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合成工艺第9章体型缩聚原

合集下载

第九章-体型缩聚原理及及生产工艺

第九章-体型缩聚原理及及生产工艺
二、体型缩聚的特点
特点:在体型缩聚中,当反应程度达到某一值时,体系中 会突然出现凝胶化现象。
2
高聚物合成工艺
凝胶化:在交联型逐步聚合反应中,随聚合反应的进 行,体系粘度突然增大,失去流动性,反应及搅拌所产 生的气泡无法从体系逸出,可看到具有弹性的凝胶或不 溶性聚合物的明显生成。这一现象称为凝胶化。
20
高聚物合成工艺
以酸酐为固化剂的固化反应实际上是酸酐上的羧基与 环 氧树脂主链上的羟基反应,首先形成单酯,单酯再与
另一环氧树脂大分子主链上的羟基反应生成双酯,或酸 酐上的羧基与环氧树脂上的环氧基反应。
以二元胺为固化剂的固化机理
CH2 CH CH2 + H2N R NH2 + CH2 CH CH2
第九章
体型缩聚原及及生产工艺
高聚物合成工艺 1
第一节 体型缩聚概述
一、基本概念
体型缩聚的定义:在缩聚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单体只 要有一种单体具有两个以上官能团(f>2),缩聚反应将 向三个方向发展,生成支化或交联结构的体型大分子的 缩聚反应,称为体型缩聚。 由体型缩聚合成的缩聚物称为体型缩聚物。
体型缩聚物的特点: 不溶不熔
O
O
CH2 CH CH2 N R N CH2 CH CH2 +
OH
HH
OH
2CH2 CH CH2
O
CH2 CH CH2 N R N CH2 CH CH2
OH
CH2 CH2 OH
HO CH CH OH
CH2 CH2
21
高聚物合成工艺
3.固化剂用量的计算 用胺做固化剂时其用量一般为环氧树脂质量的10%~ 15%;用酸酐做固化剂时其用量一般为环氧树脂质量 的10%~20%。 用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酰胺做固化剂时,其用量一般 是:w(环氧树脂): w(聚酰胺)=1:1(质量比)。 为了提高胶粘强度,可以用几种固化剂混用。 四、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生产工艺 1.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结构和分类

高分子化学第九章 高分子化学反应详解

高分子化学第九章 高分子化学反应详解
根据聚合度和基团(侧基和端基)的变化, 聚合物的化学反应可分成以下几类:
(1)聚合度相似的化学反应
聚合度基本不变而仅限于侧基和端基的变化
(2)聚合度变大的化学反应
交联、接枝、嵌段、扩链
(3)聚合度变大的化学反应
降解、解聚
10
第二节 聚合物功能基反应
影响聚合物功能基反应能力的因素:
(1)物理因素 (2)化学因素
1
• • • • • •
高分子化学反应的特征及分类 聚合物功能基反应 聚合物的交联和接枝 聚合物的扩链反应 聚合物的降解反应 聚合物的老化和防老化
2
第一节 高分子化学反应的特征及分类
根据聚合度和基团(侧基和端基)的变化,聚 合物的化学反应可分成以下几类:
• (1)聚合度相似的化学反应:聚合度基本 不变而仅限于侧基和端基的变化; • (2)聚合度变大的化学反应:交联、接枝、 嵌段、扩链等; • (3)聚合度变大的化学反应:降解、解聚 等。
11
一、 物理因素
• 1. 结晶的影响
对于部分结晶的聚合物,晶区分子的取向 度高,分子间作用力大,低分子试剂不易扩散 进去,反应往往只限于无定形区。无定形物处 于玻璃态时,链段被冻结,不利于低分子扩散, 反应最好在Tg以上或使其适当溶胀后。
12
• 2. 溶解性的影响
聚合物的官能团反应若始终在粘度不 大的溶液中进行,则反应速率较高,可 消除形态方面的影响。但聚合物在进行 化学变化后,其物理性能常常也随之而 变:例如溶解性能的改变对其进一步的 化学反应必然带来很大的影响。
• 一、纤维素的化学改性
O
CH2OH HH O O OH H

H
H OH
OH OH H H HH O

体型缩聚

体型缩聚
= 2 ~ 5 m + n = 4 ~ 1 0m
C H O H 2
预聚体的结构可粗略的表示为
O H O H O H O H C H H O C H C H C H C H C H O H 2 2 2 2O 2 2 C H O H 2
10
② 碱法酚醛树脂预聚体的固化 O H O H C H O H C H O H + 2 2
24
R R+ C H C H +C H H 2C C H C H C H 2 C H
R H C H + C R C H C H
R C HC H +
R C HC H C H 2 C H
2
R CH CH CH CH CH
R
CH
25
R 2 CH CH CH2 CH
R CH C H CH2 CH CH CH2 C H CH R
( n + 2 ) C H C H C H C l + ( n + 1 ) H O 2 2 O 环氧氯丙烷
C H 3 C C H 3
双酚 A
( n + 2 ) N a O H O H
15
C H C H C H 2 2O O
O
C H 3 C C H 3
C H 3 C C H 3
O [ C H C H C H 2 2 O H
21
粘结技术: 环氧树脂有优异的粘结性能,能粘结木材、 陶瓷、金属、玻璃,故称万能胶。在进 行粘结之前先对被粘表面进行表面处理, 如除油、除锈、干燥等。将所需环氧树 脂和固化剂称量好并搅拌均匀,涂在被 粘表面上并加压固化。室温固化需48小 时以上,加热至100~120℃,2~3小时。

聚合物合成工艺

聚合物合成工艺
2.2.2 其他原料路线
植物、农副产品 糠醛、纤维素脂、纤维素醚等。
2.2.3 中国资源情况展望
煤炭资源丰富 石化基地:大型乙烯装置
第3章 自由基聚合生产工艺
本体聚合 乳液聚合 悬浮聚合 溶液聚合
3.1 自由基聚合工艺基础和本体聚合生产工艺
3.1.1 自由基聚合工艺基础
自由基聚合引发剂
1.特点:产品不能精制提纯,因此,对聚合反应工艺条件和设备 要求很严格;同一套装置要求生产不同牌号的产品。
2.聚合实施方法 自由基聚合:本体、乳液、悬浮、溶液 离子与配位聚合:本体、溶液
3.聚合反应的操作方式 间歇聚合:分批生产,适于小批量生产; 连续聚合:自动化程度高,质量稳定,适合大批量生产。
4.聚合反应器 管式、塔式、釜式、特殊形式 反应热排除方式:夹套冷却、内冷管冷却、反应物料部分闪蒸、反 应介质预冷、回流冷凝器冷却等。 搅拌器形式:平桨式、旋桨式、涡轮式、锚式、螺带式
1.3.5 聚合物后处理过程
后处理过程主要是脱除水分和有机溶剂的干燥过程。 1 合成树脂:采用气流干燥、沸腾干燥;干燥后得到的粉
状树脂,一般要添加稳定剂、润滑剂等添加剂,经混 炼、造粒制得粒状料(PVC除外)。 2 合成橡胶:采用箱式干燥机、挤压膨胀干燥机干燥。干 燥后进入压块机压制成25kg大块。
3.3.2 聚合工艺
常用釜式反应器、半连续操作。
3.3.3 后处理
聚合物溶液:脱除单体,浓缩或稀释至要求的固含量。 固体聚合物:真空蒸发脱单体、有机溶剂; 水溶液:干燥机脱水。
▲3.4 乳液聚合生产工艺
▲应用:合成树脂如PVC、聚醋酸乙烯、聚丙烯酸酯等; 合成橡胶如SBR、NBR、CR。
▲特点: 优点:聚合反应热清除较容易; 反应体系粘度低; 分散体系的稳定性优良,可连续操作; 产品乳液可直接用作涂料、粘合剂、表面处理剂。 缺点:分离过程较复杂,产生大量废水,直接干燥能耗大; 聚合物杂质含量较高。

高化之体形缩聚反应.ppt

高化之体形缩聚反应.ppt
定程度后,体系粘度会突然增大,呈现出 有弹性的凝胶状态,随后即形成不溶不熔 的坚硬固体。
这种体系粘度突然增大形成凝胶的现 象,称为凝胶化。gelation
出现凝胶时的反应程度称为凝胶点, 用 PC 表示。它实际上是临界反应程度。
the critical extent of reaction
5
P<PC 聚合物分子量较小,可以溶、熔。 P→PC 聚合物溶解性变差,但仍可熔融。 P>PC 聚合物已交联,不能再溶、熔。
实验值 PC = 0.75 ~0.80
10
3.3.4. 结构预聚物 structural prepolymer
结构中具有特定的活性端基或侧基,是线 形低聚物,它本身一般不能继续聚合而交联, 需加入固化剂成型固化 。
curing agent
如: 环氧氯丙烷 双酚A
碱催化 环氧树脂预聚物 epoxy resin
凝 胶 点 ( 临 界 反 应 程 度 ) PC, 在 合 成 无 规预聚物的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反应只能在接近PC时停下来。然后将预 聚物成型固化,制成制品。
6
例:碱法酚醛树脂
第一步:
苯酚 + 甲醛 缩聚(PC) 酚醛预聚物
HOH2C
OH
OH
—CH2—
H O H 2C CH2OH
OH CH2
11
CH3
(n+1) HO
C
CH3
CH2 CH CH2 [ O
O
OH + (n+2) CH2 CH CH2 Cl
O
CH3
C
O CH2 CH CH2 ] n
CH3
OH
CH3
O
C

高分子合成工艺第九章

高分子合成工艺第九章


缩聚反应生成的小分子化合物须及时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 法除去,其残存量对聚合度产生明显影响。
§9.1.2 体型逐步聚合 单 体
平均官 能度 f>2
至少有一种单体含有两个以上官能团的低分子化合物;
体型缩聚物
酚醛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环氧 热固性 塑料 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等;
n a-A-a + n b-B-b b
这类树脂根据反应深度(P)可区分为A、B和C三阶段:
P<Pc时为A阶树脂; 可熔可溶状态; P接近Pc时为B阶树脂; 可熔化但几乎不 溶解; P超过Pc时为C阶树脂 不熔、不溶状态
不能发生缩聚反应的合成树脂
这一类合成树脂基本上由缩聚反应合成,但进一步形成 体型高聚物,不是靠缩聚反应,而是依赖分子中存在的双键 加成聚合反应或环氧基团开环聚合反应等。
数均结构单元数
N A (1 + 1 / r ) / 2 1+ r = Xn = [N A (1 − P ) + N B (1 − rP )]/ 2 1 + r − 2rP
此式反映了单体原始配比与反应分率与产品数均结构单 元数的关系式
两种极限情况下:
当A、B两单体配比相等即r=1时,则: X n
1 = 1− P
CO
n
OH
粘度稳定剂
作用:不仅使粘度稳定,而且具有控制产品分子量作用。
☆ 反应析出的小分子化合物必须及时脱除
为了使缩聚反应向生成高聚物的方向顺利进行
必须将反应生成的小分子化合物及时脱离反应区。 工业生产中采用的方法: 薄膜蒸发; 溶剂共沸高温加热; 真空脱除; 通惰性气体带出; 由于反应后期物料处于高粘度熔融物状态,而且小分 子化合物浓度甚低,所以要求 高真空方可脱除。

《体型缩聚》课件

《体型缩聚》课件

03
体型缩聚的工艺流程
材料准备
确定材料种类
根据产品需求和工艺要求 ,选择合适的聚合物材料 ,如聚乙烯、聚丙烯等。
材料干燥
确保材料干燥,以避免成 型过程中出现气泡等问题 。
配料与混合
根据需要添加助剂、色母 粒等配料,确保材料性能 符合要求。
模具设计
确定模具结构
模具材料选择
根据产品形状和尺寸,设计合理的模 具结构。
选用耐高温、耐腐蚀的模具材料,确 保长期使用稳定性。
模具温度控制
设计适当的加热和冷却系统,以控制 成型过程中的模具温度。
浇注与固化
浇注
将准备好的材料注入模具,确保 填充均匀。
温度控制
控制成型温度,使材料在模具内充 分流动和固化。
压力调节
根据需要调节注射压力,以促进材 料填充和减少气泡。
脱模与后处理
实例二:航空航天器制造
总结词
体型缩聚在航空航天器制造中具有重要 作用,能够满足航空航天领域对高性能 材料和复杂结构的特殊要求。
VS
详细描述
航空航天器制造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高 性能材料和复杂结构,如复合材料、钛合 金等。体型缩聚技术能够通过精确控制成 型过程和材料特性,制造出满足特殊要求 的零部件和组件,如飞机机翼、发动机部 件等,提高航空航天器的性能和安全性。
生物医学应用
某些高分子聚合物可用于 制备药物载体、组织工程 支架、人工器官等生物医 学材料。
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体型缩聚方法简单易行,可合成结构规整、分子量可控的高分子聚合物,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局限性
体型缩聚过程中,聚合反应通常是不可逆的,导致反应不易控制,容易产生凝胶化现象,影响产物的 质量和性能。此外,反应过程中释放的小分子副产物难以完全除去,可能影响聚合物的纯度和性能。

聚合物合成工艺体型缩聚原

聚合物合成工艺体型缩聚原

聚合物合成工艺体型缩聚原1. 引言聚合物合成工艺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工艺,用于制备聚合物材料。

聚合物是由许多单体分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材料。

在聚合物合成过程中,体型缩聚原是一种关键的原料。

本文将介绍聚合物合成工艺中体型缩聚原的相关知识。

2. 聚合物合成过程聚合物合成一般分为三个步骤:引发、传递和终止。

在引发阶段,引发剂会引发单体分子之间的链式反应。

在传递阶段,单体分子会与体型缩聚原发生反应,形成更长的聚合物链。

在终止阶段,反应停止,形成最终的聚合物产物。

3. 体型缩聚原的定义体型缩聚原是一种可以与单体分子发生反应的小分子化合物。

它可以在聚合物合成过程中引发传递反应,使聚合物链得以增长。

体型缩聚原的选择对聚合物的性能和结构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体型缩聚原包括甲醇、乙醇、丙醇等。

4. 体型缩聚原的特性体型缩聚原应具有以下特性:- 反应活性:体型缩聚原应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能够与单体分子快速发生反应。

- 选择性:体型缩聚原应具有与单体分子发生特异性反应的能力,避免与其他反应物发生副反应。

- 可控性:体型缩聚原应具有可控的反应速度和程度,以确保聚合物链的合适长度和分布。

5. 常见的体型缩聚原5.1 甲醇甲醇是常用的体型缩聚原之一。

它与许多单体分子都能够发生反应,具有较高的活性。

甲醇的反应速度较快,能够快速引起聚合物链的增长。

然而,甲醇也具有一定的毒性,需要注意安全使用。

5.2 乙醇乙醇是另一种常见的体型缩聚原。

它与一些特定的单体分子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可以在聚合物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乙醇的反应速度较快,但不如甲醇活性高。

乙醇更常用于特定的聚合物合成过程中。

5.3 丙醇丙醇是一种较少使用的体型缩聚原。

它与某些特殊的单体分子具有优异的反应性。

丙醇的反应速度较慢,但与其他体型缩聚原相比,它的选择性更好。

因此,丙醇常用于需要控制聚合物链长度和分布的聚合物合成过程中。

6. 体型缩聚原的优化体型缩聚原的优化是聚合物合成工艺的重要环节之一。

第九章 体型缩聚原理及及生产工艺

第九章 体型缩聚原理及及生产工艺
加成反应是苯酚或脲或三聚氰胺上的活泼氢原子转移 到甲醛分子上生成羟甲基的反应,亦称为羟甲基化反应,
可在酸或碱的催化作用下进行,在碱催化作用下反应比 较温和;
缩合反应是生成的羟甲基上的羟基与苯酚(或脲或三 聚氰胺)上的活泼氢原子反应,缩出小分子H2O生成低 聚体的反应。加成和缩合不断进行,得到相对分子质量 为数百至数千的低聚物。
8
高聚物合成工艺
第三节 醇酸树脂低聚物的合成和固化反应
醇酸树脂:多元醇和多元酸通过缩聚反应而得到的具 有反应活性的低聚物称为醇酸树脂。
一、醇酸树脂低聚物的合成
邻苯二甲酸酐与丙三醇的缩聚反应是丙三醇(甘油)的
伯羟基与邻苯二甲酸酐酯化生成邻苯二甲酸单甘油酯或
邻苯二甲酸双甘油酯。
O
H2C OH
O + HC OH
O
HO CH2CH CH2O OH
O OH
O
H2C Oh
O
或 HO CH2CH CH2O OH
O
O CH2CH CH2OH
OH
9
高聚物合成工艺
二、醇酸树脂低聚物的固化
OO
O
HO CH2CH CH2O OH
+ O CH2CH CH2O HO
O HO
O O CH2 CH CH2
O
O O
O
O
O
O
O CH2 CH CH2
O O
O OH
O OH

支低
构聚
,物
最的
后仲
固羟
化基
形与
成 体
羧 基
型反
聚应
合 物
形 成
。支
10
高聚物合成工艺
第四节 不饱和聚酯树脂低聚物的合成和固化反应

缩聚生产工艺ppt课件

缩聚生产工艺ppt课件
Xn = 2 DP
病原体侵 入机体 ,消弱 机体防 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设令Na、Nb分别为官能团a、b的起始数,官能团a的反应程度为P, b分子过量即Nb>Na
则 a官能团的反应数为 NaP (也是b官能团的反应数) a官能团的残留数为 Na-NaP b官能团的残留数为 Nb-NaP a、b官能团的残留总数为 Na+Nb-2NaP
该路线是1973年开始工业化生产的。
+ CH2=CH2 O2
+ CH2 CH2 H2O
O
CH2 CH2 O HO-CH2CH2-OH
其反应如下:1)加成
HOOC-
-COOH + 2 CH2-CH2 O
HOCH2CH2COOC- -COOCH2CH2OH
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
病原体侵 入机体 ,消弱 机体防 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2)缩聚:同样把异缩聚变成均缩聚,保证等当量配比。
nHOCH2CH2COOC- -COOCH2CH2OHO NhomakorabeaO
H OCH2CH2 OC
优点:①工艺简单、先进
C OCH2CH2 OH
n
②对苯二甲酸纯度要求不高
③反应速度快(加成这一步),设备利用率高
缺点: ①安全性差
②加成反应为强放热反应,工业中不易控制
(2).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是芳香族二元酯的一种,在常温下,外观为白色结晶 粉末,无毒、易燃,其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至一定比例,遇热能发生爆 炸。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由对苯二甲酸与甲醇酯化,然后经重结晶或真空蒸 馏制得。

高分子化学课件PPT体型缩聚物

高分子化学课件PPT体型缩聚物
2
第七章 逐步聚Biblioteka 反应在醇酸树脂制备中,常加入不饱和脂肪酸或干性油参与 缩聚,可得到含有双键的预聚物。这种预聚物在催干剂的 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反应而交联。交联速度取决于双键 的含量。不饱和脂肪酸或干性油在醇酸树脂中的含量称为 油度。短油度: 35~45%;中油度: 46~60%;长油度: 61~ 70%;极长油度: >70%。常见的不饱和酸有:
环氧值:100克环氧树脂中的环氧基团摩尔数。
11
第七章 逐步聚合反应
采用多元羧酸或酸酐固化时,交联反应是羧基与预聚物 中的仲羟基及环氧基之间的反应,必须在加热条件下进行, 因此称为热固化。 O CH CH O COOH + 用多元羧酸或 O OH O 酸酐固化时,用 O H C CH CH 量不能从理论计 CH O O CO O CH CH CH OH 算,只能通过实 O 验确定。
端羟基聚酯通常由二元羧酸和过量的二元醇反应制得。
15
第七章 逐步聚合反应
(4)不饱和聚酯 不饱和聚酯通常指的是聚合物链中含不饱和键的聚酯, 如顺丁烯二酸酐(马来酸酐)和乙二醇的缩聚产物。
O n O O + n HOCH2CH2OH ( OCH2CH2 OOC CH CH CO)n
不饱和聚酯的交联固化一般通过加入的烯类单体如苯乙 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反应来实现。 不饱和聚酯的主要用途是制备玻璃钢复合材料。
2 2 2 2
H2C CH CH2 O H
+
CH OH
- H+
HO CH2 CH CH2 O CH
12
第七章 逐步聚合反应
(2)酸催化酚醛树脂 当苯酚和甲醛的摩尔比大于1(例如6:5),并用酸作 催化剂的情况下,可得到热塑性的结构预聚物。

体型缩聚

体型缩聚

平均官能度由羧基来计算
反应到 P = 0.99 时
P = 1.0 时 得到的尼龙-66的分子结构式应为
2.7.3 凝胶点的Flory统计法预测
1. 等活性概念成立 2. 所有缩合反应均在分子间进行,不发生 分子内缩合

统计法的基本观点是若产生凝胶,则分
子链中必须有多官能团的支化单元

因此,是否出现凝胶,就要计算由一个
体型缩聚
2.7.1 概 述

形成体型结构缩聚物的缩聚反应,称为 体型缩聚
能形成三维体型(网状)结构聚合物的缩聚反应
首要条件: 必须有官能度大于 2 的 单体参加 ( f = 3,4…………)

链增长反应可向多个方向进行,即可产 生支链,继而形成体型结构
不熔融不溶解,尺寸稳定性好,耐腐蚀, 耐热性好
例 如

2mol的丙三醇和3mol的二元酸进行体型缩聚
r = 1, ρ= 1
则临界支化系数αC=1/(f-1)=1/2,凝胶点
PC = 1/(3-1)1/2 = 0.707

也就是反应程度达到0.707时就产生凝胶化现象
又 如:


2mol的丙三醇,1mol的二元醇和4mol的二元 酸体系 r =1,ρ=2×3/(2×3+1×2) =3/4,αC=1/2
支化系数α ~ f之间的关系 如果支化单体的官能度为 f,则链末端支化 单元残留的官能度为 f-1 因此这支化单元的一个臂连接上另一个支 化单元的几率就是1/(f-1)



当反应程度达到临界凝胶点时,则每个 连上去的支化点单元应至少有一个臂再 连接上另一个支化点单元
如此下去才能形成分子量无限大的情形。 因此凝胶产生的临界支化条件为1/(f-1)

第9章 聚合物化学反应

第9章 聚合物化学反应

对小分子物质的 扩散都有着不同 的影响,从而影 响到基团的反应 能力。
1. 物理因素
(1) 聚合物聚集态的影响
处于结晶态的聚合物几乎不能参加化学反应,即使 发生也仅限于聚合物中的非结晶区。
例:PE的氯化(CPE的制备) ➢ 溶液法(CCl4)制得的氯化PE的Tg和硬度较 高
➢ 将PE颗粒悬浮在惰性溶剂(如水)中进行 氯化,制得的氯化PE的Tg和硬度较低。
例2:PVC与锌粉共热脱氯成环
链上氯残 留率降为 13.5%
第九章 聚合物化学反应 9.3 聚合物的基团反应
9.3 聚合物的基团反应
一、 聚合物的相似转变 聚合物与低分子化合物反应,仅限于侧基或端基 转变, 而聚合度基本不变的反应,称为聚合物的 相似转变。
聚合物的侧基官能团反应(酯化、醚化、卤化、 磺化、硝化、酰胺化、缩醛化、水解、醇解等)
例1:PVA的缩甲醛
CH2
+ CH2O 缩醛化
CH CH2 CH CH2 CH2
OH
OH
OH
CH2 CH CH2 CH CH2
O CH2
O
OCH2OH H2C HC H2C
链上羟基残 留率达到6 %~10%
CH CH2 CH2
O
OH
CH2 O
CH
2. 化学因素
(4) 基团的隔离作用或“孤立化”--几率效 应
一、聚合物的相似转变
4.烯烃的氯化和氯磺酰化 5.聚丙烯酰胺—高分子聚电解质 6.环化反应—PVA的缩醛化、PAN热解 7. SBS加氢反应
一、聚合物的相似转变
1. 芳环取代反应
可用离子交换树脂作为示例:
磺化—强酸型正离子交换树脂 氯甲基化—负离子交换树脂

聚合物合成之缩合聚合生产工艺

聚合物合成之缩合聚合生产工艺
子副 产物的分子百分数na三者之间的 近似关系:
Xn =(K/ na)1/2 • 可采用真空以及时把生成的低 分子副产物移除,使平衡向有利 于形成高分子的方向移动。
可编辑ppt
在缩聚反应中,在低分子物的各种含量
情况下,K和Xn之间的关系 12
影响缩合聚合生产工艺的主要因素
如果A/B=2,即A过量100%,理论上只能得到ABA,平均聚合度DP=1; 若A/B=1.5,即A过量50%,理论上只能得到ABABA,所以DP=2。 过量的A把分子链的端基B封起来,因此不能连续反应。 可得到以下公式:
DP = 100/q
式中,q为过量单体的过量摩尔百分数。
可编辑ppt
9
影响缩合聚合生产工艺的主要因素
(2)按产物结构分为
线型缩聚 体型缩聚
(3)按单体种类分为
均缩聚 异缩聚(混缩聚) 共缩聚
可编辑ppt
5
缩聚反应的分类
(4) 按在反应中生成的特征基团分类
缩聚生成物中常见的特征基团
反应类型 聚酯化反应 聚酰胺化反应 聚醚化反应 聚氨酯化反应 成环缩聚反应 甲醛与苯酚、脲、三聚氰胺等反应 聚硅醚化反应 可编辑ppt
▪ 30年代尼龙-6和尼龙-66问世,开始了合成纤维的生产; ▪ 50年代聚酯纤维开始工业化生产,并很快跃居合成纤
维的第一大品种。
可编辑ppt
3
缩聚反应的特点
缩聚反应与加聚反应的基本比较
项目
加聚反应
缩聚反应
大分子链形成的特点
按链节进行
按链段进行
反应过程中活性大分子的数目
不变
减少
单体分子的消失
在反应的后期
(2)带有相同官能团(a—R—a)但本身不能进行缩聚反应,只能同另一类型 (b—R—b)单体进行反应。必须严格控制两种单体的等摩尔比。

第九章 线型缩聚高聚物的生产工艺

第九章  线型缩聚高聚物的生产工艺

芳香族聚酰亚胺类 以均苯四酸二酐与4,4′-二氨基 二苯醚缩聚生成的聚酰亚胺最为主要。此外还发展了其 他芳香族四元酸与芳二胺合成的聚酰亚胺以及芳香族三 元酸与二元胺合成的聚酰胺-酰亚胺等。 芳香族聚杂环类 包括经缩聚反应合成芳杂环从而得到 聚合物的各品种,例如聚苯并咪唑、聚苯并噻唑、聚苯 并噁唑、聚苯并咪唑吡咯酮等。
1.原料配方设计
单体,催化剂、分子量调节剂、稳定剂等。 用作合成纤维时还需要添加消光剂,必要时须添加 着色剂。 由于线型缩聚物的熔融粘度甚高,所以通常不再进 行熔融混炼以添加其他组分,而是将生产合成纤维 或热塑性塑料制品所需的各种物料组分全部在原料 配制过程中加入到聚合系统中。
(1)单体 几种情况: 1. 两种不同官能团的单体之间进行(官能团摩尔数严 格相等) 2. 生成盐(二元酸与二元胺) 3. 一种单体可脱除(过量) 4. 同一分子含有两种官能团

Q Xn
0.5 0.33 3
0.9 0.052 19
0.95 0.025 39
0.99 0.005 199
0.999 0.0005 1999
→1 →0 →∞
由计算公式和计算数据可知:b官能团过量越少(或Q越 小),产物聚合度越大。
●结论 要想得到高相对分子质量的缩聚产物,必须 保证官能团的等物质量的配比(极少过量)。 工业实例:生产尼龙-66采取先将单体一对 OOC(CH ) COO 为单体。 一成盐 H N(CH ) N H
nw = 0.001 ② nw = 0.003 ③ nw = 0.01 ④ nw = 0.03 ⑤ nw = 0.1 ⑥ nw = 0.3 ⑦ nw = 1 ⑧ nw = 3 ⑨ nw = 10 ⑩ nw = 30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由不饱和单体的分子内碳-碳双键经氧化反应生成
环氧树脂
O
C
CH2
O
氧化反应
O
C
CH2
O
O
O
环氧树脂的合成路线
工业上,以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的环氧 树脂最为重要。
其次,是酸法酚醛树脂与双酚A合成的酚醛环氧树 脂(用作防腐基材)。
酚醛树脂中的-CH2OH
活性-H
醇酸树脂中的-COOH和-OH等
产物在单独受热或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进一步 发生缩聚等反应转变为体型聚合物
9.1.3具有反应活性低聚物的种类
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反应阶段在A阶程度。
即使反应程度P小于凝胶点Pc=P<Pc;
Pc=2/f<1,f为体型缩聚中单体的平均官能度。
由可发生缩聚反应的官能团数目为2,3-体系或2,4- 体系的单体合成,如
甲醛(2官能度)+苯酚(3官能度)
酚醛树脂
甲醛(2官能度)+尿素(4官能度)
脲醛树脂
马来酸酐(邻苯二甲酸酐,2官能度)+甘油(3官能度)
醇酸树脂
9.1.聚合物中,仍含有可进行缩聚或 进一步反应的基团。如
①反应为间歇式,规模较小,一般几百t/a~几千t/a ②主反应器为反应釜 ③起始阶段在水溶液中进行(甲醛为37%的水溶液) ④聚合反应需用催化剂(酸或碱),否则反应太慢 ⑤反应后期需根据需要进行脱水
9.2.2预聚物为可不能发生缩聚反应的合成树脂生产工艺 以环氧树脂的生产较具有代表性,详见9.4节。
CH CH St
+St
CH CH
CH CH
+St CH CH
St
St
CH CH
9.4 环氧树脂生产工艺
9.4.1概述 环氧树脂(Epoxy Resin)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
上环氧基团的合成树脂。一般指脂肪族、脂环族或芳香
族链段为主体的高分子预聚物。
①典型的环氧树脂具有以下结构
②环氧基团含量的表示方法
由体型缩聚反应合成的缩聚物称为体型缩聚物
体型缩聚物均属于热固性树脂。一旦成型后,不可再进 行加工。
9.1.2生产方法---分阶段生产
①第一阶段-预聚 具有反应活性低分子量合成树脂的
生产 这类树脂分子量低(几百至几千),含有大量活性基团
还可继续反应,分子结构为线型或支链型,外观为液体 或脆性固体,具有可溶可熔的特点。
①酸法酚醛树脂的固化 常采用海克沙(乌洛托品或六次甲基四胺)
进行固化 反应式:
N
CH2
CH2
CH2
OH
OH
N CH2
+
CH2
CH2
N
N
CH2 OH
CH2
OH
OH
CH2
CH2 N
CH2
OH CH2
4~12
海克沙固化 酸法酚醛树 脂反应式
CH2 OH
CH2 OH
CH2 N
9.3.2反应性官能团不能发生缩聚反应的低 聚物的固化
环氧树脂的合成路线
根据生产环氧树脂使用的起始原料和反应原理不同。主 要分为两类
1)多元酚或多元氨基苯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制得
通过多元酚或多元氨基苯在催化作用下形成的亲电或亲 核性反应中心,与环氧氯丙烷开环加成
再在碱的作用下脱去HCl形成环氧基团 重复以上过程制得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的合成路线
环氧基团是环氧树脂的特性基团,其含量是环氧树脂最 主要的指标。
目前在生产和应用上,关于环氧基团含量的表示有三种
方法
a.环氧当量 指含有1mol环氧基团环氧树脂的质量。即
环氧当量=分子量/2。 在美国、日本、西欧普遍采用该法表示环氧树脂中环氧
基团的含量。 环氧树脂分子量越大,环氧当量越大。
环氧基团含量的表示方法
②环氧树脂
RNH2 + CH2-CH O
种类很多,以胺类固化剂为例,反应式:
RN
CH2 CH
+ CH2-CH
H
OH
O
CH2 CH RN
OH CH2 CH
OH
③分子链中含不饱和双键的树脂(不饱和聚 酯)的固化
该类聚合物的分子中含有双键,通过不饱和单体(如St) 与之共聚,进行固化。反应式:
CH CH
9.3热固性树脂的固化
9.3.1反应性官能团可发生缩聚反应的合成树脂的固化
一般采用加热固化的方法,如碱法酚醛
OH
OH
HOCH2
CH2OH +
HOCH2
CH2OH
CH2OH HOCH2
OH
CH2OH
CH2OH
体型大分子
CH2OH
9.3.2 反应性官能团不能发生缩聚反应的低 聚物的固化
采用加热+固化剂的方法进行固化
注意:实际生产中,Pc可能与理论值有一定差异
A阶
B阶
C阶
可熔可溶 可熔不可溶 不可熔不可溶
线型分子 支化或轻度交联物 交联物
9.1.3 具有反应活性低聚物的种类
②反应性官能团为不能发生缩聚反应的合成树脂 该类低分子聚合物由可发生缩聚反应的官能团数目
为2,2体系的单体合成 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控制单体配比,来调节产物分子
b.环氧值 每100g树脂中所含有环氧基团摩尔数量
这种方法在计算固化剂用量时,比较方便和直观。 我国采用该法表示
c.环氧质量分数 每100g树脂中含有环氧基团的质量 (g)
该法被原苏联、东欧地区普遍采用 以上三种方法可以相互换算
即:环氧当量=100/环氧值 环氧值=环氧质量分数/43(43为环氧基的分子量)。
量,生产具有一种活性端基的低分子聚合物,单独
加热不可使之固化。 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等
需通过适当的交联剂进行固化。
主要工业化品种简介 -王久芬,P126-129
酚醛树脂 醇酸树脂 不饱和聚酯树脂 脲醛树脂
9.2 生产工艺
9.2.1预聚物为可发生缩聚反应的合成树脂生产工艺
以酚醛树脂的生产较具有代表性
这类树脂多在合成树脂生产厂进行生产 ②第二阶段-应用与成型阶段 热固性材料的生产 产品包括 热固性涂料、热固性黏合剂和热固性塑料制

这类产品的生产在材料加工企业与塑料制品厂进行
9.1.3具有反应活性低聚物的种类
根据这类合成树脂所含官能团的性质大致分为两类
①反应性官能团为可发生缩聚反应的合成树脂
高聚物合成工艺 第九章 体型缩聚原理与生产工艺
9.1概述
在缩聚体系中,参加反应的单体中只要有一种单体具有 两个以上官能团(即平均官能度f>2),缩聚反应向着 三个方向发展,生成体型缩聚物的缩聚反应称为体型缩
聚反应。
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醇酸树脂、有机硅树脂、不饱 和聚酯、环氧树脂等的合成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