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鉴赏 考试讲课稿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梨园百花-中国京剧》说课稿(5)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梨园百花-中国京剧》说课稿(5)](https://img.taocdn.com/s3/m/73e566ddb9d528ea80c7790d.png)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梨园百花-中国京剧》说课稿(5)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梨园百花——中国京剧(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梨园百花之中国京剧》。
一、说教材本节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湖南版音乐鉴赏公分五个单元,第五单元分七部分,本节课是第五单元第四部分《梨园百花》里面的内容,之前学生学习了西方的歌剧和舞剧,有一定的鉴赏大型音乐体裁的能力,根据《大纲》要求,激发、培养、发展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及爱好,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京剧的艺术表现能力,从而掌握鉴赏京剧艺术的知识和技能,认识京剧的艺术特征,知道京剧的产生、发展历史及主要的代表人物,掌握基本的鉴赏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京剧艺术的历史、发展以及行当、脸谱和表演动作的程式以及京剧的伴奏乐器等知识有所了解,体验京剧唱腔艺术的魅力。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京剧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传统戏曲艺术—京剧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真正的融入到京剧艺术中去。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京剧艺术的兴趣,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掌握京剧的相关知识,比如京剧的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进京,哪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四功五法(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伴奏乐器(京胡京二胡月琴小三弦)京剧脸谱(红色代表忠勇义烈白色代表奸诈等等)下面,就以上所说,为了能使学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上谈一下我的教学思路:说教法围绕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谈话法:在导入新课和介绍京剧的形成发展、行当及伴奏乐器时,通过和学生交流达到教学目标。
戏剧名家讲课稿范文二年级
![戏剧名家讲课稿范文二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61346aa8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09.png)
戏剧名家讲课稿范文二年级
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戏剧知识。
戏剧是一种融合了表演、音乐和舞蹈的艺术形式,可以让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各种情感和故事的发展。
小朋友们有听说过什么戏剧吗?最有名的戏剧莫过于京剧了,它是中国传统戏剧的代表之一。
京剧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它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形式,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扮相、服饰和行当。
京剧的表演艺术要求演员们精湛的技巧和敏锐的表演能力。
演员要通过不同的动作、眼神和声音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心理活动,让观众能够深入体验剧中人物的世界。
除了京剧,还有其他很多有趣的戏剧形式。
比如话剧,它强调对话和情节的发展,通常在舞台上没有太多的舞蹈和音乐表演。
话剧常常围绕着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展开,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思考社会问题。
还有音乐剧,它将音乐、舞蹈和剧本结合在一起,给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享受。
戏剧不仅仅只是在舞台上表演,它还有许多与之相关的艺术,比如舞台设计和服装设计。
舞台设计师根据剧本和情节要求,设计出适合戏剧表演的舞台布景、道具和灯光效果,营造出不同的场景和氛围。
服装设计师则负责设计演员们的造型和服装,使其与角色特点相符合。
戏剧可以带给我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可以启发我们对世界的思考和理解。
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交流和教育方式。
希望大家能够多了解戏剧,参与到戏剧表演和
观赏中来,享受其中的乐趣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谢谢大家!。
艺术鉴赏 课件 第四章 戏曲鉴赏
![艺术鉴赏 课件 第四章 戏曲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e3b8e3e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9.png)
第四章 戏曲鉴赏
《梨花颂》属于一部曲式,A 宫民族调式,共 51 个小节,非方整性结构。1 ~ 8小节为前奏部分,分为两个乐句,旋律优 美、婉转,凸显出高贵大气的杨贵妃形象,为整曲做铺垫。9 ~ 46 小结为本曲的主体部分,共 7 个乐句。前两个乐句“梨花 开, 春带雨”和“梨花落,春入泥”为平行乐句,节奏平缓大气,既描绘了故事发生的场景,也为最后的悲剧结果烘托气氛。 主体部分是按照中国音乐特有的起承转合来进行创作的,短短几句歌词就将故事交代清楚,让人久久回味。唱腔通过大量装饰 音的运用更加婉转流畅,更显情感细腻丰富,与歌词的搭配恰到好处。47 ~ 51 小节为尾声, 与前奏部分互相呼应,升华主题 ,给人们留下无限遐想。
第四章 戏曲鉴赏
二、戏曲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1)实践是培养与提高戏曲艺术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2)熟悉和掌握戏曲的基本知识才能准确理解作品。 (3)掌握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才能很好地鉴赏作品。 (4)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影响着鉴赏者对戏曲作品的审美欣赏。 三、戏曲艺术鉴赏的规律及方法 ( 一 ) 戏曲的创作与表演探索 (1)创新戏曲创作方法,贴近现代人的审美观。 (2)打破传统艺术舞台特点,创新艺术表现手段。 (3)重视戏曲演员的二度创作,适当增加一些表演语汇。 ( 二 ) 戏曲艺术鉴赏方法探索 (1)多次阅读剧本内容。 (2)理清戏曲内容上的冲突。 (3)对舞台说明要细细品味。
第四章 戏曲鉴赏
一、戏曲艺术鉴赏的前提 ( 一 ) 戏曲艺术鉴赏的一般性 所谓鉴赏,是指人们对艺术作品予以感知、体验、联想,并选择、判断、掌握的思维过程和实践活动。它不仅是一项审美 实践活动,还是一项创造性的审美活动。作为一项审美实践活动,鉴赏总是以对审美对象的具体感受为出发点,基于经验而又 超于经验,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作为一项双向互动的创造性审美活动,鉴赏既受到审美对象自身的结构形式、 形象内容的框范和制约,同时又根据审美主体的思想感情、生活阅历、审美趣味、价值标准和文化积淀对审美对象加以丰富、 完善和升华。因此可以说,兼及感性与理性、注意选择与品味的艺术鉴赏,较之其他对待艺术的态度更为合理、可取。鉴赏是 发挥作品艺术功能和社会效应的必要手段。作为审美教育的戏曲鉴赏,是更适合于具有一定社会阅历、生活经验和较高文化素 养、艺术积累的当代大学生的一种艺术审美方式。 ( 二 ) 戏曲艺术鉴赏的特殊性 首先,戏曲是一种高技术含量的表演艺术。 其次,戏曲是一种高文化含量的舞台艺术,无数文人知识分子和专业音乐工作者的参与,提升了传统戏曲的艺术含量和文 化品位,古老的戏曲朝着更为多元化的路径发展。
古代戏曲鉴赏(人教版高二必修)
![古代戏曲鉴赏(人教版高二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3b8cbcfa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3.png)
古代戏曲鉴赏(人教版高二必修)古代戏曲鉴赏提纲一、中国传统戏曲概念(综合性舞台艺术。
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及近代、现代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二、古代戏曲语言和艺术手法的鉴赏(一)鉴赏戏曲语言1、杂剧和传奇的戏剧语言(曲词、宾白、科介)2、如何鉴赏古代戏曲语言(二)鉴赏艺术手法--浪漫主义、借景抒情1、体会古代戏曲中的浪漫主义古代戏曲往往用想像、夸张的浪漫主义手法通过奇特的艺术构思,表达难以实现的愿望或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例如:窦娥发出三桩誓愿这种看似荒诞实则严肃的内容 ,是浪漫主义艺术处理的一个范例。
幻想的世界产生于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并且是为反抗和否定现实世界而存在的。
元曲散曲:兴盛于元代的一种诗歌形式(小令、套数)三、中国古代戏曲1、“元曲”,一般包括杂剧和散曲。
杂剧是戏曲,散曲属诗歌,它们都以曲辞为主,因而总称为曲。
(1)、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
小令是独立的只曲,相当于一首单调的词,主要是从民间的小曲和词调变化来的。
如我们熟悉的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
套数是由两支以上同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组曲,各套曲子的联缀多有一定的顺序,末曲多以尾声结束。
(223)、杂剧:13世纪初叶在中国北方大都(今北京市)、平阳(山西省临汾县)等地兴起的戏曲艺术(北曲),在金院本与诸宫调基础上综合其他伎艺而成,盛行于元。
杂剧是元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标志。
2、宋元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北宋末年流行于浙东沿海一带,到元末明初较为成熟。
也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3、明清传奇:在南戏的基础上演变而来。
物指用南曲写成的长篇戏曲剧本。
荟萃了南戏和元杂剧的精华四、元杂剧形成1、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
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
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戏曲欣赏第一次课doc
![戏曲欣赏第一次课doc](https://img.taocdn.com/s3/m/55a4156c25c52cc58bd6beda.png)
《戏曲欣赏》课程:第一次课绪论一,什么是戏曲?先欣赏三个经典片段:(一)越剧《梁祝·十八相送》在越剧的发展史上,《梁祝》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袁雪芬和范瑞娟,袁派、范派两个主要人物:祝英台、梁山伯这段戏好在哪里?1,曲调优美,脍炙人口,百听不厌;(尺调)2,唱词好,既含蓄,又明白;既优美,又通俗;既生动,又风趣3人物形象优美:一个聪慧、多情,有见识,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充满了向往和追求;一个是典型的书呆子,憨直、宽厚、老实,非常可爱;一个聪慧、多情、真诚、调皮、大胆,热烈追求自由爱情和婚姻。
4,情感:美好,表现了人们对美好情感和幸福生活的向往;这些美好的人物与情感是怎么表现出来的?通过不寻常的事件:女扮男装,在男生堆里学习三年,自己为自己做媒——在封建时代,这是不同凡响的事件,表达出来的情感因此也带有不寻常的色彩。
以奇事抒奇情,这是中国戏曲的一大特点。
(二)播放京剧经典剧目《花田错·花田选婿》荀派名剧。
《水浒》第四回“小霸王醉卧销金帐,莽提辖大闹桃花村”。
刘玉燕闺门旦刘德明桃花村春兰花旦卞玑小生花田会宋时,桃花村富户刘德明,有女玉燕,及笄未嫁。
时值花田盛会,刘德明命丫鬟春兰陪同刘玉燕前往游赏,暗中访求佳婿。
襄阳举人卞玑,上京赶考,途中因盘缠将尽,乃于花田会上设摊卖画。
春兰见卞玑才貌不凡,回家禀知刘德明,刘德明因命家人往请,不想误将小霸王周通请来。
周通限令三日之内,须将刘玉燕送与成亲。
春兰设计,使卞玑男扮女装与刘玉燕相会。
两人正在定情之际,周通突来抢亲,竟误将卞玑抢去。
旋周通因劫夺生辰纲之事涉嫌,被传至公堂;周妹玉楼发觉卞玑乔装,询明真相以后,遂将卞玑释放,并赠银以为赴考资斧。
刘德明因女被抢,赴衙告状,随同都头雷横去周寓,但又将周玉楼抢回。
此时,春兰误以抢回者为卞玑,乃向刘德明说明前次被抢者实为卞玑,竟令周玉楼改换男装与刘玉燕成亲。
花烛之夜,周玉楼诉述事实原委,春兰恐日后周通复来纠缠,仍留周玉楼住在庄中,以应付其兄。
窦娥冤 讲课稿
![窦娥冤 讲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77adf02581b6bd97f19ea99.png)
基础字词:字音
Zhí kān yǎn háng hái 1.盗跖 2.错勘 3.前合后偃 4.哥哥行 5.尸骸 guì 6.刽子手 jiǎn qiān zhàn 7.瀽 8.罪愆 9.湛湛
cháng 10.苌弘
mòqiān 14、古陌荒阡 lí n 19.甘霖
zhuó kàng xuān 11.亢旱 12.暑气暄 13.斫直 Xián 15.衔冤 dī 16.提防
生旦净丑名称的由来
生,就是生疏的意思。过去老生是各行当之首,也就是整出戏的台 柱,要求生角的演出老练成熟,故反其意为生。旦:指旭日初生,也是 阳气最上升的时候,而旦角表演的是女性,女属阴故反名为”旦”。净: 意为清洁干净,而净角全是满面涂彩的大花脸,看起来极不干净,不干 净的反面就是干净故名”净”。丑,指属相,丑属牛,牛性笨。因此, 丑就是笨的代名词,而演丑角的人,则要求伶俐活泼聪明,故反其名为” 丑”。
问题思考
• 1.引用“盗跖、颜渊”的典故有何作用? • 2.《滚绣球》中有一句话揭露了社会的严重 不公,是哪一句? • 3.概括地说,《滚绣球》一曲表达了怎样的 思想感情?
这里是用以指责天地好坏不分,黑白颠倒。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通过对天地鬼神的指斥,既表达了对当时黑暗 现实的控诉,又表现了主人公的反抗精神。
中国古典戏剧概述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 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 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她与 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 大古剧”。 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 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
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 《望江亭》《单刀会》等。其中《窦娥冤》被称 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关汉卿是我国戏剧的创始 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之父”莎士 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1958年,世界和 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 芬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 人。关汉卿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学进步传统的接续 继者,而且是我国古代戏剧的伟大开拓者。为我 国刚刚成熟的民族戏剧—元杂剧的完善奠定了基 础,为繁荣文学艺术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中国戏曲鉴赏PPT课件
![中国戏曲鉴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cf9010aa00b52acfc7cad2.png)
上的。练过目的史中基
第偶相习节,人上在(
一像传场目像士最梨唐
所供李所。唐来早园玄
综奉隆。这朝教的,宗
合,基所里著习大学,
类其是以成名,规习唐
艺 术 学 院 。
来 源 亦 本 于
戏 曲 界 的 祖
京 剧 界 追 本
了 历 史 上 有
的 诗 人 李 白
还 请 当 时 有
模 培 训 戏 曲
歌 舞 , 戏 曲
武 生 共 分 两 大 类
,帅短打将长身,
,
正旦
花旦
旦行的一支。主要扮演娴静庄 旦行的一支。多扮演性格明快
重的青年、中年妇女。重唱功, 或活泼放荡的青年女性。表演
多用韵白。因常穿青素褶子, 常带喜剧色彩,重做功和念白。
故又名“青衣”。
武旦
旦行的一支。扮演擅长武艺的 女性,按扮演人物的身份和技 术特点,又分刀马旦和武旦两 种类型。
小生
小生生行的一支,与老生相对应,小生扮演青年男性,不 戴胡须。高腔和地方小戏系统剧种多用真声演唱。昆曲和 皮簧系统剧种多以假声为主、真假声结合。
武生
武生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男子,其中分长靠武生、短打 武生两类。
的三另
"
胡 子 , 不 分 绺 , 术 语 称 满
。 白 色 的 三 绺 胡 子 叫 作
装 一 般 面 涂 白 粉 , 再 搽 厚 重 胭 脂 。
性 格 爽 朗 无 拘 无 束 的 逗 笑 角 色 。 实
色 行 当 。 丑 行 的 一 支 。 扮 演 滑 稽 风
角 , 年 龄 比 较 老 的 也 叫 丑 婆 子 。 彩
﹑
净手穿魄武着生擅
灵利矫薄,生盔,长
活索健底工,,一武
《戏曲鉴赏》讲座
![《戏曲鉴赏》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c4efde1e0b4e767f5acfceae.png)
“戏曲鉴赏”(讲座)提纲周华斌第一讲: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
(特别之处一个字--神)戏曲总体上的美学特征——神形兼备的戏剧表演体系。
(超乎神形的戏剧表演体系)1、时空自由(超越或穿越时空的自由)——唱白相间的语言形态。
(阿甲:“分场、上下场的舞台方法”)2、角色分类——脚色行当。
(类型化)(典型人物是谁)3、表演技艺——四功五法。
(技巧性)(在观众看来神奇的地方是什么)4、音乐体制——南腔北调、文武场面。
(含曲牌体、板腔体、综合体以及声腔剧种)(不只是介绍,应有典范故事或人物的举例)5、舞台美术——切末、脸谱、服饰、道具。
(写意化、装饰性)(符号美学事物的特殊含义)第二讲:中国戏曲的历史沿革(上)。
(戏曲的前世与今生上和下)1、戏曲的发生与成熟。
(含宋金杂剧)2、元代戏曲。
(利用武侠的噱头)(杂剧与南戏)3、关汉卿、王实甫等元曲大家。
(有突出的介绍人和故事和故事里的故事)4、《琵琶记》与荆、刘、拜、杀。
(标题可为话题性增加悬疑性)第三讲:中国戏曲的历史沿革(下)。
(戏曲的前世与今生上和下)1、明清戏曲。
2、《四声猿》、《宝剑记》、《红梅记》、汤显祖“四梦”。
3、南洪北孔。
(怎样一情形,人气文章的争斗)4、“花雅之争”与京剧的形成。
(集众家之所长的典范**)第四讲:京剧艺术的集大成。
(天子门下的艺术纷争)1、场上艺术的崛起。
2、昆、徽、汉、梆的交流与融合。
3、京剧各行当流派的盛行。
(平定天下的艺术,政治)第五讲:大戏与小戏。
(大戏与地方戏的民族气质)1、中国戏曲的小戏传统与大戏追求。
(为什么这样,体现中央和地方在戏剧上的心理上的)2、建国后地方戏曲剧种的凸显。
(秦腔、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川剧)3、传统题材、新编古代题材、现代题材“三并举”。
(戏曲未来的源代码)第六讲:现代革命京剧“样板戏”。
(别样红的**)1、文化大革命“样板戏”的出现。
(文化大革命“样板戏”的别样诞生)2、“样板戏”的“三突出”原则。
京剧讲课稿
![京剧讲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c48c746be1e650e52ea9954.png)
(4)武生:是指擅长武艺的角色。 长靠武生:是指身穿着靠,头戴着盔,脚 蹬着厚底靴子,一般都是用长柄武器。这 类武生,不但要求武功好,还要体现出大 将的风度,有气魄,工架要优美、稳重、 端庄。如《长坂坡》《借东风》《回荆州》 中的赵云、《挑滑车》的高宠、《战冀州》 《反西凉》中的马超、《甘宁百骑劫魏营》 中的甘宁等。
• (3)、武净:又叫武二花,或者叫摔打花 脸,只重武打,不重唱、念。如《战宛城》 中的典韦、《恶虎村》中的濮天雕、《青 石山》的周仓、(铁笼山)的姜维、《四平山》 的李元霸等。
• 4、丑行:俗称小花脸、三花脸,因化妆时 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豆腐白,故而 以“丑”为名。丑行的“丑”是指扮相不 俊美,并非专指品质上的丑恶。
• 翎子生:是指头上戴雉尾的小生,一般都 是雄健,英武,扮相很英俊,气势很盛的 青年角色。翎子,也叫雉尾,俗话就是野 鸡尾巴,尺寸很长,最长的要到二米左右, 一般也要到五六的样子。如《群英会》中 的周瑜,《辕门射戟》的吕布、《四郎探 母》、《穆柯寨》、《破洪州》的杨宗保 等。
• 穷生:指一些倒霉的穷困潦倒、念书的年 轻人。如《评雪辩踪》中的吕蒙正、《金 玉奴》中的莫稽、《连升三级》中的王明 芳,《状元谱》中的陈大官等。这些角色 一般都穿富贵衣。
• 短打武生:是指穿短衣裤,用短兵器,身 手矫健敏捷,行动起来干净利索,打起来 漂亮,不拖泥带水。内行的说法是要漂, 率,脆。如《恶虎村》《连环套》中的黄 天霸、《打店》《打虎》《狮子楼》中的 武松、《三岔口》中的任堂惠、《夜奔》 中的林冲等。
• (5)娃娃生:是指专门扮演儿童一类的角 色,头上戴着孩儿发,身上穿着茶衣(小孩 穿的服装),用本嗓唱念,表演起来要有天 真烂漫的儿童稚气。如《三娘教子》中的 薛倚哥、《锁麟囊》中的卢天麟等。
高中戏曲鉴赏教案模板
![高中戏曲鉴赏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369cb3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b.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戏曲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主要流派。
- 掌握戏曲的欣赏方法,包括音乐、表演、舞台布景等方面。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观看、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 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粹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戏曲概述:- 介绍戏曲的定义、起源、发展历程及主要流派。
- 分析戏曲的艺术特点,如音乐、表演、舞台布景等。
2. 代表性戏曲流派:- 京剧:介绍京剧的历史、行当、脸谱、唱腔、表演特点等。
- 京剧经典剧目赏析: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3. 其他戏曲流派:- 黄梅戏、越剧、豫剧、川剧等代表性戏曲流派的基本情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播放戏曲片段、展示戏曲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授:- 戏曲概述:介绍戏曲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主要流派。
- 代表性戏曲流派:- 京剧:介绍京剧的历史、行当、脸谱、唱腔、表演特点等。
- 京剧经典剧目赏析: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 其他戏曲流派:简要介绍黄梅戏、越剧、豫剧、川剧等代表性戏曲流派的基本情况。
3. 实践环节:- 聆听与赏析:播放戏曲片段,引导学生聆听、感受戏曲的音乐、表演等艺术特点。
-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戏曲角色扮演,体验戏曲表演的魅力。
-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戏曲的艺术特点、流派特色等,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总结与拓展:-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戏曲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 拓展阅读:推荐戏曲相关书籍、影视作品等,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戏曲艺术。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如戏曲知识问答、戏曲剧本阅读等。
3. 实践成果:- 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戏曲艺术欣赏讲稿一
![戏曲艺术欣赏讲稿一](https://img.taocdn.com/s3/m/ab8eed5dbe23482fb4da4c58.png)
《戏曲艺术欣赏》选修课讲稿戏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瑰宝,其优美的旋律和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饱含乡土气息的品性,复杂多变的故事情节,爱憎分明的形象,委婉曲折清丽的戏曲唱腔,演员的台步招式,戏曲着装的民族意蕴,色彩丰富,构图独特的脸谱造型等都会让幼儿产生强烈的审美感受。
很多戏曲都反映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美德,对于陶冶幼儿审美情趣,培养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具有独特作用。
长期以来,人们对传统优秀戏曲存在一些误解。
有人认为,传统戏曲是旧时代的产物,已经跟不上21世纪快节奏发展的需要;也有人认为学习戏曲是成年人的专利,不适合青少年。
凡此种种,似乎都成了戏曲远离青少年的理由。
戏曲不是外在于我们生活的“高山流水”,而是源于一定地域和历史人文环境的产物。
戏曲中不少小调,直接来源于人们的生产劳动和生活过程。
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尤其是地方戏曲,更容易为一定地域人们喜闻乐见。
一、中国戏曲史概说1、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图13、图14、图15、图16)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
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表演成份的“角抵戏”,尤以《东海黄公》为著。
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份,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
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俗讲”和“变文”等通俗说唱形式。
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很多市民娱乐场所──“瓦舍”和“勾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
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戏”。
元代,北方形成“北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
2、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图17)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它形成于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温州(古称永嘉)一带的民间,时称撚兰卧泳鐢。
初中戏曲赏析教案
![初中戏曲赏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9b7546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2.png)
初中戏曲赏析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中国戏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戏曲的基本表演手法和特点;3. 欣赏并分析不同地方戏曲的特色和魅力;4.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1. 戏曲的起源和发展;2. 戏曲的基本表演手法:唱、做、念、打;3. 地方戏曲特色: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4. 欣赏戏曲名段,分析其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戏曲选段,引导学生关注戏曲的声音和表演;2. 学生分享对戏曲的初步印象和感受;3. 教师简要介绍戏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二、基本表演手法(15分钟)1. 教师介绍戏曲的基本表演手法:唱、做、念、打;2.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或现场演示,了解各种表演手法的特点;3. 学生尝试模仿简单的戏曲表演动作。
三、地方戏曲特色(20分钟)1. 教师介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等地方戏曲的特色;2. 学生观看相关戏曲选段,感受不同地方戏曲的魅力;3.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对不同地方戏曲的喜好和看法。
四、欣赏戏曲名段(20分钟)1. 教师播放经典戏曲选段,如《红楼梦》、《白蛇传》等;2. 学生欣赏并分析戏曲中的唱腔、表演、剧情等元素;3. 学生就戏曲的艺术魅力展开讨论。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戏曲的重要性和艺术价值;2. 学生分享自己对戏曲的感悟和收获;3. 教师提出戏曲赏析的相关作业,如观看一部戏曲作品,写一篇赏析文章等。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戏曲的基本了解和认识;2. 学生对戏曲表演手法的掌握和运用;3. 学生对不同地方戏曲特色的认识和欣赏;4. 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教学资源:1. 戏曲选段视频;2. 戏曲相关书籍和资料;3. 互联网资源。
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2.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3. 定期组织戏曲演出或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欣赏水平。
初中戏曲欣赏教案
![初中戏曲欣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39f70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5f.png)
初中戏曲欣赏教案年级学科:八年级语文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戏曲,让学生了解我国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兴趣爱好,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戏曲的基本元素,如唱、做、念、打,以及生、旦、净、末、丑等角色。
4. 通过欣赏和分析,使学生掌握戏曲的基本表演技巧和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1. 戏曲的基本概念和角色分类。
2. 戏曲的唱腔和表演技巧。
3. 欣赏和分析戏曲名段,体验戏曲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1. 戏曲的专业术语和表演技巧的理解。
2. 分析戏曲情节,理解戏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戏曲课件和教学视频。
2. 学生预习相关戏曲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戏曲的定义和起源,引发学生对戏曲的兴趣。
2. 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了解到的戏曲知识,如地方剧种、代表人物等。
二、戏曲基本知识学习(15分钟)1. 教师讲解戏曲的基本元素,如唱、做、念、打,以及生、旦、净、末、丑等角色。
2. 学生通过观看戏曲片段,直观地感受戏曲的表演形式和艺术特点。
三、欣赏戏曲名段(20分钟)1. 教师播放经典戏曲名段,如《贵妃醉酒》、《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2. 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注意观察戏曲的表演技巧和艺术风格。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戏曲情节,理解戏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四、互动环节(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戏曲片段进行模仿表演。
2.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演,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 学生分享表演心得,交流对戏曲的理解和感悟。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戏曲的艺术价值和传承意义。
2. 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提出对戏曲的喜爱和将继续学习的决心。
3. 教师推荐学生课后观看戏曲作品,进一步感受戏曲的魅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戏曲,让学生了解了我国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了学生对戏曲的兴趣爱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戏曲的基本元素和表演技巧,使学生在欣赏中提高了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七年级口语交际《戏曲了解京剧》说课稿
![七年级口语交际《戏曲了解京剧》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f8826a00b1c59eef9c7b46c.png)
七年级口语交际《戏曲了解京剧》说课稿七年级口语交际《戏曲了解京剧》说课稿七年级口语交际《谈谈戏曲,了解京剧》说课稿《谈谈戏曲、了解京剧》是在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戏曲大舞台的基础上开展的语文活动课。
《戏曲大舞台》展示了我国地方戏曲,并重点介绍了京剧。
学生对于戏曲、特别是祖国国粹—京剧,知之甚少,如何让学生愿意了解京剧,并喜爱京剧,是这节课的目的所在。
这节课设计的理念是让学生轻松愉悦的进入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互动。
并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给予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注重语文熏陶感染作用。
设计这一课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戏曲种类,尤其是国粹——京剧,让学生认识京剧,了解京剧,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自己,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并能够形成学生走近—知晓—关注乃至弘扬京剧艺术,这对引导学生关注京剧的文化传承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有重要的意义。
课前我让学生搜集整理有关京剧角色、京剧脸谱、以及一些和京剧有关的常识,并集体学唱《唱脸谱》的歌曲,为进入“戏曲大舞台”渲染氛围。
课前要求学生学唱1-2首戏曲片段。
为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做充分的准备。
这节课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戏曲。
2、以了解欣赏国粹京剧为中心培养学生综合语文能力。
3、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4、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提高艺术修养。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1、以了解欣赏国粹京剧为中心培养学生综合语文能力。
2、通过了解中国戏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提高艺术修养。
在教学过程之中,为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我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更直接、更形象的感受京剧、了解京剧的博大精深的内涵。
关于戏曲演讲稿三分钟(3篇)
![关于戏曲演讲稿三分钟(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a3279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d.png)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戏曲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心得与感悟。
戏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
下面,请允许我以“戏曲:传承与创新的艺术之旅”为题,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一主题。
一、戏曲的历史渊源戏曲,起源于我国古代的民间艺术,历经唐宋、元明清等朝代,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戏曲艺术。
据史料记载,唐代出现了“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和“南戏”,元代的“杂剧”和“北曲”,明清时期的“昆曲”、“京剧”、“越剧”等,都是戏曲发展的历史见证。
二、戏曲的艺术特色1. 丰富的表演形式戏曲表演形式多样,包括唱、念、做、打、舞等。
唱腔优美动听,念白富有韵味,做功细腻传神,打斗激烈精彩,舞蹈优美动人。
这些表演形式相互交织,形成了戏曲独特的艺术风格。
2. 丰富的题材内容戏曲题材广泛,既有历史故事,又有神话传说,还有现实生活。
这些题材内容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风貌,传递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3. 严谨的结构布局戏曲结构严谨,分为生、旦、净、末、丑等行当,每个行当都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
在剧情发展过程中,行当之间相互配合,共同演绎出一幕幕精彩纷呈的戏剧。
4. 独特的舞台美术戏曲舞台美术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舞台布景、服装道具、化妆造型等,都体现了我国古代艺术的魅力。
三、戏曲的传承与发展1. 传承的重要性戏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至关重要。
只有传承,才能使戏曲这一艺术形式得以延续,为后人所传承。
2. 传承的方法(1)加强戏曲教育,培养戏曲人才。
通过戏曲课程,让学生了解戏曲的历史、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举办戏曲比赛,激发戏曲爱好者的热情。
通过比赛,选拔优秀人才,为戏曲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3)加强戏曲理论研究,推动戏曲创新。
通过对戏曲理论的深入研究,挖掘戏曲艺术的内涵,为戏曲创新提供理论支持。
3. 创新发展(1)创新戏曲表演形式,适应现代观众需求。
四年级音乐下册学戏曲优秀说课稿
![四年级音乐下册学戏曲优秀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057c73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cf.png)
四年级音乐下册学戏曲优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在此进行说课。
今天,我说该课程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小学小学4年级音乐第2卷第4单元的欣赏课。
根据本单元的要求和学生接受歌剧的实际能力,我建立了一个系统?健康,丹,京和丑?让我们来听听这节欣赏课,希望能收到你的宝贵意见。
京剧是我国艺术大花园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笔最可宝贵的遗产。
如此无价的精神财富应该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京剧那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既有优美的文学因素浸润观众的心灵,又有动听的音乐萦绕于耳际,还有传神令人惊叹的演技跃然眼前。
根据京剧特别的音乐文化我的教学设想是: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分小组讨论用互助学习的方法了解京剧的相关文化知识: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区分京剧的四大职业和唱、读、做、弹四种艺术表现手法;进一步准确把握行业唱法特点;通过欣赏和模仿,学生可以感受到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京剧脍炙人口的表演都是由剧中不同门类的行当角色把唱、念、做、打溶为一炉聚集在舞台上展示给观众的。
因此引导学生走进京剧大世界我是从行当如入手。
首先让学生展示收集的京剧资料,师生一起加以归纳分辩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然后播放?走进京剧大世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助学习、讨论。
了解不同行当的分类以及演唱特点,然后每组派一个代表介绍学习成果。
同学们通过看、听、讲知道生、旦、净、丑四个不同行当的含义,以及在京剧中的重要地位。
学生介绍:由于年龄、性格、身份、表演风格的不同“生”分为老生、小生、娃娃生、武生。
“旦”有青衣、老旦、花旦、武旦等。
然后玩?红灯?让学生在四个时间段内欣赏歌唱、阅读和工作的艺术表演。
然后和铁美和李奶奶一起唱歌、做和读。
当学生们介绍武丹时,他们跳了几个剑舞动作,一些学生还唱起了穆桂英的咏叹调:?如果我不战斗,谁会战斗?学生唱出的音调虽说没有站稳,但我很激动、很惊讶,因为我仿佛看到了新型的京剧艺术在转变的过程中正向孩子们走去。
【VIP专享】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的鉴赏
![【VIP专享】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的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3ea2b75c26fff705cd170a08.png)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的鉴赏(讲座提纲)一、文学鉴赏的四种方法和三个层级1.一般文艺理论认为文学鉴赏有四种方法或曰四种模式。
(1)以社会历史环境为中心的鉴赏方法:(2)以作家为中心的鉴赏方法:(3)以作品为中心的鉴赏方法:(4)以读者为主体的鉴赏方法:2.鉴赏活动的三个层级。
(1)掌握性鉴赏:初步的鉴赏活动,读懂词句以及作者用意,根据不同文学样式的体裁特点,理解作者营造的形象、意境等,进而把握其中蕴涵的基本思想感情,了解作者使用的基本艺术技巧以及产生的效果。
(2)生发性鉴赏:时代不同而文化背景也不同的读者从各自需要出发,联系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把作品的原意延伸,随着阅读的处境、心境而生发各种联想。
甚至读出作者原来未必有的意味来。
(3)研究性鉴赏:专家学者的高级思维活动,联系时代审美情趣,联系作者生平思想,联系语言发展衍变,分析出别人没有读出的内在含义来。
不仅求全更求深,要求言人所未言,而且言之有据。
所以,从着重点上看:掌握性鉴赏着眼于作者想要告诉读者什么,生发性鉴赏着眼于读者从中感悟到什么,研究性鉴赏着眼于一般阅读者没有读出来的东西是什么。
从衡量目标看:掌握性鉴赏要理解准确,排斥误解生发性鉴赏要联想开阔,生发奇妙研究性鉴赏要有所突破、有所建树从功用看:掌握性鉴赏是解读作品不可逾越的基础步骤生发性鉴赏开发作品怡情效用,允许即兴性、随意性、个人性研究性鉴赏是学科建设组成部分,其成果有待学术或大众检验从层级看,几种性质的鉴赏逐层深入。
二、小说戏曲教学中如何体现文学鉴赏的原则1.引导学生进行掌握性鉴赏是主要的任务。
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具备的文学鉴赏能力,尚属于基本的鉴赏能力。
也就是说,其培养目标从层级看,应该定位于掌握性鉴赏;从方法上看,应该是以作品为中心和以读者为主体的结合。
中学阶段的鉴赏能力培养,重点应该是在掌握性鉴赏能力的培养。
结合古典文学的特点来认识,更需要明确掌握性鉴赏的重要性。
古典文学的研究对象是历史的文化遗存,初步的鉴赏需要建筑在对古典文学的话语系统、历史背景、意识形态、传播接受方式等多层面的准确理解上,才能使鉴赏对象回归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得到合乎情感、逻辑的阐释,才能提高鉴赏的品味,不致流于游戏式的“俗讲”。
戏曲鉴赏发言稿
![戏曲鉴赏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46a6139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81.png)
戏曲鉴赏发言稿尊敬的评委、亲爱的观众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给大家分享对戏曲的鉴赏。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人们喜爱和推崇。
作为一个热爱戏曲的人,我愿意通过我的分享,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并鉴赏戏曲。
首先,我想简单介绍一下戏曲的起源和发展。
戏曲起源于中国古代,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朝。
戏曲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豪放激昂的音乐,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随着历史的发展,戏曲逐渐分为南戏、北戏和京剧等不同的剧种。
每个剧种都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点,同时又融合了古代文学、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价值。
接下来,我想谈一谈戏曲的鉴赏方法。
鉴赏戏曲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审美能力。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剧种的基本知识,包括剧情、角色、舞台布景等,这样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剧情发展和人物形象。
其次,我们需要熟悉戏曲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点,包括唱腔、念白、行当等,这样能够更好地欣赏演员的表演技巧和艺术呈现。
最后,我们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够准确地捕捉到戏曲作品中的美感元素,包括音乐的旋律、节奏、舞蹈的优雅动作、表演中的情感表达等。
鉴赏戏曲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的过程,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价值感悟的过程。
在戏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领悟到他们对生活、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戏曲作品中的主题多样,有爱情、家国情怀、历史传奇等,每一个主题都带给我们不同的思考和感悟。
鉴赏戏曲需要我们通过仔细聆听,细心观察,从中汲取灵感和启示,加深对于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的思考。
最后,我想说一说戏曲的未来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文化的多元化,戏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面临一些挑战。
需要我们以开放的心态,积极推动戏曲与现代社会的深度结合,通过创新和改革,让戏曲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
同时,也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将戏曲传统文化保护好,弘扬好,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戏曲,培养他们对戏曲的鉴赏能力和兴趣,从而传承和发展戏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靴子在古代是哪种人物能够穿戴的?()
我的答案:C
2
包公的性格被刻画成什么样的性格?
我的答案:B
3
新编古代戏的古代戏剧是指什么样的戏剧?
我的答案:B
4
豫剧在流传过程中产生的声腔不包括下列哪个?
我的答案:D
5
世界戏剧三大表演体系不包括下列哪个体系?
我的答案:C
6
三小戏不包括哪个选项?
我的答案:A
7
《朝阳沟》是描写我国哪个时期的生活?
我的答案:A
8
传奇的第一出叫什么?
我的答案:A
9
文学作品中可以不包含下列哪个反面?
我的答案:D
10
《朝阳沟》属于哪种地方戏?()
我的答案:D
11
鲁迅先生提出文学语言的高标准是什么?
我的答案:C
12
《桃花扇》表现了哪个时代的生活?
我的答案:C
13
《马克波罗游记》描绘的是我国哪个朝代的盛况?
我的答案:B
14
传奇的衰落是在什么时候?
我的答案:C
15
“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中的丝指代的是戏曲音乐中的哪种音乐?
我的答案:A
16
翅子功属于哪个剧种?()
我的答案:D
17
戏曲中使用什么来代替马匹?
我的答案:A
18
昆曲的音乐系统属于哪种系统?
我的答案:A
19
《桃花扇》中男主人公的结局是什么?
我的答案:A
20
《张三借靴》属于哪种地方戏?
我的答案:B
21
中国戏曲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是哪个剧种?
我的答案:C
22
戏曲需要采用什么方法来保证与时俱进?
我的答案:A
23
林冲是哪部小说中的人物?
我的答案:C
24
京剧中普通的对白叫做什么?
我的答案:A
25
不属于元杂剧四大家的是谁?()
我的答案:C
26
京剧麒派创始人是谁?
我的答案:C
27
不属于元杂剧主要代表作家的是?
我的答案:C
28
表现孙叔敖的戏曲中不包括下列哪种表现手段?
我的答案:C
29
参军戏出现在我国哪个朝代?()
我的答案:D
30
戏曲的时空可以怎样的超越?
我的答案:C
31
中国戏曲的“四功”不包括下列哪个选项?
我的答案:D
32
戏曲表演中要求景与人的关系是什么?
我的答案:D
33
《牡丹亭》的作者是谁?
我的答案:B
34
哪种戏剧的唱腔自由性和随意性比较突出?
我的答案:D
35
王十朋是哪个朝代的伟大爱国主义者?
我的答案:B
36
“流派流派,有流才有派”是哪位戏剧大家说的?
我的答案:A
37
新编古代戏在创作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什么样的手法,来求得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协调?
我的答案:D
38
林冲的性格变化在戏曲中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什么表现出来的?
我的答案:A
39
中国戏曲中直觉感受和心里思考感受哪个更重要?
我的答案:A
40
元杂剧吸收了什么艺术的技巧,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表演艺术?
我的答案:B
41
“意,形,神”距离生活的自然状态怎么样会更好?()
我的答案:D
42
下列戏曲表演中虚实相生错误的是?
我的答案:D
43
这才是酒入愁肠人已醉,平白诓架为何情!啊,为何情!是《百花亭》中谁的唱词?
我的答案:C
44
()是指表演者和创作者对所反映生活的想法和意念。
我的答案:A
45
戏曲的规范化要求不包括下列哪个方面?
我的答案:D
46
《西厢记》是哪个戏剧家的作品?
我的答案:C
47
京剧以及昆曲演员对程式化的掌握一般需要几年以上?
我的答案:D
48
《长生殿》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我的答案:A
49
《女起解》讲述的是哪个朝代的故事?
我的答案:B
50
孔尚任的代表作是什么?
我的答案:D
1
中国戏曲强调的“神”是脱离现实基础的。
我的答案:×
2
蒙古剧是在十年动乱之后形成的。
我的答案:√
3
戏曲中的诗歌也很强调节奏。
我的答案:√
4
代言诗一般都是先写情,后写景。
我的答案:×
5
古老剧种一般都在野戏台演出。
我的答案:√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戏曲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
我的答案:√
7
在中国戏曲当中,某种程度需要行动来表现战争的关键步骤。
我的答案:√
8
戏曲不分家。
我的答案:√
9
中国戏曲某种程度上形成了“文戏”与“武戏”的分类。
我的答案:√
10
《桃花扇》改变了中国戏曲常见的大团圆的结局。
我的答案:√
11
社会解放以及随之而来的安定局面,为中国戏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我的答案:√
12
当代戏剧欣赏主要是欣赏现今还存活在舞台上的戏剧。
我的答案:√
13
包拯字青天。
我的答案:×
14
《桃花扇》也反映了孔尚任对于朝代兴亡的感叹。
我的答案:√
15
我国的少数民族只有很少的少数民族戏曲。
我的答案:×
16
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有一千个演员,只能有一个哈姆雷特。
我的答案:×
17
楔子原本是木工使用的物品和概念。
我的答案:√
18
古代文学作品可以通过单纯的描写感情来说透所要表达的感情。
我的答案:×
19
元代人评价《西厢记》为天下夺魁。
我的答案:√
20
在戏曲当中,即使是某个段落中的次要人物,也需要突出表现其性格。
我的答案:√
21
戏曲服装主要是为了点名演员所代表人物的身份处境。
我的答案:√
22
戏曲中的人物性格从多方面进行刻画。
我的答案:√
23
戏曲动作中存在着甩发功。
我的答案:√
24
中国戏曲在进入传奇和地方戏的阶段之后,本身的文化积淀已经很深厚了。
我的答案:√
25
行当和表演的程式是可以分开的。
我的答案:×
26
“剧诗”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创造出独特的意境,使思想和形象得到契合,诗意盎然。
我的答案:√
27
中国戏曲往往通过演员的虚拟化表演来突出环境和状态。
我的答案:√
28
婚变成了南戏当中热门的话题。
29
舞台上一切元素都是为了突出舞台的华美而服务。
我的答案:×
30
元杂剧在歌的方面继承了唐代大曲和宋代诸宫调的传统。
我的答案:√
31
传统的戏曲擅长将观众从感情阶段向哲理和论述阶段转变。
我的答案:×
32
《朝阳沟》的问世,无疑是现代戏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
我的答案:√
33
艺术一般分为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
我的答案:√
34
曲白互相依赖,互相衬托。
我的答案:√
35
戏曲中“美视美听”中的“视”,它有两个方面,都是强调舞台表现效果的。
()我的答案:×
杜丽娘是世界戏剧当中浪漫主义的杰作人物。
我的答案:√
37
《窦娥冤》是中国著名的悲剧传统剧目。
我的答案:√
38
中国的戏曲文学很善于写情。
我的答案:√
39
文学剧本体制的较大突破是在清代地方戏长足发展之后,实现了改分出为上下场分场的变化。
我的答案:√
40
明清传奇的演出样式和数量变得空前繁荣。
我的答案:√
41
花部是对地方戏的褒扬说法。
我的答案:×
42
戏剧表演中在形神兼备方面的体现是处理好演员与角色的关系,用演员的形表现好角色的神。
()
43
《梧桐雨》中没有描绘到唐明皇。
()
我的答案:×
44
孔尚任不是孔子的后代。
我的答案:×
45
中国的戏曲重写实而轻写意。
我的答案:×
46
诗文之词采贵典雅而贱粗俗,宜蕴藉而忌分明。
我的答案:√
47
梅兰芳是昆剧大师。
我的答案:×
48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我的答案:√
49
杜丽娘是《琵琶记》中的人物。
我的答案:×
戏曲舞台上有两种真实,其中一种是生活实在样式的生活真实。
()我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