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的解剖示意图
大脑结构图图例课件
![大脑结构图图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f7e36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f.png)
顶叶
总结词
处理感觉信息
详细描述
顶叶主要负责处理来自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息,包括触觉、温度、疼痛等。它还与空间感知、 身体感知和注意力等方面有关。
颞叶
总结词
听觉处理和记忆
详细描述
颞叶主要负责处理听觉信息,包括语音识别、音乐感知和语言理解等。它还与 记忆、学习和情感等方面有关。
枕叶
总结词:视觉处理
详细描述:枕叶主要负责处理视觉信息,包括物体识别、颜色感知和空间视觉等。它还与注意 力、阅读和视觉记忆等方面有关。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 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
症状:患者可能出现肌肉僵硬、震颤 、运动迟缓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
姿势不稳和平衡障碍。
病因:帕金森病通常与大脑黑质多巴 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有关。
治疗: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的主要治 疗方法,包括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 激动剂等。手术治疗如脑深部电刺激 等也可用于缓解症状。
大脑结构图图例课件
目录
• 大脑结构概述 • 大脑各区域结构图例 • 大脑神经元与突触图例 • 大脑疾病图例与案例分析
01
大脑结构概述
大脑的构成
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通过神经纤维连接 01 。
大脑表面覆盖着大脑皮质,是神经元细胞体密集 02 的区域,控制着人的思维和行为。
大脑内部结构还包括脑干、小脑、边缘系统等, 03 各部分协同工作以实现各种生理功能。
04
大脑疾病图例与案例分析
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 性疾病,主要影响患者的记忆力、思
维和行为。
症状:早期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思 维混乱和判断力下降等,随着病情发 展该病通常在老年期发病,与遗 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
人体断层解剖图谱大脑-头(颅脑)冠状位解剖示意图 PPT课件
![人体断层解剖图谱大脑-头(颅脑)冠状位解剖示意图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002d73b52acfc788ebc93e.png)
(1)大脑纵裂(2)大脑镰(3) 上矢状窦(4)胼胝体干(5) 透明隔(6)胼胝体嘴(7)胼 胝体下区(8)侧脑室前角(9) 大脑前动脉(10)大脑中动脉 (11)尾状核头(12)内囊前 肢(13)豆状核(14)外囊 (15)屏状核(16)最外囊 (17)岛叶(18)胼胝体沟 (19)扣带沟(20)扣带回 (21)外侧沟(22)岛环状沟 (23)额叶(24)额上回(25) 额中回(26)额下回(27)颞 叶(28)直回(29)嗅三角 (30)眶回(31)鞍结节(32) 前床突(33)蝶窦(34)视神 经(35)视交叉(36)颈内动 脉(37)海绵窦(38)鼻后孔 (39)蝶骨翼突(40)软腭 (41)翼外肌(42)颞肌 (43)冠突(44)上颌动脉 (45)下颌支(46)咬肌(47) 颧弓(48)颏舌肌(49)颏舌 骨肌(50)下颌舌骨肌(51) 舌动脉(52)舌神经(53)舌 下腺
(1)上矢状窦(2)大脑镰(3)胼胝体 干(4)穹窿体(5)大脑内静脉(6)内 髓板(7)丘脑带(8)第三脑室(9) 侧脑室体(10)尾状核体(11)丘纹上 静脉(12)丘脑前核群(13)丘脑内侧 核群(14)丘脑外侧核群(15)内囊 (16)苍白球(17)壳(18)外囊(19) 屏状核(20)最外囊(21)岛叶(22) 胼胝体沟(23)扣带回(24)扣带沟 (25)额上回(26)中央前回(27)中 央沟(28)中央后回(29)顶下小叶 (30)外侧沟(31)颞横回(32)颞上 回(33)颞下回(34)枕颞内侧回(35) 海马旁回(36)海马(37)海马伞(38) 侧脑室下角(39)尾状核尾(40)内、 外侧膝状体(41)红核(42)黑质(43) 大脑脚底(44)脚间窝(45)丘脑间粘 合(46)小脑上脚交叉(47)脑桥基底 部(48)三叉神经(49)前庭蜗神经 (50)内耳道(51)基底动脉(52)桥 池(53)岩下窦(54)小脑脑桥角池 (55)小脑绒球(56)颈内动脉(57) 颈内静脉(58)颞骨鼓部(59)茎突 (60)茎突咽肌(61)鼓室(62)内耳 (63)咽(64)咽外侧间隙(65)翼内 肌(66)上颌动脉(67)下颌支(68) 咬肌(69)腮腺(70)颞浅动脉(71) 下颌后静脉(72)面神经分支(73)外 耳道(74)小脑幕(75)乳突窦(76) 颞肌(77)头前直肌(78)头外侧直肌 (79)枕骨基底部(80)视束(81)大 脑后动脉
大脑结构解剖图
![大脑结构解剖图](https://img.taocdn.com/s3/m/69bd7834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63.png)
2021/10/10
Olfactory bulb Olfactory tract Olfactory trigone Anterior perforated substance
16
2021/10/10
Hippocampus Dentate gyrus
Hippocampal form
Sulci and gyri of medial surface
Corpus callosum Callosal sulcus cingulate gyrus Cingulate sulcus
Paracentral lobule Marginal ramus
Parietooccipital sulcus
Collateral sulcus 侧副沟
Occipitotemporal sulcus 枕颞沟
Medial occipitotemporal gyrus 枕颞内侧回
Lateral occipitotemporal gyrus 枕颞外侧回
Hippocampal sulcus 海马沟
Parahippocampal gyrus 海马旁回
2021/10/10
3
Five lobes
Frontal lobe 额叶 Parietal lobe 顶叶 Temporal lobe 颞叶 Occipital lobe 枕叶 Insular lobe 岛叶
Parietal lobe
Insular lobe
2021/10/10
4
Sulci and gyri of Superolateral surface
Motor speech area 运动性语言中枢
脑MRI常用解剖
![脑MRI常用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80362d24ba0d4a7303763aa9.png)
尾状核头 内囊
壳核 苍白球
扣带回 透明隔
上矢状窦 下矢状窦 丘脑间粘连
背侧丘脑 松果体
额上沟
额下沟 侧脑室 穹窿柱 外侧沟 第三脑室 颞上沟
颞下沟 海马伞 扣带回峡 枕颞外侧沟 距状沟
脑部主要结构横断位 13
额上回 胼胝体下区 尾状核头 豆状核 额中回 侧脑室额角 额下回
岛叶
第三脑室 颞上回 后连合 颞中回 基底静脉 海马伞 扣带回峡 颞下回
额中回 中央前沟 中央沟
中央后沟 顶下小叶
上矢状窦
顶上小叶 顶内沟
脑部主要结构横断位 4
大脑纵裂
大脑镰
额上回 额中回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 扣带沟缘支 楔前叶
上矢状窦
额上沟
中央前沟 中央沟 中央后沟 顶下小叶 顶内沟顶上小叶来自脑部主要结构横断位 5
大脑镰
额上回 额中回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 顶下小叶 顶上小叶
枕叶
上矢状窦
下矢状窦 底丘脑 侧脑室 四叠体上丘
额上沟
额下沟
内囊 前连合 外侧沟 颞上沟 海马旁回 颞下沟 枕颞外侧沟 枕颞内侧沟 舌回 距状沟 楔叶
脑部主要结构横断位 14
红核 黑质
第三脑室 额叶直回 额叶眶回
终板 颞上回
灰结节 乳头体 大脑脚
颞中回
颞下回
海马旁回
小脑上蚓部 直窦 枕叶
上矢状窦 侧脑室颞角
大部分传入和传出的投射纤维呈辐射状投射的 大脑皮层,此部分纤维称为放射冠。
基底节区横断位图示
基底节区MRI
基底节区冠状位图示
基底节区冠状位MRI
半卵圆中心MRI
2、间脑
间脑位于大脑半球与中脑之间,外邻内囊,内 侧面形成第三脑室的侧壁,间脑与大脑的分界 为室间孔和视交叉上缘的连线,此线也是其前 界;间脑与中脑的分界是后连合至乳头体后缘 的连线,此线为其下界,包括后连合、乳头体。
大脑的解剖ppt课件
![大脑的解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38686569eae009581bec52.png)
(三)颞叶(temporal lob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2. 优势半球颞中回后部损害 命名性失语(anomic aphasia):患者对于 一个物品,能说出它的用途,但说不出它的名称 3. 颞叶钩回损害 可出现幻嗅和幻味,做舔舌、咀嚼动作,称 为钩回发作
4. 海马损害 可发生癫痫,出现错觉、幻觉、自动症、似曾 相识感、情感异常、精神异常、内脏症状和抽搐, 还可以导致严重的近记忆障碍 26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图2-2 右侧大脑半球内侧面结构及功能区
其后端为枕极, 内侧面以距状裂 分成楔回和舌回
28
(四)枕叶 (occipit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围绕距状裂的皮质为视中枢,亦称纹状区,接受 外侧膝状体传来的视网膜视觉冲动
距状裂上方的视皮质接受上部视网膜传来的冲动 下方的视皮质接受下部视网膜传来的冲动 枕叶主要与视觉有关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1. 外侧 面: 以脑梗死、肿瘤和外伤多见
① 额极病变: 以精神障碍为主,表现为: 记忆力和注意力减退 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缺乏始动性和内省力 思维和综合能力下降,可有欣快或易怒
10
(一)额叶(frontal lob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②中央前回病变:
刺激性病灶 破坏性病灶
② 运动前区 ③ 皮质侧视中枢
额中回后部
8
(一)额叶(front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④ 书写中枢
优势半球的额中回后部
⑤ 运动性语言 优势半球外侧裂上方和额下 回 中枢(Broca区) 后部交界的三角区 ⑥ 额叶前部 与记忆、判断、抽象思维、情感 和冲动行为有关
9
(一)额叶(frontal lobe)
颅脑解剖图谱PPT课件
![颅脑解剖图谱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a172a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1.png)
目录
• 颅骨解剖 • 大脑解剖 • 脑神经 • 脑室与脑脊液 • 脑血管与脑血流 • 临床病例分析
01
颅骨解剖
颅盖骨
脑颅骨
包括额骨、顶骨、枕骨、颞骨等, 主要起到保护大脑的作用。
面颅骨
包括上颌骨、下颌骨、颧骨、鼻骨 等,主要起到保护面部器官的作用。
颅盖骨的骨性结构
颅盖骨由多块大小不同的扁骨组成, 其形状和位置与大脑的形态相匹配, 能够为大脑提供足够的保护。
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 主要是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等危险因素;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则针对 不同的病变类型和程度进行。
神经系统肿瘤病例
神经系统肿瘤概述
神经系统肿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肿瘤,可发生在脑、脊髓、神经根等部位,分为良性肿瘤 和恶性肿瘤两类。
脑室系统
脑室定义
脑室壁结构
脑室是大脑内部的空腔,主要容纳脑 脊液。
脑室壁由室管膜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具有分泌和吸收脑脊液的功能。
脑室类型
包括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 每个脑室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脑脊液的产生与循环
产生方式
脑脊液主要由脑室壁的脉络丛产 生,富含离子和蛋白质。
循环路径
脑脊液从侧脑室开始,经过第三 脑室、中脑导水管和第四脑室, 最终经由蛛网膜颗粒吸收进入血
脑血管疾病病例
01
脑血管疾病概述
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病变,包括脑梗塞、脑出血
等,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02 03
脑血管疾病的分类
脑血管疾病可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 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则是由于脑血 管破裂出血所致。
脑部结构示意图
![脑部结构示意图](https://img.taocdn.com/s3/m/ea7b316acaaedd3382c4d303.png)
端脑telencephalon (大脑cerebrum)胼胝体corpus callosum大脑横裂大脑纵裂cerebral longitudinal fissure大脑半球cerebral hemispheretemporal l.3条沟大脑半球外侧面脑岛insulaInsular lobe胼胝体扣带沟中央沟顶枕沟距状沟calcarine sulcus枕颞沟侧副沟海马旁回parahippocampal gyrus海马回钩uncus 海马沟中央旁小叶大脑半球内侧、底面枕颞外侧回海马hippocampus脑底面枕颞外侧回pyramidal大脑皮质的细胞构筑分区(外侧面)大脑皮质的细胞构筑分区(内侧面)大脑皮质cerebral cortex的机能定位1. 第I 躯体运动区: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2. 第I 躯体感觉区: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第I 躯体感觉区: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上下颠倒头部为正•左右交叉•面积决定于功能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1. 第I 躯体运动区: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2. 第I 躯体感觉区: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3. 视区:距状沟两侧的皮质4. 听区:颞横回5. 平衡觉区:中央后回下端头面部代表区6. 味觉区:中央后回下方的岛盖部7. 嗅觉区:海马回钩附近8. 内脏运动中枢:边缘叶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语言区language areas 在优势半球8. 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的后部9. 书写中枢:额中回的后部10. 听觉性语言中枢:颞上回的后部11. 视觉性语言中枢:角回大脑基底核basal nuclei纹状体corpusstriatum苍白球壳豆状核lentiform n.尾状核caudate n.:旧纹状体屏状核claustrum杏仁体amygdaloid body 新纹状体锥体外系:边缘系统:功能不明尾状核体尾状核头豆状核背侧丘脑尾状核尾杏仁体amygdaloid body壳putamen屏状核claustrum背侧丘脑脑的冠状切面苍白球globus pallidus尾状核caudate n.豆状核lentiform n.大脑髓质medulla 连合系commissural fibers联络系associated fibers投射系projection fibers胼胝体连合系commissural fibers•胼胝体corpus callosum :联系两侧额、顶、枕、颞叶•前连合:联系两侧嗅球和颞叶•穹隆fornix 连合:联系两侧海马和齿状回胼胝体干胼胝体膝胼胝体嘴胼胝体压部前连合穹隆联络系associated fibers •弓状纤维•钩束•上纵束•下纵束•扣带投射系projection fibers内囊internal capsule1.位置2.分部内囊前肢anterior limb内囊膝genu内囊后肢posterior limb投射系projection fibers内囊internal capsule1.位置2.分部内囊前肢anterior limb内囊膝genu内囊后肢posterior limb尾状核头丘脑前辐射额桥束苍白球壳豆状核皮质红核束顶枕颞桥束听辐射视辐射外侧膝状体内侧膝状体背侧丘脑丘脑上辐射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内囊模式图侧脑室lateral ventricle •位置大脑半球内,围绕尾状核•形态:C形,四部中央部、前角、后角、下角•交通前角→室间孔→第三脑室脑室的铸型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1.位置:半球内侧面,胼胝体周围2.组成•边缘叶:隔区(胼胝体下区、终板旁回)、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结构(海马、齿状回)•有关皮质岛叶、颞极•有关皮质下结构杏仁体隔核下丘脑上丘脑丘脑前核群中脑被盖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1.位置:半球内侧面,胼胝体周围2.组成•边缘叶:隔区(胼胝体下区、终板旁回)、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结构(海马、齿状回)•有关皮质(如岛叶、颞极)•有关皮质下结构(如杏仁体、隔核、下丘脑、上丘脑、丘脑前核群、中脑被盖)3.功能:与内脏活动、内分泌活动、情感行为、学习记忆等有关Telencephalon, Cerebrum1. In the anterior and middle cranial fossae2. Lobes of the cerebral hemispherefrontal lobe, parietal lobe,occipital lobe, temporal lobe,insula3. Functional localization of the cerebral cortex•primary motor area: precentral gyrus and anterior part of paracentral lobe •primary somesthetic area:postcentral gyrus and posterior part of paracentral lobe •primary visual area:lips of calcarine sulcus •primary auditary area:temporal transverse gyri 4. Basal nuclei of cerebrumcorpus striatumclaustrumamygdaloid bodycaudate nucleuslentiform nucleus( putamen,globus pallidus)5. Medulla of cerebrum nerve fibers•commissural fibers:corpus callosum, fornix •associated fibers•projection fibersinternal capsule : area betweencaudate nucleus, thalamus andlentiform nucleus 6. Limbic system •limbic lobe •hippocampal formation: hippocampus,dentate gyrus,parahippocampus gyrus •amygdaloid nucleushypothalamusepiathalamus…•The two lateral ventricles*cerebral hemispheres*connected with the third ventriclethrough the interventricular foramen *anterior, inferior, posterior horns and the body.听看说创作。
小脑的解剖结构
![小脑的解剖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8f584c05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b.png)
小脑
小脑分叶模式图
3.内部结构 (1)小脑皮质
小脑
3.内部结构 (1)小脑皮质 (2)小脑核
小脑
顶核 球状核
栓状核 齿状核
小脑的内部结构
1.小脑外形 2.小脑分叶 3.内部结构
(1)小脑皮质 (2)小脑核
小脑
小脑上脚
小脑中脚
小脑下脚
小脑的纤维束
(3)小脑的功能
维持身体平衡
损伤:平衡失调 行走不稳 眼球振颤
古小脑
原小脑示意图
(3)小脑的功能
调肌张力, 步态、 习惯性动作
损伤:肌张力降低
旧小脑
脊髓小脑示意图
(3)小脑的功能
协调肌运动
损伤:运动不协调 (共济失调) 如举足过高 指鼻试验阳性
新小脑
皮质脑桥小脑系示意图
第四脑室
小脑
第四脑室
外侧孔 正中孔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
脑的正中矢状断面
中央管
脑
端脑
间脑
脑干
脑的正中矢状断面
小脑
小脑
脑的底面
脑的正中矢状断面
1.小脑外形
小脑
小脑扁桃体
原裂 小脑半球
小脑蚓
绒球 绒球脚 小结
1.小脑外形 2.小脑分叶
绒球小结叶
古小脑(前庭小脑) 前叶 蚓垂、蚓锥体 旧小脑(脊髓小脑) 后叶 新小脑(大脑小脑)
小脑
1.小脑外形 2.小脑分叶
绒球小结叶
古小脑(前庭小脑) 前叶 蚓垂、蚓锥体 旧小脑(脊髓小脑) 后叶 新小脑(大脑小脑)
颅脑基本解剖医学PPT课件.ppt
![颅脑基本解剖医学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1c2d5d2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c7.png)
28
29
30
松果体
31
正常解剖 垂体
正常垂体前叶为均匀等信号,其上缘平直或略
凹陷,正常垂体的最大高度根据不同的人群有
不同的标准,称之为“6, 8, 10, 12”(mm)原
则
后叶较小,通常为T1WI高信号(脂肪抑制后仍 为高信号),反应正常抗利尿激素功能的完整
性(下丘脑、漏斗及垂体后叶轴)
环池:包绕中脑大脑脚外侧面
61
正常解剖 脑池
四叠体池:位于中脑四叠体背面与小脑上蚓前 缘之间
62
正常解剖 脑池
鞍上池:位于蝶鞍上方,前界为额叶直回, 后界为桥脑基底部前缘,两侧界为海马旁回 钩。池内有视交叉、视束、基底动脉环、颈 内动脉、垂体蒂、动眼神经、鞍背等。
63
64
正常解剖 脑池
包含垂直部(部位于岛叶与额、颞叶之间)和水平部(位 于颞叶与额、顶叶之间)
可见明显流空血管影(大脑中动脉主要分支) 颞叶外侧面(由上而下):颞上回(听觉皮层)、颞中回
和颞下回 颞叶内侧面:海马结构(海马及齿状回等)和海马旁回等
6
正常解剖 区分端脑各叶的主要沟和裂
半球纵裂:将大脑半球分为两侧半球,与位于 中线的鞍上池和四叠体池相延续
正常解剖
端脑(大脑) 间脑 中脑 桥脑 延脑 小脑
脑的组成
1
2
端脑(大脑)
3
正常解剖 区分端脑各叶的主要沟和裂
中央沟:将额叶和顶叶分开。是大脑凸面最深 的一条脑沟
前方:额叶中央前回——运动皮层 后方:顶叶中央后回——感觉皮层 额叶前下方(由内向外):直回、内侧眶回、外侧
眶回 额叶外侧面(由上而下):额上回、额中回、额下
回 两额叶内侧:大脑纵裂
脑部解剖PPT课件【23页】
![脑部解剖PPT课件【23页】](https://img.taocdn.com/s3/m/fcaaa2f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0.png)
-10-
(三)端脑的内部结构
1.基底核 (1)纹状体
纹状体
(2)屏状核 (3)杏仁体
尾状核 豆状核
新纹状体 壳 苍白球—旧纹状体
-11-
第11页/共23页
2.侧脑室 分四部分: 前角 — 伸向额叶 后角 — 伸入枕叶 下角 — 伸至颞叶 中央部 — 位于顶叶内
借左、右室间孔与第三 脑室相通
17-70 ,71
嗅三角 灰结节 乳头体 大脑脚 三叉神经 面神经
垂体
前庭蜗神经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橄榄
第4页/共23页
嗅球 嗅束 视神经 前穿质 视束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脑桥 展神经 舌下神经 锥体 锥体交叉
小脑
-4-
边缘叶
隔区
扣带回 额上回
胼胝体沟
扣带回 海马旁回 钩
胼胝体干 穹窿
扣带沟
中央旁小叶
楔前叶
胼胝体 (压部)
3.视觉区 距状沟上、下方的枕叶皮质 (17区) 一侧视觉区接受双眼同
侧半视网膜来的冲动
17区
-8-
第8页/共23页
4.听觉区 颞横回 (41、42区)
5.平衡觉区 中央后回下端
6.嗅觉区 海马旁回钩的内侧部及其附近
7.味觉区 中央后回下部(43区)
8.内脏运动中枢 边缘叶
-9-
第9页/共23页
-22-
第22页/共23页
感谢您的观看!
-23-
第23页/共23页
9.语言中枢 (1)运动性语言中枢: 额下回后部 -Broca 区(44、45区) (2)书写中枢: 额中回后部( 8区) (3)听觉性语言中枢: 颞上回后部(22区) (4)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 角回(39区)
大脑解剖结构图讲解 ppt课件
![大脑解剖结构图讲解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a718c00975f46527d3e15a.png)
ppt课件
23
4)听区 位于颞横回(41、42区) 接受双侧听觉传入
ppt课件
24
5)平衡区 中央后回下端面区附近 6)味区 中央后回下方的岛盖部
7)嗅区 (海马旁回)钩附近
ppt课件
25
8)运动性语言中枢
额下回后部(44、45区) 受损产生运动性失语 9)听觉性语言中枢 颞上回后部(22区) 受损产生感觉性失语(不理解 ) 10)视觉性语言中枢 角回(30区) 受损产生失读症 11)书写中枢 额中回后部(8区) 受损产生失写症 左右半球发育呈不对称性,各有优势,左侧半球以语言 关于优势半球:、 意识、数学分析等活动为主;又侧半球以非语言信息, 如 音乐、图形、时空概念等为主。 ppt课件
13
边缘叶:扣带回、海马旁回、齿状回、海马、隔区。
边缘叶
扣带回
海马旁回
ppt课件 14
二、端脑的内部结构
1、大脑皮质 是覆盖在大脑半球表面的灰质 (1)结构:原皮质:包括海马和齿状回 发生上较古老,神经元排列成3层 旧皮质:嗅球 新皮质:占据大脑皮质的绝大部分 神经元排列为6层 皮质的不同部位6层结构不同 所有的神经元大致可分为2类, 传出神经元多为大型细胞传出神经元多为大型细胞 联络神经元多为小型细胞联络神经元多为小型细胞
ppt课件
19
2)第一躯体感觉区 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
的后部 包括3、1、2区 特点同运动区 受损表现:
对侧肢体相应区 感觉障碍
ppt课件
20
躯体运动区
中央沟
躯体感觉区
视区 听觉中枢
ppt课件 21
人类大脑皮层第一 运动区与躯体各部 分的关系示意图
ppt课件
22
3)视区
脑头颅示意图课件
![脑头颅示意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9fe17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5.png)
参与神经传导:脑颅骨中的神经纤维参与神经传导,传递信息
02
支撑头部:脑颅骨可以支撑头部,保持头部稳定
脑颅示意图
脑颅结构:包括颅骨、脑膜、脑脊液、脑组织等
01
脑脊液:位于脑膜和脑组织之间,起到缓冲作用
04
颅骨:包括额骨、顶骨、枕骨、颞骨、蝶骨等
02
脑组织:包括大脑、小脑、脑干、丘脑等
05
脑膜:包括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
完成制作:检查脑颅示意图是否准确,完成制作
制作技巧
01
使用专业绘图软件,如Adobe Illustrator或CorelDRAW
02
绘制脑颅轮廓,注意比例和细节
03
添加脑部结构,如大脑、小脑、脑干等
04
使用不同颜色和透明度表示不同结构,提高视觉效果
05
添加文字说明,如结构名称、功能等
06
调整整体布局,确保清晰易读
02
脑颅解剖图:获取脑颅解剖图作为参考
03
素材库:收集相关素材,如骨骼、肌肉、血管等
04
制作步骤
01
准备工具:画板、画笔、颜料等
02
绘制轮廓:根据脑颅结构,绘制脑颅轮廓
03
填充颜色:根据脑颅结构,填充不同颜色
04
添加细节:添加脑颅内部结构,如脑室、脑沟等
05
标注名称:在脑颅示意图上标注各部分名称
06
谢谢
脑头颅示意图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脑颅结构
02
脑颅示意图制作
1
脑颅结构
脑颅组成
颅骨:包括额骨、顶骨、枕骨、颞骨、蝶骨等
01
脑膜:包括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
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的解剖示意图:
常见脑出血部位:
(1)基底节区出血:基底节区是最常见的脑出血部位,豆纹动脉的破裂出血血肿即位于基底节。
基底节出血又可以细分为:壳核出血,丘脑出血,尾状核头出血等。
①壳核出血( putamen hemorrhage ):基底节区的壳核是较为常见的出血部位,约占
50%~60% ,主要有豆纹动脉外侧在破裂引起,出血后可突破至内囊,临床表现与血肿的部位和血肿量有关,中大量出血时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内囊受损的引起的对侧偏瘫,还可有双眼向病灶一侧凝视,偏
身感觉障碍等。
出血量大时影响脑脊液的循环,压迫脑组织产生短时间内昏迷、呼吸心跳受影响,甚至出现短时间内死亡,出血量小时仅表现为肢体症状,临床上较为多见。
内囊外型出血
1.高血压性脑出血最常见的类型
2.多由外侧豆纹动脉破裂引起
3. 内囊三偏征(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及偏瘫) +失语
②丘脑出血( thalamic hemorrhage ):相对壳核出血发生率较低,主要由于丘脑穿支动脉或者丘脑膝状体动脉破裂导致,丘脑出血的特点除与壳核出血类似的症状如偏身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可出现精神障碍,临床上常见的有情绪低落、淡漠等,还可出现痴呆、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出血量较大亦可短时间内危急生命。
由于位置靠近第三脑室,丘脑出血症状容易反复,还易出现持续性顽固高热等症状。
内囊内型出血
偏身感觉障碍
③ 尾状核头出血:较为少见,出血量常不大,多破入脑室,出现急性脑积水症状如恶心、呕
吐、头痛等,一般不出现典型的肢体偏瘫症状,临床表现可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类似。
见复杂,可有肢体偏瘫、癫痫发作、失语、头痛、尿失禁、视野缺损等等。
3) 脑干出血( brain stem hemorrhage )
2)脑叶出血:发生率较少,约占脑出血的
烟雾病等患者常见, 血肿常见于一个脑叶内,
见,因为出血位置较为表浅,血肿一般较大,
5%~10% ,一般合并有颅内血管畸形、血液病、 有时也会累计两个闹叶, 临床上以顶叶最为常 根据不同的部位以及出血量, 临床表现较为多
①脑桥出血( pontine hemorrhage ):脑桥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 ,脑桥是较为重要的生命中枢,这种类型的出血病情相当危重,大于5ml 的出血即可出现昏迷、四肢瘫痪、呼吸困难等症状,还可出现急性应激性溃疡,出现中枢性顽固高热等,多数病人在发病后不久就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常在发病后48 小时内死亡,脑桥出血因极为凶险,治疗率及治愈率均较低,是属于一种危重的脑出血。
②中脑出血
③延髓出血 4)小脑出血( Cerebellar hemorrhage):小脑位于后颅窝,出血大于 10ml 即有手术指针。
小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 10%左右,发病后可出现小脑功能受损表现:眩晕、共济失调,患者可出现频繁呕吐、后枕部剧烈疼痛,一般不会出现肢体偏瘫症状,小脑出血量较大时刻出现脑桥受压影响呼吸功能。
小脑蚓部(双侧小脑半球中央部位)出血后血肿可压迫四脑室影响脑脊液循环,短时间内出现急性脑积水,必要时需要手术治疗。
( 5)脑室出血( cerebroventricular haemorrhage ):原发性脑室出血
较为少见,多见周围部位出血破入脑室。
原发性脑室出血症状较为明
显,如突发头痛、呕吐、颈强直等,大量出血可很快进入昏迷症状。
少量时:头痛,恶心,呕吐, Kerning 征(+) ,伴或不伴意识障碍。
大量时:“铸型样“,并流入蛛网膜下腔。
立即昏迷,患者四肢瘫痪, 瞳孔先缩小,随后散大,高热,呼吸深大,取大脑僵直,并迅速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