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大纲(中技)

《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大纲(中技)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开课对象:中技计算机类专业课程学时:98学时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一、课程性质、任务与目的《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是中级技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最主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它在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学习完数学、语文等理论基础课后开设本课程,将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主要学习电工和电子的基本概念知识,一些基本电工、电子电路的分析。

通达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达到:1、了解基本的电路和电子电路的原理、熟悉它们的主要参数;2、掌握直流、交流电路特点、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3、了解电容、电感特点,掌握电磁现象的分析;4、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简单电工、电子电路技术问题的能力,了解半导体的知识,阅读和分析电子设备中简单的电原理图;5、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熟悉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对基本电路进行安装与测试。

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课时数:11)§1—1电路的概念 (1课时)1、掌握电路的组成特点。

2、熟悉常用的电工符号§1—2晶体三极管 (1课时)1、了解电流的形成,熟悉电流的分类。

2、掌握电流的计算方法,能判断电流的方向。

3、理解电流的测量。

§1—3场效应管 (4课时)1、掌握电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理解电位与电压的异同点。

3、掌握电动势的概念。

§1—4电阻与电导(1课时)1.掌握电阻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理解温度与电阻的关系,理解电阻与电导的关系。

§1—5欧姆定律(1课时)1.掌握欧姆定律。

2.理解电源外特性。

§1—6电功与电功率(1课时)1.掌握电功的概念。

2.能计算用电器的电功率。

§1—7焦耳-愣次定律(1课时)1.理解焦耳-愣次定律。

2.了解负载的额定值。

§1—8 电路的三种状态(1课时)1.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

2.能分析电路的状态。

中职《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中职《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一、说明1. 课程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技工学校电气维修专业和企业供电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定律,磁场和电磁感应,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以及实验技能。

2.课程的任务和内容本课程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电工基础知识的教育,为学习专业课和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通过讲授、实验等手段,使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实验技能。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加强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2)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

二、学时分配表三、课程的内容与要求序言教学要求:1.了解电能和电工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教学内容:1.电能的特点和应用,电工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2.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3.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教学建议:讲课时应结合专业的特点,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定律教学要求:1.理解熟悉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的定义、单位及方向规定。

2.熟悉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的关系。

3.掌握欧姆定律。

4.熟悉电功、电功率的概念。

教学内容:§1—1电路及电路图一.电路及电路的组成二.电路图三.电路的工作状态§1—2 电流一.电流的形成二.电流的方向三.电流的大小四.电流的密度§1—3 电压与电位一.电压二.电位三.电压与电位的关系§1—4电动势一.电动势二.电动势与端电压的关系§1—5电阻与电导一.电阻二.电阻定律三.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四、常用电阻五、电导§1—6欧姆定律一.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二.电压、电流关系曲线三.全电路欧姆定律四.电源的外特性§1—7电路中各点电位的分析一.电位的计算二.电路中两点电压的计算§1—8电功与电功率一.焦尔定律二.电功三.电功率实验一:电路中电位的计算实验二:欧姆定律的验证教学建议: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加强对概念及定义的理解和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类专业教学大纲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类专业教学大纲

本考纲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为依据,以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目录中本专业有关教材为主要参考教材。

本考纲所涉及的考试范围主要包括电子电工类专业开设的《电工基础》、《电子线路》、《电工测量仪表》、《电子测量》、《电机和拖动》等五门核心课程,主要测试考生理解和掌握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水平,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基本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范围和要求第一部分《电工基础》一、电路的基本概念1、了解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

2、理解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动势、电流、电位、电压)的概念及其单位。

3、熟练掌握电动势、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正方向)和数值正负的意义及在电路计算时的应用。

4、理解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电功率和焦耳定律的计算。

5、理解电阻的概念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熟练掌握电阻定律。

6、了解电气设备额定值的意义。

二、简单直流电路1、熟练掌握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2、了解电路的几种工作状态(通路、开路、短路),掌握在每一种状态下电路中电流、电压和功率的计算。

3、熟练掌握电阻串、并联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简单混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4、掌握电路中各点电位及两点间电压的分析和计算,并掌握其测量方法。

5、了解电阻的两种测量方法:伏安法和惠斯通电桥法。

三、复杂直流电路1、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的内容和适用场合。

2、熟练运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来分析,计算复杂直流电路。

3、理解电压源和电流源的概念,并掌握它们之间的等效变换。

4、了解验证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宁定理和叠加定理的实验方法。

四、电容和电容器1、理解电容的概念,掌握电容器的充放电特性。

2、了解常用电容器的分类和额定值。

3、掌握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计算。

4、掌握电容器串、并联的性质及其等效电容和额定工作电压的计算。

5、了解电容器中的电场能量。

6、能用万用表粗略地判别大容量电容器质量的好坏。

【2024版】《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2)

【2024版】《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2)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全日制中职教育层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

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理论性。

三、参考学时144学时四、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工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职业知识(1)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及其参考方向的意义。

(2)学会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及电流分析方法,分析计算电路中各个电量。

(3)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了解正弦交流电路基本定律的矢量图,学会分析计算一般的正弦交流电路。

(4)理解功率的概念和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5)掌握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功率的计算方法,了解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性线的作用和三相负裁的正确接法。

2.职业技能:(1)安全用电。

(2)常用电工材料的选择,常用电工工具、仪表的使用及维护。

(3)电阻、电容及电感的识别、检测。

(4)常用电路的识别及连接。

(5)三相交流电源及负载的连接。

3.职业素养:(1)巩固专业思想,熟悉职业道德规范。

(2)培养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

(3)培养良好的自主能力和计划能力。

(4)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意识。

(5)培养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五、编写思路根据地区和学校实际,体现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突出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岗位需求,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适应“项目驱动、任务引领”教学方式实施需要,在教材内容上,依据“教学大纲”对电工技术的专业要求,充分考虑职业岗位需求,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化应用性和实践性,尽力体现“简单、实用、够用、定性为主”的原则,在实施专业教学的同时,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和就业教育。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通用版)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通用版)

表1-1 部分电工图形符号 图形符号 名称 图形符号 名称 图形符号 名称
电池
电容器
电Hale Waihona Puke 表电阻器无铁心电 感

接地
电位器
有铁心电 感
不连接交叉 导线
连接交叉导 线
开关
电压表
基本技能
观察手电筒的构成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经常用手电筒进行照明,它有 一个灯泡通过导线、开关和几节电池连接起来,当开 关闭合时,灯泡发光;开关断开时,灯泡熄灭。 一、手电筒简介 普通手电筒的结构有电路元件和非电路元件组成,如 图1-3所示。
图1-1 电路和电路的组成
通常把这种由电气设备和若干元件按照一定的连接方式构成


的电流通路称为电路。也就是说,电路就是电流所流经的路 径。 不论结构如何,只要是一个完整的实际电路,一般都是由电 源、负载、连接导线和控制装置(开关)等四部分组成的。 1.电源 电源是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如发电机、干电 池、光电池等。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干电 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光电池是将光能转变为电 能的装置。 2.负载 负载是将电能转变为其它形式能量的装置,如白炽灯(灯泡 )、电烙铁、电动机、电解槽等都是负载。白炽灯是将电能 转变为光能、热能,电烙铁是将电能转变为热能,电动机是 把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电解槽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a)通路
(b)断路 图1-2 电路的三种状态
(c)短路
三、电路图 要说明一个实际电路的结构原理,用图纸来表示往往非常 方便,同样,电气工人可根据电路来了解电路的连接方式 和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以便进行安装、调试和检修。电 路图一般可以分为原理图和装配图两种。原理图只是表示 线路的连接方式,并不反映线路的几何尺寸和各零件的实 际形状。装配图除了表示电路的实际接法外,还要画出不 相关部分的装置和结构,图1-1(b)表示的就是图1-1(a) 所对应的原理图。 电路图中常用的部分图形符号如表1-1所示。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

附件7: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非电类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非电类相关专业必备的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培养非电类相关专业学生解决涉及电工电子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技能课程打下基础;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具备安全用电和规范操作常识;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熟悉常用电气设备和元器件、电路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及在实际生产中的典型应用;会使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和工具;能初步识读简单电路原理图和设备安装接线图,并能对电路进行调试、对简单故障进行排除和维修;初步具备查阅电工电子手册和技术资料的能力,能合理选用元器件。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养成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参加电工电子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实际电工电子问题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结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两部分组成。

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54学时。

2. 选学模块是适应不同专业需要,以及不同地域、学校的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选学内容,选定后即为该专业的必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少于10学时。

3. 课程总学时数不少于64学时。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基础模块选学模块第四部分数字电子技术五、教学实施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可按16~18学时折合1学分计算。

(二)教学方法建议1. 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以适应电工电子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职业岗位变化,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为适应不同专业及学生学习需求的多样性,可通过对选学模块教学内容的灵活选择,体现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和教学要求的差异性。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总学时数:142学时适用专业:13级、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一、课程性质和任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是机电、电子专业的一门重要的理论基础课,于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开设,课程计划总学时为142学时。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所必需的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职业应变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培养目标专业名称:电子技术应用【认知要求】1、掌握电路的概念、电路元件的伏安特性,理解基尔霍夫定律。

2、掌握支路电流法和戴维南定理,会运用这些原理和方法求解直流电路的问题。

理解电压源,电流源及其模型的等效变换。

3、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个特征量,理解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掌握电阻、电容、电感的伏安关系的复数表示法。

4、了解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法,理解串、并联谐振电路的原理。

5、掌握三相交流电路中各电量的关系,理解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了解不对称三相电路。

6、掌握电容、磁路的基本概念。

【能力要求】1、具有比较熟练的直流、交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能力。

2、具有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能力。

3、具有电气安全技术能力。

4、电工、电子材料、元器件的选用能力。

5、电气图的读图、一般电器设备安装、调试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情感要求】1、电路理论本身有其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

尽管职业教育不强调本课程的理论性和系统性,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应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逻辑分析的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培养科学的工作作风。

2、通过实验操作、实训练习,培养学生工程质量意识和工作规范意识以及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导言(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能的应用范围。

2、掌握电能的优越性。

3、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4、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课程特点和学习方法。

5、掌握实验室5S标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电能的应用范围和优越性。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中技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中技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电工基础》二、课程性质、课时性质:本课程是技工学校电气维修专业和企业供电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学习: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定律,磁场和电磁感应,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运算,以及实验技能。

本课程80学时。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电工基础知识的教育,为学习专业课和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通过讲授、实验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实验技能。

学生在模拟实验中训练中形成脚踏实地、尊重科学、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并注重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创业思想的培养。

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及从事工作准备必备的基础。

四、课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通过学生亲自的进行实验,验证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验证理论,最终使学生认识电工的一些常用知识,树立安全用电意识。

五、课程内容与项目学习目标第一章电路基础知识(一)教学内容:1.电流和电压2. 电阻与电导3. 欧姆定律4. 电功与电功率(二)教学要求:1、了解电路的组成,理解电流、电压、电位等有关基本物理量的意义,熟记它们的单位和符号;2、掌握电路中各点电位的意义及简单计算;3、掌握电路中两点间电压的计算。

4、熟练掌握电阻定律及应用;5、熟练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与应用;6、熟练掌握电功和电功率概念及其计算7、了解电流热效应的应用及危害,了解负载额定值的意义;8、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三)教学建议:1、由于这部分内容是物理课中相应内容的重提和深化,所以既要注意与物理课的衔接,又应突出深化的内容和实际应用。

2、物理量单位时,应使用规范化术语。

3、贯彻巩固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4、区别清楚电动势、电压和电位这几个比较相似的物理量5、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是本章重点讨论的问题之一。

6、加强欧姆定律的应用第二章直流电路(一)教学内容:1、电阻的串联电路2、电路的并联电路3、电阻的混联电路4.电桥的平衡条件5.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6.基尔霍夫定律7.支路电流法(二)教学要求:1、掌握串联、并联、混联电路有关计算方法(电流、电压、电阻、电位功率等),对电路的计算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2、掌握混联电路的等效电路的化简方法;3、掌握电桥的平衡条件;4、了解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5、掌握分析计算直流电路的基本定律和基本方法,重点是基尔霍夫定律、支路电流法。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doc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doc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传授电工技术基础知识的专业课。

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定律、磁场和电磁感应,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以及实验技能。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电工基础知识的教育,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和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通过讲授、实验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实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掌握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磁路的基本概念。

(2)掌握电阻定律、欧姆定律、焦耳定律、楞次定律,能对简单的直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电功率和各点的电位进行计算。

(3)理解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定理、叠加原理等,掌握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等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能对一般复杂直流电路进行必要的计算。

(4)理解电容、电感线圈等元件的工作原理。

(5)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以及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掌握正弦交流电路的欧姆定律,能计算一般串联正弦交流电路。

(6)掌握三相交流电的表示方法和三相交流电路的连接方法以及线电压、线电流、相电压、相电流及相互间的关系;掌握三相负载的连接。

(7)了解铁磁材料的性能,理解交、直流磁路的特性。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年龄特点,教学中应特别注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2)教学过程要本着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由具体到抽象讲授知识,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本书从职业学校的实际出发,内容安排由浅入深,通俗易懂,突出应用。

还注意了以下原则:%1适当降低理论难度,加强应用;%1根据专业共性,精选内容;%1保证必要基础,按需选学。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导言教学要求通过学习导言,了解电能的优越性,电气化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重大意义,以及电工技术和我国电气工业的发展情况,此外教师要介绍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基本内容、与本专业的关系和学习方法,使学生明确学习要求。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系统化培养技能型人才《电工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校电气类、机电类、电子类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无论对学生的思维素质、创新能力、科学精神以及用电工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还是对后继课程的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现机电类专业的培养目标,《电工基础》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专门人才所需的电工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学生经过该课程的学习在熟悉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熟悉通用电路的组成与特性;初步具备识读电路图、计算电路基本物理量的能力;初步具备分析电路一般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学习和应用电子信息产业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电路基础知识教学要求1.了解电路的组成;掌握电流、电压、电位的基本概念和一般计算。

2.了解电阻和电导的概念,以及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一__3.理解电源电动势的概念,掌握欧姆定律,了解电路的3种基本状态。

4.理解电能与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

5.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一)电流和电压1.电路2.电流3.电压、电位和电动势实验与实训练习使用测电笔和万用表(二)电阻1.电阻与电阻率2.电阻与温度的关系3.用万用表测量电阻(三)欧姆定律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2.全电路欧姆定律3.电源的外特性(四)电功和电功率1.电功2.电功率3.电流的热效应4.负载的额定值第二章直流电路教学要求1.掌握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作用。

2.了解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3,掌握基尔霍夫定律,能运用支路电流法、路;掌握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4.建立电压源与电流源的概念,教学内容(一)串联电路1.电阻的串联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分析计算两个网孔的电了解它们的特性及等效变换。

2.电阻串联电路的应用3.电池的串联(二)并联电路1.电阻的并联2.电阻并联电路的应用-3.电池的并联(三)混联电路实验与实训直流电阻电路故障的检查-、(四)直流电桥1.直流电桥平衡条件2.不平衡电桥(五)基尔霍夫定律1.基尔霍夫第一定律2.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六)叠加原理(七)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1.电压源_-2:电流源3.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八)戴维南定理1.戴维南定理2.电源向负载输出的功率第三章电容器教学要求一--1.理解电容概念和决定平行板电容器大小的因素;了解电容器的主要参数。

技能培训教学大纲模板

技能培训教学大纲模板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培训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二、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三、课程任务:1. 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

2.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包括电路搭建、调试、故障排除等。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电路基本定律和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

- 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 熟悉模拟和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2. 技能目标:- 能够独立设计、搭建和调试简单的电子电路。

- 能够分析电路图,解决电路中常见的故障。

- 具备一定的电子元件选用和电路优化能力。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内容:(一)基础模块1. 电路基础- 电路基本定律- 电阻元件- 电容元件- 电感元件- 电路分析方法2. 模拟电子技术- 放大电路- 滤波电路- 电源电路3. 数字电子技术- 数字逻辑基础- 组合逻辑电路- 时序逻辑电路- 数模/模数转换器(二)选学模块1. 高频电路2. 微机原理与应用3. 通信原理4.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 案例分析法- 实验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七、教学进度安排:(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教学进度表)八、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实验报告、课堂表现等)- 期末考试成绩(笔试、操作考核等)九、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电子技术基础》(根据学校选用版本)- 参考书目:《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十、教学资源:- 实验室设备- 电子元器件- 电子技术相关软件---请注意,以上模板是一个基本框架,具体的教学大纲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基础水平以及课程的具体要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

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

附件5: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子信息类、电气电力类等专业必备的电工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与仪器仪表;能识别与检测常用电工元件;能处理电工技术实验与实训中的简单故障;掌握电工技能实训的安全操作规范。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电工技术的认知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参加电工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电工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实际电工问题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结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两部分组成。

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54学时。

2.选学模块是适应不同专业需要,以及不同地域、学校的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选学内容,选定后即为该专业的必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少于10学时。

—32 —3.课程总学时数不少于64学时。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基础模块—33 ——34 ——36 —选学模块—37 —五、教学实施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可按16~18学时折合1学分计算。

(二)教学方法建议1. 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以适应电工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职业岗位变化,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为适应不同专业及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可通过对选学模块教学内容的灵活选择,体现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和教学要求的差异性。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教学大纲.doc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教学大纲.doc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教学大纲(非电类相关专业通用50-70学时)—、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非电类相关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高索质劳动者和屮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电工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实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索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高索质劳动者和屮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电T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徳观念。

基本知识教学日标是:1.电工技术屮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2.常用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用途。

能力目标是:1.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仪器仪表;2.能阅读和分析简单的电路原理图及设备的电路方框图。

3.具有借助手册等工具书和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等资料,查阅电气设备有关数据、功能和使用方法的能力。

4.初步具备止确使用常用照明设备、电热设备、家电电器设备、单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能力;5.初步具备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是:1.初步具备辩证思维的能力;2.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3.加强职业道徳观念。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基本模块(-)电路基础1.电流电路了解电路的组成。

掌握电流、电压、电动热、电位、电能、电功率、电阻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开路状态、负载状态、短路状态。

掌握电阻串联,并联电路的计算,会计算简单的电阻混联电路。

理角基尔霍夫定律,能用支路电流法分析计算一般电路。

理解电压源、电流源的概念。

了解戴维宁定理、叠加定理的基本概念。

2.单相交流电路掌握正弦交流电的周期、频率、角频率、瞬时值、最人值、有效值、相位、初相位、相位差的基本概念及相关量之间的关系。

理解正眩交流电三种表示法:解析法、波形法、矢量法。

《电工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电工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电⼯技术基础》教学⼤纲《电⼯技术基础》考试⼤纲⼀、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门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掌握必备的电⼯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产⽣活中⼀般电⼯问题的能⼒,具备学习后续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对学⽣进⾏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学⽣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增强学⽣适应职业变化的能⼒,为学⽣职业⽣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教学⽬标与要求使学⽣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产⽣活中的实际应⽤;会使⽤常⽤电⼯⼯具与仪器仪表;能识别与检测常⽤电⼯元件;能处理电⼯技术实验与实训中的简单故障;掌握电⼯技能实训的安全操作规范。

结合⽣产⽣活实际,了解电⼯技术的认知⽅法,培养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法,有⼀定的⾃主学习能⼒;通过参加电⼯实践活动,培养运⽤电⼯技术知识和⼯程应⽤⽅法解决⽣产⽣活中相关实际电⼯问题的能⼒;强化安全⽣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作⽅法、⼯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四、考核与评价1.考核与评价要坚持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评、互评相结合,使考核与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的发展。

2.考核与评价要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改⾰单⼀考核⽅式,不仅关注学⽣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和能⼒的提⾼,还要重视规范操作、安全⽂明⽣产等职业素质的形成,以及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与爱护⼯具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树⽴。

五、考试题型及分值⽐例六、试卷难易⽐例七、考试范围及要求(⼀)认识实训室与安全⽤电1.了解电及电⼯电⼦产品在实际⽣活中的⼴泛应⽤,了解电⼯实训室的电源配置,了解常⽤电⼯电⼦仪器仪表及⼯具的类型及作⽤。

2.掌握实训室操作规程及安全⽤电的规定,了解⼈体触电的类型及常见原因,掌握防⽌触电的保护措施。

3.了解电器⽕灾的防范及扑救常识,能正确选择处理⽅法。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标准适用专业: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代码:660205开设时间:第1阶段课时数:90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基本能力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专业岗核心能力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和应用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质,要求学生掌握学生具备从事电子电器工作的素养和中初级专门人员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电路的基本物理量(2)理解欧姆定律的基本内容以及使用方式。

(3)理解基尔霍夫定理。

(4)知道电桥平衡的条件。

(5)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6)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三要素以及交流电的有效值和平均值的概念。

2.能力目标(1)能阅读一般电路图。

(2)能对基本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

(3)会识别和正确选用电阻、电容及电感等元件。

(4)会正确选用和使用测试仪器仪表对电路进行测量和调试。

(5)能进行简单电路设计,能对电路故障进行判断和维修。

3.素质目标《与电联系》(1)巩固专业思想,熟悉职业规范和道德。

(2)培养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

(3)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计划组织能力。

(4)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敢于创业的意识。

(5)培养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为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本课程考核涵盖项目任务全过程。

各学习情境具体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见下表。

项目公共考核评价标准1.本课程标准在使用过程中,要根据教学情况进行不断的完善与修订。

2.任课老师可以根据教学情况,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更加详细、完善的单元教学方案,教学课时可以根据教学周数浮动10%左右。

3.训练项目参考课时可以根据各学校实际情况予以调整,以保证项目训练的正常实施。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子信息类、电气电力类等专业必备的电工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与仪器仪表;能识别与检测常用电工元件;能处理电工技术实验与实训中的简单故障;掌握电工技能实训的安全操作规范。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电工技术的认知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参加电工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电工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实际电工问题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结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两部分组成。

续表续表续表五、教学实施(一)学时安排建议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可按16~18学时折合1学分计算。

(二)教学方法建议1. 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以适应电工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职业岗位变化,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为适应不同专业及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可通过对选学模块教学内容的灵活选择,体现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和教学要求的差异性。

教学过程中,应融入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的培养。

2. 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积极探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电工技术基本理论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过程的体验或典型电工产品的制作等,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三)教材编写建议教材编写应以本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5: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子信息类、电气电力类等专业必备的电工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与仪器仪表;能识别与检测常用电工元件;能处理电工技术实验与实训中的简单故障;掌握电工技能实训的安全操作规范。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电工技术的认知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参加电工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电工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实际电工问题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结构
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两部分组成。

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54学时。

2.选学模块是适应不同专业需要,以及不同地域、学校的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选学内容,选定后即为该专业的必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少于10学时。

3.课程总学时数不少于64学时。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32 —
基础模块
—33 —
—35 —
选学模块
—36 —
五、教学实施
(二)教学方法建议
1. 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以适应电工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职业岗位变化,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为适应不同专业及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可通过对选学模块教学内容的灵活选择,体现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和教学要求的差异性。

教学过程中,应融入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的培养。

2. 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积极探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电工技术基本理论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过程的体验或典型电工产品的制作等,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三)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应以本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

—38 —
1. 合理安排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内容,可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教学模式编写相应教材。

2. 应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将电工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注意反映电工技术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3. 应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努力提供多介质、多媒体、满足不同教学需求的教材及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提供较为全面的支持。

(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建议
教师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创建适应个性化学习需求、强化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环境,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六、考核与评价
1. 考核与评价要坚持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使考核与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

2. 考核与评价要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改革单一考核方式,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还要重视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等职业素质的形成,以及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与爱护工具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树立。

—39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