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治安管理基础理论教案第八章治安行政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培训讲座ppt
听证程序
01
听证程序的启动
公安机关在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关事实和理
由,并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02
听证程序的组织
公安机关应当在听证会前组织听证,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和申辩,并在
听证会上出示相关证据和依据。
03
听证程序的作用
通过听证程序,当事人可以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保障自己的合法
权益,同时也有助于公安机关更好地了解案情和当事人的意见。
裁决程序
裁决程序的启动
公安机关在听取当事人陈述和申辩后,应当及时进行裁决,依法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裁决程序的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安机关应当根据证据和事实情况,依法作出处罚决定,并将处罚 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裁决程序的执行
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住址、违法事实 、处罚种类和依据等内容,并由公安机关加盖印章后生效。
04
执法程序和规范
调查取证程序
调查取证程序的启动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全面、客观地收集、调取证据,不得少于两人 进行。
调查取证的方法
可以采用询问、检查、调取证据等方式,同时也可以使用技术手段,如监控录像、手机定 位等。
证据的审查和认定
公安机关应当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审查和认定,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责任追究制度
对存在执法问题的公安机关和民警进行问责追责,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制。
考核评价与责任追究的关系
通过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实现奖优罚劣,促进公安机关和民警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06
实际案例分析
某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处罚法应用案例
案例一
某市夜市摊主与顾客发生口角,随后双方发生肢体冲突。公安机关依据《治 安管理处罚法》对双方进行了调解和处罚。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知识培训教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内容
一、教案名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概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概念和意义;2. 让学生掌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治安,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概念;2.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义;3.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4.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要任务。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社会治安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概念、意义、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3.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认识和看法;5.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二、教案名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组织体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组织体系结构;2. 让学生掌握各级综合治理组织的职责和作用;3. 培养学生了解并支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
教学内容:1.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组织体系结构;2. 各级综合治理组织的职责和作用;3.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与各部门的协作关系。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事例展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组织体系;2. 讲解:详细讲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组织体系结构,各级综合治理组织的职责和作用;3. 事例分析:分析具体事例,让学生了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与各部门的协作关系;5.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支持和配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
三、教案名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政策措施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政策措施;2. 让学生掌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策的具体内容;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治安的意识和行动。
教学内容:1.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政策措施概述;2.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策的具体内容;3.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策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策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政策措施概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策的具体内容;3.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策的认识和看法;5.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践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策。
治安管理学基础理论
治安管理学基础理论xx年xx月xx日contents •治安管理学基本概念•治安管理学的发展历程•治安管理的体制和机制•治安管理的法律法规•治安管理的手段与措施•治安管理的实践与案例目录01治安管理学基本概念治安管理是一种国家行政行为,是国家通过各级公安机关依法对社会治安秩序进行管理、规范和指导,以达到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目的。
治安管理是一种行政行为治安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各类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包括公安机关、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以及广大人民群众。
治安管理的主要对象治安管理的定义治安管理的特点治安管理具有强制性、行政性和综合性等特点。
它需要依靠公安机关的行政执法权力,通过行政手段和必要的强制措施来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治安管理的原则治安管理应当遵循依法、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
在实施治安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坚持公正执法,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确保社会公正和公平。
治安管理的特点和原则治安管理的范围治安管理的范围包括社会各个方面,如公共场所、车站、机场、码头、港口等,以及各类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
治安管理的内容治安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加强对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提高社会整体治安水平。
治安管理的范围和内容02治安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国外治安管理学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美国等国家开始重视治安管理,并逐渐形成治安管理学学科。
20世纪中期随着社会的发展,治安问题日益多样化,治安管理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逐渐涉及到犯罪学、刑事政策、警察组织管理等领域。
20世纪后期至今治安管理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
我国开始建立警察制度,治安管理成为警察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变化,我国治安管理逐渐从单纯的行政管理向综合治理转变,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治安管理学理论体系和方法论。
《治安秩序管理》教案
知识目标:
素质目标:
(二)进入课程
导入:分组展示学习小组收集的旅馆业内刑事案件或者治安案件案例讨论:1、案件的发生反映出该旅馆在经营过程中,存在哪些违法、违规行为?
2、如何预防这些案件发生?
情景模拟:
案例:琼山公安分局派出所李某、王某等若干民警到海丽商务酒店进行治安检查。
草拟对酒店的前台工作岗位进行治安检查提纲
专业能力目标:
方法与社会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素质目标:
(二)进入课程
1、学生分组,以PPT形式汇报小组进行旅馆业治安状况调查的情况和分析旅馆业治安状况调查结果,对分析地区旅馆业治安状况情况进行研判
2、教师对学生调查情况进行点评,指出其中有待改进的地方3、学生教师互动讨论旅馆业治安突出问题
4、教师归纳、讲解(1)旅馆业管理有关法律、法规依据
布置任务:xx旅馆业治安状况调查
教师讲解:1、治安状况调查的意义
2、治安状况调查的方法
3、治安状况调查问卷的制作要点
4、治安状况的评价标准
教师提醒:1、调查前期准备2、调查注意事项3、调查结果分析学生活动:旅馆业治安状况调查问卷制作
二、单元标题:旅馆业治安状况调查、分析
学时:2学时
(一)展示课程目标
形成性过程考核:
主要组成部分:
1、课堂到课、纪律表现、讨论发言情况(占课程总成绩15%)2、个人书面作业与项目参与情况(占课程总成绩15%)其中个人书面作业占课程总成绩9%,项目参与情况占课程总成绩6%。3、小组讨论集体作业与项目作业(占总成绩40%)
期末终结性考核:
分为技能考核和理论知识考核。技能考核占课程总成绩10%,知识考试采取闭卷形式,占课程总成绩20%。
治安管理学基础理论
通过治安管理,达到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的目的。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任务
目的
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依法行政,公开公正,便民高效,尊重和保障人权。
方法
治安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宣传教育、人口管理、治安防范、纠纷调解、打击犯罪、社会救助等。
宣传教育手段在治安管理中的应用
治安管理机构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促进社会治安的稳定和改善。
04
CHAPTER
治安管理的法律法规
主要内容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进行处罚的种类、适用条件、处罚程序、申诉途径等作出规定。
制定目的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现代社会的治安管理更加注重预防和综合治理,建立了完善的警察体系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同时,科技手段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发展,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近代治安管理
现代治安管理
趋势
当前治安管理越来越注重预防和综合治理,警察体系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科技手段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发展,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此外,治安管理也越来越注重与社区、公众的互动和合作。
行政手段的分类
02
按照不同的行政职能,行政手段可以分为行政命令、行政指导、行政奖励、行政处罚等。
行政手段在治安管理中的应用
03
治安管理机构通过制定和执行各种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治安秩序进行管理和维护。
法律手段的概念
法律手段是指国家运用法律规范和制度,对违法行为进行认定、处理和制裁的一种强制性措施。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知识培训教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内容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知识培训教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内容第一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概念与意义掌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与目标了解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发展历程1.2 教学内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定义与内涵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与目标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发展历程及现状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概念与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理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实际意义1.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讨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第二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组织体系2.1 教学目标了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组织体系结构掌握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的职责与作用了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运行机制2.2 教学内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组织体系结构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的职责与作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运行机制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组织体系与运行机制模拟演练法:模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的运作,增强理解2.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讨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体系在实际运作中的优缺点课后作业:分析某一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体系的运行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第三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政策措施3.1 教学目标了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政策措施掌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关键环节与手段了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政策体系3.2 教学内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政策措施概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关键环节与手段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政策体系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政策措施与关键环节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理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策的实际应用3.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讨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策措施的实际效果与不足第四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群众工作4.1 教学目标了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群众工作的重要性掌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群众工作的方法与技巧了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群众工作的现状与挑战4.2 教学内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群众工作的意义与作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群众工作的方法与技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群众工作的现状与挑战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群众工作的基本原则角色扮演法:模拟群众工作场景,提升实践能力4.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讨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群众工作的实际效果与不足第五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科技支撑5.1 教学目标了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科技支撑的重要性掌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常用的科技手段与工具了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科技发展的趋势与挑战5.2 教学内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科技支撑的定义与作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常用的科技手段与工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科技发展的趋势与挑战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科技支撑的基本概念实操演示法:展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科技应用,增强理解5.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讨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科技支撑的实际效果与不足课后作业:分析某一科技手段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应用,并提出改进建议第六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法治保障6.1 教学目标理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法治保障的重要性掌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了解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6.2 教学内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法治保障的概念与内涵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法治保障的基本原则与法律法规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理解法治保障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应用6.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讨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法治保障的实际效果与不足第七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宣传教育7.1 教学目标理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宣传教育的重要性掌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宣传教育的手段与方法了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宣传教育的现状与挑战7.2 教学内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宣传教育的作用与意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宣传教育的手段与方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宣传教育的现状与挑战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宣传教育的基本原则实操演示法:展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理解7.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讨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与不足第八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社区工作8.1 教学目标理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社区工作的重要性掌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社区工作的方法与技巧了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社区工作的现状与挑战8.2 教学内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社区工作的概念与内涵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社区工作的方法与技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社区工作的现状与挑战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角色扮演法:模拟社区工作场景,提升实践能力8.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讨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社区工作的实际效果与不足第九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国际经验9.1 教学目标了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国际经验掌握国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与措施分析国内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异同9.2 教学内容国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与措施国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成功案例及启示国内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异同及原因分析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与措施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成功案例9.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讨论国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经验在我国的适用性第十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未来发展10.1 教学目标理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发展趋势掌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未来发展方向了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10.2 教学内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发展趋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未来发展方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发展趋势与未来方向头脑风暴法:激发学员思考,探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创新发展10.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讨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1.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概念与意义:理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是学习的基础。
治安管理处罚法教案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教案《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于1986年9月颁布、1994年5月12日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于2005年8月28日十届人大十七次会议通过、2006年3月1日实施一、立法目的: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二、适用范围:第一章第五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的特别规定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航空器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特别规定外。
三、原则:1、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的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2、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人格尊严;3、办理治安案件应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四、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1、警告;2、罚款3、行政拘留4、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附加限期出境或驱逐出境。
五、减轻或免予处罚的人1、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从轻或减轻处罚;2、不满14周岁的,不予处罚,但应责令监护人严加管教;3、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责令监护人严加看管。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违反治安,应予处罚;4、盲人、聋哑人可以从轻、减轻或不予处罚,视情节:减轻或不予处罚的情形(1)情节特别轻微;2、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3、出予他人胁迫或诱骗的;4、主动投案的,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5、有立功表现的。
六、从重处罚的情形1、有较严惩后果的;2、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3、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的;4、六个月内受过治安处罚的。
七、不宜进行行政拘留的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2、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3、70周岁以上;4、怀孕或哺乳期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
八、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一)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和处罚具体以23、24、25、26、27、28、29条。
治安管理学基础理论
2023-10-28•治安管理学概述•治安管理的基本理论•治安管理的主要内容•治安管理的手段与方法•治安管理的实践与挑战目•治安管理学的发展趋势与展望录01治安管理学概述治安管理定义治安管理是指国家公安机关和政府其他部门依照法律规定,对社会的治安秩序进行维护、管理、指导和控制的行政行为。
治安管理的特点治安管理具有行政性、强制性、管理性和指导性等特点。
它是由国家公安机关和政府其他部门依法行使行政权力,对社会的治安秩序进行管理和控制。
治安管理的定义与特点法律执行治安管理是国家法律执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障了国家法律在社会的有效执行,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社会稳定治安管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社会治安问题进行预防、控制和解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治理治安管理是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社会治安问题的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治安管理的重要性古代治安管理在古代,中国和外国的治安管理都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
古代中国的治安管理主要由官府和地方士绅进行,而古代西方的治安管理则主要由领主和骑士负责。
治安管理的历史与发展近代治安管理随着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近代治安管理逐渐形成了以警察为主体、以刑事司法制度为保障的体系。
在中国,清末民初时期开始引进西方的警察制度,建立了中国的现代警察制度。
现代治安管理现代治安管理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涉及的领域和手段也越来越广泛。
现代治安管理强调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来维护社会稳定。
同时,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现代治安管理也注重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02治安管理的基本理论强调政治制度的基础是民主和法治,通过民主方式实现社会治理,同时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
民主与法治权力与制衡公共利益认为权力是政治生活的核心,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制衡,以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
强调政府应当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社会管理和服务。
最新治安案件查处教案
教案
年级:200级()专业:治安管理
科目:《治安案件查处》老师:
导论
教案
教研室主任(或教学组长)审阅年月日第一章治安案件查处概述
教案
教研室主任(或教学组长)审阅年月日第二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教案
教研室主任(或教学组长)审阅年月日第三章治安管理处罚及相关法律措施
教案
教研室主任(或教学组长)审阅年月日第四章治安案件的受理、管辖和回避
教案
教研室主任(或教学组长)审阅年月日第五章治安案件证据
教案
教研室主任(或教学组长)审阅年月日第六章治安案件的调查(一)
教案
教研室主任(或教学组长)审阅年月日
第六章治安案件的调查(二)
教案
教研室主任(或教学组长)审阅年月日第七章治安案件调解
教案
教研室主任(或教学组长)审阅年月日第八章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教案
教研室主任(或教学组长)审阅年月日第九章治安处罚决定的执行
教案
教研室主任(或教学组长)审阅年月日第十章扰乱公共秩序案件查处
教案
教研室主任(或教学组长)审阅年月日第十一章妨害公共安全案件查处
教案
教研室主任(或教学组长)审阅年月日第十二章侵犯人身权利案件查处
教案
教研室主任(或教学组长)审阅年月日第十三章侵犯财产权利案件查处
教案
教研室主任(或教学组长)审阅年月日第十四章妨害社会管理案件查处
教案
教研室主任(或教学组长)审阅年月日
第十五章涉外治安案件的处理
教案
教研室主任(或教学组长)审阅年月日第十六章其它治安案件查处
教研室主任(或教学组长)审阅年月日第十七章治安案件查处的法律救济和执法监督
教研室主任(或教学组长)审阅年月日。
最新治安管理基础理论教案第三章治安管理性质、功能和任务
第三章治安管理性质、功能和任务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治安管理的性质,了解治安管理的功能,掌握治安管理的任务。
教学重点、难点:治安管理的功能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治安管理的性质性质,是指一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
治安管理的性质,主要是指其内在的属性,即公安机关所实施的治安管理活动的属性,它是由国家性质和国家行政管理性质决定的。
治安管理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其内容虽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其性质截然不同,不同社会形态下的治安管理相互区别的本质特征在于其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我国治安管理的性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一、行政执法性(一)行政执法与司法相比,主要有以下不同:一是两者均具有执法性,但行政执法积极按法律规定行使职权,实现法律要求,具有主动性;而司法只有在出现争讼的情况下才执法,没有争讼便没有执法,具有被动性。
二是行政机关和行政管理人员的上下级关系是从属关系,而司法只服从宪法、法律,不受立法、行政和上级司法机关的影响。
治安管理的执法性,主要体现在公安机关实施治安管理的过程。
这一过程实质上是具体实施治安管理法规的过程。
(二)治安管理的行政执法性,其基本内容和要求:一是治安管理机关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依法办事。
治安管理机构及其职权必须由宪法、法律加以规定,治安管理机关不得为自身设定职权。
国家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了治安管理的内容、范围、手段、措施、方法、程序等,治安管理所施行的各种行政管理,采取的各种手段和措施,都必须以这些法律法规为依据,严格依法行政。
任何治安行政法规和活动都不得与宪法、法律相冲突。
没有宪法和法律的授权,治安行政机关不得限制、剥夺公民的权利,不得增加公民的特定义务,也不得为特定的人设置特定的权利或特定的义务。
二是治安管理机关的管理必须科学,活动要规范化。
治安行政机关行使的治安管理权必须规范化,治安管理活动不能违反治安管理机关自己作出的决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应当通过设定权利与义务、职权和职责加以规范化。
治安管理课件
公安机关的治安管理部门为了实现治 安管理决策目标,依据职权范围,在 研究和确定治安管理现状的基础上, 对未来的行动所进行的具体设计、谋 划和安排
2、作用 指导、协调、激励、监督控制
(二)治安管理计划的内容和要求 1、计划目标和任务 2、完成计划的措施和手段 3、计划制定的依据和执行注意事 项 (三)治安管理计划的制定程序 调查研究——资料分析——草拟计 划——评价选择——执行反馈和 修正
五、基层治安管理组织及职责
科、所、队 (一)公安派出所 (二)车管所 (三)拘留所 (四)收容教育所
第五章 治安管理的实施与方法
第一节 治安管理的决策与实施 一、治安管理决策 (一)概念及特点 1、 概念: 是指从事治安管理工作的有关人 员在治安管理活动中为了达到预定的 目标,根据一定的情况和条件,针对 面临的任务和问题,运用科学的理论 和方法,系统的分析主客观条件,在 掌握大量有关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创 造性思维活动所进行的方案设计、选 择和实施的活动
三、治安管理管理的组织体制和 领导体制 (一)治安管理的组织体制 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2、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二)治安管理的领导体制 党委集体领导下的行政首 长负责制
第二节 治安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治安管理机构的组成 1、层级划分 中央 地方 2、具体分工 六个单位 3、隶属关系和管辖区域 地方和专门
第二章 治安管理的原理、职能、 任务和原则
第一节 治安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性 质 一、治安管理的基本原理 1、系统原理 2、人本原理 3、动态原理
二、治安管理的性质
1、社会性
2、公共事务性
3、武装强制力的国家性质
4、国家管理、公安工作的基础性
第二节 治安管理的职能
教案 法律基础知识 第八章 自安管理处罚法知识
第八章治安管理处罚法【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概念和一般原则,掌握治安管理处罚的对象和治安管理处罚的处罚种类,了解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原则,明确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
了解治安管理处罚监督与救济的含义。
【教学重点】治安管理处罚的对象,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
【教学难点】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原则,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提问式、案例式。
【学时分配】5学时【教学过程】第一节治安管理处罚法概述一、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概念(一)治安管理处罚法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引例”,思考:李某殴打山本的行为是否应适用中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什么?治安管理处罚法主要规定了什么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应受什么样的治安行政处罚,以及如何进行处罚的法律规范。
“引例”中李某打伤山本的行为是否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如果是,应受什么样的治安行政处罚?由哪一个部门处罚?如何处罚?都可以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找到答案。
但是在回答上述第一个问题之前,还必须先明确李某打伤他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因为如果李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应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也不能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而应适用刑法进行制裁。
(二)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刑法可以说是与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密切联系的一部法律,它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主要区别在于调整的范围不同,后者调整的是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私财产权利、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等违法行为。
当这些违法行为危害社会,情节严重达到犯罪程度时,则由刑法来调整。
也就是说,治安管理处罚法所处罚的是非犯罪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所以,“引例”中李某打伤山本,如伤害程序为轻伤以上,则法律认为这种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已达到犯罪的程度,会依刑法究其刑事责任,此时将不会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
[注意] 现行治安管理处罚法制定和施行的时间?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原则(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问:什么是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是权利规范还是义务规范?主体是什么?内容是什么?这一原则是指公安机关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公平。
治安管理处罚法优秀课件
除枪支外,还有哪些管制器具?
2.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
对此类行为的处罚: 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 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 处5日以上10日以下罚款, 可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案例链接:
据《绍兴日报》报道,2010年9月中旬到11月初,绍 兴市区道路上的窨井盖接连被盗,短短两个月不到的时间, 被偷的窨井盖竟达上百个 。这些窨井盖基本上处于市区 主要道路的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上,接连发生的盗窃案不仅 给相关单位带来经济损失,更给市民的出行和人身安全带 来隐患。侦防大队民警不分昼夜展开侦查工作 ,最终借 助监控录像,破获了这起连续盗窃案件,逮捕了3名涉案 人。
治安管理处罚法优秀课件
第一节
治安管理与《治安管理处罚法》
学习提示
问题一:什么是治安管理?
治安管理,也叫治安行政管理,是指公 安机关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生 活正常进行而依法从事的行政管理行为, 是国家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问题二:什么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违反治安管理 法律法规,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 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 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刑法的规定尚不够 刑事处罚,而应当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 理处罚的行为。
注意:包括口头散布或通过媒体、信函、 短信、网络等书面方式散布。
12.殴打或者故意伤害他人 13.猥亵他人,故意裸露身体 14.虐待家庭成员、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
被抚养人
这一类人身权利受侵犯的事件 是否也曾发生在你身上或身边,给 你和你的家人、朋友的生活带来种 种痛苦和压抑?
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应该通 过哪些途径来保护自己和我们身边 的每一个人?
(二)妨害公共安全
治安管理法与公共秩序维护培训教案课件
通过治安管理法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维护社会秩 序和公共安全。
打击违法犯罪
治安管理法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打击和惩罚,保障人民群众的合 法权益。
公共秩序维护对治安管理法的补充和完善
1பைடு நூலகம்2 3
社会力量的参与
公共秩序维护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参与,还需要 社会力量的支持,形成多元化的维护体系。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及时采取有 效措施,防范和化解潜在的社会矛盾 和冲突。
THANK YOU
治安管理法与公共秩序维护 培训教案课件
目录
• 治安管理法概述 • 公共秩序维护的重要性 • 治安管理法的核心内容 • 公共秩序维护的实践操作 • 治安管理法与公共秩序维护的互动关系 • 培训总结与展望
01
治安管理法概述
治安管理法的定义与作用
定义
治安管理法是指国家机关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 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进行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预防措施的加强
公共秩序维护注重预防措施的加强,通过宣传教 育、安全提示等方式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 防范能力。
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
公共秩序维护需要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及时应对 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
二者互动关系及实践意义
相互促进
治安管理法为公共秩序维护提供法律保障,而公共秩序维护则是对治安管理法的 实践和补充,二者相互促进,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一个拥有良好公共秩序的 国家,能够提升其在国际 上的形象和地位,增强国 际竞争力。
03
治安管理法的核心内 容
治安管理主体及职责
公安机关
最新治安管理基础理论教案第八章治安行政法
最新治安管理基础理论教案第八章治安行政法第八章治安行政法教学目的和要求:熟悉治安行政法的渊源与特征,了解治安行政法的分类,明确治安行政法律关系,掌握治安行政执法与行政法制监督。
教学重点、难点:治安行政法的特征,治安行政法律关系,治安行政执法与行政法制监督。
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内容:治安行政法,是规范国家治安行政权力以及规范国家治安行政主体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
或者说,是调整因治安行政主体行使其治安行政权力而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是治安行政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做好各项治安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
各级公安机关只有坚持“依法行政”原则,严肃、文明、公正执法,治安管理工作才能取得显著成效。
第一节治安行政法的渊源与特征一、治安行政法的渊源(详见教材P113)治安行政法的渊源也称治安行政法的法源,它是一系列治安行政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来源及表现形式。
作为行政法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治安行政法的渊源主要有:(一)宪法(二)法律(三)行政法规(四)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五)行政规章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可以统称为行政规章。
(六)法律解释(七)国际条约和国际协定二、治安行政法的特征治安行政法作为行政法的一部分,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规范内容的广泛性和易变性现代治安管理活动不仅其领域十分广泛,涉及户政管理、公共治安秩序管理、特种行业管理、危险物品管理、消防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出入境管理、专业保卫管理、单位内部治安保卫管理、治安案件查处、治安灾害事故查处、紧急治安事件的预防和查处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领域,而且管理内容极其丰富,既涉及公民基本权利,又涉及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的政治、经济乃至文化权利,既要管理自然事件引起的事故,又要查处人类自身的违法行为,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都有治安管理的踪迹。
因此,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都需要治安行政法加以调整的客观需要,从根本上决定了治安行政法规范内容的广泛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治安行政法教学目的和要求:熟悉治安行政法的渊源与特征,了解治安行政法的分类,明确治安行政法律关系,掌握治安行政执法与行政法制监督。
教学重点、难点:治安行政法的特征,治安行政法律关系,治安行政执法与行政法制监督。
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内容:治安行政法,是规范国家治安行政权力以及规范国家治安行政主体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
或者说,是调整因治安行政主体行使其治安行政权力而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是治安行政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做好各项治安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
各级公安机关只有坚持“依法行政”原则,严肃、文明、公正执法,治安管理工作才能取得显著成效。
第一节治安行政法的渊源与特征一、治安行政法的渊源(详见教材P113)治安行政法的渊源也称治安行政法的法源,它是一系列治安行政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来源及表现形式。
作为行政法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治安行政法的渊源主要有:(一)宪法(二)法律(三)行政法规(四)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五)行政规章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可以统称为行政规章。
(六)法律解释(七)国际条约和国际协定二、治安行政法的特征治安行政法作为行政法的一部分,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规范内容的广泛性和易变性现代治安管理活动不仅其领域十分广泛,涉及户政管理、公共治安秩序管理、特种行业管理、危险物品管理、消防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出入境管理、专业保卫管理、单位内部治安保卫管理、治安案件查处、治安灾害事故查处、紧急治安事件的预防和查处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领域,而且管理内容极其丰富,既涉及公民基本权利,又涉及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的政治、经济乃至文化权利,既要管理自然事件引起的事故,又要查处人类自身的违法行为,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都有治安管理的踪迹。
因此,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都需要治安行政法加以调整的客观需要,从根本上决定了治安行政法规范内容的广泛性。
在治安行政法律规范中,以宪法、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那部分法律规范一般具有稳定性,而数量多、地位重要、实用性强的以法规、规章形式表现出来的具体规范却易于变动。
其原因在于:一方面,社会生活的变化日新月异,相对具体的治安行政法规范涉及的领域和内容又极其广泛,尤其是随着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治安管理大量引入、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和方法,管理手段和安全防范的技术含量显著提高,而且技术类规范更新速度加快。
另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由“人治”转向“法治”的进程中,包括治安管理关系在内的各种社会关系都发生着深刻而持久的变化,治安行政活动只有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做出调整,治安行政法也只有适应行政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不断经受立——改——废——立的快速洗礼,才能为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期的改革、稳定提供治安法律保障。
这些因素都决定了以法规、规章形式表现出来的治安行政法律规范必然具有易变性。
(二)规范形式的多样性和分散性治安行政法不同于刑法和民法,有一部集基本规范为一体的统一法典,而是散见于各种法律规范之中,呈现出形式的多样性和分散性特点。
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第一,治安行政法虽可谓行政法大家庭中的“资深成员”,但不是一个独立法律部门,加上规范各种治安行政关系的基本原则尚未完全形成,有些基本原则虽已初步形成,但尚未完全成熟,因而不具备将之编撰成统一法典的条件。
第二,作为治安行政法调整对象的治安管理关系既广泛又复杂,不同的治安行政关系之间又存有较大差异,用统一的规范予以调整难以做到;第三,与社会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那部分治安行政关系变动性大,稳定性低,由位阶较低、立法程序简便的法规和规章调整,而不由统一的法典进行规范,可能更为适宜。
当然,治安行政法不存在统一法典,并不意味着治安行政法没有法典。
在我国,治安行政法的很多领域已形成局部性的法典。
如: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赔偿法、人民警察法,等等。
(三)实体性规范和程序性规范的合一性刑法与刑事诉讼法、民法与民事诉讼法之间泾渭分明,各自构成独立的法律部门,治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也不例外。
但区别在于,一方面,治安行政法的程序性规范除行政诉讼法之外,更主要的是治安行政程序法规范,它和治安实体性规范往往相互交织并共存于一个法律文件;另一方面,即使行政诉讼法规范已独立成篇并归入诉讼法法律部门,但其与行政法的实体内容仍然“血肉相连”,以至于其条文中就包含了诸多实体性规范。
再者,尽管某些治安行政程序性规范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而逐步形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文件,如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程序等,但由于公安机关的职权涉及公民权利的众多领域,职权的行使又有其特殊性要求,因而,这些代表共性的行政程序性规范,仍不足以完全调整治安行政行为。
所以,具体的、特殊的治安程序性规范常常与规定公安机关治安职权的实体性规范共同构成一个法律文件。
(四)效力的警察强制性强制性是法律规范的基本特征之一,公法(如刑法、行政法等)规范尤其如此,但治安行政法律规范仍有独特之处。
一方面,治安行政法律规范的大多数内容涉及治安强制措施、控制、制裁手段以及治安处罚的措施和方法,强制性特征表现得更为明显,堪称行政法“家族”中的典型代表。
另一方面,规范中的某些权力,如拘留权、强制传唤、约束和搜查的权力,是其他法律规范所没有的,其持有者只能是警察机关,且只能由警察机关行使。
因此,效力的警察强制性成为治安行政法规范的独有特征。
(五)制定部门的多边性从上述治安行政法律规范的渊源可以看出,治安行政法赖以存在的法律形式和法律文件以及规范性文件的数量都特别多,其原因在于我国的宪法规定的一级多层次的立法体制。
这一多级立法体制在治安行政法领域体现得最为明显,不仅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有权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可以立法,有权的行政机关也可以立法。
与形式单一、数量有限,且只能由最高权力机关加以制定的刑法、民法等法律相比,这些治安法律名目不同,数量繁多,种类不一,有多重位阶,其效力也有很大差别。
多级治安行政立法体制归根结底是由治安行政法内容的广泛性、易变性和规范的技术性决定的。
第二节治安行政法的分类(详见教材P118—121)治安行政法的内容包罗万象,为研究和实施治安行政法律规范方便起见,有必要对其加以分类。
基于不同的标准,对治安行政法律规范可进行不同的分类。
下面是几种主要的分类:一、按调整对象分类(一)调整治安管理主体的法律规范(二)调整治安管理客体的法律规范二、按法律作用分类以治安行政法律规范的作用为标准,治安行政法律规范可分为治安行政管理类法律规范、治安行政处罚类法律规范和治安行政监督类法律规范三种。
(一)治安行政管理类法律规范(二)治安行政处罚类法律规范(三)治安行政监督类法律规范三、按制定的目的与依据分类以治安行政法律规范的制定的目的与依据为标准,治安行政法律规范可分为执行性治安行政法律规范、补充性治安行政法律规范和自主性治安行政法律规范三种。
(一)执行性治安行政法律规范(二)补充性治安行政法律规范(三)自主性治安行政法律规范四、按规范的业务内容分类以规范的业务内容为分类标准,治安行政法律规范大体可分为以下七类。
(一)公共安全与公共秩序管理法律规范(二)特种行业管理法律规范(三)危险物品管理法律规范(四)消防管理法律规范(五)交通管理法律规范(六)户政管理法律规范(七)出入境与边防管理法律规范(八)其他治安法律规范除上述7类法律规范外,还有一些无法归入其中的其他治安法律规范。
这些规范主要有三类:一是专门系统和单位治安管理的,如公安部制定《重要会议安全警卫工作规则》、公安部、国家经贸委制定《国有企业治安保卫工作暂行规定》等。
二是保障其他有关行政管理的,如《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非居民长期旅客进出境自用物品监管办法》等。
三是其他部门行政法中需要由治安管理机关执行的,如公安部制定《公安机关参与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指导意见》,建设部、公安部制定的《城市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管理规定》等。
第三节治安行政法律关系治安行政法律关系,是指治安行政法律规范在调整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讨论治安行政法律关系,其目的在于用法的方法,界定治安管理主体与治安管理相对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包括外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应有的权利与义务之界限,将治安行政权力纳入法律规范之中,从而使“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一、治安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治安行政法律关系与其他法律关系一样,也是由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这三个要素构成的。
(一)治安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治安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具体的治安行政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根据其在治安行政法律关系中所处地位的不同,治安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可以分为两类:治安行政主体和治安行政相对人。
这两者都是治安行政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是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具有治安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
1.治安行政主体治安行政主体是指在治安行政法律关系中,依法行使治安行政权力或治安管理职权,主动实施治安管理活动的组织,它包括治安行政机关(机构)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1)治安行政机关(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治安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不是治安行政主体。
所谓治安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是指受治安行政机关(公安机关)委托行使一定治安行政职能的非国家机关的组织。
它行使一定治安行政职能时,必须以委托治安行政机关的名义进行,且由委托治安行政机关对其治安管理行为向外部承担法律责任。
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行政处罚法》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受委托(行使行政处罚权的)组织的条件,因此,各级公安机关在从事此类委托活动时,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认真审查被委托组织的资质条件,确保委托行为合法有效。
(2)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是指依据行政组织法以外的具体法律、法规授权而行使特定治安管理职能的组织。
它的法律地位表现在:第一,被授权组织在行使法律法规所授治安行政职能时,是治安行政主体,具有与治安行政机关(机构)基本相同的法律地位。
第二,被授权组织以自己名义行使法律法规所授治安行政职能,并由其本身就行使所授治安行政职能的行为对外承担法律责任。
第三,被授权组织在非行使治安行政职能的场合,不享有治安权力,不具有治安行政主体的地位。
例如,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授权乡(镇)人民政府在县级公安机关的委托下行使部分治安处罚权。
但是,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或称社会治安防范组织)包括:企事业单位保卫组织(内部保卫组织)、群众性治安防范组织(治安保卫委员会、治安联防队和义务消防队等)和保安服务公司,只有“协助维护社会治安”的权利即协助的权力而非管理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