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第一章速度计算超声波测速专题(部分有答案)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速度计算与回声测距》专项练习(解析版)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速度计算与回声测距》专项练习(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1743baaad51f01dc281f183.png)
《速度计算与回声测距》一、计算题1.超速行驶非常危险,高速公路上除了设置标识距离的指示牌,还有限制行车速度的指示牌如图.小明一家利用“十一”国庆假日到重庆玩,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标志。
求:(1)在不违规的前提下,从图中的标志牌到重庆至少需要的时间是多少h;(2)若汽车以图中的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路程是多少km。
2.小明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600m。
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两人一起再经过了12min到达学校。
(1)小明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少?(2)小明从家到学校的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一架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是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的1.5倍,飞行高度为3060m,水平方向飞行。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1)当这架飞机飞到你头顶正上方时,发出轰鸣声,这个声音将经过多长时间传入你的耳朵?(2)这架飞机飞行的速度是多少?(3)当你听到飞机在你头顶上方的轰鸣声时,抬头观看(不计抬头的时间),飞机已飞到你前方(水平距离)多远的地方?4.一列火车长200m正在匀速直线运动通过一座大桥,当整列火车通过一座长为1.8km大桥时所用的时间是100s,求这列火车的行使速度是多少m/s?5.汽车在出厂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山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装100s.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6.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以12m/s 的速度匀速行驶。
汽车鸣笛2s后,司机听到回声,则此时汽车距高山有多远?(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7.汽车在以20m/s的速度行驶的过程中,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5s(从开始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刹车,司机的反应时间)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5s滑行45m汽车才停止. 求:(1)从司机发现情况到汽车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2)汽车滑行时的平均速度.8.小红坐在一列从泰州开往北京的动车上,她想测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长1000m的大桥,小红从上桥到离开桥所用时间是20s,已知动车长150m,求:(1)动车的速度;(2)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速度计算与回声测距》专项练习(解析版)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速度计算与回声测距》专项练习(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1743baaad51f01dc281f183.png)
《速度计算与回声测距》一、计算题1.超速行驶非常危险,高速公路上除了设置标识距离的指示牌,还有限制行车速度的指示牌如图.小明一家利用“十一”国庆假日到重庆玩,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标志。
求:(1)在不违规的前提下,从图中的标志牌到重庆至少需要的时间是多少h;(2)若汽车以图中的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路程是多少km。
2.小明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600m。
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两人一起再经过了12min到达学校。
(1)小明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少?(2)小明从家到学校的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一架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是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的1.5倍,飞行高度为3060m,水平方向飞行。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1)当这架飞机飞到你头顶正上方时,发出轰鸣声,这个声音将经过多长时间传入你的耳朵?(2)这架飞机飞行的速度是多少?(3)当你听到飞机在你头顶上方的轰鸣声时,抬头观看(不计抬头的时间),飞机已飞到你前方(水平距离)多远的地方?4.一列火车长200m正在匀速直线运动通过一座大桥,当整列火车通过一座长为1.8km大桥时所用的时间是100s,求这列火车的行使速度是多少m/s?5.汽车在出厂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山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装100s.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6.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以12m/s 的速度匀速行驶。
汽车鸣笛2s后,司机听到回声,则此时汽车距高山有多远?(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7.汽车在以20m/s的速度行驶的过程中,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5s(从开始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刹车,司机的反应时间)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5s滑行45m汽车才停止. 求:(1)从司机发现情况到汽车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2)汽车滑行时的平均速度.8.小红坐在一列从泰州开往北京的动车上,她想测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长1000m的大桥,小红从上桥到离开桥所用时间是20s,已知动车长150m,求:(1)动车的速度;(2)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
超声波测速物理题
![超声波测速物理题](https://img.taocdn.com/s3/m/60efdd6e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6.png)
超声波测速物理题一、超声波测速物理题1. 题目示例一辆汽车朝着超声波测速仪匀速行驶,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频率为f1,被汽车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频率为f2,已知空气中声速为v,求汽车的速度。
2. 解题思路这题啊,就抓住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
测速仪发出超声波,汽车相当于一个运动的接收器,接收频率会发生变化。
当超声波被汽车反射回来时,汽车又相当于一个运动的波源,再次影响频率。
设汽车速度为u,根据多普勒效应公式,当汽车接收超声波时,接收频率f2'=(v + u)/(v)f1。
当反射波返回测速仪时,测速仪接收到的频率f2=(v)/(v - u)f2'。
把f2'代入f2的表达式中,就可以得到关于u的方程,然后解这个方程就能求出汽车速度u啦。
3. 答案与解析答案:u = v(f2 - f1)/(f2 + f1)。
解析:首先按照前面说的,根据多普勒效应得到两个关系式。
把f2'=(v + u)/(v)f1代入f2=(v)/(v - u)f2'中,得到f2=(v)/(v - u)×(v + u)/(v)f1。
然后对这个等式进行化简,f2=(v + u)/(v - u)f1。
交叉相乘得到f2(v - u)=f1(v + u)。
展开式子得到f2v - f2u = f1v+ f1u。
移项得到f2v - f1v = f1u + f2u。
合并同类项得到v(f2 - f1)=u(f1 + f2)。
最后解得u = v(f2 - f1)/(f2 + f1)。
这道超声波测速物理题是不是还挺有趣的呢?只要把原理搞清楚,按照公式一步步来,就很容易解出来啦。
八年级物理超声波测速计算题
![八年级物理超声波测速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4c67a52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32.png)
八年级物理超声波测速计算题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
1. 问题:如果超声波在水中传播,水的声速为1480米/秒,超声波经过0.03秒后返回到发射器。
求水中的距离。
解答:超声波的往返时间为0.03秒,这个时间包括了声波从发射器到物体的距离、物体的反射和声波从物体返回到发射器的距离。
由于超声波在水中的速度为1480米/秒,超声波的往返时间0.03秒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从发射器到物体的距离所需的时间以及从物体返回到发射器所需的时间。
设物体到发射器的距离为x米。
根据速度等于距离除以时间的公式,可以得出x/1480 + x/1480 = 0.03将两个分数相加并求解方程,可以得到2x/1480 = 0.03将方程两边同时乘以1480,可以得到2x = 1480 * 0.03解得 x = 22.2所以在水中的距离为22.2米。
2. 问题:如果超声波在铁中传播,铁的声速为5130米/秒,超声波经过0.04秒后返回到发射器。
求铁中的距离。
解答:超声波的往返时间为0.04秒,这个时间包括了声波从发射器到物体的距离、物体的反射和声波从物体返回到发射器的距离。
由于超声波在铁中的速度为5130米/秒,超声波的往返时间0.04秒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从发射器到物体的距离所需的时间以及从物体返回到发射器所需的时间。
设物体到发射器的距离为x米。
根据速度等于距离除以时间的公式,可以得出x/5130 + x/5130 = 0.04将两个分数相加并求解方程,可以得到2x/5130 = 0.04将方程两边同时乘以5130,可以得到2x = 5130 * 0.04解得 x = 205.2所以在铁中的距离为205.2米。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题(答案解析)(1)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题(答案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08c50ff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0.png)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svt可知物体的()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速度恒定不变,与路程及时间无关2.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B.在0~20s内,两同学的平均速度相筝C.两同学在0~15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在0~15s内,乙同学追上甲同学并在100m处相遇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一条平直公路跑步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以下关于甲、乙两人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均做匀速直线运动B.0~50s内甲、乙运动的平均速度相同C.甲的速度始终大于乙的速度D.乙的速度始终为4m/s4.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远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内,乙同学比甲同学运动的快A.在010s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内,甲同学平均速度大C.在015s~内,乙同学的速度10m/sD.在010s5.甲、乙两辆车沿着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时,它们行驶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B.前3s内,甲车的速度等于乙车的速度C.当t=3s时,乙车通过的路程是90m D.当t=5s时,甲、乙两车相距40m6.如图所示,“天舟一号”飞行器和“天宫二号”空间站在轨道上对接成功。
此时我们说“天宫二号”是静止的,则选取的参照物可以是()A.地球B.太阳C.“天舟一号”D.“天宫二号”7.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记录的相等时间隔里小车往右运动的情景,则小车刹车过程的运动情景可能是()A.B.C.D.8.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体育项目,运动员奋力划浆,龙舟飞速前进。
2024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四节速度的测量练习及答案
![2024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四节速度的测量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8d84d2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e7.png)
第一章第四节速度的测量练习学校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用频闪照相机记录木块的运动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频闪照相机每隔0.5s拍一张照片,斜面长42cm,由该照片可估算木块从A运动到B的平均速度最接近()A.13cm/s B.18cm/s C.23cm/s D.28cm/s2.某运动员在一次百米跑中,测得5s末的速度为9.4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1.4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本次百米跑的平均速度为10.4m/sB.运动员本次百米跑的平均速度为10m/sC.在后5s内,运动员移动的距离为57mD.在前5s内,运动员移动的距离为47m3.(多选)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全程8s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变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刚跑得较快 D.小刚的平均速度等于小明的平均速度二、填空题4.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
(1)实验原理:。
(2)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金属挡板。
(3)实验装置中,斜面倾角较小是为了使小车运动较(选填“快”或“慢”),从而便于测量时间;(4)某同学在测量BC段的平均速度时,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这种做法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5)读图可得,sAC =cm,tAC=s,vAC=m/s。
小车在斜面上下滑时做直线运动。
5.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
分析照片可知:(1)小球在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在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2)如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运动情况的是。
三、实验探究题6.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科技小组的同学探究纸锥下落的运动情况。
(1)实验时,为了便于测量纸锥下落的时间,我们可采用增加纸锥下落的高度或换用锥角较的纸锥进行测量。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章速度计算超声波测速专题(部分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章速度计算超声波测速专题(部分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ab498af8c75fbfc67db21e.png)
速度计算超声波测速专题1如图(a),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P1、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 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9秒,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假设被测汽车沿直线匀速行驶.(1)图b中每小格表示的时间是s.(2)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多少?(3)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多少?(4)汽车的速度是多少m/s?2.高速公路上常用超声波测速仪来测量汽车速度。
某次检测时,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超声波返回信号,用时0.4s,如图所示。
第二次发出到接收到返回信号用时0.3s,两次发出信号时间间隔是1s。
(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保持不变)求:(1)题目中被测汽车第一次接收到超声波时,汽车到超声波测速仪的距离S1是多少?(2)被测汽车两次接收到超声波的距离差S3是多少?(3)被测汽车的速度是多大?3.如图(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P1、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 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9秒,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则被测车的车速为()A.20米/秒B.25米/秒C.30米/秒D.40米/秒4.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检测车速。
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受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
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
八年级物理超声波测速计算题
![八年级物理超声波测速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491a706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a.png)
八年级物理超声波测速计算题1.问题:一个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如果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1700m/s,求该介质的折射率。
答案:折射率=传播速度/空气中的传播速度=1700m/s/340m/s=52.问题:一个超声波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为30°,已知水的折射率为4/3,求折射后的角度。
答案:折射角=arcsin(折射率*sin(入射角))=arcsin((4/3)*sin(30°))≈48.59°3.问题:一个超声波在某介质中的频率为200kHz,传播距离为2m,求该超声波的波长。
答案:波长=传播速度/频率=传播距离/周期数=2m/(200,000Hz)=0.01m4.问题:一个超声波在某介质中的频率为100kHz,波长为0.02m,求该超声波的传播速度。
答案:传播速度=波长*频率=0.02m*(100,000Hz)=2000m/s5.问题:一个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如果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480m/s,求该介质的折射率。
答案:折射率=传播速度/空气中的传播速度=1480m/s/340m/s≈4.356.问题:一个超声波从水中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60°,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求折射后的角度。
答案:折射角=arcsin(折射率*sin(入射角))=arcsin(1.5*sin(60°))≈71.57°7.问题:一个超声波在某介质中的频率为10kHz,传播距离为0.5m,求该超声波的波长。
答案:波长=传播速度/频率=传播距离/周期数=0.5m/(10,000Hz)=0.05m8.问题:一个超声波在某介质中的频率为50kHz,波长为0.04m,求该超声波的传播速度。
答案:传播速度=波长*频率=0.04m*(50,000Hz)=2000m/s9.问题:一个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如果超声波在铝中的传播速度为6400m/s,求该介质的折射率。
初二超声波测速物理题
![初二超声波测速物理题](https://img.taocdn.com/s3/m/f9baded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5.png)
初二超声波测速物理题
题目:一个汽车在行驶时发射出一束超声波,该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当驾驶员听到声波的回声时,这时汽车距障碍物的距离已经为20m。
问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解题思路:根据超声波返回时间和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利用以下公式来解题:
速度 = 距离 ÷时间
其中,时间是超声波发射出去,然后回声返回所经过的时间。
假设汽车的速度为v,声波的时间为t,则有以下关系:
超声波行程时间 = 发射时间 + 返回时间 = 2 ×发射时间
发射时间 = 距离 ÷速度 = 20m ÷ v
因此,超声波行程时间 = 2 × (20m ÷ v) = 40m ÷ v
又根据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我们知道声波返回所经过的距离为:340m/s × t = 340m/s × (40m ÷ v)
最后,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声波回声距离为20m,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等式:
340m/s × (40m ÷ v) = 20m
解题计算:
340m/s × (40m ÷ v) = 20m 340m/s × 40m = 20m × v 13600 = 20v
v = 13600 ÷ 20
v = 680
所以,汽车的速度为680m/s。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速度相关综合计算》专题训练-人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速度相关综合计算》专题训练-人教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860c13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32.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速度相关综合计算》专题训练-人教版(含答案)1.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
若汽车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中,汽车行驶了14 m,制动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2.3 s。
汽车在两个过程中通过的总距离为30 m。
求:(1)汽车在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
(2)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2.小刚从家中出发到新世纪广场,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
全程的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求:(1)小刚骑车的速度。
(2)小刚从家到新世纪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
(3)小刚步行20s通过的路程。
3.国庆节期间,小陆从遵义乘火车去北京旅游,他乘坐的火车长为500 m。
途中当火车以72 km/h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隧道时,小陆测出自己通过该隧道的时间为1 min 5 s。
(1)该隧道的长度为多少米?(2)火车完全通过该隧道需要的时间为多少秒?(3)若该火车通过一座长为0.8 km的大桥时,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11.5 s,则该火车过桥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每秒?(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甲、乙两列火车长为100 m和150 m,甲火车的速度是54 km/h,乙火车的速度是10 m/s。
(1)哪列火车的速度大?(2)乙火车在2 h内行驶了多少千米?(3)如果两火车同向行驶,求快车追上慢车时,两火车首尾相遇到首尾离开的时间是多少?5.某人乘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6.如图所示,是小丽开车即将到达隧道口时所发现的交通标志牌。
(1)请你解释两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2)若匀速通过该隧道所用的时间为3min,请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通过计算判断小丽开车是否超速。
7.小林家门口到贵港新世纪广场的公交路线全长9 km,周末,小林从家门口的公交车站乘坐公共汽车用时15 min到达新世纪广场公交车站与同学汇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专题训练速度相关综合计算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专题训练速度相关综合计算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f21ce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68.png)
第一章专题训练速度相关综合计算1.区间测速是限定汽车通过某段路的平均速度不要超过特定值。
图为沈抚公路上某处区间测速的警示牌,60表示区间限速为60km/h。
求:(1)为不超速,通过这段路程至少需多长时间;(2)若前半程平均速度为75km/h,为保证全程不超速。
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最大为多少km/h?2.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京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h15min,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h45min求:(1)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2)轿车从B地到南京,前半程保持原来的速度不变,后半程用时20min,求B地到南京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每秒?(结果保留1位小数)3.常州地铁1号线的开通,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表为地铁1号线从茶山站到常州火车站的运行时刻表,问:站名茶山清凉寺同济桥文化宫博爱路常州火车站到站时刻/(时:分)——6:016:036:056:076:09发车时间/(时:分)6:006:026:046:066:08——路程/km0 1.2 2.3 3.3 4.4 5.4(1)地铁从茶山站出发直至抵达常州火车站,用时多长?(2)地铁从茶山站出发直至抵达常州火车站,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合多少米每秒?4.喜羊羊在离羊村300m的地方玩耍,不幸被后方180m处的灰太狼发现(如图),灰太狼以为有顿丰盛的美餐了,于是用20m/s的速度向喜羊羊直线猛扑过去,由于动作太大,被敏锐的喜羊羊及时发现,喜羊羊撒腿就跑(假如灰太狼和喜羊羊同时起跑),求:(1)灰太狼跑到喜羊羊玩耍的地点需要多少时间?(2)假设到达羊村就算安全,喜羊羊以15m/s的速度奔跑,她能安全到达羊村吗?请通过计算说明。
5.为严惩酒后驾车,公安部出台了2020最新酒驾处罚标准,资料显示:一个人在正常情况下,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反应时间为0.75s,而人饮酒后反应时间会延长,反应距离也将增加,如图所示,酒后驾驶的司机驾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90m处有紧急情况,经过一段反应时间(反应时间内汽车仍以原来的速度行驶)后开始紧急制动刹车,经过3s制动,汽车滑行40m撞倒障碍物后停止。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章速度计算超声波测速专题(部分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章速度计算超声波测速专题(部分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bf4cb2d4d8d15abe234eea.png)
速度计算超声波测速专题1如图(a),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P1、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 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9秒,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假设被测汽车沿直线匀速行驶.(1)图b中每小格表示的时间是s.(2)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多少?(3)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多少?(4)汽车的速度是多少m/s?2.高速公路上常用超声波测速仪来测量汽车速度。
某次检测时,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超声波返回信号,用时0.4s,如图所示。
第二次发出到接收到返回信号用时0.3s,两次发出信号时间间隔是1s。
(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保持不变)求:(1)题目中被测汽车第一次接收到超声波时,汽车到超声波测速仪的距离S1是多少?(2)被测汽车两次接收到超声波的距离差S3是多少?(3)被测汽车的速度是多大?3.如图(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P1、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 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9秒,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则被测车的车速为()A.20米/秒B.25米/秒C.30米/秒D.40米/秒4.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检测车速。
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受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
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1.4速度的测量(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1.4速度的测量(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bc245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ae.png)
知识点一:求平均速度实验 测量平均速度实验原理:t s v =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小车,斜面、金属片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很小的坡度,在斜面底端固定金属片实验步骤:(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 1(2)释放小车,用停表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1(3)根据测得的s 1、t 1,利用公式ts v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的平均速度v 1(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 2和小车从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所用的时间t 2,用公式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 2实验结论:车在斜面上做变速直线运动,在不同的路段,小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不同 机械运动——测量平均速度知识导航拓展:从斜面上滑下的小车,速度会越来越快,其速度的变化情况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斜面倾斜程度越大,通过同的路程,用的时间越短。
练习题1:关于测:“平均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为便于测量时间,应保持斜面较缓的坡度B.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C.用刻度尺和秒表一起测量出物体的速度,用到了等效替代法D.用tSv 算出的平均速度,可以粗略表示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练习题2:小红同学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将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到达位置B和位置C,记录下小车在米尺上对应的位置及对应的时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小车经过AB段的路程s AB为40.0cmB.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约为0.27m/s知识点练习C.根据图示测量数据,可测出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D.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其在BC段的平均速度练习题3:如图所示,小明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A点静止下滑,经过B点到达C点,图中已标出小车经过A、B、C三点对应时刻。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速度大题专项---回声定位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速度大题专项---回声定位](https://img.taocdn.com/s3/m/583d4de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38.png)
回声定位1.某人发现远处有一座大山,他就地一掌,经过听到回声,那么,他距离大山约多少米?(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2.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着一座悬崖,他向悬崖大喊一声,经过6秒听到回声:(1)若汽艇静泊在水面,他离悬崖多远?(2)若汽艇以10米/秒的速度正对悬崖驶去,他喊时离悬崖多远?3.在海难打捞中,沉船定位和测量海深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又叫“声呐”),它的探测系统将所测出的数据送到中央运算器运算。
如果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探测系统发出信号后经3s收到反射回的信号,请计算沉船处的深度。
4.某同学乘坐一辆汽车面对一座高山。
已知声音传播速度为340 m/s。
求:(1)若汽车是静止的,汽车鸣一声喇叭,历时t=5 s听到回声,则汽车距离高山多远?(2)若汽车以10 m/s的速度正对着高山驶去,汽车鸣一声喇叭,历时t=3s听到回声。
鸣喇叭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5.一辆汽车在山崖前鸣笛,(汽车静止)鸣笛后4s司机听到了回声.(声音的传播速度v=340m/s)求:(1))汽车距山崖的距离?.求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山崖的距(2)该汽车若以54km/h的速度匀速驶向前面的山崖,鸣笛后4s司机听到了回声离?6.潜艇静止在马里亚那海沟(世界上最深的海沟)的海面,向海沟发出超声波,16.0s 后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回声;若潜艇在海面上发出超声波脉冲的同时,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14.0s 后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回声。
已知超声波在水中的速度是1500m/s.求:(1)超声波到达海底所用时间;(2)马里亚那海沟距海平面的深度;(3)潜艇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7.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检测车速。
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
如图甲所示,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 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
(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声速与车速不变)(1)汽车第一次收到超声波信号时,距测速仪多远?(2)汽车行驶速度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能不能向月球发射超声波信号来测量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距离呢?为什么?8.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检测卷(有答案解析)(3)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检测卷(有答案解析)(3)](https://img.taocdn.com/s3/m/efdc58e414791711cd7917c4.png)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有误差B.误差是难免的,所以减少误差是不可能的C.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减少误差D.如果测量次数非常多,取平均值,误差就不存在了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一条平直公路跑步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以下关于甲、乙两人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均做匀速直线运动B.0~50s内甲、乙运动的平均速度相同C.甲的速度始终大于乙的速度D.乙的速度始终为4m/s3.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乙同学得知消息后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A.两同学在t=15min时相遇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2倍D.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5倍4.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段汽车运动的速度为15km/h B.AB段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C.CD段汽车的运动方向与OA段汽车的运动方向相同D.汽车在4h内运动的路程为30km5.物理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A.刻度尺B.天平C.量筒D.弹簧测力计6.如图所示图像描述了甲、乙、丙、丁四物体的运动状态,其中运动速度相同的两物体是()A.甲和丁B.甲和乙C.乙和丙D.丙和丁7.如图甲是a,b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关于该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a车的图线表示的是a车比b车晚出发5sB.图甲中的10s时刻表示a,b两车此时的速度相等C.图甲中的b车的图线表示的是b车出发时间在a车前15m处D.图乙中的图线是b车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8.图为滨河大道上某处区间测速的警示牌。
根据这块警示牌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A.应不少于12min B.应不超过12min C.应不少于20min D.应不超过20min 9.2019年10月18日﹣27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会在武汉举行。
河北省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4节速度的测量小册新版新人教版(含答案)
![河北省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4节速度的测量小册新版新人教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67504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6.png)
河北省八年级物理上册小册新版新人教版:第一章机械运动第4节速度的测量新旧衔接1.高速公路可以提高交通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为我们的出行提供了安全便捷的方式。
在高速公路上经常可以看到“区间测速”路段的标志(如图)。
认真观察图片,思考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推断“区间测速”的基本原理为。
(第1题)2.你一定听说过也许还见到过“倒车雷达”,它测距的工作原理是。
(第2题)预学新知实验: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1.原理:。
2.测量的物理量是和。
3.实验器材:长木板、木块、小车、、和金属片(挡板)。
4.实验中小车做直线运动。
素养目标1.(重点)能用刻度尺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能用秒表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计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根据公式v=ss2.(难点)初步了解物理实验的过程——明确目的、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课堂任务1 设计实验1.测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依据公式,测量出物体运动的和通过这段路程的,就可以算出物体在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2.实验器材:长木板、木块、小车、刻度尺、秒表和金属片(挡板),装置如图。
(1)木块的作用是与长木板组成斜面,使小车能够沿斜面。
(2)金属片的作用:使小车停止运动,方便测量。
3.需要测量出:①全程的平均速度;②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注意事项:①应注意使斜面的坡度,便于测量时间。
斜面的坡度不能太小,否则小车可能运动不到斜面底端;斜面的坡度也不能太大,否则小车可能会快速运动到斜面底端,所用时间太短,不易测量,容易产生较大误差。
②小车应从斜面顶端由(填“运动”或“静止”)释放。
③实验过程中斜面的坡度(填“保持不变”或“多次改变”)。
④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时,若起点从车头测量,则终点应测量到。
课堂任务2 进行实验1.测量全程的平均速度(1)如图甲,将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
请在图中用“↔”标明小车由斜面顶端到底端要通过的路程s1,用刻度尺测量出s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速度计算超声波测速专题
1如图(a),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P1、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
速仪匀速扫描,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秒,超声波在空
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假设被测汽车沿直线匀速
行驶.
(1)图b中每小格表示的时间是 s.
(2)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多少?
(3)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多少?
(4)汽车的速度是多少m/s
2.高速公路上常用超声波测速仪来测量汽车速度。
某次检测时,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超声波返回信号,用时,如图所示。
第二次发出到接收到返回信号用时,两次发出信号时间间隔是1s。
(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保持不变)求:(1)题目中被测汽车第一次接收到超声波时,汽车到超声波测速仪的距离S1是多少(2)被测汽车两次接收到超声波的距离差S3是多少(3)被测汽车的速度是多大
3.如图(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P1、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秒,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则被测车的车速为()
A.20米/秒 B.25米/秒 C.30米/秒 D.40米/秒
4.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检测车速。
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受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
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
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
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 ?)
A.28.33米/秒 B.13.60米/秒 C.14.78米/秒 D.14.17米/秒
5.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峭壁之前某一位置鸣枪,经过听到回声,已知声速为340m/s,则测量员能测出他与峭壁间的距离为170m.与此类似,如图所示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指向车辆发出超声波脉冲信号,并接收经车辆反射的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在某次测速过程中,超声波测速仪对某一汽车共发射两次信号,接收两次信号,数据如下:
时刻/s01
事件第一次发出信号第一次接收信号第二次发出信号第二次接收信号
已知在空气中传播是340m/s,若汽车是沿直线匀速行驶
(1)求汽车在反射两个超声波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2)求汽车的速度(保留1位小数) /s
6.小明乘汽车去60千米外杭州一路上,车上计指针从未超过图(a)所示位置问:
(1)到达杭州至少需多少时间?
(2)如果汽车按计上示数匀速直线行驶时,汽车功率是72千瓦,则汽车受到阻力多大?
(3)为监控是否超过规定最高车速,交通部常用来检如图(b)所示,如果某次检车速时,第一次从至到用了秒,第二次从至到用了秒,时间间隔是1秒,则汽车是米/秒(假设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7.这是在高速公路上用量车速示意图,B脉冲,和到,物体设小车向右运动先后经过P、Q两点,小车经P点时,B第一个脉冲小车反射,B,B从发射到历时t1=,小车经Q点时,B发射第二个脉冲历时t2=,相邻发射脉冲时间间隔△t=,在空气中传播v=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求小车先后反射脉冲时间内位移△x和汽车
8.如图是在高速公路上用量车速示意图,脉冲,和到间,物体现对距其
x=380m匀速行驶中汽车,从到反射回来时间间隔△t=,在空气中传播是v
声=340m/s,则汽车v= m/s,当到反射回来时,汽车前进了 m,汽
车距测试仪 m;若这段高速公路限定时速为120km/h,该汽车是否超速
9.图A是在高速公路上用量车速示意图,脉冲,和到间,物体图B中p1、p2是,n1、n2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设匀速扫描,p1、p2之间时间间隔△t=,在空气中传播是v=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则图B可知,汽车在到p1、p2两个之间时间内前进距离是 m,汽车是 m/s
解:本题首先要看懂B图中标尺所记录的时间每一小格相当于多少:由于P1,P2?之间时间间隔为,标尺记录有30小格,故每小格为1/30s 其次应看出汽车两次接收(并反射)超声波的时间间隔:P1发出后经12/30s接收到汽车反射的超声波,故在P1发出后经6/30s车接收,
发出P1后,经1s发射P2,可知汽车接到P1后,经t1=1-6/30=24/30s发出P2,而从发出P2到汽车接收到P2并反射所历时间为t2=30s,故汽车两次接收到超声波的时间间隔为t=t1+t2=30s,求出汽车两次接收超声波的位置之间间隔:s=(6/30)v声=17m,故可算出v汽=s/t=17÷(30s)=s.
10如图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b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n1、n2分别是P1、P2由汽
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t=,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b可知,图中每小格表示的时间是秒,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米.
由题意可知,P1、P2的时间间隔为秒,根据图b所示P1、P2的间隔的刻度值,即可求出图中每小格表示的时间;以及P1、n1和P2、n2之间间隔的刻度值.可以求出P1、n1和P2、n2之间的时间,即超声波由发出到接收所需要的时间.从而可以求出超声波前后两次从测速仪汽车所用的时间,结合声速,进而可以求出前后两次汽车到测速仪之间的距离.
解答:解:P1、P2的间隔的刻度值为30个格,时间长为秒,因此图中每小格表示的时间为t=30s=;
因为P1、n1之间间隔的刻度值为12,所以对应的时间为秒;P2、n2之间间隔的刻度值9,所以对应的这两点之间对应的时间为秒.
P1、n1之间的时间为超声波第一次从测速仪发出后遇到行进的汽车又回来所用的时间,所以超声波传播到汽车所用的时间t1为秒.由此可以求出汽车在接收到p1的信号时汽车与测速仪之间距离:S1=vt1=340m/s×=54.4m;
同理可求出汽车在接收P2信号时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S2=vt2=340m/s×=40.8m.
由此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S=54.4m-40.8m=13.6m.
3.为监控车辆是否超过规定的最高车速,交通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测速原理如图乙所示,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被测车辆的速度.如果某次检测车速时,第一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第二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两次信号发出时间间隔是1s,则汽车经过的路程是 m,被测汽车速度是 m/s.(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7m/,且保持不变,汽车匀速行驶
分析:(1)由题意可知,P1、P2的时间间隔为,根
据图乙所示P1、P2的间隔的刻度值,以及P1、n1
和P2、n2之间间隔的刻度值.可以求出P1、n1和
P2、n2间的时间,即超声波由发出到接收所需要的时间;从而可以求出超声波前后两次从测速仪汽车所用的时间,结合声速,进而可以求出前后两次汽车到测速仪之间的距离;由于汽车向着测速仪方向运动,所以两者之间的距离在减小.汽车前后两次到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之差即为汽车前进的路程.
(2)由于两次超声波发出的时间间隔为.汽车运动的时间为从第一次与超声波相遇开始,到第二次与超声波相遇结束.求出这个时间,就是汽车运动的时间.
(3)根据汽车运动的距离和时间,即可求出汽车的运动速度.
解答:解:
(1)P1、P2的间隔的刻度值为个格,时间长为,P1、n1之间间隔的刻度值为个格,所以对应的时间为;测速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时,经过了到达了汽车处,而信号从汽车处返回测速仪,也行驶了的时间;
P2、n2之间间隔的刻度值1个格,所以对应的这两点之间对应的时间为,测速仪第二次发出超声波时,经过了到达了汽车处,而信号从汽车处返回测速仪,也行驶了的时间;
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仪时,汽车距测速仪:
s1=v声t1=340m/s×=51m;
第二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仪时,汽车距测速仪:
s2=v声t2=340m/s×=34m;
因此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的过程中,行驶了:s′=s1-s2=51m-34m=17m;(2)这17m共用了:t′=△t-t1/2+t2/2=;
(3)所以汽车的车速为:v′=s/t=17m/ =2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