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平均发电量计算方法小结一般而言,每个有经验的光伏人心里都有一个简便的估算方法,可以得出与计算值相差不多的数据,那么本次总结列举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计算/估算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各方法的差异,方便读者选择最合适的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在做前期可行性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对拟建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做理论上的预测,以此来计算投资收益率,进而决定项目就是否值得建设。

一般而言,每个有经验的光伏人心里都有一个简便的估算方法,可以得出与计算值相差不多的数据,那么本次总结列举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计算 /估算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各方法的差异,方便读者选择最合适的计算方法。

一、计算方法1)国家规范规定的计算方法。

根据最新的《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 GB50797-2012》第6 6条:发电量计算中规疋:1、光伏发电站发电量预测应根据站址所在地的太阳能资源情况,并考虑光伏发电站系统设计、光伏方阵布置与环境条件等各种因素后计算确定。

2、光伏发电站年平均发电量 Ep计算如下:Ep=HA< PAZX K式中:HA为水平面太阳能年总辐照量(kW・ h/m2);Ep——为上网发电量(kW・h);PAZ ――系统安装容量(kW);K ――为综合效率系数。

综合效率系数K就是考虑了各种因素影响后的修正系数,其中包括:1)光伏组件类型修正系数; 2)光伏方阵的倾角、方位角修正系数3)光伏发电系统可用率 ;4)光照利用率;5)逆变器效率 ;6)集电线路、升压变压器损耗 ;7)光伏组件表面污染修正系数 ;8)光伏组件转换效率修正系数。

这种计算方法就是最全面一种 ,但就是对于综合效率系数的把握 , 对非资深光伏从业人员来讲 ,就是一个考验 ,总的来讲 ,K2 的取值在 75%-85%之间,视情况而定。

2)组件面积——辐射量计算方法光伏发电站上网电量Ep计算如下:Ep=HA< SX K1X K2式中:HA为倾斜面太阳能总辐照量(kW・ h/m2);S――为组件面积总与(m2)K1 ——组件转换效率 ;K2 ——为系统综合效率。

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

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

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
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是用来预测或估算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发电量的数学公式。

根据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特性和环境参数,可以使用不同的公式来计算发电量。

最常用的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是基于太阳辐射强度和光伏组件的效率。

这个公式可以表示为:
发电量 = 日照总时数×太阳辐射强度×光伏组件效率
其中,日照总时数是指太阳直射照射在地表上的时间,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太阳能的辐射能量,光伏组件效率是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

为了更准确地计算发电量,需要考虑一些额外的因素,如光伏组件的温度、阴影效应、污染、系统损失等。

这些因素可以通过适当的修正系数来考虑在公式中,如:
发电量 = 日照总时数×太阳辐射强度×光伏组件效率×温度修正系数×阴影修正系数×污染修正系数×系统效率修正系数
温度修正系数考虑了光伏组件温度对电能转化效率的影响,阴影修正系数考虑了遮挡物对光伏组件的阴影影响,污染修正系数考虑了光伏组件表面污染对发电量的影响,系统效率修正系数考虑了光伏系统整体效率的损失。

此外,还可以使用更复杂的光伏发电量计算模型,考虑更多的因素,如季节变化、地理位置、倾斜角度等。

这些模型可以更精确地预测光伏发电量,但也需要更多的输入参数和计算复杂度。

光伏发电量的准确预测对于光伏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运行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选择和应用适当的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或模型,可以帮助优化光伏系统的性能和发电效益。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平均发电量计算方法小结一般而言,每个有经验的光伏人心里都有一个简便的估算方法,可以得出和计算值相差不多的数据,那么本次总结列举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计算/估算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各方法的差异,方便读者选择最合适的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在做前期可行性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对拟建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做理论上的预测,以此来计算投资收益率,进而决定项目是否值得建设。

一般而言,每个有经验的光伏人心里都有一个简便的估算方法,可以得出和计算值相差不多的数据,那么本次总结列举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计算/估算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各方法的差异,方便读者选择最合适的计算方法。

一、计算方法1)国家规范规定的计算方法。

根据最新的《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2012》第6.6条:发电量计算中规定:1、光伏发电站发电量预测应根据站址所在地的太阳能资源情况,并考虑光伏发电站系统设计、光伏方阵布置和环境条件等各种因素后计算确定。

2、光伏发电站年平均发电量Ep计算如下:Ep=HA< PAZX K式中:HA为水平面太阳能年总辐照量(kW・ h/m2);Ep——为上网发电量(kW・h);PAZ ――系统安装容量(kW);K ――为综合效率系数。

综合效率系数K是考虑了各种因素影响后的修正系数,其中包括:1)光伏组件类型修正系数; 2)光伏方阵的倾角、方位角修正系数3)光伏发电系统可用率;4)光照利用率;5)逆变器效率;6)集电线路、升压变压器损耗;7)光伏组件表面污染修正系数;8)光伏组件转换效率修正系数。

这种计算方法是最全面一种,但是对于综合效率系数的把握,对非资深光伏从业人员来讲,是一个考验,总的来讲,K2的取值在75%-85陆间,视情况而定。

2)组件面积一一辐射量计算方法光伏发电站上网电量Ep计算如下:Ep=HA< S X K1X K2式中:HA为倾斜面太阳能总辐照量(kW・ h/m2);S――为组件面积总和(m2)K1 ――组件转换效率;K2 ――为系统综合效率。

干货如何计算光伏项目的发电量

干货如何计算光伏项目的发电量

干货如何计算光伏项目的发电量如何计算一个已知项目的发电量?首先,要获得一个关键数据——水平面总辐射量,再进行光伏电站的年发电量的计算,大致过程如下。

1、发电量计算的过程2、发电量计算的公式公式1:L = Q×S×η1×η(不常用)L ——光伏电站年发电量;Q——倾斜面年总辐射量;S ——光伏组件的面积;η1——光伏组件的转化效率;η——光伏电站系统总效率;公式2:L = W×H×η(常用)W——光伏电站装机容量;H——峰值小时数。

因此,倾斜面上的辐射量或峰值小时数是计算发电量的关键!3、倾斜面上年总辐射量的计算1)安装方式影响与最佳倾角的固定式安装相比,水平单轴跟踪的辐射量提升了17%~30%,双轴跟踪的辐射量提升了35%~43%。

2)项目场址纬度影响项目场址经纬度地影响——以固定式为例则:纬度越低, K值越小;纬度越高, K值越大。

下面4张图,随着纬度由高到底,最佳倾角发电量相对于0°时提升的比例由18%降低到3%。

因此,相对于从气象局获得的水平面总辐射量,倾斜面上的总辐射量在纬度高的地区,提高幅度会更大一些。

即,相同的水平面总辐射量,纬度较高地区的发电量更大。

在高纬度地区(左图),不同的季节使用不同的安装倾角,可明显提高发电量;在低纬度地区(右图),不同的季节使用不同的安装倾角,发电量几乎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固定可调式支架在高纬度地区效果更明显,在低纬度地区性价比不高,不大适用。

分布式项目,很多时候并不能正南安装,导致方位角不为0°,如下图所示。

下面4张图,随着纬度由高到底,正东、正西(方位角为-90°、90°时)安装时的发电量相对于0°时降低的比例由20%降低到4.5%。

3)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地面电站:一般在75%~85%之间,一般取80%;屋顶电站:根据电压等级、业主维护水平等差异较大,低压并网系统效率较大,一般能达到80%~85%; 高压并网线损较大,一般在75%~80%之间。

光伏电站平均发电量计算方法小结

光伏电站平均发电量计算方法小结

光伏电站平均发电量计算方法小结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光伏电站通过太阳能发电装置所发电的总量与该时间范围的小时数的比值。

平均发电量的计算对于评估光伏电站的发电能力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来计算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

首先,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光伏电站的年发电量来计算平均发电量。

将光伏电站的年发电量除以一年的小时数(通常为8760小时),得到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对光伏电站的全年发电能力进行评估的情况。

其次,可以使用月平均日照时间来计算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

首先,根据光伏电站所在地的月平均日照时间和光伏组件的标称功率,计算出每个月光伏组件的理论最大发电量。

然后,将每个月的最大发电量加起来,得到光伏电站的总发电量。

最后,将总发电量除以12个月,得到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

此外,还可以使用季度或者半年的发电数据来计算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

首先,将光伏电站的季度或者半年发电量加起来,得到总发电量。

然后,将总发电量除以相应的时间范围的小时数,得到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对光伏电站在一段时间范围内的发电能力进行评估的情况。

此外,还可以使用数据采集系统来实时监测和记录光伏电站的发电量,然后根据监测数据计算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

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实时获取光伏组件的发电数据,并记录下来。

通过对一段时间内的发电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计算出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

这种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光伏电站的发电能力和经济效益。

在计算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时,需要考虑一些影响因素,如光照强度、气温、天气条件、光伏组件的功率衰减等。

这些因素会对光伏电站的发电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正和调整。

总结起来,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计算方法包括使用年发电量、月平均日照时间、季度或者半年的发电数据以及数据采集系统等方法。

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需要考虑具体情况,同时还需要考虑影响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光伏电站理论发电量计算及影响因素精编版

光伏电站理论发电量计算及影响因素精编版

光伏电站理论发电量计算及影响因素一、光伏电站理论发电量计算1、太阳电池效率η 的计算在太阳电池受到光照时,输出电功率和入射光功率之比就称为太阳电池的效率,也称为光电转换效率。

其中,At 为太阳电池总面积(包括栅线图形面积)。

考虑到栅线并不产生光电,所以可以把At 换成有效面积Aa (也称为活性面积),即扣除了栅线图形面积后的面积,同时计算得到的转换效率要高一些。

Pin 为单位面积的入射光功率。

实际测量时是在标准条件下得到的:Pin 取标准光强:AM 1.5 条件,即在25℃下,Pin= 1000W / m 2。

2、光伏系统综合效率(PR)η总=η1×η2×η3光伏阵列效率η1:是光伏阵列在1000 W/m2 太阳辐射强度下实际的直流输出功率与标称功率之比。

光伏阵列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失包括:灰尘/污渍,组件功率衰减,组件串联失配损失、温升损失、方阵相互遮挡损失、反射损失、光谱偏离损失、最大功率点跟踪精度及直流线路损失等,目前取效率86%计算。

逆变器转换效率η2:是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功率与直流输入功率之比,取逆变器效率97%计算。

交流并网效率η3:是从逆变器输出,至交流配电柜,再至用户配电室变压器10 KV 高压端,主要是升压变压器和交流线缆损失,按96%计算。

3、理论发电量计算太阳电池的名牌功率是在标准测试条件下测得的,也就是说在入射功率为1000W/m2的光照条件下,1000Wp 太阳电池1 小时才能发一度电。

而实际上,同一天不同的时间光照条件不同,因此不能用系统的容量乘以日照时间来预测发电量。

计算日发电量时,近似计算:理论日发电量=系统峰值功率(kw)x等效日照小时数(h)x系统效率等效峰值日照小时数h/d=(日太阳辐照量kW.h/m2/d)/1kW/m2(日照时数:辐射强度≥120W/m2的时间长度)二、影响发电量的因素光伏电站的发电量由三个因素决定:装机容量、峰值小时数、系统效率。

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计算方法(总2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①理论发电量1)1MW屋顶光伏电站所需电池板面积一块235MW的多晶电池板面积*=㎡,1MW 需要1000000/235=块电池,电池板总面积*=6965㎡2)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计算由于太阳能电池组件铺设斜度正好与当地纬度相同,所以在计算辐照量时可以直接采用表中所列数据(2月份以28天记)。

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Σ(月平均日辐照量×当月天数)结算结果为5555.339MJ/(m2·a)。

3)理论年发电量=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电池总面积*光电转换效率=*6965*%==*==万度②系统预估实际年发电量太阳电池板输出的直流功率是太阳电池板的标称功率。

在现场运行的太阳电池板往往达不到标准测试条件,输出的允许偏差是5%,因此,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95的影响系数。

随着光伏组件温度的升高,组f:l二输出的功率就会下降。

对于晶体硅组件,当光伏组件内部的温度达到50-75℃时,它的输出功率降为额定时的89%,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89的影响系数。

光伏组件表面灰尘的累积,会影响辐射到电池板表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同样会影响太阳电池板的输出功率。

据相关文献报道,此因素会对光伏组件的输出产生7%的影响,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93的影响系数。

由于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光伏组件的输出几乎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功率输出,因此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要低于各个组件的标称功率之和。

另外,还有光伏组件的不匹配性和板问连线损失等,这些因素影响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的系数按0.95计算。

并网光伏电站考虑安装角度因素折算后的效率为0.88。

所以实际发电效率为O.95*0.89*0.93*0.95X*0.88=65.7%。

系统预估实际年发电量=理论年发电量*实际发电效率=*5*0.89*0.93*0.95*0.88=*65.7%=万度方法二:标准日照小时数—安装容量计算方法:Ep=H×P×K1式中:P—为系统安装容量(kw)H—为当地标准日照小时数(h)K1—为系统综合效率(取值75%~85%)这种计算方法简单方便,可以计算每日平均发电量,非常实用。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作者:————————————————————————————————日期:2光伏电站平均发电量计算方法小结一般而言,每个有经验的光伏人心里都有一个简便的估算方法,可以得出和计算值相差不多的数据,那么本次总结列举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计算/估算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各方法的差异,方便读者选择最合适的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在做前期可行性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对拟建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做理论上的预测,以此来计算投资收益率,进而决定项目是否值得建设。

一般而言,每个有经验的光伏人心里都有一个简便的估算方法,可以得出和计算值相差不多的数据,那么本次总结列举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计算/估算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各方法的差异,方便读者选择最合适的计算方法。

一、计算方法1)国家规范规定的计算方法。

根据最新的《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 GB50797-2012》第6.6条:发电量计算中规定:1、光伏发电站发电量预测应根据站址所在地的太阳能资源情况,并考虑光伏发电站系统设计、光伏方阵布置和环境条件等各种因素后计算确定。

2 、光伏发电站年平均发电量Ep计算如下:Ep=HA×PAZ×K式中:HA——为水平面太阳能年总辐照量(kW·h/m2);Ep——为上网发电量(kW·h);PAZ ——系统安装容量(kW);K ——为综合效率系数。

综合效率系数K是考虑了各种因素影响后的修正系数,其中包括:1)光伏组件类型修正系数;2)光伏方阵的倾角、方位角修正系数;3)光伏发电系统可用率;4)光照利用率;5)逆变器效率;6)集电线路、升压变压器损耗;7)光伏组件表面污染修正系数;8)光伏组件转换效率修正系数。

这种计算方法是最全面一种,但是对于综合效率系数的把握,对非资深光伏从业人员来讲,是一个考验,总的来讲,K2的取值在75%-85%之间,视情况而定。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1MW屋顶光伏电站年发电量计算1)1MW屋顶光伏电站所需电池板面积一块190MW的单晶电池板面积1.58*0.808=1.27664㎡,1MW需要1000000/190=5263.2块电池,电池板总面积1.6368*5263.2=8614.8㎡一块230MW的多晶电池板面积1.65*0.992=1.6368㎡,1MW需要1000000/230=4347.83块电池,电池板总面积1.6368*4347.83=7116.53㎡2)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计算上海倾角等于当地纬度斜面上的太阳总辐射月平均日辐照量H月份 1 2 3 4 5 6H/MJ/(m²·a) 12.236 14.397 16.381 18.158 18.961 18.383 月份7 8 9 10 11 12H/MJ/( m²·a) 15.755 15.534 16.138 14.696 11.592 10.440 由于太阳能电池组件铺设斜度正好与当地纬度相同,所以在计算辐照量时可以直接采用表中所列数据(2月份以28天记)。

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Σ(月平均日辐照量×当月天数)结算结果为5555.339 MJ/(m²·a)。

3)理论年发电量=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电池总面积*光电转换效率单晶发电量=5555.339*8614.8*15%=7178720.2MJ=7178720.2*0.28 KWH=2010041.7KWH=201万度多晶发电量=5555.339*7116.53*14.5%=5732536.8MJ=5732536.8*0.28KWH=1605110.3KWH=160.5万度4)实际发电效率太阳电池板输出的直流功率是太阳电池板的标称功率。

在现场运行的太阳电池板往往达不到标准测试条件,输出的允许偏差是5%,因此,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95的影响系数。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估算、国标算法、精确计算)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估算、国标算法、精确计算)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估算、国标算法、精确计算)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估算、国标算法、精确计算)前言:光伏发电站发电量预测应根据站址所在地的太阳能资源情况并考虑光伏发电站的系统设计、光伏方阵布置和环境条件等各种因素后计算确定。

根据已知条件/设计阶段/需求不同,可以精确计算或估算。

一、精确计算1.国家规范规定的方法依据《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2012式6.6.2:Ep=HA×PAZ/Es×K本计算方法是国家规范的算法,是发电量计算最全面、精准的算法,但是对于综合效率系数的把握,需要计算电缆线损、逆变器损耗、变压器损耗、组件损耗(温度、遮挡、MPPT跟踪损耗率等)等,对非资深光伏从业人员来讲,很难计算出来,根据仿真结果计算,K的取值在75%-85%之间,根据具体项目而定。

一般项目,初步设计阶段,可按照80%取值;施工图阶段需要详细计算(现在一般使用PVsyst仿真)。

2.辐射量计算方法Ep=HA*S*K1*K2式中:HA---倾斜面太阳能总辐照量(KWh/㎡); S---组件面积综合(㎡); K1---组件转换效率; K2---为系统综合效率。

这种计算方法是第一种方法的变化公式,适用于倾角安装的项目,只要得到倾斜面辐照度(或根据水平辐照度进行换算:倾斜面辐照度=水平面辐照度/cosα),就可以计算出较准确的数据。

系统综合效率K 也需要总额考虑电缆线损、逆变器损耗、变压器损耗、组件损耗(温度、遮挡、MPPT跟踪损耗率等)等损耗一般取值在75%-85%之间。

根据具体项目而定。

初步设计阶段,可按照80%取值;施工图阶段需要详细计算(现在一般使用PVsyst仿真)。

二、估算根据峰值日照小时数计算Ep=H*P*K式中:P---为系统安装容量(KWp)H---为当地峰值日照小时数(h)(注①)(目前我未找到规范要求数值,可软件/网上查询);K---为系统综合效率(取值为75%-85%,可取80%)这种计算方法也是第一种方法的变化公式,简单方便,可以计算每日平均发电量,常用于前期项目发电量估算。

光伏发电量的计算公式

光伏发电量的计算公式

光伏发电量的计算公式
光伏发电量的计算公式是指根据太阳能电池板在光照下的发电
效率以及光照时间等因素,计算出从太阳能电池板中获得的电能量。

其数学表达式为:
光伏发电量 = 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光照强度×太阳能电
池板的转换效率×光照时间
其中,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是指太阳能电池板的有效面积,光照强度是指太阳光照射在太阳能电池板上的光照强度,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换效率是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光转换为电能的效率,光照时间是指太阳能电池板在一定时间内受到的太阳光照射时间。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一个太阳能电池板在一定时间内所能产生的电能量,为太阳能发电提供了理论基础。

- 1 -。

光伏发电量简单计算

光伏发电量简单计算

光伏发电量简单计算光伏发电是一种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的方法。

随着太阳能技术的成熟和应用的推广,在世界各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光伏发电站。

而对于光伏发电站的发电量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准确地估计发电量,才能评估光伏电站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光伏发电量的计算是基于太阳能辐射量和光伏组件的效率来进行的。

太阳能辐射量是指太阳射向地球的太阳能数量,而光伏组件的效率则是指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

因此,光伏发电量的计算公式为:光伏发电量=太阳能辐射量×光伏组件效率。

太阳能辐射量的测量通常使用太阳能辐照度传感器进行测量,单位为W/m²。

而光伏组件的效率则是根据其技术参数和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评估的。

光伏组件的效率一般介于15%到20%之间,而高效率的光伏组件可以达到25%以上。

典型的光伏组件倾角一般为0度到45度之间,而最佳倾角则根据当地的纬度和季节进行调整。

光伏组件的朝向有两种常见的方式:朝向太阳的直接正对方式和面向南方的斜坡方式。

其中,面向南方的斜坡方式在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是最常用的。

除了上述的几个影响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影响光伏发电量的计算。

比如,光伏组件的老化程度、被阴影遮挡的面积以及组件之间的间距等。

因此,在实际计算光伏发电量时,这些因素也需要纳入考虑。

总之,光伏发电量的计算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太阳能辐射量、光伏组件效率、光伏组件倾角和朝向、天气情况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只有准确地计算光伏发电量,才能评估光伏电站的发电能力和经济效益,并为光伏发电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光伏电站平均发电量计算方法小结

光伏电站平均发电量计算方法小结

光伏电站在做前期可行性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对拟建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做理论上的预测,以此来计算投资收益率,进而决定项目是否值得建设。

一般而言,每个有经验的光伏人心里都有一个简便的估算方法,可以得出和计算值相差不多的数据,那么本次总结列举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计算/估算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各方法的差异,方便读者选择最合适的计算方法。

一、计算方法
1)国家规范规定的计算方法。

根据最新的《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2012》第6.6条:发电量计算中规定:
1、光伏发电站发电量预测应根据站址所在地的太阳能资源情况,并考虑光伏发电站系统设计、光伏方阵布置和环境条件等各种因素后计算确定。

2、光伏发电站年平均发电量Ep计算如下:
Ep=HA×PAZ×K
式中:
HA——为水平面太阳能年总辐照量(kW·h/m2);Ep——为上网发电量(kW·h);
PAZ——系统安装容量(kW);
K——为综合效率系数。

光伏电站平均发电量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平均发电量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平均发电量计算方法光伏电站在做前期可行性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对拟建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做理论上的预测,以此来计算投资收益率,进而决定项目是否值得建设。

一般而言,每个有经验的光伏人心里都有一个简便的估算方法,可以得出和计算值相差不多的数据,那么本次总结列举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计算/估算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各方法的差异,方便读者选择最合适的计算方法。

一、计算方法1)国家规范规定的计算方法。

根据最新的《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2012》第6.6条:发电量计算中规定:1、光伏发电站发电量预测应根据站址所在地的太阳能资源情况,并考虑光伏发电站系统设计、光伏方阵布置和环境条件等各种因素后计算确定。

2 、光伏发电站年平均发电量Ep计算如下:Ep=HA×PAZ×K式中:HA——为水平面太阳能年总辐照量(kW·h/m2);Ep——为上网发电量(kW·h);PAZ ——系统安装容量(kW);K ——为综合效率系数。

综合效率系数K是考虑了各种因素影响后的修正系数,其中包括:1)光伏组件类型修正系数;2)光伏方阵的倾角、方位角修正系数;3)光伏发电系统可用率;4)光照利用率;5)逆变器效率;6)集电线路、升压变压器损耗;7)光伏组件表面污染修正系数;8)光伏组件转换效率修正系数。

这种计算方法是最全面一种,但是对于综合效率系数的把握,对非资深光伏从业人员来讲,是一个考验,总的来讲,K2的取值在75%-85%之间,视情况而定。

2)组件面积——辐射量计算方法光伏发电站上网电量Ep计算如下:Ep=HA×S×K1×K2式中:HA——为倾斜面太阳能总辐照量(kW·h/m2);S——为组件面积总和(m2)K1 ——组件转换效率;K2 ——为系统综合效率。

综合效率系数K2是考虑了各种因素影响后的修正系数,其中包括:1)厂用电、线损等能量折减交直流配电房和输电线路损失约占总发电量的3%,相应折减修正系数取为97%。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平均发电量计算方法小结一般而言,每个有经验的光伏人心里都有一个简便的估算方法,可以得出与计算值相差不多的数据,那么本次总结列举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计算/估算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各方法的差异,方便读者选择最合适的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在做前期可行性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对拟建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做理论上的预测,以此来计算投资收益率,进而决定项目就是否值得建设。

一般而言,每个有经验的光伏人心里都有一个简便的估算方法,可以得出与计算值相差不多的数据,那么本次总结列举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计算/估算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各方法的差异,方便读者选择最合适的计算方法。

一、计算方法1)国家规范规定的计算方法。

根据最新的《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 GB50797-2012》第6、6条:发电量计算中规定:1、光伏发电站发电量预测应根据站址所在地的太阳能资源情况,并考虑光伏发电站系统设计、光伏方阵布置与环境条件等各种因素后计算确定。

2 、光伏发电站年平均发电量Ep计算如下:Ep=HA×PAZ×K式中:HA——为水平面太阳能年总辐照量(kW·h/m2);Ep——为上网发电量(kW·h);PAZ ——系统安装容量(kW);K ——为综合效率系数。

综合效率系数K就是考虑了各种因素影响后的修正系数,其中包括:1)光伏组件类型修正系数;2)光伏方阵的倾角、方位角修正系数;3)光伏发电系统可用率;4)光照利用率;5)逆变器效率;6)集电线路、升压变压器损耗;7)光伏组件表面污染修正系数;8)光伏组件转换效率修正系数。

这种计算方法就是最全面一种,但就是对于综合效率系数的把握,对非资深光伏从业人员来讲,就是一个考验,总的来讲,K2的取值在75%-85%之间,视情况而定。

2)组件面积——辐射量计算方法光伏发电站上网电量Ep计算如下:Ep=HA×S×K1×K2式中:HA——为倾斜面太阳能总辐照量(kW·h/m2);S——为组件面积总与(m2)K1 ——组件转换效率;K2 ——为系统综合效率。

光伏发电计算公式

光伏发电计算公式

光伏发电计算公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E=A×η×G×H×T其中E为发电量(单位:千瓦时,kWh)A为可利用光伏设备的表面积(单位:平方米,m^2)η为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单位:%)G为太阳能辐射强度(单位:千瓦时/平方米/年,kWh/m^2/yr)H为地理位置太阳能辐射的可利用系数(无单位),H的取值范围一般在0.75-0.9之间T为运行时间(单位:小时,hr)。

太阳能辐射强度的计算太阳能辐射强度是评估一个地区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潜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G = Gs × η Angle × Δt其中G为太阳能辐射强度(单位:千瓦时/平方米/年,kWh/m^2/yr)Gs为太阳常数,即太阳辐射强度在地球大气层外(离地球平均距离的1个天文单位)的平均值,Gs约为1366千瓦时/平方米/年(kWh/m^2/yr)η Angle为太阳能辐射在太阳能电池板上的投影角度的修正系数,取决于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Δt为单位时间(一般取1小时)内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发生变化的预测参数。

光伏电池板的转换效率光伏电池板的转换效率是指太阳光辐射到光伏电池板上的能量中被转化为电能的比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η = Pmax / (G × A)其中η为光伏电池板的转换效率(单位:%)Pmax为光伏电池板的最大发电能力(单位:瓦特,W)。

地理位置太阳能辐射的可利用系数地理位置太阳能辐射的可利用系数是指给定地点的地理位置对太阳能电池板的光辐射的有效利用程度,取决于地理位置的纬度、经度、海拔高度、周围环境等因素。

以上是光伏发电计算公式的简单介绍,实际计算过程中还需考虑更多的因素,如温度系数、阴影遮挡、反射损失等。

同时,也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和要求进行适度调整和修正。

光伏发电计算公式在设计和优化光伏发电系统以及评估系统性能时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新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最新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本篇文章将以①理论发电量②系统预估实际年发电量③电站实际发电量三个方面给大家做介绍。

Ps:本片文章以上海地区为例,其他地区可参照修改参数后结合实际情况做出估算对比。

(本文由光伏行业专业EPC——展宇光伏小编编写。

早于市场拥有300kw光伏组件技术的厂家,相对比较年轻但实力雄厚的企业。

2017年“0630”累计装机量达到共600兆瓦。

专注于光伏领域,做光伏行业技术的开发者,光伏行业的开拓者。

在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索比光伏网、OFweek等光伏行业专业网站上经常能看到的品牌和项目信息。

具体项目举例介绍地面电站(滨海县5.5MW光伏电站扶贫项目)水面电站(滨海县13.5MW水面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厂房屋顶电站(江苏南通海安县3.22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等。

我们承诺为用户提供做安全的光伏电站,为广大太阳能光伏安装者提供安全的组件和安装服务。

截止目前无一起安全事故。

)①理论发电量1)1MW屋顶光伏电站所需电池板面积一块235MW的多晶电池板面积1.65*0.992=1.6368㎡,1MW需要1000000/235=4255.32块电池,电池板总面积1.6368*4255.32=6965㎡2)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计算所列数据(2月份以2 8天记)。

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Σ(月平均日辐照量×当月天数)结算结果为5 5 5 5.3 3 9 MJ/(m 2·a)。

3)理论年发电量=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电池总面积*光电转换效率=5555.339*6965*17.5% =6771263.8MJ=6771263.8*0.28KWH=1895953.86KWH=189.6万度②系统预估实际年发电量太阳电池板输出的直流功率是太阳电池板的标称功率。

在现场运行的太阳电池板往往达不到标准测试条件,输出的允许偏差是5%,因此,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9 5的影响系数。

随着光伏组件温度的升高,组f:l二输出的功率就会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本篇文章将以①理论发电量②系统预估实际年发电量③电站实际发电量三个方面给大家做介绍。

Ps:本片文章以上海地区为例,其他地区可参照修改参数后结合实际情况做出估算对比。

(本文由光伏行业专业EPC——展宇光伏小编编写。

早于市场拥有300kw光伏组件技术的厂家,相对比较年轻但实力雄厚的企业。

2017年“0630”累计装机量达到共600兆瓦。

专注于光伏领域,做光伏行业技术的开发者,光伏行业的开拓者。

在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索比光伏网、OFweek等光伏行业专业网站上经常能看到的品牌和项目信息。

具体项目举例介绍地面电站(滨海县5.5MW光伏电站扶贫项目)水面电站(滨海县13.5MW水面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厂房屋顶电站(江苏南通海安县3.22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等。

我们承诺为用户提供做安全的光伏电站,为广大太阳能光伏安装者提供安全的组件和安装服务。

截止目前无一起安全事故。


①理论发电量
1)1MW屋顶光伏电站所需电池板面积
一块235MW的多晶电池板面积1.65*0.992=1.6368㎡,1MW需要1000000/235=4255.32块电池,电池板总面积1.6368*4255.32=6965㎡
2)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计算
所列数据(2月份以2 8天记)。

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Σ(月平均日辐照量×当月天数)
结算结果为5 5 5 5.3 3 9 MJ/(m 2·a)。

3)理论年发电量=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电池总面积*光电转换效率=5555.339*6965*17.5% =6771263.8MJ=6771263.8*0.28KWH=1895953.86KWH
=189.6万度
②系统预估实际年发电量
太阳电池板输出的直流功率是太阳电池板的标称功率。

在现场运行的太阳电池板往往达不到标准测试条件,输出的允许偏差是5%,因此,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9 5的影响系数。

随着光伏组件温度的升高,组f:l二输出的功率就会下降。

对于晶体硅组件,当光伏组件内
部的温度达到5 0-7 5℃时,它的输出功率降为额定时的8 9%,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8 9的影响系数。

光伏组件表面灰尘的累积,会影响辐射到电池板表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同样会影响太阳电池板的输出功率。

据相关文献报道,此因素会对光伏组件的输出产生7%的影响,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9 3的影响系数。

由于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光伏组件的输出几乎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功率输出,
因此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要低于各个组件的标称功率之和。

另外,还有光伏组件的不匹配性和板问连线损失等,这些因素影响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的系数按0.9 5计算。

并网光伏电站考虑安装角度因素折算后的效率为0.8 8。

所以实际发电效率为O.9 5 * 0.8 9 * 0.9 3*
0.9 5 X*0.8 8=6 5.7%。

系统预估实际年发电量=理论年发电量*实际发电效率
=189.6*0.9 5 * 0.8 9 *0.9 3*
0.9 5 * 0.8 8=189.6*6 5.7%=124.56万度
(ps:计算已考虑79%的系统效率;已根据当地经纬度换算出组件的最佳安装倾角;每瓦年发电量与电站实际装机容量的乘积就是该电站的年发电量)
即1MW的首年发电量=1,000,000*1.179=117.9万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