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期末复习卷(2013年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期末复习卷(2013年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期末复习卷(2013年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期末复习卷(2013年版)

一、选择题。

1. 聆听音乐,判断该乐曲是由( )乐器演奏的?

A.二胡

B.柳琴(独奏)

C.钢琴

D.小提琴

2. 聆听音乐,判断该音乐的节拍是( )拍? A.42(四二拍) B.43(四三拍) C.44(四四拍) D.2

2(二二拍) 3. 聆听音乐,判断该音乐属于( )民歌?

A.藏族

B.蒙古族

C.羌族

D.傣族

4. 聆听音乐,判断该歌曲的演唱形式是( )

A.齐唱

B.独唱

C.轮唱

D.二重唱

5. 聆听音乐,判断该音乐属于( )民歌?

A.藏族

B.蒙古族

C.土家族

D.傣族

6. 请听音乐,判断该音乐属于哪个剧种?( )

A.京剧

B.闽剧

C.豫剧

D.越剧

7. 请听音乐,判断该音乐属于哪个剧种?( )

A.京剧

B.闽剧

C.京剧

D.越剧

8. 请听音乐,判断该音乐属于哪个剧种?( )

A.京剧

B.闽剧

C.川剧

D.越剧

9. 聆听音乐,判断该音乐的节拍是( )拍? A.42(四二拍) B.43(四三拍) C.44(四四拍) D.2

2(二二拍) 10. 请听音乐,判断该乐曲的演奏形式是( )?

A.打击乐合奏

B.管弦乐合奏

C.铜管乐合奏

D.民乐合奏

11. 聆听音乐,判断该音乐的节拍是( )拍? A.42(四二拍) B.43(四三拍) C.44(四四拍) D.2

2(二二拍) 12. 聆听音乐,判断该乐曲是由( )乐器演奏的?

A.二胡

B.古琴

C.古筝

D.小提琴

13. 聆听音乐,判断该音乐属于( )民歌?

A. 藏族

B.蒙古族

C.哈萨克族

D.傣族

二、填空题。

1.欣赏乐曲《驯鹿》《冬猎》都选自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曲作者是( )。其中《驯鹿》是由( )独奏;《冬猎》是由( )独奏,它们反映了( )民族的日常生活。

2.月琴和柳琴都是我国民族( )乐器。这两种乐器都是( )根弦,都用( )弹奏,其中,月琴因( 共鸣箱形似满月 )得名,柳琴又被称为( “柳叶琴” )或(“土琵琶”)。

3.呼吸记号——“ ” 。

4.歌曲《美丽的家乡》,是歌剧(《》)选曲,反映了()族民族女英雄傲蕾·一兰(反抗沙俄入侵)的故事。

5.《吹起羌笛跳锅庄》是一首()族民歌,该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羌笛流传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吹管乐器,银色高亢,略有悲凉感。

6.()是羌族人民喜爱的一种歌曲形式。舞蹈时男女相对各站一排,(),(载歌载舞),速度(),气氛热烈。

7.《瑶族舞曲》是一首()族乐曲,演奏形式为(),曲作者是(、)。

刻画了锦鸡的各种生活动态,并借此表现了土家族人民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锦鸡出山》全曲设五个小标题,分别是“山间春色”、“结队出山”、“溪间戏游”、“众御顽敌”、“荣归”,并借小标题划分了乐曲的段落。

子锣、头钹、二钹、马锣组成,能将各类乐器的技巧融于一体,并充分发挥每件乐器的演奏技艺。

10.《鸿雁》原名为《》,表达了草原人民浓浓的思乡之情,这首作品曾作为片尾曲被用在电视剧《》中。

11.《阿喽喽》是一首贵州()族儿歌。它由()拍子和()拍子混合标识。

12.《看大戏》是一首以()为素材创作的歌曲。

13.豫剧又被称为(),流行于以()为中心的黄河中游地区,其伴奏乐器主要有(板胡、小三弦、笛子)。

14.《花木兰》是一首(),曲调来源于()。

15.(河北梆子)是河北地区的戏曲剧中之一,其唱腔(苍劲悲壮、激越高昂)。伴奏乐器主要有(板胡、笛子、梆子、笙)等。打击乐器的锣鼓经与()基本相同。

16.越剧产生于(),流行于(、、)等地,用()演唱、艺术风格(抒情细腻)。

17.《故乡是北京》采用了()唱腔的典型音调,将我国的传统戏曲元素融入歌曲中,使整首歌曲听起来亲切自然,富有京腔京韵,人们将这种类型的歌曲称为“”。

18.歌曲《映山红》是影片《》的插曲,那优美的旋律,那深情的歌词,表达了人们对红军的热爱。

19.《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的插曲,其词曲作者分别是()、()。这首歌曲入选了(“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18《弹奏音乐》 苏教版新版

弹奏音乐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Scratch编程模块的范畴,教材介绍了超声波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与主控板的连接方法;根据发出超声波与接收到超声波的距离差,计算出超声波传感器与物体之间的距离,根据测量出不同的距离发出不同的声音。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对Scratch编程有一定的编程基础,认识了声音、光敏、滑杆、摇杆等传感器,已初步了解传感器的作用及用法。在编程方面学生也均已尝试编写过顺序、选择、循环三种不同结构的写法,对编写条件判断语句程序有相应的基础。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认识超声波传感器。 2. 了解超声波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 利用超声波来测量距离,并根据不同的距离发出不同的声音。 4.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思维推导能力。 5. 通过对超声波传感器的应用设想,拓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正确连接超声波传感器,并正确运用其测距功能。 难点:根据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不同距离,让机器人执行不同的动作。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任务驱动法,实践操作。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超声波传感器,Arduino板,数据线,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Do Re Mi》,让同学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耳熟能详的童谣,在轻松、欢快的环境中进入新课。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种新的传感器,也可以实现机器人弹奏歌曲,请大家猜一猜

这是什么传感器? 教师总结:是利用超声波传感器来实现音调的变化,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弹奏音乐》并板书。 二、新授 1. 认识超声波传感器。 请学生通过看书、上网查阅等方法,了解超声波传感器的相关知识与定义,并向同学解释超声波的定义、功能并举例说明它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总结: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根据发出超声波与接收到的超声波的时间差,可以计算出超声波传感器与物体之间的距离。今天我们就利用超声波的测距功能来编译一个可以弹相同音符的程序。 2.布置任务一:使超声波正确连接到Arduino板。请参看书自学,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生自主操作,将超声波传感器正确地连接到主控板上。小组合作,教师巡视,给予帮助和指导。 3.布置任务二:设置舞台背景,打开“背景库”对话框,选择“室内”,选择“spolight-stage”背景图。 4.布置任务三:设置小猫演奏音符。 (1)分析: 教师给出4个音符,分别是:Do Re Mi Fa 教师给出一个X 并平均分成4 段。 总结出每一个数值范围内对应了一个音符: X<5 Do X﹥5<10 Re X﹥10<15 Mi X﹥20<25 Fa (2)教师给学生讲解“且”运算的含义,并修改板书为:X﹥0且X<5 Do X﹥5且X<10 Re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单元课题 1、聆听《致春天》 2、表演《小鸟小鸟课型新授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通过聆听体会身边的春天教学难点:表演《小鸟、小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时1授课时间教学过程 一、聆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2、视听《致春天》。 3、复听《致春天》。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5、三度(欣赏)创作。 二、表演《小鸟小鸟》 1、生态环保导入。 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3、学唱曲调。(1)教师范唱曲调。(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

4、学唱歌曲 5、表演歌曲。 三、课后小结第一单元课题《春雨蒙蒙地下》课型新授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表演歌曲教学难点:音乐知识:切分音课时2授课时间教学过程 一、学习歌曲 1、气象知识导入: 2、欣赏歌曲范唱。 3、在教师指导下,练习模拟的下雨声“刷刷刷刷”。 4、师生接唱。 5、学唱曲调,学习切分音。 6、学唱歌曲,表演歌曲。 二、音乐知识:切分音 1、正常的强弱节奏: 2、改变了强弱关系,产生了切分音:改写成节奏,并唱一唱: 三、课后小结第一单元课题聆听《春水》课型新授

五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

20XX年五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 第六单元:环球采风单元重点: 1.用热情、奔放的情绪演唱《卡普里岛》。 2.通过欣赏《羊肠小道》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3.启发学生组织好《环球之旅》的音乐创造活动。单元难点: 1.启发学生体会歌曲《卡普里岛》热情、奔放的情绪。 2.分析管弦乐合奏《羊肠小道》的音乐结构。 3.感受电子合成器与乐队《桑托尼》的现代音乐风格教材分析: 1.歌曲《卡普里岛》这是一首意大利民歌,为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歌曲巧妙地运用了调式的转换,第一乐段热情奔放的大调和第二乐段优美柔和的小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最后再现第一乐段,结束在“灿烂的阳光”之中,给人以明朗的感受。第一乐段欢快、流畅,一气呵成,有四个乐句,每个乐句分四小节,前三个乐句的开始都在强拍的后半拍起唱,突出了欢快的特点。第一乐句给人一种明朗向上的感觉,形象鲜明,一开始就传递了热情奔放的情绪。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节奏模仿,由主和弦转为下属和弦,在保持节奏一样的同时又有色彩的变化。第二乐段转为小调式,节奏变得舒展,与第一乐段的热情奔放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最后在热情的情绪中结束。歌曲具有典型的意大利音乐风格:热情、奔放。卡普里岛是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一个美丽的小岛,那里一年四季充满了阳光,蓝色的海洋,碧蓝的天空,海天一色,景色非常美丽,是一个旅游胜地。 2.管弦乐曲《羊肠小道》管弦乐曲《羊肠小道》是美国作曲家格罗菲管弦乐组曲《大峡谷》的第三部分。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高原,指由科罗拉多河从群山穿过而形成的无数峡谷,因此被称为“科罗拉多河大峡谷”。大峡谷景观宏伟雄壮,气势磅礴,被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格罗菲在美国有“山水音乐家”之称,他在游览了大峡谷之后,被它的奇特、壮观所感染,他写道:“我充满着敬畏的心情,忽然想起把这峡谷的奇景表现在音乐里。”经过十年的创作,终于完成了这部管弦乐组曲。由于音乐的美妙,被人们称为“一部用音符写成的游记”。管弦乐组曲《大峡谷》共有五部分。分别是:日出、如画的沙漠、羊肠小道、日落、暴风雨。描绘了大峡谷变换无穷、神奇雄伟的景色。《羊肠小道》是其中描绘性最强的一个乐段,表现了一个旅游者骑着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视唱简单的乐谱。对音乐课有浓厚的兴趣,本年级的学生百分之七十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唱歌;百分之五十的学生能在有情节的音乐活动中担当角色;学生的可塑性很强,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唱歌、器乐、欣赏、音乐知识和视唱、听音。1、唱歌: 学习《我们美丽的祖国》,《我若是小小鸟》,《吹草哨》,《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凤阳花鼓》,《春雨蒙蒙的下》,《亲爱的回声》,《天地之间的歌》八首歌曲。 (1)学习适合学生演唱的中外优秀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会有气息支持的歌唱,注意声音连贯、流畅。(3)学习简易的轮唱、合唱,做到音高、节奏准确,声部和谐、均衡。 (4)学习用力度、速度的变化手段表达歌曲的感情,培养独立唱歌时的表现能力。 2、欣赏: 欣赏《潜海姑娘》,《为孵化鸟雏的舞蹈》等十二首中外优秀音乐作品。(1)欣赏乐曲,简要介绍几中常见的中外乐器及常见的器乐演奏形式。 (2)欣赏优秀民歌和戏曲唱段、民乐独奏曲,介绍音乐家刘天华。 (3)结合音乐欣赏,简要介绍我国民族管乐队和西洋管乐队的一般常识。(4)感受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区等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乐理知识与试唱听音。 (1)认识6/8拍拍号。知道其含义及强弱规律。 (2)进行节奏和旋律短句的编写练习。 (3)听记简单旋律短句。 三、教学要求 1、唱歌 (1)学唱歌曲,本学期背唱3~4首歌曲。 (2)学习正确的发声方法,能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 (3)学习正确的连音、断音演唱方法,学习用强弱、快慢的手段表现歌曲的情感。 (4)学习简易的二部合唱、轮唱,注意声部和谐,对指挥能做出正确的反应。(5)培养独立、自主的歌唱。 2、识谱 (1)学习用音符、休止符及其组成的简单旋律 (2)感受并认识2/4、3/4、4/4、3/8、6/8及其强弱规律 (3)在歌曲中正确运用渐强、渐弱、下滑音、倚音等常用记号 (4)进行旋律短句和节奏的编写练习 3、音乐欣赏 (1)欣赏优秀歌曲,介绍歌曲的演唱形式 (2)欣赏器乐曲,会分辨乐曲的演奏形式,认识常见的乐器 (3)结合欣赏《良宵》,认识中国音乐家刘天华。 (4)初步了解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等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5)聆听音乐,说出曲名并记住主要旋律,每学期2~3首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一、春光好。 教学目标: 1、能用流畅柔和的声音演唱春风,用轻巧明亮的声音演唱布谷鸟,并能注意到两种声音合在一起时的和谐。 2、能用欢快、亲切的是声音演唱歌曲《小鸟、小鸟》的第一段。 3、能认真聆听小提琴独奏《新疆之春》,感受音乐的情绪与意境,并能将乐曲的几个乐段用不同的图形或动作表现出来。 教学设想: 本课以春为主题,通过唱一唱《春风与布谷鸟》和延长二声部歌曲《小鸟、小鸟》的第一段以及欣赏小提琴独奏《新疆之春》,让学生感受到春的美好。 全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美丽的春天: 通过说春天、看美景、听《春风与布谷鸟》等环节,让学生感受不同的田园春光。 然后再唱一唱流畅柔和的春风旋律,配上布谷鸟的清脆各声,在和谐的合唱中再次感受春天的气息。 春天里欢乐的歌声: 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先听歌曲,熟悉音乐,然后把二声部分别设计成小鸟与孩子们的合唱。 1 / 4

先学习合唱部分,再回过头来歌唱春天的美景(即齐唱部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歌曲,表现歌曲。 新疆的春天: 让学生在听赏小提琴独奏《新疆之春》的过程中,感受不同的春天。 然后让学生用打击乐器、舞蹈或者绘图,来表现他们所感受到的乐曲情境。 教学重点 1、演唱《小鸟、小鸟》的第一乐段。 2、听赏小提琴独奏曲《新疆之春》。 教学难点 1、二声部合唱的和谐、统一。 2、准确感受《新疆之春》的情绪,并能用不同的图象、动作或节奏来表现。 教学过程一、美丽的春天 1、说一说师: 同学们,在春天里,你们看到了怎样的美景呢?(引导学生说说字看到的及感受到的。 ) 2、听一听师: 让我们一起到田园随着音乐感受一下春天。 (展示春天的美景,播放《春风与布谷鸟》。 )师: 在刚才的歌声中,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听到春风的声音和布谷鸟的声音。 )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新) 整理版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中国娃第1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通过对比体验新中国儿童甜蜜生活的幸福感。2.背唱《草原赞歌》,表现歌曲中的自豪感。在听唱《中国娃》活动中,认识波音、下滑音、倚音等记号,并感知这些记号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3.结合歌曲分辨“4”和升“4”的区别,准确唱出音高;了解琵琶音色,和协奏曲的形式。4.自主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尝试不同方式表现中国娃形象,大胆表达内心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以“中国娃”为荣的自豪感,培养起热爱祖国、胸怀大志的高尚品质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草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2.欣赏《草原小姐妹》A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B介绍主奏乐器:琵琶C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D完整欣赏。重点欣赏第1段。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F介绍协奏曲。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3.新授歌曲《草原赞歌》A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就来学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B听范唱,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C 视谱。随琴哼唱两遍歌谱。问: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音?最低音是哪个?最高音是哪个?全曲可分为几句?有没有相同的乐句?D接龙唱谱。E用“LU”模唱旋律。F熟悉歌词,演唱歌曲。G歌曲处理。H完整演唱。 4.表演《草原赞歌》A学习简单蒙古舞动作。弹舌、扬鞭、耸肩、骑马B师生互动。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北国之声 第一课时《美丽的家乡》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歌曲《美丽的家乡》。 2、过程与方法: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美丽的家乡》。 教学难点:用二声部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录音,导入教学。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感受。 2、教师介绍歌曲的出处。简要介绍歌剧《傲蕾一兰》的主要内容,并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的意境。 3、播放范唱录音或教师范唱。 4、让学生跟着录音或在钢琴伴奏下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谱,要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重音的位置。 5、唱熟第一段曲谱后,填词演唱。 6、教师教唱第二段曲谱,依次学习两个声部,唱熟后,可用钢琴弹一个声部唱一个声部。 7、教师可将全班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演唱两个声部并互换声部练习。练习时要注意音准以及声音的和谐。 8、教师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9、可组织学生表演唱,并作评价。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欣赏《驯鹿》《冬猎》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驯鹿》《冬猎》这两首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这两首作品,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乐曲所描绘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 教学重点:欣赏这两首作品,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教学难点:了解月琴、柳琴的表现手法。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1、播放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录像片段,导入教学。 2、介绍这两首作品的出处、作者。 3、欣赏《驯鹿》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教师总结。 (2)展示月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月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请学生拍手或拍腿,用×××××│×××0××│的节奏为A段音乐伴奏。 4、欣赏《冬猎》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教师总结。 (2)展示柳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柳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伦春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让学生谈谈书上所列两段主题分别是以什么样的速度、情绪演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北国之声 第一课时 《美丽的家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录音,导入教学。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感受。 2.教师介绍歌曲的出处。简要介绍歌剧《傲蕾一兰》的主要内容,并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的意境。 3.播放范唱录音或教师范唱。 4.让学生跟着录音或在钢琴伴奏下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谱,要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重音的位置。 5.唱熟第一段曲谱后,填词演唱。 6.教师教唱第二段曲谱,依次学习两个声部,唱熟后,可用钢琴弹一个声部唱一个声部。 7.教师可将全班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演唱两个声部并互换声部练习。练习时要注意音准以及声音的和谐。 8.教师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驯鹿》《冬猎》《鸿雁》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这三首作品,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表现手法以及乐曲所描绘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播放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录像片段,导入教学。 2.介绍这三首作品的出处、作者。 3.欣赏《驯鹿》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展示月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月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请学生拍手或拍腿,用× ×× × × │ × ×× 0× × │的节奏为A段音乐伴奏。 4.欣赏《冬猎》《鸿雁》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展示柳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柳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伦春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让学生谈谈书上所列两段主题分别是以什么样的速度、情绪演奏的,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课春意 教学目标: 1.“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春水》 2、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 3、音乐知识:切分音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和歌唱表达对春天的爱 教学难点:音乐知识:切分音的运用 课时:三课时 第一节 教学内容:1、聆听《致春天》 2、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体会身边的春天 教学难点: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过程: 一、聆听《致春天》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2.视听《致春天》。 3.复听《致春天》。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5.三度(欣赏)创作。 二、表演《小鸟小鸟》 1.生态环保导入。 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3.学唱曲调。(1)教师范唱曲调。(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 (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 4.学唱歌曲 5.表演歌曲。 三、课后小结 第二节 教学内容:《春雨蒙蒙地下》 教学重点:表演歌曲 教学难点:音乐知识:切分音 教学过程: 一、学习歌曲 1.气象知识导入: 2.欣赏歌曲范唱。 3.在教师指导下,练习模拟的下雨声“刷刷刷刷”。 4.师生接唱。 5.学唱曲调,学习切分音。 6.学唱歌曲,表演歌曲。 二、音乐知识:切分音 1.正常的强弱节奏: 2.改变了强弱关系,产生了切分音:改写成节奏,并唱一唱:

2017苏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最新)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单元《中国娃》教案 教学内容 第1课时:欣赏《草原小姐妹》唱《草原赞歌》歌表演《草原赞歌》 第2课时:欣赏、表演《嘎子嘎》唱《中国娃》装饰音的作用 第3课时:欣赏《来吧来踢球》《捉迷藏》唱《海娃的歌》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通过对比体验新中国儿童甜蜜生活的幸福感。 2、背唱《草原赞歌》,表现歌曲中的自豪感。在听唱《中国娃》活动中,认识波音、下滑音、倚音等记号,并感知这些记号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 3、结合歌曲分辨“4”和升“4”的区别,准确唱出音高;了解琵琶音色,和协奏曲的形式。 4、自主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尝试不同方式表现中国娃形象,大胆表达内心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以“中国娃”为荣的自豪感,培养起热爱祖国、胸怀大志的高尚品质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组织教学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草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2、欣赏《草原英雄小姐妹》 A、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B、介绍主奏乐器:琵琶 C、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D、完整欣赏。 E、重点欣赏第1段。

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 F、介绍协奏曲。 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3、新授歌曲《草原赞歌》 A、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就来学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 B、听范唱,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 C、视谱。随琴哼唱两遍歌谱。 问: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音?最低音是哪个?最高音是哪个? 全曲可分为几句?有没有相同的乐句? D、接龙唱谱。 E、用“LU”模唱旋律。 F、熟悉歌词,演唱歌曲。 G、歌曲处理。 H、完整演唱。 4、表演《草原赞歌》 A、学习简单蒙古舞动作。 弹舌、扬鞭、耸肩、骑马 B、师生互动。 5、课堂小结:高唱赞歌,学习英雄,当无愧于“中国娃”称号的新时代的好儿童。 第2课时 1、欣赏《嘎子嘎》 A、交流《小兵张嘎》的故事,了解张嘎的个性。 B、听音乐,感受作品的谐略风格。 C、介绍歌曲创作背景。 D、跟音乐哼唱歌词,练习说唱部分。 E、用简单道具扮演张嘎,随音乐模拟与日本鬼子周旋的情景。 F、表演时启发学生关注音乐的段落变化。 2、新授歌曲《中国娃》

最新的小学五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人教版)

大垛庄小学音乐教案

(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北国之声 第一课时 《美丽的家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录音,导入教学。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感受。 2.教师介绍歌曲的出处。简要介绍歌剧《傲蕾一兰》的主要内容,并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的意境。 3.播放范唱录音或教师范唱。 4.让学生跟着录音或在钢琴伴奏下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谱,要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重音的位置。 5.唱熟第一段曲谱后,填词演唱。

6.教师教唱第二段曲谱,依次学习两个声部,唱熟后,可用钢琴弹一个声部唱一个声部。 7.教师可将全班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演唱两个声部并互换声部练习。练习时要注意音准以及声音的和谐。 8.教师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驯鹿》《冬猎》《鸿雁》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这三首作品,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表现手法以及乐曲所描绘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播放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录像片段,导入教学。 2.介绍这三首作品的出处、作者。 3.欣赏《驯鹿》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展示月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月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请学生拍手或拍腿,用× ×× × × │ × ×× 0× × │的节奏为A段音乐伴奏。 4.欣赏《冬猎》《鸿雁》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展示柳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柳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伦春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让学生谈谈书上所列两段主题分别是以什么样的速度、情绪演奏的,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5.将这三首作品连起来欣赏,请学生谈谈这三首作品有何异同,并比较月琴与柳琴的演奏方式有何不同。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长城放鸽》 教学目标: 1. 能够依据《长城放鸽》的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 充分运用多听多唱的方法强化学生的音准概念。 3. 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课时安排:1课时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 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童声中国娃 教学内容 第1课时:欣赏《草原小姐妹》唱《草原赞歌》 第2课时:欣赏、唱《好一个土娃子》律动《童声里的中国》 第3课时:欣赏《童声里的中国》律动《草原赞歌》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通过对比体验新中国儿童甜蜜生活的幸福感。 2、背唱《草原赞歌》,表现歌曲中的自豪感。在听唱《童声里的中国》活动中,体会歌曲的情绪。 3、结合歌曲分辨“4”和升“4”的区别,准确唱出音高;了解琵琶音色,和协奏曲的形式。 4、自主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尝试不同方式表现中国娃形象,大胆表达内心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以“中国娃”为荣的自豪感,培养起热爱祖国、胸怀大志的高尚品质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组织教学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草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2、欣赏《草原英雄小姐妹》 A、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B、介绍主奏乐器:琵琶 C、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D、完整欣赏。 E、重点欣赏第1段。 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 F、介绍协奏曲。 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3、新授歌曲《草原赞歌》 A、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就来学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 B、听范唱,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 C、视谱。随琴哼唱两遍歌谱。 问: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音最低音是哪个最高音是哪个 全曲可分为几句有没有相同的乐句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童声中国娃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草原小姐妹》,了解龙梅和玉荣小姐妹在暴风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2、了解乐理知识,什么是协奏曲。 3、学习新歌《草原赞歌》,进一步体会小姐妹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的精神。体会歌曲中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 4、学习几个蒙古族舞蹈的典型动作,再根据《草原小姐妹》主题音乐的特点,随音乐舞动起来。 教学重点: 学习新歌《草原赞歌》,进一步体会小姐妹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的精神。体会歌曲中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几个蒙古族舞蹈的典型动作,再根据《草原小姐妹》主题音乐的特点,随音乐舞动起来。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习要求: 欣赏歌曲《草原小姐妹》和《草原赞歌》,了解草原小姐妹的英雄事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生问好。 2、出示课本第一单元的儿歌。 别笑我们土,脚下踩着文明的高坡; 别笑我们小,口中唱着英雄的赞歌; 童声里的中国娃,是祖国未来的寄托。 3、引导学生读一读这首儿歌,初步了解这首儿歌的内容。 4、教师引导: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单元——童声中国娃。 二、组织教学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草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2、欣赏《草原小姐妹》 (1)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2)介绍主奏乐器:琵琶 (3)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4)完整欣赏。 重点欣赏第1段。 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 (5)介绍协奏曲。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3、新授歌曲《草原赞歌》 (1)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下面就来学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 (2)听范唱,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3)视谱。随琴哼唱两遍歌谱。 问: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音?最低音是哪个?最高音是哪个?全曲可分为几句?有没有相同的乐句? (4)接龙唱谱。 (5)用“LU”模唱旋律。 (6)熟悉歌词,演唱歌曲。 (7)歌曲处理。 (8)完整演唱。 4、表演《草原赞歌》 (1)学习简单蒙古舞动作。弹舌、扬鞭、耸肩、骑马 (2)师生互动。 四、课堂小结:高唱赞歌,学习英雄,当无愧于“中国娃”称号的新时代

五年级音乐下册

第一单元中国娃 一、单元目标 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通过对比体验新中国儿童甜蜜生活的幸福感。 2、背唱《草原赞歌》,并能表现出歌曲中的自豪感。在听赏或演唱《中国娃》活动中,认识波音、下滑音、前倚音等装饰音记号,并感知这些记号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 3、结合学唱歌曲《海娃的歌》做听辨与视唱练习,能分辨“4”与“#4”的区别,并能较准确地唱出它们的音高;结合听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初步了解“协奏曲”这种独特的器乐表现形式。 4、能自主参与到各项音乐活动中,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中国娃的形象,锻炼自己即兴表演的能力,能用歌声、肢体动作大胆地表达内心的感受。 二、单元重点 感受、体验、演唱好不同音乐的风格和特点。能用歌声、肢体动作大胆地表达内心的感受。 三、单元难点 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锻炼即兴表演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听:草原小姐妹 2、唱:草原赞歌 3、动:歌表演(1)草原赞歌 二、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有表情的歌声演唱歌曲,表达对草原无限的赞美之情。 2、在欣赏音乐时,能感受到音乐要素的变化,并能就音乐要素变化而引起音乐情绪的、风格的变化。认识协奏曲这一音乐表现形式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音乐情绪的感受及表现。 四、教具准备: 录音机、DVD机、小黑板、竖笛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听赏1-2首有关草原的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 谈话:让学生说说有关草原的印象。 二、学唱歌曲《草原赞歌》 1、聆听歌曲范唱,感受并说说歌曲歌曲中是怎样描写草原的。 2、再次聆听歌曲,说出歌曲中节奏相同的乐句。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第一课春意 教学目标: 1.“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春水》 2、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 3、音乐知识:切分音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和歌唱表达对春天的爱 教学难点:音乐知识:切分音的运用 课时:三课时 第一节 教学内容:1、聆听《致春天》 2、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体会身边的春天 教学难点: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过程: 一、聆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2.视听《致春天》。 3.复听《致春天》。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5.三度(欣赏)创作。 二、表演《小鸟小鸟》 1.生态环保导入。 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 (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 (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 4.学唱歌曲 5.表演歌曲。 三、课后小结 第二节 教学内容:《春雨蒙蒙地下》 教学重点:表演歌曲 教学难点:音乐知识:切分音 教学过程: 一、学习歌曲 1.气象知识导入: 2.欣赏歌曲范唱。 3.在教师指导下,练习模拟的下雨声“刷刷刷刷”。 4.师生接唱。 5.学唱曲调,学习切分音。 6.学唱歌曲,表演歌曲。 二、音乐知识:切分音 1.正常的强弱节奏: 2.改变了强弱关系,产生了切分音: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全册完整教案

五年级音乐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中国娃》 教学内容 第1课时:欣赏《草原小姐妹》唱《草原赞歌》歌表演《草原赞歌》 第2课时:欣赏、表演《嘎子嘎》唱《中国娃》装饰音的作用 第3课时:欣赏《来吧来踢球》《捉迷藏》唱《海娃的歌》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通过对比体验新中国儿童甜蜜生活的幸福感。 2、背唱《草原赞歌》,表现歌曲中的自豪感。在听唱《中国娃》活动中,认识波音、下滑音、倚音等记号,并感知这些记号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 3、结合歌曲分辨“4”和升“4”的区别,准确唱出音高;了解琵琶音色,和协奏曲的形式。 4、自主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尝试不同方式表现中国娃形象,大胆表达内心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以“中国娃”为荣的自豪感,培养起热爱祖国、胸怀大志的高尚品质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新- 课-标-第- 一-网 第1课时 1、组织教学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草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2、欣赏《草原英雄小姐妹》 A、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B、介绍主奏乐器:琵琶 C、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D、完整欣赏。 E、重点欣赏第1段。 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 F、介绍协奏曲。 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3、新授歌曲《草原赞歌》 A、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就来学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 B、听范唱,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 C、视谱。随琴哼唱两遍歌谱。 问: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音?最低音是哪个?最高音是哪个? 全曲可分为几句?有没有相同的乐句? D、接龙唱谱。X k B 1 . c o m E、用“LU”模唱旋律。

五年级下册音乐知识点

小学五年级音乐复习要点 1、本学期我会唱的歌曲有:《美丽的家乡》、《长城放歌》、《吹起羌笛跳锅庄》、《阿喽喽》、《梅花》、《看大戏》、《让我们荡起双桨》、《送别》、《读唐诗》等。 2、本学期我听过的音乐有:《驯鹿》、《冬猎》、《瑶族舞曲》、《木鼓歌》、《锦鸡出山》、《花木兰》、《迎春》、《纸风车》、《梅花三弄》、《渔舟唱晚》。 3、欣赏乐曲《驯鹿》《冬猎》都选自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曲作者是(刘锡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选自电影《风云儿女》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演唱形式为齐唱。 4、月琴和柳琴都是我国民族(弹拨)乐器。这两种乐器都是(四)根弦,都用(拨子)弹奏,柳琴又被称为(“柳叶琴”)或(“土琵琶”)。 5、呼吸记号——“V”。 6、歌曲《美丽的家乡》,是歌剧(《傲蕾·一兰》)选曲,反映了(达斡尔)族民族女英雄傲蕾·一兰(反抗沙俄入侵)的故事。 7、《吹起羌笛跳锅庄》是一首(羌)族民歌,该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8、(锅庄舞)是流行于(藏族)、(羌族)一种歌舞形式。 9、《瑶族舞曲》是一首(瑶)族乐曲,演奏形式为(管弦乐合奏),曲作者是(刘铁山、茅沅)。全曲分为三部分,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 9、《阿喽喽》是一首贵州(彝)族儿歌。它由(2/4)拍子和(3/4)拍子混合标识。 10、《送别》是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李叔同)填词改编的歌曲。 11、豫剧又被称为(河南梆子),流行于以(河南省)为中心的黄河中游地区,其伴奏乐器主要有(板胡、小三弦、笛子)。 12、《花木兰》是一首(民乐与管弦乐队合奏),曲调来源于(河北梆子)。 13、(河北梆子)是河北地区的戏曲剧中之一,其唱腔(苍劲悲壮、激越高昂)。伴奏乐器主要有(板胡、笛子、梆子、笙)等。打击乐器的锣鼓经与(京剧)基本相同。 20、越剧产生于(浙江嵊县),流行于(上海、浙江、苏南)等地,用(浙江方言)演唱、艺术风格(抒情细腻)。如:《西湖美》。21、《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其词曲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教学内容

第一课春意 教学目标: 1、“春水”、“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1、聆听乐曲,感受相同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 2、继续用自然、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3、学习切分音。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生态环保导入: 同学们,平时我们都很喜欢小动物,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生答略)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词语? 二、学习歌曲《小鸟小鸟》 1、聆听范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拍子、拍号及情绪。 2、学唱曲调: (1)老师范唱曲调: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 (2)学唱第一部分、复习6/8的指挥图式。 (3)学唱合唱部分曲调。 3、学唱歌曲 (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跃、活泼的情绪。 (2)用“LA”唱全歌。

(3)填入歌词要唱的更有感情 4、纠错:注意指导合唱部分的和谐;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休止符。 5、表演歌曲: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 三、老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小鸟小鸟》 1、分声部演唱歌曲。 2、进一步指导学生用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欣赏《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创作背景为导入: 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3、初步聆听,想: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 4、复听: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表情或微小的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5、全曲完整地聆听,再次感受音乐的美妙。 三、完成作业 1、画出第三部分的饿图形谱,说明第一与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但情绪不同。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还可以根据想象在图形谱上填加其他的图画等。 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饿平静、期待、热烈。 四、学生小结。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

人教版音乐学科 教 案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班级:五年级 教师:孔祥瑞 时间: 2014 — 2015学年第二学期

教学计划 周学时: 2 学期总课时:40 教学目的、要求: 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人文的人文素养,为学生中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教材分析: 在教材大致可以分聆听欣赏、歌曲演唱、创编活动三个方面。在聆听欣赏方面:全册共有聆听欣赏曲16首,其中外国作品6首,中国作品12首;器乐作品2首,声乐作品14首(其中包括一课的京剧相关内容)。跟以往的欣赏教材相比,本册的欣赏曲中国作品增加了,特别是民族音乐。编创活动方面:编创活动渗透在聆听欣赏和学唱表演中,主要涉及有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听辨乐曲的力度、速度、音区、音色、情绪及演奏乐器,区分乐曲段落,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或图形来表示乐曲的情绪。第二方面是选择或编创节奏,用打击乐给歌曲伴奏或作情景表演。第三方面是随着音乐边唱边舞,做歌表演。第四方面是运用人声、自制乐器及其他乐器创作命题音响小品。第五方面是视唱旋律,改编不同节拍的旋律。在歌曲演唱方面:在本册教材中共安排了七个单元的两声部歌唱教学。共有学唱歌曲16首,其中单声部歌曲8首,合唱歌曲8首。在本册合唱歌曲有了明显的增加,随着合唱歌曲的增加,也说明了音乐新课程实施以来,对多声部教学也逐渐重视起来了。这个也是很多音乐老师都很关注都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学期教学质量简析: 高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纪律情况也相对稳定,也具有一定的基础。五年级学生上课气氛活跃,声音整齐统一,有一定的表现力,小合唱也能胜任。一首新曲听几遍基本能合下来。但本学期新教材对我们的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加了很多合唱歌曲,所以学习相对比较困难,所以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在此基础上,让他们掌握一定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 本学期教学目标要求: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下册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凤冈县进化镇三联 完小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学科: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任课教师: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北国之春 第一课时 教学课题:欣赏歌曲《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这首歌曲,使学生感受北京的生活气息. 2. 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的情感。 教学重点:关注歌曲中不同段落旋律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教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学生在《北京的孩子逛北京》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2、初听歌曲 启发学生介绍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并归纳出歌曲中描绘了哪些北京景观。 3、再次聆听歌曲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不同段落旋律的不同特点。 4、播放录音 让学生跟着录音哼唱第一段旋律并朗读第二、三段歌词。 5、组织简短的讨论 让学生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自己认为最好听的部分”或

者是“自己认为最有特色的部分”,并说出原因,教师总结。 6、请学生跟着录音进行歌表演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板书设计: 《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反思与重建: 第二课时 教学课题:继续欣赏《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这首歌曲,使学生进一步感受 北京的生活气息. 2. 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的情感。 教学重点:二声部学习 教学难点:分句教唱后集体练习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教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谈话: 师:从电视上你们看到的北京很美,北京天安门很壮观。请 你详细说说你对北京的印象。 生一一回答。 师小结: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北京很美,北京的歌更美。下面我们继续欣赏《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2、继续欣赏《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播放录音听赏 ⑴学唱第二声部:①分句教唱后集体练习 ②个别能力强的学生轮流跟琴唱③分组练唱 ⑵找俩能力强的示范两声部合唱 ⑶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一声部,另一组唱二声部 3、进一步进行歌表演 4、师生总结结束教学。 《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板书设计: 反思与重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