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顶板路及堆场加固方案

合集下载

地下室顶板道路及堆场加固方案

地下室顶板道路及堆场加固方案

地下室顶板道路及堆场加固方案对于道路的加固,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查和地质测试,了解地下室所处的地质环境,包括土壤类型、含水量、土壤层厚度等信息。

根据勘查结果和设计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进行道路加固。

一种常见的道路加固方案是使用混凝土作为路面材料。

具体步骤如下:1.清理道路表面,将其与周围环境分隔开,防止污染和碾压损坏。

清除杂物、树木、草皮等。

2.对于较弱的地基,可以先进行土地加固,采用石灰土、水泥土等增强剂进行夯实,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

3.在路面位置铺设厚度适中的石子层,作为基础层。

石子一般选择坚硬、颗粒饱满的天然石子,并进行合适的压实。

4.在基础层上铺设一层较厚的砂石层,以提供良好的支撑和稳定性。

砂石层厚度一般为15-20厘米。

5.在砂石层上浇筑混凝土,一般选择混凝土C25-C30,厚度一般在10-15厘米。

混凝土表面可以采用抹面处理,以获得平整、坚固的路面。

6.在混凝土基层进行表面处理,如养护、防水等,以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对于堆场的加固,同样需要进行地质勘查和测试,了解堆场所处的地质条件。

根据堆场上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加固措施。

一种常见的堆场加固方案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梁的加固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堆场的设计要求和承载力,确定梁的布置和尺寸。

梁的尺寸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为20-30厘米厚,60-80厘米宽。

梁的间距一般为1-2米。

2.在堆场的表面挖掘梁的基础沟槽,沟槽的深度根据堆场的情况确定,一般为50-70厘米。

3.在沟槽中铺设一层砂石,以提供梁的基础支撑。

4.将钢筋放入梁的沟槽中,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布置和连接。

5.在钢筋上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的厚度和强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6.在浇筑混凝土后进行养护和防水处理,以确保梁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除了上述的加固方法,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其他加固措施,如地下室顶板的局部加固、支撑加固、增加承重墙等。

综合考虑地下室的具体情况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案,并进行施工和监测,以确保地下室顶板的稳定和安全。

22地块地下室顶板道路及堆场加固方案

22地块地下室顶板道路及堆场加固方案

22地块地下室顶板道路及堆场加固方案地下室顶板、道路及堆场的加固方案至关重要,它们对地下室的安全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个1200字以上的加固方案:一、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1.结构检查和评估:首先需要对地下室顶板的结构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了解其承受荷载的能力和潜在的问题。

2.钢筋加固:钢筋是地下室顶板的主要承载结构,因此需要对钢筋进行加固。

可以通过在顶板表面钻孔,然后将钢筋插入孔内,并使用钢筋胶粘剂将其固定。

3.混凝土加固:地下室顶板的混凝土层应经过加固,以增加其承载能力。

可以通过在顶板表面涂覆一层加强材料,如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FRP)。

4.引入框架结构:如果地下室顶板存在较大的结构问题,可以考虑引入框架结构加固。

可以在地下室顶板上设置支撑框架,以增加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二、道路加固方案:1.确定地基承载力:在进行道路加固之前,需要先对道路的地基进行承载力评估。

可以通过采集土样进行实验室测试,以确定地基的承载能力。

2.面层加固:面层是道路结构的最上层,直接承受交通荷载。

可以考虑使用加强材料,如改性沥青或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FRP)在面层上进行加固。

3.基础加固:道路的基础是承载面层的主要结构。

可以通过基础加固来增加基础的稳定性,如使用雪崩锚或地锚等。

4.排水系统加固:良好的排水系统可以避免水分对道路结构的破坏。

可以考虑改善道路的排水情况,如安装排水沟或设置雨水收集系统。

三、堆场加固方案:1.地基处理:堆场的地基应经过充分的处理,以提高其承载能力。

可以通过填充沉积物或挖掘荒料来加固地基。

2.堆场表面加固:堆场的表面应经过加固,以增强其抗荷载能力。

可以考虑在表面铺设加强材料,如土工格栅或人造草坪。

3.边坡稳定:堆场的边坡应经过稳定处理,以避免滑坡或坡面崩塌。

可以采用加固材料或建设护坡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4.排水系统加固:良好的排水系统对于堆场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可以考虑改善排水情况,如设置排水沟或雨水收集系统。

地下室顶板道路及堆场加固方案

地下室顶板道路及堆场加固方案

雨城区多营镇下坝村新村聚居点灾后重建工程(二期)工程地下室顶板道路及堆场加固方案编制:审核:批准部门:成都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编制日期: 2015年5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1)一、编制说明 (1)二、编制依据 (1)三、设计数据 (2)四、原设计承载能力验算 (2)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 (2)第四章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2)一、材料准备 (2)二、人员准备 (2)第五章支撑架设计计算 (3)一、基本参数 (3)二、荷载参数 (3)三、纵向支撑钢管计算 (3)四、纵向支撑钢管计算 (5)五、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6)六、支撑架立杆荷载标准值(轴力)计算 (6)七、立杆的稳定性验算 (6)八、可调托座验算 (8)九、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6)第六章地下室顶板承载验算 (9)一、地下室顶板行车验算 (9)二、钢筋堆场的堆载验算 (10)三、钢管堆载验算 (11)四、方木、板堆载验算 (11)五、后浇带行车验算 (11)第七章支撑架搭设及拆除 (13)一、搭设范围 (13)二、工艺流程 (13)三、构造要求 (13)第八章支撑架的使用、保养与拆除 (16)一、支撑架的使用 (16)二、支撑架的保养 (16)三、支撑架的拆除 (16)第九章监督和检测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安全保证措施 (17)第一章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雨城区多营镇下坝村新村聚居点灾后重建项目(二期)工程,地处雅安市多营镇镇政府旁兴建多营镇下坝新村聚居点,占地面积为25735 m2,总建筑面积约106689.48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7483.48m2,地下建筑面积29206m2。

本工程共5栋高层住宅及1栋商业用房组成。

地下室,地下二层,层高3.800m,地上2#楼为23层,3#楼为20层,4#楼为20层,5#楼为21层,6#楼为20层。

地下室顶板施工道路及材料堆场加固方案(新)

地下室顶板施工道路及材料堆场加固方案(新)

目录目录-------------------------------------------------------- 0一、编制说明-------------------------------------------------- 0二、编制依据-------------------------------------------------- 1三、工程概况-------------------------------------------------- 1四、荷载计算-------------------------------------------------- 2五、钢管加固搭设及拆除---------------------------------------- 6六、钢管加固支撑的检查---------------------------------------- 9七、施工安全注意措施------------------------------------------ 9一、编制说明为了保证本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按规范化要求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由于本工程地下室施工完成进入主体结构施工时施工道路和施工场地不便于后期施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的需要,在本工程的地下室顶板上布置材料堆场及施工道路。

施工期间的荷载远大于设计活荷载,需对布置材料堆场位置及施工道路部位的地下室顶板进行顶撑加固(具体位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对通过地下室顶板边缘采用200厚C25砼进行硬化。

二、编制依据1、本公司依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2、国家和行业现行施工验收规范、规程、标准以及四川省、成都市关于建筑施工管理的有关规定。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5、《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构造与计算》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9、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图纸。

地下室顶板施工道路加固方案

地下室顶板施工道路加固方案

地下室顶板施工道路加固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我的办公桌上,一纸空白的文档仿佛在催促我。

地下室顶板施工道路加固,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一段时间,现在,是时候把它梳理出来了。

一、项目背景想起那天甲方过来的电话,声音中透露着焦虑:“地下室顶板要施工,但是道路承受力不够,你给想想办法。

”我放下电话,开始思考。

这个项目,地处闹市区,周边建筑密集,施工难度系数较高。

二、加固目标我们要明确加固目标。

道路加固,主要是为了确保地下室顶板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因为道路承载能力不足导致的意外事故。

这个目标,既要满足施工需求,又要考虑到周边环境。

三、加固方案1.道路检测加固前,先对道路进行检测。

我拿起电话,联系了检测公司:“把你们最先进的检测设备都给我带上,我要知道这条路的情况。

”检测结果显示,道路确实存在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

2.加固材料加固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决定采用高强度混凝土和高性能钢材。

这两种材料,强度高、韧性好,非常适合用于道路加固。

3.加固方法(1)对道路进行清理,确保施工环境整洁。

(2)采用高强度混凝土对道路基层进行加固,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

(3)然后,在道路表面铺设高性能钢材,增强道路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

(4)对道路进行养护,确保加固效果。

四、施工安排1.施工队伍我联系了施工队伍,要求他们派出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这支队伍,曾经参与过多个类似项目,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

2.施工时间考虑到周边居民的出行,我们决定在夜间进行施工。

这样,既保证了施工进度,又减少了白天对居民出行的影响。

3.施工流程(1)施工队伍进场,对道路进行清理。

(2)检测公司对道路进行检测,确定加固方案。

(3)施工队伍按照加固方案进行施工。

(4)施工完成后,对道路进行验收。

五、质量保障1.施工过程监督我决定亲自监督施工过程,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要求。

同时,我还要求施工队伍定期向我汇报施工进度和质量情况。

2.质量验收施工完成后,组织专家对道路进行验收。

材料堆场处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

材料堆场处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

材料堆场处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1.问题分析:材料堆场的地下室顶板承受着大量的重力和荷载,长期使用后会出现一定的变形和损坏。

为了确保地下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进行顶板的加固。

加固的主要目的是增加顶板的承载能力,防止其发生破裂或塌方,同时保障材料堆场的正常运作。

2.方案设计:(1)结构评估:首先需要对地下室顶板的结构进行详细评估,包括顶板的厚度、材质和设计承载能力等。

通过结构评估可以确定顶板的强度是否足够满足现有荷载要求,从而制定合理的加固方案。

(2)增加受压构件:为了增加顶板的抗弯能力和承载能力,可以在顶板下方增加受压构件,如混凝土墩或钢柱。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顶板受力面积,增加顶板的整体强度。

(3)加固板梁:在顶板的下方加设钢材或混凝土板梁,以增加顶板的承载能力。

板梁的高度和宽度应根据现有顶板的情况和荷载要求进行合理设计。

板梁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方式与原有顶板固定。

(4)喷涂混凝土:在顶板表面进行喷涂混凝土,以增加顶板的抗压能力和抗剪能力。

喷涂混凝土的厚度和强度应根据现有顶板的情况和荷载要求进行合理设计。

喷涂混凝土采用抹灰机械施工或喷涂设备进行施工。

(5)加固梁柱节点:对于顶板与梁柱的连接节点,可以采用钢板加固或钢箍加固的方式,以增加连接点的刚度和承载能力。

连接节点的加固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方式进行施工。

(6)监测和维护:加固完成后,需要定期进行顶板的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顶板变形或损坏的问题,确保加固效果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3.安全措施:(1)施工期间需要采取安全措施,确保加固施工的安全性。

包括在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划定安全区域,采取必要的施工防护措施,提供必要的安全装备等。

(2)加固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熟悉加固施工工艺和操作规范,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3)加固施工期间需要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定期清理作业区域的杂物和垃圾,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积水和泥浆等。

总结: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的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进行量化评估,并结合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和加固工艺进行选择。

地下室顶板道路与堆场加固方案

地下室顶板道路与堆场加固方案

地下室顶板道路及堆场加固方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二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1)一、编制说明 (1)二、编制依据 (1)三、设计数据 (2)四、原设计承载能力验算 (2)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 (2)第四章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2)一、材料准备 (2)二、人员准备 (2)第五章支撑架设计计算 (3)一、基本参数 (3)二、荷载参数 (3)三、纵向支撑钢管计算 (3)四、纵向支撑钢管计算 (5)五、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6)六、支撑架立杆荷载标准值(轴力)计算 (6)七、立杆的稳定性验算 (6)八、可调托座验算 (8)九、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6)第六章地下室顶板承载验算 (9)一、地下室顶板行车验算 (9)二、钢筋堆场的堆载验算 (10)三、钢管堆载验算 (11)四、方木、板堆载验算 (11)五、后浇带行车验算 (11)第七章支撑架搭设及拆除 (13)一、搭设围 (13)二、工艺流程 (13)三、构造要求 (13)第八章支撑架的使用、保养与拆除 (16)一、支撑架的使用 (16)二、支撑架的保养 (16)三、支撑架的拆除 (16)第九章监督和检测措施 (16)第十章安全保证措施 (17)第一章工程概况蘭园项目位于市大兴东路与大白南路。

为群体建筑,本工程包括1#、2#、3#、4#、5#、6#、7#、8#、12#共九栋住宅楼及9#、10#、11#共三座裙房商业,单体楼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约11万m2,其中1#、2#、4#、6#、12#楼层数为8层和11层,3#、5#、7#、8#楼为20层和33层。

地下室部分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加250mm厚抗浮板,地下室顶板板厚为160mm(人防区为200mm),地下室墙、柱砼强度等级为C30,地下室梁、板砼强度等级为C30。

使用年限为50年,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裂度为八度。

第二章编制说明及依据一、编制说明为了保证蘭园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按规化要求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施工道路及材料堆场处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

施工道路及材料堆场处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

目录一、编制说明 (1)二、编制依据 (1)三、工程概况 (1)四、现场实际 (2)五、荷载计算 (2)六、支撑体系搭设设计 (6)七、钢管搭设及拆除 (9)七、检查、维护与应急处理 (11)八、施工安全注意措施 (14)施工道路及材料堆场处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一、编制说明本工程由于场地受限,地下室施工完成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四周没有施工道路及施工场地,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的需要,在本工程的地下室顶板上布置钢筋加工房及材料堆场,在地下室顶板上设置施工道路。

因施工期间的荷载大于设计活荷载,为了保证本工程安全、文明施工,防止地下室顶板出现裂缝,需对布置钢筋加工房、材料堆场位置及施工道路部位的地下室顶板进行顶撑加固(具体位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二、编制依据1、国家和行业现行施工验收规范、规程、标准以及安徽省、合肥市关于建筑施工管理的有关规定。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4、建筑施工计算手册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构造与计算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7、《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8、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图纸。

9、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三、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合肥市滨湖新区北临杭州路,南临云谷路,西临韶山路,东临泸州大道。

总体建筑规模约69388.84平方米,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约56640.4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2748.36平方米,本次施工标段中包括4栋单体住宅、2栋二层商业楼以及地下车库等。

其中1#、2#、4#是32层,3#是30层,楼高92.1~98.4米,沿街商业为两层。

计划开工日期为2015年7月至2017年5月。

高层为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地下车库及商业为框架结构,独立基础。

结构主体抗震等级为二到三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参与单位简况建设单位:合肥华仑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上海朗诗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勘察单位: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安徽宏祥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四、现场实际本工程是住宅一标段,北紧临商业二标段,南紧邻二标段,东西紧邻泸州大道、韶山路。

施工道路及材料堆场处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

施工道路及材料堆场处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

目录1编制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编制依据 (1)3 工程概况 (1)4 支架承载力计算 (2)4.1 荷载取值 (2)4.2 结构验算 (2)5 钢管加固搭设及拆除 (5)5.1 工艺流程 (5)5.2 构造要求 (5)5.3 脚手架的拆除 (7)6钢管加固支撑的检查 (8)5 施工安全注意措施 (8)地下室顶板车道与钢筋加工区加固方案1 编制说明为了保证**********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按规范化要求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由于本工程地下室施工完成进入主体结构施工时就没有施工道路和施工场地,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的需要,在本工程的地下室顶板上布置钢筋加工房及材料堆场,在地下室顶板上设置施工道路。

施工期间的荷载远大于设计活荷载,需对布置钢筋加工房及材料堆场位置及施工道路部位的地下室顶板进行顶撑加固(具体位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2 编制依据1、本公司依据质量(GB/T19001-2000)、环境(GB/T24001-2004)、职业健康健康安全(GB/T28001-2001)管理手册。

2、国家和行业现行施工验收规范、规程、标准以及四川省、成都市关于建筑施工管理的有关规定。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1);5.建筑施工计算手册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7.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构造与计算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9.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图纸。

10.公路桥函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11.本工程的实际情况3 工程概况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83711.38 ㎡,其中地上65669.38㎡,地下18042.00㎡,主要为两个功能业态,即办公与商业。

其中办公部分由2栋13层和1栋18层高层建筑组成;商业主要是由1栋2层商业楼和高层办公楼的1、2层商业用房组成。

施工道路和材料堆场处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

施工道路和材料堆场处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

***工程施工道路及材料堆场处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单位:日期:目录目录 (1)一、编制说明 (2)二、编制依据 (2)三、工程概况 (3)四、荷载计算 (3)五、钢管加固搭设及拆除 (7)六、钢管加固支撑的检查 (10)七、施工安全注意措施 (11)施工道路及材料堆场处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一、编制说明为了保证***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按规范化要求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由于本工程地下室施工完成进入主体结构施工时就没有施工道路和施工场地,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的需要,在本工程的地下室顶板上布置钢筋加工房及材料堆场,在地下室顶板上设置施工道路。

施工期间的荷载远大于设计活荷载,需对布置钢筋加工房及材料堆场位置及施工道路部位的地下室顶板及负一层现浇板进行顶撑加固(具体位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此方案应经上级技术部门审核批准后生效。

二、编制依据1、本公司依据质量(GB/T19001-2000)、环境(GB/T24001-2004)、职业健康健康安全(GB/T28001-2001)管理手册。

2、国家和行业现行施工验收规范、规程、标准以及四川省、成都市关于建筑施工管理的有关规定。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5、建筑施工计算手册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构造和计算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10、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图纸。

11、公路桥函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12、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三、工程概况四、荷载计算(一)荷载取值1、吊车按20T吊车考虑,自重28吨,吊运钢筋每捆按5吨计,合计33×1.1,总计37吨。

2、砂车按装15立方米车考虑,砂车自重约20吨,砂25吨,合计45×1.1,总计50吨考虑。

施工道路及材料堆场处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

施工道路及材料堆场处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

中国书法大厦工程施工道路处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目录目录 (1)一、编制说明 (2)二、编制依据 (2)三、工程概况 (2)3.1结构概况 (2)3.2 建筑概况 (3)四、加固支撑体系设计 (3)五、支撑体系施工方法 (3)六、钢管加固支撑的检查 (5)七、施工安全注意措施 (6)附录一、扣件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 (8)附图二、构造图施工道路处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一、编制说明为了保证本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按规范化要求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本工程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结束,现场场地狭小,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的需要,在本工程的地下室顶板上设置施工道路。

施工期间的荷载大于设计活荷载,需对布置施工道路部位的地下室顶板及负一层现浇板进行顶撑加固(具体位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二、编制依据1、国家和行业现行施工验收规范、规程、标准以及安徽省、合肥市关于建筑施工管理的有关规定。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3、建筑施工计算手册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构造与计算5、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图纸。

6、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三、工程概况3.1结构概况本工程项目地址位于合肥市高新区,地上:主楼23层,长×宽为51×33米,裙房4层商业,主体高度22.8米使用性质为酒店。

地下:二层使用性质为车库和设备用房。

3.2 建筑概况总建筑面积71926.23m2。

其中:(1)地下20043.06 m2;(2)地上51883.17m2;地下2层;地上23层,建筑高度98.700m。

四、加固支撑体系设计1、采用钢管支撑加固,从安全性的角度考虑,施工道路的现浇梁、板底的立杆纵横向间距均600×600mm;水平杆步距均为不大于1500mm,实际搭设时根据搭设高度进行选择,具体构造措施见附图。

五、支撑体系施工方法1)纵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各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地下室顶板施工道路及材料堆场加固方案(新)

地下室顶板施工道路及材料堆场加固方案(新)

目录目录-------------------------------------------------------- 0一、编制说明-------------------------------------------------- 0二、编制依据-------------------------------------------------- 1三、工程概况-------------------------------------------------- 1四、荷载计算-------------------------------------------------- 2五、钢管加固搭设及拆除---------------------------------------- 6六、钢管加固支撑的检查---------------------------------------- 9七、施工安全注意措施------------------------------------------ 9一、编制说明为了保证本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按规范化要求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由于本工程地下室施工完成进入主体结构施工时施工道路和施工场地不便于后期施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的需要,在本工程的地下室顶板上布置材料堆场及施工道路.施工期间的荷载远大于设计活荷载,需对布置材料堆场位置及施工道路部位的地下室顶板进行顶撑加固(具体位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对通过地下室顶板边缘采用200厚C25砼进行硬化.二、编制依据1、本公司依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2、国家和行业现行施工验收规范、规程、标准以及四川省、成都市关于建筑施工管理的有关规定。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5、《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构造与计算》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9、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图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城区多营镇下坝村新村聚居点灾后重建工程(二期)工程地下室顶板道路及堆场加固方案编制:审核:批准部门:成都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编制日期: 2015年5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1)一、编制说明 (1)二、编制依据 (1)三、设计数据 (2)四、原设计承载能力验算 (2)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 (2)第四章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2)一、材料准备 (2)二、人员准备 (2)第五章支撑架设计计算 (3)一、基本参数 (3)二、荷载参数 (3)三、纵向支撑钢管计算 (3)四、纵向支撑钢管计算 (5)五、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6)六、支撑架立杆荷载标准值(轴力)计算 (6)七、立杆的稳定性验算 (6)八、可调托座验算 (8)九、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6)第六章地下室顶板承载验算 (9)一、地下室顶板行车验算 (9)二、钢筋堆场的堆载验算 (10)三、钢管堆载验算 (11)四、方木、板堆载验算 (11)五、后浇带行车验算 (11)第七章支撑架搭设及拆除 (13)一、搭设范围 (13)二、工艺流程 (13)三、构造要求 (13)第八章支撑架的使用、保养与拆除 (16)一、支撑架的使用 (16)二、支撑架的保养 (16)三、支撑架的拆除 (16)第九章监督和检测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安全保证措施 (17)第一章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雨城区多营镇下坝村新村聚居点灾后重建项目(二期)工程,地处雅安市多营镇镇政府旁兴建多营镇下坝新村聚居点,占地面积为25735 m2,总建筑面积约106689.48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7483.48m2,地下建筑面积29206m2。

本工程共5栋高层住宅及1栋商业用房组成。

地下室,地下二层,层高3.800m,地上2#楼为23层,3#楼为20层,4#楼为20层,5#楼为21层,6#楼为20层。

主楼基础形式为1.2mm厚的筏板基础;纯地下室部分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加500mm厚抗浮板,以稍密卵石为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320KPa,地下室顶板板厚为160mm(人防区为200mm),地下室墙、柱砼强度等级为C35,地下室梁、板砼强度等级为C30,地下室净高高度为3.64m。

主体为框架剪力墙-核心筒结构。

使用年限为50年,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裂度为七度。

第二章编制说明及依据一、编制说明为了保证雨城区多营镇下坝村新村聚居点灾后重建项目(二期)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按规范化要求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由于本工程地下室施工完成进入主体结构施工时就没有施工道路和施工场地,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的需要,在本工程的地下室顶板上布置钢筋加工房及材料堆场,在地下室顶板上(局部)设置施工道路。

施工期间的荷载远大于设计活荷载,需对布置钢筋加工房及材料堆场位置及施工道路部位的地下室顶板现浇板进行顶撑加固(具体位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二、编制依据1、雨城区多营镇下坝村新村聚居点灾后重建项目(二期)工程设计图纸2、雨城区多营镇下坝村新村聚居点灾后重建项目(二期)施工组织设计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0-1991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版)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年版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10、《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11、雨城区多营镇下坝村新村聚居点灾后重建项目(二期)工程现场实际情况12、根据现场载重货车≤75吨、材料堆放最大荷载 20.0kN/m2进行编制。

三、设计数据地下室顶板板厚:160mm主梁最大间距为8.10m;主梁断面450×900次梁间距为2.70m;次梁断面250×800顶板上设计回填土厚度为1.5m活动荷载:2.5 KN/m2顶板设计荷载:28 KN/m2四、原设计承载能力计算1)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录表A中A.1.4得:粘土自重为18 KN/m3 2)地下室顶板覆土1.5M每平方米荷载:18 KN/m3×1.5 M =27KN/m23)地下室顶板可承受荷载为:27 KN/m2+(活动荷载2.5 KN/m2)=29.5 KN/m24)本工程顶板可承受荷载折算后为:28 KN/m2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加固脚手架根据结构层施工进度搭设,搭设进度计划见下表:本工程加固脚手架预计使用时间为加固搭设完成后10个月。

第四章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一、材料准备钢管:采用外径48.3mm,壁厚3.6mm的Q235钢材质的焊接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中Q235A级钢的规定,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裂纹和损伤者禁用。

立杆、纵向水平杆的钢管长度为3.5~6m或每根最大重最不超过25kg 为宜,钢管应全涂防锈漆。

扣件:扣件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的规定,扣件不能有裂纹、气孔、疏松、砂眼等铸造缺陷,扣件与钢管要接触良好。

扣件应做防锈处理,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木枋:50×100 mm,支撑架体上下两端软接触均加顶托。

加强对使用材料的检查,检查钢管是否合格,是否变形,检查扣件是否松动,螺栓螺纹是否有损,检查钢管型号、质量等,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准在本工程中使用,严禁使用变形和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变形和不合格的扣件、钢管。

二、人员准备架体搭设操作必须由架工搭设,架工必须持证上岗。

搭设前必须由技术、安全部门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

交底必须以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同时进行,并且有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

第五章支撑架设计计算一、基本参数按现场施工的需要,加固区域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a (m):0.90;立杆lb纵距(m):0.90;立杆步距h(m):1.5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3.64;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采用的钢管(mm):Φ48×3.0 ;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钢管基脚200mm×50mm木板二、荷载参数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满载300KN的消防车对地库顶板产生的均布活荷载为20KN/M2,故75吨汽车对地库顶板产生的均布活荷载为50KN/M2。

方木自重(kN/m2):0.310;材料堆放最大荷载(kN/m2):20.000;地库顶板行车荷载(kN/m2):50.000;三、纵向支撑钢管计算纵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截面几何参数为截面抵抗矩 W = 4.49 cm3;截面惯性矩 I = 10.78cm4;纵向钢管计算简图(1)荷载的计算:1)方木(kN/m):q= 0.31×0.9 = 0.279kN/m;112)堆放材料的自重线荷载(kN/m):q12= 20×0.9 = 18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kN/m):p1= 50×0.9 = 45 kN/m;(2)强度验算:依照《规范》5.2.4规定,纵向支撑钢管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最大支座力计算公式如下:均布活载:q1 = 1.2 × q11+ 1.2 × q12= 1.2×0.279+ 1.2×18=21.93kN/m;均布荷载:q2= 1.4×18 = 25.20kN/m;最大弯距 Mmax = 0.1×21.93×0.52 + 0.117 ×25.20×0.52= 0.806kN.m ;最大支座力 N = 1.1×21.93×0.9+1.2×25.20×0.9= 48.93kN;最大应力σ = Mmax / W = 0.806×106 / (4490) = 179.51 N/mm2;纵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纵向钢管的计算应力 157.51 N/mm2小于纵向钢管的抗压设计强度 205 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如下:ν=0.677ql4/(100EI)≤[ν]=l/150均布恒载:q = q11 + q12= 18.279 kN/m;均布活载:p = 45.0 kN/m;ν = 0.677 ×18.279×5004/(100×2.06×105×121900)=0.308 mm;纵向钢管的最大挠度为 0.308 mm 小于纵向钢管的最大容许挠度 15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四、横向支撑钢管计算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板底纵向支撑钢管传递力,P =18.279kN;支撑钢管计算简图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mm)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最大弯矩 Mmax = 0.154 kN·m ;900 900 900g最大变形 Vmax= 0.105 mm ;最大支座力 Qmax= 3.359 kN ;最大应力σ= 154000.045/4490 = 34.298 N/mm2;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34.3298 N/mm2小于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为 0.105mm 小于 9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五、扣件抗滑移的计算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2.80kN 。

R ≤Rc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12.80 kN;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R= 12.678 kN;R < 12.80 kN,所以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六、支撑架立杆荷载标准值(轴力)计算作用于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