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指导性教学计划-上海中医药大学

合集下载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教案编写日期:2024教案编辑专员:教案概述:本教案是为了提供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教学指导。

教案内容涵盖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和中医经典著作等方面。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知识,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为将来的中医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1. 理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概念。

2. 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3. 了解中药的基本知识和常用药物的性能、功效和应用。

4. 熟悉方剂的组成原则和常用方剂的配伍意义。

5. 深入研究中医经典著作,领会中医学的精髓和智慧。

教学内容: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1.1 阴阳五行学说1.2 脏腑经络学说1.3 气血津液学说1.4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第二章:中医诊断学2.1 望诊2.2 闻诊2.3 问诊2.4 切诊第三章:中药学3.1 中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2 中药的性能、功效和应用3.3 常用中药的性能和应用第四章:方剂学4.1 方剂的组成原则4.2 方剂的配伍意义4.3 常用方剂的组成和应用第五章:中医经典著作5.1 内经5.2 伤寒论5.3 金匮要略5.4 神农本草经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系统地传授中医学的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病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医学的知识和技能。

3.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验室或临床实习,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经验。

评价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考试成绩:包括理论考试和临床操作考试。

参考教材:1. 《中医基础理论》2. 《中医诊断学》3. 《中药学》4. 《方剂学》5. 《中医经典著作选读》第六章:中医内科学6.1 感冒6.2 咳嗽6.3 哮喘6.4 胸痹6.5 胃痛第七章:中医外科学7.1 头痛7.2 痹症7.3 腰痛7.4 皮肤病7.5 骨折第八章:中医妇科学8.1 月经不调8.2 痛经8.3 崩漏8.4 带下病8.5 妊娠病第九章:中医儿科学9.1 新生儿黄疸9.2 感冒发热9.3 咳嗽喘息9.4 积滞9.5 疳证第十章:中医养生与预防医学10.1 养生原则10.2 四季养生10.3 饮食调养10.4 中医预防医学10.5 中医康复医学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第六章至第十章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与前五章相同,即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操作法等教学方法,并通过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进行评价。

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及试点项目名单

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及试点项目名单
中医学
24
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医学
25
江苏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9年制)
中医学
26
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5+3”一体化)
中医学
27
江苏
南京中医药大学
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医学
28
浙江
浙江中医药大学
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5+3”一体化)
中医学
29
中医学
77
青海
青海大学
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藏医学
78
面向基层的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医学
79
宁夏
宁夏医科大学
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医学
80
面向基层的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医学
81
新疆
新疆医科大学
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医学
82
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维医学
47
湖北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5+3”一体化)
中医学
48
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医学
49
面向基层的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医学
50
湖北民族学院
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医学
51
湖南
湖南中医药大学
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5+3”一体化)
中医学
52
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5+3”一体化)
中医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是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编写的,涵盖了基础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等学科。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各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各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基础医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

2. 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等。

3. 针灸推拿学:针灸学、推拿学、康复医学等。

4. 中药学:中药学、方剂学、中药化学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临床案例,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3. 实践教学法:进行针灸、推拿等操作训练,提高实践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互动交流。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考试成绩: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 实践操作考核: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

4. 综合素质评价:考察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

六、教学安排1. 学期安排:本学期共18周,其中理论教学16周,实践教学2周。

2. 课堂时间:每周4课时,共计72课时。

3. 实践时间:每周2课时,共计36课时。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材,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

2. 仪器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模型、标本等。

3. 网络资源:校园网、在线学习平台等。

八、教学进度计划1. 第一周:介绍教案overview 和教学资源。

2. 第二周至第四周:基础医学知识讲解。

3. 第五周至第七周:中医学知识讲解。

4. 第八周至第十周:针灸推拿学知识讲解。

5. 第十一周至第十四周:中药学知识讲解。

6. 第十五周至第十六周:复习和实践操作。

九、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五年制留学生班)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二○一八年六月针灸推拿学专业(五年制留学生班)指导性教学计划一、前言根据国际中医医疗市场适用性原则和留学生教学特点,按照学校留学生培养以较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和实践能力为主体,以较宽广的现代科学和医学知识为一翼、以较深厚的中医传统文化底蕴为另一翼的“一体两翼”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战略,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学分制实施规定》,特制定本专业教学计划。

二、专业培养目标(一)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具有良好医德,系统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毕业后能在卫生医疗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的针灸推拿专业人才。

并为他们在中医学教育及中医药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通过学习中、西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临床诊疗基本技能、针灸推拿医疗技能课程,以及一定的现代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课程,培养学生具有较鲜明的中医思维和一定的批判精神,并能独立思考、独立发现、独立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和自我发展潜能。

(三)通过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论治的能力,同时逐步树立中医治未病等健康养护理念,并能对公众作中医药相关知识的教育宣传。

(四)不断加强中医药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学习,体现中医药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具备中医药多学科发展的基本能力和素养。

注重中医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使学生能顺应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趋势,具备跟踪获取专业学术发展信息和基本分析处理能力。

(五)不断加强中医特色人文、道德和身心素养教育,强化医学伦理、医患沟通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环节教学,在培养中努力体现“勤奋、仁爱、求实、创新”的校训,同时通过学生掌握中国传统健身锻炼方法以及中医特色养生保健手段,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终身锻炼的意识,保持人才发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doc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doc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5级中医学专业(七年制基础医学方向)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5级中医学专业(七年制针灸推拿英语方向)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5级中医学专业(七年制中西医结合方向)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5级中医学专业(七年制中医学方向)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5级中医学专业(医药结合方向七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6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6级药学专业(四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6级针灸推拿学专业(五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6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6级中药学专业(四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6级中医学类专业(骨伤科学方向五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6级中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方向七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6级中医学专业(临床方向七年制)曙光班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6级中医学专业(临床方向七年制)龙华班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6级中医学专业(医药结合方向七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6级中医学专业(运动医学方向五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6级中医学专业(针灸推拿英语班七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6级中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七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6级中医学专业(中医方向五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7级护理学专业(四年制)单项体育俱乐部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7级康复治疗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四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7级药学专业(中外合作四年制)单项体育俱乐部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7级针灸推拿学专业(五年制)单项体育俱乐部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7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单项体育俱乐部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7级中药学专业(四年制)单项体育俱乐部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7级中医学类专业(骨伤科学方向五年制)单项体育俱乐部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7级中医学类专业(五年制)单项体育俱乐部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7级中医学专业(七年制基础医学方向)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7级中医学专业(七年制针灸推拿英语方向)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7级中医学专业(七年制中医学方向)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8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四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8级护理学专业(四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8级康复治疗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四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8级药学专业(中外合作四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8级针灸推拿学专业(五年制)推拿功法学(二)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8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8级中药学专业(四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8级中医学类专业(骨伤科学方向五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8级中医学类专业(运动医学方向五年制)中医养生功法(一)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8级中医学专业(中医方向五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9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四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9级护理学专业(四年制)1 75人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9级护理学专业(四年制)2 20人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9级护理学专业(四年制)3 55人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9级康复治疗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四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9级药学专业(四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9级针灸推拿学专业(五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9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9级中药学专业(四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9级中医学类专业(骨伤科学方向五年制)。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2018版)
(四年制留学生班)
上海中医药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
二○一八年九月
中药学专业
(留学生四年制)指导性教学进程
注:1.学分分配左上角者为第一学期开设,右下角者为第二学期开设,“*”者为第三学期选课周开设。

2.实验课程对应理论课:理化实验(一)—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学;理化实验(二)—物理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
3.方剂学含14 学时上机操作课程,但不计入学分。

4.限制性选修课设置最低修读学分为18 分,标注“△”的课程为推荐选修课程。

5.模拟药房实训有8 学时,但不计入学分。

6.毕业专题共计32 学分,毕业专题前学院组织4-5 次小讲课,内容包括科研思维与数理统计方
法、药学文献检索、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实验设计与规范等专题。

各学年计划学分。

中医学专业教学计划

中医学专业教学计划

中医学专业(运动医学方向五年制)教学计划一、前言根据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按照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教育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制定本专业教学计划。

在实施学分制过程中,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之成为具有基础宽厚扎实、实践能力强、有创新精神和职业素质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系统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中医专业知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毕业后能从事各级体育训练机构及医疗机构相关的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的以中医药为特色的运动医学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临床医学知识、运动人体科学知识,掌握与运动医学相关的各种专业技能,并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现代社会科学知识,具有针灸推拿、保健康复临床医疗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掌握运动人体机能诊断与评价、体育保健康复的诊疗、运动伤害的急救与处理、运动营养指导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和运动医学相关的临床医疗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

[具体培养要求]知识方面:打好坚实的外语、计算机与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的基础,掌握宽厚的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具有一定的现代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和医学心理学知识,具备较宽广而深远的科学视野、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能力方面:培养较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人交际和沟通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组织能力。

素质方面:在各教育环节中,强化全面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生理和心理素质,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全面发展的具有健康体魄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分制实施规定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分制实施规定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分制实施规定(本科生)一、学制1、七年制本科硕士学位其学制为7年,可允许在9年内完成学业。

特殊情况经批准可延长至l0年完成学业。

2、五年制本科学士学位其学制为5年,可允许在7年内完成学业。

特殊情况经批准可延长至8年完成学业。

3、四年制本科学士学位其学制为4年,可允许在6年内完成学业。

特殊情况经批准可延长至7年完成学业。

4、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按课程选修原则的有关规定,可增选一定数量的学分,提前完成学业,学校允许给予提前毕业。

二、学期每学年设置三个教学学期,其中两个大学期各为15周(其中14周进行理论教学,1周复习考试),一个小学期为10周(其中4周集中安排各种社会实践、实习活动,4周安排选修课、试验课和部分重修课,2周机动)。

三、学分的计算1、各专业需达到毕业的总学分,参见各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2、理论课教学:一般每14个学时计一个学分。

3、实践性教学环节:(1)实验课与分散进行的见习课一般每14—28学时计1个学分(由指导性教学计划确定)。

(2)集中进行的毕业实习、毕业课题设计以每周计1个学分。

(3)其它集中的教学实践、实习以每周计2个学分。

(4)社会实践活动以每周计1个学分。

4、体育课:每年6个学分,3年共计18个学分。

学生通过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相应课程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分,成绩不合格,则不能取得学分。

四、成绩考核与记载方法1、学生参加课程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后所得的成绩和学分载入学生成绩记分册及学习成绩登记表,并归入学生本人档案。

学校对必修课、限选课实行课程淘汰制,用以严格地控制课程的教学质量,淘汰率为不低于参加课程考核的学生数的5%。

政治理论课、外语、体育、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施课程内PBL 教学法的课程(经学校认定)以及辅修课程不实行5%淘汰。

2、成绩考核采用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质和量两方面的绩点评定方法。

绩点评定方法如下:成绩考核采用A、B、C、D、F五级制进行登入,并用绩点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

针灸推拿学业(港、澳、台学生五年制)

针灸推拿学业(港、澳、台学生五年制)

针灸推拿学专业(港、澳、台学生五年制)指导性教学计划一、前言为弘扬中医药学,推动人类医学发展,根据港、澳、台学生教学特点,按照学校以培养学生较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和实践能力为主体、以较宽广的现代科学和医学知识以及创新思维为一翼、以较深厚的中医传统文化底蕴为另一翼的“一体两翼”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战略,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学分制实施规定》,特制定本专业教学计划。

二、培养目标(一)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并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毕业后能适应各级中医院针灸科、推拿科以及各级综合性医院中医科,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针推专业人才,并为他们在中医学教育、科研、对外交流以及中医药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通过学习中、西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临床诊疗基本技能、针灸推拿医疗技能课程,以及一定的现代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课程,培养学生具有较牢靠的中医思维和一定的批判精神,并能独立思考、独立发现、独立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和自我发展潜能。

(三)通过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提高学生灵活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开展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初步辨证论治的能力,同时逐步树立中医治未病等健康养护理念,并能对公众作中医药相关知识的教育宣传。

(四)不断加强中医药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学习,体现中医药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具备中医药多学科发展的基本能力和素养。

注重中医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使学生能顺应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趋势,具备跟踪获取专业学术发展信息和基本分析处理能力。

(五)培养中努力体现“勤奋、仁爱、求实、创新”的校训,不断加强中医特色人文、道德和身心素养教育,强化医学伦理、医患沟通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环节教学,同时通过体育俱乐部制,使学生掌握中国传统健身锻炼方法以及中医特色养生的保健手段,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终身锻炼的意识,保持人才发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

中医学专业临床方向七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专业临床方向七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专业(临床方向七年制留学生班) 指导性教学计划一、前言根据境外中医药人才培养需求及留学生教学特点,贯彻“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临床”的培养方针,按照学校培养留学生以较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和实践能力为主体,以较宽广的医学知识及中医传统文化底蕴为一翼、以较鲜明的中医临床辩证思维为另一翼的“一体两翼”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战略,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学分制实施规定》,特制定本专业教学计划。

二、专业培养目标(一)本专业培养适应国际中医药科学技术竞争,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系统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中医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并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临床医学硕土专业学位水平的高层次复合型中医人才,毕业后能从事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事业工作,并为他们在中医学教育、科研及中医药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通过中、西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临床诊疗基本技能课程,以及一定的现代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较牢靠的中医思维和一定的批判精神,并具备独立思考、独立发现、独立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和自我发展潜能。

(三)通过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中医传统经典著作阅读能力,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中医思维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逐步树立中医治未病等健康养护理念,并能对公众作中医药相关知识的教育宣传。

(四)不断加强中医药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学习,体现中医药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具备中医药多学科发展的基本能力和素养。

注重中医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使学生能顺应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趋势,具备跟踪获取专业学术发展信息和基本分析处理能力。

(五)不断加强中医特色人文、道德和身心素养教育,强化医学伦理、医患沟通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环节教学,在培养中努力体现“勤奋、仁爱、求实、创新”的校训,同时通过学生掌握中国传统健身锻炼方法以及中医特色养生的保健手段,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终身锻炼的意识,保持人才发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

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指导性教学计划-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指导性教学计划-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指导性教学计划一、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的要求,按照学校以培养学生较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和实践能力为主体、以较宽广的现代科学和医学知识以及创新思维为一翼、以较深厚的中医传统文化底蕴为另一翼的“一体两翼”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战略,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学分制实施规定》,特制定本专业教学计划。

二、专业培养目标(一)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主义觉悟,保持良好的中医药价值取向,能系统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中医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 并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毕业后能从事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事业工作的初步合格的中医师,并为他们在中医学教育、科研、对外交流以及中医药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通过中、西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临床诊疗基本技能课程,以及一定的现代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较牢靠的中医思维和一定的批判精神,并具备独立思考、独立发现、独立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和自我发展潜能。

(三)通过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提高学生灵活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开展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初步辨证论治的能力,同时逐步树立中医治未病等健康养护理念,并能对公众作中医药相关知识的教育宣传。

(四)不断加强中医药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学习,体现中医药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具备中医药多学科发展的基本能力和素养。

注重中医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使学生能顺应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趋势,具备跟踪获取专业学术发展信息和基本分析处理能力。

(五)培养中努力体现“勤奋、仁爱、求实、创新”的校训,不断加强中医特色人文、道德和身心素养教育,强化医学伦理、医患沟通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环节教学,同时通过体育俱乐部制,使学生掌握中国传统健身锻炼方法以及中医特色养生的保健手段,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终身锻炼的意识,保持人才发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

卫生学院中医学专业教学计划

卫生学院中医学专业教学计划

卫生学院中医学专业教学计划一、教学主题中医学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医学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卫生学院中医学专业的教学主题是培养具备中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医学文化,掌握中医诊疗技术,提高医学实践能力。

二、活动安排1.理论学习:中医学专业的教学计划首先注重学生对中医学理论的学习。

通过基础理论课程的教授,学生可以了解中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原则。

这些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中药学、方剂学等。

学生必须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才能够进行后续的临床实践。

2.实践训练: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中医诊疗技术,中医学专业教学计划还包括大量的实践训练活动。

学生需要参与中医临床实习,亲身观察和参与各类中医治疗活动,如针灸、推拿、中药治疗等。

通过实践训练,学生可以巩固理论知识,并培养自己的临床技能。

3.病例讨论和研究:为了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医学专业的教学计划还包括病例讨论和研究的活动。

学生可以与导师一起讨论实际病例,分析病因病机,制定治疗方案等。

这些讨论和研究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原理,并提高他们的临床决策能力。

三、教材使用中医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使用的教材需要符合中医学的特点和需求,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中医理论和技术。

教材的选择应该具有权威性和实用性,能够覆盖中医学的各个方面。

1.基础教材:中医学专业的基础教材应该包括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中药学的内容。

为了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可以选择《中医基础理论教程》等经典教材。

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药学,可以选择《中药学》系列教材。

2.临床教材:中医学专业的临床教材应该涵盖中医诊断、治疗和方剂等方面的内容。

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中医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可以选择《中医诊断学》和《中医治疗学》等教材。

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方剂运用能力,可以选择《方剂学》等教材。

通过以上教学计划的设计,卫生学院中医学专业可以培养具备中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

上海中医药大学五年制本科专业介绍

上海中医药大学五年制本科专业介绍

1.中医学专业(中医⽅向) 〖培养⽅向和⽬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发展,掌握中医、西医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的具有创新思维的现代中医⼈才。

本专业要求学⽣具有⾼尚的医德医风和为中医事业献⾝的精神。

具有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中医临床专业知识,有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

具有较深厚的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和诊疗技能。

具有⼀定的古汉语⽔平,掌握⼀门外国语。

〖课程设置〗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开设有中医基础理论、医古⽂、中医诊法学、中药学、⽅剂学、中医古典医籍、⼈体解剖学、⽣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中西医专业基础课;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西医诊断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科学等临床专业课;进⼊临床医学院进⾏毕业临床实习,并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

〖学位授予情况〗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授予医学⼠学位。

〖毕业⽣择业⽅向〗各级医疗机构中以中医、中西医结合为主的内、外、妇、⼉、伤等临床医师⼯作,以及从事中医教学、科研等岗位。

2.中医学专业(⾻伤科学⽅向) 〖培养⽅向和⽬标〗本专业培养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和现代医学基础理论,突出掌握中医⾻伤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能胜任各级中医机构及综合性医疗机构的⾻伤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作,以及中医院校和研究机构的教学和科研⼯作的⾼级⾻伤科医师。

〖课程设置〗主⼲学科:中医基础医学、现代医学基础、中医⾻伤科学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剂学、正常⼈体解剖学、⽣理学、病理学、中医⾻伤科学基础、中医整⾻学、中医筋伤学、中医⾻病学、⾻伤影像诊断学、⾻科⼿术学、⾻科⽣物⼒学、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西医外科学。

〖学位授予情况〗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授予医学⼠学位。

〖毕业⽣择业⽅向〗各级中、西医疗机构中⾻伤学科的临床医疗⼯作,以及相关临床学科,如:针灸、推拿、康复等的医疗⼯作;各类医学院中⾻伤及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作。

指导性教学计划计划中医学专业临床方向七年制

指导性教学计划计划中医学专业临床方向七年制

中医学专业(临床方向七年制留学生班)指导性教学计划一、前言根据境外中医药人才培养需求及留学生教学特点,贯彻“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临床”的培养方针,按照学校培养留学生以较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和实践能力为主体,以较宽广的医学知识及中医传统文化底蕴为一翼、以较鲜明的中医临床辩证思维为另一翼的“一体两翼”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战略,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学分制实施规定》,特制定本专业教学计划。

二、专业培养目标(一)本专业培养适应国际中医药科学技术竞争,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系统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中医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并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临床医学硕土专业学位水平的高层次复合型中医人才,毕业后能从事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事业工作,并为他们在中医学教育、科研及中医药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通过中、西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临床诊疗基本技能课程,以及一定的现代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较牢靠的中医思维和一定的批判精神,并具备独立思考、独立发现、独立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和自我发展潜能。

(三)通过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中医传统经典著作阅读能力,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中医思维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逐步树立中医治未病等健康养护理念,并能对公众作中医药相关知识的教育宣传。

(四)不断加强中医药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学习,体现中医药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具备中医药多学科发展的基本能力和素养。

注重中医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使学生能顺应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趋势,具备跟踪获取专业学术发展信息和基本分析处理能力。

(五)不断加强中医特色人文、道德和身心素养教育,强化医学伦理、医患沟通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环节教学,在培养中努力体现“勤奋、仁爱、求实、创新”的校训,同时通过学生掌握中国传统健身锻炼方法以及中医特色养生的保健手段,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终身锻炼的意识,保持人才发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

五年一贯制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

五年一贯制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

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供五年一贯制大专中医专业使用)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中医内科学》是五年一贯制大专中医专业的一门核临床心专业课程。

是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与临床各学科课程的桥梁。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

总论介绍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况、中医内科学基础(包括病因学、病机学、分类学、治疗学的知识)及中医内科临证方法和病历书写。

各论部分列有50个病证,分设概述、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转归预后、预防与调摄。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树立中医防病治病理念,掌握中医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

二、课程教学目标1.了解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及思维特点。

明确中医内科学的的任务及特点。

3、熟悉中医内科学病因学、病机学、分类学及治疗学的特点。

3.掌握中医内科病历书写的格式及内容。

4.掌握常见病与多发病定义、诊断要点及辨证论治。

5.熟悉常见病与多发病的病因病机。

6、了解常见病与多发病的预防调护。

7、掌握中医内科的病案书写内容及格式,学会书写门诊病历及住院病历。

8.具有规范、熟练的中医内科操作技能9.具有准确辨证施治、分析和解决中医临床内科常见问题的专业能力。

10.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行为习惯、职业道德修养。

11.具有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学时数理论实践小计一、总论8 0 8二、肺系疾病12 8 20三、心脑系病症15 8 23四、脾胃病症15 8 23五、肝胆疾病11 8 19六、肾系病8 5 13七、气血精液疾病13 7 19八、经络肢体病9 4 13 复习考试 5 0 5 合计96 48 144四、教学内容和要求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活动参考参考学时理论实践一、绪论总论第一章中医内科学的基本概念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二、中医内科疾病的范围及分类三、中医内科学疾病的命名及特点第二章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一、中医内科学的起源二、中医内科学的基础、充实及创新第三章中医内科学临证基本程序第四章学习中医内科学的思路与方法病历书写了解了解熟悉熟悉掌握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8 0二、各论各论第五章肺病证第一节感冒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三、辨证论治四、预防与调护熟悉掌握掌握了解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2 0第二节咳嗽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三、辨证论治四、预防与调护熟悉掌握掌握了解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自学讨论2 0第三节肺痈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三、辨证论治四、预防与调护熟悉掌握掌握了解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自学讨论2 0 第四节肺胀了解自学参考理论实践二、各论第五节哮病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三、辨证论治四、预防与调护熟悉掌握掌握了解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自学讨论2 0第六节喘证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三、辨证论治四、预防与调护熟悉掌握掌握了解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自学讨论2 0第七节肺痨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三、辨证论治四、预防与调护熟悉掌握掌握了解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角色扮演自学讨论示教2 0实践1:肺系病的病例讨论熟练掌握案例分析见习0 8 第六章心脑系病证第一节心悸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三、辨证论治四、预防与调护熟悉掌握掌握了解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自学讨论2 0第二节胸痹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三、辨证论治四、预防与调护熟悉掌握掌握了解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自学讨论2 0痴呆了解自学0 0 第三节眩晕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三、辨证论治四、预防与调护熟悉掌握掌握了解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自学讨论2 0第四节中风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辨证论治三、预防与护理熟悉掌握了解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自学讨论5 0参考理论实践二、各论第五节不寐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三、辨证论治四、预防与调护熟悉掌握掌握了解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自学讨论2 0第六节癫痫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三、辨证论治四、预防与调护熟悉掌握掌握了解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自学讨论2 0实践2、心脑疾病案例分析熟练掌握案例分析见习0 8第七章脾胃肠病证第一节胃痛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三、辨证论治四、预防与调护熟悉掌握掌握了解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自学讨论2 0第二节噎膈了解自学0 0 第三节痞满了解自学0 0 第四节呃逆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三、辨证论治四、预防与调护熟悉掌握掌握了解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自学讨论1 0第三节腹痛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三、辨证论治四、预防与调护熟悉掌握掌握了解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自学讨论2 0第四节呕吐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三、辨证论治四、预防与调护熟悉掌握掌握了解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自学讨论2 0参考理论实践二、各论第五节泄泻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三、辨证论治四、预防与调护熟悉掌握掌握了解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角色扮演情景教学自学讨论3 0第六节便秘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三、辨证论治四、预防与调护熟悉掌握掌握了解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角色扮演情景教学自学讨论2 0第七节痢疾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三、辨证论治四、预防与调护熟悉掌握掌握了解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角色扮演情景教学自学讨论3 0实践3:脾胃疾病病例分析学会熟练掌握案例分析见习0 9 第八章肝胆病证第一节黄疸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三、辨证论治四、预防与调护熟悉掌握掌握了解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病例分析自学讨论3 0第二节胁痛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三、辨证论治四、预防与调护熟悉掌握掌握了解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角色扮演情景教学自学讨论2 0第三节头痛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三、辨证论治四、预防与调护熟悉掌握掌握了解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案例导入自学讨论2 0第四节积聚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三、辨证论治四、预防与调护熟悉掌握掌握了解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案例导入自学讨论2 0第五节鼓胀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熟悉掌握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2 0参考理论实践二、各论三、辨证论治四、预防与调护节掌握了解实践4:肝胆系病例讨论学会熟练掌握案例分析见习0 8 第九章肾膀胱病证第一节水肿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三、辨证论治四、预防与调护熟悉掌握掌握了解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案例分析自学讨论3 0第二节淋证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三、辨证论治四、预防与调护熟悉掌握掌握了解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自学讨论3 0第三节癃闭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三、辨证论治四、预防与调护熟悉掌握掌握了解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自学讨论2 0实践5、肾膀胱系病例讨论学会熟练掌握案例分析见习0 5 第十章气血精液病证第一节郁证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三、辨证论治熟悉掌握掌握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自学讨论2 0第二节血证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三、辨证论治四、预防与调护熟悉掌握掌握了解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案例导入自学讨论5 0第三节消渴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三、辨证论治四、预防与调护熟悉掌握掌握了解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案例导入自学讨论3 0第四节内伤发热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三、辨证论治四、预防与调护熟悉掌握掌握了解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案例导入自学讨论2 0参考理论实践二、各论第五节虚劳自学0 0 第五节癌症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三、辨证论治四、预防与调护熟悉掌握熟悉了解多媒体演示案例分析自学讨论1 0实践6、气血津液系病例讨论学会熟练掌握案例分析见习0 7 第十一章经络肢体病证第一节痹症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三、辨证论治四、预防与调护熟悉掌握掌握了解多媒体演示案例分析自学讨论3 0第二节痿证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三、辨证论治四、预防与调护熟悉掌握掌握了解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自学讨论2 0第三节腰痛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三、辨证论治四、预防与调护熟悉掌握掌握了解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自学讨论3 0第四节痉证一、概述及病因病机二、诊断要点三、辨证论治四、预防与调护熟悉掌握熟悉了解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自学讨论1 0实践7、经络肢体病例讨论学会熟练掌握案例分析见习0 4五、大纲说明(一)适用对象与参考学时教学大纲主要供五年一贯制中医专业中医内科学教学使用,总学时为14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86学时,实践教学48学时。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指导性教学计划(2014版)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指导性教学计划(2014版)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指导性教学计划一、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的要求,围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理念,按照学校以培养学生较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和实践能力为主体、以较宽广的现代科学和医学知识以及创新思维为一翼、以较深厚的中医传统文化底蕴为另一翼的“一体两翼”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战略,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学分制实施规定》,特制定本专业教学计划。

二、专业培养目标(一)在我国中医、西医并存的背景下,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科技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本专业培养的医学人才应系统掌握中西医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基本具备中西医各科常见疾病的诊疗能力,能够从事中西医结合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具有一定的跨专业、跨学科的融通能力,富有整合中西医学两者优势的创新精神,为今后进一步从事中西医结合的教育、科研、对外交流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二)学习内容以中、西医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临床诊疗基本技能为重点,掌握一定的预防、康复、心理学知识,并了解一定的社会科学和其他领域的自然科学知识;重视科学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加强获取相关专业学术信息及其分析处理能力的训练。

提高学生知识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的潜能。

(三)努力体现“勤奋、仁爱、求实、创新”的校训,不断加强体现中医药院校特色的人文及通识教育,强化医学伦理、医患沟通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环节的教学,重视包括中国传统健身锻炼方法以及中医特色养生的保健手段在内的体质培养,保持人才发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

三、指导性修业年限修业年限为5年(允许延长至7年)。

四、课程设置与基本要求[课程设置] 课程结构分为两大类:即必修课类与选修课类。

必修课程:通识必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类、英语或日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医学伦理学;中医基础与专业课程: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临床经典导读、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针灸学、中医文献检索(含循证医学概论)、小学期中医临床实践;西医基础与专业课程:正常人体解剖学、医用化学、生物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病理学(含病理生理学)、药理学、预防医学、西医诊断学、影像诊断学、西医内科学(含西医内科学研究进展)、西医外科学总论、西医外科学各论;中西医结合课程:中西医结合导论、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社区预防医学实践、中西医综合实践、临床技能训练及实习。

中医学专业(5 3一体化)

中医学专业(5 3一体化)
根据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达到规定的学分,取得前置学位医学学士者准予毕 业。同时达到规定的绩点要求及各类综合考试、毕业论文答辩合格,达到学校规定的国家大学英语 六级的合格分数线,取得 《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完成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取得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 训合格证书》,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工作条例》 的规定,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四) 通过中医人文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学习,体现中医药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使 学生具备中医药多学科发展的基本能力和素养;注重中医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使学生能顺 应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趋势,具备跟踪获取专业学术发展信息和基本分析处理能力。
(五) 通过系统地临床实践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立足于突出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 本技能的培训,重在培养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辅以若干与临床相结合的理论学习,使学 生掌的中医药诊疗工作。
二、专业培养目标
(一)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系统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 中医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并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临床医学硕土专业学位水平的高 层次复合型中医人才,毕业后能够达到中医住院医师水平,从事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事 业工作,并为从事中医学教育、科研、对外交流以及中医药事业管理等工作打下基础。
第一阶段:为本科学习阶段。修业年限为 5 年,允许延长至 7 年。此阶段须取得毕业证书及本 科学位后方可进入第二阶段学习。
第二阶段:为研究生学习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阶段。修业年限为 3 年,在规定的修业 年限内,未通过学位课程考核、医师资格考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或学位论文答辩者,可由 本人提出申请,导师签署意见,经培训单位审核同意同步延长相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限的,报 大学审核通过后方可延长学习年限,延长年限不超过 2 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学专业(五年制)
指导性教学计划
一、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的要求,按照学校以培养学生较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和实践能力为主体、以较宽广的现代科学和医学知识以及创新思维为一翼、以较深厚的中医传统文化底蕴为另一翼的“一体两翼”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战略,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学分制实施规定》,特制定本专业教学计划。

二、专业培养目标
(一)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主义觉悟,保持良好的中医药价值取向,能系统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中医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 并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毕业后能从事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事业工作的初步合格的中医师,并为他们在中医学教育、科研、对外交流以及中医药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通过中、西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临床诊疗基本技能课程,以及一定的现代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较牢靠的中医思维和一定的批判精神,并具备独立思考、独立发现、独立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和自我发展潜能。

(三)通过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提高学生灵活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开展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初步辨证论治的能力,同时逐步树立中医治未病等健康养护理念,并能对公众作中医药相关知识的教育宣传。

(四)不断加强中医药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学习,体现中医药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具备中医药多学科发展的基本能力和素养。

注重中医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使学生能顺应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趋势,具备跟踪获取专业学术发展信息和基本分析处理能力。

(五)培养中努力体现“勤奋、仁爱、求实、创新”的校训,不断加强中医特色人文、道德和身心素养教育,强化医学伦理、医患沟通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环节教学,同时通过体育俱乐部制,使学生掌握中国传统健身锻炼方法以及中医特色养生的保健手段,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终身锻炼的意识,保持人才发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

三、指导性修业年限
修业年限5年(允许延长至7年)。

四、课程设置与基本要求
【课程设置】
课程结构分为两大类:即必修课类与选修课类(包括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性选修课)。

必修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类、英语或日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医古文、医学伦理学。

中医基础与临床课程: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经典课类、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小学期中医临床实践(含社区预防医学)、临床技能训练及实习。

西医基础与临床课程: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医用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影像诊断学、西医外科学。

选修课程:
限制性选修课程:开设公共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外语类、艺术类等限制性选修课程模块,并设置了各模块最低修读要求。

任意选修课程:社会学类、管理学类、法学类、艺术类、语言信息类、交叉学科类、专业类等七大类任意选修课程。

交叉学科课程:中医工程学、中医信息检索、实验中医学、实验针推学、针推穴位解剖、医学伦理学、中医英语等。

中医特色人文教育课程:开设中医特色人文社会实践课程,以及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类选修课程和专题讲座。

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兴趣,选择不同的实践课程,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基本要求】
1、课程体系结构:主要由现代科学基本知识、中医基础及临床基本知识、西医基础及临床基本知识、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外语计算机基本工具类知识、学生人文及身心素养教育等课程模块构成。

2、德育及文化素质:贯彻德育为先的原则,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开设政治思想教育课程,同时积极运用形势报告、专题讲座、参观考察等教学方式,组织相关社会实践活动。

加强素质教育,除设置一定数量的人文社科类课程以及进入教学计划的必修或选修课程系列外,同时开展课外多种形式的素质教育,并进行考核。

诸如在课余举办系列讲座、专题报告,向学生开列各类推荐书目,指导学生阅读,定期举办学生艺术节、学术节、传统保健体育节和开展各类社团活动等。

3、“早临床、多临床”实践模式,其具体体现为:
早期接触临床——初步了解中医。

学生从第1学年专业学习开始,每年在小学期临床指导教师带领下,通过社会(临床)实践、中医四诊训练、方药运用观察、临床护理实践等教学方式,激发中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临床知识和技能的意识。

课程临床见习——深入体验中医。

在临床理论学习阶段,采取床边教学、案例讨论等,让学生直接接触病人,直接观察常见病、多发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对疾病获得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初步的专业实
践和临床思维技能。

临床技能训练——强化中医技能。

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中医诊断数字案例库、中医辨证思维人机对话系统、医患沟通技能课程等,进一步强化和规范训练学生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为进入临床实习教学奠定基础。

毕业临床实习——进入专业实践。

临床实习包括临床科室轮转、选科实习和毕业加强实习(自主选择1-2个学科)、跟师实践(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总结)、临床综述或临床观察研究等。

通过实际的临床工作,培养学生对常见病进行基本中西医诊治和初步临床研究的能力。

4、学校建立教学实验中心,设置基本实验技能训练、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三大模块,同时设置本科生自主设计性实验课程、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科学研究训练教学环节。

5、经典课程与传承:加强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和中医古典医籍课程的教学,克服理论与实际脱离的弊端,根据教学时间安排,系统组织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在具有相当中医学理论水平和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师指导下进行辨证思维和临床实践。

6、古汉语和外语、计算机等其他教学环节
通过医古文、古汉语基础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有顺利阅读中医古典医籍的能力。

外语教学要求学生除了通过外语课程教学的要求外,选择英语学习的需参加国家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考试并达到学校规定的成绩要求,选择其他外语语种应达到学校规定的合格要求,有条件的专业课程,应结合本专业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专业外语课程训练。

计算机教学应注意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安排和时间分配(见表格)
六、成绩考核及学位授予
采用随堂考试、床边考试、作品考核、实验报告考核、PBL评价等形成性评价与期末考试、计算机考试、学习报告等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考核手段。

毕业实习期间,各科实习结束时,必须进行成绩考核,重点考核学生的临床基本思维、实践操作技能、职业态度及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

毕业实习后期,撰写毕业论文,并组织答辩。

根据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达到规定的学分者准予毕业。

同时达到规定的绩点要求,各类综合考试、毕业论文合格,并达到学校规定的国家大学英语考试四级的合格分数线(其他语种外语达到学校规定的合格要求)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工作条例》的规定,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七、指导性教学进程
见附表
中医学专业(五年制)
注:1、“*”者为第三学期选课周开设。

2、“中医经典课模块”中“中医临床经典导读”为必修课。

3、“中医经典课模块”中“内经”、“伤寒”、“金匮”、“温病”每一系列必须至少修读一门,4个系列修读总学分不少于16分。

加“*”的课程为更多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改革类课程,一般在第三学期开设。

4、艺术类限选课中课程的具体名称与代码每年予以公布。

5、英语、日语需选定一个语种并完成相关教学要求。

“英语(三)”为菜单类课程,未达到大学英语四级合格分数线者仅允许选修其中“大学英语进阶”。

各学年计划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