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天气概况

合集下载

江西气候介绍

江西气候介绍

全省四季主要特点
春季:受大陆冷高压和南支槽的共同影响,我省 多低温阴雨和强对流天气。 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全省普遍高温。 秋季:雨季结束之后,西太平洋副高北移,我省 多处于太平洋副高脊区中,使得我省多晴朗天气 ,且湿度较小。 冬季:受大陆季风影响,不断有冷空气侵入,多 雨雪、冰冻天气。
南北气候细微差异
气温:赣东北、赣西北边缘山区和长江南 岸一带年平均 气温较低,为16.4~17.0℃ ;赣南盆地年平均气温 较高,为19.0~ 19.8℃ 冬季:受大陆季风影响,不断有冷空气侵 入,特别是鄱阳湖区域为向北开口的盆地 ,冷空气长驱直入,使北部平原显著下降 ,多雨雪、冰冻天气。赣南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LOGO
制作:刘祥发
朱作林
江西气候特点介绍
气候成因
气候特征 四季气候特点 南北气候差异 旅游与气候
江西地理位置
江西处于南岭以 北,长江以南, 纬度偏低, 位于 北纬 24°29„14“ 至 30°04‟41”、 东经113°34„36“ 至 118°28‟58” 之间。东邻浙江 、福建,南连广 东,西靠湖南, 北毗湖北、安徽 而共接长江。
由于江西全年雨量充沛,江河水流丰盈, 热量资源丰 富,造就了绿水青山、奇峰异洞 的绚丽风光。庐山、 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构成了 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鄱阳湖区 是世界著名的珍稀候鸟越冬栖息地。
旅游与气候
LOGO
气候成因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印度低压)
气候特征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四季 分明,但春秋季短,夏冬季长。全省湿润,宜 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 气温:江西的热量资源较为丰富。全省各地的年 平均气 温为 16.4~19.8℃,自北向南递增,平原 高于山区。 降水:我省的年平均降水量为 1300~2000毫米 之 间,是全国的多雨省份之一。山地迎风坡地区 降水多,盆地地区降水相对更少。

江西省历年日平均气温变化图

江西省历年日平均气温变化图

站名纬度经度拔海高度页码赣县25°51′N 114°57′E 123.8m 2-13 吉安27°03′N 114°55′E 71.2m 14-25 景德镇29°18′N 117°12′E 61.5m 26-37 南昌28°36′N 115°55′E 46.7m 38-49 南城27°35′N 116°39′E 80.8m 50-61赣县气象站1951年~2013年1月日平均温度-551015202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日期℃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赣县气象站1951年~2013年2月日平均温度-55101520253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日期℃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赣县气象站1951年~2013年3月日平均温度5101520253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日期℃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赣县气象站1951年~2013年4月日平均温度510152025303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日期℃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赣县气象站1951年~2013年5月日平均温度510152025303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日期℃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赣县气象站1951年~2013年6月日平均温度510152025303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日期℃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赣县气象站1951年~2013年7月日平均温度51015202530354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日期℃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赣县气象站1951年~2013年8月日平均温度51015202530354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日期℃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赣县气象站1951年~2013年9月日平均温度510152025303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日期℃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赣县气象站1951年~2012年10月日平均温度510152025303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日期℃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历年日平均赣县气象站1951年~2012年11月日平均温度5101520253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日期℃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历年日平均赣县气象站1951年~2012年12月日平均温度-5051015202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日期℃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历年日平均资料来源: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吉安气象站1953年~2013年1月日平均温度-10-5051015202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日期℃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吉安气象站1952年~2013年2月日平均温度-55101520253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日期℃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吉安气象站1952年~2013年3月日平均温度5101520253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日期℃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吉安气象站1952年~2013年4月日平均温度510152025303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日期℃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吉安气象站1952年~2013年5月日平均温度510152025303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日期℃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吉安气象站1952年~2013年6月日平均温度510152025303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日期℃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吉安气象站1952年~2013年7月日平均温度51015202530354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日期℃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吉安气象站1951年~2013年8月日平均温度51015202530354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日期℃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吉安气象站1951年~2013年9月日平均温度51015202530354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日期℃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吉安气象站1951年~2012年10月日平均温度510152025303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日期℃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历年日平均吉安气象站1951年~2012年11月日平均温度5101520253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日期℃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历年日平均吉安气象站1951年~2012年12月日平均温度-5051015202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日期℃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历年日平均资料来源: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景德镇气象站1953年~2013年1月日平均温度-10-50510152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日期℃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景德镇气象站1953年~2013年2月日平均温度-551015202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日期℃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景德镇气象站1953年~2013年3月日平均温度5101520253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日期℃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景德镇气象站1953年~2013年4月日平均温度5101520253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日期℃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景德镇气象站1953年~2013年5月日平均温度510152025303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日期℃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景德镇气象站1953年~2013年6月日平均温度510152025303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日期℃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景德镇气象站1952年~2013年7月日平均温度51015202530354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日期℃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景德镇气象站1952年~2013年8月日平均温度51015202530354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日期℃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景德镇气象站1952年~2013年9月日平均温度510152025303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日期℃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景德镇气象站1952年~2012年10月日平均温度510152025303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日期℃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历年日平均景德镇气象站1952年~2012年11月日平均温度5101520253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日期℃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历年日平均景德镇气象站1952年~2012年12月日平均温度-10-50510152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日期℃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历年日平均资料来源: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南昌气象站1952年~2013年1月日平均温度-10-5510152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日期℃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南昌气象站1952年~2013年2月日平均温度-10-551015202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日期℃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南昌气象站1952年~2013年3月日平均温度5101520253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日期℃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南昌气象站1952年~2013年4月日平均温度5101520253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日期℃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南昌气象站1952年~2013年5月日平均温度510152025303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日期℃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南昌气象站1952年~2013年6月日平均温度510152025303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日期℃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南昌气象站1952年~2013年7月日平均温度51015202530354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日期℃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南昌气象站1952年~2013年8月日平均温度51015202530354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日期℃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南昌气象站1952年~2013年9月日平均温度510152025303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日期℃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南昌气象站1952年~2012年10月日平均温度510152025303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日期℃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历年日平均南昌气象站1952年~2012年11月日平均温度05101520253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日期℃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历年日平均南昌气象站1951年~2012年12月日平均温度-10-5051015202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日期℃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历年日平均资料来源: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南城气象站1953年~2013年1月日平均温度-10-5051015202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日期℃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述(2008年7—9月)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述(2008年7—9月)
重 要天 气 过程 概 述
江 西 省 气象 台 郑 婧
受“ 凰” 风影响 , 凤 台 7月 2 t2 8E 0时 至 3 1日 0 8时 , 仁 、 冈 崇 井 山、 于都 、 庐山等 2 6县( ) 市 先后 出现暴雨 , 寻乌 、 宜黄 、 安远等 6县
1 暴雨天气过程 20 0 8年 7 9月 , — 江西省共 出现 4次区域性 暴雨过 程( 1 , 表 ) 均 出现在 7月 , 与历史同期相 比, 属暴雨 日偏多年份。其中 , 7月 l 9 日和 3 0目的暴 雨过程分别由 7号台风 “ 海鸥”的外围云 系以及 8 号 台风“ 凤凰 ” 入江西所致 , 进 且后 者为 2 0 0 8年对 江西 影响程度最 大 的 台风 。 7月 2 9日 2 至 3 日 2 0时 0 0时 全 省 有 2 2县 ( ) 后 出 市 先 现 暴 雨 , 乌 、 远 、 黄 降 水 量 超 过 10m 以 寻 乌 14ml 为最 寻 安 宜 0 m, 9 l l 大, 并创该站历年 7月 日降水最大值。
第 3 卷第 4 1 期
ME E T OROL OGY AND D S S E I A T R R EDU T ON C I R E ES ARC H
Vo . N0. 1 31 4
De . 0 8 e 2o
江 西省 天气 、 候 特 点及 其影 响 评述 ( 0 8年 7 9月 ) 气 20 —
个 乡镇 站点 出现 7级 以 上大 风 。
自 8月 7日立秋 以后 , 续出现大范围 3 c 持 5。的高温天气 , 8 至 月2 1日, 高温范围及强度 达到最大 , 省除庐 山、 冈山和星子外 , 全 井 其余地 区 E最 高气温均超过 3 t 5℃, 其中有 7 6个县 ( ) 市 超过 3 7℃, 3 O县( ) 市 超过 3 9℃, 4个县( ) 市 超过 4 0℃, 以泰和 、 遂川的 4 . O7℃ 为最 高 。 从 9月 1 8日开始 , 江西再次出现大范 围晴热高温天气。8 I最 1 1 : 高气温达 3 5℃的县( 有 3 市) 5个;9日高温范围扩 大至除赣北北部 1 及赣南局部 以外 的 6 7个县 ( )2 市 ;1日 7 5个县 ( ) 市 日最高气 温超 过3 7℃ ,0个县 ( ) 过 3 3 市 超 9℃ , 县 《 ) 过 4 C 2 4个 市超 Oq;2日( 分 ) 秋 除庐山 、 井冈 山和星 子外 , 全省各地 日最高气温均超 过 3 5℃ , 以修 水 3. 86℃为最 高。这次高温过程 范围之广 、 强度之 强是江西省 自有 气象记录以来少见的: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述(2013年4-6月)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述(2013年4-6月)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述(2013年4-6月)郑婧【期刊名称】《气象与减灾研究》【年(卷),期】2013(000)003【总页数】1页(P73-73)【作者】郑婧【作者单位】江西省气象台【正文语种】中文据气象记录统计,江西省4—6月发生区域性暴雨天气平均每年9.5次,并有时出现连续性暴雨过程,造成局部或区域性洪涝。

2013年4—6月,江西省10站以上的暴雨日为8 d,与历史同期相比略偏少。

其中6月26—29日赣北、赣中出现连续暴雨过程,雨强大、降水集中。

26日08时—29日20时,全省平均降水120.5 mm,以南昌市平均降水276.3mm为最大,鹰潭257.5mm次之。

余干、余江、进贤、横峰、东乡、贵溪等6个县市的17个站点超过400mm。

2大雾过程4—6月,江西省出现≥15站的大雾日有5 d(表2)。

2013年4—6月,江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接近常年,日照时数略偏少。

1气候概况1.1 气温。

4—6月全省平均气温为22.7℃,较常年同期偏高0.5℃。

各地大部偏高,幅度为0.1—1.2℃,以崇义县偏高1.2 ℃为全省之最。

各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7.7、23.7、26.6℃,4月偏低0.3℃,5、6月分别偏高1.0、0.8℃。

1.2 降水。

4—6月全省平均降水量为733.1 mm,与常年同期持平。

各地降水量为346.5—1 114.8 mm。

其中,赣东北800—1 100mm,局部1 100mm以上;其余地区为500—800 mm,局部不足500mm。

与常年同期相比,赣东北及赣南中南部偏多0—25%,局部偏多25%以上,其余各地偏少0—25%,局部偏少25%以上。

各月平均降水量分别为200.9、258.4、273.7mm,4月偏少10%,5月偏多12%,6月偏少2%。

1.3 日照。

4—6月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368.9 h,较常年同期偏少3.9%。

其中赣北北部420—490 h,局部490 h以上,赣中局部及赣南南部210—350 h,其余大部350—420 h。

江西庐山的天气趋势

江西庐山的天气趋势

江西庐山的天气趋势江西庐山位于中国南部,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因其景色迷人和气候宜人,每年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

天气对旅游影响很大,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江西庐山的天气趋势。

一、江西庐山气候概述江西庐山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温凉,四季分明。

全年气温平均在18左右,7月份是年平均最热的月份,平均气温在28左右。

而1月份是年平均最冷的月份,平均气温在7左右。

庐山周围气温较差异很大,由于地形山区,高山上部气候较一般位置冷许多,而较低的位置则特别暖和。

江西庐山降水较为充足,年平均降水量为丰富的1650毫米左右。

二、春季天气特点江西庐山的春季从三月份开始到五月份结束,春季是庐山非常适合旅游的季节之一。

春季在江西庐山相对气温温和,是一年中最温和宜人的时候。

昼夜温差较大,早晚及夜晚较凉爽,适合穿搭轻薄的衣服,在白天可以呈现出明媚的阳光。

在春季这个季节里,江西庐山的空气比较清新宜人,这个季节出游可以看到一些花草树木的生长,为旅游增添了一丝生机。

此时的江西庐山我的天气大多阳光明媚,相对少雨少雾。

三、夏季天气特点夏季来到江西庐山,气温较高,天气炎热潮湿,下雨较多,但江西庐山的夏季非常适合旅游。

夏季由于气温较高,很多游客选择前往山区避暑,有许多独特的山泉和瀑布等可以游览。

在夏季这个季节里,江西庐山的日照较多,适合穿搭轻薄的衣服,也不要忘记随身携带带太阳帽、遮阳伞等物品。

江西庐山在夏季气候炎热,午后时分可能会有雷阵雨,如果您计划前往夏季该地访问,为防止遇到暴雨,请随身携带雨具等。

此时的江西庐山在初夏时节会有一些花草的盛开,如桂花、翠竹、香樟等。

四、秋季天气特点江西庐山的秋季从九月份开始到十一月份结束,与春季一样,这个季节也是庐山旅游的旺季之一,这个季节是一年中最宜人的季节之一。

在这个季节来探访江西庐山,可以欣赏到缤纷多彩的秋色,红叶黄叶所形成的美景,这对一些热爱摄影和观景的游客来说是一份极好的体验。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020年1—3月)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020年1—3月)

Vol 43 No 2Jun 2020第43卷第2期2020 年6 月气象与减灾研究MeteorologyandDisasterReductionResearch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020年1—3月)重要天气过程概述江西省气象台陈娟1强冷空气过程和低温连阴雨2020年1—3月全省主要有3次强冷空气过程,分别为 1月7—8日、2月14—16日、3月27—28日。

1月7—8日全省出现了一次寒潮、大风天气过程,降温幅度达6—9 r ,其中8日全省有24站达到寒潮标准,主要出现在赣东北;余 江、泰和、彭泽等11个县(市、区)出现8级以上大风。

2月 14—16日的寒潮过程具有降温剧烈,覆盖面广,多灾并发的显著特点;全省大部地区平均气温陡降10—13 r ;赣北、赣中部分地区出现降雪,庐山风景区和九江市区出现积雪;赣 中、赣南先后有20个县(市、区)出现了暴雨。

3月27—28日受强冷空气影响,赣北、赣中平均气温下降10—13 r ,赣南 下降7—10 r ;8—31日全省出现“倒春寒”天气,赣北、赣中有66个县(市、区)出现中度春季低温连阴雨天气。

2暴雨及强对流过程2020年1—3月全省降水量总体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赣东、赣南与常年同期基本持平,全省其他地区较常年同期 偏多2—5成。

全省区域性暴雨出现4次,即2月15日、3月 8、12、29日。

3月8日赣北赣中有12个县(市、区)出现暴雨, 以金溪县95.4 mm 为最大。

3月下旬全省出现2次区域性强对流天气,即3月21—22日,25—27日。

3月21—22日强 对流天气过程具有范围广、时间长、强度大、灾害重等特点;短时雨强大且分布不均,0县(市、区)的117个测站1 h 雨 量超过30 mm,最大小时雨量达50 mm (樟树市芦岭村)风 力大且范围广,崇仁、武宁、峡江等地的111个气象站出现8级以上阵风;冰雹直径大,修水、都昌、临川等9个县(市、区) 出现冰雹,其中武宁和崇仁冰雹直径最大达3 cm 。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023年1—3月)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023年1—3月)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023年1—3月)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023年1—3月)江西省位于中国的东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具有明显的季风特征。

这里的冬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潮湿,雨季集中,阳光充足,气候变化多样。

在2023年的1月至3月期间,江西省的天气和气候特点将会对该地区的农业、旅游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

1月份是江西省的寒冷季节,全省平均气温一般在5℃左右,但是南部地区气温略高,平均为8℃。

大部分地区常年都有霜冻,而北部山区的高海拔地带则有可能出现降雪。

此时江西省受到冷空气的影响较大,气温起伏较大,甚至可能出现寒潮天气。

这种寒冷天气对江西省的农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农作物生长缓慢,容易受到冻害,农民需要做好保温工作以保护农作物的生长。

此外,寒冷天气对于江西省的旅游业也有一定的影响,游客较少,景区的人气不及其他季节。

2月份是江西省的冬尾初春季节,气温逐渐回暖,但仍然较低。

全省平均气温约为7℃到10℃之间,南部地区稍高。

此时,江西省的降雨量较少,气候较干燥,相对适宜旅游活动。

江西省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庐山、三清山等,由于气温较低,山上的温度可能更低,但这也给游客提供了欣赏美丽雪景的机会。

此外,由于春节假期的到来,江西省的旅游业也将迎来高峰期,各地景区将迎来大量的游客。

3月份是江西省的春季,气温逐渐回升,昼夜温差较大。

平均气温在10℃到15℃之间,南部地区较高。

降雨量逐渐增加,江西省进入雨季。

在这个季节里,农作物开始生长,江西省的农业迎来了一个忙碌的时期。

农民们开始播种作物,同时也需要防止春季常见的冷空气侵袭,对作物进行及时的保护。

对于旅游业来说,春季气温适宜,江西省的著名景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景区人气相对活跃。

总的来说,江西省在2023年的1月至3月期间的天气和气候特点对农业和旅游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寒冷的冬季天气会对农作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而温暖的春季天气则会推动农作物生长。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022年7—9月)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022年7—9月)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022年7—9月)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022年7-9月)一、江西省天气特点江西省位于中国的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拥有典型的亚热带湿润气候。

在2022年7月至9月这一季节,江西省的天气炎热潮湿,夏季高温多雨,季风影响较大。

1. 高温热烈7月至9月是江西省的夏季,气温持续高位运行。

白天温度往往在30摄氏度以上,有时甚至达到35摄氏度,极端情况下可超过40摄氏度。

夜间温度也很高,一般在25摄氏度左右。

高温天气给人们带来不适,需要注意适当避暑降温,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2. 降雨充沛江西省夏季降雨量较多,7月至9月是雨水最多的季节。

受到东亚季风的影响,台风活动频繁,给江西省带来大量的降雨。

每当台风接近,雨量显著增加,有时还会伴随强风和暴雨。

江西省很多地区山多水丰,容易出现洪涝灾害,人们需要注意防范和适时转移。

3. 高湿度江西省在夏季湿度较高,相对湿度一般在70%以上,甚至达到80-90%。

由于高温和高湿度同时存在,人们容易感到闷热和不适,因此需注意室内通风,避免中暑或其他热应激。

二、江西省气候特点江西省的气候特点主要受到地理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全省地势高差大,山地丘陵交错分布,加上水系丰富,形成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1. 昼夜温差大江西省山地较多,地势起伏,山地与平原之间的温差较大。

尤其是夜间,山区温度往往较平原低5摄氏度以上,有时甚至达到10摄氏度左右。

这种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对植物生长和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人们需要适应和调整身体状态。

2. 台风频繁江西省位于东亚季风的直接影响下,每年夏季有多个台风影响该地区。

台风过境时,风力较大,雨量猛烈,给江西省带来较大的灾害风险。

人们需要通过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台风动向,加强安全意识,做好防台风和防洪抢险工作。

3. 水资源丰富江西省是中国最重要的水网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河流和湖泊资源。

夏季降水充分,加上山地众多,容易形成水系积蓄,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022年10—12月)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022年10—12月)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022年10—12月)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022年10—12月)江西省位于中国中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天气和气候特点在2022年的10月至12月期间将会经历一些明显的变化和影响。

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一时期的天气特点、气候特点以及对该地区产生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研究江西省的天气特点。

在10月份,江西进入了秋季,天气开始转凉,气温逐渐下降。

江西的10月份通常是一个阴雨连绵的季节,降雨频繁且量较大。

气温平均在15摄氏度至25摄氏度之间。

同时,江西也会受到台风的影响,有时候会出现强降雨以及局部的风灾。

进入11月份,江西的气温进一步下降,天气逐渐转寒。

江西的气温在11月份通常在10摄氏度至20摄氏度之间,寒意渐浓。

雨水减少,多以晴天为主,但偶尔也会出现冷空气南下带来的降雨天气。

风力逐渐增大,寒潮对江西的影响也逐渐显现。

尤其是在南方地区,由于地势较高,11月份的气温较低,易出现霜冻天气。

最后一个月份是12月,江西的冬季已经来临。

这个时候的天气寒冷干燥,寒潮活跃,气温继续下降。

江西的气温在12月份通常在5摄氏度至15摄氏度之间,最低温度有时会降至负数。

同时,冷空气南下的频率增加,极寒天气会带来一些灾害,如道路结冰、冻雨等。

在北部地区,山区尤为寒冷,降雪也时有发生。

而江西省的气候特点受到多个因素影响。

首先是地理位置和地形。

江西地处江南水乡与华南丘陵山地之间,地形起伏较大。

其次是季风气候的影响。

江西位于副热带气候区域,夏季多雨,冬季寒冷。

而第三个因素是太阳辐射的影响,江西的日照时间较长,但受到云雾的干扰,太阳辐射不能很好地传导到地面。

此外,全球气候变化也对江西的气候产生了影响,如洪涝、旱灾和台风频发。

以上是江西省10月至12月的天气和气候特点,而这些特点也对江西省的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生活水平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在阴雨连绵的10月份,江西的农业生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降雨较少的11月份可能会影响灌溉和水资源的供应。

江西气候

江西气候

江西天气预报天气是指一个地区的各种气象要素在一定时期内的综合表现,包括冷暖、干湿、晴雨、风霜等。

气象要素是指风、压、湿、温等反映大气物理现象的要素。

天气随时间而变化,随地域而不同。

天气及其地域分布随时间的演变过程称之为天气过程。

导致天气变化,形成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特征,称之为天气系统。

江西省天气总的特点是:冬夏季长而春秋季短,四季温差大,光照充足,雨量丰沛。

各季的特点是:春季阴冷多雨,偶有桃花汛;汛期暴雨频繁,经常出现洪涝;盛夏高温多雨,间有台风影响;秋季风和日丽,秋高气爽;冬季湿冷,多偏北大风冬季的冷空气冷空气标准冷空气是在高纬地区聚集起来的\规模很大的\温度很低的冷高压。

冷空气过程是指高纬地区的强大冷高压向南侵袭的经过。

通常说的冷空气南下,是指冷高压中心随锋区一道南下,即将或已影响我省并产生明显的天气变化。

强烈的冷空气活动称为寒潮,其标准为:24小时内平均气温下降10摄氏度以上,且最低气温达5摄氏度以下。

在我们江西天气预报中提到的“强冷空气’,经常就是指“寒潮”的意思。

寒潮爆发往往会形成大风、大雪、冰冻、冻雨等恶劣天气。

过程降温达6以上而未达寒潮标准,则称为中等强度冷空气。

大风先考考你:大风有多大A、风力≥8级 D、风力≥12级冷空气的源地在北方,所以冷空气大风绝大多数是偏北大风。

受地形的影响,江西的冷空气大风以鄱阳湖及其周围平原地区为最多。

大风的强度和范围与冷高压强度和路径有关,高压越强,南昌气压越低,即气压梯度越大,则北风越大,反之北风越小。

大风是强冷空气的主要特征,对航运危害最大。

一般的冷空气大风,以8级为多,仅限在鄱阳湖平原地区;特强的冷空气女风,最大风力可达10级甚至11级,这种大风可扫遍全省,直达赣南。

答秉是A,你答对了吗冰冻冰冻是近地面气温下降到0摄氏度以下的结果。

这种现象往往发生在强冷空气过境之后,特别是刚有阴雨转晴的早晨,冷空气降温与夜晚长波辐射降温结合在一起,此时气温最低,极易出现冰冻。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020年4—6月)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020年4—6月)

气象与减灾研究MeteorologyandDisasterReductionResearchVol 43 No. 3Sept 2020第43卷第3期2020年9月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020年4—6月)重要天气过程概述江西省气象台陈娟1暴雨过程2020年4—6月全省降水量相比常年同期总体略偏少1成,局部偏少3成(全省区域性暴雨日数共9 d (表1&较历史同期偏少(表12020年4—6月江西省暴雨过程日期 -暴雨站数/个主要落区最大中丿L'/ mm 暴雨大暴雨2020-04-02110赣中、赣南南康县(71.4)2020-05-14130赣北安 9*5)2020-05-2932赣北、赣中北部宜丰县(99.4)2020-06-02129赣北婺源县(158.5)2020-06-0492赣北南部、赣中乡 (1324)2020-06-19130赣北北部瑞昌市(89.2)2020-06-23150赣西北、赣中武宁县(95.4)2020-06-24216赣北南部、赣中东乡区(142.5)2020-06-3063赣北南部玉山县(142.0)4月2日江西中南部部分地区出现暴雨。

5月14日赣北部分地区出现暴雨(5月29日暴雨过程范围广,强度大!5个县(市、区)的71个测站出现大暴雨,75县(市、区)的1 747个测站出现暴雨,最大降水量为上饶县汪村187.3 mm,降水强度超过30 mm/h 的有149 站。

5月5日赣中北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并伴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赣北北部5县(市、区)出现暴雨,局地大暴雨;全省27 个县(市、区)出现8级以上雷暴大风4个县(市、区)出现10级以上 雷暴大风,最大达12级(萍乡安源区&赣南出现冰雹,最大冰雹直径 超过2 cm 。

6月暴雨过程频发,局地出现洪涝等灾害。

6月19日、30日分别在赣北出现区域性暴雨过程,局地出现大暴雨。

6月2—5日、23—25 日出现两次连续性暴雨过程。

江西长年气候

江西长年气候

江西长年气候1、江西的气候怎么样?江西,春季回暖较早,但天气易变,乍暖乍寒,雨量偏多,直至夏初;盛夏至中秋前晴热干燥;冬季阴冷但霜冻期短,尤其是近年,暖冬气候明显。

由于江西地势狭长,南北气候差异较大,但总体来看是春秋季短而夏冬季长。

全省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341毫米到1940毫米,无霜期长。

江西省年平均气温18℃左右。

赣东北、赣西北和长江沿岸年均气温略低,约在16℃到17℃之间;滨湖、赣江中下游、抚河、袁水区域和赣西南山区约在17℃到18℃之间;抚州、吉安地区南部和信江中游约在18℃到19℃之间;赣南盆地气温最高,约为19℃到20℃之间。

全年全省极端最高温度南北差异不大,甚或略呈北高南低现象,但几乎都接近或超过40℃,个别县区日最高气温曾经达到过44.9℃。

极端最低气温则南北差异较大:九江大部分地区在-12℃到-14℃之间,个别县区还出现过日最低气温-18.9℃的极端最低值;赣南则在-5℃左右,全省其他地区一般在-7℃到-12℃之间。

江西年均日照总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97千卡到114.5千卡;都昌县最多,铜鼓县最少。

年均日照时数为1473.3小时到2077.5小时;都昌县最多,崇义县最少。

江西多雨。

年均降水量1341毫米到1940毫米,一般表现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山区多盆地少。

武夷山、怀玉山和九连山一带年均降水量多达1800毫米到2000毫米,长江沿岸到鄱阳湖以北以及吉泰盆地年均降水量则约为1350毫米到1400毫米,其他地区多在1500毫米到1700毫米之间。

全年降水季节差别很大。

秋冬季一般晴朗少雨,1977年大部分地区整个秋冬季以阴雨天气为主的现象较为少见。

春季时暖时寒,阴雨连绵,一般在四月份后全省先后进入梅雨期。

五、六月份为全年降水最多时期,平均月降水量在200毫米到350毫米以上,最高可达700毫米以上。

这一时期多大雨或暴雨,暴雨强度为日降水量50毫米到100毫米,最大甚至可达300毫米到500毫米以上。

江西81天无雨

江西81天无雨

江西81天无雨概述江西省自2021年5月下旬以来,降雨量极少,81天内基本没有雨水,已经造成当地自然和经济环境中的一系列问题。

这使得该地区的农业、水资源管理和自然生态系统等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南方地区水资源结构分析江西省位于中国南方,是一个多山丘陵覆盖的省份,地形复杂,具有典型的南方水资源结构。

其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闽江流域等重要河流交汇于此,形成了丰富的水资源。

然而,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该地区的水资源正在逐渐变得紧张起来。

全球气候不稳定性和南方干旱风险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南方干旱风险逐渐升高,已经成为实施广域水资源管理和保障水安全的一个新的挑战。

近年来,地球暖化、森林破坏、城市化、水资源污染等因素不断加重,在造成森林野火、山体滑坡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同时,也影响了南方地区的水资源。

此外,南方呈现干燥、多风、少雨的气候特点,造成了水资源的传统难以稳定供应。

南方水资源管理随着我国水资源的日益紧张,水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中国南方以及全国各地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这方面,南方地区正在实践着一些重要的水资源管理措施。

南方地区正加强环境保护、推广节水技术、加强水资源监管、建立流域水资源量化评估、推动供需动态平衡等重要的水资源管理措施。

同时,为了保护南方地区的水资源,各种涉水法规和政策也不断推动着南方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工作。

南方水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尽管南方地区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在逐步完善,但仍面临着许多问题。

具体来说,南方地区的水资源管理仍存在流域不完整、政策协调不到位、信息共享不足、违法行为严重等方面的问题。

除此之外,部分地区水资源匮乏、水质恶化等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解决。

结论江西81天无雨现象是南方水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新的挑战。

对于此类新现象,中国南方地区需要切实加强水资源管理,以采取更加合理和科学的精准措施应对这些问题,为南方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合理利用做出贡献。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述(2014年4—6月)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述(2014年4—6月)
气 候 特 点 概 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江 西 省 气候 中 心 胡 菊 芳
2 0 1 4年 4 — 6月 , 江 西省 总的气候 特点是 : 气温偏 高 、 降 水 略多 、 日照偏少 。主要 天气气候事件 : 4 — 6月中南部气温 异 常偏 高 , 5月暴雨 、 强降水过程频繁 , 导致 局部 灾情 较重。
油菜成熟 收晒造 成影 响。 6月 , 降水接近 常年 , 气 温略偏高 、 日照 略偏 少 。上旬至 中旬前期 以晴天多云 为主 , 灰霾天气偏多 , 空气质量差 。 1 7 — 2 3日出现 了强 降雨天气 , 降水时 间长 、 累计雨 量多 , 造成赣
3 0日, 全省共计 2 3站 出现大雾 。
重要天气过程概述
江 西省 气象 台 郑 婧
1 暴 雨 过 程
1 )中南部气温异 常偏 高。4 — 6月全省平 均气温排名历 史 同期 第 6高位 ,全省 8 7个站 中有 1 2个站 点创 同期 最高 值, 主要 分布在赣州和吉安两市 。
2 ) 5月暴雨过程多 、 致灾重 。5 月全省暴雨过程频繁 , 先 后 出现 了 6次大范 围的暴雨 、 强降水 过程 , 全省 月平均 累积 雨量较常年 同期 偏多 5 2 %,降水量之多居历史 同期第 7 , 其 中萍乡 、 宜春 、 万载三地创 同期新高 。受 强降雨影响 , 局 部水
文 站点 出现 短时超警戒 水位 , 多个城市 、 乡村发生 短时 内涝 或积涝 , 农 田受淹 , 局部地方 出现 山洪暴发 、 山体滑坡等 地质
灾 害。据统计 , 全省 因灾导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2 0 亿 元。
天气、 气 候 影 响 评 述
江 西 省 气 象 灾 害 应 急预 警 中心 郭 瑞 鸽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016年7—9月)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016年7—9月)

第39卷第4期气象与减灾研究V〇1.39No.4 2016 年12 月M eteorology and D isaster R eduction R esearch D ec. 2016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016年7—9月)重要天气过程概述江西省气象台张娟娟1暴雨天气2016年7—9月,江西省10站以上区域性暴雨日数为7 d,暴雨 次数较历史同期(3. 8 d)明显偏多,其中主要的暴雨日集中在7月中 上旬,主要为西风带系统影响降水为主n7月2—3日长江中下游出 现入汛以来最强降雨,江西省西北部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大暴雨,局 地特大暴雨n7—9月区域性暴雨日中有2次为台风降水,分别为7 月9一11日第1号台风“尼伯特”和9月29日第17号台风“鲇鱼'受台风减弱后的残留低压影响,全省均出现较明显的风雨天气n7月9一11日贛中、贛南普降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9月29日贛北西 部、贛中、贛南北部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局部大暴雨。

2高温日数2016年7—9月高温日数较历史同期偏多,并且强度强、范围广… 7月,20日以后全省出现范围广、强度强、持续时间长的晴热高温天气,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日数为13—20d,极端最高气温达40. 1 "C,出现在瑞昌市(29日)和上饶县(25日)… 8月,日最高气温>35"C的高温日数全省平均达15. 5 d,较历年同期偏多5 乐平、德安、安义、南丰、鄱阳、武宁、上饶、余江、德兴、金溪等10站连续高温日数达15—22d,创历史同期新高;高温时段集中在5—26日,极端最高气温 达40.1"C,出现在德兴市(16日)和广丰县(19日)…表 1 2016年7—9月江西暴雨日统计(20时一20时)曰期暴雨/站大暴雨/站主要落区最大中心2016-07-03127赣西北彭泽县(204. 9 m m) 2016-07-04134赣西北铜鼓县(137. 5 m m) 2016-07-10151赣中、赣南赣州市(115. 7 m m) 2016-07-16115赣北进贤县(149. 0 m m) 2016-07-1892赣中、赣南吉安县(126. 3 m m) 2016-09-11190赣中、赣南北部南丰县(92. 4m m)2016-09-29316赣北西部、赣中、赣南北部九江市(158. 8 m m)气候特点概述江西省气候中心胡菊芳2016年7—9月,江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时数略偏少…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7月下旬开始中北部降水偏少,部分地区出现旱情;省内局部站点达到历年极端日降水量和日最高气温阈值,2个站点日降水量创同期新高…1气候概况1.1气温。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述(2012年7—9月)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述(2012年7—9月)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述(2012年7—9月)佚名【期刊名称】《气象与减灾研究》【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1页(P73-73)【正文语种】中文1暴雨过程气象记录显示,江西省7—9月发生区域性暴雨天气平均每年3.8次。

2012年7—9月,江西降水偏多,10站以上区域性暴雨日达8 d(表1),与历史同期相比,暴雨日异常偏多。

13日傍晚至17日的对流性强降雨过程为历史同期少见,全省平均降雨103.6 mm,单日雨量以南丰316mm为最大,其中南丰县莱溪17日05—11时6 h雨量达306.1mm,雨强为2012年以来江西降雨之最。

第9号台风“苏拉”中心于8月3日18:30经大觉山进入江西,共滞留29 h左右。

入赣后,其南侧的赣州全市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其中11个县(市)出现大暴雨,抚州、吉安两市南部出现暴雨,强降雨主要集中在3日下午到4日下午。

受第11号强台风“海葵”环流影响,赣东北包括景德镇、上饶、鹰潭三市和南昌、九江两市东部及抚州市东北部全区出现暴雨或大暴雨。

强降雨主要出现在8月9—10日,先后有19县(市)出现大暴雨,4县(市)出现特大暴雨,景德镇、乐平、庐山、余干和万年日降水量突破历史。

日雨量以浮梁397.2mm为最大,景德镇城区387.1mm次之,景德镇城区6 h雨量达177.8mm。

由于“海葵”环流减弱慢,影响江西时间长,对江西风雨影响时间长达5 d,其中强降雨长达60 h。

“海葵”大暴雨范围广,是近5 a来在江西省致灾最严重的台风。

2高温过程7—9月,江西先后于7月1—14日、7月20日—8月1日、8月14—21日出现3轮晴热高温天气,其中≥37℃超过30个县(市)以上的高温日共计6 d。

7月4日、10—11日为入夏以来高温范围最广的天气,全省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5℃,分别有47、46、41个县(市)日最高气温≥37℃。

7月崇仁、玉山、上饶县、铅山4县最高气温一度超过39℃,以崇仁39.5℃为最高。

南昌气候研究报告

南昌气候研究报告

南昌气候研究报告南昌位于中国江西省中部偏北,是江西省的省会城市。

南昌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下面是南昌气候研究报告:一、南昌的气候特点:1. 年平均气温:南昌的年平均气温为18.9℃,属于温暖的气候类型。

2. 降雨分布:南昌的降雨分布不均匀,3月到6月是南昌的雨季,降雨量较多,占年降雨量的40%左右。

而冬季则相对较干燥,11月到次年2月是南昌的旱季。

3. 气温变化:南昌的日温差比较明显,夏季白天气温可以达到30℃以上,而晚上气温下降较快,可以降至20℃以下。

冬季则相对寒冷,气温低于10℃。

二、南昌的季节气候特点:1. 春季(3月-5月):南昌的春季气温逐渐回暖,降雨量增加,3月平均气温为13℃,5月平均气温为21℃左右。

春季南昌阳光明媚,气温适宜,是适合旅游和户外活动的季节。

2. 夏季(6月-8月):夏季是南昌最热的时候,7月和8月平均气温超过30℃,最高气温可达35℃以上。

夏季南昌湿度较高,气候炎热,多阵雨和雷暴天气,比较潮湿。

3. 秋季(9月-11月):秋季气温逐渐下降,但仍然比较温暖,9月平均气温为24℃,11月平均气温为17℃左右。

秋季是南昌气候凉爽宜人的季节,适合户外活动和观赏秋叶。

4. 冬季(12月-2月):冬季南昌气温较低,尤其是12月和1月,平均气温在6℃左右。

冬季南昌相对较干燥,气温低,多阴雨天气。

三、南昌的气候对人们的影响:1. 农业:南昌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农作物生长周期较短,粮食、水果等农产品产量丰富。

气候的季节变化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丰收。

2. 旅游业:南昌的气候四季宜人,春季樱花盛开、夏季悠闲度假、秋季赏红叶、冬季观梅花,各季各花有各自不同的景致,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

3. 健康:南昌气候温暖湿润,空气湿度适中,对人的皮肤、呼吸系统等有益。

南昌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居民的健康生活。

四、南昌今后气候的趋势:1.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南昌未来的气温可能会继续升高,夏季炎热的天气可能更加严重,需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021年10—12月)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021年10—12月)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021年10—12月)
佚名
【期刊名称】《气象与减灾研究》
【年(卷),期】2022(45)1
【摘要】重要天气过程概述江西省气象台陈娟1高温过程2021年10月全省平均高温日数2.8 d,居历史同期第二高位,其中于都县高温日数7 d为全省之最。

10月1—5日全省连续出现区域性高温天气,日极端最高气温有14个站刷新1961年以来同期历史记录,有13个站达到或超过37℃,极端日最高气温38℃,出现在上栗县(10月4日)。

2大雾过程2021年10-12月全省区域性大雾(15站以上)日数为13d。

【总页数】1页(P83-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019年10-12月)
2.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020年10—12月)
3.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述(2008年10-12月)——重要天气过程概述
4.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述(2008年10-12月)——天气、气候影响评述
5.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述(2015年10—12月)——重要天气过程概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天气概况天气是指一个地区的各种气象要素在一定时期内的综合表现,包括冷暖、干湿、晴雨、风霜、高低空急流等。

天气随时间而变化,随地域而不同。

天气及其地域分布随时间的演变过程称之为天气过程。

导致天气变化,形成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特征,称之为天气系统。

江西省天气总的特点是:冬夏季长而春秋季短,四季温差大,光照充足,雨量丰沛。

各季的特点是:春季阴冷多雨,偶有桃花汛;汛期暴雨频繁,经常出现洪涝;盛夏高温少雨,间有台风影响;秋季风和日丽,秋高气爽;冬季湿冷,多偏北大风。

如果按照多年的日平均气温来划分四季,把10℃以下算冬季,22℃以上算夏季,10-22℃之间算春秋季,那么,江西冬季长达106天(11月28日-3月13日),夏季长达135天(5月18日-9月29日),春季只有65天(3月14日-5月17日),秋季只有59天(9月30日-11月27日)。

其中7、8两个月的日平均气温高达28℃以上,可称为盛夏。

下边简单介绍各季节的天气特点及主要影响系统。

1. 冬季的冷空气1.1 冷空气标准冷空气是在高纬地区聚集起来的、规模很大的、温度很低的冷高压。

冷空气过程是指高纬地区强大冷高压向南侵袭的经过。

强烈的冷空气活动称为寒潮,其定义为“24小时内平均气温下降10℃以上,且最低气温达5℃以下。

”在我们江西天气预报中提到到“强冷空气”经常含有“寒潮”的意思。

过程降温达6℃以上而未达寒潮标准,则称为中等强度冷空气。

1.2 冷空气南下方式通常说的冷空气南下,是指冷高压中心随锋区一道南下,即将或已影响我省,并产生明显的天气变化。

若冷高压中心在源地不动,分裂出一个高压中心而南移影响我省,称为分裂南下。

若分裂的高压中心一个接着一个南下,同时又有明显的副冷锋,既有明显的天气变化,则称为补充南下。

1若补充南下的冷空气不强,无明显副冷锋,即天气现象无明显变化,则称为扩散南下。

分裂南下、补充南下和扩散南下的冷空气一般达不到寒潮标准。

1.3 冷空气灾害寒潮爆发往往与阻高崩溃和槽脊的强烈发展有关,当阻高崩溃使横槽南摆或有大槽发展东移时,往往有寒潮爆发,形成大风、大雪、冰冻、冻雨等恶劣天气。

1.3.1 大风冷空气的源地在北方,所以冷空气大风绝大多数是偏北大风。

受地形的影响,江西的冷空气大风以波阳湖及周围平原地区为最多。

大风的强度和范围与冷高压强度和路径有关,高压越强,南昌气压越低,即气压梯度越大,则北风越大,反之北风越小。

在气压梯度相同时,中路(105°E以西)冷空气风力最小。

一般的冷空气大风,以8级为多,仅限在波阳湖平原地区;特强的冷空气大风,最大风力可达10级甚至11级,这种大风可扫遍全省,直达赣南。

大风是强冷空气的主要特征,对航运危害最大。

1.3.2 冰冻冰冻是近地面气温下降到0℃以下的结果,这种现象往往发生在强冷空气过境之后,特别是刚有阴雨转晴的早晨,冷空气降温与夜晚长波辐射降温结合在一起,气温最低,极易出现冰冻。

特强的冷空气可能造成连续多日冰冻,会冻伤人、畜,冻裂水管,影响建筑施工。

1.3.3 冻雨冻雨是雨滴落地后立即成冰的现象。

通常,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若地面温度已降到0℃以下,所以降水是固体,没有冻雨问题。

但是,当地面冷空气很强,同时中底层西南气流也很旺盛时,在大气底层可能出现一种逆温现象:地面温度低于0℃,而地面上方的空气温度高于0℃,空中落下的不是固体而是液体(有时雨滴温度低于0℃,因缺乏凝结核而未结冰),液态水滴落到地面物体上,有了凝结核,就会立即成冰,这就是冻雨。

冻雨多发生在12月-2月,而且经常与长阴雨相联系,对交通、通信影响极大。

1.3.4 大雪降雪的形成原因与降雨的形成原因类似,只是因为气温不同而有雨、雪的2区别,降雨的基本原因将在下面提到。

一般来说,降雪都与强冷空气有关,降雪前往往先有降雨,随着气温的降低,雨逐渐转成雨夹雪,最后变成纯雪。

雪量的大小与西南暖湿气流的强度有关,一般来说,中底层接近0℃的气层越厚,对大雪越有利。

这是因为,中底层气温太低时,空中水气含量将减少,不利与下大雪;中底层气温超过0℃太多时,雪又变成了雨,当然也不会下大雪,只有冷暖空气对比适应,气温适中时,才会下大雪。

虽有瑞雪兆丰年之说,但大雪也是一种灾害,积雪太深会压倒房屋,阻塞交通,影响水利建设及各行业野外施工。

江西有“见雪晴”的说法,虽不尽然,但确有一定道理。

因为江西位置偏南,一般情况下只下雨不下雪,既然下了雪,说明已经“冷透了”,原来冷暖气团对峙的局面将被单一的冷气团所替代,所以天气即将转晴。

特别是地面有积雪之后,地面长波辐射增强,降温幅度加大,近地面气温降低,使下沉气流增强,也有利于天气转晴。

91年12月26-28日大雪天气过程致使全省桔树等果树几乎全部冻死。

2 春季低温阴雨与强对流春季最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是低温阴雨和强对流。

低温阴雨主要是对春播而言的,具体时间是3月中旬-4月上旬,最长的低温阴雨可达半个月以上,长期低温阴雨会造成烂种烂秧,对早稻播种危害很大。

96年3-4月长春寒是建国以来时间最长,温度最低的春寒天气。

2.1 低温阴雨2.1.1 降水成因降水是如何形成的呢?简单地说,降水有三种成因:一是下垫面受热不均,使暖湿空气上升,在高空凝结而下雨;二是暖湿空气被锋面、山坡等抬升,在高空凝结而下雨;三是气流辅合上升造成的,是冷暖空气交汇对峙的结果。

2.1.2 暖空气——西南暖湿气流春季,随着太阳的北移,气温逐渐升高,暖势力加强,暖湿气流趋于活跃,江南上空开始开始盛行西南风,而且风速很大,经常形成西南低空急流。

这支急流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水汽充沛,是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

西南风速越大,越有利于降水。

春季低温阴雨必须有一支持续旺盛的西南气流。

32.1.3 冷空气冷空气是抬升暖湿空气而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之一。

依据冷空气的移动路径,以河套为基准,可以把冷空气分成东、中、西三路。

①从河套以西(105°E以西)南下的是西路冷空气。

西路冷空气产生的经常是过程性天气,降水时间不长,风力不大,但降温较明显,冷空气过后,常有一段冷晴空气。

②从河套以东(115°E以东)南下的是东路冷空气。

东路冷空气经常造成连阴雨天气,风力较大,由于阴雨时间长,所以过程降温(连续数日降温之和)也较大。

③从河套(105-115°E)南下的冷空气是中路冷空气。

中路冷空气风力最大,降温剧烈,降水时间稍长。

能否形成低温阴雨,主要看冷暖空气的强度对比,在冷暖空气势均力敌时,冷空气强度越大,则低温阴雨时间长,危害越大;冷空气强度越弱,则低温阴雨时间越短。

人们常说“春冷春不晴,春暖春晴”,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因为春季的高空暖湿气流已经很活跃,“春冷”则意味着地面冷空气也很强,高低空的冷暖对比大,差异明显,所以低温阴雨不会停止,这就是“春冷春不晴”的原因;“春暖”意味着冷空气很弱或冷湿气已变形回暖,高低空的气团性质趋于一致,所以阴雨将结束。

低温阴雨的区域(或位置)也由冷暖势力对比来决定,冷空气强而暖空气弱时,阴雨区偏南;冷空气弱而暖空气强时,阴雨区偏北。

长时间阴雨不仅对春播不利,有时还因为降水过大而引发桃花汛,造成严重得渍涝灾害。

2.2 强对流大气温度的高低主要是由地面长波辐射决定的。

大气回暖首先从近地面开始,如果春季近地面增温太快,而自由大气增温缓慢,大气层结出现不稳定,就会产生雷暴。

“2月2龙抬头”反映了大气层结由稳定转为不稳定的平均日期。

如果大气层结很不稳定,同时空中水汽又很充沛,则可能产生冰雹、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对流天气。

3、4月是强对流天气的多发时段。

强对流是一种突发性的灾害性天气,影响范围小而灾害重,甚至会危及人的生命安全,所以,要予以特别注意。

43汛期连续暴雨和大暴雨江西汛期一般从四月开始,七月上旬前后结束。

汛期是暴雨与大暴雨的多发期,约有57%的暴雨和68%的大暴雨集中在汛期。

连续五天以上的强连续暴雨过程,绝大多数在汛期,平均每年1-2次。

由于江西的暴雨频繁、强度大,所以经常出现洪涝灾害,大范围洪涝平均三年一次,局部洪涝几乎年年都有。

近几年(1992-96年)的洪涝尤其给江西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

3.1 冷锋与静止锋冷暖气团的交接面成为锋面,冷气团向暖气团移动时,其界面是冷锋;暖气团向冷气团移动时,其界面是暖锋;冷暖气团相对少动时,其界面是静止锋。

江西的暖锋很少,静止锋最多,冷锋次之。

冷锋移动速度快,从冷锋进入江西到移出江西,一般仅需24-48小时,所以冷锋降水都是过程性天气,降水分布较均匀,降水强度虽大,但过程雨量并不惊人,很少出现特大暴雨。

在长阴雨过程中,较强的冷空气南下时,往往会是天气转好。

静止锋相对静止,位置少变。

静止锋后以阴雨天气为主,在汛期,锋后多暴雨。

静止锋是形成连续暴雨的重要条件,汛期的静止锋大都在我省的中北部,所以,浙赣铁路沿线经常成为暴雨集中带。

在静止锋存在的同时,若中低层有低涡、低槽等低值系统移过,或者地面有弱冷空气入侵,降水会明显加大而出现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由于静止锋降水时间长、累计雨量大,所以,容易造成洪涝。

3.2 气旋波气旋波的种类很多,在江西产生暴雨的主要是江淮气旋,这种气旋在长江中下游的两湖盆地和江浙一带声称,生成后向东(东北)方向移动。

这种气旋波虽然并不身后,但降水强度很大,在气旋波经过的地区经常会有大暴雨。

气旋波大暴雨的落区非常集中,主要在上饶地区和九江地区南部、宜春地区北部。

气旋波多数是过程性天气,在静止锋阴雨天气过程中,一旦有气旋波生成,气旋波将带动冷空气南下,使雨区南移,甚至是降水过程结束。

气旋波大暴雨经常产生在连续暴雨过程中、江河水位已经很高的情况下,所以很容易引发洪涝;有时,一个气旋波过境就会产生200毫米以上的特大暴雨,足以形成局部洪涝。

53.3 中层切变线与低涡切变线是东西风之间的分界线。

在西风带中,各种天气系统都自西向东移动,槽脊清楚,中低层切变线不多,槽来下雨,脊来天晴,天气预报比较好作。

随着副高的增强和稳定,接近副高的西风带高压只能从副高北侧自西向东移动,于是在副高于西风带高压之间出现切变线。

切变线是辐合很强的区域,所以,在切变线附近降水很大,切变线越稳定,则降水时间越长。

中低层切变线的作用类似于地面静止锋,也是形成连续暴雨的重要条件。

低涡是中低层的一种冷性涡旋,范围不大,深度有限,但它的辐合力量远远大于一般的切变线,所以,低涡过境时,往往会有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若在稳定切变的情况下,又出现低涡,则洪涝的可能性很大。

低涡大暴雨以宜春、上饶两地区较为常见。

4雨季结束期和小暑南风十八天在汛期之后,盛夏到来之前,其间有一个雨季结束期。

江西的雨季结束期平均在七月上旬初,赣南早一些,平均在六月下旬中。

雨季结束的形势特征,最明显的是500hpa副高脊线北跳到25°N以北,588线到达长江沿岸,约30°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