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 教学内容分析处理1.1 教学内容的地位及作用本实验为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中的内容。
“遗传的基本规律”的学习中“基因的分离规律”是基础,这个内容掌握好了将极大地促进学生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学习,使学生不但能解析遗传练习题,而且能解析实际生活中的遗传现象。
因此基因的分离规律的教学必须做到行之有效。
本模拟实验能加深学生对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数量关系的理解,体验孟德尔提出的假说,能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认识和理解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1.2 教学目标1.2.1知识和能力:认识和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
1.2.2过程和方法:通过模拟实验中数据的收集、记录;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法等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2.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养成勇于实践、尊重事实、力求完美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增强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1.3 重点难点将能力目标作为本课的重点,将情感目标作为本课的难点。
2教学方法及手段①目前高中生的普遍特点是:活泼好动,最喜欢动手做实验,实验课往往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最高体现。
②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强化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按部就班的实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挥。
这节实验课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单一的个体学习为体验与研究、发现与创新相结合的小组合作式的学习,强调学生主体参与的同时,更强调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的互助意识,形成学习与交流的合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初步感受孟德尔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将遗传现象与概率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真正理解3:1的性状分离比的含义,突破理解的误区。
其次,使学生体会到根据实际情景设计出合理模拟实验来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激发学生积极研究实际生活中的生物现象,逐步形成实事求是、锲而不舍、探索创新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人教版高中生物面试真题-《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教案、教学设计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减少实验误差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尊重事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分离定律模拟实验是如何验证孟德尔假说的。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
孟德尔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假说。
学生:回忆后复述假说教师: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时配子随机组合真的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现象吗?今天就让我们自己来通过实验来验证孟德尔的假说。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自主学习——选择实验材料教师:分小组选择实验材料,并总结实验步骤。
学生一:两个带盖的盒子,内置黄豆和黑豆各10颗。
学生二:两个带盖的小桶,内置黄色和白色乒乓球各1 0个,在小球上标记D和d。
重复做实验50-100次。
教师:为什么要在小球上标记D和d,两种小球分别代表什么?学生二:两个小球代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中F1代产生的配子,D表示显性遗传因子,d代表隐性遗传因子。
教师:分别从两个桶或盒子中各抓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这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相当于什么过程?为什么实验要做50-100次这么多呢?学生齐答:分别从两个小桶内抓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代表配子结合形成下一代。
重复次数多是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合作探究——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实验小组开始实验,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记录好每次实验的结果,最后统计数据,得出结果。
小组:黑板填写。
教师:两个小组的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不符合3:1的比例。
为什么?学生:实验数目太小,只有10个球。
可以将全班的数据进行综合统计。
教师:全班数据综合统计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非常的接近,这说明了什么呢?学生:说明了孟德尔的假说是正确的。
新教材高中生物遗传因子的发现2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及分离定律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
推类型),请完善下表。
亲本 子代遗传因子组成 子代性状表现
AA×AA
AA
全为显性
AA×Aa AA:Aa=1:1
全为显性
AA×aa
Aa
全为显性
Aa×Aa AA:Aa:aa=1:2:1 显性:隐性=3:1
Aa×aa
Aa:aa=1:1
显性:隐性=1:1
aa×aa
aa
全为隐性
(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遗传因子组成(逆推类型),请完成下列 问题。
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1.观察分析教材 P7 图 1-5,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用测交的方法能证明 F1 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
提示:因为隐性个体所产生的配子中的遗传因子为隐性,它 不会影响 F1 产生的配子中所含遗传因子的表达,所以测交后代 决定于 F1 所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根据测交后代就可反映 出 F1 产生配子的情况。
4.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的相关数量关系 (1)F1(Dd)的配子种类和比例:2 种(D、d),1:1。 (2)F2 的遗传因子组成种类和比例:3 种(DD、Dd、dd),1: 2:1。 (3)F2 的性状种类和比例:2 种(显性、隐性),3:1。 (4)F1 的测交后代遗传因子组成种类和比例:2 种(Dd、dd), 1:1。 (5)F1 的测交后代性状种类和比例:2 种(显性、隐性),1:1。
1.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取统计过的小
球都要重新放回桶内,其原因是( )
A.保证两种配子的数目相等
B.避免小球的丢失
C.小球可能再次使用
D.避免人为误差
解析:小球重新放回,能保证每次抓取小球时,成对的、控 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分离,形成数目相等的两种配子(小球)。
生物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实验设计
《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实验设计濮阳外国语学校张富生一、实验分析此实验位于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中,是学生在学习了孟德尔的假设后,进行的验证性实验,通过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亲身体验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过程,探讨基因分离,配子随机结合与遗传的关系,更好的理解并掌握分离定律,并进一步了解孟德尔利用数学统计法来研究遗传规律的方法,本实验操作简单,但真正理解实验过程中每一步的意义,还是需要很好的引导的。
二、教材实验的不足之处1、缺乏模拟雄配子比雌配子数量多的事实。
2、雌性生殖器官的形态不应该相同。
3、雌雄配子的形态也不应该相同。
4、遗传因子(基因)不应该在配子表面,应该位于配子内部(核基因在染色体上)。
5、实验中用到的材料无法模拟后面讲到的两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减数分裂,伴性遗传,染色体变异,交叉互换,基因的连锁等,可拓展和延伸性差。
三、实验的改进之处1、改变材料:筷子、吸管、纸盒成本更低,取材容易。
2、改变形状:雌雄生殖器官的形状应该不同,雌雄配子的形状应该不同,更科学、更准确更有利于学生理解。
3、改变位置:遗传因子(基因)在染色体上(筷子),染色体在细胞中。
使模拟更相似,准确。
4、用筷子模拟染色体,可扩展和可延伸性极强,用筷子还可以模拟有丝分裂、两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减数分裂,伴性遗传,染色体变异,交叉互换,基因的连锁等,做到一材多用,也有利于前后模拟的一致性,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本。
5、改变探究问题:通过问题串,加深对分离规律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模拟实验,更形象地认识一对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发生分离,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特点,认识到形状分离比是一种几率比。
过程和方法:通过小组操作和统计,明白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过程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孟德尔的研究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形象地认识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是发生分离,受精是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特点难点:理解遗传因子组合与生物形状之间的数量关系,配子的致死导致分离比的改变。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
实验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原理本实验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用不同彩球的,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目的要求1.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和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孟德尔的假说。
2.初步学会通过模拟实验来探讨生物学知识的科学方法和技巧。
实验过程一、材料用具小塑料桶2个,分别标记甲、乙;2种色彩的小球各20个,一种彩球标记D,另一种彩球标记d;记录用的纸和笔。
二、方法步骤1.在甲、乙两个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个。
2.分别摇动两个小桶,使桶内彩球充分混合。
3.分别从两个小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记下两个彩球的字母组合(每抓一次,在不同的小球组合后用“正”字形式记录)。
4.将抓取的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按步骤3重复50 ~ 100次(重复次数越多,模拟效果越好)。
5. 统计彩球组合为DD 、Dd和 dd的数量分别是多少,并记录下来。
6. 计算彩球组合为DD 、Dd和 dd的数量比值是多少,并记录下来。
三、结果记录彩球组合次数总计百分比DDDddd四、实验结论分析实验结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得出合理的结论(可将全班每一小组结果综合统计,进行对比):五、实验评价实验结果与你的预期相吻合吗?如果与预期不同,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误区警示本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①在选购或自制小球时,小球的大小、质地应该相同,使抓摸时手感一样,以避免人为误差。
②此模拟实验比较简单,实验操作时以两人一组为宜。
实验中一人抓球,另一人做记录,并负责将小球放回原处及摇匀小球。
整个模拟实验过程中,两人可以交换操作。
抓球时应该双手同时进行,而且要闭眼,以避免人为误差。
③每做完一次模拟实验,必须摇匀小球,然后再做下一次模拟实验。
④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模拟实验的重复次数,重复次数越多,结果越准确。
小组统计与全班综合统计相结合。
每个小组的统计数据不同。
[课程]《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教案
[课程]《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教案《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认识和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理解水平)。
能力:正确运用实验材料用具;对数据进行收集、记录、统计、概括和推理;分析减少实验误差的方法;培养合作交流和创新思维能力。
(独立操作水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尊重事实、勇于实践、力求完美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经历水平)。
二、重点难点知识目标的达成是正确操作实验、分析数据的前提和基础。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对实验数据提出疑问;通过分析操作过程和统计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通过提出优化方案来解决误差问题;在整个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因此,将能力目标作为本课的重点,将情感目标作为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这要求生物教学需要从注重学生科学知识的传授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倡以探究、理解、体验、分享与合作等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
按部就班的实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挥。
本实验既是模拟实验又是定量分析实验,属于部分探究活动,改变了以往传授式的学习。
探究的问题由教师提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作出假设,并通过集体讨论获得模拟方法。
学生主要完成数据的收集、记录、统计、概括和推理,解释实验结果,并对实验作出反思与改进。
本实验采用学生极其熟悉的两种实验材料——乒乓球和豆子,特别容易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据的比较和概括,从数据中发现问题。
本节课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
小组内部分工合作,相互协调,进行实验操作、数据统计和结果分析,这样有利于极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意识。
小组之间引入竞争,组间的交流讨论能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这样既能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能激发学生的成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四、教学过程步师生活动设计骤意图复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实验原理
D配子 雄性生殖器官 甲 d配子 雌性生殖器官 乙
??
模拟生殖过程中,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实验步骤 1.在甲、乙两个桶中放入两种颜色的玻璃珠
2.用手搅动两个桶玻璃珠,使其充分混合均匀
3.分别从两个桶中各随机抓取一颗玻璃珠,组合 在一起,记下字母组合,以画“正”字形式在 表格中记录次数 4.将抓取的玻璃珠放回原来的桶,再用手搅匀
4—6组实验 10 10 20 20
为什么每个桶中红蓝色的玻璃球一定要相等? F1代(Dd)的雌性生殖器官产生的两种配子 比例为1:1,雄性生殖器官也是如此
为什么要将抓取的玻璃珠放回?
• 确保每次抓取时,每个桶内的红蓝玻璃珠 数量比均保持1:1
结果记录
表1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小组结果统计表 (红—D,蓝—d) 组合
5.重复步骤3和4,共操作50—100次
6.计算性状分离比(将数据处理成___:1)
(显性:隐性)
• 小组内人员分工: A B C D A和C:分别拿一只小桶,负责用手将小桶中 玻璃珠搅动均匀 B:两手各随机抓取一颗玻璃珠,记录后再将 其放回原桶中 D:负责记录数据并计算
1—3组实验 10 10 10 10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F1
Dd 高茎
×
Dd 高茎
依据:
配子 F2
D
d
D
d
形成配子时,成对 遗传因子分离; 1
受精时,雌雄配子 的结合是随机的
1
DD:1Dd Nhomakorabea1
Dd
高茎
:
dd 矮茎
高茎 高茎
3
:
1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模拟杂种F1(YyRr)产生的四种配子比
实验原理: 杂种F1在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 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相对独立的非等位基 因自由组合,结果产生四种不同类型、比值相 等的雌雄配子。
模拟杂种F1产生四种配子比结果计
YR
Yr
yR
yr
THANKS
问题探究
1. 用什么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和配子? 2. 每个小瓶内的两种不同颜色的小球一定要相等吗?为什么? 3. 甲、乙两个小瓶一定要相同吗?两个瓶子小球数目一定要相等吗?
为什么? 4. 分别从两个小瓶内各随机获取一个小球这一动作代表什么?各随
机获取一个小球后组合在一起又代表什么? 5. 分别从两个小瓶内获取一个小球时为什么要随机? 6. 获取的小球为什么要放回原来的瓶子后才能重复做下一次? 7. 小球组合类型有几种?哪几种?各类型的数量比理论上为多少?
②将获取的小球重新摇回瓶内,按上述方法重复做 50~100次(重复次数越多,结果越准确)。
统计 计算
↓
实验 结论
统计小球组合分别为DD、Dd和dd的数量,并计算其 比例。
F1产生的配子为D:d=1:1;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F2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Dd:dd≈1:2:1。
设计表格,记录实验结果
二、实验材料
材料改进:废弃矿泉水瓶2个 两种不同颜色的彩球各20个,一种彩球标记D, 另一种彩球标记d; 记录用的纸和笔。
三、实验步骤
准备 用具
↓
模拟 实验
↓
矿泉水瓶两个,分别标记甲、乙;两种色彩的小球各20个 分别摇动甲乙,使瓶内小球充分混合。
①分别从两个瓶子中随机摇取一个小球作为一个组合, 这表示雌配子与雄配子随机结合成合子。
实验十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2024高考生物实验专题探究
实验十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知识总结实验原理本实验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材料用具两个小桶,分别标记甲、乙;两种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彩球各20个,一种彩球标记D,另一种彩球标记d;记录用的纸和笔。
方法步骤(1)在甲、乙两个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
(2)摇动两个小桶,使小桶内的彩球充分混合。
(3)分别从两个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彩球组合在一起,记下两个彩球的字母组合。
(4)将抓取的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
(5)按步骤(3)和(4)重复做30次以上。
习题训练1.某学习小组将若干黄色小球(标记D)和绿色小球(标记d)放入甲、乙两个小桶,进行了“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小桶中的小球总数量可以和乙小桶不同B.每次抓取小球前需摇匀小桶,并在每次抓取后将小球放回桶中C.从甲中随机抓取一小球并记录,可模拟配子的产生过程D.若甲乙中黄色小球:绿色小球均为2:1,多次抓取并记录甲、乙组合,其中Dd的组合约占2/92.小桶中黄色小球:绿色小球均为2:1,进行了“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小桶中的小球总数量可以和乙小桶不同B.每次抓取小球前需摇匀小桶,并在每次抓取后将小球放回桶中C.从甲中随机抓取一小球并记录,可模拟配子的产生过程D.多次抓取并记录甲、乙组合,其中Dd的组合约占2/93.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纯合子杂交产生的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B.假说演绎法中演绎推理的内容是进行测交实验C.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D.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不一定要相等4.关于“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B.两个小桶中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C.每做一次模拟实验后,不需要将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接着做下一次模拟实验D.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5.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取统计过的小球都要重新放回桶内,其原因是()A.表示两种配子的数目要相等B.避免小球的丢失C.小球可能再次使用D.避免人为误差6.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两个小桶模拟的是()A.亲本配子B.雌、雄生殖器官C.F1配子D.F1遗传因子7.某兴趣小组按照下表所示进行了孟德尔杂交实验的模拟实验,甲、乙两容器中的卡片代表父本所含的基因,丙、A.甲容器中Y卡片和y卡片的数量代表父本产生的雄配子数量B.从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取出一个卡片进行组合,可代表基因重组C.从甲、乙、丙、丁四个容器中分别取出一个卡片,可得到9种不同类型的组合D.为保证容器中不同类型的卡片被抽取的概率相同,取出的卡片应放回原容器中8.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模拟实验:往甲袋内装入100粒白色围棋子,乙袋内装入白色、黑色围棋子各50粒并混匀,从甲、乙袋中各摸出一粒围棋子组合并记录后放回,重复100次。
高中生物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及其拓展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及其拓展枣庄市第二中学王夫恒邮编:277400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有利于学生认知减数分裂及分离定律的实质,相应的拓展实验那么有利于学生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从而使学生以比较具体的形式了解基因的传递规律。
以下是我们对本实验第一课时大致设计思路:小桶2中随机取出的小球的标记和小桶3中小球的组合情况,填写在记录表中。
重复实验10次。
2、模拟两个不同的纯合亲本的杂交〔DD X dd〕取标记为“D〞的黄色小球20个,放在小桶1中;取标记为“d〞的白色小球20个,放在小桶2中;分别搅拌小桶内小球,分别从两个小桶内随机取出一个小球,放在小桶3内;记录从小桶1、小桶2中随机取出的小球的标记和小桶3中小球的组合情况,填写在记录表中。
重复实验10次。
3、模拟纯合亲本与杂合亲本的杂交〔dd X Dd、DD X Dd〕取标记为“d〞的白色小球20个,放在小桶1中;将实验2的小桶3中20个小球放到小桶2中。
分别搅拌小桶内小球,分别从两个小桶内随机取出一个小球,放在小桶3内;记录从小桶1、小桶2中随机取出的小球的标记和小桶3中小球的组合情况,填写在记录表中。
重复实验10次。
取标记为“D〞的黄色小球20个,放在小桶1中;重复实验2,将实2的小桶3中20个小球放到小桶2中。
分别搅拌小桶内小球,分别从两个小桶内随机取出一个小球,放在小桶3内;记录从小桶1、小桶2中随机取出的小球的标记和小桶3中小球的组合情况,填写在记录表中。
重复实验10次。
4、模拟两个杂合亲本的杂交〔Dd X Dd〕重复实验2,将实验2的小桶3中20个小球放到小桶1中。
重复实验2,将实验2的小桶3中20个小球放到小桶2中。
分别搅拌小桶内小球,分别从两个小桶内随机取出一个小球,放在小桶3内;记录从小桶1、小桶2中随机取出的小球的标记和小桶3中小球的组合情况,填写在记录表中。
重复实验10次。
关于两对相对性状的模拟拓展〔第二课时〕在此不再展开,有兴趣的老师可以进一步探讨〔模式同上〕。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及分离定律的应用 课件
4.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__同__一__性__状___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 成配子时, ____成__对__的__遗__传__因__子_发生分离,分离后的_____遗__传__因__子_分别进入 ____不__同__的__配__子__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亲本若为显性纯合体和隐性个体,则子代只表现为显性性状。
(1)如果所选品种为__________,该性状一旦出现,即可作为良种留用。 (2)如果所选品种为____________,可通过____________,直到后代不出现性状分 离为止。
提示:1.(1)隐性性状 (2)显性性状 连续自交 (3)白色花 白色花
2.预测遗传病 (1)有的遗传病是由显性致病因子控制的——显性遗传病。比如多指。若双亲的一 方为多指(AA或Aa),他们的子女就全部或一半患多指。 (2)有的遗传病是由隐性致病因子控制的——隐性遗传病。若双亲的一方患病,他 们的子女可能全部正常或一半正常。
(2)杂合子Aa连续随机交配n代,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后,显性个体中,纯合子 和杂合子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提示:纯合子比例为n+n 2,杂合子比例为n+2 2。
【探究应用】
已知一批遗传因子组成为AA和Aa的豌豆和玉米种子,其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
比例均为1∶2,分别间行种植,则在自然状态下,豌豆和玉米子一代的显性
自交结果是:16AA 的自交后代是16AA,12aa 自交后代是12aa,13Aa 的自交后代是112AA、
1 6Aa
和112aa,隐性个体占172,显性个体占152,所以显性∶隐性=5∶7。自由交配的
结果是:无论是精子还是卵细胞,含 A 的配子占的比例=16+16=13;含 a 的配子占
的比例=12+16=23。
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
实验平台—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一、实验原理(1)进行有性生殖的亲本,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会发生分离,杂合子将会产生两种配子,比例为1∶1。
(2)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成合子。
因此,杂合子自交后发育成的个体一定会发生性状分离,理论上其比例为显性∶隐性=3∶1。
(3)实际模拟实验中统计的个体越多越接近此比例。
二、实验步骤准备用具⎩⎪⎨⎪⎧ 小塑料桶2个,分别标记甲、乙;两种色彩的小 球各20个分别摇动甲、乙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合模拟实验⎩⎪⎨⎪⎧ ①分别从两个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作为一个组合,这表示雌配子与雄配子随机结合成合子。
每次抓取后,记录下两个小球的字母组合②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按上述方法重复做50~100次(重复的次数越多,结果越准确)统计计算:统计小球组合分别为DD 、Dd 和dd 的数量,并计算其比例。
↓ 实验结论:F 1产生的配子为D ∶d =1∶1;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 2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 ∶Dd ∶dd ≈1∶2∶1。
三、易误点拨(1)抓取小球时不随机抓取而带有主观偏好。
造成实验结果偏离理论值。
(2)一次抓取模拟后未将抓出的小球再分别放回小桶并摇匀,导致模拟产生配子的比例误差增大。
(3)重复模拟抓取次数过少,导致误差增大。
[高考实验对接]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有人在两个小罐中分别放了10个、50个玻璃球,下列对他的这种做法的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 )A .会影响配子出现的概率,从而导致实验结果误差增大B.两个罐中玻璃球数量不同,会影响实验的结果C.玻璃球数量少的罐代表雄性生殖器官D.玻璃球数量多的罐代表雄性生殖器官(1)在此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取记录结果后必须将小球分别放回原来的小桶,若不放回继续完成后面的抓取模拟,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提示:影响模拟亲本产生配子种类比例,造成结果出现误差。
(2)模拟实验中影响配子出现概率的因素主要是什么?提示:①是否随机抓取;②两小桶内装入两种小玻璃球数目是否相等;③每次抓取后是否又放回;④每次抓取前是否将小桶内两种玻璃球混匀。
高二生物实验11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教案 人教版
高中生物实验1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教案人教版一、实验原理由于进行有性杂交的亲本,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发生分离;受精时,雌雄配子又会随机结合成合子。
因此,杂合子杂交后发育成的个体,一定会发生性状分离。
本实验就是通过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来探讨杂种后代性状的分离比。
通过模拟小实验,可说明孟德尔假设推论出的杂种后代几种基因组合及数量比是否正确。
二、目的要求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和理解“基因的分离和随机结合”与“生物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为进一步学习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材料用具小塑料桶2个,2种色彩的小球各20个。
四、方法步骤观察: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两个小塑料桶放在讲桌上,向甲桶里分别放入两种颜色(分别标有D和d)的小球各10个(代表雌配子)。
向乙桶里分别放入另两种颜色(分别标有D和d)的小球各10个(代表雄配子)。
分别摇动甲、乙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合。
请一位学生上讲台来抽取:第一次从甲桶中取出D,从乙桶中取出d,给合为Dd,请同学们记录。
第二次抓取组合为dd,第三次组合为Dd,第四次……第10次为Dd。
提问:随机抓取10次,请同学们统计结果,是否山现三种基因组合,且性状分离比是否为1:2:1?(答:不是。
)提问:如果连续抓取100次或更多欢,情况又会怎样呢?(答:会越来越接近孟德尔的假设推论。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合理的结论,将结论填写在《实验报告册》上。
讨论1.如果再从两个小桶内重复抓取一次小球,在取出小球前,你能估算出DD、Dd和dd 组合的机会各是多少吗?2.通过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你对哪些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3.假如当时孟德尔只统计了10株豌豆的性状,那么,他还能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么?讲述:由这一模拟试验我们知道了随机事件的概率是在数据越大的情况下越接近,所以孟德尔在统计豌豆杂交分离比时是统计了上千株的豌豆。
如果只统计10株足得不出这一结论的。
同时,通过这一试验,也证明了孟德尔的假设推论是成立的。
生物-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的内容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的内容[高中生物] 1.完成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加深对分离现象解释的理解。
2.分析测交实验,理解对分离定律的验证过程。
3.归纳总结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掌握分离定律的内容。
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孟德尔的假说。
2.模拟内容用具或操作模拟对象或过程甲、乙两个小桶雌、雄生殖器官小桶内的彩球雌、雄配子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3.操作步骤取小桶并编号分装彩球混合彩球随机取球放回原小桶重复实验→→→→→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1)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1∶2∶1。
(2)彩球组合类型之间的数量比代表的是显、隐性性状数量比:显性∶隐性≈3∶1。
探讨点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每个桶中放入数量相等的两种彩球的含义是:两种彩球分别模拟含有显性、隐性两种遗传因子的配子,且F1产生的两种配子数量相等。
2.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内的彩球数量都是20个,这符合自然界的实际情况吗?提示 不符合。
自然界中,一般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
3.分别从两个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彩球组合在一起,模拟了雌雄配子形成和随机结合的过程。
4.为什么每次把抓出的小球放回原桶并且摇匀后才可再次抓取?提示 为了使代表雌、雄配子的两种彩球被抓出的机会相等。
5.理论上,实验结果应是:彩球组合DD∶Dd∶dd=1∶2∶1,但有位同学抓取了4次,结果是DD∶Dd=2∶2,这是不是说明实验设计有问题?提示 不是。
DD∶Dd∶dd=1∶2∶1是一个理论值,如果统计数量太少,不一定会符合DD∶Dd∶dd=1∶2∶1的理论值,统计的数量越多,越接近该理论值。
核心归纳 模拟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盛放彩球的容器最好为圆柱形小桶或其他圆柱形容器,以便摇动时彩球能够充分混匀。
(2)彩球的规格、质地要统一,手感要相同,以避免人为的误差。
高二生物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实验十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一、实验原理由于进行有性杂交的亲本,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发生分离;受精时,雌雄配子又会随机结合成合子。
因此,杂合子杂交后发育成的个体,一定会发生性状分离。
本实验就是通过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来探讨杂种后代性状的分离比。
通过模拟小实验,可说明孟德尔假设推论出的杂种后代几种基因组合及数量比是否正确。
二、目的要求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和理解“基因的分离和随机结合”与“生物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为进一步学习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材料用具小塑料桶2个,2种色彩的小球各20个。
四、方法步骤观察: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两个小塑料桶放在讲桌上,向甲桶里分别放入两种颜色(分别标有D和d)的小球各10个(代表雌配子)。
向乙桶里分别放入另两种颜色(分别标有D和d)的小球各10个(代表雄配子)。
分别摇动甲、乙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合。
请一位学生上讲台来抽取:第一次从甲桶中取出D,从乙桶中取出d,给合为Dd,请同学们记录。
第二次抓取组合为dd,第三次组合为Dd,第四次……第10次为Dd。
提问:随机抓取10次,请同学们统计结果,是否山现三种基因组合,且性状分离比是否为1:2:1?(答:不是。
)提问:如果连续抓取100次或更多欢,情况又会怎样呢?(答:会越来越接近孟德尔的1.分别摇动甲、乙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合。
2.分别从两个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这表示让雌配子与雄配子随机结合成合子。
每次抓取后,记录下这两个小球的字母组合。
3.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按上述方法重复做50~100次(重复的次数越多,结果越准确)。
4.统计小球组合分别为DD、Dd和dd的数量,并将统计结果填写在《实验报告册》上。
5.计算小球组合DD、Dd和dd之间的数量比,以及含有小球D 的组合与dd组合之间的数量比,并将计算结果填写在《实验报告册》上。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合理的结论,将结论填写在《实验报告册》上。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的内容-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
2.模拟内容
雄性生殖器官
d D d
D D
D d
D d
d
Dd
d DD
d
d
d D
D d
D dD
提示: 小球代表配子。
同性配子(雌性/雄性) 中不同类型(D和d) 的数量相等,异性配 子的数量一般不相等。
雌性生殖器官
D d
d
D dd
D
D D d
dD d
D dD
子代
2.操作步骤
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在甲、乙两个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 保证D、d小球比例1:1
2.为什么每次把抓出的小球放回原桶并且摇匀后才可再次抓取?
为了使代表雌、雄配子的两种彩球被抓出的机会相等。
3.理论上,实验结果应是:彩球组合DD∶Dd∶dd=1∶2∶1,但有位同学抓 取4次,结果是DD∶Dd=2∶2,这是不是说明实验设计有问题?
不是。DD∶Dd∶dd=1∶2∶1是一个理论值,如果统计数量太少,不一定会符合DD∶Dd∶dd =1∶2∶1的理论值,统计的数量越多,越接近该理论值。
(2) 彩 球 组 合 类 型 之 间 的 数 量 比 代 表 的 是 显 、 隐 性 性 状 数 量 比 : 显 性 ∶ 隐 性
≈ 3∶1。
合作探究
1.为什么每个小桶内的d小球和D小球数目都是10个?两小桶中各装20个小球符 合自然界的实际情况吗?
确保两种类型的配子数目相等; 分别代表含有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的配子; 不符合,自然界中雄配子数量远大于雌配子。
支持,这样分离假说就成为分离定律。 2. 应用分离定律时,可简化理解为:
Aa(体细胞)→1/2A+1/2a(配子)
巩固练习
(完整版)《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教学设计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本实验既是模拟实验又是定量分析实验,属于部分探究活动,学生主要完成数据收集、记录、统计、概括和推理,解释实验结果,反思与改进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据比较和概括,从中发现问题,驱动学生主动从各方面进行误差分析。
当学生思维活跃时候,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方案,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模拟实验理解。
本实验设计基本按照“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顺序进行教学。
新课程标准提倡以探究、理解、体验、分享与合作等新型学习方式。
按部就班实验,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
所以我大胆将实验稍作修整,1除了模拟本实验(即孟德尔自交实验)外,设置实验模拟孟德尔测交试验,即开拓学生思维,又对本节课内容前呼后应。
2本实验课本操作简单,学生实验操作和统计实验结果没有障碍,但有些学生会不认真对待,小组分配改变传统两人,设置3人一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实验中一个学生抓球,另一个学生做记录,第三位同学监督并负责将小球放回原处及摇匀小球,增强实验数据准确性。
二、实验教学分析1.学习任务分析“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1章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中教学内容,是本书第一个实验。
本实验是对孟德尔假说间接具体的体验。
通过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使学生亲身活动,将抽象的、肉眼看不见遗传因子分离、配子随机结合与遗传结果关系直观、明了地体现出来,进一步体验孟德尔提出的假说,锻炼学生合作探究能力,贯彻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兴趣,倡导协作探究精神。
同时为认识和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减数分裂、受精作用过程中分离和组合情况奠定基础。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通过“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的学习,对孟德尔杂交实验过程和孟德尔提出的假说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对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会与性状分离比之间关系还不太清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一、实验原理
由于进行有性杂交的亲本,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发生分离;受精时,雌雄配子又会随机结合成合子。
因此,杂合子杂交后发育成的个体,一定会发生性状分离。
本实验就是通过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来探讨杂种后代性状的分离比。
通过模拟小实验,可说明孟德尔假设推论出的杂种后代几种基因组合及数量比是否正确。
二、目的要求
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和理解“基因的分离和随机结合”与“生物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为进一步学习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材料用具
小塑料桶2个,2种色彩的小球各20个。
四、方法步骤
观察: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两个小塑料桶放在讲桌上,向甲桶里分别放入两种颜色(分别标有D和d)的小球各10个(代表雌配子)。
向乙桶里分别放入另两种颜色(分别标有D和d)的小球各10个(代表雄配子)。
分别摇动甲、乙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合。
请一位学生上讲台来抽取:第一次从甲桶中取出D,从乙桶中取出d,给合为Dd,请同学们记录。
第二次抓取组合为dd,第三次组合为Dd,第四次……第10次为Dd。
提问:随机抓取10次,请同学们统计结果,是否山现三种基因组合,且性状分离比是否为1:2:1?(答:不是。
)
提问:如果连续抓取100次或更多欢,情况又会怎样呢?(答:会越来越接近孟德尔的
1.分别摇动甲、乙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合。
2.分别从两个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这表示让
雌配子与雄配子随机结合成合子。
每次抓取后,记录
下这两个小球的字母组合。
3.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按上述方法重
复做50~100次(重复的次数越多,结果越准确)。
4.统计小球组合分别为DD、Dd和dd的数量,并
将统计结果填写在《实验报告册》上。
5.计算小球组合DD、Dd和dd之间的数量比,以
及含有小球D 的组合与dd组合之间的数量比,并将计算结果填写在《实验报告册》上。
五、结论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合理的结论,将结论填写在《实验报告册》上。
讨论
1.如果再从两个小桶内重复抓取一次小球,在取出小球前,你能估算出DD、Dd和dd 组合的机会各是多少吗?
2.通过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你对哪些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3.假如当时孟德尔只统计了10株豌豆的性状,那么,他还能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么?
讲述:由这一模拟试验我们知道了随机事件的概率是在数据越大的情况下越接近,所以孟德尔在统计豌豆杂交分离比时是统计了上千株的豌豆。
如果只统计10株足得不出这一结论的。
同时,通过这一试验,也证明了孟德尔的假设推论是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