法在保护屏通过投退保护功能硬压板实现装置的保护功能及重合闸功能的投退。
虽然智能站后台监控机具备远方操作软压板功能,但是现有两座智能站内各种保护装置保护定值单均将“远方投退软压板”定值置0,导致阳江供电局运行人员只能在保护装置面板上操作软压板。
3阳江智能站软压板误操作风险分析现通过结合500千伏鹅凰站投运前后的验收、运维和操作相关经验,以具体操作对象和操作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为关注点,对可能导致误操作的风险点进行全面分析。
3.1 后台机软压板误操作风险分析运行人员对500千伏鹅凰站进行全面验收工作。
在进行保护装置压板验收工作中,发现压板投退标识方面存在较大的设备操作及维护安全隐患。
2019年培训中心(电气学院)科技成果统计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N 34-1279/Z
ISSN1672-9706
2019年第1期
马逸萍
31.
基于STEM教育的高职电力工程专业教学研究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N 34-1279/Z
ISSN1672-9706
2019年第2期
杨轶婷
32.
制水厂供水系统改造设计
ISSN1672-9706
2019年第1期(第24卷)
程琳
24.
某 2×350MW 超临界燃煤机组的引风机选型设计
科学与信息化
CN 12-1454/N
ISSN 2096-2908
2019年第30期
陈晶
25.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改进广义预测控制的电网负荷预测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1673-260X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CN:37-1442/TH
ISSN:1673-5587
2019年第12期
杨轶婷
33.
电力高职院校学生的无人机操控手培养的探索与研究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CN10-1382/TM,
ISSN2096-1529
2019(10)
四类
徐宇
34.
浅谈电力系统中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问题及措施
基层建设,
ISSN2095-6509
2019.18
徐鑫
17.
以案例为载体的班组管理经验萃取研究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CN11-3808/F
ISSN1007-3361
2019.02
国家级
万方收录
徐鑫
电气设备误操作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电气设备误操作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一.误操作原因的分析:1.员工技术不过关。
员工对本岗位专业知识的准备缺陷,对某些问题存在模弄两可的现象,导致在操作过程中员工对操作目的不清楚,造成被动操作或机械性操作,特别是在事故处理过程中不能及时地开展分析、判断致使误操作或误处理造成事故范围扩大,增加了事故的严重性及破坏性.2.员工素质不过关。
员工中有10%初中以下毕业,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就匆匆上岗,操作中存在模弄两可的现象,导致在操作过程中糊里糊涂,机械式地操作造成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3.员工没有良好的工作状态。
家庭负担及家庭事务过重压力过大,过多的外界事因造成不良的心情及状态,致使操作过程中精力分散,导致误操作。
如:丧事、婚事、生子及节假日活动等;4.安全氛围差,反违章工作不能得到落实。
职工没有把反违章行为,看成是自身安全工作的需要。
值班过程中,未认真执行变电站运行工《六不行为》。
班前甚至班中喝酒,导致工作中精力不集中造成误操作。
5.操作过程不规范.a.值班工与电调联系工作双方互传信息时语句含糊不清,不复述,技术用语不规范。
b.操作人员行为不规范,习惯性违章。
操作前未认真填写操作票,或根本就未填写操作票而在操作后开展补填,出现无票操作现象;未开展图板演习,或演习不到位埋下事故隐患;操作中未认真覆行监护、唱票复诵制,没有认真核对设备铭牌;一次带多张操作票,操作中根本就没有按操作票开展逐项操作;违反操作要求,无监护人的情况下单独操作;操作前未养成认真检查安全用具的良好习惯,对人身及设备的安全埋下隐患。
c.未认真详细的做好记录,交班不清,接班人员未认真核对记录是否与实际的运行情况相符。
只注重记录,对实际情况不清楚。
下一班对前一班的操作票未开展详细的审验,过份地相信前一班,而填票人则依赖于审票人把关,审票人又过份的相信填票人导致推委现象,造成使用错票开展操作。
6.设备原因.a.防误操作不灵敏甚致锈死,致使操作过程中解不开闭锁装置,延误操作时间及事故处理时间,扩大事故范围.处理时无外乎采用砸锁及使用万能钥匙,这就埋下了误操作的隐患.b.防误操作设备损坏未及时开展更换,导致其形同虚设.二.防范措施:1.加强技术培训,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空间对全厂职工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完全掌握《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等专业技术,不断提高其自身的思想素质及文化技术水平,严格按照规定开展考核,强化考核力度,抓违章、堵源头,使工作人员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去对待每一项操作。
智能变电站保护装置软压板投退不当引起保护误动分析
智能变电站保护装置软压板投退不当引起保护误动分析摘要:近年来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市场格局的不断发展与更新。
在新的电力时代背景下,智能变电站已经被普及,智能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与常规变电站不同的问题。
本文以某 220kV 智能站出现的一例误操作事故,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技术分析,提出建议和预防措施,旨在给其它同类问题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220kV;智能站;误操作;技术分析1 概述(1)故障概述某日,某220kV智能变电站进行220kV分段合并单元更换,在恢复220kV母差保护的过程中,由于操作顺序执行错误,导致Ⅰ-Ⅱ段母差保护动作,跳开母联、2条线路和1台主变,事件没有造成负荷损失。
2)故障前运行情况故障前,该220kV智能变电站运行方式如图1所示:1)220kV系统采用双母线双分段接线,运行出线8回,主变2台;2)#1线、#3线运行于Ⅰ母;#2线、#4线、#2主变运行于Ⅱ母;#7线、#9 线、#3主变运行于Ⅲ母;#8线、#10线运行于Ⅳ母;3)母联212开关、母联214开关、分段213开关运行,分段224开关检修。
图1 故障前运行方式2 保护动作情况及原因分析(1)保护动作情况该220kV智能变电站进行Ⅱ-Ⅳ母分段224开关合并单元及智能终端更换、调试工作,224开关处于检修状态。
按现场工作需要和调度令,站内退出220kVⅠ-Ⅱ段母线及Ⅲ-Ⅳ段母线A套差动保护。
现场工作结束后,运行人员按调度令开始操作恢复220kVⅠ-Ⅱ段母线及Ⅲ-Ⅳ段母线A套差动保护,首先退出Ⅰ-Ⅱ段母线A套差动保护“投检修”压板,然后操作批量投入各间隔的“GOOSE发送软压板”和“间隔投入软压板”。
在投入“间隔投入软压板”时,Ⅰ-Ⅱ段母线母差保护动作,跳开Ⅰ-Ⅱ母母联212开关、#2主变232开关、#1线241开关以及#2线242开关,#3线243开关和#4线244开关由于“间隔投入软压板”还未投入,未跳开,事件没有造成负荷损失。
SV接收软压板参数描述错误造成主变差动保护区外故障动作
•发输变电-SV接收软压板参数描述错误造成主变差动保护区外故障动作郭姚超王伟利耿新孙世勇(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平顶山供电公司,467000,河南平顶山)1现场运行情况某投运未满一年的HO kV智能变电站现场运行方式如图1所示。
no kv xx线带no kV西母、i号主变、10kV I母运行;io kv 12板、13板带负荷运行,其他10kV出线间隔备用。
HOkV1号主变10kvI段保护复压闭锁过流I、n、皿段保护启动。
2查找分析2.1检查一次设备io kV12板线路发生故障,分支令克击穿。
2.2查看主变装置动作报告和录波报文主变保护动作报告如图2所示。
<功作报吿NO.234+2017-08-0619:04:32:390OOOOms保茫启功0022ms ABC WfF跳低圧1分支§l.B59Ie零序电压0.102V三角零序电压O.OQOVO.OOOflO.OOOAS.931AO.OOOfl12板13板图1现场运行方式图2主变保护动作报告某日,监控后台机报“1号主变PCS-978差动保护动作”,高、低压两侧断路器跳闸,全站失压。
同时,10kV12板过流I、II、皿段保护启动,1号主变高、低压侧后备4结语本文为小区内普遍应用的美式厢变提出了一种降噪方案,在充分调研、了解、测试了美式厢变的噪声特性后,提出一种组装型厢变降噪外壳。
通过对厢变降噪外壳的隔音层、外壳底部、外壳顶部、散热方式的优化设计,从而实现了良好的降噪效果,保障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经实际应用,该美式箱变降噪外壳具备良'U'U'l(2020-8)纵差最大电流1.859人,高压侧最大电流0A,低压1分支最大电流5.931A c主变故障录波图如图3所示。
纵差B相差流1.854厶,高压侧B相电流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C参考文献[1]董志刚.变压器的噪声(2)[J].变压器,1995(11):27-31.[2]毛万红,沈履刚,徐立,等.户外箱式配电变压器自然通风式隔声罩设计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0(3):148-152.(编辑志皓)397-发输变电-图3主变故障录波图4.095 A,低压1分支B 相电流5. 322 A c 保护装置中高压侧电流在故障时刻与故障录波电流不一致。
误操作引起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误动分析
误操作引起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误动分析摘要: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一旦安全措施制定的规范性或有效性不足,极易出现误操作情况,导致继电保护误动情况出现,对于智能变电站的安全运行也会造成巨大威胁。
本文就保护动作进行分析,明确智能变电站检修机制,进一步指出二次设备检修压板操作要点,并提出安全措施应用的技术方法,旨在降低误操作风险,维护整个智能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误操作;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误动引言智能变电站建设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不断推进,现场任务相对复杂,包括校验、消缺、扩建等,就其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二次系统相关工作的开展往往会受到信息传输、设备耦合以及文件配置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设备难于实现有效隔离,此种情况下势必会加大二次系统检修与改造的难度,复杂的安全措施难以满足智能变电站的安全防护需求,导致整个智能变电站现场作业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在此种情况下,本文对误操作引起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误动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保护动作分析在智能变电站内部,常规互感器是比较常见的一次设备,在合并单元的作用下可规范采集电压模拟量,以智能终端为载体促进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之间完成信息交互,继电保护的实现,一般采取直接采集与直接跳闸的方式。
在特定接线形式下,使得母线与相关线路准确连接。
在故障前电网运行过程中,变电站内存在合环运行与主变运行,以下对某变电站主变检修进行分析。
A变电站内一次设备采用常规互感器,通过合并单元完成电流、电压模拟量采集,通过智能终端完成一、二次设备信息交互,各保护采用直采直跳;母线采用3/2接线形式,并通过XX一线、XX二线与对侧B变电站连接。
就事故前保护运行工况来看,在明确智能变电站安全措施的基础上,运维人员对合并单元内装置检修压板进行投入,此时观察保护运行工况可以发现,一线A套保护装置亮出告警灯,报警信息清晰显示于面板上,一线B套保护装置亮出告警灯,检修不一致信息通过面板准确现实出来。
智能变电站软压板误操作事故及处理措施
智能变电站软压板误操作事故及处理措施摘要:随着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智能变电站已经有了较大发展且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本文主要研究软压板在智能变电站种的应用情况,分析智能变电站软压板误操作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软压板防误操作的基本原则以及相应对策,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软压板;误操作;处理措施1.引言随着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发展,二次设备在结构方面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软压板已经取代了原有继电保护功能硬压板以及回路出口硬压板。
另外,为了有效降低异常数字信号的影响,继电保护设备设置了接收软压板。
利用软压板能够实现对装置功能和回路状态的远程控制,有效提升操作效率。
软压板的投退属于智能变电站日常运维检修最主要的内容之一,但是现阶段软压板远程操控缺少相应闭锁条件的限制而容易出现误操作问题,从而造成继电保护误动作或者误闭锁,对于电网可靠性造成较大影响[1]。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防止软压板误操作,有效避免误操作安全隐患,进一步提升操作准确性,从而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2.智能变电站软压板误操作分析按照功能的不同可以将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软压板分成“功能软压板”、“出口软压板”以及“接收软压板”等类型,其中接收软压板又可以分成SV接收软压板以及GOOSE接收软压板,软压板的作用以及影响如表1所示。
目前的智能变电站绝大多数(不包括“检修状态”以及“远方操作”)压板采取的都是软压板,软压板操作已经成为了日常操作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随着无人值守、调控一体化等功能的应用,软压板所具有的远程操作显示出了非常大的优势,受到了大范围推广。
但是现阶段软压板远程操控情况仅仅和“远方操作”硬压板以及“远方投退压板”软压板相关,并不受其他闭锁条件限制,同时由于智能变电站投入时间较短,缺少足够的运维经验,并且软压板功能并不统一,这些都容易造成软压板误操作,从而引发二次设备功能误动。
表1 软压板的作用以及影响图1 软压板防误操作流程3.软压板误操作处理措施3.1软压板防误操作的基本原则正常情况下,软压板操作时一次设备都在运行中,这必然会增加软压板操作的风险,同时也会对一次设备造成相应影响。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软压板防误操作策略及实现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软压板防误操作策略及实现摘要:如今,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应用广泛,同时由于继电保护出现误操作从而导致事故不在少数。
本文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软压板防误操作。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软压板;防误操作近年来,电力系统误操作事件虽大幅减少,但仍未能彻底杜绝,对近年来误操作事故分析显示,因操作人员违章、责任心不强造成误操作事故的情况仍占主流,特别是多班组、多专业工作中,容易因工作组织管理不力,作业中专业协调配合不足、防误操作技术措施被突破造成误操作事故。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安全可靠运行对智能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其可靠性研究也逐步引起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兴趣。
一、智能变电站软压板、检修压板操作实况1.软压板。
智能变电站工作中,硬压板的操作范围包括检修和远程,其他压板都以软压板为主,而且软压板的保护作用也要强于硬压板。
利用硬压板进行二次操作是变电站在传统时期的主要运行模式,异常隔离、运行和检修时要求大量的人工操作。
目前,变电站正在走向智能化阶段,利用软压板进行远程操作成了主要趋势。
然而就实际来看,人员操作能力不强、封锁功能较弱、软压板缺乏系统性作用、压板数量太多等因素都是产生误操作的主要原因。
2.检修压板。
采用GOOSE或SV技术的智能电子设备的检修压板,与常规站检修压板控制报文发送明显不同。
在GOOSE或SV报文中带装置“检修状态”位,接收GOOSE或SV报文的智能电子设备检查报文与自身装置“检修状态”位的一致性,一致则处理,不一致则不处理,同时屏蔽MMS报文上送。
当所有智能终端、合并单元、保护测控等装置的检修压板全部投放,压板与设备的“检测位”相同,执行保护计算,在符合故障标准的情况下保护能够出动。
如果其中一项检修压板未执行投放,压板与设备检测位不相同,压板信息便无法进行计算,也不能出动。
正常运行时严禁投入智能终端、合并单元、保护测控等装置的检修压板。
该压板应由检修人员自装自拆[2]。
保护采样及二次回路故障造成误动事故分析和对策
保护采样及二次回路故障造成误动事故分析和对策[摘要] 继电保护装置应灵敏和可靠地反应电力系统中各种电气设备的故障及不正常工作状态,并有选择性使相关断路器快速跳闸,从而起着电网安全卫士的重大作用。
然而,当保护装置的采样回路和二次回路发生故障时,往往容易导致电网或设备事故的发生。
本文针对上述单点故障不得引起保护误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保护采样误动分析二次回路策略一、保护采样故障造成误动事故分析及对策保护装置的采样回路十分重要,大多厂家都采用启动元件和测量元件不同的硬件设计方式。
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产品设计缺陷和偶然存在的公用回路故障,使保护装置的防误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1、母差采样异常、装置硬件设计上缺少电压闭锁元件造成误动进行某500kV母差保护BP-2B误动事故分析时,发现某间隔的B相通道A/D转换插件存在故障,造成交流电流采样异常,有较大幅值电流出现。
该保护硬件设计中直接采用220kV母差保护硬件防误方式,即采用“差动元件+母线电压闭锁”出口方式;由于500kV母线保护不设电压闭锁,从而造成单A/D故障时保护误动。
因此,针对500kV母差保护无有效电压闭锁的情况,可考虑采取增加电压闭锁判据和模块的防误对策。
实现方法一:直接装设母线电压互感器。
随着500kV系统主网架的形成和多组合主接线的出现,设备检修范围增大,母线保护误切负荷的风险直线上升,系统安全性尤为重要,增设母线TV可提上议程。
实现方法二:母线电压取自两路线路或变压器的CVT;运用微机保护的高精度快速运算功能,结合一个半断路器刀闸位置控制和相电流判别元件来实现。
当其中一回线路停运时可利用屏上的电压切换开关切换到另一回上工作,若两路引用电压均处于检修或停用状态则暂时开放电压闭锁。
这样可提高母差保护逻辑的灵活度和可靠性。
2、硬件设计采用公用A/D转换器造成的保护误动(1)某站220kV线路开关跳闸,602快速距离保护误动。
电厂误操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Life is like subtraction. Every page is torn off and you can't start again. So cherish every day, and tomorrow you will thank yourself for your hard work today.悉心整理助您一臂之力(页眉可删)电厂误操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银川热电公司自1999年11月投产以来,发生了数起误操作事故,给设备的健康运行带来极大的危害,给公司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
为防止误操作的发生,公司制定了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有效地避免了一些误操作事故。
1典型的误操作事故(1)2005-04-20,1号机小修工作结束后恢复系统,为第二天启动做准备,23:10,电气值班人员给1号机1,2号循环泵送电后,汇报司机1号机的1,2号循环泵送电完毕,此时,2号机司机代替1号机司机在DCS操作员站查看1号机循环水系统设备送电后的状态,误将2号机循环水画面调出,发现1,2号循环泵在运行状态,并且有电流指示,在未联系确认的情况下,盲目将2号机的1,2号循环泵停运,导致2号机真空由-76kPa急剧下降到-59kPa,2号机低真空保护动作,2号机自动主汽门关闭,未将自动主汽门强制手轮向关的方向复位。
重新挂闸时在自动主汽门手轮未复位的情况下(实际在全开位置),盲目地操作开启自动主汽门,在开不动的情况下,未进一步分析检查,3人用阀门钩用力开自动主汽门时,导致2号机自动主汽门损坏,机组无法启动起来,24:00,1号炉灭火停炉,24:02,2号机与系统解列。
(2)2005-05-21T10:10,电气值班员做6kV厂用I段备用自投联动试验时,本应将0号低压备用变压器保护屏内的A640,C640端子打开,但是值班员去6kV厂用室I段将PT柜内A640,C640端子打开,造成低电压保护动作,1号炉引风机、送风机、磨煤机开关跳闸,1号炉MFT动作锅炉灭火。
智能变电站软压板防误操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智能变电站软压板防误操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摘要】在智能变电站运行中,由于保护装置软压板的错误投退引起保护的误动或拒动的案例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着电网的稳定安全运行。
针对现状问题,本项目在传统微机防误闭锁系统的基础上,研究软压板防误操作技术,通过扩展软压板模型和建立更加全面的防误规则库,实现软压板操作防误校核,完善变电站防误管理措施,有效的减少因软压板漏投、误投导致的事故。
【关键词】软压板;误操作;防误规则库;防误校核;智能巡检引言继电保护装置可监视电力系统的运行,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状态并提醒,及时切断电力系统故障元件,并可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远程操作,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作用。
而压板是继电保护装置联系外部接线的桥梁和纽带, 关系到保护功能和动作出口能否正常发挥作用,其中压板分为硬压板和软压板,两者是“与”的关系。
随着变电站智能化的发展,继电保护装置采用了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硬压板随着电缆回路的消失而消失,而软压板的功能则大大加强,重要性也随之提升。
正确操作软压板是保证保护功能完整性的前提,在智能变电站运行中,由于保护装置软压板的错误投退引起保护的误动或拒动的案例时有发生。
在电力系统中,除了规章制度等管理措施外,通常采用微机防误系统达到防止误操作的目的。
然而目前常规的防误系统仅具备一次设备防误操作功能,缺少软压板防误功能:1)在模拟开票时可以将软压板填入,但是缺少防误逻辑校核,存在错项、漏项、顺序错误风险;2)软压板缺少强制闭锁措施,使用本地或集控站监控系统可直接进行遥控操作,存在误操作风险。
针对这种问题,本项目在现有防误技术的基础上,研究智能变电站软压板防误操作技术,完善变电站一、二次设备防误管理措施,提升安全运行水平。
1 设计方案1.1设计目标基于智能变电站实际业务,结合实际调研分析结果,软压板防误主要需实现以下目标:1.一次设备送电操作时,除对相关一次设备进行逻辑校核外,增加判别送电间隔相关软压板状态是否正常,防止保护功能异常时送电;2.软压板操作时,判别软压板操作顺序是否正确;3.软压板操作时,判别相应操作是否会导致运行中的一次设备失去保护功能;4.与监控系统配合实现软压板逻辑闭锁。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软压板防误操作策略及实现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软压板防误操作策略及实现卜强生;高磊;闫志伟;袁宇波;宋亮亮;宋爽【摘要】从软压板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出发,分析软压板误操作给继电保护带来的影响,提出软压板防误操作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策略,并结合实际智能变电站工程给出继电保护软压板防误操作在监控后台中的具体实现方法,探讨软压板防误逻辑的表达方式和自动生成方法.【期刊名称】《电力自动化设备》【年(卷),期】2016(036)012【总页数】6页(P156-160,168)【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软压板;防误操作;逻辑策略;虚点信息【作者】卜强生;高磊;闫志伟;袁宇波;宋亮亮;宋爽【作者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1113;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1113;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许昌461000;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1113;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1113;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11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64;TM730 引言随着IEC61850的应用,智能变电站实现了信号的数字化、网络化,二次设备结构发生了变化,二次回路也由电缆回路变成了数字化的光纤回路,原继电保护装置功能硬压板以及回路出口硬压板也由相应的软压板替代[1-4]。
同时为了避免异常数字信号的影响,继电保护设备增设了接收软压板[5],可有效隔离异常的SV信息和GOOSE信息。
软压板可实现对装置功能及回路状态的远方遥控操作,提高了操作的效率,也为变电站无人值守和调控一体化提供技术条件,具有一定优越性。
软压板的投/退操作是智能变电站日常运维检修的主要操作任务之一,很多地区已实现了站内监控后台远方遥控操作软压板[6],并且正逐步向调控中心远方遥控操作发展[7]。
目前,软压板远方遥控操作仅受装置的“远方操作”硬压板和“远方投退压板”软压板的状态影响,没有其他闭锁条件,很可能由于操作不当而误投/退软压板,导致继电保护功能误动作或误闭锁,直接威胁电网第一道防线的可靠、正确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收软压板,引起保护装置的告警或者误动作 。 [4-6] 自 2006 年 12 月起,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多次组 织制定变电站 ( 含智能站 )220 k V 及以上电压等级 保护 ( 含相关辅助装置 ) 的设计、制造等方面的技 术原则,历经了六统一、新六统一以及“6+3”规范, 采样接收软压板方面也作出了相应的改动,由于运 行经验积累不足等原因不同程度上给运维人员造成 了困扰 [7-9]。鉴于“6+3”规范的设备还没有大面积 推广使用,以培训中心 220 kV 智能变电站数字物理 混合仿真系统为平台,结合相关规程规定,以接入 多间隔的母差保护 [5] 为例,详细分析了采样接收 软压板在智能变电站六统一及新六统一不同“代差” 设备中具备的功能及对保护装置动作的影响。
28142 2800
电工电气 (2019 No.4)
是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以及站控层网络和过程
层网络。其中过程层设备包括合并单元、智能终端、
智能组件等;过程层网络包括 GOOSE 网及 SV 网。
合并单元的作用是将互感器输出的电流、电压
信号合并,为互感器提供统一的标准输出接口,合
并单元的数字输出接口称为 S V、S A V 或 S M V 接口,
0 引言
智能变电站是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 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 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 [1]。 智能站信息采集是通过合并单元针对电压 / 电流信 息进行 A/D 转换并同步以及相关组合,保护装置经 过相应的采样机制 ( 直采或网采 ) 接收采样值数据。 保护装置中设有相应采样接收的软压板 ( 间隔投入 软压板或者 S V 软压板 ),负责接收来自合并单元 的采样值信息,同时监视采样链路的状态 [2]。
采用 I E C 61850-9-2 协议,多个设备的 S V 接口可
红甲线
红乙线
Ⅱ母PT
28133 2813
220 kV Ⅱ母
20220
220 kV Ⅰ母
20210
28025 28131 28132 28141
28011 28012 28015
Ⅰ母PT
2801 28013
28143 2814
28001 母联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采样;软压板;母线保护;误投退 中图分类号:TM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175(2019)04-0030-05
Impact Analysis of Sampling Receiving Soft Jumps Misoperation
MA Juan, FANG Xue-lei, HE Dan-dan, XU Hua, QIN Xiao-jia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Ltd, Hefei 230022, China) Abstract: The misdirected back of sampling receiving soft jumps will cause the alarm or mistaken action of the protection device.In allusion to the situation of current SV soft jumps misdirected back, the training room in intelligent substation was used to carry out experiments. Combining with the recording data of the experiment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action situation of busbar protection device when the interval sampling receiving soft jumps quitted and compar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old and the new six-unified devices, which is helpful for operators to master the functions of sampling receiving soft jumps in bus protection device, so as to standardize the operation procedure of sampling receiving soft jumps. Key words: smart substation; sampling; soft jumps; busbar protection; misdirected back
电工电气 (2019 No.4)
采样接收软压板误操作的影响分析
采样接收软压板误操作的影响分析
马娟,房雪雷,贺丹丹,徐华,秦晓佳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22)
摘 要:采样接收软压板的误投退会引起保护装置的告警或者误动作。针对目前 SV 软压板误投退的 情况,利用智能变电站实训室进行实验,结合实验波数据,分析了母线保护装置在间隔采样接收软压 板误退出时的动作情况,并对六统一及新六统一的不同装置所展现的不同点做了比较说明,有助于现场 运维人员掌握母线保护装置采样接收软压板所具备的功能,规范采样接收软压板的操作流程。
1 理论介绍
智能站整个二次系统分为“三层两网”,分别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研究项目 (KJ2015A363);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技改项目 (29120415000U) 作者简介:马娟 (1985- ),女,工程师,硕士,从事继电保护及智能电网仿真工作。
30
采样接收软压板误操作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