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腹腔镜单纯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0例经验总结

合集下载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摘要】目的总结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方法对我院30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

结果 3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

结论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加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是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护理工作的关键。

【关键词】肾囊肿去顶术; 腹腔镜; 护理肾囊肿是一种良性病变,成人常见,囊肿直径>5 cm可压迫肾实质,造成肾功能损害,引起肾区疼痛或发生出血感染、高血压等[1]。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等优点,逐渐成为治疗肾囊肿的最佳选择[2]。

我院2007年5月~2009年5月采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肾囊肿患者30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行后腹腔镜治疗肾囊肿手术患者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38~61岁,平均年龄45岁。

右肾囊肿16例,左肾囊肿12例,双肾囊肿2例。

囊肿直径5.6~11.4 cm,平均7.2 cm。

6例以腹部隐痛不适就诊,其余患者无症状,均为体检时B超检查发现,病史3月~10年。

所有患者均行B超、CT等检查确诊,且排除囊肿与肾集合系统相通。

1.2 手术方法全麻成功后,患者取健侧卧位,自腋中线髂嵴上缘约2 cm处穿刺置入1 cm套针,在此穿刺点上3 cm腋前线和腋后线处再置2个0.5 cm套针,腹膜后间隙灌入二氧化碳气体,分别置入监视探头,无创固定钳、电刀。

气压维持在2 kPa,分离肾囊肿表面,用电刀沿囊肿边缘距正常肾组织0.5 cm处环切囊壁,抽出囊液,将周围脂肪组织填入残留囊腔内并用钛夹固定,彻底电凝止血,留置引流管1根,退镜鞘,手术完毕。

切除的囊肿壁送病理检查。

2 结果本组30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

术后尿漏1例,引流管持续引流,尿漏液量逐渐减少,术后10 d拔除引流管,痊愈出院。

3 护理3.1 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

腹膜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28例护理体会

腹膜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28例护理体会

辗转不安者防止坠床 , 围不要放 置危 险物品 , 周 监护仪均 固定 。 协助患者取弯腰 、 屈膝卧位 , 以减轻疼痛。 医嘱给予解痉止痛 遵
药, 如阿托 品 、 山莨 菪碱 , 用吗啡 , 禁 以免 引起 O d 括 约肌痉 di
挛。
2 保健 指导 . 9
大部 分患 者经过 2周 一 3周 的治疗后 病
环稳定 , 改善微循环 。同时记录 2 4h出入 液量 , 为抗休克 提供 治疗依据 。另外 , 还应行 锁骨下静 脉穿刺 , 给予静脉 营养支持 , 避免发生 营养不 良。 2 缓 解疼痛与体位 . 4 患 者多有剧烈腹痛 ,因剧烈疼 痛
28 熟知新 药 .
生长抑素是一种抑制 多种激素释放的调
腹腔 镜 肾 囊肿 去 顶 术 治 疗 肾
腹 腔镜 开 窗 术 目前 已成 为 、 方法简便 、 疗效确切等优点『 l _ ,
目前 已成为 。囊肿外科治疗的首选方式 。我科 2 0 肾 0 5年 3月一
2 0 年 1 采 用 经 腹 膜 后 腹 腔 镜 肾囊 肿 去 顶 术 治 疗 肾囊 肿 08 2月
节肽 , 能抑制胰腺 的分泌 , 格昂贵 , 价 但疗效较好 , 长抑素类 生 似物奥 曲肽和施他宁 、 胰酶抑制剂乌 司他 丁都是近年来临床才 用于治疗 S P的新药 。奥曲肽的给药途径多 , A 可皮下或静脉给
药, 施他 宁只能静脉给药。 乌司他丁是 一种广谱 的胰酶抑制剂 ,
能抑制胰蛋白酶、 淀粉酶 、 脂肪酶等多种胰酶 的活性[ 3 1 。
多 中心临床研究 中华消化杂志 , 0 ,15 :9 . 2 1 2 ( )2 3 0
( 收稿 日期 :0 9 0 — 0 20—2 1)
腹膜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 2 8例护理体会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手术配合体会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手术配合体会
Toa 排空气腹 , rcr 缝合切 口。 14 统计学方法 . 采用 S S 3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 P S1. 计
11 一般资料 .
20 0 8年 2月至 20 0 9年 7月手术 室进行腹
腔镜下 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患者 18 , 6 例 , 4 例 , 0 例 男 2 女 6 年 龄3 7岁, 0— 1 平均 年龄 ( 0 6 4 .2±4 3 岁 , . ) 囊肿 的 直径 2 O一 11m 平均为 5 . 所 有患者 术前 均经 B超 、 T扫描 2 m, 12mm, C
天开始功能锻炼为宜 。
4 小 结
33 心理护理 .
脑 出血患者 常有抑郁 、 丧、 沮 烦躁 、 易怒 、 悲
观失望等情绪反应 , 医护 人员 应耐心 解释病 情 , 消除不 良心 理, 鼓励安慰 患者配 合治疗 护理 。患 者应保 持情绪 稳定 、 乐 观、 平和心理、 勿激动 、 悲忧及焦虑 。 34 消化道 出血的 防治 . 严密 观察患者 呕吐物 , 大便颜 色 海绵垫垫在 骨突处 , 并按摩 ,
次/ , d配合针灸 、 疗。持之 以恒 , 理 循序渐 进 , 从被 动到 主动
腹 腔 镜 肾囊 肿 去 顶 减 压 术 手 术 配 合体 会
侯 士华 夏 士艳 张爱 荣
【 摘要】 目的 浅谈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 的手术室 护理质 量。方法 回顾 性分析 1 8 0 例腹 腔镜下 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 的临床资料 , 行术前护理 、 中配合 、 进 术 术后 护理等经 验总结 。结果 腹腔镜下 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较传统开腹 手术 , 能有效地缩短 手术时 间、 中平均 出血量 、 后住 院 更 术 术 时间、 术后平均引流量等 , 术后 回访 , 患者手术满意率 高。结论 腹腔镜 下肾囊肿去顶 减压术 具有创伤 小, 患者康 复快 , 术后住 院时间短等优点 , 肾囊肿去顶术 的首选方法 , 良好 的手术 护理配合是 手术 的 是 而 成败 , 以及是患者术 后顺 利康 复的重要环节 , 规范熟练地术中配合可确保手术顺 利进 行 , 提高手术效率 ,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3例体会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3例体会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3例体会黎锋云;周文荣【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囊肿的方法、疗效与处理要点.方法:33例肾囊肿患者均在全麻下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结果:33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50~120min,平均80min;术中出血量20~100mL,平均40mL;术后住院天数4~8 d,平均5 d;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5个月以上未见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佳,是肾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期刊名称】《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年(卷),期】2011(011)001【总页数】2页(P71-72)【关键词】肾囊肿;后腹腔镜;减压术【作者】黎锋云;周文荣【作者单位】江西省高安市人民医院,高安,330800;江西省高安市人民医院,高安,330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12单纯性肾囊肿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90%以上为良性病变,以往治疗多用开放手术和经皮穿刺囊内注射无水酒精的方法。

开放手术治疗效果可靠,但创伤大,患者康复时间长。

我院自2006年7月~2010年4月采用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33例,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1 临床资料本组33例,男性14例,女性19例;年龄25~57岁,平均36岁;其中单发性肾囊肿27例,多发性肾囊肿6例;左侧20例,右侧13例;位于肾上极16例,下极14例,中部3例;位于肾脏腹侧面10例,位于肾脏背侧面23例;囊肿大小为4 cm×5 cm~8 cm×9 cm;病程2个月~10年。

其中23例有不同程度患侧腰腹部胀痛不适,10例于体检时B超检查发现。

全部患者术前均常规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确定囊肿与集合系统不相通,CT检查排除囊性癌的可能并明确囊肿部位及大小。

所有患者均无患侧腹膜后手术史。

1.2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健侧卧位,腰部垫高。

第一个穿刺孔于腋中线髂嵴上方2.0 cm处,做1.5 cm皮肤横形切口,血管钳钝性分离肌肉,切开腰背筋膜至腹膜后间隙,手指探入推开腹膜。

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

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

剧烈疼痛 、 发热 、 全身不适等症状 , 囊肿 巨
大 时 , 出 现 腹 部 包 块 , 时 会 引 起 高 血 可 有 压 。一 般 不 发 生 血 尿 , 囊 肿 压 迫 肾实 质 若 严 重 时 则 可 产 生 镜 下 血 尿 。 肾 下 极 的 囊 肿又可造成 肾盂 、 尿 管不完 全 性梗 阻 , 输

肾 囊肿 的 疗 效 。方 法 : 全 顶 减 压 治 疗 单 纯 性
肾 囊肿 3 8例 。 结 果 :8例 患 者 手 术 均 顺 3 利 完成 , 术后 3~ 7天 患 者 康 复 出 院 , 1 无
单 纯 性 肾囊 肿 是 最 常 见 的 肾囊 性 疾 病 , 发 病 机 制 尚 未 完 全 阐 明 , 属 于 非 其 虽 遗 传 性 先 天 性 疾 病 , 认 为 可 能存 在 常 染 但
侧 l , 6例 囊肿位 于 肾上 极 1 5例 , 下极 1 8 例, 多发 5例。其 中 6例经 在 B超定 位下 穿刺注射硬 化剂 治疗 后复 发 。囊 肿直径
4~1c 所 有 病 例 均 经 B超 、 T、 U 检 0 m. C I V 查 明 确 诊 断 及 定 位 。 以 上 患 者 均 有 肾 区 胀 痛 或 酸 困不 适 等 症 状 。 方法 : 用腹 腔镜 胆 囊 切除 ( C 手 采 L)
例 发 生并 发 症 。 结论 : 腹 腔 镜 下 经 后 腹 在
色体显性遗 传性 单 纯性 肾囊肿 。患者 一 般无症状 , 多见于健康检查或其他疾病 行 B超 、 T检 查 时发 现 , C 囊肿 大小 不等 , 一
般 直 径 超 过 4 m 时 才 引起 临 床 症 状 , c 主
后腹 腔 镜 去顶 减 压 术 治 疗 单纯 性 肾囊肿

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

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
pai t r u c s f1 Co v rin fo t e lpao c pi r c du e t a r t my Wa e e e uie t swe s c e su . en e n eso r m h a r s o c p o e r o lpao o S n v rr q r d. No s v r omp iai n o c re e e e c lc to c u r d. 3 6
5 1岁。病程 1 ~ 月 9年 , 平均 5 5年 ,7例有患侧 间断性腰腹部胀痛 , . 2 3例伴高血 压 , 肿直径 5 5~ . m。全 部病例手 术均获 成 囊 . 7 8c
[ 中图分类 号]R 9 .2 [ 6 2 1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 -0 2 2 0 )40 3 -3 6 25 4 (0 7 0 - 20 2
析3 6例 经腹膜 后腹腔镜 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 性肾囊肿的临床资料 。结果 功 , 中转开放手术 ,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 无 随访 2~ 4个 月 , 2 没有复发病例 。结论 肾囊 肿创伤小 、 康复快 、 安全有效 , 可作 为单纯性 肾囊肿治疗 的首选术式 。 [ 关键词 ]肾囊 肿 ; 后腹腔镜 ; 减压术
卓 文利 王安 喜 靳 风 烁 李 黔 生 聂 志林 陆晓哲 黄 , , , , , , 霆 (. 1 解放军第 8 医院泌尿外科 , 1 江苏 南京 200 ; 102
2 .第三军 医大学 附属大坪 医院野战外科 研究所泌尿外科 , 重庆 4 o 4 ) oo2 [ 摘 要] 目的 总结经后腹 腔镜 下囊 肿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 肾囊 肿的经验 , 讨论手术适 应证及手术要点 。方法 回顾分 3 6例 中男 2 例 , 1 1 女 5例 , 龄 3 6 年 3~ 7岁, 平均 经 腹膜后腹 腔镜 肾囊 肿去顶 减压术 治疗 单纯性

经腹膜后腹腔镜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35例临床体会

经腹膜后腹腔镜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35例临床体会

(vrg 0 m1.h prt e t e w si 0 10 m n (vrg 5 mi) I h al s g f aeae 8 ) e o eav i a n 6 — 5 i aeae 8 n . n teer t e o T i m y a
d v lp n a u g r 3 c s s we e c n e e o o e u g r e a s f 1 a e w t ip r g t e eo me tl s r ey, a e r o v  ̄ d t p n s r e b c u e o c s i d a h a ma i y h c
组 患者 中 , 因患侧 腰部 胀痛 就诊者 2 0例 , 检发 现而无 症 体 状 者 8例 , 其他原 因 7例 。 病程 3个月 ~ 0余 年 。 1 全部患 者
均 经 B超 、 P C I 、T或 M I V R 等检 查 确诊 ,5例行 逆 行 造 影 1
作 者单 位 :2 2 0 广 东 台 山 广 东省 台山 市人 民 医 院泌 尿 590

管, 游离 腹 膜后 脂 肪 , 超 声 刀切 开 肾 周筋 膜 , 据 术前 用 根
c T片确 定囊肿 的位置 , 确定囊 肿位 于 肾脏 的背侧 或腹侧 , 分离 肾 的脂肪囊 , 显露 囊肿 , 进 一步显 露 出囊 肿与 正 常 并 肾脏 的交界 。 镜下可 见囊肿壁 菲薄 , 一般呈 蓝色 。 用超声 刀 切 开囊 壁 , 吸尽囊 内液体 , 离 肾实 质边 缘 约 5m 处切 距 m 除囊肿 壁并 电灼止血 。检查囊 壁有 无新生 物 , 壁底 有无损
李 辉 华 陈 宁 邓助 朋 刘 东彪 周 晓凡 陈结 能
【 要 】 目的 摘 探讨 经腹 膜后腹 腔镜 囊肿 去顶 术治 疗单 纯 肾囊肿 的疗 效 , 讨论 手 术适 应 并

后腹膜腹腔镜去顶术治疗肾囊肿38例手术体会

后腹膜腹腔镜去顶术治疗肾囊肿38例手术体会
运动 行 简单 扩张 ,即 可产生 足 以进行 操作 的腹 膜后 腔隙 。随后 在
肿具体优势如下 :①对患者的创伤面积小,康复较快 ,住院时间
短 ;② 治疗 彻底 ,并 发症 少 ,不易 复发 ;③对 双侧 囊肿 的 患者可 同时处 理 ;④对 合并 有其 他疾 病 的患者 也可 同时 给予治 疗 ,如 肾 内结石 取出 、胆囊 切除 等 。
平 均5 i;手 术失 m2 ~8 ,平均 5 ;吸 出囊 肿 内液体 5r n a 0 0ml 5ml l0 0 。术后 I 2d 除 引 流管 ,术后 1 2 患 者 可下 6 ~3 0ml ~ 拔 8 4h 床 活动 并进 流质 ,3~ 可拆 线 m院 。术后 无不 适症 状 ,病理 结 7d 果 为 良性病 变 ,术后 随 访 1 2 月 ,复查 B 或C , 肾功 能正 ~1个 超 T
腹腔 镜监 视 下分别 取肋 缘下 线与 腋前 线及腋 后 线 的交点 ,行第 二 个5m m和 第三个 1 m套管 针穿刺 ,进 入 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立 的腹膜 后腔 。在 0m
腹腔镜监视下用分离钳和吸引器进行分离 ,打开肾周脂肪以及 肾 周脂肪囊 ,充分显露囊肿,切开囊壁 ,吸净囊液,将多余囊壁切
查 ,包括 泌 尿 系超 声 、静 脉 尿路 造 影 、肾脏 C 平 扫及 增 强 等 以 T
些囊 壁 ,并 注意 边切边 止 血 ,可 有效 减少 。 肾实质 出血和 损伤 ,
确定 囊 肿 的直径 、 数量 、位置 以及 与。 的关 系 ,并行 常规 心肺 肾盂
功能 检查 ,无 手术 禁忌 证 。 1 . 手 术方 法 :术前 常 规肠 胃减 压 ,经 后腹 腔 途 径手 术 。采用 2
除 ,注 意边切 边 电凝止 血 以减少 失血 量 。直视 下经 穿刺 孔放 置 引 流管 ,放 出c , 体后 缝 合穿 刺孔 ,检 查 无活 动性 血 后 完成 手 O气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20例体会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20例体会
刺引流 时 ,可能 出现肠 管损伤 、出血、气胸等并 发症 ,对 多发
性 肾囊 肿疗效不 确定 。而开放性 肾囊 肿去顶术 ,现在 因手术 创 伤大 ,恢 复时 间长 ,逐渐 淘汰。最近 十多年来 ,微 创泌尿外 科 技术在 临床上广 泛推广应 用 ,笔者所 在科室成立 一年多 以来 治 疗单纯性肾囊肿应用后腹腔镜 肾囊肿精 、 四环 素等 。硬化剂 治疗 虽创 伤小 、 方 法 简 单 、安 全 ,但 远 期 复 发 率 较 高 ,据 文 献 [ 3 】 报 道 达
3 0 %~ 7 8 %。对 于肾脏 腹侧 的囊 肿和 肾盂旁囊 肿 ,有硬化剂 导致 肾盂旁 壁穿孔 致尿瘘 的风险 ,此外 肾脏腹侧 和肾上极囊肿 行穿
1 . 2 方法
而增加 。肾囊肿可能是 由肾小管憩室发展而来 ,随年龄增长 ,远 曲小管和集合管憩室增加 , 所以单纯性肾囊肿 的发生率随之增加。
3 . 2 治疗适应证
单纯性 肾囊肿早期 、直径 < 4 c m、无 自觉症状 、对 肾功能无 影响者 , 暂时不予处理 , 半年复查 B超 了解囊肿大小以评估病情 。
入吸痰管 ,7 号线结 扎封闭 ) ,用 6 0 r n l 注射器注气 5 0 0 m l 左右 ,
5 m i n后放 气 ,手指 引导下 分别 于肋缘 下 2 c m腋后 线 、腋前 线 穿刺置人 5 mm T mc a r ,髂嵴上方 切 口置人 1 0 mm T r o c a r 并缝 合 筋膜及皮 肤避 免漏气 或致皮下 气肿 ,然后 注人 C O 气体 ,压 力 保持 在 1 0 — 1 3 r a m H g ,建 立后 腹腔 空间 ,置入 腹腔 镜 、分离 钳 及吸 引器 ,仔细 辨认腰 大肌 、腹膜 反折 、肾周筋膜 等腹膜后 解 剖标志 ,根据术 前定位 ,沿腰大肌 筋膜吸 引器钝性 分离 ,打开 肾周筋膜 及脂肪 囊至 肾脏 表 面,找到 肾囊 肿 ,游离暴 露整个 囊 肿及 囊肿周围部分 肾实质 , 于囊肿 中央电钩切开 , 观察囊液颜色 ,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体会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体会

步引起健康肺组织的损伤,最终造成全身组织缺氧[2]。

部分患者入院时X线片上可以看不到肺挫伤,但是24~48h后将会明显。

由于肺挫伤影响氧合作用,所以需要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患者更多,气压伤及医院内感染的危险性增高。

肺挫伤是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危险因素[3]。

主要治疗有:(1)胸部理疗措施:如协助翻身、拍背、鼓励排痰等。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发生肺不张或微型肺不张。

(2)机械辅助呼吸:最常用的是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

目前治疗中糖皮质激素地位重要[4]。

-七叶皂甙钠是从七叶树科植物天师粟的干燥成熟种子中提取的一种含酯键的三萜皂苷。

是新一代抗渗出消肿药物。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脑水肿、创伤或手术所致肿胀及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而用于治疗肺挫伤者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

研究表明:-七叶皂甙钠能刺激机体释放肾上腺皮质激素,抑制组织胺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增加PGF分泌,阻滞细胞的腺苷三磷酸酯酶的作用,并延缓Na+的交换[5],恢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从而起到抗炎、抗渗出的作用。

-七叶皂甙钠结构式中含有七羟基,它能捕获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6]。

我们通过两组对照治疗,分别从需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人数及时间、病程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以及病情转归对比观察,证明在肺挫伤患者中应用-七叶皂甙钠能明显降低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率,减少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呼吸机时间,减少平均住院时间。

在护理上,显著减少了因气管切开及呼吸机治疗的特殊护理要求,进而降低了护理强度,减少了长期卧床、气管切开及呼吸机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机率。

综上所述,早期应用-七叶皂甙钠治疗肺挫伤能在较短时间内控制病情发展,促进肺部渗出性病变吸收,减少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率及时间,能有效缩短治愈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1]Gary S.Allen,Charles S,Cox.Pulmonary contusionin children:diagnosis and ma nagement[J].Southern Medi-cal Jour nal,1998,91(12):1099-1106.[2]徐志飞,刘军强.肺挫伤研究现状及治疗[J].创伤外科杂志,2005,7(2):81-84.[3]赵凤瑞.普通胸部外科学[M].辽宁教育出版社,下卷.1999.1459.[4]黄孝迈,秦文瀚,孙玉鄂.现代胸外科学[M].第2版.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705-706.[5]秦得营,李向锋,王克.赛莱乐联合七叶皂甙钠治疗外周血管疾病23例分析[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4,7(4):89.[6]林剑梅,曹向光,左平英.-七叶皂甙钠的药理作用及国内应用概况[J].中国药师,2003,6(7):445-446.[责任编辑:王福军收稿日期:2010-09-10]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体会刘正友(贵州省遵义医院泌尿外科,贵州遵义563002)[关键词]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0-2715(2010)06-0612-03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术式,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后瘢痕小、术后不易出现组织粘连、切口疼痛显著术后恢复快、可大幅减轻患者痛苦并缩短住院天数院费用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领域。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体会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体会
易克艳 柯淑 贤
( 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 钦州市 5 3 5 0 0 0 )
【 关幢词】 肾囊肿j 后腹腔镜 ; 动顶减压术; 护理 【 中图分类昔l R 4 7 3 . 5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l 1 6 7 3 - 6 5 7 5 ( 2 0 1 3 ) 0 4 - 0 5 2 8 - 0 2
肾囊肿是一种 常见 的肾囊性病变 , 囊肿 > 5 c m可压 防寒保 暖。术前晚指导患者禁食 1 2 h 、 禁饮 6 h , 行一般 迫 肾实质 , 造 成 肾功 能损 害 , 引起 肾 区疼痛 或 出血、 感
灌肠 , 术 日做好生命 体征测量 , 术前 3 0 m i n给予肌注镇

5 2 8・
J o u r n a l o fMi n i m a l l y I n v a s i v e Me d i c i n e , A u g , 2 0 1 3 , V o 1 . 8 , N o . 4
后腹 腔 镜 瞥 囊肿 去 顶 减 压 术 的护 理 体 会
I 出液 的颜色及量, 如引流液呈鲜红色, 每小时量 后愈合情况及 家庭经济状况等 ; 少数患者术前 已行 肾囊 管弓 0 0啪 i J 且血压 降低 、 心率加快 时应立 即报告医生 , 给 肿穿刺抽液 + 无水酒精注入术 , 术后效果 不佳。针对这 》1
观察敷料有无渗 出, 有无 肾周血肿 ; 保持切 些心理 问题 , 护士应讲 解手术 方式 , 举 出成 功 的案例做 予相应处理 ,
MP C N L术 , 手术时问 1 . 5~3 . 5 h , 术后 2 4 h后取半 卧
C O 的排出 , 预防呼吸性酸 中毒。术后 患者 因切 口疼痛 而不愿意 咳嗽 咳痰 , 要 鼓励患 者 自行 咳痰 , 正确 指导 患 者翻身拍背 、 咳嗽咳痰 , 如痰液较黏稠可配合雾化 吸入 , 避免肺部感染 。

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体会

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体会

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体会作者:郭招治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8期【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护理方法。

方法:对80例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患者术前给予充分术前准备、心理护理、疾病健康宣教、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加强引流管护理、并给予饮食、活动指导及进行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结果:8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出现出血、高碳酸血症、皮下气肿等并发症。

结论:加强对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护理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是一项微创性外科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近几年来在泌尿外科中应用广泛[1]。

现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80例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0例,所有患者均经彩超、CT及IVP诊断为单纯性肾囊肿,囊肿直径4~9cm。

其中男48例,女32例。

年龄38~82岁,平均62岁。

囊肿位于左侧52例,位于右侧38例。

所有患者均无肾脏手术吏,80例患者在全麻下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均手术成功,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手术方法不了解,常伴有紧张、焦虑、恐惧心理,护士应经常与患者沟通,介绍手术的过程、优点、适应症及注意事项,让患者对手术有初步的了解。

并让手术后的相同成功病例介绍亲身体会,以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2.1.2 术前准备协助患者做好术前的各项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检查、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输血前检查、维持良好的肝肾功能。

积极治疗并发症,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130~150mmHg,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基本正常水平。

术前晚给予清洁灌肠以排空肠道积便积气。

术前禁食12h,禁钦4h。

必要时术前晚使用镇静药物,以促进睡眠。

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26例报告

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26例报告

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26例报告摘要】目的探讨经后腹腔径路腹腔镜治疗肾囊肿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采用腹腔镜经后腹腔径路治疗肾囊肿26例。

结果 26例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5-80min,平均为 45min;术中出血10-50ml,平均为20ml;术后4-8天出院;平均随访1年无复发。

结论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可作为肾囊肿外科治疗的首选术式。

【关键词】腹腔镜治疗肾囊肿肾囊肿是成人中常见的肾脏疾病,传统的开放肾囊肿去顶减压手术创伤大,恢复慢。

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最早由Hulbert等报道,我们于2008年1月到2011年8月采用经腹膜后进路腹腔镜下去顶减压术治疗2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平均年龄43岁。

囊肿直径3-13cm,平均6.8cm,其中右侧10例,左侧16例。

其中患侧腰痛18例,体检发现8例。

其中3例多发肾囊肿。

术前泌尿系超声和增强CT证实为单纯性肾囊肿,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排除囊肿与集合系统不相通。

1.2 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健侧卧位,于腋中线上髂嵴上方2cm,切开皮肤约15mm,以刀柄顺肌纤维方向钝性分离达腰背筋膜,撑开腰背筋膜入腹膜后间隙,扪及腰大肌后,用食指将腹膜及其内脏器尽量推开,插入10mm套管,置入腹腔镜观察证实为腹膜后空间,注入CO2气体,恒压约15mmHg,用观察镜在腹膜后做钝性分离,直视下在12肋缘下腋前、后线处5mm,5mm套管,完成腹膜后工作空间的创建。

器械通过腋前线、腋后线Trocar进行操作。

超声刀或电凝钩打开肾周筋膜及脂肪囊,暴露肾囊肿,距离肾实质0.3cm处一圈电切肾囊肿壁,吸尽囊液后残余囊壁边缘给予电凝止血。

对于多发囊肿者同法游离并切除囊壁,如术中遇见薄壁小囊肿直径1~2cm透亮或呈淡黄色者可直接电灼破坏囊壁吸去囊液,术毕腹膜后常规放置引流管,根据术后引流量情况于术后24~48h拔除。

基层医院开展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体会

基层医院开展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体会

基层医院开展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体会发表时间:2018-03-02T13:59:20.7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3期作者:唐仕峰[导读] 经过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能够有效的提升临床效果,并且创伤较小,安全可靠。

(郫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1730)【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基层医院开展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效果,讨论手术适应症以及手术要点等。

方法:通过选取我院在2013年到2015年所收治的共计36名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采用回顾资料分析总结的方式对36名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临床资料的统计。

结果:全部病例手术过程均正常,并且在手术完成之后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在随访的一年时间内,没有复发病例出现。

结论:经过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能够有效的提升临床效果,并且创伤较小,安全可靠,能够作为治疗肾囊肿的首先治疗方式。

【关键词】肾囊肿;后腹腔镜;减压术【中图分类号】R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3-0214-02 随着现阶段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与完善,微创手术已经在泌尿外科当中实现了有效的推广以及普及,通过后腹腔镜下囊肿去顶减压手术能够有效的治疗肾囊肿等疾病。

在本次课题研究过程中,笔者主要选择我院在2013年到2015年所收治的共计36名接受后腹腔镜下囊肿去顶减压手术的临床资料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报告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分析 1.1 基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3年到2015年所收治的36名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体检的过程中没有发现并发症等现象,腰部酸胀的患者共计22名,男性人数22名,女性人数14名。

年龄在31岁到68岁之间,所有患者在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均采用医学影像技术进行确诊,36名患者均为单纯性肾囊肿问题,囊肿的直径在5到10cm。

囊肿位于身体右侧的患者人数18例,位于左侧的人数15例,位于双侧的人数共计3例。

后腹腔镜下单纯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20例疗效观察

后腹腔镜下单纯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20例疗效观察

术 中出血量 4 0 m L , 术后 2 4~ 4 8 h 拔 除引流管 , 无尿漏 、 感染等并发症 , 术后住院 4— 7 d , 平均 5 d 。随访 4~2 4个月 , 恢复 良好 。结论 实施后腹腔镜单纯性肾囊肿 去顶减压术治愈率高 , 创伤小 , 效果 良好 。

l 0 0・
塑壶
志 1 3 _ 刍 三 5 月第 1 9 卷第 3 期 H E N A N J O U R N A L O F S U R G E R Y M a y

2 01 3. V0 1 1 9. N0 . 3
例。
微创治疗 方法 已逐渐 替代 传 统 开放 手术 。D e v a r a j a n [ 2 研究 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平舆
4 6 3 4 0 0
【 摘 要】 目的
总结后腹腔镜下单纯性 肾囊肿去顶减压 术 的疗效 和体会 。方法
在全麻 下对 2 0 例单 纯性 肾囊肿 患者行后 腹
腔镜下 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结果
本组 2 0例均成功完成手术 , 无 中转开放 手术。手术 时间 : 4 2—7 6 mi n , 平均 ( 5 4±5 . 1 ) mi n 。平均
鞘, 建立经皮工作通道 。保持安全导丝 不移 动 , 依 次置入 同轴金
属扩 张器扩 张 F 2 4 , 采 用 Wo l f F 2 0 . 8肾镜 进人 肾盏及 输尿 管上 段, 以E MS超声联 合气压弹道碎石 系统粉碎结石 。术 毕常规放 置 F 6双 J 管, 留置 F 1 8> 2 0肾造瘘管 。
2 结 果
5 9例手术均 I 期 取石成功 , 平均结石 清除 率为 9 5 % 。手术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6例报告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6例报告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6例报告摘要:目的:讨论经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我院36例患者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57min,失血19ml。

随访3个月至2年,原手术部位无囊肿复发。

结论: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最好方法,患者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等优点。

关键词:肾囊有;后腹腔镜【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195-01我院经后腹腔镜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从2007年03月至2011年8月36例,均获得了满意的手术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例中男24例,女12例;31-61岁,平均46岁。

无症状健康体检时发现12例,有症状者4例;其中1例为先天多囊肾合并肾功能不全。

全部病例均经ct、彩超以及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

去顶囊肿数1-2个,最大直径8cm。

1.2 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取健侧卧位,抬高腰桥。

先在患侧腋中线髂前上棘上方约2cm处作2cm的皮肤切口至皮下。

用血管钳钝性分离肌层至腹膜后间隙,手指扩大腹膜后间隙并将腹膜前推;用自制的水囊放入腹膜后间隙,充水350ml,停留3-5min 后放气。

放入10mm 30度腹腔镜,充入co2气体,压力为14mmhg。

在腹腔镜直视下,分别腋后线与肋缘下穿刺放入10mmtrocar,腋前线与第十二肋下缘交叉处穿刺放入5mmtrocar,调整深度,然后用7号丝线封闭其边缘切口并固此时仔细观察后腹腔、腰大肌、腹膜及肾被膜的位置关系。

用弯形电分离钳或超声刀进一步分离暴露囊肿。

电钩切开囊壁,用负压器回抽出大部分囊肿内液体可见囊壁,提起囊壁去顶同时电凝止血;对疑有感染者或怀疑癌变者,留取标本送检。

在距肾表面5mm处切除囊壁。

进一步检查切缘是否出血,经腋后线切口放入橡皮引流管并固定。

基层医院开展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体会

基层医院开展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体会

基层医院开展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体会摘要目的:总结经后腹腔镜下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经验,讨论手术适应证及手术要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顸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资料。

结果:全部病例手术顺利,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3~24个月,无复发病例。

结论:经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创伤小、康复快、安全有效,可作为单纯性肾囊肿治疗的首选术式。

关键词肾囊肿后腹腔镜减压术微创技术在泌尿外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后腹腔镜下囊肿去顶减压术已经成为治疗肾囊性疾病的首选术式[1]。

2008年12月~2011年8月对58例成肾囊肿患者采用经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后腹腔镜组58例,因体检发现无症状34例,腰部酸胀20例,男40例,女18例,年龄32~75岁。

所有病例经彩超、CT及静脉肾盂造影诊断为单纯性肾囊肿。

囊肿直径4.0~11.5cm。

囊肿位于右侧30例,左侧28例,其中双侧5例;位于上极10例,中极25例,下极23例;位于背侧24例,外侧20例,腹侧14例。

所有患者均无患侧肾脏手术史。

58例手术均获成功。

方法:全身麻醉,健侧卧位腰桥垫高。

在腋中线髂嵴上约2cm处皮肤纵形切开约1.5~2.0cm切口,以刀柄或手指顺肌纤维方向钝性分离,撑开腰背筋膜,进入腹膜后间隙,用手指向头端将腋中线附近侧腹壁与腹膜后脂肪钝性分离一腔隙,置入第1个10mm Trocar(A孔),充入CO2气体,腹腔镜镜端直视下进入此腔隙,此时可见周围钝性分离的侧腹膜与腹膜后脂肪之间存在蛛丝状疏松结缔组织,将腹腔镜镜端紧贴腹壁沿疏松结缔组织层面通过镜杆的摆动将第12肋尖平面以下腋后线至腋前线之间的腹壁筋膜与腹膜后脂肪钝性分离,直视下在腋后线第12肋缘下处置入10mm Trocar(B孔),置入钝性分离钳将遮挡腋前线腹壁的脂肪返折推开,直视下在肋缘下腋前线处置入5mm Trocar(C孔),于腰大肌表面切开肾周筋膜及脂肪囊,根据术前囊肿定位向。

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体会

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体会

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了解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要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 例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和体会。

结果本组23 例均获得成功,无切口感染、出血、尿漏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满意度较高。

结论腹膜后腹腔镜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较传统术式疗效显著,患者痛苦少、恢复快。

【关键词】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护理体会肾囊肿是一种泌尿外科常见病,包括单发性、多发性和先天性多囊肾等,大多发生在老年人,大多无症状,部分患者可因囊肿本身或囊内压增高、感染出现腰腹部不适或疼痛、血尿、高血压等。

囊肿直径大于4cm 时可压迫肾实质,造成肾功能的损害。

传统的开放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创伤大、恢复慢,患者痛苦较大。

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在各科得到广泛应用,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已经成为一种较成熟而理想的手术方法。

该术式具有不干扰腹腔脏器、减轻肌肉损伤,创伤小、切口小、恢复快、痛苦小、方法简便、疗效确切等优点,目前已成为肾囊肿外科治疗的首选术式。

我院泌尿外科2009年以来采用直接建立腹膜后腔用腹腔镜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计23 例,均获得满意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3 例中男性14 例,女性9例;年龄35~71岁,平均62 岁;左肾囊肿8 例,右肾囊肿15 例,其中多发性肾囊肿2 例,多囊肾1 例;术前合并糖尿病3例,合并高血压病3 例,合并血小板减少1例;囊肿直径5~11cm,平均5.6cm。

均行彩超、CT 增强扫描、静脉尿路造影(IVU) 等检查确诊。

腰腹部疼痛不适就诊者17例,其余患者无症状,均为体检时B超检查发现。

1.2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收集病例,总结整理护理措施及心得体会。

1.3 结果本组23 例患者全部经腹腔镜手术成功。

手术时间30~70min,平均55min;术中出血20~60mL,平均35ml;术后6h 开始饮水,24 h内进流质饮食;术后1~2d 拔除引流管,留置导尿管时间为3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腹腔镜单纯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0例经验总结
发表时间:2011-06-09T15:07:10.7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2期供稿作者:张楠
[导读] 单纯性肾囊肿是成人最常见的囊肿性肾脏疾病。

男女比例1.4~1.6:1。

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上升。

张楠(郑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河南郑州 450003)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2-0048-02
【关键词】腹腔镜肾囊肿泌尿外科
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我们实施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 例, 男16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51.4 ±10.5)岁。

囊肿直径(4.8 ±
2.5)cm。

患者囊肿位于左肾13例 , 右肾17例。

术前行彩超及肾脏CT 平扫加增强检查,确定囊肿的位置、大小、数量、以及与肾实质、肾血管的关系。

术前均行心电图、胸片及常规实验室检查。

1.2 方法: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健侧卧位,腰部抬高呈“折刀状”。

后腹腔操作间隙的制备及穿刺点位置见文献[1]。

进入后腹腔间隙后,首先寻找腰大肌及腹膜返折,用超声刀在腰大肌表面纵行切开肾周筋膜及脂肪囊,根据术前彩超及CT提示的信息,在脂肪囊与肾纤维膜之间相对无血管区游离肾背外侧或腹侧,至肾脏上下极,内侧至肾蒂,若囊肿大部分位于腹侧,将肾脏牵向背侧;若囊肿大部分位于背侧,将肾脏牵向腹侧;再根据囊肿位于肾蒂的上方或下方,确定相应的分离方向,即可看到紫蓝色的囊肿。

沿囊肿壁表面用超声刀向四周适当游离,尽量多暴露囊肿壁。

距肾实质约5mm切除囊壁,碘伏棉球涂擦囊腔。

游离部分带蒂脂肪囊填塞囊腔,并将其与囊壁边缘用一枚结扎锁固定。

留置引流管,其头端放入囊腔内。

肾脏复位,退出腹腔镜及套管,依次关闭各切口。

1.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失血量、术后止痛剂用量、术后恢复饮食、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等。

手术时间定义为从皮肤切开到切口关闭的时间;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临床数据进行均数、率等统计分析。

2 结果
30例手术均获成功。

平均手术时间(35.2±13.2)min。

术中平均出血量(26.7±8.9)ml,无输血病例,无肾蒂损伤、肾实质损伤、大出血、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腹膜损伤1例,直径< 2cm,用结扎锁夹闭。

术后平均下床活动时间(30.1±8.3)h,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0.5±8.6)h,术后平均哌替啶用量(42.4±16.1)mg,术后平均引流量(89.3±35.0)ml, 术后平均住院日(6.8±1.3)d。

出院前复查肾功能及电解质均处于正常范围内。

病理诊断结果:均为单纯性囊肿。

24例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6(3-12) 月,均无复发。

3 讨论
单纯性肾囊肿是成人最常见的囊肿性肾脏疾病。

男女比例1.4~1.6:1。

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上升。

1993年Ravine[2]等统计,50岁以上患病率约50%;70岁以上患病率达90%。

目前认为它不是先天性遗传而是后天获得性的良性肾肿疾病。

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体积较小时,一般无特殊临床表现,也不需要治疗。

当囊肿直径>4.0cm,或有严重的压迫症状,或并发有出血、感染、结石、血尿、高血压、肿瘤等并发症时,则需要治疗。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开放性囊肿去顶减压术、彩超引导下肾囊肿穿刺术以及腹腔镜囊肿去顶术等。

1992年Morgan[3]等首次报道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 国内那彦群[4]等1994年首次开展腹腔镜治疗肾囊肿获得成功。

目前,腹腔镜手术已成为单纯性肾囊肿的首选。

我们回顾性分析30例后腹腔镜下单纯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临床资料,具体总结如下:(1)术前根据彩超、CT对囊肿进行确切的定位,术中可以快速找到肾囊肿。

我们根据影像学特征,将肾囊肿分为肾蒂背外侧上极型、肾蒂背外侧下极型、肾蒂腹内侧上极型、肾蒂腹内侧下极型。

术中根据不同的类型,分离相应的部位,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分离,节省手术时间。

(2)术前对肾囊肿进行确切的定位,可以进一步明确囊肿与肾蒂血管、肾盂的关系,有利于保护上述结构,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3)术中用碘伏涂擦囊壁,游离部分带蒂脂肪囊填塞囊腔,并将其与囊壁边缘用一枚结扎锁固定。

可以降低囊肿复发。

本组30例,平均手术时间(35.2±13.2)min,无严重并发症,中位随访6月,均无复发。

冯照晗[5]等报道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开窗术100例,平均手术时间44min,中转开放3例。

曾国军[6]等报道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468例,平均手术时间均手术时间53.18±0.95min,15例出现尿漏、感染等术后并发症。

总之,术前根据影像学资料对囊肿确切定位,术中采取不同的路径寻找囊肿,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术后住院日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术中用碘伏涂擦囊壁,游离部分带蒂脂肪囊填塞囊腔,可以降低囊肿复发。

参考文献
[1]张楠,翟振波,金雷等. Hem-o-lok在后腹腔解剖性根治性肾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08,14(12):123-1234.
[2]Ravine D, Gibson RN, Donlan J, et al. An ultrasound renal cyst prevalence survey: specificity data for inherited renal cystic diseases[J]. Am J Kidney Dis. 1993,22(6):803-807.
[3]Morgan C Jr , Rader D. Laparoscopic unroofing of a renal cyst[J]. J Urol ,1992, 148 :1835-1836.
[4]那彦群,李双利,郭应禄.腹腔镜切除肾囊肿[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4,15(5) :342-343.
[5]冯照晗,刘乃波,张冠等.后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囊肿开窗术100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8,8(3):262.
[6]曾国军,饶晟,朱育春等. 经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治疗468例单纯肾囊肿疗效观察[J].华西医学,2008,23(6):1277-12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