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节 石油产业结构分析

合集下载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发展第二节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__以美国休斯敦为例作业含解析湘教版选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发展第二节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__以美国休斯敦为例作业含解析湘教版选

第二节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以美国休斯敦为例读西藏产业结构变化表,完成下题。

时间三次产业的比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6年17.627.654.82011年12.334.653.11.根据西藏的特殊情况,当地政府提出了“提升一产、壮大二产、做强三产”的发展模式,符合该发展模式的做法是( )A.积极发展特色农牧业,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B.加快特色矿业的开发,限制加工业的发展C.大力扶持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D.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牧答案:C解析:西藏海拔高,热量不足、生态脆弱,耕地资源有限,发展经济不宜依赖第一产业;加快特色矿业的开发,不利于环境保护,并且限制加工业的发展,不利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西藏主要是河谷农业,河谷地区耕地有限,盲目退耕不利于当地农业的发展;当地拥有独特且丰富的旅游资源,适合发展旅游业,旅游业投资小、效益高,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下图示意江苏省2000年和2012年各县市产业结构分异。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2.江苏省内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A.苏中地区产业结构升级B.苏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C.苏南地区产业结构稳定D.全省产业结构变化不大答案:B解析:根据图例判断,苏北地区第一产业减少,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均衡发展型产业增加,说明产业结构升级。

3.2012年江苏省内的产业分布和经济特点是( )A.农业集中在苏北,苏南、苏中以均衡发展型为主B.城市经济基础和工业基础,苏南地区落后于苏北和苏中地区C.苏南以工业为主导,苏北、苏中以均衡发展型为主D.城市经济基础和工业基础,苏北地区落后于苏南和苏中地区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2012年,江苏省农业集中在苏北,苏中以均衡发展型为主,苏南以第三产业主导型为主;城市经济基础和工业基础,苏北地区落后于苏南和苏中地区。

(2021河南高二开学考试)英国某大学提出产业升级的四种模式,即下图中①②③④。

众多研究表明,产业升级一般遵循先从④升级到③再到②最后到①这一规律。

石油开采产业链分析

石油开采产业链分析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勘探收益:发现石油储量,提高石 油产量,增加企业利润
风险与收益:勘探存在一定风险, 可能无法发现石油储量,导致成本 损失
勘探市场现状与趋势
勘探市场现状:全球勘探市场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 勘探技术进步: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涌现,提高勘探效率和成功率 勘探市场趋势:向深海、极地等复杂环境拓展,提高勘探难度和成本 环保要求提高:对勘探活动提出更高环保要求,推动绿色勘探技术发展
重力勘探:利用重力异常探测地下地质 结构
放射性勘探:利用放射性元素探测地下 地质结构
磁力勘探:利用磁力异常探测地下地质结 构
钻探技术:直接钻探地下获取地质样品 和数据
勘探成本与收益
勘探成本:包括地质调查、钻井、 测井、试油等费用
成本与收益的关系:勘探成本与收 益成正比,成本越高,收益可能越 大
添加标题
油田开发
油田开发阶段
勘探阶段:寻找和确定油田位置 钻井阶段:钻井、完井、测试 开发阶段:采油、注水、增产 生产阶段:采油、储运、销售 废弃阶段:封井、废弃、环保处理
油田开发成本分析
勘探成本:包括地质调查、地球物理 勘探、钻井等费用
开发成本:包括油井建设、采油设备 购置、油田基础设施建设等费用
运营成本:包括员工工资、设备维护、 能源消耗、安全管理等费用
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加 强安全操作培训
石油加工与销售
石油加工产业链
石油开采:从地下开采出原 油
石油运输:将原油运输到炼 油厂
石油炼制:将原油提炼成各 种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 航空燃油等
石油销售:将石油产品销售 给消费者,如加油站、航空 燃油供应商等
石油化工:将石油产品进一 步加工成化学品,如塑料、 橡胶、化肥等

石油行业分析

石油行业分析
11
三、石油产业结构调整的表现
• 产品结构:
——纵向来看,产品的技术密集度和资本密集度不 断上升。 ——横向来看,各公司根据自身优势,采取差异化 增长策略。例如,壳牌未来产量增长主要来自卡 塔尔的液化天然气、天然气合成油、北美非常规 天然气、澳大利亚LNG和加拿大油砂项目。BP 未来业务重点是深水、天然气和大型油气田。
23
10
三、石油产业结构调整的表现
• 资源结构:
资源更为集中,主要掌握在大型的垄断跨国公 司和富产石油的国有型企业手中。一些资源充裕的 国家由于开采技术落后,导致开采成本较高,而具 有先进开采技术的国家,国内的石油储量较少或不 易开采,通过兼并收购,既为企业集中更多的资源, 又节省大量成本。以BP公司为例通过一系列的合并 收购每年节省成本58亿美元、 埃克森美孚合并后 去年节省开支46 亿美元、雪佛龙与德士古合并年 削减成本20亿。
13
三、石油产业结构调整的表现
• 生产整合:
跨国石油公司凭借资本、技术和商务规模化, 组合、整合不同国家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高效经 营跨国业务。投资商、运营商和服务商的合作使得 石油业成为寡头垄断市场,跨国公司与资源国合作 开采资源,分享超额利润;而不发达国家被跨国公 司带动出口廉价土地、矿产和廉价劳力形成的产品。 不发达国家和资源国换回美元,借给欧美公司与富 人生产和消费,美元贬值和债务违约就势所必然。 商务和技术的投入会规模化摊薄,主要由劳力和资 源形成的财富就会从资源国和生产国流向发达国家。
这次调整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主要追求原料替 代、高速增长,虽在中后期以装置大型化为标志 已开始向资本集约化方向发展,但仍存在着粗放
经营、产品系列化程度不高,物耗能耗高、市场 销售体系不完备等问题。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细分子行业发展运行分析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细分子行业发展运行分析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细分子行业发展运行分析目录第一节子行业简介 (1)第二节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发展情况分析 (1)一、行业总体情况 (2)二、行业分布格局 (3)三、行业内企业运行情况 (4)四、发展趋势 (5)第三节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发展情况分析 (5)一、行业总体情况 (5)二、行业分布格局 (7)三、行业内企业运行情况 (8)四、发展趋势 (8)第四节二级子行业发展情况 (8)一、精炼石油产品制造行业 (9)二、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 (12)三、农药制造行业 (14)四、肥料制造行业 (17)第一节子行业简介由于石油化工行业子行业范围较高,行业众多,本报告将重点对两个二级子行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四个三级子行业:精炼石油制造、基础化学原料制造、肥料制造、农药制造进行介绍。

第二节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发展情况分析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是石油化工行业子行业之一,主要为其他子行业提供化工原材料。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包括精炼石油产品的制造、炼焦和核燃料加工。

一、行业总体情况(一)行业规模:稳定增长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属于国民经济基础性行业,同时也处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上游,从2014年各项指标来看,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企业数量比2013年有所减少,为2024家,资产规模和负债规模相比2013年稳步上升,截至2014年底,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资产总计为23555.54亿元,同比增长1.550%;负债规模为15496.31亿元,同比增长2.17%,2014年行业资产增速和负债增速基本持平,行业资产结构趋于稳定。

表12010-2014年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主要规模指标统计单位:个,人,亿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二)盈利情况:销售收入增长放缓盈利大幅回升2014年1-12月,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0304.30亿元,同比降低0.58%,销售收入增速呈现逐年下滑的态势,2014年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利润为97.32亿元,行业利润水平大幅降低;同时行业亏损也增加至652.11亿元,同比上升25.64%。

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发展第二节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__以美国休斯敦为例学案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发展第二节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__以美国休斯敦为例学案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二节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以美国休斯敦为例课标解读课标要求素养达标以某地区为例,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

1.理解产业转型的含义、影响因素。

(综合思维)2.通过资料,认识单一经济结构的弊端,理解产业结构变化的过程。

(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3.结合典例,分析影响区域产业转型的因素。

(综合思维)4.结合资料,说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措施。

(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自主学习·必备知识基础预习一、产业转型的含义1.传统产业的积极作用与不足(1)积极作用:传统产业能够促进① 经济增长、解决② 社会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推进城市化等。

(2)不足:传统产业存在③ 技术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不强、④ 产品附加值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具有不可持续性。

2.产业转型的含义:基于新一轮发展和市场竞争,传统产业只有进行⑤ 技术改造和整体提升,才能适应转型发展的市场环境。

3.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1)产业延伸: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发展⑥ 下游产业,建立起关联与配套的产业群,有利于降低⑦ 生产成本,完善配套服务,促使集聚效益的产生。

(2)产业更新:利用原产业发展积累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或借助外部力量,建立起基本不依赖原有基础的全新产业群,把原先的产业资源转移到新兴产业上来,把传统加工提升为⑧ 智能制造。

(3)综合发展:在转型初期,采取⑨ 产业延伸模式,随着加工业的发展,区域功能逐渐完善,新兴产业相继崛起,遂向⑩ 综合性方向演化。

4.影响产业转型的因素⑪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阶段、市场环境、⑫经济政策、科技创新等。

其中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政府对各种经济资源进行再分配,直接影响到产业⑬转型路径的选择。

◆特别提醒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产业结构可以表达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反映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

一般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高,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相对较高。

石油产业链市场分析报告

石油产业链市场分析报告

石油产业链市场分析报告一、概述石油是全球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其产业链包括勘探、生产、储运、销售等多个环节。

本报告通过对石油产业链市场的分析,主要从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竞争格局等方面展开分析,旨在为投资者提供更全面的市场情报。

二、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1.市场规模:石油产业链市场以其庞大的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全球石油市场规模预计将在未来几年持续增长。

2.市场发展趋势: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产业链市场有望继续扩大。

同时,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相对来说传统能源市场可能面临一定的压力。

三、石油产业链市场结构1.勘探环节:石油勘探是石油产业链的第一步,主要包括地质调查、勘探开发等环节。

全球范围内,主要的勘探公司有沙特阿美、美国埃克森美孚等。

2.生产环节:石油生产环节主要包括石油开采、工艺加工等环节。

在全球范围内,主要的石油生产公司有沙特阿美、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等。

3.储运环节:石油储运环节主要包括输油管道、油轮运输等。

全球范围内,主要的石油储运公司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

4.销售环节:石油销售环节主要包括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等。

在全球范围内,主要的石油销售公司有壳牌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等。

四、市场竞争格局1.全球竞争:全球石油产业链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对手有沙特阿美、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等大型国际石油公司。

2.地区竞争:在地区层面,石油产业链市场的竞争格局也比较复杂。

在中东地区,沙特阿美等公司占据主导地位;在美洲地区,埃克森美孚等公司相对较为强大;而在亚洲地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公司具有一定优势。

3.新能源竞争: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石油产业链市场面临来自可再生能源等新兴市场的竞争压力。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一些石油公司积极转型,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和合作。

五、风险与挑战1.环境问题:石油产业链在勘探、生产、储运等环节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学案湘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学案湘教版选修6

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学考要求1.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提出人类应采取的相应措施2.理解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一、石油资源耗竭与应对措施1.石油资源潜在危机分析(1)能源矿产主要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和核燃料。

(2)石油作为一种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

2.石油危机应对措施(1)对石油资源要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适度开发,均衡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

(2)我国石油利用的效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节油潜力很大。

因此,要推广应用节油新技术、新工艺;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促进节油。

(3)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替代石油进口,是发展国内石油工业的重要补充。

(4)加强资源勘探,增加探明可采储量还有很大潜力。

石油资源危机与应对措施1.石油资源潜在危机分析石油资源的潜在危机,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石油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并逐渐因消费而耗竭;二是世界经济对石油资源的高度依赖,石油消费日益增加。

两者结合,将使石油供应出现短缺,价格上扬,冲击石化工业,甚至阻碍经济增长,这些均构成石油资源的潜在危机。

2.石油危机应对措施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来理解和识记。

(1)“开源”方面①适度开发、均衡生产。

石油资源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对其开发要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适度开发,均衡生产。

②加强资源勘探,发掘潜力,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替代石油进口,是发展国内石油工业的重要补充。

因此,要充分利用国内、外石油资源和石油市场,保证国内石油的正常供应。

③加速研究开发石油替代产品。

(2)“节流”方面①节约使用,提高效率。

我国石油利用效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节约潜力很大。

要推广应用节油新技术、新工艺,充分运用经济杠杆促进节油,以达到节约使用石油,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②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石油中长期供需平衡表”(Mt:百万吨)。

第二篇 产业结构

第二篇   产业结构

(三)从三大产业的内在变动来看
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沿着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到第二产业为主 再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的。 导,再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的。
在第一产业内部,产业结构从技术水平低下的粗放型农业向技术要求 较高的集约型农业,再向生物、环境、生化、生态等技术含量较高的 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发展;种植型农业向畜牧型农业、野外型农业向 工厂型农业发展。 在第二产业内部,产业结构的演进朝着轻纺工业——基础型重化工 业——加工型重化工业方向发展。从资源结构变动看,产业结构沿着 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方向演进。 从市场导向角度看,产业结构朝着封闭型——进口替代型——出口导 向型——市场全球化方向演进。 在第三产业内部,产业结构沿着传统型服务业——多元化服务业—— 现代型服务业——信息产业——知识产业的方向发展。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演变及规律
一、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 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是对应的,这 种对应关系主要表现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 段,产业结构会作出相应调整。从发达国 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来看,这种变化表现 出一定的规律性,具体有以下几种:
(一)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
工业化过程可以分成五个阶段: 前工业化时期: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 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二产业有一定发展,第三产 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 业地位微乎其微。 工业化初期: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缩小,其地位不 断下降;第二产业有较大发展,工业重心从轻工业主导型逐渐转向基 基 础工业主导型,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 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也有一定发展,但在 础工业主导型 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 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还比较小。 工业化中期:工业中心由基础工业向高加工度工业 高加工度工业转变,第二产业仍 高加工度工业 第二产业仍 居第一位,第三产业逐渐上升。 居第一位 工业化后期: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第三产业继续快速发展,其中 信息产业增长加快,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在按此三次产业中的地位占有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在按此三次产业中的地位占有 支配地位。 支配地位 后工业化时期:产业知识化成为主要特征,第三产业占绝对优势地位 第三产业占绝对优势地位。 第三产业占绝对优势地位

石油开采业的产业链与价值链分析

石油开采业的产业链与价值链分析

环保要求:环保 法规的严格执行 对石油开采业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市场竞争:国际 石油市场的竞争 激烈,需要不断 提高自身的竞争 力
石油开采业的可持续发展
石油开采业的环保问题与解决方案
环保问题: 石油开采 过程中产 生的废气、 废水、废 渣等对环 境造成污 染
解决方案: 采用先进 的环保技 术和设备, 减少污染 物排放
石油开采业的市场需求与趋 势
石油开采业的市场需求分析
市场需求: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 石油需求持续上升
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对石 油需求产生一定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供应情况:石油供应紧张,价格波 动较大
政策影响:各国政府对石油产业的 政策和法规对市场需求产生影响
石油开采业的市场趋势分析
石油开采业的产业链与 价值链分析
汇报人:
目录
01 石油开采业的产业链 02 石油开采业的价值链 03 石油开采业的竞争格局 04 石油开采业的市场需求与趋势 05 石油开采业的可持续发展
石油开采业的产业链
石油开采业的上游产业
勘探与开发:寻 找新的石油储量, 开发现有油田
钻井与完井:钻探 井眼,安装井下设 备,完成井的建造
炼油与销售:利润相对较低,但 市场需求稳定,风险较小
石化产品:市场需求多样化,利 润空间较大,但竞争激烈
石油开采业的竞争格局
石油开采业的竞争格局分析
主要竞争者:国际石油公 司、国家石油公司、独立
石油公司
竞争焦点:资源、技术、 市场、成本
竞争策略:并购、联盟、 技术创新、成本控制
竞争影响:市场格局变化、 油价波动、企业盈利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中国石油行业结构分析报告

中国石油行业结构分析报告

中国石油行业结构分析报告引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之一,石油行业发展对国民经济起着重要作用。

本报告将对中国石油行业的结构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和趋势。

1. 产业链结构中国石油行业的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环节。

上游上游涉及石油勘探、开采和生产。

中国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东北地区和南海等地。

国有大型石油企业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简称“中石化”)在这一环节发挥着主导作用。

中游中游主要包括石油储运和炼油。

其中,石油储运是将原油运输到炼油厂的过程,而炼油则是将原油加工成各种石油产品的过程。

中石油和中石化旗下的子公司在这一环节扮演主要角色。

下游下游是指石油产品的销售和分销环节。

石油产品包括汽油、柴油、煤油等。

国内炼油企业和石油加油站扮演着关键角色。

2. 特点和趋势中国石油行业的特点和趋势如下:2.1 国内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石油产品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尤其是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和工业用油需求的增长,将对中国石油行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2 技术改进与创新石油勘探和开采技术的改进,将对中国石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利用新技术,提高油田的开采率和采油效率,可以有效延长石油资源的寿命。

2.3 能源结构调整中国政府正在推动能源结构的调整,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增加清洁能源的比例。

这将对中国石油行业带来一定的变革和挑战,同时也为石油企业提供了发展新的机遇。

2.4 国际合作机会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

通过与国际石油企业的合作,中国石油行业可以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技术支持。

同时,积极参与全球能源市场的竞争,也有助于提高中国石油企业的竞争力。

3. 发展建议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发展建议:3.1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石油勘探和开采技术的进步,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环境污染。

3.2 推动能源结构调整积极响应国家能源政策,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入,在能源结构调整中发挥积极作用。

我国石油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我国石油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我国石油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摘要】本文从产业组织的角度出发,通过石油上游、下游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分析,以及研究石油产业的进入壁垒,揭示产生“油荒”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通过对石油产业市场结构的剖析,指出行政垄断对中国石油行业的影响,最后得出对我国石油行业改革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石油产业集中度进入壁垒你油荒现象石油产业由于其范围经济特征、资源的有限分布以及巨大的资金要求,经常被误以为是自然垄断行业,但从总体上而言,石油产业并不是一个自然垄断行业,而是属于竞争性产业。

且随着制度的变革、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石油竞争性产业的特性渐趋增强。

一、石油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二、石油产业的进入壁垒通过石油上游的市场集中度分析,我们得出了上游产业是寡头竞争型结构。

寡头为了维护自己在行业中的获利程度,往往会设置很高的进入壁垒,阻碍其他厂商的进入。

那么,石油产业存在着哪些进入壁垒呢?(1)政策性壁垒。

由于石油资源的稀缺性及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许多国家对石油产业实行特许经营,禁止特许以外的企业进入石油产业,这使石油产业具有较高的政策性壁垒。

(2)资源性壁垒。

石油产业的发展完全依赖于油气资源储量,新企业若要进入此行业,需花费相当大的费用购买资源,由此产生进入此行业的巨大障碍。

(3)技术性壁垒。

石油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勘探、开发、运输、炼制等领域有大量的关键技术,如保密性专利或专有技术,这些无法取得或掌握的关键技术就成为石油产业进入的技术性壁垒。

(4)规模经济壁垒。

规模经济壁垒是指在存在规模经济的行业,新进入企业市场份额低,无法将规模扩大到能实现最低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的必要限度,只得容忍高成本带来的利润损失,从而规模经济起到了阻碍新企业进入的作用。

石油炼制以及石油化工都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有效益。

根据国外的经验,年炼制能力在250万吨才能达到规模经济产量。

三、“油荒”现象四、政策措施要打破中国目前石油产业的垄断寡头现象,关键是要向国内资本开放石油开采市场和原油进口配额。

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二 2.2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以美国休斯敦为例 课件(共24张PPT)

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二 2.2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以美国休斯敦为例 课件(共24张PPT)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 ——以美国休斯敦为例
第二章 第二节
20世纪初,休斯敦随着当地油气资源的开 发和通海运河的建成而逐渐兴起,一度被誉为 “世界能源之都”。60年代初,美国国家航空 航天局(NASA)载人航天飞行中心落户于此, 休斯敦成为美国载人航天飞机研发基地和控制 中枢。目前,休斯敦是美国南方最大城市、重 要海港,墨西哥湾沿岸的重要经济中心。 1.分析休斯敦的区位特征。
匹兹堡市曾以钢铁工业著称, 20 世纪 70 年代末, 钢铁工业陷入 持续全面衰退。 20 世纪 80 年代, 匹兹堡逐步转变为高技术产业为主 导的现代工业城市, 以绿色、宜居、 科技等新的城市形象示人。
匹兹堡产业转型演变图
D 1. 匹兹堡产业转型的主要表现为 ( )
①产业结构由单一向多元演变 ②产业发展方向由轻工业向重工业演变
2. 五大湖区是北美传统的老工业区,其衰退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① 产业结构单一; ②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③ 世界性钢铁过剩; ④ 环境污染严重,劳动力成本上
升等。
3. 分析底特律产业转型的优势与劣势,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
• 优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汽车工业基础好。
劣势: ①严重依赖汽车产业,产业结构单一; ②产品创新不足,竞争力下降; ③人口大量外迁,高素质人才不足。 • 实施路径: ① 对汽车产业进行重组、调整,提高生产效率; ② 吸引高科技和创新人才,加强技术创新水平; ③ 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多元化发展。
产业转型: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主要构成中,产业结构、产业规 模、产业组织、产业技术装备等发生显著变动的状态或过程。
阅读教材50页,并回答以下问题: 1、传统产业有什么作用,有何不足,未来应该如何发展? 2、实现产业转型的路径有哪些? 3、哪些因素会影响产业转型?

2.2 石油资源及战略意义 (教学课件)-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2.2 石油资源及战略意义 (教学课件)-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石油为什么是战略资源?
思考:石油产业具有什么特点?
①产业链长,形成独立的产业体系;②规模大; ③现代工业支柱产业。
石油为什么是战略资源?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东半球和北半球,大储量区主要集 中在20°N~40°N和50°N~70°N两个纬度带内,中东地区最集中。
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2014年)
石油资源及战略意义
中图版 选择性必修三 第二章 第二节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以某种战略性矿产资源为例,分析其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学习目标】
1.结合资料,了解世界和中国石油分布特点。 (区域认知) 2.结合图表资料,说出世界石油的开发利用现状。(综合思维) 3.结合实例,分析石油资源的战略意义。(地理实践力) 4.分析我国石油现状以及保障石油供应、维护国家安全采取的措施。 (人地协调观)
石油为什么是战略资源?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和消费地区的不平衡,导致石油需要长距离运输。
2016年世界石油消费量居前十位的国家
石油为什么是战略资源?
世界石油运输的 主要方式是什么?
石油运输的通道和管线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主要有水路运输、 管道运输两种, 铁路运输作为补充。
世界石油运输的 海上运输通道有 哪些?
类型
物品
衣 各种化纤衣物、纸尿裤

食品饮料的塑料包装袋(瓶、盒); 化学药品、化肥;液化气
取暖用的燃油,塑钢门窗、PVC等 住 装饰材料、涂料;电视机、电风扇、
空调、电话机等塑料外壳
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道路 沥青、汽车装饰材料
其他
洗涤用品,化妆品,树脂镜片,非 食用塑料袋(瓶、盒),玩具

第三章第二节石油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第三章第二节石油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3)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
(1960-1973年)
部分中东产油国(伊拉克、伊朗、沙特等)已经先后成 立了自己的NOCs
1960年9月,沙特、伊拉克、伊朗、科威特和委内瑞拉
5国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
Exxon
Mobil
O P E
争夺 控制权

Chevron


Texaco

C

Gulf
市场绩效:资源配置达到最优,产业 国际竞争力增强。
踏实,奋斗,坚持,专业,努力成就 未来。2 0.12.12 0.12.1 Tuesday , December 01, 2020
弄虚作假要不得,踏实肯干第一名。1 6:50:42 16:50:4 216:50 12/1/20 20 4:50:42 PM
b.资源性壁垒。新企业若要进入此行业,需花费相当大的费用购买 资源。
c.技术性壁垒。石油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勘探、开发、运输、 炼制等领域有大量的关键技术。
d.规模经济壁垒。 e.巨额的资金及沉淀费用壁垒。石油产业投资巨大,如果投资不到
位,达不到经济规模,则在竞争中就会处于成本劣势。由于石油产 业资产专用性强,退出时大量的资产不能转做他用,这时,投入的 资本不能完全收回,这种沉淀费用也就成为进入壁垒。
需求了。
产油国石油产业多属于自然垄断
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 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 伊朗国家石油公司 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 阿尔及利亚国家石油公司 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 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阿联酋)
自然垄断
自然垄断是经济学中一个传统概念。早期的自然垄断概念与资源条件 的集中有关,主要是指由于资源条件的分布集中而无法竞争或不适宜 竞争所形成的垄断。在现代这种情况引起的垄断已不多见。而传统意 义上的自然垄断则与规模经济紧密相连,指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 者更多的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者劳务,如果相关产 量范围存在规模经济时自然垄断就产生了。

高中地理第二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中国的能源安全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高中地理第二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中国的能源安全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其供需关系变化是我国能源安全变化的缩影。
3.我国石油供需的现状、发展历程及原因
(1)现状:石油生产量的增长明显低于消费量的增长,目前已成为世
国际
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高度依赖 ________石油市场。
(2)变化。
发展历程
20世纪上半叶
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到90年代初
供需特点
“中国贫油论”观点盛行,我国的石油和石油产品主
化了这个趋势。
【名师助学】
想一想:
为什么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
【答案】现代工业社会是建立在对能源的大量消耗基础上的,现代
工业社会所需能源的85%以上由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非可再生的化石
能源提供。
小技巧1:
图示法理解我国能源供需特点
经济快速增长 → 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大, 增长快
4.我国石油安全挑战
(1)石油供给依赖国际石油市场,受出口国的社会动荡及国际石油市
垄断
场价格 ________威胁。
运输通道
(2)石油长距离运输, ____________不畅可能给我国能源安全带
来威胁。
[小提醒]一个国家的资源安全不仅与本国的资源禀赋有关,而且与
对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能力有关,同时也与世界其他相关国家存在密切的
【答案】运输安全问题。
(2)图中A地区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需要大量开采煤炭资源,这会产生什么安全问题?
【答案】生态安全问题。
【整合提升】
1.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2.中国能源供需面临的五大挑战
内容
具体表现
我国煤炭储量居世界第1位,石油探明可采储量居第13位,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000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000

摘要在金融危机寒流劲吹之下,石油对外开放度日益扩大、与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的中国石化行业是无法独善其身的。

企业是市场主体,其市场行为取决于特定的市场供求关系,也取决于经济运行总体状况和运行趋势。

关于宏观运行趋势的明确信号,是市场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基础性产业,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录前言 (1)第一章、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1.1国际石化产业运行情况 (2)第二章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状况 (3)2.1 炼油工业逆势上扬 (3)2.2产业经济实现较快增长 (3)2.3市场需求持续回升 (3)2.4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2.5 新型煤化工获得新发展 (4)2.6行业投资增速趋缓 (4)2.7 进出口贸易形势逐季好转 (4)第三章产业链及构成 (5)3.1石油石化产业链的构成 (5)3.2石油石化产业链 (5)第四章石油化工行业供给需求现状 (6)4.1供给方面 (6)4.1.1国内产量:呈双位数增长 (6)4.2进口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 (7)4.3需求方面 (8)4.3.1消费需求与塑料制品行业同步增长 (8)4.3.2出口 (9)第五章我国石化行业国际竞争力 (11)5.1 资源相对不足,石油生产、加工成本高 (11)5.2 总体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差。

(11)5.3 经营机制不活,生产效率低下 (11)5.4持续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差 (11)5.5跨国营销刚刚起步,国际化程度依然很低 (12)第六章石化发展趋势 (13)6.1中国石化的发展战略 (13)6.2化工生态园的建设 (13)6.3石化企业的公用设施 (14)6.4 热点石油化工产品 (14)第七章塑胶塑料行业三大宏观趋势 (16)7.1高科技材料成为发展重点,改性塑料将逐步满足国内需求 (16)7.2应用市场:塑料新产品不断涌现,应用广度和深度持续拓展 (16)7.3承载空间:中国塑料工业有向集聚化、园区化发展的趋 (17)总结 (18)参考文献 (19)前言石油化学工业简称石油化工,石油化学工业是基础性产业,它为农业、能源、交通、机械、电子、纺织、轻工、建筑、建材等工农业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配套和服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二章 第二节 石油产业结构分析

第二章  第二节  石油产业结构分析

37.03 38.68
43.78 41.92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1443.92
1459.13 1484.79 1522.40 1554.79 1605.58
34.77
35.46 34.77 36.14 35.98 35.75
41.53
41.15 42.70 42.12 43.21 44.91
国 家 1992年1月1日评价储量 (千桶) 6126740 6581293 1350000 3994310 7609400 57000000 92200000 92860000 257842000 17899820 59100000 51298000 26250000 1991年估计产量 (千桶) 236155 522899 55224 649444 680360 3744900 710217 1219830 2977560 677914 854574 1013605 2690561 储采比(年) 25.9 12.6 24.4 6.2 11.2 15.2 129.8 76.1 86.6 26.4 69_2 50.6 9.8 印度 印度尼西亚 文莱 英国 挪威 独联体 阿布扎比 伊朗 沙特阿拉伯 尼日利亚 委内瑞拉 墨西哥 美国

储采比反映了目前剩余石油资源在当前生产能力下可供开采时间的长短。 1990年以来我国石油储采比一般在14~15之间,2006年石油储采比为11, 储采比有所下降。总体上看,我国石油资源需要加强勘查工作,提高资源 保障程度。
世界总的储采比
年份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储量(千桶) 530696260 613386148 632668710 666399420 628456050 714647310 658542850 640032490 645734320 640911585 产量(千桶) 16496467 17477477 18306575 20021783 20159643 19217724 20720210 21623330 21828095 22721250 储采比(年) 32.2 35.1 31.6 33.3 31.2 37.2 31.8 29.6 29.6 28.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25
1595
195
自给 0.01 程度
1.02
0.70
1.69
2.29
1.69
2.15
3.76
3.58
6.35
45.9
提高炼采比的途径
• 减少油田、管道的自用和损耗量; • 提高原油加工深度和综合利用水平;
• 尽量变出口原油为出口成品。
C 产运比
管道运输的优点
(1)运量大。
(2)占地少。
A 储采比
石油储采比 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吨 年产油量(吨 / 年) )
天然气储采比

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 年产气量(
3
m)
3
m / 年)
A 储采比
• 探明储量是在油田评价钻探阶段完成或基本完成后计算的储量。在现代
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可靠储量。
• 可采储量是在现有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可从油气藏中采出的那一部分油 气量,即可从探明储量中开采出来的储量。
国 家 1992年1月1日评价储量 (千桶) 6126740 6581293 1350000 3994310 7609400 57000000 92200000 92860000 257842000 17899820 59100000 51298000 26250000 1991年估计产量 (千桶) 236155 522899 55224 649444 680360 3744900 710217 1219830 2977560 677914 854574 1013605 2690561 储采比(年) 25.9 12.6 24.4 6.2 11.2 15.2 129.8 76.1 86.6 26.4 69_2 50.6 9.8 印度 印度尼西亚 文莱 英国 挪威 独联体 阿布扎比 伊朗 沙特阿拉伯 尼日利亚 委内瑞拉 墨西哥 美国
• 剩余可采储量(remaining recoverable reserves): 油田投入开发后,
可采储量与累计采出量之差。 • 剩余可采储量 = 可采储量(即探明储量×采收率) — 自开发至本期截至
累计采油(气)量。
• 年产油(气)量 = 动用的探明储量×采油(气)速度。 • 动用的探明储量是指已投入开采的油(气)田被开发部分的储量,也就是
37.03 38.68
43.78 41.92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1443.92
1459.13 1484.79 1522.40 1554.79 1605.58
34.77
35.46 34.77 36.14 35.98 35.75
41.53
41.15 42.70 42.12 43.21 44.91
(3)管道运输建设周期短、费用低。
(4)管道运输安全可靠、连续性强。 (5)管道运输耗能少、成本低、效益好。
管道运输的优点
(1)运量大。 一条输油管线可以源源不断地完成输送任务。根据其管径的大小不同,其每年的运 输量可达数百万吨到几千万吨,甚至超过亿吨。 (2)占地少。 运输管道通常埋于地下,其占用的土地很少;运输系统的建设实践证明,运输管道 埋藏于地下的部分占管道总长度的95%以上,因而对于土地的永久性占用很少,分别仅为公路 的3%,铁路的10%左右,在交通运输规划系统中,优先考虑管道运输方案,对于节约土地资源, 意义重大。
21774914
22065965
41.7
45.4
1995-2009年国际石油产量及采储比(单位:亿吨)
年份 储量 石油产量 储采比 年份 储量 石油产量 储采比
1995 1996
1408.80 1430.85
32.82 33.77
42.68 42.37
2003 2004
1621.20 1621.49

储采比反映了目前剩余石油资源在当前生产能力下可供开采时间的长短。 1990年以来我国石油储采比一般在14~15之间,2006年石油储采比为11, 储采比有所下降。总体上看,我国石油资源需要加强勘查工作,提高资源 保障程度。
世界总的储采比
年份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储量(千桶) 530696260 613386148 632668710 666399420 628456050 714647310 658542850 640032490 645734320 640911585 产量(千桶) 16496467 17477477 18306575 20021783 20159643 19217724 20720210 21623330 21828095 22721250 储采比(年) 32.2 35.1 31.6 33.3 31.2 37.2 31.8 29.6 29.6 28.2
能开发的“源”,也是最主要的投入和开
发建设项目的物质基础。
石油产业生产过程系统图
油 气 勘 探 开 发 建 设 油 气 生 产 油 气 分 配 供 应 油 气 加 工
2.2.3 石油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
(石油产业生产结构的比例关系)
四大比例系数
A 储采比 B 炼采比 C 产运比 D 产销比
2.1 石油产业结构的概念
• 石油产业结构(产业内部结构)
指石油产业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
联系,包括石油产业内部各个构成部分的 组合及其相互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 比例关系。
石油产业的概念
• ◆ 石油产业是指勘探、开发、生产及储运、加工和销售石油及其 石油产品的企业集合。石油产业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上中下 游产业链关系密切,具有非常鲜明的产业链结构和产业链信息传 递效应,其中,上游从事的业务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 中游主要是油气的存储与运输,下游则涵盖炼油、化工、天然气 加工等流程型业务及加油站零售等产品配送、销售型业务。 • ◆ 所以,石油产业就是以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为上游,以石 油和天然气的存储与运输为中游,以石油炼制、石油化工、销售 为下游的一条石油长河,上中下游产业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提高储采比的措施
• 增加探明储量
• 提高最终采收率
• 控制采油速度----石油开采原则的争议 有 水 快 流 细 水 长 流
PK
B 炼采比
原油自炼能力 炼厂年加工原油能力( 原油年产量(吨 吨 / 年) / 年)
原油自给程度

原油年产量(吨 炼厂年加工原油能力(
/ 年) 吨 / 年)
实际炼采比
影响和决定储采比的因素
第一因素 第二因素 第三因素
资源量
自然条件;地质理论; 开采的可能性、现实性 投入的人力、财力和时间; 科技水平;风险性和成功率
自然因素;技术措施; 组织措施
勘探 程度
采收率
采油 速度
国内石油需求量;石油出口 量;能源战略和能源政策; 军事因素;外交因素; 技术经济因素
国际油价、汇率; 世界能源展望; 石油天然气远景预测; 替代能源的发展; 国际形势、国防需要。
(3)管道运输建设周期短、费用低。 国内外交通运输系统建设的大量实践证明,管道运输系统的 建设周期与相同运量的铁路建设周期相比,一般来说要短1/3以上。历史上,中国建设大庆至 秦皇岛全长1,152公里的输油管道,仅用了23个月的时间,而若要建设一条同样运输量的铁 路,至少需要3年时间,新疆至上海市的全长4,200公里天然气运输管道,建设周期不足2年, 但是如果新建同样运量的铁路专线,建设周期在3年以上,特别是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相 对较差,大规模修建铁路难度将更大,周期将更长,统计资料表明,管道建设费用比铁路低 60%左右。
石油产业经济学
第二章 石油产业结构
本章框架
• • • • • • 基本概念 第一节 产业结构理论概述 第二节 石油产业结构分析 第三节 石油产业结构优化 第四节 石油产业关联分析 第五节 石油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 联分析
第二节 石油产业结构分析
• 2.1 石油产业结构的概念 • 2.2 石油产业的结构 • 2.3 石油产业结构的演变
已开发探明地质储量。未动用储量即为未开发的探明地质储量。
储采比的经济涵义
• 储采比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油气田)工业潜力的强度指标,又是反 映勘探和开发环节间比例关系的结构指标。 • 储采比是指按现有规模生产,该国(该油气田)剩余的油(气)储量尚 可支持若干年;从长期来看,储采比反映了石油的稀缺程度和油价 的长期走势。
原油 产量
26685
18949
49575
76.5
3300
642
277.5
400
41000
12650
加工 能力
88818
34030
27143
23119
14178
13508
12053
11686
10400
10196
自给 程度
0.30
0.57
1.83
0.003
0.22
0.05
0.02
0.03
3.94
1.24
石油产业的组成
1 地质勘探 2 钻井 3 测井
8 销 售
石油 产业
4 试 井
7 供应
6 运输
5 采油
石油产业内部结构?
2.2 石油产业的结构
• 2.2.1 石油产业结构的组成 • 2.2.2 石油产业生产结构 • 2.2.3 石油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 • 2.2.4 石油产业结构的定性分析 • 2.2.5 石油产业结构的特点

油 炼厂年炼两量(吨
原油年产量
/ 年) / 年)
原油进(出)口量(吨
炼采比内涵
内涵: 反映一国原油自给程度; 反映一国石油产业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