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标准规范建设概要.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信息标准规范建设

6.1信息标准建设目的

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到跨业务领域信息共享、建立全校统一集成的信息系统阶段,目标是实现整个学校的系统集成、信息共享与工作协同。因此,如何将众多应用系统中大量的信息进行科学、规范的定义和分类,使信息有序流通、保证信息的一致性与权威性、发挥信息资源的综合效益是当前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工作。此外,高等学校间共建共享应用系统、共同推进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也使制定统一的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标准成为必要和可能。

信息标准是整个数字化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信息标准在全校范围内为数据库设计提供类似数据字典的作用,为信息交换、资源共享提供了基础性条件。信息标准确保信息在采集、处理、交换、传输的过程中有统一、科学、规范的分类和描述,能够使信息更加有序流通、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学校信息系统得到协同发展,发挥信息资源的综合效益。

6.2信息标准的编制原则

数据共享中心的建设就是要规范全校信息的管理,并建立《学校信息标准与规范》管理文件,该信息标准管理文件应符合如下的编制思路:

➢涉及到国际、国家和教育部已颁布的标准,要采用已颁布的标准。

➢涉及到已颁布的高等学校部分管理信息标准,《学校信息标准

与规范》在相关内容上尽量与已颁布的标准保持一致。

➢涉及到关于学校信息管理已经颁布执行的标准,要采用学校已颁布的执行标准。

➢《学校信息标准与规范》是可以根据国家、教育部、行业、学校的需要进行不断维护。

➢在《学校信息标准与规范》颁布执行后,后上的信息化系统需要符合该标准;已存在的信息化系统则可以根据映射功能和信息标准做对应,条件允许的话向《学校信息标准与规范》靠拢。

图:学校信息化标准构成

6.3代码设计原则

➢唯一性

代码是描述对象基本属性的标识。有的编码对象可能有多个不同名称(例如校内单位可有单位名称、单位号、单位简称、英文缩写等),可以按不同方式对其进行分类描述,但在一个分类编码中,每一个对象应只有一个代码,一个代码唯一标识一个编码对象。

➢稳定性

代码的编制要有稳定性,应避免含有易变元素的干扰,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规范性

在同一类数据编码中,代码的类型、结构以及代码的编写格式应统一。

➢可扩充性

编码设计要考虑到长远使用(应能满足今后几十年乃致上百年使用),随着办学的规模和学科的发展,在各类编码中应留有适当的空间,以保证新内容的不断增加不至于打乱原有的体系和合理的顺序。➢一致性

一个代码表描述一个对象属性,不能把不属于同一属性的内容放到一张代码表中。在制订代码表时,应严格保证代码的一致性。

示例:在编制“就业单位性质代码”时,“录取研究生”、“出国(境)及退学”等不宜用来描述“就业单位性质”的属性,就不应出现在该代码表中。

➢实用性

代码要尽可能反映编码对象的特点,有助于记忆,便于填写。数字编码与字符编码各有特点,不宜采用数字、字符混合编码。采用字符编码的,应根据本标准的相应条款,严格区分大写与小写。对于面向公众使用的代码,宜采用数字形式。

➢时效性

所有代码都要写明制定或修订的年份。

➢代码与编号称谓的区别

在制定编码时,如果它只能在本学校使用的宜称为编号,反之能在各高等学校通用或部分(如某些地区、同类性质)高等学校中使用的可称为代码。

示例:对于课程编码,各高等学校有本校的编码格式,故宜称为课程号,其编码文件名与代码表名基本一致,只是在中文名称中称编号,而不是代码。比如《XB/KC-2006 课程编号》。(本小节内容只作为推荐使用规范,并不做约束要求)。

6.4信息分类原则

➢科学性:选择分类对象最稳定的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的基础和依据。

➢系统性:将选定的事物、概念的属性或特征按一定排列顺序予以系统化,按事物的内在联系合理分类, 寻求系统整体结构合理的科学分类体系。

➢可扩延性:通常设置收容类目,以便保证增加新的事物或概念时,不至于打乱已建立的分类体系;同时,也为在本分类体系上进行延拓细化创造条件。

➢兼容性:能与已有的国际、国家或部门的相关信息分类标准相协调。

➢综合实用性:分类要从系统工程角度出发,把局部问题放在系统整体中处理,达到系统最优;即在满足系统总要求前提下,尽量满足各局部的实际需要。

6.5规范性引用文件

在制定信息化标准和规范的过程中引用以下文件中的条款作为《学校信息标准与规范》的条款:

➢GB/T 2260-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2261.1-2003 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 人的性别代码

➢GB/T 2261.2-2003 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2部分: 婚姻状况代码

➢GB/T 2261.3-2003 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3部分: 健康状况代码

➢GB/T 2261.4-2003 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4部分: 从业状况(个人身份)代码

➢GB/T 2261.6-2003 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6部分: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代码

➢GB/T 2261.7-2003 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7部分: 院士代码

➢GB/T 2659-2000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ISO 3166,MOD)

➢GB/T 3304-1991 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

➢GB/T 3469-1983 文献类型代码

➢GB/T 4657-2002 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代码➢GB/T 4754-2002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4761-1984 家庭关系代码

➢GB/T 4762-1984 政治面貌代码

➢GB/T 4763-1984 党、派代码

➢GB/T 4880.1-2005 语种名称代码第1 部分: 2 字母代码(ISO 639-1: 2002,MOD)

➢GB/T 4881-1985 中国语种代码

➢GB/T 6565-1999 职业分类与代码

➢GB/T 6864-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代码

➢GB/T 6865-1986 语种熟练程度代码

➢GB/T 7156-2003 文献保密等级代码与标识

➢GB/T 7408-2005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ISO 8601:2000,IDT)

➢GB/T 8561-2001 专业技术职务代码

➢GB/T 8563.1-2005 奖励、纪律处分信息分类与代码第1 部分:奖励代码

➢GB/T 8563.2-2005 奖励、纪律处分信息分类与代码第2 部分:荣誉称号和荣誉奖章代码

➢GB/T 8563.3-2005 奖励、纪律处分信息分类与代码第3 部分:纪律处分代码

➢GB/T 12402-2000 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

➢GB/T 12403-1990 干部职务名称代码

➢GB/T 12406-1996 表示货币和资金的代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