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课时练习题 附加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 三峡 课时作业(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 三峡 课时作业(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4d265f551810a6f52486fc.png)
统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时作业第10课三峡一、基础知识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略无阙.处( )沿溯.阻绝( )回清倒.影( )不见曦.月( ) 飞漱.其间( ) 绝巘.( )重岩叠嶂.( ) 乘奔御.风( ) 属.引凄异( )2. 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B.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C.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D.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良.多趣味( )(2)自非亭.午夜分( )(3)夏水襄.陵( )(4)沿.溯阻绝( )(5)晴初霜旦.( )(6)属.引凄异( )4. 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D.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绝.巘多生怪柏沿溯阻绝.B.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C.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故.渔者歌曰D. 其间....千二百里悬泉瀑布,飞漱其间6. 翻译下列句子。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7. 按要求填空。
(1)《三峡》选自《》,作者,(朝代)卓越的学家。
(2)《三峡》中描写春冬季的水的名句有“,”“,”。
(3)在《三峡》中,作者用“”比喻夏水的迅疾;引用渔者之歌“”渲染秋猿的悲凉之声。
(4)《三峡》中与李白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5)《三峡》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然后做题。
8.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林寒涧肃.(肃杀,凄寒) 素湍.绿潭(急流)B. 不见曦.月(晨曦) 飞漱.其间(冲荡)C. 哀转久绝.(消失) 清荣峻茂.(茂盛)D. 沿溯.阻绝(逆流而上) 回.清倒影(回旋)9.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三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三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48c0b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f.png)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三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9 《三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朗读并背诵课文。
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文章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先写山,写出山高、岭连、峡窄的特点,为下文写水作铺垫。
夏水浩大,所表现出的奔放美最能突出三峡雄伟壮丽的特点,所以先写。
二、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
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
参考答案:春冬之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秋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
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2.沿溯阻绝.绝.哀转久绝.3.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参考答案:1.于,文中是“在”的意思;假如,如果;本人。
2.断,断绝;极,非常;完、止。
3.白色的;不加雕绘装饰的。
四、翻译课文的中间两段,把原文和自己的译文都朗读一遍,边读边体会它们不同的语言特点。
参考答案:译文: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有时候皇帝的命令必须急速传达,这时只要清早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这样快啊。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白色的急流,绿色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两岸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长着很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急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比较:原文的第②段,具体写夏水,突出夏水暴涨、流速迅猛,特点是奔放美。
第③段,具体写春冬的急流、倒影、树、泉、瀑布,特点是清幽美。
《三峡》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参考答案p120 - .doc
![《三峡》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参考答案p120 - .doc](https://img.taocdn.com/s3/m/e0eb0d1e336c1eb91a375df0.png)
《三峡》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参考答案p120 -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一、1.quē chóng xī sù fā jiān tuān dào bǎi shù zhǔ kōng
2.(1)“阙”通“缺”,中断。
(2)上。
(3)快。
(4)连续。
3.(1)B (2)A
4.(1)重叠隐蔽(2)沿溯(3)朝暮
(4)啸鸣(5)凄哀
5.“阙”通“缺” 空缺
6.(1)如果。
(2)有时。
(3)即使。
7.B
二、(一)1.(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1)指代从白帝到江陵。
(2)指代怪柏
3.由山到水。
表现祖国壮丽的风光。
4.侧面表现山高江窄。
印证“每至……久绝”所写山峡秋景之凄凉,渲染一种萧瑟气氛。
5.(1)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2)水大流急。
(3)景物清幽。
(4)环境凄凉。
6.略
(二)1.那公元前秦惠王伐蜀时的千万征夫要“盘”,那唐玄
宗李隆基落荒避蜀是抬他的轿夫要“盘”,那采药砍樵的草民也要“盘”。
2.比喻火车“盘”山蜿蜒而上,从侧面看犹如一把打出的折扇或火车道“盘”山蜿蜒而上,从侧面看就如一把打出的折扇。
3.它吸引人之处在险上,它讨厌人之处也在险上。
或,人们看找它是因为它险,人们抱怨它也是因为它险。
4.“我”的感受险。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6课 三峡 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6课 三峡 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35975ad15abe23492f4d32.png)
初中语文试卷鼎尚图文整理制作第26课三峡练习题及答案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4分)()A.阙处(quē)素湍(tuān)属引(zhǔ)绝(yǎn)B.沿溯(sù)曦月(xī)叠嶂(zhàng)襄陵(xiāng)C.悬泉(xuān)飞漱(sù)哀转(zhuàn)蔽日(bì)D.涿县(zhuō)略无(lüè)绿潭(tán) 凄异(qī)2、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至于/夏水襄陵B.绝/多生怪柏C.虽/乘奔御风D.常有高/猿长啸3、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隐天蔽日(隐瞒)B.良多趣味(确实)C.绝多巘生怪柏(山峰)D.哀转久绝(消失)4、下列句子中“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之至市,而忘操之B.故时有物外之趣C.是吾剑之所从坠D.鞭数十,驱之别院5、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4分)()A.继北京奥运会之后,在21世纪初又举办了一次全球盛会--上海世博会。
B.为了防止校园安全问题不再发生,各个学校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C.予人玫瑰,不仅今天手留余香,而且明天还有可能得到别人回赠的一座玫瑰园。
D.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
6、下面语段空白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4分)()我曾经乘船路过三峡,也游过三峡,相当程度来讲,是奔着唐诗的意境而去的。
唐诗意境的精华在哪儿?________想想看,那时候没有机器船,只有根根悠悠纤绳拉着的舟,江水伴着纤夫号子,时而间几声猿啼,有如闪电划破山谷,惊心动魄,余音缭绕,那才是峡谷中强劲的音符!李白歌:“两岸猿声啼不住”,杜甫吟:“风急天高猿啸哀”,高适唱:“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在他们的诗里,三峡景物中,猿啼是最难忘的。
A.诗人笔下的“猿啼、泪尽、肠断”令人心伤。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三峡》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三峡》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1c703b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5.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三峡》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收获平台一、注音并解释下列加点字:1.略无阙.处()2.不见曦.月()3.沿泝.阻绝()4.绝巘.多生怪柏()5.良.多趣味()6.属.引凄异()二、填空题。
1、《三峡》选自《》,三峡是、和的总称,在重庆市和湖北宜昌之间。
作者,(朝代)学家。
2、《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是:,,。
,,,。
3、故渔者歌曰:“,。
”三、翻译下列句子。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答:2、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答:3、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答:四、与同桌比一比,看谁背得快,写得准确。
赢家可得说一说背诵的小窍门。
1.春冬之时,,。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朝辞白帝彩云间,。
,轻舟已过万重山。
⊙发展空间1、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1)自.非亭午夜分古义:,今义:。
(2)或.王命急宣古义:,今义:。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今义:。
2、“猿鸣三声泪沾裳”中“三”的意思是___(A.概数;B.确数),写出两个含有相同意义的带“三”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
3、体会下面写景语句的语言特点。
(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2)绝巘多生怪柏。
_______(3)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_______4、文中引用“渔者歌”是为了证明什么?5、仁者爱山,智者乐水。
请写出你所喜欢的古诗文中描写山水的佳句,并简要分析。
答案:⊙收获平台一、1.quē,通“缺”,缺口。
2.xī,阳光,这里指太阳。
3.sù,同“溯”,逆流而上。
4.yǎn,山峰。
5.liáng,真,实在。
6.zhǔ,连续。
二、1、水经注疏;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奉节;郦道元北魏地理。
2、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1、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练习题 附加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练习题 附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5e22404693daef5ff73dad.png)
《三峡》练习题一、课文梳理1、标注字音。
阙()曦()襄()溯()漱()2、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
略无..阙处()或.王命急宣()属引..凄异()良.多趣味()3、翻译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_____________________(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用“/”标出句子的朗读停顿。
(1)、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理解识记5、《三峡》是____所著的《水经注疏》中的一段。
《水经注》是______的著作。
6、《三峡》中突出三峡山势的雄伟峻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以比喻手法来突出夏季水暴涨后江水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写春冬季的景物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三、美景品析7、三峡很美,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你能用“三峡的____美,你看_____”的句式说一说吗?示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这样美的三峡,作者共用一百五十余字就描绘得如此出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令人称奇。
请你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写得妙。
(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示例:语文的描写手法美,下面描写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
同时又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外拓展9、下列几段文字与文中哪些内容相关?(1)、陆游《入蜀记》:“夹江千峰万嶂,有竞起者,有独拔者,有崩欲压者,有危欲坠者,有横裂者,有直坼者,有凸者,有洼者,有罅者,奇怪不可尽状,初冬草木皆青苍不凋。
八上语文三峡练习题及答案
![八上语文三峡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0e653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8.png)
八上语文三峡练习题及答案三峡》课后练题一、作家作品及地理常识1、《三峡》的作者是XXX,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文学家。
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2、三峡在长江上游重庆市奉节县至湖北省宜昌县之间,包括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指出通假字并作解释。
1.略无阙处(què)2.哀转久绝(jué)四、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进行解释。
1.自三峡七百里中(从三峡的七百里中)2、略无阙处(没有缺口的地方)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非亭午夜分开始,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了)4、重岩叠嶂(高大陡峭的山峰)5.至于XXX(到了夏天,水位上涨到了襄陵)6.或XXX急宣(或者是XXX急匆匆地传达)7.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早上从XXX出发,傍晚到达江陵)8.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然乘着快马飞奔,但并不感到速度很快)9.则素湍绿潭(水很清,绿色的潭水)10绝巘(高峻的悬崖)11XXX(林中寒气逼人,峡谷幽深肃静)12.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悬挂的泉水和瀑布,飞溅在周围)1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清澈、壮丽、陡峭、茂密,还有很多有趣的景象)13.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猿猴的叫声引起了凄凉的回声,在空谷中回荡,悲伤的声音久久不绝)五、解释古今异义的词。
1、或XXX(古义:或者是XXX急匆匆地传达;今义:或者是XXX急切地宣布)2、至于XXX(古义:到了夏天,水位上涨到了襄陵;今义:就是说到了夏天,水位涨到了襄陵)六、译句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从三峡的七百里中,两岸都是山,没有明显的缺口。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从非亭午夜分开始,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了。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阴绝。
(到了夏天,水位上涨到了襄陵,沿途都是阴暗的。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然乘着快马飞奔,但并不感到速度很快。
)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三峡》课后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三峡》课后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https://img.taocdn.com/s3/m/e6d2a38d0975f46527d3e1ac.png)
《三峡》课后题及答案一、背诵全文,并完成下列练习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2、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点。
设题意图:⑴使学生把握文章写景的脉络;⑵抓住精彩写景段落,深入领会画龙点睛的词语,使学生对文章的感知由整体到局部;⑶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
问答题提示了背诵的思路,适宜先解决问答题,再背诵课文。
〖参考答案〗1、文章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春冬之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秋景:“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二、解释下列词语,并给线点的字注音重岩叠嶂夏水襄陵乘奔御风素湍绿潭绝巘飞漱清荣峻茂设题意图是让学生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
〖参考答案〗嶂(zhàng),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襄(xiāng),上。
奔(bēn),这里指快跑的马。
湍(tuān),急流的水。
巘(yǎn),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漱(shù),冲刷。
峻(jùn),高而陡峭。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设题意图是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早发白帝城》和《三峡》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本题的着眼点不在形式,只要学生能够将内容对应起来就可以了。
〖参考答案〗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三峡》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三峡》练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7d11d6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e7.png)
《三峡》练习题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练习题一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②属引.凄异()2.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A或:或王命急宣或以钱币乞之B林:青林翠竹林寒涧肃C绝:哀转久绝沿溯阻绝D素: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3.填写出描写三峡形势的语句。
①体现三峡长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体现三峡险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体现三峡窄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表现山河秀丽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的“良多趣味”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题二1.文章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 (人名)_________,本文选自____________,三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称。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3分)①重岩叠嶂.:___________ ②夏水襄.陵:___________ ③不以疾.也:________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八年级初二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 三峡》(试卷+答案版)
![八年级初二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 三峡》(试卷+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224947c40912a21615792922.png)
第10课《三峡》课时练1.下列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绝巘(yăn)倒影(dào)阙处(quē)涧肃(jiàn)B.曦月(xī)飞漱(sù)御风(yù)怪柏(băi)C.叠嶂(zhàng)属引(shŭ)襄陵(xiāng)绿潭(tán)D.素湍(tān)凄异(qī)沿溯(sù)长啸(xiào)2.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夏水襄陵B.绝巘/多生怪柏C.虽/乘奔御风D.自/非亭午夜分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略无阙处B.不见曦月C.沿溯阻绝D.虽乘奔御风4.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或王命急宣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每至晴初霜旦D.属引凄异5.下列句中加粗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每至晴初霜旦 B.则素湍绿潭C.有时朝发白帝D.良多趣味6.面对《三峡》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层次清楚,先写山,后写水,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四时景色。
B.本文写山,突出了山连绵不断、雄奇险峻、遮天蔽日的特点。
C.“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写出了三峡夏季江水上涨后水流的湍急。
D.本文用“寒”“肃”“凄”“哀”等字,便将三峡秋季的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7.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面加粗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B.沿溯阻绝绝巘多生怪柏C.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D.故渔者歌曰莲,花之君子者也(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课堂同步练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课堂同步练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aa0d0e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17.png)
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课堂同步练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略无阙处同,意思为:2.重点实词(1)略无阙处略无:(2)隐天蔽日蔽:(3)自非亭午夜分自非:亭午:(4)不见曦月曦:(5)沿溯阻绝沿:溯:(6)其间千二百里间:(7)虽乘奔御风御:(8)不以疾也疾:(9)则素湍绿潭素湍:(10)回清倒影回清:(11)清荣峻茂荣:(12)良多趣味良:(13)晴初霜旦旦:(14)林寒涧肃肃:(15)属引凄异凄异:(16)空谷传响响:(17)故渔者歌曰故:3.一词多义(1)素①素湍绿潭②可以调素琴,阅金经(2)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②自非亭午夜分③自以为大有所益(3)绝①沿溯阻绝②绝谳多生怪柏③哀转久绝(二)文言虚词1.其间千二百里其:2.虽乘奔御风虽:3.不以疾也以:4.春冬之时之:5.则素湍绿潭则:(三)句子翻译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绝谳多生怪柏。
5.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四)理解性默写1.《三峡》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
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
2.《三峡》中,写两岸岭连的句子是:,。
3.《三峡》中,写山高的句子是:,。
4.《三峡》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
5.《三峡》中,总括三峡春冬之时景色的句子是:,。
6.《三峡》中,描写夏季水势大,交通被断绝的句子是:,。
7.《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 ,。
8.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 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在《三峡》中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9《三峡》中,与李白《朝发白帝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10《三峡》中,从色彩的角度对三峡春冬景色进行描写的句子是:,。
二、阅读理解选择题三峡郦道元(北魏)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9课 三峡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9课 三峡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fbdf5d44b35eefdc9d33358.png)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9课 三峡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一、翻译题二、课内默写题姓名: 得分:1.(12分)句子翻译。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6分)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4分)《三峡》第③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的静景,也描写了“,”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4.(4分)填空。
《三峡》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5.(4分)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描写水势盛大,又用“,”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
(用原文的语句填空)6.(8分)根据理解用原文填空。
(1)描写三峡群山连绵不断的句子是,。
(2)侧面烘托三峡山势险峻的句子是,。
(3)描写夏季水势大,交通被断绝的句子是,。
(4)总括三峡春冬之时景色的句子是,。
三、单选题四、阅读题7.(3分)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至于/夏水襄陵B .绝巘/多生怪柏C .虽/乘奔御风D .常有高/猿长啸8.(3分)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D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9.(3分)下边句子朗读节奏停顿有错的一项是( )A .或/王命急宣B .至于/夏水襄陵C .其间/千二百里D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0.(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
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
实为河之巨阸,兼孟门津之名矣。
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
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
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三 峡课后作业题(含答案)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三 峡课后作业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2b93e3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f.png)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三峡课后作业题(含答案)第10课三峡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曦月(xī)略无阙处(què)重岩叠嶂(zhàng)B.襄陵(xiāng) 沿溯阻绝(shuò) 素湍绿潭(tuān)C.绝(yǎn) 飞漱其间(shù) 悬泉瀑布(pù)D.霜旦(dàn) 林寒涧肃(jiàn) 属引凄异(shǔ)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3)绝多生怪柏(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猿鸣三声泪沾裳( )3.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不见曦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B.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C.素湍绿潭湍:急流D.空谷传响响:响亮4.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至于夏水襄陵其一犬坐于前B.不以疾也以钱覆其口C.春冬之时何陋之有D.则素湍绿潭蝉则千转不穷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或王命急宣B.常有高猿长啸C.沿溯阻绝D.自非亭午夜分6.下列句中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至于夏水襄陵B.虽乘奔御风C.回清倒影D.空谷传响7. 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略无阙处B.或王命急宣C.其间千二百里D.故渔者歌曰8. 填空。
(1)《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
该书由(朝代)的地理学家所撰,以《》为纲,广为补充发展,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三峡》开篇由山势落笔,接着承山高江窄而写水势,按水势的涨落安排四时顺序,以凝练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三峡、的景色。
9. 默写。
(1)自三峡七百里中,,。
(2)悬泉瀑布,,,良多趣味。
(3)[2023河北中考]在《三峡》一文中,郦道元仅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寥寥数语,就写出了三峡两岸山势高峻的特点。
部编版8年级语文上册三峡课后练习说明及答案(精选五篇)
![部编版8年级语文上册三峡课后练习说明及答案(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c37f5fc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b.png)
部编版8年级语文上册三峡课后练习说明及答案(精选五篇)第一篇:部编版8年级语文上册三峡课后练习说明及答案部编版8年级语文上册三峡课后练习说明及答案思考探究1.朗读并背诵课文。
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写作思路,体会作者谋篇布局之严谨参考答案:作者先总体描绘三峡概貌,突出其雄伟气象;接下来,按照特点的不同,具体描绘三峡四季的不同景象。
作者未按照四季更迭的顺序写,而是借着文脉之势,先写夏水襄陵之峻急雄壮,与第1段一脉相承;再写春冬与秋天,转为沉静,虽氛围、特色不同,但文脉转缓,文气相贯。
从另一方面看,三峡之所以成为“峡”,是因为旁有群山约束,中有江水流淌,二者缺一不可。
山为屏障,是峡之外围,所以第1段先写山,勾勒全貌;水是峡之筋骨,所以后两段重点写水,而又从动、静两方面写其特色;最后又将目光聚焦于山,首尾呼应。
三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
2.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领会文章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特点参考答案:夏天,江水满溢,一泻千里,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
春冬季,水流和缓潭深水碧,优美、雅致。
秋季,万物萧条,凄清哀婉,引人悲伤垂泪积累拓展3.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⑴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⑵沿溯阻绝.绝巘多生怪柏.哀转久绝.⑶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设计惫图:引导学生辨析常见实词的不同义项,积累实词。
参考答案: ⑴在;如果;自己。
⑵隔断;极(高);停止。
⑶白色;不加装饰。
4.翻译课文的中间两段,把原文和自己的译文都朗读一遍,边读边体会它们不同的语言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领会文言文与白话文不同的特点,着重感受文言文特有的美感。
参考答案:略教师应选择质量较好的学生译文与课文对比朗读,不宜直接用“资料链接”里的译文。
要让学生反复读,自己得出结论,不要急于告知结果,更不要简单地做文言文翻译的校正。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10 三峡》01(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10 三峡》01(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307a8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2.png)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10课《三峡》课时练一、单选题1.对课文《三峡》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自/三峡七百里中B.至于/夏水襄陵C.猿鸣/三声泪沾裳D.每至/晴初霜旦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三峡》选自《水经注校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
课时训练
1.文章第1自然段写山,第2自然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2.作者是如何从不同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
3.结合文章内容,用两个词语写出三峡景色的特点。
4.作者先写夏水的目的是。
5.为什么后写秋天?
6.文章结尾用了歌词,有何作用?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不见曦.月()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其间.千二百里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朝而往,暮.而归
C.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
D.哀转久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课时训练答案
1.写山的特点,是为了设置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低的落差就大,水速自然就快。
2.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奔腾的急流,突出河道的凶险和迅速的特点。
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三峡景色的清丽奇秀。
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深秋的萧瑟的气氛。
3.雄奇险峻、清幽秀丽。
4.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首写
5.为了让读者感受三峡寒静肃穆、似含秋思的特点。
6.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的气氛。
7.①日光,这里指阳光②飞奔的马
8.B
9.至于夏天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断,不能通
航。
(句中的“襄”“沿”“溯”等词语必须正确翻译)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知识学习方法指导
语文的学习,很多人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认为高中之前,其实也是有捷径可走。
那就是把语文的知识点细化,各个击破。
中考语文的考点分析下来可以看到有几块:
一、字词部分(包括成语)大概是6分左右。
二、古诗文默写部分,大纲要求初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
三、名著阅读部分,十部名著。
四、新闻部分,一般是要求给新闻拟标题。
五、修改病句部分,我总结的有八种病句类型。
六、句子排序部分,只要注意上下文衔接,其实也挺简单的。
七、现代文阅读部分,总结了历年的中考题,也就十种题型,把这十种题型练熟了,知道怎么去下手做题,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八、说明文或议论文阅读,掌握题型很重要。
九、古文阅读,课内文(包含在50篇初中生必背古诗文内)、课外文各一篇。
十、诗歌鉴赏。
十一、作文。
一、字词部分:一定要让孩子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我最喜欢用的就是商务印书馆的《新华字典》。
很多家长很怕孩子查这种小字典不够,于是就给孩子买了很多大部头的字典,殊不知最权威的字典就是《新华字典》,携带方便,又容易查阅。
有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又经常读错的字词,举个例子:电饼铛,豆豉。
很多人都在念:电饼当,豆gu正确的读音是:cheng,chi。
又比如:呱呱坠地,很多人在念:gua正确的读音是:gu.
再举个例子:龟一共有几种读音呢?宿一共有几种读音呢?
查字典时间久了,就会发现,其实查字典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能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发现。
查字典,不要求查一遍就能记住,第一遍也就是有个印象,第二遍、第三遍查的时候才能彻底记清。
初中阶段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字词,总共也就是几页,初一初二两年的时间,分阶段,分步骤地去查,到初三的时候就不会再为这些字词发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