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涉及会计科目的财务造假【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企业财务造假案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企业财务造假现象频发,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投资者利益,影响了企业信誉。
本报告针对一起典型企业财务造假案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揭示财务造假的动机、手段和影响,为防范类似事件提供借鉴。
二、案例背景(一)企业简介XX公司成立于1998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酒店经营等业务。
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资产总额50亿元,员工人数2000余人。
曾被评为“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强”、“中国房地产诚信企业”等荣誉称号。
(二)造假行为概述2019年,XX公司被曝出涉嫌财务造假。
经调查,该公司通过虚构销售收入、隐瞒成本、虚增资产等方式,虚增利润约5亿元。
此案涉及多个部门,包括销售部、财务部、审计部等。
三、造假动机分析1. 利益驱动: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不惜采取造假手段,以期在短时间内提高业绩,满足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的期望。
2. 竞争压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在同行中脱颖而出,不惜采取不正当手段,包括财务造假。
3. 监管缺失:监管机构对财务造假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企业有机可乘。
四、造假手段分析1. 虚构销售收入: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构销售发票等方式,虚增销售收入,提高利润。
2. 隐瞒成本:通过虚构采购合同、虚构采购发票等方式,隐瞒成本,降低利润。
3. 虚增资产:通过虚构投资、虚构资产转让等方式,虚增资产,提高企业规模。
4. 虚构负债:通过虚构借款、虚构应付账款等方式,虚增负债,降低企业负债率。
五、造假影响分析1. 损害投资者利益:财务造假导致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决策产生误导,造成经济损失。
2. 影响市场秩序:财务造假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其他企业的合法权益。
3. 降低企业信誉:财务造假使企业信誉受损,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4. 增加监管成本:财务造假导致监管机构加大监管力度,增加监管成本。
六、防范措施1.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2. 加强监管力度:监管部门应加大对财务造假的查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中涉及的会计科目
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中涉及的会计科目张琦摘要:近些年来,媒体对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的报道还停留在表面,未能直接碰触到问题的根源,导致中国上市公司的假账丑闻从未停止。
从利润虚构到制单伪造,从重大关联方交易到虚构企业股本,从谎报固定资产总额到少计企业所得税,欧美等发达国家常见的假账手段几乎被完完全全的复制过来,其中不免也掺杂了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技巧手段。
关键词:财务造假;会计科目;利润操纵一、应收账款我们都知道,随着中国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企业出于资金周转的需要,无论公司规模的大小,具体经营的是哪一类业务,都必定存在一定数额的“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买方或劳务接收者收取的款项。
由于应收账款应于收入实现时确认这一特殊性,从而使多数企业倾向于选择这一会计科目来进行财务造假,从而高估企业的资产。
同时,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虚增公司的利润,与其关联方企业约定进行赊账交易。
所谓关联企业是指与其他企业之间存在控制或重大影响关系的企业。
显然,赊账交易不会产生企业的现金流量,从而不会影响到企业的现金流量表,它只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资产损益表。
因此,如果我们想知道某个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财务造假行为时,可以通过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的“应收账款”地数额进行大致地了解。
如果存在若干笔不明来源的大额款项,此时,我们必须密切关注这一情况:该企业是否通过财务造假来掩饰操纵利润的事实?例如,某家制药企业对外宣称在某年度卖出了10万盒药品,利润总额达到了1000万人民币。
其中大部分商品是赊销进行的,良好的发展前景使得公司股价急剧上升;到了第二年年末,该公司突然对外宣称上一年度赊销的10万盒有80%都被退货了,去年赚取地1000万元利润需要被冲减。
无疑,这个决定一宣布,公司的股票价格一定会受到较大的波动,而大量的投资者在此之前并没有察觉,付出惨重的代价。
理论上讲,当我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有能力分析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时,我们就能轻松识别那些看似高深,但实则并不高明的财务造假,但还是有很多缺乏了解的投资者陷入了类似的假账陷阱。
财务造假事件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财务造假事件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
财务造假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声誉,还可能导致企业面临法律诉讼、市场禁入等严重后果。
本报告针对一起典型的财务造假事件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财务造假的原因、手段和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事件背景2019年,某知名上市公司被爆出财务造假,涉及金额高达数十亿元。
该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相关部门迅速介入调查。
经查,该公司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通过虚构交易、隐瞒费用、虚增收入等手段,虚增利润数十亿元。
三、事件分析1. 财务造假原因(1)业绩压力:在市场竞争激烈、业绩增长放缓的背景下,部分企业为了满足投资者和市场预期,不惜采取财务造假手段虚增业绩。
(2)监管缺失:我国资本市场监管体系尚不完善,部分企业利用监管漏洞进行财务造假。
(3)内部控制不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为财务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
(4)道德风险:部分企业负责人和财务人员道德素质低下,为追求个人利益而铤而走险。
2. 财务造假手段(1)虚构交易:通过虚构销售合同、采购订单等,虚增收入和利润。
(2)隐瞒费用:将实际发生的费用归入其他科目,减少当期利润。
(3)虚增资产:通过购买低价值资产、虚增存货等手段,虚增资产规模。
(4)操纵利润:通过调整收入、费用等科目,操纵利润。
3. 财务造假危害(1)损害投资者利益:财务造假误导投资者,导致其投资决策失误,造成经济损失。
(2)扰乱市场秩序:财务造假行为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环境,损害了市场信誉。
(3)加剧金融风险:财务造假企业可能引发金融风险,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四、防范措施1. 完善监管体系:加强资本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财务造假行为。
2.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监督和审计。
3. 提高企业道德素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负责人和财务人员的道德素质。
财务造假手段和对策分析
财务造假手段和对策分析
财务造假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不正当手段在会计报表中虚增资产、减少负债或利润,以达到追求高业绩和个人利益的目的。
财务造假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信任,对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将对常见的财务造假手段及其对策进行分析。
1. 虚增收入:企业通过虚构收入来增加销售额和利润。
虚增收入的手段可以是虚构销售单据、设立虚拟客户、倒卖产品等。
2. 降低成本:通过虚增成本、虚构费用等手段降低利润,以达到隐瞒真实业绩的目的。
3. 虚增资产:虚增资产是指企业通过虚构资产、转移负债等手段,增加企业资产总额,让企业显得更加强势。
4. 负债转移:企业通过转移负债的手段,将公司负责人个人债务变为公司的债务,使企业显得财务状况更加优良。
二、对策分析
1. 严格内部管理:企业应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规范公司运营和财务管理,避免管理不善造成的财务状况不良。
2. 强化审计监督:企业应聘请专业的审计机构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定期审计,并建立合理的审核程序和审核标准,防范财务造假行为。
3. 加强市场监管:政府部门应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打击企业以及个人的财务造假行为,为市场营造规范的经营环境。
4. 提高公众意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应提高警惕,加强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监督和了解,及时披露财务信息,杜绝财务造假行为的发生。
总之,财务造假行为的危害性极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防范和打击。
企业应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规章制度,定期接受审计机构的审计监督,同时投资者和公众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了解,为市场营造健康和规范的经营环境。
财务造假的原因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造假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财务报表中虚构或者隐瞒真实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的违法行为。
近年来,我国财务造假事件频发,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为了揭示财务造假的原因,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财务造假的原因分析1. 监管环境因素(1)监管力度不足。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较短,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部分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失职、渎职现象,导致财务造假行为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2)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存在一定缺陷,如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全面、不准确等,为财务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
2. 企业内部因素(1)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部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之间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为财务造假提供了条件。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审计、财务审批等环节存在漏洞,为财务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
3. 利益驱动因素(1)企业为了上市、再融资等目的,通过财务造假美化财务报表,提高公司估值。
(2)企业为了逃避税收、处罚等,通过财务造假隐瞒真实经营状况。
(3)企业为了获得信贷、担保等金融支持,通过财务造假虚增资产、利润等指标。
4. 人员素质因素(1)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
部分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低下,为了个人利益或迎合企业领导要求,参与财务造假。
(2)企业管理层素质不高。
企业管理层缺乏财务知识,对财务造假行为认识不足,难以发现和防范财务造假。
5. 社会文化因素(1)利益驱动观念。
部分企业将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目标,忽视了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
(2)监管宽容文化。
部分企业认为监管力度不足,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财务造假难以被发现。
三、对策建议1. 加强监管环境建设(1)提高监管力度。
加大对财务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2)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财务造假是指企业在会计记录、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方面采用欺诈手段,改变财务状况、经营指标,从而掩盖真实经营状况,使实际经营利润与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
财务造假对企业的经营和信誉造成极大损害,严重者会导致企业破产、股价下跌、员工失业等问题。
为了防止和遏制财务造假行为,需要加强对其手段的分析和防范措施的落实。
一、财务造假的常见手段1. 虚增收入虚增收入是企业常用的财务造假手段之一。
企业通过虚假合同或销售折扣等手段,虚增销售额,从而增加营业收入。
虚增收入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业绩表现,还可以获得股东的高额回报,但如果虚增收入被揭发,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2. 更改财务数据企业通过更改财务数据也是一种常见的财务造假手段。
一些企业会故意忽略资产减值和负债计提等一些风险和成本,从而使财务数据看起来更好。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透支银行账户等方式将账面余额降低,进而变相地增加企业的利润。
3. 资本化支出资本化支出是企业通过将支出转化成长期资产的一种财务造假手段。
企业可以将一些企业支出如研发费、广告费等当作长期资产进行资本化,从而增加企业的总资产,同时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
这种手段的风险在于资本化的长期资产超过企业实际需要的资产,且现金流量难以支持长期资产的储备。
4. 虚增销售成本企业会通过虚增销售成本,来虚减企业的利润。
虚增销售成本的方式可以是对成本进行人为操作,或者是隐瞒真实的成本数据。
虚增销售成本容易造成企业资金紧张、经营压力增大,从而难以维持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二、防范措施针对财务造假的各种手段,企业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对会计记录、资产负债表等财务数据的核对与监控,确保企业的财务数据真实准确。
此外,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加强业务合规性和风险管理能力。
2.加强监管和审计企业应该建立强有力的内部审计制度,建立严格的账务核对和审计程序,拒绝非法协议和虚假交易。
财务造假事件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财务造假事件频发,严重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损害了投资者利益,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本报告将对一起典型的财务造假事件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揭示其背后的原因、影响及防范措施。
二、事件背景1. 事件概述某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2015年至2017年期间,通过虚构业务、夸大收入、隐瞒费用等手段,虚增公司利润。
经监管部门调查,该公司涉嫌财务造假,被责令改正,并处以巨额罚款。
2. 事件影响(1)投资者利益受损:财务造假导致投资者对公司业绩产生误判,投资决策失误,造成巨额损失。
(2)资本市场信誉受损:事件曝光后,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3)监管机构公信力下降:事件暴露出监管机构在监管过程中存在漏洞,导致财务造假事件频发。
三、事件原因分析1. 内部因素(1)公司治理缺陷:公司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职责不清,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2)内部控制失效: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无法有效防范和发现财务造假行为。
(3)道德风险:部分管理人员和员工为追求个人利益,不惜铤而走险,进行财务造假。
2. 外部因素(1)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为提高业绩,不惜采取不正当手段。
(2)监管力度不足:监管部门对财务造假行为的查处力度不够,导致部分企业存在侥幸心理。
(3)会计准则不完善:部分会计准则存在模糊地带,为企业进行财务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事件影响分析1. 对投资者的影响(1)投资决策失误:财务造假导致投资者对公司业绩产生误判,投资决策失误,造成巨额损失。
(2)信心受损:事件曝光后,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导致市场恐慌。
2. 对资本市场的影响(1)市场秩序混乱:财务造假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影响了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
(2)监管公信力下降:事件暴露出监管机构在监管过程中存在漏洞,导致监管公信力下降。
3. 对社会的影响(1)诚信缺失:事件暴露出我国部分企业诚信缺失,损害了社会道德风尚。
财务造假手段和对策分析
财务造假手段和对策分析财务造假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故意采取欺骗性手段,违反财务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以获取不当利益或掩盖真实财务状况的行为。
财务造假不仅会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利益,还会对市场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企业应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提高对财务造假的警惕,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防范和应对。
一、财务造假手段1. 虚增收入:企业可以通过虚构销售合同或收入确认的时点,来虚增公司的销售收入,以提高公司的营业收入和盈利水平。
2. 通过对信用销售或无实际货物出售来虚增应收账款,以提高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规模和企业的信用度。
3. 虚构费用支出:企业通过虚构费用支出来降低企业的利润,以逃避税收和转移利润给其他企业。
4. 资产贬值准备的变动:企业通过调整资产贬值准备,来影响企业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以达到掩饰亏损或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
5. 股票操纵:企业可以通过人为操纵公司股价,来制造虚假的盈利、市值等信息,来达到改善公司财务表现的目的。
二、财务造假对策分析1.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公司各项业务合规有序运行,防范和减少内部欺诈风险。
2. 强化财务审计和监管:加强对企业的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水平和质量,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造假行为,减少企业经营风险。
3.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加强对公司经营管理层的监督和制衡,减少公司高管和董事会的权力寻租和滥用行为。
4. 加强舆情管理和投资者关系:企业应加强舆情管理和投资者关系维护,加强对外部媒体和投资者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和信任度,减少外部投机和操纵。
三、财务造假案例分析1. 中弘集团:中国知名房地产商。
2019年,中弘集团因涉嫌财务造假,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公司实际控制人被采取强制措施,并遭遇财务危机,最终被实际清盘。
2. 微缩光电:上市公司微缩光电因涉嫌财务造假,连续数年业绩虚假,严重违反了证券法和上市公司监管规定,最终公司被取消上市资格。
企业会计数据造假现象与监管对策分析
企业会计数据造假现象与监管对策分析近年来,企业会计数据造假现象频频出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会计数据是企业运营状况和财务健康的重要衡量指标,其准确性和可信度对于决策者和投资者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一些企业存在着夸大收入、隐瞒负债、虚构利润等造假行为,严重损害了市场的公平和透明度,阻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
本文将从造假现象的原因、影响以及监管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造假现象的原因1.1 利益驱动:为了满足股东和投资者的期望,一些企业可能通过夸大业绩来取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投资,提高市值,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
1.2 隐瞒负债:一些企业可能通过隐瞒负债的方式,以达到降低财务风险和提高财务指标的目的。
1.3 绩效考核压力:企业高管由于面临绩效考核等压力,可能会借助造假手段来夸大自己的业绩,以获得奖金或晋升机会。
1.4 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监管机构监管力度不够严格,为企业的会计数据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造假现象的影响2.1 建立不健康的市场环境:企业会计数据的造假现象使市场的公平和透明度受到极大的破坏,破坏了市场的信誉和稳定。
2.2 影响投资者的决策:无法准确获取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导致投资者无法做出准确的决策,降低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
2.3 金融风险的积累:企业会计数据造假还可能掩盖真实的经营风险,导致金融风险积累,一旦暴露,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三、监管对策3.1 加强立法和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企业会计数据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涉及造假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提高违法成本。
3.2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对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确保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3 加强信息披露和审计的监管: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企业信息披露的监管,要求企业按照相关规定公开真实、准确的财务数据。
同时,加强对审计机构的监管,提高审计质量和独立性,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可信。
会计经验: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特点及案例解析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特点及案例解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特点及案例解析欣泰电气或因欺诈发行退市成为A股市场的热门话题之一,该公司因涉嫌欺诈发行和上市后会计造假等触发暂停上市相关条款,又一财务造假事件浮出水面.对投资者来说,财务报表是其了解上市公司的指南针.透过财报了解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偿债能力、成长能力、资本结构和现金流等情况,是投资者选择投资标的、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环节.然而,A股上市公司不断上演的财务造假事件,给价值投资蒙上了阴影.原本价值投资在以散户主导的A股市场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财务造假事件将它置于更尴尬的境地.纵观国内外,财务造假事件充斥于所有的资本市场,即便是资本规模庞大且相对成熟的美国也不可避免.我国资本市场起步晚,尚不成熟,正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尽管相关部门针对企业上市初、上市后不同阶段的财务状况建立了相应的配套监管机制,进行严格把关,但还是有不少企业存在财务造假行为,成为监管下的漏网之鱼.对投资者来说,了解财务造假发生的原因、造假企业的相关特点,学会利用财报分析规避造假标的将更有价值.财务造假顽疾难治以欣泰电气收到的《行政处罚和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来看(暂不考虑其退市与否),其造假收益远高于行政处罚.欣泰电气通过财务造假成功上市,首次公开募得资金总额达 2.57亿元.针对此次造假事件,根据证监会行政处罚和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拟对欣泰电气及相关责任人做出共计1907万元的罚款,占首次募资金额不到8%.追溯历史,南纺股份、海联讯、万福生科、云投生态均涉及造假上市,不考虑上市后的其他融资情况,其首发募集金额均远远高于行政处罚.从这一层面上来看,造假受到的行政处罚远远小于违法所得.而企业上市后又可通过定向增发、配股等再融资,继续利用资本市场圈钱.上市融资原本是为了扩宽企业融资渠道、增强企业活力、发展优质企业,从而达到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财务造假事件的发生严重扰乱了市场的秩序,破坏了企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从监管层面上看,监管机构的执法是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实施的,但相关制度设计导致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处罚力度尚难以发挥出法律震慑作用.处罚金额与违法金额的巨大反差又导致企业造假可以获取巨大收益,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造假事件轮番上演的推手.财务造假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我国立法缺失、执法不足的现状,由此导致监管效力严重削弱、处罚力度明显达不到杀一儆百的效果.追溯根源,这与我国立法的基本指导思想有关.与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较,我国打击财务舞弊更多的是为了维护市场秩序.而成熟的海外资本市场高度重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由投资者发起的巨额民事赔偿诉讼,足以形成遏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效力.可见,在现行市场制度和环境下,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存在,财务造假成A股一大顽疾,在一定时期内很难消除.造假手法万变不离其宗企业财务造假手法千变万化,但主要是围绕收入、费用和现金流这三方面展开,构造业绩美丽曲线.从重大财务造假事件来看,上市公司主要造假手法有虚增收入、虚增利润、虚增或减应收账款等.由于上市和退市机制中重点考察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情况,美化利润是财务造假的最终目的.但对投资者来说,最直观的业绩指标莫过于净利润.由于权责发生制并不考虑本期实际是否收到或付出资金,而是以权力或责任的发生来确定应收和应付,使得利润表成为财报中最容易造假的区域.通过分析2014年、2015年证监会行政处罚部分造假案例发现,利用不当的会计政策通过关联方或子公司进行财务造假最为常见.1、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部分上市公司通过违规确认收入,少计提或不计提坏账准备商誉等,或将政府补助等营业外收入直接冲减成本等方式操纵利润,违反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如食品饮料业的莲花健康,将本应作为政府补助的营业外收入直接冲减生产成本,会计处理不符合会计准则相关规定.中科云网、*ST生物通过违规确认收入的方式,虚增营业收入,操纵利润.2、利用关联方或关联交易还有不少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和关联交易造假,如康欣新材(旧称青鸟华光)、紫鑫药业等.康欣新材因未按规定披露相关关联方关系及关联交易,导致利润总额虚增;此外其还利用子公司实施并无商业实质的购销交易,虚增年度营业收入.再如中基健康(旧称新中基)通过自己设立的隐形空壳公司与非关联的中转过账公司,连续多年虚构购销业务,虚增业务收入与成本,虚增或者虚减利润导致公司2006年至2011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存在虚假记载及重大遗漏.不管是虚构交易还是直接虚构收入、利润,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仅仅依靠上市公司本身是无法实现的,相关中介机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际中,由于造假公司与相关群体互通一气,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称,投资者很难获取真实信息.造假标的三大特点造假上市公司在被揭穿之前,经营业绩或股价往往表现靓丽.造假事件公开后,上市公司形象严重受损、短期内股价或大幅缩水,严重干扰了证券市场秩序,影响了投资者利益.通过整理证监会2010以来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统计显示涉及财务造假的企业共44家,其中广州新大地、山西天能科技、河南天丰节能为IPO造假,广西康华农业为借壳上市造假,均未能成功上市;其他39家为上市公司.本文主要以3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其行业、业绩表现、市场表现的分析,发现造假标的存在一定的特点:1、传统行业成造假重灾区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起始年份(证监会披露的年报虚假信息起始年)所属行业分布来看,传统行业为造假高发区,其中以化工、农林牧渔业等为代表的传统行业成财务造假多发行业(见图1).传统行业周期短,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迅速崛起,化工、农林牧渔等传统行业受到巨大冲击,相关上市公司很难摆脱业绩快速下滑的命运,为保业绩长青不少上市公司产生舞弊动机.此外,传统行业中的不少行业具有特殊性,财务报表的收入、利润、坏账准备等科目比较容易被虚构.如传统行业中的农业上市公司,历年来其财务造假高发率已饱受诟病.这主要与农业企业存在一些特殊特点有关,如经营状况受外界环境影响大、现金买卖营业占比大、对生物物资的审计盘点难度大等,企业利用这些特点捏造利润的空间很大,由此导致农业成造假多发行业,如云投生态(旧称绿大地)、新大地、万福生科等,堪称农业造假经典案例.另外,传统行业的兴衰更替快,行业发展对业绩冲击大,导致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财务造假提供了便利.很多时候,由于行业政策或环境的变化导致业绩下滑,上市公司为粉饰业绩走向造假之路.如华锐风电,受风电行业政策的影响,2011年全行业业绩急剧下滑,为粉饰上市首年业绩不惜铤而走险.2、IPO当年成利润转折点由于IPO对企业财务状况有明确的要求,一部分谋求上市的企业千方百计美化利润满足条件以实现上市.往往企业为了达到上市要求,容易过分美化财报,导致上市后业绩表现很难超过上市之前.通过对比万福生科、海联讯等上市公司IPO前三年与后三年的净利润,结果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事实上,以万福生科、海联讯、云投生态IPO当年至今的净利润来看,极少年份能超过IPO当年利润.造假上市的上市公司,以IPO当年为转折点,利润呈现了明显的下滑.作为投资者,我们要对上市后利润明显下滑的企业提高警惕,可结合经济发展形势和行业发展状况进行合理判断,防止踩雷.3、造假前盈利能力下降以上市公司造假的起始年份(证监会披露的年报虚假信息起始年)为基础.通过分析上市公司造假前的的净资产收益率,发现绝大部分上市公司造假前普遍存在获利能力下降的趋势.39家上市公司造假前三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均值为-5.05%,获利能力有限.其中中科云网、华锐风电、*ST生物、康欣新材等半数以上的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在造假前三年出现连续下滑.造假前盈利能力下滑是造假标的最显著的特征,也是主导造假行为产生的最直接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是上市公司财务恶化的一种预警.规避造假标的陷阱在现行市场制度下,由于造假成本低,上市公司为上市圈钱、保壳等,不惜利用各种手法进行财务造假.加之,相关中介机构与上市公司结为共谋,导致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称.通过对造假上市公司的分析,不难发现造假标的一些共性因素,为规避造假标的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行业上来看,由于行业存在的特殊特点,化工业、农林牧渔业等传统行业往往是财务造假多发行业.上市后业绩变脸成财务造假上市公司的标配,尤其是造假上市的企业,以IPO当年利润为转折点,造假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呈下滑之势,IPO当年利润成不少造假上市公司利润峰值.从造假标的盈利能力来看,大部分造假标的因盈利能力不足,业绩面临严重挑战被迫进行财务舞弊.盈利能力的连续下降是上市公司财务恶化的一种预告.从市场表现来看,造假上市公司在造假期间股价振幅大,投机资本存在巨大的盈利空间.而主力资金投资行为受造假影响并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广大投资者的风向标.以证监会公布的造假起始年份至终止年份计算股价的涨跌幅,研究对象为39家财务造假上市公司,通过与同期的上证综指涨跌对比,发现财务造假对股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80%以上的个股期间涨幅偏离大盘指数绝对值超过10%.此外,约53%的个股股价与大盘呈负偏离,从概率的角度上来看,投资者账面收益缩水的概率相对大.整体上看,39家上市公司期间相对大盘涨幅均值约4.94%,表明上市公司通过粉饰业绩对股价起到了一定的提振作用.从振幅来看,39只个股平均振幅达193.21%.股价波幅大,给投机资本提供了巨大的盈利空间.毫无疑问,造假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股价,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由于信息不对称性的存在,对造假主体来说,股价波幅越大,盈利空间越大.以造假期间的资金流向占比(区间大单资金净流入占流通股本的比率)来看,39只个股资金流向占比平均值为-14.76%.主力资金整体现净流出,表明并不看好造假标的,投资行为受造假的影响并不大,侧面反映了普通投资者才是造假最大的买单者.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通过回顾造假手法、造假的主客观因素、造假标的呈现的特点让投资者窥视财务造假事件,对财务造假深入了解,可以有效避免踩中造假股.由于资本市场具有在天然的逐利性,财务造假事件很难避免.随着监管不断趋严,财务造假事件不断被揭露,由此带来的风险不可估量.尤其是广大投资者,受到的损失谁来买单?对广大投资者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利用基本面分析规避造假标的比选择投资标的更有意义.1、行业对比分析.利用财报进行行业分析,将行业均值与上市公司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并结合上市公司的行业地位找出疑点、客观分析.2、横纵比较分析.通过纵向分析追踪个股多年的业绩情况可以了解其成长性、未来的发展方向;而通过横向对比了解标的的行业地位、市场占有率等可以有效对其财务指标合理性进行辨别.3、把握主营业务分析,注重利润产生的来源.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副业或政府补贴等方式获得收益,这些获益不具备持续性,对公司的成长性并无实质性的意义.相比净利润,投资者更应聚焦于有利于公司获得持续盈利的主营业务能力.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财务造假是指企业或个人在财务报表中故意伪造、篡改或隐瞒账目信息,以达到欺骗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层、监管机构等目的。
这种行为无论对企业、投资者还是整个市场都是非常严重的损害,所以有必要加强对财务造假的分析和防范措施。
一、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1.虚增收入:企业通过虚构销售或服务收入,增加财务报表中的营业收入,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
2.隐瞒成本和费用:企业通过隐瞒成本和费用,减少财务报表中的费用支出,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益。
3.阻止资产减值:企业通过虚构资产价值,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状况。
4.设立关联公司:企业通过设立关联公司,进行虚假交易,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
5.资产转移:企业将资产转移到他人名下或关联公司名下,以隐瞒财务状况和财产的真实价值。
二、防范财务造假的措施:1.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项业务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
2.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企业应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和细致的审计,发现和纠正财务造假行为。
同时,加强风险管理,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
3.第三方审计:企业应聘请独立的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财务报表审计,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
4.加强数据管理和信息披露:企业应加强数据管理,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和完整。
同时,加强信息披露,及时向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公开相关信息。
5.加强法律法规的遵守:企业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内部合规性管理,杜绝财务造假行为。
6.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财务素养和风险意识,防范财务造假行为。
总结起来,防范财务造假需要从制度建设、内部控制、审计机制、信息披露、合规性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只有通过全面的措施和有效的监管,才能有效地防范和遏制财务造假行为,保护投资者和市场的利益。
震惊!十大财务造假方法,会计科目深度解析!附案例
震惊!十大财务造假方法,会计科目深度解析!附案例财税研究员税海竞帆 2021-12-12 20:01财税研究员前语:中国上市公司的假账丑闻可谓前仆后继,尤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
从操纵利润到伪造销售单据,从关联交易到大股东占用资金,从虚报固定资产投资到少提折旧,西方资本市场常见的假账手段几乎全部被“移植”,还产生了不少“有中国特色”的假账技巧。
财税研究员本人强烈建议:完善税法,对恶意财务造假多缴纳的税收(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直接没收至中小投资者保护基金,用于对中小投资者进赔偿遗憾的是,中国媒体对上市公司假账的报道大部分还停留在表面层次,很少从技术层面揭穿上市公司造假的具体手段。
作为普通投资者,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识破某些不法企业的假账阴谋?其实,只要具备简单的会计知识和投资经验,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许多假账手段都可以被识破,至少可以引起投资者的警惕。
我们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既要有各年度的纵向对比,又要有同类公司的横向对比,只有在对比中我们才能发现疑问和漏洞。
现在网络很发达,上市公司历年的年度报表、季度报表很容易就能找到,麻烦的是如何确定“同类公司”。
“同类公司”除了必须与我们分析的公司有相同的主营业务之外,资产规模、股本结构、历史背景也是越相似越好;对比越多,识破假账的概率就越大。
一、最大的假账来源:“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每一家现代工业企业都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这是做假账最方便快捷的途径。
为了抬高当年利润,上市公司可以与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进行赊账交易(所谓关联企业是指与上市公司有股权关系的企业,如母公司、子公司等;关系企业是指虽然没有股权关系,但关系非常亲密的企业)。
顾名思义,既然是赊账交易,就绝不会产生现金流,它只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决不会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上。
因此,当我们看到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出现大量“应收账款”,损益表上出现巨额利润增加,但现金流量表却没有出现大量现金净流入时,就应该开始警觉:这家公司是不是在利用赊账交易操纵利润?赊账交易的生命周期不会很长,一般工业企业回收货款的周期都在一年以下,时间太长的账款会被列入坏账行列,影响公司利润,因此上市公司一般都会在下一个年度把赊账交易解决掉。
财务造假手段和对策分析
财务造假手段和对策分析财务造假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虚报、隐瞒、篡改企业财务信息等手段,以达到诋毁或美化企业财务状况、误导投资者、蒙骗监管机构等目的的行为。
财务造假不仅可以对企业经营和投资决策产生负面影响,还会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破坏市场秩序。
了解并防范财务造假手段是企业和投资者的重要课题。
财务造假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1. 虚增收入:企业通过伪造销售合同、虚构交易等手段,虚增收入,使企业财务状况看起来更好。
投资者可以通过仔细分析财务报表中的销售额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以及与行业平均水平的比较来发现这种财务造假。
对策:投资者在研究企业时,需要关注企业的销售渠道、客户结构和业绩变动趋势,以了解企业的真实销售情况。
同时可以定期查看企业的现金流量表和应收账款变动情况,是否与销售额相匹配。
2. 虚增利润:企业通过改变会计政策、伪造费用支出等手段,虚增利润。
企业可以采用一次性提取全部费用的方式,虚增当期的费用支出,从而使当期利润减少。
投资者可以通过对比企业的会计政策与行业标准的差异来发现这种财务造假。
对策:投资者在研究企业的财务报表时,需要仔细查看企业的会计政策,特别关注与行业标准存在较大差异的项目。
还可以通过核实费用支出的真实性,与其他企业的费用支出进行比较,以发现异常情况。
3. 虚报资产:企业通过夸大资产价值、虚构资产购买等手段,虚报资产规模。
企业可以通过高估资产的价值,使企业的净资产增加,从而提高企业的信用度。
投资者可以通过查看企业的财务报表,特别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来发现这种财务造假。
对策:投资者在研究企业时,需要仔细对比企业的资产评估报告与实际情况,关注企业资产持有和使用的合理性。
同时还可以对比企业的盈余与现金流量,以确保企业的净资产真实可靠。
4. 资金占用:企业通过内部关联交易、资本操作等方式,将企业资金占用,以达到个人或集团利益最大化。
企业可以通过虚构交易或虚构借款等方式,将企业的资金转移至关联方账户。
财务造假手段和对策分析
财务造假手段和对策分析财务造假是一种会计违规行为,它包括一系列不诚实的手段,如虚增收入,隐瞒负债,夸大资产价值以及伪造公司财务报告等。
这些行为对企业的声誉、信誉和经济状况产生恶劣影响。
因此,采取措施防止财务造假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财务造假手段1.虚增收入:企业经常会虚增营业收入,以使财务报告显示企业盈利。
虚增收入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实现,比如通过压缩营业成本,提高销售价格和数量,以及将其他收入包括在营业收入中等。
2.隐藏负债:企业在出现财务困难时,往往会隐瞒负债和负面信息,用虚假的账面显示企业实际财务状况。
例如企业可能通过拖延账款支付来隐瞒应付账款,将应付的债务转化为长期借款等。
3.夸大资产价值:企业可能通过夸大资产价值来掩盖实际亏损。
例如企业可能收购其他公司并将高估的资产纳入财务报告,或通过虚假会计来估值固定资产和存货等。
4.伪造财务报告:企业为了隐藏实际财务状况,可能会伪造不实的财务报告来符合投资者的预期,如编造收入、盈利等数据,来掩盖企业的亏损状况。
二、防止财务造假的对策1.建立有效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应建立稳健的内部控制体系,明确职责,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和运作,使财务信息真实透明。
例如,应及时核实财务信息,强化现场管理,确保信息的正确性和真实性。
2.加强经营管理:企业要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水平,增强竞争力。
通过经营管理的改善,提高企业收入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减少虚增收入的可能性,令企业更加稳健和可持续。
3.加强会计监管:会计监管是防止财务造假的重要手段,应加强会计审计和监管,规范资产、负债、成本、收益核算的权责,及时发现并纠正财务问题,严格尽职调查和审计程序,防止阴阳合同、利益输送等行为。
4.加强公司治理:企业应加强公司治理,明确权利和责任,健全监督机制。
令高管层行事入法,保证财务信息真实透明,盈利核算正确,这样才能建立可信的商业信誉,吸引更多优秀投资者。
总结:实施以上措施,企业能够增强财务直觉,改善企业的信誉,并保证财务报告真实透明。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财务造假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操纵财务报表、虚报业绩、隐瞒负债情况等手段,以达到误导投资者、获取不当利益的目的。
下面我们将分析一些常见的财务造假手段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1. 虚增收入:企业通过虚假合同、不存在的销售订单等手段,编造虚假收入来提高业绩。
防范措施包括加强对销售合同的审计、核实销售订单和客户信息的真实性,确保收入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虚减成本:企业通过虚假报销、操纵采购价格等手段,虚减成本,增加利润。
防范措施包括加强对供应商和采购价的审查,确保采购价格的合理性和真实性,严格控制报销流程,防范虚假报销。
3. 资产估值夸大:企业可能通过高估固定资产、低估坏账准备等手段,夸大公司的资产价值。
防范措施包括加强资产评估的审计,确保固定资产估值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提高坏账准备的计提标准,加强对坏账准备的审计。
4. 隐瞒负债:企业可能通过隐瞒借款、未计提应付账款等手段,掩盖公司实际的负债情况。
防范措施包括加强对负债的审计,确保负债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加强对应付账款的跟踪和核实。
5. 操纵现金流量:企业可能通过操纵资金转移、虚构收付款等手段,控制现金流量,使财务报表呈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结果。
防范措施包括加强对资金管理的监控,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现金流量的审计和核查。
6. 异常波动:企业可能通过人为操纵业绩或财务数据,制造业绩异常波动,误导投资者的判断。
防范措施包括加强对业绩数据的监控和核实,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业绩波动的审计。
7. 虚构盈余:企业可能通过虚构收入、调整会计政策等手段,虚构盈余,吸引投资者。
防范措施包括加强对会计政策的审查和核实,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盈余的审计和核查。
为了防范财务造假,企业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增强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企业还需要加强对财务数据的监控和审核,建立独立审计制度,加强对财务报表的审计和核查。
企业财务造假案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企业财务造假事件频发,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投资者利益,影响了社会稳定。
本报告以某知名企业财务造假案为例,深入分析其造假手段、动机、影响及防范措施,以期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借鉴。
一、案件背景某知名企业(以下简称“该公司”)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然而,在2019年,该公司被曝出财务造假,涉及金额巨大。
经调查,该公司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通过虚构销售、虚增资产、隐瞒负债等手段,虚增利润,误导投资者。
二、造假手段及动机1. 虚构销售该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开发票等方式,将应收账款虚增,从而虚增销售收入。
具体操作如下:(1)虚构销售合同:与关联方签订虚假销售合同,将销售收入计入当期,但实际上并未发生实际交易。
(2)虚开发票:与关联方合作,虚开发票,将销售收入计入当期,但实际交易并未发生。
2. 虚增资产该公司通过虚增存货、固定资产等手段,虚增资产总额。
具体操作如下:(1)虚增存货:将已售出的产品计入存货,虚增存货价值。
(2)虚增固定资产:将已报废或处置的固定资产计入固定资产,虚增固定资产价值。
3. 隐瞒负债该公司通过隐瞒应付账款、短期借款等手段,隐瞒负债。
具体操作如下:(1)隐瞒应付账款:将应付款项推迟支付,将应付账款计入下期。
(2)隐瞒短期借款:将短期借款计入长期借款,隐瞒负债。
动机分析:(1)业绩压力:该公司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面临业绩压力,为了达到业绩目标,不惜采取财务造假手段。
(2)高管利益:部分高管为了获得高额奖金,推动公司财务造假。
三、案件影响1. 投资者利益受损:该公司财务造假,误导投资者,导致投资者损失惨重。
2. 市场秩序混乱:该公司财务造假,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了其他企业的正常经营。
3. 社会信任度下降:该公司财务造假,损害了社会信任度,对整个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
四、防范措施1. 加强内部审计: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对财务报表的审核,防止财务造假。
财务会计造假手段及典型案例
财务会计造假手段及典型案例一、财务会计造假手段。
1. 虚构收入。
这就像是无中生有地变魔术。
企业会编造一些根本不存在的销售交易。
比如说,和一个实际上并不存在或者是关联方伪装成的客户签订假的销售合同。
然后再伪造相关的发货单据,就好像真的把货物发出去了一样,其实仓库里的东西压根就没动。
最后再开个假发票,这样在账面上就凭空多了一笔销售收入。
这就好比一个人说自己卖了一堆空气,还假装收了钱。
2. 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
提前确认收入就像是心急吃热豆腐,东西还没完全弄好或者服务还没完全提供,就把收入算到账上了。
比如一个软件公司,软件还在测试阶段,有很多漏洞,但是为了让财务报表好看,就说软件已经可以交付使用了,然后把相关的收入确认了。
而推迟确认收入则是把已经到手的收入藏起来,等到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
就像一个人得到了一笔奖金,但是不想这个月让别人知道自己有钱,就先把这笔钱偷偷藏起来,等下个月再拿出来炫耀。
3. 费用资本化。
这就像是把本来应该是日常花销的东西,当作是一种投资。
比如说,企业日常的维修费用,本来是应该直接算作当期费用的,但是为了减少当期的成本,就把它当作是对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进行资本化处理。
这样就可以把费用分摊到未来的几个期间,当期的利润就会显得好看一些。
这就好比本来是今天吃的饭钱,却硬要说这是为了以后身体好的一种投资,不把它算在今天的开销里。
4. 关联交易造假。
关联交易本来是正常的商业往来,但是造假的时候就变味了。
企业会通过关联方之间不合理的定价来操纵利润。
比如说,一个集团里有A和B两家公司,A公司生产的产品成本是100元,正常市场售价应该是150元,但是为了让A公司利润好看,就以200元的价格卖给B公司,这样A公司就多赚了一笔,实际上就是在集团内部玩数字游戏,把钱从左口袋挪到右口袋,还让外人看起来A公司很赚钱。
5. 隐瞒负债。
这就像是一个人欠了很多债,但是却不想让别人知道。
企业会把一些应该记录的负债不记录在账上。
造假案例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财务造假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投资者利益。
本报告将以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财务造假行为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揭示财务造假的手段、原因及影响,为我国资本市场监管提供参考。
二、案例简介某上市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成立于1998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2018年,该公司因涉嫌财务造假被证监会调查。
经调查,该公司自2015年至2017年,通过虚构收入、隐瞒成本、虚构资产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约50亿元,虚增净利润约15亿元。
此案震惊了资本市场,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三、财务造假手段分析1. 虚构收入该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开发票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
具体手段包括:(1)虚构销售合同:与客户签订虚假的销售合同,虚增销售收入。
(2)虚开发票:与供应商串通,虚开发票,虚增成本,进而虚增收入。
2. 隐瞒成本该公司通过隐瞒成本、虚构费用等方式,虚增净利润。
具体手段包括:(1)隐瞒成本:将实际发生的成本计入“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待未来期间摊销,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
(2)虚构费用:虚构业务招待费、差旅费等费用,减少当期利润。
3. 虚构资产该公司通过虚构投资、虚构资产等方式,虚增资产。
具体手段包括:(1)虚构投资:将未实际发生的投资计入“长期股权投资”,虚增资产。
(2)虚构资产:将未实际发生的资产计入“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虚增资产。
四、财务造假原因分析1. 公司管理层利益驱动公司管理层为了达到业绩目标,获取高额薪酬、股权激励等利益,不惜采取财务造假手段。
2. 监管环境不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监管体系尚不完善,对财务造假的查处力度不够,导致部分公司敢于铤而走险。
3. 会计准则执行不严格部分公司为了达到财务造假目的,滥用会计政策,扭曲会计信息。
4. 市场环境压力部分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压力,为了保持市场份额,不惜采取财务造假手段。
五、财务造假影响分析1. 损害投资者利益财务造假导致投资者无法准确了解公司真实经营状况,误导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损害投资者利益。
财务分析报告造假(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分析报告是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的重要体现,是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层等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情况的重要途径。
然而,近年来,财务分析报告造假事件频发,严重损害了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
本文将从财务分析报告造假的风险、影响以及防范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财务分析报告造假的风险1. 法律风险财务分析报告造假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及相关责任人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刑事追究等法律风险。
2. 经济风险财务分析报告造假可能导致企业融资困难、投资减少、市场信誉受损等经济风险,进而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和发展。
3. 市场风险财务分析报告造假扭曲了市场信息,可能导致市场资源配置不合理,引发市场波动,损害投资者利益。
4. 诚信风险财务分析报告造假破坏了企业诚信,损害了企业声誉,影响企业长期发展。
三、财务分析报告造假的影响1. 投资者利益受损财务分析报告造假使投资者无法真实了解企业情况,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造成经济损失。
2. 市场秩序混乱财务分析报告造假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导致市场资源配置不合理,损害了市场秩序。
3. 信用体系受损财务分析报告造假损害了企业信用,影响了整个信用体系的健康发展。
4. 政策执行受阻财务分析报告造假可能使相关政策执行受阻,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效果。
四、防范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企业及相关责任人的法律意识。
2. 完善监管机制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监管,建立健全财务报告审计制度,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
3. 提高企业自律意识企业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4. 强化财务报告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应严格执行审计程序,确保审计质量,对财务报告造假行为进行查处。
5. 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财务报告的审核,防止造假行为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度分析:涉及会计科目的财务造假【会计实务经验之谈】中国上市公司的假账丑闻可谓前仆后继,连绵不绝。
从操纵利润到伪造销售单据,从关联交易到大股东占用资金,从虚报固定资产投资到少提折旧,西方资本市场常见的假账手段几乎全部被“移植”,还产生了不少“有中国特色”的假账技巧。
遗憾的是,中国媒体对上市公司假账的报道大部分还停留在表面层次,很少从技术层面揭穿上市公司造假的具体手段。
作为普通投资者,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识破某些不法企业的假账阴谋?其实,只要具备简单的会计知识和投资经验,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许多假账手段都可以被识破,至少可以引起投资者的警惕。
我们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既要有各年度的纵向对比,又要有同类公司的横向对比,只有在对比中我们才能发现疑问和漏洞。
现在网络很发达,上市公司历年的年度报表、季度报表很容易就能找到,麻烦的是如何确定“同类公司”。
“同类公司”除了必须与我们分析的公司有相同的主营业务之外,资产规模、股本结构、历史背景也是越相似越好;对比越多,识破假账的概率就越大。
一、最大的假账来源:“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每一家现代工业企业都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这是做假账最方便快捷的途径。
为了抬高当年利润,上市公司可以与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进行赊账交易(所谓关联企业是指与上市公司有股权关系的企业,如母公司、子公司等;关系企业是指虽然没有股权关系,但关系非常亲密的企业)。
顾名思义,既然是赊账交易,就绝不会产生现金流,它只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决不会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上。
因此,当我们看到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出现大量“应收账款”,损益表上出现巨额利润增加,但现金流量表却没有出现大量现金净流入时,就应该开始警觉:这家公司是不是在利用赊账交易操纵利润?赊账交易的生命周期不会很长,一般工业企业回收货款的周期都在一年以下,时间太长的账款会被列入坏账行列,影响公司利润,因此上市公司一般都会在下一个年度把赊账交易解决掉。
解决的方法很简单——让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把货物退回来,填写一个退货单据,这笔交易就相当于没有发生,上一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都要重新修正,但是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已经太晚了。
打个比方说,某家汽车公司声称自己在某年度卖出了1万台汽车,赚取了1000万美圆利润(当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会注明是赊账销售),这使得它的股价一路攀升;到了第二年年底,这家汽车公司突然又声称上一年度销售的1万辆汽车都被退货了,此前宣布的1000万美圆利润都要取消,股价肯定会一落千丈,缺乏警惕的投资者必然损失惨重。
在西方,投资者的经验都比较丰富,这种小把戏骗不过市场;但是在中国,不但普通投资者缺乏经验,机构投资者、分析机构和证券媒体都缺乏相应的水平,类似的假账陷阱还真的骗过了不少人。
更严重的违规操作则是虚构应收账款,伪造根本不存在的销售记录,这已经超出了普通的“操纵利润”范畴,是彻头彻尾的造假。
当年的“银广夏”和“郑百文”就曾经因为虚构应收账款被处以重罚。
在“达尔曼”重大假账事件中,“虚构应收账款”同样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可以是委托理财,可以是某种短期借款,也可以是使用某种无形资产的款项等等。
让我们站在做假账的企业的角度来看问题,“其他应收款”的操纵难度显然比“应收账款”要低,因为“应收账款”毕竟是货款,需要实物,实物销售单据被发现造假的可能性比较大。
而其他应收款,在造假方面比较容易,而且估价的随意性比较大,不容易露出马脚。
有了银广夏和郑百文虚构销售记录被发现的前车之鉴,后来的造假者倾向于更安全的造假手段;“其他应收款”则来无影去无踪,除非派出专业人士进行详细调查,很难抓到确实证据。
对于服务业企业来讲,由于销售的不是产品,当然不可能有“应收账款”,如果要做假账,只能在“其他应收款”上做手脚。
在中国股市,“其他应收款”居高不下的公司很多,真的被查明做假账的却少之又少。
换一个角度思考,许多公司的高额“其他应收款”不完全是虚构利润的结果,而是大股东占用公司资金的结果。
早在2001年,中国上市公司就进行了大规模清理欠款的努力,大部分欠款都是大股东挪用资金的结果,而且大部分以“其他应收款”的名义进入会计账目。
虽然大股东挪用上市公司资金早已被视为中国股市的顽症,并被监管部门三令五申进行清查,但至今仍没有根治的迹象。
在目前中国的公司治理模式下,大股东想企业资金简直是易如反掌;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做假账,但肯定是一种违规行为。
二、与“应收账款”相连的“坏账准备金”与应收账款相对应的关键词是“坏账准备金”,通俗的说,坏账准备金就是假设应收账款中有一定比例无法收回,对方有可能赖帐,必须提前把这部分赖帐金额扣掉。
对于应收账款数额巨大的企业,坏账准备金一个百分点的变化都可能造成净利润的急剧变化。
举个例子,波音公司每年销售的客运飞机价值是以十亿美圆计算的,这些飞机都是分期付款,只要坏账准备金变化一个百分点,波音公司的净利润就会出现上千万美圆的变化,对股价产生戏剧性影响。
理论上讲,上市公司的坏账准备金比例应该根据账龄而变化,账龄越长的账款,遭遇赖账的可能性越大,坏账准备金比例也应该越高;某些时间太长的账款已经失去了偿还的可能,应该予以勾销,承认损失。
对于已经肯定无法偿还的账款,比如对方破产,应该尽快予以勾销。
遗憾的是,目前仍然有部分上市公司对所有“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按照同一比例计提,完全不考虑账龄的因素,甚至根本不公布账龄结构。
在阅读公司财务报表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它是否公布了应收账款的账龄,是否按照账龄确定坏账准备金,是否及时勾销了因长期拖欠或对方破产而无法偿还的应收账款;如果答案是“否”,我们就应该高度警惕。
从2002年开始,中国证监会对各个上市公司进行了财务账目的巡回审查,坏账准备金和折旧费都是审查的重点,结果有大批公司因为违反会计准则、进行暗箱操作,被予以警告或处分,它们的财务报表也被迫修正。
但是,正如我在前面提到的,无论证监会处罚多少家违规企业,处罚的力度有多大,如果普通投资者没有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类似的假账事件必然会一再重演,投资者的损失也会难以避免。
三、最大的黑洞——固定资产投资许多中国上市公司的历史就是不断募集资金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历史,他们发行股票是为了固定资产投资,增发配股是为了固定资产投资,不分配利润也是为了省钱行固定资产投资。
在固定资产投资的阴影里,是否隐藏着违规操作的痕迹?固定资产投资是公司做假账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但是这种假账不可能做的太过分。
公司可以故意夸大固定资产投资的成本,借机转移资金,使股东蒙受损失;也可以故意低估固定资产投资的成本,或者在财务报表中故意延长固定资产投资周期,减少每一年的成本或费用,借此抬高公司净利润——这些夸大或者低估都是有限的。
如果一家公司在固定资产投资上做的手脚太过火,很容易被人看出马脚,因为固定资产是无法移动的,很容易审查;虽然其市场价格往往很难估算,但其投资成本还是可以估算的。
监管部门如果想搞清楚某家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有没有很大水分,只需要带上一些固定资产评估专家到工地上去看一看,做一个简单的调查,真相就可以大白于天下。
事实就是如此简单,但是在中国,仍然有许多虚假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没有被揭露,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投资者,对此都缺乏足够的警惕性。
如果一个投资者对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造假现象抱有警惕性,他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调查:上市公司承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有没有在预定时间内完工?比如某家公司在某年度开始建设一家新工厂,承诺在第二年完工,但是在第二年年度报告中又宣布推迟,就很值得怀疑了。
而且,项目完工并不意味着发挥效益,许多项目在完工几个月甚至几年后仍然无法发挥效益,或者刚刚发挥效益又因故重新整顿,这就更值得怀疑了。
如果董事会在年度报告和季度报告中没有明确的解释,我们完全有理由质疑该公司在搞“钓鱼工程”,或者干脆就是在搞“纸上工程”。
目前,不少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呈现高额化、长期化趋势,承诺投入的资金动辄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项目建设周期动辄三五年甚至七八年,仅仅完成土建封顶的时间就很漫长,更不要说发挥效益了。
这样漫长的建设周期,这样缓慢的投资进度,给上市公司提供了做假账的充裕空间,比那些“短平快”的小规模工程拥有更大的回旋余地,监管部门清查的难度也更大。
即使真的调查清楚,往往也要等到工程接近完工的时候,那时投资者的损失已经很难挽回了。
小编寄语:不要指望一张证书就能使你走向人生巅峰。
考试只是检测知识掌握的一个手段,不是目的。
千万不要再考试通过之后,放松学习。
财务人员需要学习的有很多,人际沟通,实务经验,excel等等等等,都要学,都要积累。
要正确看待考证,证考出来,可以在工作上助你一臂之力,但是绝对不是说有了证,就有了一切。
有证书知识比别人多了一个选择。
会计学的学习,必须力求总结和应用相关技巧,使之更加便于理解和掌握。
学习时应充分利用知识的关联性,通过分析实质,找出核心要点。
四、难以捉摸的“其他业务利润”从财务会计的角度来看,操纵“其他业务利润”比操纵“主营业务利润”更方便,更不容易被察觉。
因为在损益表上,主营业务涉及的记录比其他业务要多的多,主营业务的收入和成本都必须妥善登记,其他业务往往只需要简单的登记利润就可以了。
对于工业公司来说,伪造主营业务收入必须伪造大量货物单据(也就是伪造“应收账款”),这种赤裸裸的造假很容易被识破;伪造其他业务利润则比较温和,投资者往往不会注意。
为了消除投资者可能产生的疑问,许多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往往玩弄文字游戏,把某些模糊的业务在“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之间颠来倒去,稍微粗心的投资者就会受骗。
比如某家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把“主营业务”定义为“房地产、酒店和旅游度假业”,但是在主营业务利润中却只计算房地产的利润,把酒店和旅游度假业都归入其他业务利润,这显然与年度报告的说法是矛盾的。
在中国资本市场目前的混乱局面下,也不能排除某些公司把某项业务利润同时计入“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的可能。
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不可能深入调查某家公司的“其他业务利润”是不是伪造的,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分析出一定的可能性——如果一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与“其他业务利润”严重不成比例,甚至是“其他业务利润”高于“主营业务利润”,我们就有理由怀疑它做了假账。
中国投资者和证券媒体没有意识到上市公司的“其他业务利润”可能存在造假行为,也并非完全出于疏忽,因为上市公司不好好做自己的主营业务,反而热衷于在“其他业务”上大捞一笔,在中国股市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许多公司名义上是“运用闲置资金”进行短期经营或投资(实为投机)活动,其实是什么赚钱做什么,完全不把主营业务当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