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材料

合集下载

药用植物实训报告单

药用植物实训报告单

一、实训基本信息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实训地点:XXX药用植物栽培基地实训班级:XX级XX专业实训人数:XXX人实训教师:XXX老师二、实训目的与意义1. 目的:- 理解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 掌握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包括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 学习药用植物的品质鉴定和采收技术。

-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意义:- 提高学生对药用植物学的认识和兴趣。

- 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 为今后从事药用植物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训内容与过程1. 实训内容:- 药用植物识别与分类。

-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实践。

-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

- 药用植物采收与加工。

2. 实训过程:- 第一周:进行药用植物识别与分类的学习,通过实地观察和教师讲解,认识常见的药用植物。

- 第二周:学习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包括土壤准备、播种、施肥、灌溉等,并参与实际操作。

- 第三周:学习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了解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措施。

- 第四周:学习药用植物采收与加工技术,掌握采收时间和加工方法。

四、实训成果与收获1. 成果:- 成功栽培了XXX种药用植物。

- 掌握了药用植物栽培、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加工的基本技能。

- 完成了XXX篇实训报告。

2. 收获:- 增强了对药用植物学的认识,了解了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和栽培技术。

- 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 培养了吃苦耐劳、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五、实训总结与反思1. 总结:-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不仅掌握了药用植物栽培的基本技能,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 实训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们克服了困难,取得了成果。

2. 反思:-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药用植物栽培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专业知识。

-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我国药用植物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药用植物学的实习报告

药用植物学的实习报告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使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药用植物学的基本理论、实践技能以及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我们开展了药用植物学实习活动。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标本采集、鉴定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药用价值等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3月15日至3月19日实习地点:湖北省十堰市神农架林区三、实习内容1. 药用植物形态特征观察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神农架林区的药用植物园,对园内各种药用植物进行了实地观察。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药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的形态特征,了解了不同药用植物的识别特征。

2. 药用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药用植物标本的采集、压制和制作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标本采集的技巧,学会了如何压制和制作高质量的药用植物标本。

3. 药用植物鉴定实习期间,我们进行了药用植物的鉴定实践。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药用植物的鉴定方法,对园内采集的药用植物进行了鉴定。

4. 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对神农架林区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了解了神农架林区的药用植物种类、分布、生长习性等,为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参考。

5. 药用植物临床应用研究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药用植物的临床应用研究。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我们了解了药用植物在中医药临床中的应用现状,为今后从事药用植物研究奠定了基础。

1. 提高实践操作能力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掌握了药用植物标本采集、压制和制作方法,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2. 深化理论知识实习过程中,我们对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药用价值等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巩固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

3.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实习期间,我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

这使我们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增强了我们的团队意识。

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

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

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植物是自然界中的宝库,其中许多植物具有药用价值。

药用植物学是研究植物中药用成分及其应用的学科。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几种常见药用植物的药效及其应用。

实验一:白芷的抗菌活性白芷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抗菌、抗炎等作用。

我们选取了白芷的根茎部分,制备了白芷提取物。

通过对不同浓度的白芷提取物进行抗菌实验,我们发现白芷提取物对多种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尤其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白芷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为显著。

进一步的实验表明,白芷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为挥发油和黄酮类物质。

挥发油具有强烈的抗菌作用,而黄酮类物质则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

这些成分的协同作用使得白芷具有出色的抗菌活性。

实验二:甘草的抗炎作用甘草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抗炎、抗溃疡等作用。

我们选取了甘草的根部,制备了甘草提取物。

通过对小鼠实施炎症模型,我们发现甘草提取物能够显著减轻小鼠的炎症反应。

进一步的实验表明,甘草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为甘草酸和甘草素。

甘草酸具有抗炎和抗溃疡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和促进溃疡的愈合。

而甘草素则具有镇痛和抗过敏作用,能够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和过敏症状。

这些成分的协同作用使得甘草成为一种重要的抗炎药物。

实验三:丹参的心血管保护作用丹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降血脂等作用。

我们选取了丹参的根部,制备了丹参提取物。

通过对小鼠实施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我们发现丹参提取物能够显著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进一步的实验表明,丹参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为丹参酮和丹参酚。

丹参酮具有活血化瘀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能够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而丹参酚则具有抗氧化和降血脂作用,能够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氧化应激和血脂异常。

这些成分的协同作用使得丹参成为一种重要的心血管保护药物。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探究了白芷、甘草和丹参等药用植物的药效及其应用。

白芷具有抗菌作用,甘草具有抗炎作用,丹参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

中药学植物实习报告单

中药学植物实习报告单

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 - 2023年X月X日实习地点:湖北省药材研究所实习目的:1. 通过实习,加深对中药植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2.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了解中药植物的生态环境、生长习性及药用价值。

4. 增强对中药资源的保护意识。

实习内容:一、中药植物识别1. 学习并掌握常见中药植物的形态学特征,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等。

2. 识别并记录实习过程中遇到的10种以上中药植物,包括其学名、别名、药用部位及功效。

二、中药植物采集与加工1. 学习中药植物的采集方法,确保采集过程对植物生长无损害。

2. 实习中药材的初步加工,如洗净、晾晒、切片等。

3. 记录采集与加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心得体会。

三、中药植物生态环境调查1. 调查实习区域中药植物的生态环境,包括土壤、气候、植被等。

2. 分析中药植物的生长习性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四、中药植物药用价值研究1. 查阅资料,了解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中药植物的药用价值。

2. 分析中药植物的药效成分及作用机理。

五、实习总结与心得1. 总结实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2. 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实习过程:一、中药植物识别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多种中药植物的形态特征,如人参、黄芪、当归、黄连等。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掌握了这些植物的关键识别特征,并成功识别出实习区域内的10种中药植物。

二、中药植物采集与加工在采集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采集规范,确保对植物生长无损害。

同时,我们学会了中药材的初步加工方法,如洗净、晾晒、切片等,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三、中药植物生态环境调查通过对实习区域生态环境的观察,我们了解到中药植物的生长习性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例如,某些中药植物喜欢生长在湿润的土壤中,而另一些则适应在干旱的环境中生长。

四、中药植物药用价值研究通过查阅资料,我们了解到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中药植物的药用价值。

例如,人参具有补气养阴、扶正固本的功效;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的作用。

有关药用植物实习报告5篇_1

有关药用植物实习报告5篇_1

有关药用植物实习报告5篇药用植物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明确树体结构及各部分名称;熟识主要园林林树种的枝芽特性和特点;熟识不同年龄时期的分枝方式,树形演化规律;了解认为影响树木分枝方式为整形修剪打下基础;初步学会园林树木整形修剪程序和技术要点,弄清果树修剪与园林修剪的不同。

二、材料用具各种园林树木和笔记本、修剪锯、剪子、高梯三、实习内容(一)观看部分蜡梅:花瓣为蜡质,因此写作“蜡”梅更为合适。

蜡梅喜光,稍耐荫,耐干旱瘠薄,怕涝怕风,耐修剪。

,蜡梅根茎膨大,形成蜡盘,有很强的分生力量,有许多萌蘖。

而且去年的萌蘖今年就可以开花。

花芽在一年生枝的中下部。

修剪时以灌木状的修剪为主,以疏老枝为主,一年疏掉三分之一。

蜡梅可做盆栽和切花,是春节花市的重要材料。

蜡梅花香、花期长且花谢不落,延长了欣赏期。

在园林中参加梅花一起使用,延长花期,互补颜色。

在南方的园林中,也常与南天竺一起使用。

蜡梅花还可以提取精油,香气也有保健作用。

木香:为半常绿藤本,春季开花,花有香气。

可用作垂直绿化,但本身不具备攀援力量,需要由铁丝等牵引。

假如栽植的空间比较小,可以采纳一条主蔓的修剪方法。

木香怕涝,耐寒性不强,因此,北京要栽植在小气候良好的地区才能露地过冬。

垂直绿化最好在西墙布置,可调整室内温度,降低调整室内温度而消耗的能源,节能环保。

玉兰:玉兰喜光,要保证正午有光线,西侧遮阴有利于花芽分化,延长花期,且干皮薄,西晒会灼伤。

木兰科的植物都怕涝,玉兰喜肥,但一次不要施肥过多。

花芽位于枝顶端,是纯花芽,因此,玉兰的修剪不用短接,只有对骨干延长枝枝头修剪时才用。

玉兰伤口愈合慢,因此一次修剪不要过重。

可以修剪成松散分层形。

主枝要小于主干直径的三分之一,且要形成枝领,侧枝也如此,以保证安全。

破坏枝领可能会形成树洞,会影响树体结构,不坚固。

理论上不保留树洞,如有特别状况需要保留,要定时修剪以保证树体的安全稳固。

枝丫成“U”字形比较安全,成“V”字形成内涵皮不坚固要修剪。

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

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

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我所在的大学开设了药用植物学这门课程,今年夏季学期安排了两周的实习时间。

我们实习的地点是一个著名的中药材生产基地,这里有各种药用植物,可供我们实习观察和学习。

二、实习经验在实习期间,我首先学习了当地主要采集的几种药用植物。

我们老师带领我们走进了大片大片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向我们介绍了每一种植物的品种特点、栽培习性以及采收方法和时间。

我们也抬头仰望,并仔细欣赏植物的形态、色彩与姿态。

通过近距离的观察,我意识到药用植物的生命力是如此强大,它们蕴含的精华和研究的价值也是如此的可观。

其次,在实习期间,我还有机会观察到药用植物的制作过程。

可以看到,同一种植物的制作方法会有所不同,而且制作流程非常繁琐。

我们需要熟练掌握每一个细节,一旦出错,就可能导致整个批次的产品质量下降。

我也发现,药用植物的制作过程一般都是基于传统的制作手法,但在现代生产中,也要逐渐引进先进科技手段,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纯度。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药用植物学的实习,我不仅学到了知识,实践了技能,而且也感悟到了药用植物的文化内含和文化价值。

药用植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一种科学的保健和治疗方式,被尊为传统医药珍品。

深入了解了药用植物,我对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一直坚持走药用植物这条路,不断深入学习和研究,为推动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总结通过这次药用植物学的实习,我不仅学到了知识,实践了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要珍惜和尊重大自然的馈赠,积极保护生态环境,让药用植物得到更好的收获和利用。

最后,我要感谢老师和企业的帮助和支持,谢谢大家。

药用植物实验报告

药用植物实验报告

药用植物实验报告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药用植物实验报告篇一:药用植物学实验一1实验一植物细胞、组织的观察及植物装片的制作方法一、实验目的1.学习植物细胞观察方法,掌握植物细胞基本结构,了解质体类型及特点。

2.掌握细胞后含物、细胞壁特化的主要类型及鉴别。

3.掌握各种成熟组织的形态特征及其在植物体的分布部位。

4.熟练植物制片技术操作和生物绘图方法。

二、实验器具与试剂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尖头镊子、解剖针、刀片、剪刀、吸水纸、擦镜纸、纱布块、吸水纸、蒸馏水、稀碘液、苏丹Ⅲ试液、水合氯醛、稀甘油、20%蔗糖液、间苯三酚试液、浓盐酸、黑墨水。

三、实验材料洋葱鳞叶表皮细胞制片、新鲜洋葱、新鲜女贞叶、新鲜绿辣椒、新鲜红辣椒、番茄、萝卜、马铃薯块茎、姜块茎、无花果或秋海棠叶柄、夹桃叶、花生或蓖麻种子、半夏粉末、大黄粉末、黄柏粉末。

柿子胚乳细胞切片;南瓜茎横切永久制片、南瓜茎纵切永久制片、松茎横切永久制片;洋葱根尖纵切制片、玉米根尖纵切制片、玉米或洋葱根尖横切永久制片、黑藻顶芽纵切永久制片。

菠菜叶、油菜叶、油麦菜叶、小白菜叶或板蓝根叶、冬青叶、决明叶、薄荷叶、桑叶、桑枝、姜、橘子、半夏粉末。

芹菜、梨、豆芽、肉桂粉末、人参粉末、甘草粉末。

四、实验内容<植物的细胞>:(一)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1.植物细胞基本结构①取洋葱鳞叶表皮细胞永久制片或用新鲜洋葱材料撕取表皮制临时装片观察,可见表皮为一层细胞,其细胞多为近长方形,选择形状较规则、结构清晰的细胞移至高倍镜下观察,可分辨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结构。

由于大液泡的形成,细胞核位于一侧,高倍镜下还可看见核仁。

通过调节细调焦轮可使细胞的不同层次依次成像,加深对细胞立体结构的理解。

②加水合氯醛,加热透化,再加稀甘油。

镜下观察细胞变化。

细胞壁较透明,细胞质无色均匀,细胞核扁球形,仔细观察可见其内1—3个发亮的核仁。

③从一侧滴加稀碘液,细胞质被染成浅黄色,细胞核被染成深黄色。

最新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

最新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

最新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究特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提取方法及其生物活性。

实验材料:1. 选定的药用植物样本2. 蒸馏水3. 乙醇4. 萃取溶剂(如氯仿、乙酸乙酯)5. 旋转蒸发仪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7.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8. 生物活性测试试剂盒9. 实验动物(如小鼠)实验方法:1. 植物样本的预处理:将采集的药用植物清洗干净,晾干后切碎,备用。

2. 粗提:称取一定量的植物样本,加入蒸馏水和乙醇,按照固液比1:10的比例,进行回流提取,提取时间为2小时。

3. 萃取:将粗提液进行不同有机溶剂萃取,如氯仿、乙酸乙酯,以分离不同极性的成分。

4. 旋转蒸发:将萃取液在旋转蒸发仪中浓缩至适当体积。

5. 成分分析: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对提取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有效成分的种类和含量。

6. 生物活性测试:选取提取的有效成分,通过生物活性测试试剂盒进行初步的生物活性筛选,如抗氧化、抗炎、抗菌等。

7. 动物实验:对筛选出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成分,在实验动物上进行进一步的药效学和毒理学评价。

实验结果:1. 通过HPLC分析,确定了植物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种类及其相对含量。

2. 生物活性测试显示,提取物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

3.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该药用植物提取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实验动物具有治疗效果,且未观察到明显毒性反应。

结论:本次实验成功提取并分析了选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评价。

实验结果为进一步开发该植物作为药用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未来研究可针对特定有效成分进行深入的药效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探索。

药用植物实验报告

药用植物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生理生态特性和药用价值,提高对药用植物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材料1. 药用植物样品:人参、黄芪、甘草、麻黄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培养箱、电子天平、pH计等。

3. 实验试剂:蒸馏水、KNO3、KH2PO4、NaCl等。

三、实验方法1. 观察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1)观察人参、黄芪、甘草、麻黄等药用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形态变化,如叶片、茎、根、花等。

(2)记录药用植物的生长速度、株高、叶面积等生长指标。

(3)分析药用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差异。

2. 研究药用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1)测定药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呼吸速率等生理指标。

(2)分析药用植物在不同光照、水分、温度等环境条件下的生理生态适应性。

(3)探讨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3. 提取和鉴定药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1)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药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

(2)利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提取物进行初步鉴定。

(3)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分析方法对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1)人参在播种后40天内,株高从0.5cm增长到10cm,叶面积从1.5cm²增长到15cm²。

(2)黄芪在播种后50天内,株高从0.3cm增长到7cm,叶面积从1cm²增长到8cm²。

(3)甘草在播种后60天内,株高从0.2cm增长到5cm,叶面积从0.8cm²增长到6cm²。

(4)麻黄在播种后45天内,株高从0.4cm增长到8cm,叶面积从1.2cm²增长到10cm²。

(5)不同药用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存在差异,如人参在光照充足、水分适宜的环境中生长较好,而麻黄在干旱、光照不足的环境中仍能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

2. 药用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1)人参在光照强度为1000μmol·m⁻²、温度为25℃、水分充足的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

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

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

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
我在药用植物学实习期间,主要参与了植物采集、鉴定和药用价值评估的工作。

通过实地采集植物标本和参与实验室分析,我对许多药用植物的特征和药用成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习期间,我跟着导师学习了植物的采集方法和标本的制作。

在野外采集过程中,我学会了识别许多常见的药用植物,并学习了它们的生长环境和外部特征。

回到实验室后,我参与了对采集来的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和分类,并学习了如何使用显微镜对植物细胞和组织进行观察和研究。

除了植物的外部特征,我还学习了植物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

在实验室中,我参与了对植物样本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工作,并学习了如何使用色谱和质谱等仪器对提取的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

通过这些工作,我对许多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和药用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我还参与了对植物药材的质量评估和药效研究。

通过参与实验,我学习了如何对药材进行理化指标的检测和评估,并学习了如何进行体内外药效实验来评估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对药用植物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提升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研素养。

这次实习经历使我对药用植物学这个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将会继续努力学习,为将来的科研工作做好准备。

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文

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文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药用植物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提高药用植物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药学院特组织药用植物学实习活动。

本次实习于XX月XX日至XX月XX日在XX地区进行,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药用植物的生长习性、形态特征、药用价值和采集加工方法。

二、实习目的1. 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药用植物的基本识别方法和采集技巧。

2. 使学生了解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分布区域和药用价值。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提高药用植物学的实践技能。

4. 增强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

三、实习内容1. 实习地点:XX地区2. 实习时间:XX月XX日至XX月XX日3. 实习内容:(1)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调查:了解药用植物的生长习性、分布区域、土壤、气候等因素。

(2)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观察:学习药用植物的器官、叶、花、果实等形态特征,掌握药用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3)药用植物药用价值研究:了解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功效、药理作用等。

(4)药用植物采集加工方法学习:掌握药用植物的采集、干燥、粉碎、制剂等加工方法。

四、实习过程1. 实习前期准备实习前,我们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了解了实习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为实习做好了充分准备。

2. 实习过程(1)实习第一天:到达实习地点,进行实习动员,明确实习任务和注意事项。

(2)实习第二天:分组进行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调查,观察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记录相关信息。

(3)实习第三天:继续进行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调查和形态特征观察,同时学习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

(4)实习第四天:学习药用植物的采集加工方法,实际操作,制作药用植物标本。

(5)实习第五天:总结实习收获,撰写实习报告。

五、实习收获1. 掌握了药用植物的基本识别方法和采集技巧。

2. 了解了我实习地区药用植物的生长习性、分布区域和药用价值。

3. 提高了药用植物学的实践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药用植物学实习的报告

药用植物学实习的报告

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药用植物学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我们对药用植物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加强我们对药用植物的识别和运用能力,我国某高校组织了为期一周的药用植物学实习活动。

本次实习旨在让我们在野外实地观察、采集和研究药用植物,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为2021年6月13日至6月16日,地点位于我国湖北省三潭风景区。

实习期间,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不同海拔地区的药用植物进行了实地观察、采集和分析。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了解实习地点药用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认识药用植物营养器官、繁殖器官的形态结构特征。

实习第一天,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药用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了不同药用植物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生长特点。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深入了解了药用植物的营养器官(如根、茎、叶)和繁殖器官(如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为后续的药用植物识别奠定了基础。

2. 认识几种典型的植被类型,掌握采集、压制、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以及植物鉴定方法。

实习第二天,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识别几种典型的植被类型,如草原、灌丛、森林等。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植物标本的采集、压制、制作方法以及植物鉴定技巧。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掌握了植物标本的制作流程,提高了药用植物识别能力。

3. 掌握20~30个常见科的识别特征,了解药用植物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统一性,药用植物形态结构对植物生长环境的适应性。

实习第三天,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识别了20~30个常见科的药用植物,并了解了它们的识别特征。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药用植物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统一性,以及药用植物形态结构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药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长环境、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药用植物的认识。

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模板

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模板

一、实习基本信息1. 实习地点:_______2. 实习时间: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至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3. 实习单位:_______4. 实习指导教师:_______5. 实习学生:_______(姓名及学号)二、实习目的1. 了解药用植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药用植物的识别方法。

3. 学习药用植物的采集、保存和标本制作。

4. 熟悉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和临床应用。

5.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习内容1. 药用植物基础知识学习- 学习药用植物的定义、分类、分布和生长习性。

- 了解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2. 药用植物识别- 通过观察、比较、查阅资料等方法,识别常见药用植物。

- 学习药用植物检索表的使用。

3. 药用植物采集与保存- 学习药用植物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

- 掌握药用植物标本的压制和保存方法。

4. 药用植物标本制作- 学习药用植物标本的制作流程和技巧。

- 完成一定数量的药用植物标本制作。

5. 药用植物药用价值研究- 查阅资料,了解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和临床应用。

- 分析药用植物的药效和药理作用。

四、实习过程1. 实习第一天- 介绍实习目的和内容。

- 学习药用植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讲解药用植物检索表的使用。

2. 实习第二天- 进行药用植物识别训练。

- 学习药用植物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实习第三天- 进行药用植物采集活动。

- 学习药用植物标本的压制和保存方法。

4. 实习第四天- 完成药用植物标本制作。

- 分析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和临床应用。

5. 实习第五天- 总结实习收获,进行实习汇报。

五、实习收获1. 掌握了药用植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识别方法。

2. 学会了药用植物的采集、保存和标本制作。

3. 了解了许多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和临床应用。

4. 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实习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药用植物学的重要性。

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优秀5篇)

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优秀5篇)

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优秀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牛牛范文为您精心收集了5篇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222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精选篇一大学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前言:通过一年植物学的学习,我们学到并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但为了让理论联系实际,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进行补充和深化,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而实践永远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通过实践我们既能够很快的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知识,使理论与实践想结合,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又能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和研究植物,提高分析的中和能力。

还能掌握植物的采集,压制,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的植物教学和科研打下初步的基础。

这此野外实习不仅是我们接近植物,了解植物的一次机会,而且也是我们磨练自己,增强团队精神的机会,在平时的学习中,同学们并没有太多的接触机会,而这次实习中我们每个组的同学不仅一起学习,一起吃饭,还一起爬山涉水,让我们的友谊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加深。

2012年7月2日下午,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开始向目的地出发。

一、实习的目的及意义1、通过实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知识。

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的结合。

2、学习懂得用科学方法观察和研究植物。

3、初步掌握植物的采集、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4、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习科学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合作精神。

且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5、得到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

6、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植物形态学术语。

7、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扩大和丰富了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关于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

关于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

关于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人物事迹、学习资料、教学资源、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haracter stories, learning materials, teaching resource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关于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优秀5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那么你知道实习报告具体怎么写吗?下面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关于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希望能够帮到你哟!关于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篇120__年7月13日,结束了泉州、厦门站的动物野外实习后,我们来到了南靖和溪,由孔祥海老师带队,开始了这次的植物野外实习。

药用植物学教学实习报告

药用植物学教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药用植物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药用植物的认识、采集、鉴定、炮制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于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在XX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园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药用植物学教学实习。

二、实习目的1. 培养学生对药用植物的认识和采集技能,提高对药用植物的了解程度。

2. 掌握药用植物的鉴定方法,提高植物分类学知识水平。

3. 熟悉药用植物的炮制过程,了解中药制剂的基本知识。

4.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实习内容1. 药用植物的认识与采集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药用植物园进行了全面的参观,了解了各种药用植物的名称、生长习性、药用价值等。

随后,我们分组进行实地采集,学习如何正确采集药用植物,包括选取合适的部位、避免损伤植物等。

2. 药用植物的鉴定在采集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药用植物的鉴定方法,包括形态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等。

通过观察植物的外部形态、叶片、花、果实等特征,以及进行切片观察、粉末鉴定等,掌握了药用植物的鉴定技巧。

3. 药用植物的炮制实习期间,我们还学习了药用植物的炮制过程,包括净选、切制、炒制、蒸制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了解了不同炮制方法对药用植物药效的影响。

4. 中药制剂的制作在实习的最后阶段,我们学习了中药制剂的基本知识,包括丸剂、散剂、膏剂、酒剂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提高了动手能力。

四、实习体会1.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药用植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药用植物在中医药学中的重要性。

2. 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药用植物的采集、鉴定、炮制等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3. 实习期间,我与同学们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 通过本次实习,我认识到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更加坚定了学习中医药学的信心。

五、实习总结本次药用植物学教学实习圆满结束,通过一周的实习,我们不仅掌握了药用植物的相关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生药学观察实验报告(3篇)

生药学观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生药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2. 学习观察药用植物的组织结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3. 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严谨、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内容1. 实验材料(1)药用植物:丹参、人参、黄芪、当归等;(2)实验器材:显微镜、解剖镜、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滴管、酒精灯、解剖针、实验记录本等;(3)试剂:水合氯醛、盐酸、酒精、蒸馏水、碘液等。

2. 实验步骤(1)观察药用植物的组织结构①取丹参、人参、黄芪、当归等药用植物的根、茎、叶等部位,用刀片切成薄片;②将薄片放置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③在显微镜下观察药用植物的组织结构,记录观察结果。

(2)观察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①取丹参、人参、黄芪、当归等药用植物的根、茎、叶等部位,用刀片切成薄片;②将薄片放置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③在显微镜下观察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记录观察结果。

(3)观察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①取丹参、人参、黄芪、当归等药用植物的根、茎、叶等部位,用刀片切成薄片;②将薄片放置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③在显微镜下观察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记录观察结果。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药用植物的组织结构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丹参、人参、黄芪、当归等药用植物的组织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丹参:皮层较厚,木栓层明显,维管束排列紧密,木质部发达;(2)人参:皮层较薄,韧皮部发达,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发达;(3)黄芪:皮层较厚,木栓层明显,维管束排列紧密,木质部发达;(4)当归:皮层较薄,韧皮部发达,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发达。

2. 观察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丹参、人参、黄芪、当归等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具有以下特点:(1)丹参:含有多种生物碱,如丹参酮、丹参酚等;(2)人参:含有多种皂苷,如人参皂苷、人参二醇等;(3)黄芪:含有多种生物碱,如黄芪甲苷、黄芪乙苷等;(4)当归:含有多种挥发油,如当归挥发油、苯甲酸等。

校园药用植物调查实验报告内容

校园药用植物调查实验报告内容

校园药用植物调查实验报告一、引言药用植物是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和疾病治疗。

校园作为人类活动密集的区域,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也较为丰富。

本次实验旨在调查校园内的药用植物种类、药用价值、分布情况及生长环境,以期为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调查校园内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分析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研究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总结药用植物在校园内的生长状况及保护建议。

三、实验方法实地调查:对校园内的各个季节、不同生境的药用植物进行实地调查,记录其种类、数量、生长状况等信息。

文献查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生长环境等知识。

数据分析:对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四、药用植物种类鉴定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我们鉴定出以下几种药用植物:枸杞:分布于校园花坛中,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等功效。

金银花:分布于校园道路两旁,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等功效。

芍药:分布于校园草坪上,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等功效。

连翘:分布于校园林下,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等功效。

夏枯草:分布于校园山坡上,具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等功效。

黄柏:分布于校园树林中,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痢等功效。

益母草:分布于校园路旁,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等功效。

桑白皮:分布于校园林下,具有泻肺平喘、利尿消肿等功效。

白芍:分布于校园水边,具有补血调经、平肝止痛等功效。

当归:分布于校园草地,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等功效。

五、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分析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和实地调查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以上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如下:枸杞:枸杞子可入药,具有良好的补肾益精、养肝明目作用,常用于治疗肾虚腰痛、视物模糊等病症;金银花: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等症状;芍药:芍药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痈疽疔疮、跌打损伤等症状;连翘: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痈疽等症状;夏枯草:夏枯草具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目赤肿痛、瘿瘤等症状;黄柏:黄柏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痢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热毒疮疡、泄泻痢疾等症状;益母草: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水肿等症状;桑白皮:桑白皮具有泻肺平喘、利尿消肿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肺热喘咳、水肿等症状;白芍:白芍具有补血调经、平肝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头痛等症状;当归:当归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等症状。

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

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药用植物的基本特征和药用价值。

2. 掌握药用植物分类、鉴定和采集方法。

3. 学习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技术。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各种药用植物样品,如人参、黄芪、甘草、黄连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离心机、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等。

三、实验方法1. 药用植物样品鉴定:观察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如叶、花、果、根等,进行分类和鉴定。

2.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采用溶剂提取法,分别提取人参、黄芪、甘草、黄连等药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

3.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分离:采用柱层析法,将提取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

4.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鉴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分离得到的单一化合物进行鉴定。

四、实验步骤1. 药用植物样品鉴定(1)观察人参样品的形态特征,如根、茎、叶等,进行分类和鉴定。

(2)观察黄芪样品的形态特征,如根、茎、叶等,进行分类和鉴定。

(3)观察甘草样品的形态特征,如根、茎、叶等,进行分类和鉴定。

(4)观察黄连样品的形态特征,如根、茎、叶等,进行分类和鉴定。

2.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1)将人参、黄芪、甘草、黄连等药用植物样品分别用不同溶剂提取。

(2)将提取液进行浓缩、干燥,得到不同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

3.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分离(1)将提取得到的混合物进行柱层析分离。

(2)收集分离得到的单一化合物。

4.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鉴定(1)将分离得到的单一化合物进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

(2)根据检测结果,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药用植物样品鉴定实验结果表明,人参、黄芪、甘草、黄连等药用植物样品均具有明显的药用价值,符合药用植物的基本特征。

2.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溶剂提取法可以成功提取人参、黄芪、甘草、黄连等药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

3.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分离实验结果表明,柱层析法可以有效分离人参、黄芪、甘草、黄连等药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学院
(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实习地点:省市紫蓬山景区
实习时间: 2017年5月26日
年级专业:
学生:
学号:
云翳,痢疾,痈肿。

根:用于小便淋痛,痢疾。

全草或叶:苦,平。

解毒,祛风。

用于痈疽疮毒,痢疾,中耳炎,耳鸣,耳聋,关节酸痛。

16. 朴树,榆科。

乔木,树皮平滑,灰色;一年生枝被密毛。

叶互生,叶柄长;叶片革质,宽卵形至狭卵形,先端急尖至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偏斜,中部以上边缘有浅锯齿,三出脉,上面无毛,下面沿脉及脉腋疏被毛。

花杂性(两性花和单性花同株),当年枝的叶腋;核果近球形,红褐色;果柄较叶柄近等长。

根、皮、嫩叶入药有消肿止痛、解毒治热的功效,外敷治水火烫伤。

17. 野花椒,芸香科。

灌木或小乔木;枝干散生基部宽而扁的锐刺,嫩枝及小叶背面沿中脉或仅中脉基部两侧或有时及侧脉均被短柔毛,或各部均无毛。

聚花序顶生,长1-5厘米;花被片5-8片,狭披针形、宽卵形或近于三角形,大小及形状有时不相同,长约2毫米,淡黄绿色;雌花的花被片为狭长披针形。

叶,祛风散寒,健胃驱虫,除湿止泻,活血通经。

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痛,瘀血作痛,经闭,咯血,吐血。

果皮:辛,温。

有小毒。

温中止痛,驱虫健胃。

用于胃寒腹痛,蛔虫病;外用于湿疹,皮肤瘙痒,龋齿痛。

种子:苦、辛,凉。

利尿消肿。

用于水肿,腹水。

18. 海金沙,海金沙科。

多年生草质藤本。

根状茎横走,生黑褐色有节的毛;根须状,黑褐色,坚韧,亦被毛。

叶多数,对生于茎上的短枝两侧,二型,纸质,连同叶轴和羽轴有疏短毛。

干燥成熟孢子,用于热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

19. 乌桕,大戟科。

乔木,高可达15米许,各部均无毛而具乳状汁液;树皮暗灰色,有纵裂纹;枝广展,具皮孔。

叶互生,纸质,叶片菱形、菱状卵形或稀有菱状倒卵形,长3-8厘米,宽3-9厘米,顶端骤然紧缩具长短不等的尖头,
基部阔楔形或钝,全缘。

乌桕根皮、树皮、叶入药,杀虫,解毒,利尿,通便。

用于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利,毒蛇咬伤;外用治疔疮,鸡眼,乳腺炎,跌打损伤,湿疹,皮炎。

20. 附地菜,紫草科。

一年生草本,高5~30厘米;茎通常自基部分枝,纤细。

匙形、椭圆形或披针形的小叶互生,基部狭窄,两面均具平伏粗毛。

螺旋聚伞花序,花冠蓝色,花序顶端呈旋卷状。

4枚四面体形小坚果。

花期5~6月。

以全草入药,温中健胃,消肿止痛,止血。

用于胃痛,吐酸,吐血;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

21. 四叶葎,茜草科。

多年生丛生直立草本。

叶4片轮生,叶形变化较大;聚伞花序顶生和叶生,花小,花梗纤细,花冠白色。

全草药用,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治尿路感染、赤白带下、痢疾、痈肿、跌打损伤。

22. 柘树,桑科。

灌木或小乔木,直立或攀援状,通常具刺。

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全缘或上部3裂,羽状脉或三出脉;托叶早落。

花单性,雌雄异株,腋生,头状,有小苞片,雄花花被片3~5,长圆形,钝头,雄蕊4,花药2室;雌花花被片4,包围子房,花柱单一或2裂,柱头伸长,果期雌花被与小苞片同时增厚包围着瘦果。

树材用于肝胆湿热,砂石淋浊,瘀血肿痛。

23. 薯蓣,薯蓣科。

缠绕草质藤本。

块茎长圆柱形,垂直生长,长可达1米多,断面干时白色。

茎通常带紫红色,右旋,无毛。

单叶,在茎下部的互生,中部以上的对生,很少3叶轮生;幼苗时一般叶片为宽卵形或卵圆形,基部深心形。

叶腋常有珠芽。

雌雄异株。

主中焦脾胃之气损伤,补虚弱,除寒热邪气,益气力,长肌肉,滋补肾阴。

久食薯蓣,令人耳聪目明、轻身不饥、延年益寿。

24. 鸡屎藤,茜草科。

多年生草质藤本。

其茎呈扁圆柱形,稍扭曲,无毛或近
细狭、小,红色;管状花多数,短于冠毛。

瘦果略有毛。

钻叶紫菀的全草,清热燥湿,主治:痈肿;湿疹。

33. 金鱼藻,金鱼藻科。

多年生沉水草本;茎平滑,具分枝。

叶轮生,1-2次二叉状分歧,裂片丝状,或丝状条形,先端带白色软骨质,边缘仅一侧有数细齿。

子房卵形,花柱钻状。

坚果宽椭圆形,长4-5毫米,宽约2毫米,黑色,平滑,边缘无翅,有3刺,顶生刺(宿存花柱)长8-10毫米,先端具钩,基部2刺向下斜伸,长4-7毫米,先端渐细成刺状。

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晒干,凉血止血、清热利水,主治血热吐血、咳血、热淋涩痛。

34. 龙葵,茄科。

一年生草本植物,全草高30-12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卵形或心型叶子互生,近全缘;夏季开白色小花,4-10朵成聚伞花序;球形浆果,成熟后为黑紫色。

浆果和叶子均可食用,但叶子含有大量生物碱,须经煮熟后方可解毒。

全株入药,可散瘀消肿,清热解毒。

35. 天南星,天南星科。

多年生草本。

块茎扁球形,直径2-4厘米,顶部扁平,周围生根,常有若干侧生芽眼。

鳞芽,膜质。

叶常单一,叶柄圆柱形,粉绿色,下部鞘筒状;叶片鸟足状分裂,有时更少或更多,倒披针形。

花序柄长30-55厘米,从叶柄鞘筒抽出。

佛焰苞管部圆柱形;檐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

肉穗花序两性和雄花序单性,两性花序。

天南星以球状块茎供药用,具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的功能。

36. 苦荬菜,菊科。

一年生草本。

根垂直直伸,生多数须根。

茎直立,上部伞房花序状分枝,或自基部多分枝或少分枝,分枝弯曲斜升,全部茎枝无毛。

基生叶花期生存,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基部箭头状半抱茎,向上或最上部的叶渐小,与中下部茎叶同形,基部箭头状半抱茎或长椭圆形,基部收窄,但不成箭
头状半抱茎;全部叶两面无毛,边缘全缘,极少下部边缘有稀疏的小尖头。

全草入药,具清热解毒、去腐化脓、止血生机功效;可治疗疮、无名肿毒、子宫出血等症。

37. 马鞭草,马鞭草科。

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可达120厘米,基部木质化,单叶对生,卵形至长卵形,两面被硬毛,下面脉上的毛尤密。

顶生或腋生的穗状花序,花蓝紫色,无柄,花萼膜质,筒状,花冠微呈二唇形,花丝极短;子房无毛,果包藏于萼,小坚果。

花果期6-10月。

全草供药用,性凉,味微葳,有凉血、散瘀、通经、清热、解毒、止痒、驱虫、消胀的功效。

38. 香蒲,香蒲科。

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植物,根状茎乳白色,地上茎粗壮,向上渐细,叶片条形,叶鞘抱茎,雌雄花序紧密连接,果皮具长形褐色斑点。

种子褐色,微弯。

花果期5-8月。

香蒲花粉在中药上称蒲黄,蒲黄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具有活血化淤、止血镇痛、通淋的功效。

39. 猫眼草,大戟科。

多年生草本。

茎通常分枝,基部坚硬。

下部叶鳞片状,早落;中上部叶狭条状披针形,先端钝或具短尖,两面无毛。

杯状聚伞花序顶生者通常有4-9伞梗,基部有轮生叶与茎上部叶同形。

全草可入药,主治痰饮咳喘,水肿,瘰疬,疥癣,无名肿毒。

40. 野葡萄,葡萄科。

木质藤本。

枝条粗壮,嫩枝具柔毛。

叶互生,阔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通常3浅裂,裂片三角状卵形,边缘有较大的圆锯齿,上面暗绿色,无毛或具细毛,下面淡绿色,被柔毛:叶柄长3~7厘米,被柔毛。

聚伞花序与叶对生,花序梗长2~3.5厘米,被柔毛。

利尿,消炎,止血。

治慢性肾炎,肝炎,小便涩痛,胃热呕吐,风疹块,疮毒,外伤出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