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上册)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经济现象的系统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应用技巧,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的分析和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等核心内容。
熟悉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理论、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重要概念和原理。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市场中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具备一定的经济数据处理和经济模型构建能力,以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其对经济问题的敏感度和洞察力。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其能够在经济活动中做出合理的决策。
三、课程内容(一)微观经济学部分1、导论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2、供求理论需求的定义、影响因素和需求曲线供给的定义、影响因素和供给曲线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弹性理论及其应用3、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的概念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和推导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4、生产者行为理论生产函数和短期生产理论长期生产理论中的等产量曲线和规模报酬成本的概念和分类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5、市场结构理论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和均衡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和均衡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和均衡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和模型6、要素市场理论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劳动市场的工资决定土地市场的地租决定资本市场的利息决定7、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一般均衡的概念和实现条件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理帕累托最优的标准和实现条件8、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表现垄断的管制外部性的治理公共物品的供给信息不对称的解决(二)宏观经济学部分1、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和核算方法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名义 GDP 和实际 GDP2、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均衡产出的概念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3、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 模型投资的决定IS 曲线的推导和移动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LM 曲线的推导和移动ISLM 模型的分析4、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和移动总供给曲线的类型和推导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分析5、失业与通货膨胀失业的类型和原因通货膨胀的类型和原因菲利普斯曲线6、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的工具和效果货币政策的工具和效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践7、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的核算和决定因素新古典增长模型内生增长理论经济周期的类型和原因8、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汇率的决定和影响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收支平衡开放经济下的 ISLM 模型和政策效果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系统讲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模型,使学生掌握核心知识。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XJ041405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总学时数:90实验或上机学时:一、说明(一)《西方经济学》的课程性质《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类、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是学习其他经济课程的基础,为将来从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或经济管理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和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二)教材及授课对象使用教材: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五版)。
授课对象: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
(三)《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西方经济学》是高等学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最新动态,能够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当前国际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继续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将来从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或经济管理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和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五)考核要求本课程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核占70%。
平时主要考核到课率、课堂表现、作业和笔记等;期末考核形式为闭卷、笔试。
二、教学内容主要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从整体上把握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定位,了解西方经济学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借鉴意义。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以讲授为主,结合经济实践。
教学重点、难点:经济学的前提;稀缺性;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第二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第二节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第三节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第四节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第六节本教材的特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主要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需求、供给、均衡价格、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等基本概念和与之相关的基本原理。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第二版)上(微观经济)-教学大纲_2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上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三、课程目标任务及基本要求1.课程目标任务根据微观经济学课程所面对的教学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①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发展历程;②掌握需求和供给以及市场价格作用原理;③掌握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的基本内容;④掌握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分析方法;⑤掌握成本和收益理论及其分析方法;⑥掌握四种市场结构类型中产量和价格的确定;⑦掌握市场失灵原因和各种微观经济政策。
(2)技能目标①能运用需求、供给分析方法对简单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②能运用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对消费者行为进行简单分析;③能对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进行分析;④能运用成本与收益理论对企业的长期和短期成本进行分析;⑤能运用市场理论对四种市场结构类型中产量和价格的确定进行分析;⑥能运用各种微观经济政策、市场因素和政府作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进行分析。
2.基本要求本课程重在讲授微观经济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以培养起学生对现代经济理论的兴趣和经济学思维, 并能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1)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贯彻精讲的原则, 突出重点, 简化推导, 图文并貌, 重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3)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讲述中辅以一定量的习题讨论课, 给学生出一定量的思考题和习题, 并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作业, 以提高学生对微观经济学课程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4)分析与总结相结合, 宏观讲授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对讲授内容及时总结, 对重点内容深入分析, 深入浅出, 循序渐进。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1.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2.供求理论与价格的决定, 政府价格政策及其应用;3.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及运用, 其他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4.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消费者的其他决策;5.企业生产要素最优投入与规模经济, 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6.短期成本概念与分类和利润最大化原则, 长期成本概念, 机会成本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7.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与长期均衡, 垄断市场上的歧视价格,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差别竞争, 寡头市场均衡的特点, 围绕垄断的争论;8.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的标准与收入再分配政策,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9.市场失灵的原因及相关微观经济政策。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第二版)上(微观经济)-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上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三、课程目标任务及基本要求1. 课程目标任务^根据微观经济学课程所面对的教学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①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发展历程;②掌握需求和供给以及市场价格作用原理;③掌握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的基本内容;④掌握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分析方法;⑤掌握成本和收益理论及其分析方法;⑥掌握四种市场结构类型中产量和价格的确定;!⑦掌握市场失灵原因和各种微观经济政策。
(2)技能目标①能运用需求、供给分析方法对简单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②能运用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对消费者行为进行简单分析;③能对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进行分析;④能运用成本与收益理论对企业的长期和短期成本进行分析;⑤能运用市场理论对四种市场结构类型中产量和价格的确定进行分析;⑥能运用各种微观经济政策、市场因素和政府作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进行分析。
}2. 基本要求本课程重在讲授微观经济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培养起学生对现代经济理论的兴趣和经济学思维,并能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1)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贯彻精讲的原则,突出重点,简化推导,图文并貌,重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3)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讲述中辅以一定量的习题讨论课,给学生出一定量的思考题和习题,并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作业,以提高学生对微观经济学课程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4)分析与总结相结合,宏观讲授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对讲授内容及时总结,对重点内容深入分析,深入浅出,循序渐进。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1. 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2. 供求理论与价格的决定,政府价格政策及其应用;3. 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及运用,其他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4. 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消费者的其他决策;5. 企业生产要素最优投入与规模经济,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6. 短期成本概念与分类和利润最大化原则,长期成本概念,机会成本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7. 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与长期均衡,垄断市场上的歧视价格,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差别竞争,寡头市场均衡的特点,围绕垄断的争论;8. 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的标准与收入再分配政策,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9. 市场失灵的原因及相关微观经济政策。
2024版《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1]
2024/1/30
9
生产者行为理论
生产函数
描述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出之间 的关系。
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
分析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以及它们之间 的关系。
成本理论
研究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成本问题,包括固 定成本、变动成本、总成本等。
2024/1/30
10
市场结构理论
完全竞争市场
20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关系
2024/1/30
01 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的内涵、动力与影响
02 国际经济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
03
国际经济协调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经济治理
04
国际经济秩序
国际经济秩序的现状与挑战、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努 力
05
中国与世界经济
国际投资环境评估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与 文化环境
国际间接投资理论
证券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与套利定价模型
国际投资风险管理
国家风险、汇率风险与利率风险管 理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与国际 生产折衷理论
2024/1/30
国际投资政策与法规
投资鼓励政策、投资限制政策与国 际投资法规
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特点与挑战
21
05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及前沿问题
2024/1/30
22
新古典综合派及其发展动态
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基础
该派别以马歇尔为代表,将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原则与凯恩斯的 国家干预主义相结合,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作用和政府的适当 干预。
2024/1/30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1.1 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1.2 课程编号:ECO1011.3 学分:31.4 授课方式:面授课程1.5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基础二、课程目标2.1 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2.2 掌握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及其贡献2.3 能够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相关实际问题2.4 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三、教学内容单元一:古典经济学3.1 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概念3.1.1 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3.1.2 大卫·李嘉图的地租理论3.1.3 杰里米·边沁的边际效用理论3.2 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和思想3.2.1 亚当·斯密及其《国富论》3.2.2 大卫·李嘉图及其《政治经济学及财富的性质》单元二:新古典经济学3.3 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概念3.3.1 消费者行为理论3.3.2 企业成本理论3.3.3 市场均衡和竞争理论3.4 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和思想3.4.1 马歇尔及其《经济学原理》3.4.2 瓦尔拉斯及其《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单元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3.5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概念3.5.1 效用理论和边际效用递减定律3.5.2 总需求与总供给3.5.3 政府干预和经济调控3.6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主要代表和思想3.6.1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及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单元四: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3.7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概念3.7.1 粘性工资理论3.7.2 高失业平衡理论3.7.3 具有两部门和两个市场的一般均衡理论3.8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主要代表和思想3.8.1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及其《信息和效率:经济与市场的前沿问题》四、教学方法4.1 面授讲授课程内容4.2 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4.3 组织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理论进行实际问题研究4.4 布置课外阅读文献,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研究视野4.5 开展小组项目研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研究能力五、课程评估5.1 平时表现:20%包括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5.2 期中考试:30%主要考核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5.3 期末论文:40%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并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5.4 课堂讨论和小组项目:10%考察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和研究能力六、参考教材6.1 Paul A. Samuelson & William D. Nordhaus, Economics,19thedition6.2 Gregory Mankiw,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8th edition七、参考文献7.1 Mark Blaug, Economic Theory in Retrospect, 5th edition7.2 Robert L. Heilbroner & William Milberg, The Making of the Economic Society, 13th edition以上为《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意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西方经济学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及其理论体系。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编写人:彭尚平编写时间: 2005年 10月 30 日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 Western Economics课程号: 40114940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 64 学分: 4二、教学目的及要求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侧重于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的教学,使学生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有详尽的了解,并能运用一些基本的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有关理论和模型进行一些实证性的描述和分析,并最终明确西方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社会资源如何得以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这一问题。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工具;要求学生熟练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一些实际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要求学生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有详尽的了解;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经济的一般规律和规范, 能运用一些基本的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有关理论和模型进行一些实证性的描述和分析;引导学生运用上述基本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三、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第一章导言(4学时)(一)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1、资源的希缺性和经济学的产生;2、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性边界;3、资源配置、资源利用和经济体制;(二)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2、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三)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2、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3、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4、经济模型分析;5、边际分析;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市场价格(6学时)(一)需求基本原理 *1、需求;2、需求函数和需求法则;3、需求表和需求曲线;4、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与需求曲线的移动;(二)供给基本原理 *1、供给;2、供给函数和供给法则;3、供给表和供给曲线;4、沿着供给曲线的变动与供给曲线的移动;(三)均衡价格理论 *1、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的决定;2、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对均衡价格的影响;(四)弹性理论 *1、弹性概念;2、需求弹性;3、供给弹性;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4学时)(一)基数效用与消费者行为 *1、效用;2、总效用与边际效用;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4、消费者均衡;5、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原理;6、消费者剩余;(二)序数效用与消费者行为 *1、无差异表和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2、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3、消费可能线;4、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第四章生产成本与收益理论(厂商理论)(6学时)(一)生产函数1、生产函数的定义*;2、技术系数与生产函数的类型;3、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二)短期生产函数: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1、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3、边际产量递减规律;4、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三)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1、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2、等产量表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3、等产量曲线及其特点*;4、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四)生产成本1、厂商成本的基本概念;2、短期成本*;3、长期成本;4、等成本线*;(五)利润最大化原则1、收益的概念;2、利润最大化原则;3、利润最大化原则分析;(六)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1、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合理投入量的确定;2、两种可变生产要素合理投入量的确定;3、生产扩张线;4、生产要素需求的替代效应与产量效应;第五章市场理论:不同市场条件下产量和价格的决定(4学时)(一)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均衡1、市场结构的类型*;2、完全竞争市场及其特点*;3、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收益;4、完全竞争下的厂商短期均衡*;5、完全竞争下的厂商长期均衡;(二)完全垄断市场的厂商均衡1、垄断及其形成原因*;2、垄断厂商均衡价格和产量的决定;3、完全垄断厂商的差别定价;4、完全垄断与完全竞争的比较;5、政府对垄断的限制*;(三)垄断竞争市场的厂商均衡1、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2、垄断竞争市场的厂商均衡;3、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的比较;(四)寡头垄断市场1、寡头垄断的概念和特征*;2、寡头垄断市场价格与产量决定的特点;3、寡头垄断市场的理论模型;第六章生产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理论(4学时)(一)生产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概述(二)劳动的价格——工资(三)资本的价格——利息(四)土地的价格——地租(五)企业家才能的价格——利润第七章市场失灵与政府作用(4学时)(一)市场失灵与政府职能*(二)垄断与反垄断政策*(三)外部效应及其对策(四)收入分配不公与政府的收入均等化政策*(五)公共物品的供给(六)不完全信息(七)政府的局限性第八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4学时)(一)国民收入的概念1、国民收入的定义;2、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和特征*;(二)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1、产品支出法;2、收入法;(三)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1、国民生产净值;2、国民收入;3、个人收入;4、个人可支配收入;(四)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的应用第九章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4学时)(一)消费、储蓄与投资1、消费函数*;2、储蓄函数;3、投资函数;4、投资与储蓄的关系*;(二)两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的决定(三)三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的决定(四)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的决定*(五)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1、乘数原理;2、加速原理;第十章就业理论(4学时)(一)传统经济学的就业理论1、萨伊定律及其内涵*;2、储蓄永远等于投资——资本市场的均衡;3、工资理论与工人的充分就业——劳动市场的均衡;(二)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1、有效需求决定就业量;2、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3、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4、就业理论;(三)就业理论的应用第十一章通货膨胀理论(4学时)(一)通货膨胀的概念和种类1、通货膨胀的概念;2、通货膨胀的分类;(二)通货膨胀的原因与影响*1、通货膨胀的原因;2、通货膨胀的影响;(三)通货膨胀的治理*1、紧缩性财政与货币政策;2、收入政策;3、债券、工资及税收指数化;4、结构改革;(四)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1、凯恩斯主义的解释;2、菲利蒲斯曲线;第十二章经济增长理论(4学时)(一)经济增长的概念1、经济增长的定义及特征*;2、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3、经济增长的基本类型*;(二)经济增长的源泉1、生产要素的数量;2、人力资本;3、技术进步;4、经济组织;5、制度因素;(三)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1、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2、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四)零经济增长理论*1、五种基本趋势和增长的极限;2、对零经济增长理论的评价;第十三章经济发展理论(4学时)(一)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问题1、经济发展的定义;2、发展中国家的定义;3、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问题;(二)资本的形成和经济的发展1、资本与资本形成;2、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三)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1、平衡增长战略;2、不平衡增长战略;3、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关系;第十四章经济周期理论(4学时)(一)经济周期的概念1、经济周期的定义;2、经济周期的特征;3、经济周期的衡量;4、经济周期的类型*;(二)经济周期的原因*1、弗里德曼的解释;2、熊彼特的解释;3、凯恩斯的解释;4、杰文斯的解释;(三)乘数与加速相互作用的模型*1、乘数与加速相结合的模型;2、乘数与加速模型与经济周期;3、乘数与加速相互作用模型的意义;(四)经济周期理论的应用1、内在的稳定器;2、政府对经济波动的控制;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4学时)(一)宏观经济政策概况1、宏观经济政策理论的发展与演变;2、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二)宏观财政政策*1、财政政策概况;2、需求管理;3、赤字财政和补偿性财政;(三)宏观货币政策*1、调整法定准备率——银行系统创造存款的连锁反应;2、再贴现政策;3、公开市场业务;(四)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应用1、菲利蒲斯曲线与政策目标的选择;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3、相机抉择;4、宏观经济政策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四、教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冯国光、曾宪初、邵国良、李国民编著,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年8月五、主要参考资料各种近几年出版的国内外西方经济学教材;六、成绩评定1、平时课堂讨论、作业和考勤共占25%;2、期末考试占75%。
45《西方经济学》(上册)课程教案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教案2019年12月导论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明确西方经济学的界定;理解西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掌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明确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怎样学习和对待西方经济学?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4课时四、教学重难点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2.西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3.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五、教学方法重难点讲解、学生课堂讨论、案例分析、PPT课件、动画演示和视频资料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1、内容摘要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①西方经济学的界定。
西方经济学作为理论体系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微观经济学,二是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重点研究家庭、企业等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旨在阐明各个微观经济主体如何在市场机制调节下做出各种理性选择,以谋求效用或利润的最大化。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社会的总体经济活动,着眼于国民经济的总量分析。
宏观经济学分析的国民经济总量包括总产量(或总收入)、总就业量、物价水平等。
②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和阶级属性。
西方经济学既具有一定的科学因素或者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实用价值,又具有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价值取向或者意识形态属性。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发展。
学习西方经济学,当然有必要了解西方经济学的来龙去脉。
从总体上说,西方经济学是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产生的,主要是西方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特别是资产阶级的基本要求和观念在理论上的总结或概括。
西方经济理论的发展演变,大体经历了重商主义(15世纪至17世纪中叶)、古典经济学(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后期)、新古典经济学(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当代西方经济学(20世纪30年代至今)四个大的发展阶段。
①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认为,金银是财富唯一的形态,它只能来自对外贸易活动,因此主张国家鼓励国内工商业的发展,对海外贸易活动进行积极干预,奖励出口,限制进口,以便积累国民财富。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第二版)上(微观经济)-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上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三、课程目标任务及基本要求1. 课程目标任务根据微观经济学课程所面对的教学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①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发展历程;②掌握需求和供给以及市场价格作用原理;③掌握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的基本内容;④掌握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分析方法;⑤掌握成本和收益理论及其分析方法;⑥掌握四种市场结构类型中产量和价格的确定;⑦掌握市场失灵原因和各种微观经济政策。
(2)技能目标①能运用需求、供给分析方法对简单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②能运用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对消费者行为进行简单分析;③能对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进行分析;④能运用成本与收益理论对企业的长期和短期成本进行分析;⑤能运用市场理论对四种市场结构类型中产量和价格的确定进行分析;⑥能运用各种微观经济政策、市场因素和政府作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进行分析。
2. 基本要求本课程重在讲授微观经济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培养起学生对现代经济理论的兴趣和经济学思维,并能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1)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贯彻精讲的原则,突出重点,简化推导,图文并貌,重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3)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讲述中辅以一定量的习题讨论课,给学生出一定量的思考题和习题,并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作业,以提高学生对微观经济学课程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4)分析与总结相结合,宏观讲授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对讲授内容及时总结,对重点内容深入分析,深入浅出,循序渐进。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1. 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2. 供求理论与价格的决定,政府价格政策及其应用;3. 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及运用,其他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4. 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消费者的其他决策;5. 企业生产要素最优投入与规模经济,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6. 短期成本概念与分类和利润最大化原则,长期成本概念,机会成本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7. 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与长期均衡,垄断市场上的歧视价格,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差别竞争,寡头市场均衡的特点,围绕垄断的争论;8. 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的标准与收入再分配政策,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9. 市场失灵的原因及相关微观经济政策。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和任务西方经济学是教育部规定的全国高校经济类专业八门核心课程之一,是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方向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
为一学期课程,主要内容为微观经济学。
该课程较全面地描述了微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以及这些理论、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运行机制和方法、调控的手段等,从而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微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以及这些理论、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运行机制和方法、调控的手段等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经济运行中所需的环境、条件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辨析经济理论和解决经济发展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掌握: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效用论,生产论,成本论,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理解: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供给,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了解:一般均衡论、福利经济学。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理论与案例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手段拟采用PowerPoint多媒体教学。
(四)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西方经济学》与《数学分析》、《高等代数》、《金融学》等均有较密切的联系。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材: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四版)(微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教学参考书:1、黎诣远主编,《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2、Friedman. 《Microeconomic Policy Analysis. New York》,McGraw-HillInc.,1984(弗里德曼.《微观经济政策分析,纽约》,麦格劳-希尔公司,1984年)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引论什么是西方经济学,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1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本大纲的制定依据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办的财经各专业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的管理人才。
西方经济学是财经类各专业必修的共同基础课,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财经类的专业课程及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分析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知识,即根据实际情况有分析地把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为达到上述目的,适应远程教育教学需要,《西方经济学》教材应反映当代世界经济学的最新进展,力争做到视野开阔、资料丰富、论述精辟、语言简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使学员在学习中能够一书在手,别无所求。
二、本课程的基本任务《西方经济学》是财经类各专业的基础课。
通过教学使学员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使学员对当代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并能结合实际分析与应用,为以后其他课程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对象高中毕业以上,从事财经类专业学习的成人学员。
四、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进行。
了解: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知道,对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理解。
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有较深入的理解,并把握。
重点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同时能灵活地进行分析和运用到实际中。
五、预修课程:《经济数学》、《政治经济学》。
六、教学环节1.音像课:这是广播电视大学传授教学内容的重要媒体,使学员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
本课程采取录像教学媒体。
它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文字教材为基础,结合案例,以专题形式主要讲述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配合主教材讲述本课程的思路、方法,帮助学员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2.面授辅导:这是广播电视大学学员接触教师、解决疑难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弥补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缺少双向交流的有效途径。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标《西方经济学》是国家教委规定的财经类院校必修的核心课之一,是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既偏重理论分析同时又与实际密切相联。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西方经济学所运用的基本分析方法,以作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
同时,本课程强调训练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能运用本课程的分析方法对现实经济进行解释、预期和评判,以增强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后续的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上的指导;了解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方式和规律,掌握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社会经济运行和微观和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能对世界和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和政策运用进行初步的分析;了解和掌握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前沿进展,奠定阅读经济学专业文献和进行经济学理论研究所需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
其中,《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出定价、要素定价、博弈论以及微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四大部分。
产出定价理论包括市场供求基本原理,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以及不同市场类型下单个厂商的决策;要素定价理论解释了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收入分配问题;博弈论分析了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状态下的静态与动态博弈;微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则主要介绍了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主要介绍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不同模型,主要包括简单凯恩斯模型,IS—LM模型和AD—AS模型;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工具及相应的政策效果分析;当前各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短期的经济波动、长期的经济增长以及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相关理论。
《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共22章,93学时。
其中,第1章至第12章为《微观经济学》内容,共55学时,第13章至第22章为《宏观经济学》内容,共38学时。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1、课程性质西方经济学课程是经济类专科学生应该学习的一门基础课,4学分,《西方经济学》运用与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完全不同的理论逻辑和数学模型推导,揭示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以及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居民实现满足极大化,政府机构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实现充分就业,保证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的条件、机制和手段。
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员的理论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本课程对于没有经济学基础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更好的掌握这门课,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是非常必要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应该注意完成一定的课后习题,这有助于学生对于问题的进一步理解。
各分校的老师应该注重在授课过程中尽量能够结合实例,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学生理解经济学比较深奥的理论,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任课教师还可自编一定的习题,让学生通过做题目来理解书本中的内容。
3、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本课程分为微观与宏观两部分。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以及相关的微观经济政策;宏观部分的基本内容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及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
二、课程的教学层次在课程中,对教学内容分成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对于书中案例分析、参考资料部分的部分,以学生自学为主,不作考试要求。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与教学过程建议一、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1、本课程的教学以学生学习文字教材的基本内容为主,系统全面地学习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各教学点应聘请有一定经验的经济学的教师进行面授辅导;2、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帮助学生讲解一些习题及关键的案例;3、整个教学过程中,各教学点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生书面作业3—4次,教师应该批改,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在公开场合予以纠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上册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修订)人:制定(修订)时间:2019年12月审核人:一、课程基本信息三、课程目标任务及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任务根据《微观经济学》课程所面对的教学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①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发展历程;②掌握需求和供给以及市场价格作用原理;③掌握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的基本内容;④掌握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分析方法;⑤掌握成本和收益理论及其分析方法;⑥掌握四种市场结构类型中产量和价格的确定;⑦掌握市场失灵原因和各种微观经济政策。
2、技能目标①能运用需求、供给分析方法对简单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的技能;②能运用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对消费者行为进行简单分析的技能;③能对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进行分析的技能;④能运用成本与收益理论对企业的长期和短期成本进行分析的技能;⑤能运用市场理论对四种市场结构类型中产量和价格的确定进行分析的技能;⑥能运用各种微观经济政策、市场因素和政府作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进行分析的技能。
(二)基本要求本课程重在讲授微观经济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培养起学生对现代经济理论的兴趣和经济学思维,并能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1)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2)贯彻精讲的原则,突出重点,简化推导,图文并貌,重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3)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讲述中辅以一定量的习题讨论课,给学生出一定量的思考题和习题,并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作业,以提高学生对微观经济学课程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
(4)分析与总结相结合,宏观讲授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对讲授内容及时总结,对重点内容深入分析,深入浅出,循序渐进。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1. 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2. 供求理论与价格的决定,政府价格政策及其应用;3. 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及运用,其他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4. 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消费者的其他决策;5. 企业生产要素最优投入与规模经济,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6. 短期成本的概念与分类和利润最大化原则,长期成本概念,机会成本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
7. 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与长期均衡,垄断市场上的歧视价格,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差别竞争,寡头市场均衡的特点,围绕垄断的争论。
8. 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的标准与收入再分配政策,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9. 市场失灵的原因及相关微观经济政策。
五、授课内容及要求导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确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怎样学习和对待西方经济学?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选择的含义、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难点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实证分析方法中假设与理论的关系。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1、教学内容(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2)西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3)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4)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5)怎样学习西方经济学。
2、教学要求了解:现实中的经济问题、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理解:经济决策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个量分析、总量分析、边际分析、均衡分析、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及经济模型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掌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稀缺性、选择的含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不同。
第一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教学目的:需求和供给是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不论是微观的还是宏观的经济问题,都是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来进行探讨的,本章使学生明确需求与供给的有关基本理论,理解供求规律。
深刻理解并掌握这一章的内容,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书本以后的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供求的含义、供求定理、均衡价格,需求弹性的含义与弹性系数的计算、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弹性和税收的分摊;难点是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区别、蛛网理论、如何将弹性概念与斜率和导数等联系起来。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1、教学内容(1)需求、需求量和需求曲线;(2)供给、供给量和供给曲线;(3)均衡产量、均衡价格、蛛网理论;(4)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5)供求分析的应用及评析。
2、教学要求了解:需求变化与需求量变动二者之间有何区别和供给变化与供给量变动二者之间有何区别;弹性、点弹性和弧弹性的含义;是什么因素决定需求的弹性是有弹性的、单位弹性的、或无弹性的。
理解:价格以外的因素是怎样影响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的;需求价格弹性、交叉弹性、收入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的分类;影响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会用图表解释总收入与需求的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蛛网理论。
掌握:供求、供求量、供求函数、供求曲线、供求定理的含义;需求的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定义;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的定义,均衡价格的形成;支持价、限制价的含义;税收与弹性的关系及价格理论的应用。
熟练掌握:计算各种弹性的方法并解释结果。
第二章消费者选择教学目的:本章分析市场的需求方面:需求和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形成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确边际效用分析和无差异曲线分析的有关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更好地加深理解需求定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边际效用的含义、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和特征、预算约束线的含义、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预期效用函数;难点是特殊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均衡的公式和用图形说明消费者均衡、价格效应和消费者选择以及税收与消费者选择、均值-方差效用函数。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1、教学内容(1)效用理论概述;(2)无差异曲线;(3)预算约束线;(4)消费者均衡条件;(5)价格效应和消费者选择;(6)不确定性和风险;(7)本章评析。
2、教学要求了解:欲望、效用函数、商品的分类;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中性商品、餍足的无差异曲线;凹的无差异曲线和边界均衡点;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劣质商品恩格尔曲线、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消费者偏好和无差异曲线的关系。
理解: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设、特殊的无差异曲线(完全替代、完全互补等);消费者剩余的含义、计算及应用,恩格尔曲线的含义,收入消费曲线的形成,价格消费曲线的形成;对风险的需求;证券市场的作用;期货市场的作用;预期效用函数之谜;均值-方差效用函数。
掌握: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定义,并且解释这两种衡量消费者满意程度的方法有何区别;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及其在经济分析中的重要性;为什么个体之间的无差异曲线有所不同;代表正常偏好的无差异曲线不可能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延伸;边际替代率的定义和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效用与边际替代率的关系;恩格尔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导出;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价格效应的含义;税收与消费者选择;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预期效用函数。
熟练掌握:预算约束线的含义及曲线的绘制,当收入变动或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时,预算约束线如何移动;无差异曲线定义和无差异曲线的特点;消费者均衡的边际分析,消费者均衡的原则及应用;消费者均衡的无差异曲线分析,并说明如何产生了下滑的需求曲线。
第三章企业的生产和成本教学目的:本章要讨论的是市场的供给方面,而这个问题略微复杂,涉及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和市场结构(竞争还是垄断)对厂商的影响。
本章首先讨论纯粹的技术层面的问题:在生产过程中投入和产出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一种可变要素的投入与产量的关系和两种具有替代性的要素投入与产量关系的有关基本理论及应用,更好地加深理解供给定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规模经济的含义与原因、等产量线的含义与特征、等成本线的含义、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难点是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公式与图形、成本的变动规律、短期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机会成本的含义。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1、教学内容(1)企业、生产与生产函数;(2)短期生产函数、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3)长期生产函数、无差异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4)等成本线、生产者均衡;规模报酬、外部经济;(5)短期成本函数;(6)长期成本函数;(7)本章评析。
2、教学要求了解:企业、企业组织、企业决策的含义以及企业筹资的方式;了解生产要素、生产函数和技术系数的含义,并将它与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联系起来分析。
理解: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给出规模收益不变、递增和递减的定义,并将每种情况都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联系起来;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的含义;长期成本及其曲线的形成;给出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定义,同时要理解这些成本计算方法反映的是什么,以及它们相互间的联系;理解短期和长期的含义。
掌握:边际技术替代率的计算;成本、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定义和应用;企业利润的含义和计算;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的含义;短期成本的分类及图形;说明为什么当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投入的边际产品与其价格的比率都相等时,生产成本是最小的;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的含义及关系。
熟练掌握: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生产者成本最小化或产量最大化的应用;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及应用。
第四章完全竞争市场教学目的:完全竞争市场假设是整个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但是因为完全竞争的四个假设并不“现实”,很容易被误解为市场经济理论并不适合我国国情。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利润最大化和均衡等系列概念,让学生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现实性”,是本章甚至整个微观经济学教学的重中之重。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为什么做到了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短期内企业仍然可能亏损、理解正常利润、理解竞争市场中企业在长期中只能做到收支相抵;难点是理解供给曲线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为什么长期市场供给曲线有可能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1、教学内容(1)企业收益、市场结构和利润最大化;(2)完全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3)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均衡;(4)完全竞争企业和市场的长期均衡;(5)本章评析。
2、教学要求了解:市场结构的含义理解:完全竞争的行业特征。
掌握:完全竞争的含义;完全竞争的个体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并说明厂商通过何种决策原则来实现这一目标;解释厂商收支相抵和停业的条件,以及它们与竞争市场的相关性;解释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条件;完全竞争行业长期供给曲线含义;完全竞争利润最大化的相关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