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第2讲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2讲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b19774383968011ca30091b5.png)
2.法国的计划指导型经济 经济计划化 (1)发展方针:企业国有化、___________和建设福利国家。 共存 (2)经济模式: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_____ 的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 (3)经济措施 国有企业比重 ①提高_____________和制定经济计划。 ②利用财政、税收、价格等手段全面指导和调整社会经济。 (4)结果 政府干预模式 ①法国的_____________使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 私有化 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法国开始了_______浪潮。
问题1: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的主要财政观点是什么?有何共
同点?
提示:(1)观点:货币学派主张控制货币供应量,反对扩大政
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供给学派 提出供给决定论,主张减税刺激经济发展。这两个学派的理论 为解决“滞胀”提供了新思路。 (2)共同点:主张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家建立了普遍和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以缓和社会矛盾,
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有了提高。
3.产业结构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高科技产业部门发展迅速。三大产业 的比例有了变化,工农业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降 低,而金融、商业和服务等部门的比重不断提高。 4.经济增长模式(经济运行机制) 美国的“新经济”、英国的混合市场经济、法国的计划指 导型经济、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日本的政府主导型市场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特殊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交战双方为了满足战 争的需要,国家往往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对社会物质财 富实行特殊调配政策。
2.国家大规模建设巨额投资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开发与研究日益社会化。一些大规模
公共设施的建设更是投资巨大、回报率低,私人垄断资本要么
马克思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社会新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马克思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社会新变化的原因及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27b240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d.png)
马克思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社会新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的新变化是
1、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西方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
3、第三产业蓬勃发展,高科技产业部门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4、美国出现的“新经济”也是一个新趋势。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推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重要力量。
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虽然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论断的科学性。
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依然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痼疾。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5讲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发展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变化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5讲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发展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8a6dd67b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7d.png)
(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1.“福利国家” (1)含义:指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 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2)评价 ①“福利国家”的建立,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方 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②社会福利毕竟由国家财政负担,因此,当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时,减少福利就成为“改革”的内容之一。
阻止任何导致核战的可能。而今,苏联对那些国家的约束作用没有了。 ——据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生活在后美国世界》
[解读] (1)史料一“从两极格局至新格局出现之前”是关键信息, 体现了新的时代特征。
(2)史料二抓住“原因有二”进行理解,说明了苏联解体给美国带来 的影响。
[探究] (1)根据史料一,分析冷战“退去”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冷 战结束后,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什么局面?
知识点一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1.背景 (1)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 病。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2.特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的不同程度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 化国家干预为核心的调整。
3.主要措施 (1)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 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 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等等。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 不同程度的“滞胀”现象,各国再次实行调整,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 的干预。 (2)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 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 调,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 经济秩序。
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3e85f982e53a580216fcfe99.png)
⑴ 政府运营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消费和生产,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⑵ 政府慷慨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
⑶ 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福利政策。
3. 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个性化特点:(与西欧的不同之处)
⑴ 不是实行工业国有化;(一般投资于高科技产品)
外部原因(直接原因):石油危机。
说明:凯恩斯主义失灵。
4、80年代经济复苏:迎来战后第二次经济持续发展
原因:里根政府奉行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
采取措施:一方面用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
另一方面用大规模的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抑制生产停滞:;
⑵ 扩大政府开支和大量军事订货,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
带来的不良后果:高国债,高赤字,通货膨胀严重。
4. 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主要原因:⑴ 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⑵ 大力发展高科技事业;
⑶ 大力发展福利事业;
⑷ 大力发展科研教育。
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二战后,美国资本主义新发展表现: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力发展(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相结合)
——生产关系的继续调整
2. 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经济方针出现新变化
3. 美国的新经济(知识经济)
——经济运行机制出现新趋势
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经济危机,战争和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又称80年代里根复兴经济的四根支柱)。
5、90年代克林顿时代迎来经济第三次持续增长
原因:克林顿上台后,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加上发展信息技术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2)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2)](https://img.taocdn.com/s3/m/8d9555b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3.png)
学习聚焦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使人 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极大 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
思考点 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对人 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兴起 20世纪40年代中期
内容 意义
①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②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
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
③各种新材料的出现,生物工程技术
的突破等。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使社会发展进入信 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 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贸易组织取代。
▲ 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世界贸易组织的微标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理论演进
重商主义
自由主义
凯恩斯主义
货币学 供给学
14—15世纪 资本主义萌芽
18世纪中后期 工业革命开始
19世纪后期 20世纪 第二次工业革命 70年代
今
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背景
①20世纪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相 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 ②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问世,为 技术革命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支持。 ③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技术也获得 了一定的发展。
问题 资本主义固有的社会矛盾及其弊端依然存在。资本主义经济危 机和社会运动成为不可避免。如: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 2020年,源于美国的全球性抗议种族主义运动等。
问题探究 马克思在1859年撰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 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 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大体说来,亚细亚的、 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 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 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 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 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b10caca0d1f34693daef3ee9.png)
六则材料去归纳。
材料一: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资本主义 经济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产生了一系列私人垄断 资本难以克服的矛盾,私人垄断资本不得不接受 国家的干预和调节。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初,德、意、日 三个战败国的经济几近崩溃;西欧各国由于战争 的蹂躏而满目疮痍,百废待兴,面临着严峻的战 后重建任务。
1.含义 第三产业也称服务行业,是相对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大产业 而言,并为其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部门。包括商业、运 输业、金融、保险、教育、法律、旅游等服务行业。 2.兴起原因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③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3.突出表现 ①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 ②产值和就业人数的比重迅速上升 4.作用 ①促进经济竞争力提高; ②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 ③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
【课标要求】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 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①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国家 垄断资本 主义的发 展
②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必然 要求 ③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需要国家投巨资并进 1.背 行有效管理 ①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支撑 景 2.条件 ②罗斯福新政的示范作用 ③战争的特殊作用 ⑴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普遍运用 2.发展概况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⑵70年代初以后,国家适当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发展出一种“混合经济”
材料:美国三大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1950年 1990年 2000年 3% 2% 第一产业 6% 30% 22 % 第二产业 36% 67% 76 % 第三产业 58%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pptx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pptx](https://img.taocdn.com/s3/m/8f74a01a1711cc7931b716c0.png)
—
经济滞胀
20世纪 80年代
—
里根
—
供给学派 货币学派
经济恢复并 — 发展,但赤
字严重
20世纪 90年代 — 克林顿
宏观调控 — 微观自主 — 经济再度繁荣
三、经济发展背后理论家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
凯恩斯(1883—1946),英国 经济学家,凯恩斯主义创始人。 凯恩斯打破了传统经济学中关于 市场机制的神话,即认为自由市 场有自动调节的功能,只靠市场 机制,就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和充分就业,不能实现经济的协 调发展。他主张国家干预代替自 由放任,并否认了资本主义的无 危机论, 1936年发表《就业、 利息和通论》提供了完整的凯恩 斯学说。
(1)经济理论: 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 (2)经济政策
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 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
里根1981—1989
他如何使美国经济 走向复苏和繁荣?
(3)结果:经济回升并持续增长,
通货膨胀和失业得到缓解;
但造成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 贸易逆差并存局面。
4、 90年代的美国新经济繁荣
1.经济政策: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扶持 高新技术产业(知识经济)
2.表现:(一高三低) (1)10年的高速增长 (2)良性运行:化解通货膨胀;财政赤字消
失;失业率降到最低;市场繁荣。
3.特点
① “新”在较长时期经济持续繁荣高速发展;
② “新”在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同时出现,打破 了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连动的关系基本实现 零通胀下的充分就业;经济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
美 国 第 二 阶 段 原 因
2、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经济(“滞胀”)
理查德·尼克松 1969-1974
2.第二课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1课时 美国成为超级大国
![2.第二课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1课时 美国成为超级大国](https://img.taocdn.com/s3/m/cf79f00f02020740be1e9b6f.png)
新技术”是指( B
)
A.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B.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C.改善人民生活 D.扩大社会福利
第二课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解析]
二战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广阔的
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科技成果,改进 传统工业的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政府也采 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扩大社会福利,创造比较有利的发
2.美国在战争中向同盟国提供各种物资而获利,经济实力居
首位 。 世界________ 3.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战后的美国政府继承了__________ 罗斯福 新 政的特点,加强政府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第二课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4.科技的发展。政府鼎力支持________ 科学 研究,对科技的投 资一直居世界首位;以____________ 为首的一大批科学家流亡 爱因斯坦 智力 美国,使美国获得了空前的________ 支持。在冷战格局下,政 府不仅重视国防研究和基础研究,也注重科研成果的商品化。
第二课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启示:要实现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就要在经济
发展的过程中,适时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自我调节,并大
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视基础教育,培 养人才。
第二课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例 有人概括二战后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原因是“基础 殷实,决策正确,动力巨大,高新技术”。其中的“高
状改善甚微。而那些生活在顶部的加州人则高兴得像煮熟的蛤蜊
一样合不拢嘴,他们的收入上升水平比哪里都要快。
展环境。“高新技术”是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B符合题意。
第二课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 堂 小 结
第三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解析
![第三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486395e9e3143323868939a.png)
总统
理论
战后至 高速发展 杜鲁门 60年代
凯恩斯主义
70年代 滞涨
尼克松 凯恩斯主义
80年代 恢复
里根
供给学派和 货币学派理论
90年代 新经济 克林顿
※
发展状况
芒德尔(1932——?)
供给学派认为发展经济的重点在 于扩大供给而不是需求,反对政 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
弗里德曼(1912—2006)
货币学派认为影响经济的要素 是货币的发行量而不是需求, 反对国家对经济的过多干预。
①战后至60年代,高速发展时期; ②70年代,滞涨时期; ③80年代,恢复时期; ④90年代,新经济时期。
5、列举上述四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总统。 杜鲁门、尼克松、里根、克林顿。
发展状况
二、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时间 阶段
总统
理论
战后至 高速发展 60年代
70年代 滞涨
80年代 恢复
90年代 新经济
发展状况
二、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时间 阶段
总统
理论
战后至 高速发展 杜鲁门 60年代
70年代 滞涨
尼克松
80年代 恢复
里根
90年代 新经济 克林顿
发展状况
二、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时间 阶段
2、方式: ①运用财政、金融、补贴等手段进行国家宏观调控; ②通过直接投资或国有化政策建立国有企业。
3、理论: 凯恩斯主义,即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干预 4、实质: 5、演变:
凯恩斯(1883—1946)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是 创造有效需求,主张政府对经济进行积极干预。
一、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三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七章 7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要点
![第七章 7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c16977a27d3240c8447ef86.png)
一、“滞胀”——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点
(二) “滞胀”产生的原因
3、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相对的饱和点。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生产力,在50-60 年代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了 巨大的作用。但是,也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了“灾难”,生产盲目扩大, 造成生产的过剩和饱和,加剧了资本主义的竞争,各国加强关税壁垒, 开展激烈的贸易战,金融战,这反过来就影响生产的扩大和经济的互相 促进。 另外,现代科学技术主要集中在新兴的电子工业、生物工程,而资本 主义的传统工业如煤炭、钢铁、汽车、纺织等设备不但得不到更新,而 且逐渐在衰败,这就是所谓“朝阳”工业和“夕阳”工业发展的矛盾问 题。在新的技术革命高潮尚末到来之前,资本主义经济的“滞胀”就难 以摆脱。 4、军事工业的扩大,军火的倾销使得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呈现畸形发展。 60年代以来,随着苏美争霸的加剧,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军事工业 有了新的发展。扩大军火生产和增加军事开支,在一定时候可以推动经 济的发展,但久而久之,大量社会财富被浪费,对经济只能起到阻碍和 破坏作用,同时,军火生产只能促进军事部门部门及其有密切关系的少 数部门的迅速增长,多数部门,特别是公用部门的的发展受到严重限制, 造成工业结构性危机,军工部门的产品不能参加正常的再生产活动,浪 费的这笔财富无疑地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发展,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影响 了消费水平,妨碍了经济的正常运转。
一. “滞胀”——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点 (二) “滞胀”产生的原因
5、石油价格的变动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冲击也是造成“滞胀”的重要原因。
随着产油国国有化运动的开展,特别是196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 的建立,西方国家对于石油的特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1973年10月,第 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用石油作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美 国及其他西方国家展开禁运,并回了定价权,大幅度提高了油价,从 1973年10月到1974年1月,从每桶的3.01美元提高到11.65美元,一下子 翻了将近两番,到了1979年伊朗革命时,它一度完全停止出口,国际石 油市场出现了抢购之风,油价又提高到34美元一桶。这两次石油冲击正 好发生在资本主义经济滞胀两次大的危机期间,它大大增加了西方的石 油进口费用,造成西方世界收支严重恶化。 此外,第三世界原料生产国的斗争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滞胀也有一定影 响。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013)(1)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013)(1)](https://img.taocdn.com/s3/m/4cc1eb1abcd126fff7050b83.png)
(4)结合以上图片和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最重要 的变化是什么?而关于该变化,如今争论的焦点是什么?(4分)
漫画《胡佛失意——罗斯福得意 》
课堂演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指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胡佛政府仍然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罗斯福则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 (2)措施:减少政府开支;紧缩通货;削减税收; 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成效:1983年初,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在里根的第 二个任期内,出现了低速的持续增长。
繁荣
低通货膨胀、“两极分化”
偿还…… 低失业率
资本主义历史上的三种经济思想
思潮
时代 代表 著作 背景 主张
重商主义 (P87) 16—18C
(略) (略) 新航路开辟
扩大贸易顺差, 从他国获取金银
本质 专制主义下 的国家干预
开创国 西、葡
影响 资本原始 积累
自由主义 (P95)
18—20C30
凯恩斯主义 (P121)
经济方针、措施: 混合市场经济特征:
3. 1979年后撒切尔政府 (指导思想) 4. 20世纪90年代的转变
法国的计划指导型经济
1. 模式:计划指导型经济 2. 措施(方针): 3. 特征: 4. 效果:
材料一
材料二
沿着这一发展模式,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地
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 头”。20世纪5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 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7.7%和9.5%,超过 美、英、法、意,仅次于日本。1951-1981年, 国民生产总值平均保持5.2%的增长速度。60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_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_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a1373be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36.png)
知识讲解
一、欧洲的联合
1.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①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大量援助 外因:
②原有的工业基础
加强国家对 经济的干预
和指导
内因: ③制定了适合的经济发展政策 ④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第三次科 技革命, 科学技术 转换为生
产力
知识讲解
2.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表现
① 20世纪50年代初, 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 基本恢复到甚至超过 了战前水平; ② 20世纪50—70年代, 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B. “福利国家” D. 计划经济制度
知识讲解
宗旨:“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 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 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 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 和社会的均衡发展。”
知识讲解
议一议
据表格分析,1952—1999年西欧六国经济发展呈现怎样的发展特 点?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对世界发展产生的 影响。
知识讲解
战后初 期美国 援助日 本的物资
为美军 修理战 车的日 本工厂
知识讲解
2.日本的崛起 原因
① 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
外
推动日本政府颁布了“和平宪法”;
因
② 冷战开始后,美国开始积极扶持日本;
③ 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大量军需订单;
④ 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内 因
⑤ 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发展科教事业。
新课导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 霸主,西欧和日本很快从 战争的废墟中恢复并发展 起来。战后资本主义在发 展中还出现许多新变化, 这些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人教版 九年级下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e991b05bf5335a8102d220fe.png)
4、特点:(1)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
(2)实质是信息化和全球化,核心是高科技创新,方向 是低污染、低耗能、高增长。
5、影响: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持续繁荣;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缓
解环境恶化;由高科技创新带动其他领域的一系列创新。
1、对“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认识不正确的是:( )
资料补充:
1、资本主义经济“滞胀”状态:
(1)时间: 1974——1982年; (2)原因: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隐藏着经济危机;
②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③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缺乏经济增长点; ④1973—1975年经济危机的打击,即第四次中东战 争爆发,西方国家出现石油危机。 (3)表现: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出现下降或停滞,通货膨胀严 重,物价持续高涨。 (4)措施:资本主义各国及时调整政策,降低税率,减少政府 财政支出,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等。
须( )
A.采取赤字财政政策
B.削减失业津贴
A
C.增加了就业的机会
D.减少财政支出
3、下列有关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说法,
正确的有( )
①该书创立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D
②该书的发表在西方经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③该书直到目前为止,依然是最重要的西方经济学著作之一
④凯恩斯仍然是影响最大的西方经济学者之一
3、含义:“福利国家”制度是在“混合经济”下实现充分就业、收入
均等、社会福利、社会保障这些政策目标的总和。
4、实质: 国家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手段。
5、特点:(1)覆盖面广,具有普遍性;
(2)涉及种类多;
一轮复习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轮复习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e48edf4c6c175f0e7cd13765.png)
共同点:都加强了对经济干预但是程度方式不同
•三、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
•1.背景: •①30年代大危机的惨痛教训迫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放弃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和二战战争的需要。 •②罗斯福新政为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实践经验 。 •③凯恩斯主义为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 •④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⑤战后高科技的运用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所需要的巨额资 金与归各部门的有效管理,超出了私人资本的承受能力。 •⑥工人阶级的长期斗争 •⑦对社会主义的建设成果的借鉴 •⑧有识之士改革的推动 •2.表现: •(1)资源配置方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 (2009高考广东单科)(12分)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部分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及经济发展情
况
2001年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比重 1995~2005年GDP
( %)
年均增长速度(%)
美国
14.7
3.3
英国
21.8
2.8
挪威
23.9
2.8
德国
24.3
1.4
芬兰
24.8
3.5
法国
1.英国:二战后“混合经济”---1979年以后货币主义 经济理论-----20世纪90年代向经济自由主义过渡“ 多市场少政府”成为发展趋势
2.法国:二战后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20世纪80 年代中期以后受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影响,开始 私有化浪潮。
3.联邦德国:二战后“社会市场经济”让市场充分发 挥作用,同时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结果: 成为西欧经济“火车头”。
• (3)形成过程: • ①罗斯福新政采取的社会福利政策,是国家 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 • ②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 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 • (4)变化: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 会权利,并有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 • (5)种类: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 和养老保险等。 • (6)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历史知识: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知识点
![历史知识: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50cdb5079563c1ec4da7114.png)
历史知识: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知识点二战结束到70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即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到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
建立“福利国家”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问题。
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经济安全。
内容: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
福利国家的利、弊:利——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弊——到80年代,政府财政不堪重负。
政府缩小“福利国家”规模。
第三产业的兴起〖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兴起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多样化。
与第二产业的关系:相互促进。
作用:提高经济竞争力,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一定程度上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
新经济的出现出现国家和原因:二战后,美国应用先进科技发展新兴工业↓〖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激光等〗时代和名称由来: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持续增长,被一家杂志称为“新经济的胜利”。
实质:美国的“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从美国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具体原因: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导致供需矛盾尖锐。
人民相对贫困,限制了他们的社会购买力。
直接原因:股票投机,股价暴跌。
出现: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由此开始了旷日持久的经济危机。
对美国社会的影响:使美国经济一片萧条。
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失业剧增,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各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措施: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表现在:提高关税,大打贸易战;实行货币贬值等。
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资本主义的新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525494715acfa1c7aa00cc2c.png)
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要策源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自然进程中的一次巨大的历史性飞跃。
20世纪初到五六十年代,核能、半导体、合成化学等技术接踵诞生并得到初步发展;80年代后半期,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宇航技术、新材料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
所有这一切,仿佛巨大的羽翼,把人类从机器大生产时代提升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自动化生产时代。
2、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就业结构的调整。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一、第二产业大大下降,第三产业迅速上升,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目前已达到2/3左右。
第三产业的领头雁是高科技产业,而雁头就是信息产业,它们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和1/6左右。
与此相随,蓝领工人减少,白领工人增多;非知识型工人减少,从事信息处理的知识型工人增多。
近年来,在美国数百万新的就业者中,知识型工人约占90%左右。
工人阶级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企业组织形式发生变化。
战后,银行信用体系膨胀,金融组织不再仅有商业银行,而且还有大量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金融资本与工商资本进一步融合,形成更为庞大的金融资本,扩大和加深了金融资本的统治。
股份公司进一步发展,吸收的社会资本更多,企业组织管理更加严密,垄断资本可以用更少的股份控制整个公司,进而垄断市场,榨取更多的利润。
从事高新技术行业的新型公司异军突起。
公司兼并之风此起彼伏,资本日益集中和垄断,跨部门跨行业的超级企业集团和巨型跨国公司联翩涌现。
从某个方面来看,企业组织形式的这些变化,增强了垄断资本抵御风险、增殖自身的能力。
4、国家从市场经济的“守夜人”,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干预者。
国家或者利用各种财政和货币政策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或者在资本主义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实行一定的发展计划,直接投资某些产业特别是公共设施,交替实行国有和私有,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总体效益;或者实施一定的税收政策和社会再分配政策,限制过高收入和过度垄断,建立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生产总值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年份
回答:上图反映了美国二战后经济发展的轨迹。你能说出 不同阶段美国经济呈现不同发展状况及其原因吗?
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杜鲁门、艾森 国家干预经济 20世纪五 — — 豪威尔、约翰逊 凯恩斯主义 六十年代 经济发展步 入黄金时代
20世纪 70年代 20世纪 80年代 20世纪 90年代
(1)克林顿政府在经济上实行怎样的政策?他采取了哪 些措施来消除政府赤字和解决人民就业问题的? (2)据材料二概括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改革取得了怎样的 成效?
共同探究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发展出现哪些新特点? (1)“新”在较长时期经济持续繁荣高速发展; (2) “新”在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同时出现, 基本实现零通胀下的充分就业; (3)“新”在经济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打破 了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连动的关系
艾森豪威尔 肯尼迪 杜鲁门 约翰逊 克林顿 福特 里根 尼克松 卡特
格 林 斯 潘
金融界评论:“格林斯潘一开口,全 球投资人都要竖起耳朵”,“格林斯 潘打个喷嚏,全球投资人都要伤风”, “笨蛋!谁当总统都无所谓,只要让艾 伦当美联储主席就成”——这是一九 九六年美国大选前夕《财富》杂志放 在封面的一句口号。所谓“艾伦”, 指的就是从一九八七年起就担任美国 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的艾伦·格林斯 潘。
A、杜鲁门政府时期 B、肯尼迪政府时期 5、克林顿上台后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C、里根政府时期 D、克林顿政府时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凯恩斯主义的体现 同 B、与里根政府的措施完全相
C、是罗斯福新政的翻版 D、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相结 合 6、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点是 A、低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并存
思考: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反对政府过多的干预经济。
共同探究 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主张 有何不同?
提示:(1)凯恩斯主义的经济主张是“有效需求决定论”, 主张充分就业,刺激消费需求;运用货币政策,扩大投资 需求,加强国家干预经济,促进经济发展。 (2)货币学派的经济主张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是货 币供应量,因此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扩大政府开支、 增加预算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反对国家过多地干 预经济。 (3)供给学派的经济主张是“供给决定论”,在供 给和需求关系上,供给创造需求,只要供给充足,需求就 会跟上,整个社会经济就会出现稳定增长,主张减税刺激 经济发展。
B、高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并存 C、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较高
D、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逐年走低
谢 谢!
思考: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
提示:主张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积极干预。
经 济 理 论
2、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
(1)货币学派 货币学派认为影响经济的要素是货币的发行量而不是需求,它主张 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用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手段来对付 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反对国家过多的干预经济。 (2)供给学派 供给学派强调以供给创造需求,认为发展经济的重点在于扩大供给 而不是需求,只要供给充足,需求就会跟上,整个经济便会随之出 现稳定增长。该学派主张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认为减税能刺激 人们的投资和工作积极性,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能加强市场机制 的作用,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
课堂总结
经济持续增长;失业 70年代以来最低;1998 年财政56年以来首次 盈余(克林顿)
1965年 1991年
2001年 1981年
复苏 低速 持续 增长
1983年 持续
117月 的增 长
1991.3 2000.12
黄金20年
(1945--1965)
滞胀时期
(70年代 初—1983 )
再次 衰退
共同探究 什么是经济滞胀,引发经济滞胀的直接 原因是什么?凯恩斯主义无法应对严重 的滞胀问题说明了什么?
经济滞胀的特征有:生产停滞、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失业现象严重、外贸增长迟缓等。 主要特征是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存在、 相互交织。 直接原因:石油危机
美国的“新济”(知识经济)
1946年8月19日出生于美国阿肯 色州霍普市一个小店主家庭。法 学博士学位。妻子是同班女同学 希拉里。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2、表现:见教材101页 3、(1)使美国快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 (2)使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在战后的进一步发展。利 用国家的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提高社会生产力起了 促进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本质上代表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1976年,当选阿肯色州司法部长。 1979年,他就任阿肯色州第40任 州长。时年仅32岁,被新闻界称 为“孩子州长”。
比尔· 克林顿 1993年1月20日 - 1997年1月20日
1992年11月3日,他在大选中以 压倒性优势获胜,击败布什,当 选美国第42任总统。
美国的“新经济”(知识经济)
减少政府开支,紧缩通货, 削减税收,减少对经济的干 预(里根)
我思我悟
1、二战结束后,美国快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
转变,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C、战争的作用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施 D、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
2、美国肯尼迪总统,提出的施政纲领是
A、“伟大社会”
当代美国 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标要求:以二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 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美 国 资 本 主 义 的 新 发 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生产关系新调整
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经济方针新变化
美国的“新经济”(知识经济) --经济运行机制变化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美国经济实力占世界优势 1、原因: 联邦政府统管经济 2、表现:政府运用财政金融手段干预资本主义再生产 政府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 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福利政策 3、特点:政府依靠增加开支、军事订货、优惠税率、 提高社会需求来刺激生产 4、实质: 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5、影响: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60% 50% 40% 30% 20% 10% 0% GNP
柱形图 1 代表美国 包括日本、联邦德国、法国、英国、意 大利
工业生产
出口
黄金储备
1950年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对比
请思考:
1、上图反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出现的繁荣局面。这一局 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该图表明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中占绝对优 势。美国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表现有哪些? 3、请结合教材知识分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战后美国 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4、如何评价美国国家垄断资本? 提示:
1、表现: (1)10年的高速增长 (2)良性运行:化解通货膨胀;财政赤字消 失;失业率降到最低;市场繁荣。 2、特点: 3、本质: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经济发 展的周期性仍然存在 (2)垄断资本在国民经济中依然占据支配 地位,两极分化严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必须做前辈从未做过的事情。我们必须对我们的 国民、他们的工作以及他们的未来增加投资,同时削减我们庞大的 债务。在一个我们必须竞争的每一个机会的世界里,我们必须这样 做 —1993年1月克林顿总统就职演说 材料二 新世纪到来之际,我们已经创造了2000多万个新的就 业岗位,出现了30多年来最快速的经济增长,失业率为30年来的最 低水平,贫困率降到20年间最低点,非洲裔美国人和拉美裔美国人 的失业率达到最低,出现了42年间第一次的连续财政盈余。 —克林顿总统国情咨文(2000年1月)
—
尼克松、福特 — 仍然推行凯 — 卡特 恩斯主义
经济滞胀
—
里 根
—
供给学派 货币学派
经济恢复并 — 发展,但赤 字严重
—
克林顿
—
宏观调控 — 经济再度繁荣 微观自主
经 济 理 论
1、凯恩斯主义
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 利息和货币 通论》一书,在这部后来被奉为经济学经典的 著作中,他依据对大危机发生原因的深刻分析, 系统批判了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开创了 经济学全新的理论框架、思维范式和政策方向。 凯恩斯否定了市场经济能够自动配置资源从而 实现充分就业状态的自然均衡理论,提出了"有 效需求"这一新范畴,分析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必 要性,并开出了具体的政策药方。在他的政策 药方中,最重要的便是赤字财政政策和低利率 及增加货币数量的"廉价货币政策"。
C、”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B、“新边疆”
D、”重振国威”
3、二战之后,美国经济曾出现过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
高贸易逆差并存的局面,给经济持续发展带来了问题。这一现象
出现于 A、杜鲁门政府时期 C、里根政府时期 B、肯尼迪政府时期 D、克林顿政府时期
我思我悟
4、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新的现象,这一现象被 称为“新经济”。这一现象主要出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