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机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 学 教 学 中 的 教 学 机 智

江苏省如皋中学 石永忠

在当前新课程理念下,不仅要求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内容也与生活、社会实践更紧密结合,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更加强调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因此,课堂教学随时会出现新情况,再加上数学课程性质的特殊性,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思维更加活跃,所以数学老师随时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尤为重要。

所谓教学机智,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善于根据施教情况,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的才能,是构成教师教学艺术的主要才能之一,它具有应激性、灵活性、创造性等特点。这种才能是在教学实践中经过磨练,结合体验才识和智慧的结晶,它可以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而发出它的独特魅力。

一、教学机智体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灵活性上。

1.能够抓住启发学生的最佳时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愤”是欲求明白而不得,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会主动地进行思考,在学生经过紧张思考而不得的时候,乃为教师进行启发的最佳时机,教师应善于抓住这一时机,及时启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课例1. 在“有限制条件中的排列问题”的复习中,我给出了下面一道例题:

A 、

B 、

C 、

D 、

E 、

F 、

G 、

H 八人排成一列,要求A 、B 、C 中任两人都互不相邻,D 、E 也不相邻的排法有多少种?

先由学生前后两排6人一组进行分组交流,讨论解答,然后各组汇报解题成果,我在学生的解答中选取两种典型错解,在投影上打出来,师生一起找错因,在纠错中深化理解。

错解1 : 先排F 、G 、H ,再对A 、B 、C 插空,最后对D 、E 插空,共有3333476048

A A A =种解法。

错解2 : 先排F 、G 、H ,再对D 、E 插空,最后对A 、B 、C 插空,共有3233488640

A A A =种解法。

错解给出后,立即引发了学生激烈的认知冲突,产生了急切想弄懂的欲望。这时老师抓住时机启发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探究错因,不一会儿就找出了原因:第一次 插空的元素不一定非要隔开,也可以相邻,因为后插的元素插进它们之间的空位,也可以将它们隔开,在解法中,要对A 、B 、C 按互不相邻、恰有两个相邻、连排在一起分类,共有33332221131323473342263432()()()11520A A A A C A A C C A A A A +⨯+=种排法,对解法2学生也类似地做了订正,纠错结束后,当学生还处在“余音绕梁”时,教师再及时启发学生能否从反面入手,又得到如下解法:

解法3 : A 、B 、C 互不相邻的排法总数为5358A A ,其中D E 相邻的排法种数为223

245A A A ,相减可得11520种排法。

2.针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策略,机智幽默地处理问题。

针对许多学生都感觉数学概念抽象,数学方法难懂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运用比喻,可使讲课变得风趣诙谐,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学生特别喜欢不照本宣科又有幽默感的教师上的课,即亲其师而信其道。

比如:第一次和学生见面介绍自己时,可这样说:我出卖一下自己;上集合概念时很多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概念,不知哪些对象能组成集合,可以这样问:“全世界的胖子能组成一个集合吗?学生用疑惑的眼光看着老师,这时可接着问:你们看,我胖吗?此时学生会恍然大悟,课堂顿时活跃了起来;比较函数sin sin 2y x y x ==与函数的图像时,可以说这两个函数的图像身高一样,只是函数sin 2y x =比函数sin y x =的身段苗条一点;许多学生对“方程得曲线”得概念难以理解,可以打比方:两个人要成为父子关系有什么条件呢?一个要称另一个为儿子,同时后一个要称前一个为父亲,如果只有一个承认,最多只能是单相思。

二、教学机智体现在对突发事件处理的应激性上。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堂课设计得再完美也难免会有闪失的时候,更何况现在学生见多识广,头脑灵活,课改理念的落实使他们敢想敢说敢做,面对思想不愿受禁锢的学生,在课堂上如何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灵活地驾驭课堂尤为显示教师的功底。

课例2 课堂上笔者投影出这样一道题目:

甲乙两个围棋队各5名队员,按事先安排好的顺序进行擂台赛,双方1号队员先赛,负者被淘汰,然后负方的2号队员再与对方获胜队员赛,负者又被淘汰,一直这样进行下去,直到有一方队员全被淘汰时,另一方获胜。设每个队员实力相当,则甲方有4名队员被淘汰且战胜乙方的概率为多少?

课堂上引发了两派同学的争执:

生1:由题必定是比赛了9场,最后一场一定是甲5号胜,且对手是乙5号,而前8场比赛甲输了4场,且每次输的概率是12,故444811135().().222256

P C == 。 生2:构造10个座位,分别标号为1:10,其中座位1坐第一个被淘汰的选手,座位2

坐第二个被淘汰的选手,……,则问题转化为在10个座位中选5个给甲,有510C 种,且第

10个座位必是甲5号坐,第9个位置一定是乙5号坐,前8个中选4个给甲队,有48C 种,故48510518

C P C == 。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此时我大胆地把问题抛给学生:有没有“救世主”可以来解释一下?同学们开始争论,有的甚至争得面红耳赤,最后生3在黑板上写下了以下内容:

⑴ 甲1,甲2,乙1,乙2(淘汰次序)对应的概率为

111224⨯= ⑵ 甲1,乙1,甲2,乙2对应概率为11112228

⨯⨯= 。 没等生3再写下去,其他同学发现了这几种情况不是等可能的,故不能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m P n =来算,只能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11111112222224P =⨯⨯+⨯⨯= 在上课时受到学生的质疑是我们教学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但是一节课不应该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对话碰撞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这就是课堂的动态生成。课堂上出现了“节外生枝”时,教师应依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果断地把问题抛给学生,鼓励学生探索创新,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又能取得出人意料的良好效果。

三 、教学机智有时体现在对教学内容“度”的把握上。

比如高三的第一轮复习对复习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应如何把握,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但又必须引起重视,这个“度”要把握好,要遵循以下原则:

⑴高考试卷的最高水平(对能力的要求)是上限,但肯定不是一步就能达到的,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因为学生的认知是呈螺旋式上升的。第一轮复习是夯实基础,力求大部分学生将基础问题在第一轮复习中彻底解决,至于题型的难度也只是达到高考中的中档题水平为宜。

⑵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状况来把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安排讲解内容,而不是按照复习资料的深度来把握,对于复习资料要善于取舍。

如:已知2()82f x x x =+-,若2()(2)g x f x =-,则()g x 一定是( )。

A 在区间(-2 , 0)上是增函数。

B 在区间(0,2)上是增函数。

C 在区间(-1,0)是减函数。

D 在区间(0,1)上是减函数。

有些老师在一轮复习时就讲这道题,甚至在高一、高二讲解新课时就将此作为例题,此题涉及到中间变量的范围的变化,笔者认为放在高三二轮复习中解决为宜。当然数学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

总之,数学教师的数学机智,从本质上分析,是数学教师教学技能的敏捷性和灵活性的体现,是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的表现。系由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灵活敏捷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对学生的真诚和透彻的了解,对数学学科与数学教育的深刻认识等心理要求构成的,是数学教师教学艺术成熟的一个标志。正像马克思·范梅南教授所说:“机智受见解的支配同时又依赖情感”。因此,它要求教师不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并能融会贯通,而且要有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要有一定的敏锐性和幽默感,能随时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