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立方米内浮顶储罐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浮顶罐计算

浮顶罐计算

摘要浮顶罐浮顶储罐分为浮顶储罐和内浮顶储罐(带盖内浮顶储罐)。

1)浮顶储罐。

浮顶储罐的浮顶是一个漂浮在贮液表面上的浮动顶盖,随着储液的输入输出而上下浮动,浮顶与罐壁之间有一个环形空间,这个环形空间有一个密封装置,使罐内液体在顶盖上下浮动时与大气隔绝,从而大大减少了储液在储存过程中的蒸发损失。

采用浮顶罐储存油品时,可比固定顶罐减少油品损失80%左右。

2)内浮顶储罐。

内浮顶储罐是带罐顶的浮顶罐,也是拱顶罐和浮顶罐相结合的新型储罐。

内浮顶储罐的顶部是拱顶与浮顶的结合,外部为拱顶,内部为浮顶。

内浮顶储罐具有独特优点:一是与浮顶罐比较,因为有固定顶,能有效地防止风、砂、雨雪或灰尘的侵入,绝对保证储液的质量。

同时,内浮盘漂浮在液面上,使液体无蒸汽空间,减少蒸发损失85%~96%;减少空气污染,减少着火爆炸危险,发生火灾一般不会造成大面积燃烧,易于保证储液质量,特别适合于储存高级汽油和喷气燃料及有毒的石油化工产品;由于液面上没有气体空间,故减少罐壁罐顶的腐蚀,从而延长储罐的使用寿命,二是在密封相同情况下,与浮顶相比可以进一步降低蒸发损耗。

内浮顶储罐的缺点:与拱顶罐相比,钢板耗量比较多,施工要求高;与浮顶罐相比,维修不便(密封结构),储罐不易大型化,目前一般不超过10000m3浮顶罐作业的安全要求1.作业期间,浮盘运行不允许超过高液位,也不宜位于低液位,防止发生卡盘或浮盘下沉事故。

2.浮顶罐的输转流量应与浮盘的允许升降速度相适应(一般升降速度不应超过3•5m/h)。

3.浮盘在低于1.8m时,罐的进出油管内流速应限制在1m/s以下,保证浮盘升降平稳,防止发生浮盘下沉事故。

4.浮盘起浮后12~18h内不允许人工计量和采样,防止因静电积聚而引起的火灾爆炸危险。

5.调节浮顶支撑高度时,必须将浮顶自动通气阀的阀杆连同所有浮顶支柱一起调节,不允许有所遗漏。

6.对于浮顶油罐,由于低温使排水管出口处有可能结冰,应在出口处采取保温或伴热,并应在降温前将排水管中的积水放净。

十万立方米外浮顶储罐设计-毕业设计

十万立方米外浮顶储罐设计-毕业设计

十万立方米外浮顶储罐设计摘要:近一、二十年来,油罐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较过去都有了更快的发展,明显的趋势是大型化,油罐大型化给人们带来许多经济利益,也带来了一些技术课题。

浮顶油罐是目前国内外在大中型油罐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几乎全部消灭了气体空间,从而大大减少了油品的蒸发损耗和大气污染等。

地区地质状况良好,适合建罐,设计基本风压为800Mpa,对钢材的选择考虑了强度,可焊性和冲击韧性三项主要要求。

罐壁厚度计算采用变点设计法,分别计算了充水和储油两种不同储存介质的情况,用它计算大容量罐时,可减少某些圈的壁厚和罐壁总用钢量。

设计中不仅包括了罐顶,罐壁,罐底的整体轮廓计算,还包括抗风圈,加强圈和密封的计算,抗风圈和加强圈设计采用我国国内标准。

油罐的抗震设计也参照国内外的设计规范,可承受8级以上的地震。

校核部分包括浮顶四个准则,强度和稳定性校核,下节点校核以及开孔补强校核。

计算部分清楚简洁,图纸清晰规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经济选材是本设计的特点。

关键词:浮顶油罐,浮顶,罐壁,抗风圈,加强圈Abstract:Recent one or two decades,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ank technology has been faster than in the past the development of a clear trend that large-scale and large-scale oil brings many economic benefits as well as a number of technical issues .Floating roof tank is the large and medium-sized oil tank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e most commonly used form of a structure, it eliminated almost all of the gas space, thus greatly reducing the evaporation loss of oils and atmospheric pollution. Geological in good condition and suitable for cans, for the design of the basic wind pressure 800Mpa, on the choice of the steel strength, weldability and impact toughness of the three main requirements. Calculation of tank wall thickness design method using change-point, were calculated and the reservoir water storage of two different media, the use it when calculating the large-capacity tanks can reduce certain circle tank wall thickness and the total amount of steel. Design includes not only the tank top, tank walls, tank at the end of the overall outline of the calculation, but also wind circle, strengthening and sealing ring, the wind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circle circle design standards in China. Seismic Design of oil tank at home and abroad is also reference to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s can withstand earthquakes of more than 8. Check some of the four criteria, including floating roof, the strength and stability of calibration, the next check node and check opening reinforcement.Calculation of some clear and concise, clear drawings norms, in the premise of security, economic selection of the design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 floating roof tank,floating roof,tank skin,wind circle,Circle to enhance目 录1 绪论 (5)2 油罐钢材、尺寸的选择 (7)2.1概述 (7)2.2求许用应力[]σ (7)2.3确定油罐经济直径和高度 (8)3 罐壁强度设计 (10)3.1罐壁计算的说明 (10)3.2采用变点法设计各层壁板厚度 (12)3.2.1计算充水时各层板厚 (12)3.2.2计算储油时各层板厚 (23)4 浮顶设计 (35)4.1基本数据 (35)4.2校核 (36)4.2.1第一准则校核 (36)4.2.2第三准则的计算和校核 (37)4.2.3第二准则校核 (38)4.3浮顶强度及稳定性校核 (39)4.3.1单盘的强度验算 (39)4.3.2浮船强度校核 (40)4.3.3浮船平面内稳定校核盘 (41)4.3.4浮船平面外稳定校核 (42)4.3.5关于Ae 的验算 (43)5 油罐密封及抗风设计 (45)5.1油罐的密封装置 (45)5.2抗风设计 (45)5.2.1抗风圈的设计和计算 (45)5.2.2加强圈的设计和计算 (46)6 罐底及罐基础设计 (48)6.1罐底的设计 (48)6.1.1材料及厚度 (49)6.1.2排版方法 (49)6.1.3底板的连接 (49)6.2罐基础设计 (49)7 下节点计算 (51)8 油罐抗震设计 (54)8.1倾覆力矩计算 (54)8.2罐壁压应力的计算 (54)8.3罐壁临界压应力及其校核 (55)9 油罐的附件设计及开孔补强 (56)9.1附件设计 (56)9.1.1罐顶附件 (56)9.1.2罐壁附件 (56)9.1.3罐壁附件简要介绍 (57)9.1.4 安全设施 (58)9.1.5梯子.平台和栏杆 (58)9.2开孔补强计算 (58)10 质量检验 (60)10.1罐底质量检验 (60)10.1.1罐底的平度检查 (60)10.1.2焊缝质量检查 (60)10.2罐底的质检 (60)11 油罐的消防系统选择 (61)11.1罐区泡沫灭火部分 (61)11.2罐区冷却水部分 (61)参考文献 (62)致谢 (62)1 绪论国内外研究现状伴随着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与进步,原油的储备和运输对储罐的容量提出了越来越大的要求。

1500m^3球型储罐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1500m^3球型储罐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1500立方米球罐目录1.前言……………………………………………………………………………1.1球罐的国内外发展情况…………………………………………………1.2球罐的特点…………………………………………………………………1.3球罐的分类……………………………………………………………………1.3.1 按储藏温度分类……………………………………………………1.3.2 按结构形式分类……………………………………………………1.4 球罐的设计要求…………………………………………………………1.5 球罐的设计参数……………………………………………………………1.5.1 压力 (11)1.5.2 温度 (12)1.5.3 厚度 (12)1.5.4设计的一般规定 (14)1.5.5许用应力 (14)1.5.6焊接接头系数 (14)1.5.7压力试验 (15)1.5.8气密性试验………………………………………………………2.材料选用 (16)2.1 球罐材料准则 (16)2.2壳体用钢板 (17)2.3 锻件用钢 (21)2.4钢管的选用 (21)2.5螺柱和螺母 (21)2.6焊接材料 (21)3.结构设计………………………………………………………………3.1概况………………………………………………………………3.2球壳的设计………………………………………3.3支座的设计………………………………………3.4拉杆结构………………………………………3.5人孔和接管………………………………………3.5人孔和接管………………………………………3.5.1人孔结构………………………………………3.5.2接管结构………………………………………4.强度计算 (33)4.1 设计条件 (33)4.2 球壳计算 (33)4.3 球罐的质量计算 (35)4.4 地震载荷计算 (36)4.4.1 自振周期 (36)4.4.2 地震力 (37)4.5 风载荷计算 (38)4.6 弯矩计算 (38)4.7 支柱的计算 (39)4.7.1 单个支柱的垂直载荷 (39)4.7.2 组合载荷 (40)4.7.3 单个支柱弯矩 (40)4.7.4 支柱稳定性校核 (42)4.8 地脚螺栓计算 (44)4.9 支柱底板 (45)4.9.1 支柱底板直径 (45)4.9.2 底板厚度 (46)4.10 拉杆计算 (46)4.10.1 拉杆载荷计算 (46)4.10.2 拉杆连接部位的计算 (47)4.10.3 翼板的厚度 (47)4.10.4 焊接强度验算 (48)4.11 支柱与球壳连接最低点a的应力校核 (49)4.11.1 a点的应力 (49)4.11.2 a点的应力校核 (50)4.12 支柱与球壳连接焊缝的强度校核 (50)5.工厂制造及现场组装 (50)5.1 工厂制造 (51)5.2现场组装 (51)5.3 组装方案 (51)6.焊接 (51)6.1 焊接工艺的确定 (51)6.2 焊后热处理 (52)7.检查 (51)8.结论 (40)参考文献 (42)谢辞 (41)1500球型储罐设计1.前言球罐在我国的国防、科研、石油、化工、冶金等企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浮顶储罐项目建议书写作参考范文 (一)

浮顶储罐项目建议书写作参考范文 (一)

浮顶储罐项目建议书写作参考范文 (一)浮顶储罐项目建议书写作参考范文项目概述:该项目是针对某石油化工企业精炼车间油品储存需求,研究设计一种新型浮顶储罐,提高储罐的安全性、耐久性、以及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项目背景:在精炼车间的储油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风险和隐患。

其中,钢制储罐泄漏、渗漏、火灾等安全隐患是常见的问题。

浮顶储罐相比于传统的固定顶储罐,在保证储存安全的基础上,能够有更好的环保效果。

因此,采用浮顶储罐是解决企业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项目方案:设计一款全新浮顶储罐,与传统的固定顶储罐相比,它更加环保,并且各方面的性能更好。

新型浮顶储罐由封闭式浮顶结构、平衡式溢油阀、浮阀式雨水口、重力式进口管、燃油泵和监测系统等组成,其中封闭式浮顶结构可有效减少易挥发物逸散,避免环境污染。

预期效益:通过新型浮顶储罐的使用,将可以不断优化企业的生产流程、提高储罐的安全性、耐久性与环保性,降低储罐的运行成本,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具体效益如下:1. 提高储罐的安全性:新型浮顶储罐在安全性方面具有诸多先进的性能,能够有效避免钢制储罐泄漏、渗漏、火灾等安全隐患。

2. 提高储罐的耐久性:新型浮顶储罐采用优质材料和现代化的工艺,提高了储罐的耐候性能、耐腐蚀性能以及耐磨性能,从而增加了储罐的使用寿命。

3. 提高储罐的环保性:新型浮顶储罐采用封闭式浮顶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易挥发物逸散,从而实现了更佳的环保效果。

4. 优化生产流程:新型浮顶储罐优化生产流程,节省人工、物力及财力资源,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结论:总之,本项目可以说是解决企业储罐运营上的难题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在确保安全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保护环境,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十万立方米外浮顶储罐设计-毕业设计

十万立方米外浮顶储罐设计-毕业设计

十万立方米外浮顶储罐设计摘要:近一、二十年来,油罐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较过去都有了更快的发展,明显的趋势是大型化,油罐大型化给人们带来许多经济利益,也带来了一些技术课题。

浮顶油罐是目前国内外在大中型油罐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几乎全部消灭了气体空间,从而大大减少了油品的蒸发损耗和大气污染等。

地区地质状况良好,适合建罐,设计基本风压为800Mpa,对钢材的选择考虑了强度,可焊性和冲击韧性三项主要要求。

罐壁厚度计算采用变点设计法,分别计算了充水和储油两种不同储存介质的情况,用它计算大容量罐时,可减少某些圈的壁厚和罐壁总用钢量。

设计中不仅包括了罐顶,罐壁,罐底的整体轮廓计算,还包括抗风圈,加强圈和密封的计算,抗风圈和加强圈设计采用我国国内标准。

油罐的抗震设计也参照国内外的设计规范,可承受8级以上的地震。

校核部分包括浮顶四个准则,强度和稳定性校核,下节点校核以及开孔补强校核。

计算部分清楚简洁,图纸清晰规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经济选材是本设计的特点。

关键词:浮顶油罐,浮顶,罐壁,抗风圈,加强圈Abstract:Recent one or two decades,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ank technology has been faster than in the past the development of a clear trend that large-scale and large-scale oil brings many economic benefits as well as a number of technical issues .Floating roof tank is the large and medium-sized oil tank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e most commonly used form of a structure, it eliminated almost all of the gas space, thus greatly reducing the evaporation loss of oils and atmospheric pollution. Geological in good condition and suitable for cans, for the design of the basic wind pressure 800Mpa, on the choice of the steel strength, weldability and impact toughness of the three main requirements. Calculation of tank wall thickness design method using change-point, were calculated and the reservoir water storage of two different media, the use it when calculating the large-capacity tanks can reduce certain circle tank wall thickness and the total amount of steel. Design includes not only the tank top, tank walls, tank at the end of the overall outline of the calculation, but also wind circle, strengthening and sealing ring, the wind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circle circle design standards in China. Seismic Design of oil tank at home and abroad is also reference to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s can withstand earthquakes of more than 8. Check some of the four criteria, including floating roof, the strength and stability of calibration, the next check node and check opening reinforcement.Calculation of some clear and concise, clear drawings norms, in the premise of security, economic selection of the design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 floating roof tank,floating roof,tank skin,wind circle,Circle to enhance目 录1 绪论 (5)2 油罐钢材、尺寸的选择 (7)2.1概述 (7)2.2求许用应力[]σ (7)2.3确定油罐经济直径和高度 (8)3 罐壁强度设计 (10)3.1罐壁计算的说明 (10)3.2采用变点法设计各层壁板厚度 (12)3.2.1计算充水时各层板厚 (12)3.2.2计算储油时各层板厚 (23)4 浮顶设计 (35)4.1基本数据 (35)4.2校核 (36)4.2.1第一准则校核 (36)4.2.2第三准则的计算和校核 (37)4.2.3第二准则校核 (38)4.3浮顶强度及稳定性校核 (39)4.3.1单盘的强度验算 (39)4.3.2浮船强度校核 (40)4.3.3浮船平面内稳定校核盘 (41)4.3.4浮船平面外稳定校核 (42)4.3.5关于Ae 的验算 (43)5 油罐密封及抗风设计 (45)5.1油罐的密封装置 (45)5.2抗风设计 (45)5.2.1抗风圈的设计和计算 (45)5.2.2加强圈的设计和计算 (46)6 罐底及罐基础设计 (48)6.1罐底的设计 (48)6.1.1材料及厚度 (49)6.1.2排版方法 (49)6.1.3底板的连接 (49)6.2罐基础设计 (49)7 下节点计算 (51)8 油罐抗震设计 (54)8.1倾覆力矩计算 (54)8.2罐壁压应力的计算 (54)8.3罐壁临界压应力及其校核 (55)9 油罐的附件设计及开孔补强 (56)9.1附件设计 (56)9.1.1罐顶附件 (56)9.1.2罐壁附件 (56)9.1.3罐壁附件简要介绍 (57)9.1.4 安全设施 (58)9.1.5梯子.平台和栏杆 (58)9.2开孔补强计算 (58)10 质量检验 (60)10.1罐底质量检验 (60)10.1.1罐底的平度检查 (60)10.1.2焊缝质量检查 (60)10.2罐底的质检 (60)11 油罐的消防系统选择 (61)11.1罐区泡沫灭火部分 (61)11.2罐区冷却水部分 (61)参考文献 (62)致谢 (62)1 绪论国内外研究现状伴随着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与进步,原油的储备和运输对储罐的容量提出了越来越大的要求。

1500立方米内浮顶储罐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1500立方米内浮顶储罐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1)钢浮顶。按照标准要求下盘、上盘及周边钢板选用4.5mm厚,中间隔板选用2.5mm厚,整体重量超过为35t。
2)不锈钢浮顶。不锈钢内浮顶适用性好,耐腐蚀,适用于大多数介质。浮顶盖板选用0.5mm厚,骨架、浮筒用1.2mm厚,13.5m浮盘重量约在9t。
3)铝浮顶。铝浮顶耐腐蚀性较好,整体重量轻,制作方便。盖板选用0.5mm厚铝板,骨架选用2mm厚,浮筒选用1.7mm厚,13.5m浮盘重量约在2.1t。由于重量轻,浮盘运行稳定性好。
1500 储罐设计
1综述
1.1国内外汽油储罐的发展概况
长期以来,我国库存轻质油品,广泛采用固定顶油罐和浮顶油罐。由于固定顶油罐在存贮和收发油品时存在“小呼吸”和“大呼吸”,油品蒸发损耗较大,而且会因为油气逸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因此油品及化学品的蒸发损耗一直是石油、化学工业关心的问题。人们最初关心的是经济损失和安全,近年来还关心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为了较经济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世界上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前苏联早在五、六十年代相继开始研制浮顶油罐。我国直到70年代末期才开始研制。由于浮顶罐能降低损耗,减少环境污染,主要用于储存原油、汽油、柴油等介质。随着内浮顶技术的发展,汽油和航空煤油大多数采用内浮顶罐,新建的外浮顶罐几乎都用于储存原油。
1955年前后,第一次实际采用塑料泡沫浮顶这个充气的救生筏形的构件漂浮在液面上,能减少汽油罐的蒸发损失85%。法国还研制了由硬聚氯乙烯浮动盖板组成并以同样材料作为浮子支撑的内浮顶罐。前苏联从1961年起开始使用合成材料做内浮盖,到1970年末已有300622 容量的储罐装配了合成材料做的内盖。1962年美国在组瓦克建有世界上最大直径为187ft(61.6m)的带盖浮顶罐。到1972年美国已建造了600多个内浮顶油罐。

用于甲醇储存的内浮顶罐的结构的设计

用于甲醇储存的内浮顶罐的结构的设计

用于甲醇储存的内浮顶罐的结构的设计摘要:介绍了内浮顶罐用于甲醇储存的原理与特点。

根据甲醇的性质,对内浮顶罐进行结构设计,对内浮顶罐的风载荷和地震载荷进行计算。

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内浮顶罐既能保证甲醇的安全和质量,又能在0.35kpa的风压和7级地震裂度的作用下有较高的强度与稳定性。

关键词:内浮顶罐;甲醇;结构设计Constraltion dissign of inner floating roof tank for the storage of methyl alcoholAbstract: In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 of the storge of methyl alcoh ol stored with the inner floating roof tank. The structure of the tank was designed and calculated the wind load and the earthquake load of the tank .The resuct showed , the designed tank colud g uaranteed the security and the quality of the methyl alcohol stored in it.At the same time, the de signed tank had the comparatively intensity and the stable underThe coind pressure of 0.35Kpa a nd the earthquake of grade 7.Key words: inner floating roof tank; methyl alcohol; structurd design1.1 概述内浮顶罐是在固定顶罐内部再加上一个浮动顶盖,主要由固定顶罐体、内浮盘、密封装置、通气孔、高低液位报警器等组成。

内浮顶储罐的罐体设计

内浮顶储罐的罐体设计

内浮顶储罐的罐体设计1 2王荣贵, 刘道芬1. 中国五环化学工程公司, 湖北武汉;2. 湖北楚冠石化工程公司, 湖北武汉。

摘要: 对内浮顶储罐与固定顶储罐进行了比较, 从罐体的配置、作用、制造和检验等方面阐述了内浮顶储罐的罐体计技术要求; 论述了将固定顶储罐改造为内浮顶储罐的相关事项及改造步骤。

中图分类号: TQ053. 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 8901(2006)01- 0029- 031 内浮顶储罐的结构形式长期以来, 贮存油品及化学品的固定储罐的蒸发损耗问题倍受关注。

以汽油贮存为例, 固定储罐的蒸发损失高达9%, 而采用浮储罐则可减少蒸汽损耗98.4%以上, 且保护了环境。

浮顶储罐有外浮顶和内顶2种结构形式。

外浮顶储罐, 即敞罐, 无固定, 贮液质量易受外界的影响, 在严寒地区还会因积雪太厚及密封圈冻结而难以使用。

因此, 外浮顶储罐已逐渐被内浮储罐所取代。

内浮顶储罐是安装有内浮盘的固定储罐, 见图1。

由于内浮顶储罐兼有外浮顶储罐和固定顶储罐的主要优点, 因此被誉为全天候储罐。

内浮顶储罐内安装的内浮盘及其密封装置、导向装置、防旋转装置、静电导出装置以及自动通气阀等部件均由内浮盘制造商设计、制造及安装。

图1 内浮顶储罐1) 罐壁人孔; 2) 自动通气阀; 3) 浮盘立柱; 4) 接地线; 5) 带芯人孔;6) 浮盘人孔; 7) 密封装置; 8) 罐壁; 9)量油导向管; 10) 高液位警报器;11) 静电导线; 12) 手工量油口; 13) 固定罐; 14) 罐顶通气孔; 15) 消防口; 16) 罐顶人孔; 17) 罐壁通气孔; 18) 内浮盘; 19) 液面计;2 内浮顶储罐的罐体设计(1) 内浮顶储罐外顶盖上不需设置呼吸阀、液压安全阀、阻火器, 只需安装通气孔、量油孔及其导管、液位计、透光孔, 罐底设置排污口。

罐壁部安装高液位报警口, 罐壁底部安装物料进出口、人孔等。

储存易燃易爆物料的储罐在罐壁顶部需按GB50160- 19925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6 要求设置泡沫发生器口以及水喷淋装置。

10000立方米浮顶油罐设计毕业设计

10000立方米浮顶油罐设计毕业设计

10000立方米浮顶油罐设计毕业设计目录1 文献综述 (1)1.1 油罐发展历史 (1)1.2 油罐发展趋势 (1)1.3 油罐种类 (1)1.3.1 金属油罐 (2)1.3.2 非金属油罐 (2)1.3.3 地下油罐 (2)1.3.4 半地下油罐 (2)1.3.5 地上油罐 (2)1.4 油罐的设计要求 (3)1.5 钢材选择 (3)1.6 油罐附件 (4)1.7 浮顶罐现状 (5)1.8 油罐的安装工艺及方法 (5)1.8.1 大型储罐施工方法 (5)1.8.2 油罐常用施工方法的比较 (6)1.8.3 立式浮顶金属油罐 (7)2 浮顶罐经济尺寸的选择 (8)2.1浮顶罐经济尺寸的计算 (8)2.2载荷的计算 (9)2.2.1 静载荷 (9)2.2.2罐顶设计压力 (9)3 罐壁设计 (10)3.1罐壁的强度计算 (10)3.1.1 变截面罐壁的应力分析 (10)3.1.2 罐壁厚度计算 (10)3.1.3 罐壁下节点边缘应力的校核 (11)3.2浮顶罐的风力稳定计算 (14)3.2.1 抗风圈的计算 (14)3.2.2 加强圈设计 (14)3.3浮顶罐的抗震设计计算 (16)3.3.1 水平地震载荷 (16)3.3.2 地震弯矩的计算 (17)3.3.3 第一圈罐壁底部的最大应力 (17)3.3.4 第一圈壁的许用临界应力 (17)3.4 罐壁的结构设计 (18)3.4.1 截面与联接形式 (18)3.4.2 圈板宽度 (18)3.4.3 包边角钢 (18)3.4.4 罐壁开孔补强 (19)3.4.5 贮罐进出口管结构设计 (20)3.4.6 其他结构设计 (21)3.4.7防腐蚀结构设计 (21)4 罐底设计 (21)4.1罐底的应力计算 (21)4.2罐底结构设计 (22)4.2.1 排板 (22)4.2.2 坡度 (23)4.2.3 厚度 (23)4.2.4 宽度 (23)5 罐顶设计(专题浮顶) (24)5.1 浮顶结构设计 (24)5.2 第一准则的计算和校核 (24)5.3 第二准则的计算和校核 (29)5.3.1 单盘挠度m f 及x f 的计算 (30)5.3.2 1T 的计算 (33)5.3.3 2T 的计算 (34)5.4 第三准则的计算和校核 (36)5.4.1 min C 的计算 (36)5.4.2max C 的计算 (37)5.5 浮顶的强度及稳定性校核 (37)5.5.1 单盘的强度验算 (37)5.5.2 浮船的强度校核 (40)5.5.3浮船稳定性校核 (41)5.6油罐的密封装置 (44)5.6.1机械密封 (44)5.6.2软泡沫塑料密封 (44)5.6.3管式密封 (44)5.6.4唇式密封 (45)6 贮罐附件设计与选用 (45)6.1概述 (45)6.2常用附件 (45)7 安全及消防设计 (50)7.1概述 (50)7.2消防设施 (50)7.3其他安全设施 (53)8 设计说明书 (58)8.1储罐制造 (58)8.1.1板材 (58)8.1.2板材检验 (58)8.1.3钢材的矫形、净化与板边加工 (58)8.1.4焊接材料的选用 (58)8.1.5贮罐底板、壁板、顶板的制造、组装与焊接 (59)8.2贮罐的验收 (61)8.2.1贮罐几何尺寸公差 (61)8.2.2凸凹变形 (62)8.2.3防腐蚀 (62)8.3贮罐的使用注意事项 (62)8.3.1贮罐容量 (62)8.3.2贮罐布置 (62)8.3.3贮罐的现场条件 (63)8.3.4贮存液体的性质 (64)8.3.5贮罐的消防及其他安全设施 (64)附录一(英文文献) (67)附录二(英文文献翻译) (77)致谢 (68)1 文献综述1.1 油罐发展历史近一、二十年来,油罐的设计与施工技术都较过去有了更快的发展。

(完整版)储罐的设计_毕业论文

(完整版)储罐的设计_毕业论文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论文(设计)题目:储罐的设计班级:2010级油储(二)班姓名:指导教师:黄杰鞠茂林时间:2013 年 6 月7 日附二:重庆能源职业学院毕业设计 ( 论文 ) 成绩表系专业班评审意见:指导教师对学生所完成的课题为的毕业设计 (论文 )进行的情况,完成情况的意见:评分:平时成绩(百分制)论文成绩(百分制)指导教师年月日答辩:毕业设计( 论文 ) 答辩组对学生所完成的课题为的毕业设计(论文 )经过答辩, 成绩为毕业设计(论文 )答辩组负责人答辩组成员年月日总成绩(平时成绩20%+ 论文成绩 30%+ 答辩成绩 50% ):签字:年月日目录储罐的设计 ...................................................................................................................................................1 绪论.........................................................................................................................................................1.1 储罐的应用及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2 设计概述 .................................................................................................................................................2.1 设计任务 .......................................................................................................................................2.2 设计思想 .......................................................................................................................................2.3 设计特点 .......................................................................................................................................3 储罐制造结构............................................................................................................................................3.1 叠壁设计 ........................................................................................................................................3.2 大角焊缝设计 ...............................................................................................................................4 材料及结构的选择 .................................................................................................................................4.1 材料选择 .......................................................................................................................................4.2 结构选择 .......................................................................................................................................4.2.1 封头的选择 .........................................................................................................................4.2.2 人孔的选择 .........................................................................................................................4.2.4 液面计的选择....................................................................................................................................5 机械计算 .................................................................................................................................................5.1 筒体厚度设计 ................................................................................................................................5.3 水压试验及强度校核 ....................................................................................................................5.4 人孔并核算开孔补强 ....................................................................................................................5.5 核算承载能力并选择鞍座 ............................................................................................................6 附件的选择.............................................................................................................................................6. 1 液面计的选择.............................................................................................................................6.2 压力计选择 ...................................................................................................................................6.3 接口管选择 ................................................................................................................................... 7设计结果一览表8设计小结 ......................................................................................................................................................................................................................................................................................致谢 ........................................................................................................................................................... 参考文献....................................................................................................................................................... 附录 1: ........................................................................................................................................................... 附录 2: ........................................................................................................................................................储罐的设计摘要:本文首先介绍容器的基本知识,包括压力容器的分类与结构;封头的种类与选择;容器的零部件(法兰、支座、接口管、手孔、人孔等)。

油罐浮顶设计)范文

油罐浮顶设计)范文

油罐浮顶设计)范文1.浮顶结构设计浮顶结构设计是油罐浮顶设计的关键,其主要包括浮顶板、浮顶框架、支撑架、压盖装置等组成部分。

浮顶板是油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由液体密封层、绝热层和疏水层组成,以保证油罐内部油液的密封性和保温性能。

浮顶框架是浮顶板的支撑结构,通常由钢材制成,以承受浮顶板的重量,并抵抗外部环境的风力和地震等力量。

支撑架则是将浮顶框架与罐壁连接,保证浮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压盖装置是用来控制浮顶板的升降和密封的设备,通常由液压装置和密封装置组成。

2.浮顶设计原则(1)保证安全性:油罐浮顶设计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保证油罐的结构和功能的安全性。

(2)保证密封性:浮顶设计要保证油罐内部的油液不受外部环境的污染,同时也要保证油液不外泄,防止灾害事故的发生。

(3)保证稳定性:浮顶设计要保证浮顶结构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保持稳定,不受风力、地震等因素的影响。

(4)保证可靠性:浮顶设计要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包括各个部件的质量和工作性能的可靠性,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3.浮顶设计考虑因素(1)油液性质:不同种类的油液其密度、粘度、温度等物理特性不同,浮顶设计要根据油液的性质进行合理选择,并考虑到不同季节和区域的温度变化等因素。

(2)容量需求:油罐的容量需求决定了浮顶的大小和结构,设计中要严格按照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以保证油罐的容量和储存效果。

(3)设备安装:浮顶的设计还要考虑到设备的安装和维修,要保证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的方便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环境因素:浮顶设计还要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因素,如地震、风力等,以保证浮顶结构在外部作用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之,油罐浮顶设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程,设计中要综合考虑油液性质、容量需求、设备安装和外部环境等因素,以保证浮顶结构的安全性、密封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设计中还要充分考虑到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的方便性,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从而保证油罐的储存和管理的效果。

10000立方米浮顶油罐设计毕业设计

10000立方米浮顶油罐设计毕业设计

10000立方米浮顶油罐设计毕业设计一、引言本文档是关于设计一座10000立方米浮顶油罐的毕业设计报告。

在石油储存和运输方面,浮顶油罐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它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容量、安全性、环境保护、造价和施工可行性等。

在本文档中,我们将详细讨论浮顶油罐的设计要求、设计过程以及最终的设计结果。

我们还将介绍用于设计和分析的工具和方法,并对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和优化。

通过本文档,读者将了解到设计一座大型浮顶油罐的关键环节,以及如何在满足相关要求的同时确保设计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二、设计要求在设计10000立方米浮顶油罐时,我们需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容量要求:油罐的容量必须为10000立方米,以满足储存需求。

2.安全性:油罐必须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以应对外部环境和实际使用条件下的荷载。

3.环境保护:油罐的设计必须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油品泄漏和污染环境的风险。

4.造价:油罐的设计和施工成本应该在可控范围内,并且应该考虑到长期运营的维护费用。

5.施工可行性:油罐的设计应该考虑到施工和安装的可行性,以便能够按时完成建设。

三、设计过程3.1 确定设计参数在开始设计过程之前,我们需要确定一些关键的设计参数,包括油罐的外径、高度、壁厚等。

这些参数将对最终的设计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3.2 结构设计结构设计是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这一阶段,我们需要确定油罐的总体结构,包括罐壁、底部和顶部的结构方式。

我们还需要进行强度计算,以确保油罐能够承受设计荷载。

3.3 安全性和环保考虑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油罐的安全性和对环境的影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添加防漏装置、设立泄漏检测系统、安装防雷装置等。

3.4 施工和运维可行性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可行的施工和运维。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到施工方法、材料和设备的可行性。

我们还可以进行施工阶段的模拟和分析,以确保设计的可行性。

关于内浮顶储罐设计的思考

关于内浮顶储罐设计的思考

主要 由罐体 、 内浮 盘、 密封 装置 、 导 向和 防旋转装置 、 静 电导 出 装置、 通气 孔、 高低液 位报 警装置等组成 , 如图 l 所示 。

气 孔
规 定》 将环 向通气孔 明确定名 为罐壁通气 孔 的缘 故 , 尽管后 来 在对 S YJ 1 0 l 6 —8 2 修订 更名为行业 标准S H 3 0 4 6 -1 9 9 2(  ̄ P GB 5 0 3 4 1 -2 0 0 3 前 身) 后 将罐 壁通 气孔 改名 为环 向透 气孔 , 但 国 内大部 分设 计院还 是参 照之前 比较 成熟 的设计 , 罐壁 通 气孔
优缺 点 , 为今 后 内浮 顶储 罐 的优 化 设计 提供 参 考 。 关键 词 : 内浮 顶 ; 储罐; 罐 壁通 气 孔 ; 环 向通 气 孔
1 内浮顶储罐概述
内浮顶 储罐 是在 固定顶储 罐 内部再加 上一 个浮 动顶 盖 ,
最高设计液位 以上 的罐 壁或 固定顶上 。从条文 中可 以看 出, 规
图 1 内 浮 顶 储 罐
来讲 , 罐壁 通气孔位于距 罐壁顶部超 过6 0 0 mm的位置 上, 如将 环 向通气 孔 由罐壁 移至罐顶 , 将加大 储罐有 效容积 , 对 于年 周 转 次数较 多 的库 区来 讲 , 每 年增加 的经 济效 益非 常可 观 。因 此, 越来越 多的新 建成品油库选择将环 向通 气孔放置在罐顶 。 笔者 分析 , 在过去 的内浮顶储 罐设计 中 , 之所 以将环 向通
此, 笔者推测 , 将环 向通气孔置 于罐顶 可能将是 国内内浮项储 罐发展 的一 个趋 势 。
在 设 计 时 设 计 人 员 应 考 虑 到 以下 问 题 : ( 1 ) 环 向 通 气 孔 的

内浮顶罐安全管理范文(2篇)

内浮顶罐安全管理范文(2篇)

内浮顶罐安全管理范文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内浮顶罐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粮食等行业。

内浮顶罐的安全管理是保证工业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对于预防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隐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内浮顶罐安全管理为研究对象,探讨内浮顶罐的安全管理标准和措施,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分析内浮顶罐的风险特点和安全管理要求,研究内浮顶罐的安全管理标准和措施,并提出一套完善的内浮顶罐安全管理方案,以提高内浮顶罐的安全性能和工作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第二章内浮顶罐的风险特点分析2.1 内浮顶罐的工作原理内浮顶罐是一种具有浮顶的储存设备,内浮顶通过密封圈与罐壁密封,保持内部贮存物不与大气接触,以防止贮存物的挥发和氧化。

他们广泛应用于储存液体物质,如石油、化学品、粮食等。

2.2 内浮顶罐的风险特点(1)泄露风险:由于内浮顶罐中存放的是液体物质,一旦发生泄露,可能会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

(2)压力控制风险:内浮顶罐中的液体物质可能会因为温度变化或操作失误导致压力升高,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压力,可能会导致内浮顶罐爆裂。

(3)静电风险:内浮顶罐中的液体物质常常伴随静电现象,一旦静电放电不当,可能会引发火灾和爆炸。

(4)堵塞风险:内浮顶罐中的进出口管道可能会因为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导致堵塞,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第三章内浮顶罐的安全管理标准和措施3.1 安全管理标准内浮顶罐的安全管理应遵循以下标准:(1)GB50128-2014《石油储罐安全防护规程》(2)GB50183-2016《化学品储罐安全技术规程》(3)GB50243-2013《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控制规定》3.2 安全管理措施(1)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内浮顶罐的安全管理方案,明确责任人和管理流程,规范操作程序和安全控制措施。

(2)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定期对内浮顶罐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避免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最新1500型1500m3内浮盘罐计算书

最新1500型1500m3内浮盘罐计算书

1 500 型1 500m3 内浮盘罐计算书1500m3立式拱顶内浮盘罐强度及稳定性计算书(说明:计祈外压按拱顶微内压罐,罐壁高按内浮顶计算)1、设计依据I-L GB5O341—2003立式园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以下简称•罐规”);1- 2. GBJ128—90立式园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2、设计基础数据:2- 1、储存介质重度小于IOOOKg/m3 ;2-2、储存介质温度低于100。

C S高于20。

C ;2-3、使用钢板标号Q235A ;2-4、焊缝系数0.9;2-5、储罐使用压力1.96KPa S真空度0.49KPa ;2-6、拱顶曲率半径=1.2D3、壁板计算3- 1、壁板直径计算3-1—I s计算公式:V = πr2h r2= V∕πh式中:V= 1500π√ h= 10.5mr2= 1500∕3.14×10.5=45.5m2r = 6.75m D = 13.49IYl取油罐直径D = 13.5m3 - 1—2S利用经验公式:D'= (Q×4÷π) ÷a×b式中:D—罐壁直径(m);Q—储罐公称容积(nτ')a—罐壁高度与罐壁直径之比值,按一般习惯3000m3及以下储罐取0.8;将有关数值代入公式得:D3= (1500×4÷π) ÷0.8=2388.535D=13.36m本罐设计罐径值取整数13.5m o(两公式计算结果相同)以上计算求得的罐径尚需用设计选用的板材尺寸1500×6000进一步核算,以便做到合理用料,壁板园周长用长度6m长的板进行组合,块数为7块,基本上符合合理用料的原则。

3-2、罐壁高度计算:罐壁设计高度是按储液所需高度加上安装消防装置所需増加的高度之合为基础,并结合所选钢板宽度进行配板组装的需要作一些小的调整。

H计=H储+ H附H 储=D×a式中:H计一罐壁设计计算高度;HL罐壁的储液高度;1500÷ (13.52×O.7854)二10.48m,取10∙5mHL罐壁的附加高度;主要内容包括安装罐壁通气孔(含消防装置)本罐占用高度为45Omm)浮盘取0.5m , 8度地震晃动浪高取0.55mD—罐壁内径;13.5ma—经验系数,罐壁高度与罐壁直径之比值,本系数宜在0.75-0.8之间选取;将有关数值代入罐壁设计计算高度计算式得:H 计=10.5+ 0.45 十0.5 十0.55 = 12m按照设计高度12m,使用宽度150Omm钢板装配,组合成这个高度初步计算要用8圈钢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虑到本油罐所盛的介质为汽油,而汽油为易挥发的轻质油品,为降低汽油的蒸发损耗,减少环境污染,以及减少油库的占地面积,选用内浮顶罐最合适。
1.3内浮顶储罐概述
1.3.1内浮顶罐的构成及特点
内浮顶储罐主要由罐体、内浮盘、密封装置、导向和防转装置、静电导出设施、通气孔、高液位报警器等组成。为避免浮顶漏损沉没,多采用带有环形隔舱的内浮顶,或采用双盘式内浮顶以增加浮盘的浮力及安全性(后者还起隔热作用)。
钢制的内浮盘的浮顶储罐在美国石油学会(API)称为“带盖的浮顶罐”,而称铝制(或非金属)浮盘为“内浮顶罐”,而这两种形式的的储罐在国内均称为内浮顶储罐。这种罐的顶部为拱顶与浮顶的结合,外部为拱顶,内部为浮顶。内部的浮顶可减少油品的蒸发损耗,而外部的拱顶又可避免雨水、尘土等异物从环形空间进入罐内。由于具有浮顶罐和拱顶罐的优点,这种罐主要用于储存航空煤油、汽油等要求高的油品。
1)、内浮顶储罐不是固定顶罐和浮顶罐的简单迭加,由于结构上的特殊性,与固定顶储罐相比有以下特点:
①、储液的挥发损失少。由于内浮盘直接与液面接触,液相无挥发空间,从而减少发损失85%~90%。
②、由于液面没有气相空间,所以减轻了罐体(罐壁与罐顶)的腐蚀,延长了储罐的寿命。
③、由于液面覆盖内浮盘,使储液与空气隔离,故大大地减少了空气的污染,减少了着火爆炸的危险,易于保证储液的质量。特别适用于储存高级汽油和喷气燃料,也适合储存有害的石油化工产品。
油储罐的发展概况
长期以来,我国库存轻质油品,广泛采用固定顶油罐和浮顶油罐。由于固定顶油罐在存贮和收发油品时存在“小呼吸”和“大呼吸”,油品蒸发损耗较大,而且会因为油气逸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因此油品及化学品的蒸发损耗一直是石油、化学工业关心的问题。人们最初关心的是经济损失和安全,近年来还关心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为了较经济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世界上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前苏联早在五、六十年代相继开始研制浮顶油罐。我国直到70年代末期才开始研制。由于浮顶罐能降低损耗,减少环境污染,主要用于储存原油、汽油、柴油等介质。随着内浮顶技术的发展,汽油和航空煤油大多数采用内浮顶罐,新建的外浮顶罐几乎都用于储存原油。
储存汽油,柴油的储罐原则上既可以选择固定顶油罐,也可选用内浮顶油罐。但不同罐型的防火距离要求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容量大于1000 的油罐),固定顶油罐之间的距离为0.6D(D为罐直径),内浮顶油罐之间的距离为0.4D。对固定顶与内浮顶油罐的选型进行分析比较,当土地价格与地基处理费用较高时,从经济合理性上来讲,选用内浮顶油罐是恰当的。
内浮顶油罐罐体外形结构与拱顶油罐大体相同。与浮顶油罐相比,它多了一个固定顶,这对改善油品的储存条件,特别是防止雨水杂质进入油罐和减缓密封圈的老化有利。同时内浮顶也能有效的减少油品的损耗,所以内浮顶油罐同时兼有固定顶油罐和浮顶油罐的特点。从耗钢量比较,虽然内浮顶油罐比浮顶油罐增加了一个拱顶,但也省去了罐壁和罐顶周围的抗风圈、加强环、滑动扶梯和折水管等,因此总耗钢量仍略少于浮顶油罐。内浮顶罐的详细特点如下:
1955年前后,第一次实际采用塑料泡沫浮顶这个充气的救生筏形的构件漂浮在液面上,能减少汽油罐的蒸发损失85%。法国还研制了由硬聚氯乙烯浮动盖板组成并以同样材料作为浮子支撑的内浮顶罐。前苏联从1961年起开始使用合成材料做内浮盖,到1970年末已有300622 容量的储罐装配了合成材料做的内盖。1962年美国在组瓦克建有世界上最大直径为187ft(61.6m)的带盖浮顶罐。到1972年美国已建造了600多个内浮顶油罐。
④、在结构上可取消呼吸阀及罐顶冷却喷淋设施。
⑤、易于老罐改造成内浮顶罐,并取消呼吸阀、阻火器等附件,投资少,经济效益明显。
2)、内浮顶罐与外浮顶罐相比有如下特点:
1.2储罐结构型式的选择
油品储罐的选型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尽量降低油品损耗,避免油品在储存期间变质,减轻大气污染与火灾的危险性,同时还要考虑经济合理。
控制和减少储液的蒸发是储罐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油品在储存过程中的蒸发损失不仅可以造成储液量的损失,还导致油品质量的下降,使油品变质。减少储罐的蒸发损失有很多措施,如用水喷淋可基本消除固定顶罐的小呼吸损失,但这要浪费大量的冷却水,将罐体外表面涂成白色或使用热绝缘材料可降低小呼吸损耗60%,还有提高储罐承载能力等措施。但是,以上这些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减少储罐的蒸发损失,采用内浮顶罐是迄今为止控制油品蒸发损失所采用的技术中最有效的解决办法之一。
国内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使用浅盘式钢制内浮顶。由于浅盘式钢制内浮顶的抗沉性差,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使用铝制内浮顶,钢制内浮顶已使用得很少。1978年国内3000 铝盘储罐投入使用,通过测试蒸发损耗标定,收到显著效果,近20年也相继出现了各种形式和结构的内浮盘或覆盖物。
经过长时期的使用及探索,近年来,内浮顶的总体结构有了较大改进,相继开发了多种新型的装配式铝浮顶,使内浮顶储罐技术得到较快发展。目前新建的内浮顶罐,绝大多数采用铝制内浮顶。在用的罐,当需要改造成内浮顶罐时,采用铝制内浮顶是最佳的选择。
由于塑料浮顶耐温较差及使用寿命等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非钢内浮顶罐开始出现,其材料有铝、环氧及聚酯玻璃钢、聚氯乙烯塑料和聚氨酯泡沫塑料等。加拿大欧文炼厂在直径为28.65m油罐中就采用了全铝制的内浮顶。
与钢制内浮顶相比,非钢内浮顶具有质轻、耐腐蚀等优点,但强度较差,有的价格较贵,使其应用受到限制。20世纪80年代以前以钢制内浮顶的应用为主,但此后,耐腐蚀能力和综合力学性能较好的铝合金在内浮顶制造上得以应用,用其制造的装配式铝制内浮顶油罐的降耗率能够达到96%,而且现场安装时的动火量比钢盘式内浮顶减少95%以上,因此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为了更好的设计和发展内浮顶储罐,1978年美国API650附录H对内浮盘的分类、设计、安装、检验及标准荷载、浮力要求等作了一系列的修订和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