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各章框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
观察的目的性加强 观察的持续性延长 观察的细致性增加 观察的概括性提高 观察方法的形成
感觉(视、听、 味、触、痛) 知觉(形状、方 位、深度、时间)
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学 中的运用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规律 过去经验和对对象理解的规律 语言和直观相结合的规律
7 .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 象的有规律性变化,从而揭示 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 的联系。这种研究方法称为( ) A.测验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调查法 8 .研究者通过学前儿童的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儿童生活的 成人,去了解儿童的心理表现。 这种方法称为( )。 A.作品分析法 B.调查访问法 C.测验法 D.谈话法 9.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较易作出结论的一种研 究方法是( )。 A.问卷法 B.谈话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10 通过分析儿童的手工、绘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这种研 究方法称为( )。 A.教育实验法 B.观察法 C.作品分析法 D.调查访问法
章节练习题
7 . 注意是一种( )。 A.独立的心理过程 B.认识风格 C心理现象 D个性特征 8.儿童一进商场就被漂亮的玩具吸引,儿童在这一刻出现的心 理现象是( )。 A.注意 B.想像 C.需要 D.思维 9.注意使儿童的游戏、学习等活动顺利进行,这是注意的( )功 能。 A.整合 B.维持 C.调节 D.选择 10.注意使儿童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为应付 外来刺激做出相应准备,从而适应环境,这是注意的( )功能 A.调节 B.整合 C.维持 D.选择 11.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 )。 A无意注意占优势 B有意注意占优势 C注意的发展不受语言支配 D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均衡发展 12.天空中过往飞机的轰鸣引起儿童不由自主的注意,这是(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 D选择性注意
个性心 理特征
能力 气质 性格
3
章节练习题
1心理就是( ) A.人脑对心理现象和客观现实的反映 B.人脑像镜子一样对一切客观现实的反映 C.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D.当人体成熟后,对周围环境的反映 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 理的发展规律。A.3~6岁 B.0~6岁 C.0~3岁 D.4~5岁 3 儿童是指____年龄范围。 A.0~3岁 B.0~6岁 C.0~12岁 D.0~18岁 4.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______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分支,而且是内容 最充实的分支。 A.发展心理学 B.普通心理学 C.学前教育学 D.儿童解剖生理学 5.( )是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自然实验法 D.调查访问法 6.所得材料自然、真实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A.问卷法 B.谈话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章节练习题
7 .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是 ( ) A.手眼协调动作 B.独立性的出现 C.坚持性的出现 D.分离焦虑的 出现 8.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是( ) A.婴儿期 B.先学前期 C.幼儿期 D.学龄初期 9 .相比较而言,情绪性故事较容易打动( )。 A.大班幼儿 B.中班幼儿 C.小班幼儿 D.所有4~6岁幼儿 10.下列属于4~5岁幼儿特征的是( )。 A.爱模仿 B.个性初具雏形 C.情绪作用大 D.开始接受任务 11 .下列属于5~6岁幼儿特征的是( ) A.认识依靠行动 B.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C.开始接受任务 D.最初步生活自理
什么是注意及注意的种类 注意在学前儿童 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学前儿童注意 发展的趋势
一般作用(选择、保持、监督和 调节) 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作用(知觉、 记忆、坚持性、学习)
学 前 儿 童 注 意 的 发 展
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
无意注意的发生发展早于有意注意的发生发展
各年龄阶段学前儿 童注意发展的特征
1岁前 1~3岁 3~6岁(幼儿) 保持规律与应用 遗忘规律与应用 排除影响保持的因素, 科学地安排识记
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在 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
章节练习题
1 .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表现出和 新异刺激不同的反应。这是 ( )。 A.条件反射 B.重学记忆 C. 习惯化 D.有意记忆 2.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为( ) A.短时 记忆 B.瞬时记忆 C.记忆容量不足 D.幼年健忘 3.( )是指从识记到能够再认或回忆之间的时间。 A.记忆的恢复期 B.记忆的重学期 C.记忆的潜伏期 D.记忆的检索期 4.在幼儿的记忆中,占主要地位的记忆是( )。 A.形象记忆 B.运 动记忆 C.情绪记忆 D.语言记忆 5儿童最早发生的记忆是( )。 A.情绪记忆 B.形象记忆 C.运动记 忆 D.语词记忆 6.语词记忆大致出现在_______左右。( ) A.2周 B.6个月 C.6-12 个月 D.1岁 7.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过程中,转变期一般存在于( ) A.2~3岁 B.4~5岁 C.5~7岁 D.7~8岁
章节练习题
13儿童不受窗外其他孩子玩耍的笑声吸引,努力控制自己,专 心做功课,这是(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 D.选择性注意 14儿童从事一项活动能够善始善终,说明他的注意具有很好的( )。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能力 D.范围 15.儿童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儿童注意的( )较差。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能力 D.范围 16.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认真、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 事。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 。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 意的分配
新生儿范兹视觉偏好 1岁前 1~3岁 3~6岁(幼儿) 注意的选择性 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规律与幼儿的活动
注 意 分 散 的 原 因 和 防 止
章节练习题
1.注意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 A.指向性和集中性 B.鲜明性和选择性 C.清晰性和指向性 D.清晰性和集中性 2.“聚精会神”、“仔细”主要描绘的是注意的什么特点( )。 A .指向性 B.集中性 C.清晰性 D.鲜明性 3.注意使儿童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反应不一,总是舍弃一些信息 。这是注意的( )功能。 A.调节 B.整合 C.维持 D.选择 4、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的注 意是(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有意注意 D.随意后注意 5、在学习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干扰因素时,努力地把自己的注 意维持在学习内容上,这时的注意是( )。 A.随意后注意 B.有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6.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 )。 A.不变 B.扩大 C.缩小 D.以上都有可能
横断研究vs纵向研究
研究的类型
跨文化研究vs双生子 研究
客观性 教育性 发展性
研究的具体方法
观察法 实验法 测验法
调查访问法 问卷法 作品分析法 谈话法
二、心理现象概述
感觉 认知过程 (知) 情感过程 (情) 知觉 记忆 注 意
心理 过程 个体 心理 个性 心理
想象
思维
意志过程 (意)
语言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
《学前心理学》 各章框架
什么是心理、心理现象 什么是学前心理学 个体心理的发生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了解基本知识 培养兴趣和感情 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 初步掌握研究方法 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学前心理学的内容
绪 论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
学 前 儿 童 学前儿童感知 感 发展的主要阶段 觉 和 学前儿童各感觉 知 和知觉的发展 觉 的 发 幼儿观察的发展 展
什么是感觉和知觉及种类 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 感觉和知觉在学前 两岁前儿童依靠感觉和知觉认识 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世界
在3~6岁儿童心理活动中仍占优势 原始的感知阶段
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什么是记忆 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生(时间、指标) 学 前 儿 童 记 忆 的 发 展
记忆保持的时间延长 学前儿童记忆 记忆提取的方式发展 发展的趋势 记忆容量的增加(广度、范围、工作想像) 记忆内容的变化(运动、情绪、形象、语词)
记忆策略的形成 各年龄阶段学前儿 童记忆发展的特征
章节练习题
1.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 的是( ) A“真香!” B“我要吃!” C“这是什么?” D“这儿有个苹果。” 2( )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 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 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 A.视觉 敏度 B.颜色视觉 C.精细视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治疗弱视的最佳期是( ) A. 1~2岁 B. 3~5岁 C. 12~13岁 D. 5~7岁 4儿童最早能够辨别的图形是( ) A.圆形 B.正方形 C.三角形 D.长方形 5.3岁儿童( ) A.能辨别以别人为基准的左右 B.能辨别以自身为中 心的左右 C.能辨别前后 D.能辨别上下 6“视觉悬崖”可以测查婴儿的( ) A.距离知觉 B.方位知觉 C.大小知觉 D.形状知觉
0~1岁
学 前 儿 童 心 理 发 展 年 龄 特 征 概 述
发展速度 最快、变 化最大的 时期
0-1个月----无条件反射、认识世界的开始、人际 交往的开端 出生上半年——手眼协调、开始认生 下半年——动作发展的规律 言语和思维发生 独立性—自我意识发展的表现
1~3岁
齐全期
wenku.baidu.com
真正形成人 类心理特点 的时期 3~4岁--生活范围扩大、认识依靠行动、情绪作用
大、爱模仿 3~6岁 4~5岁--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性、开始接受任 奠基期 务、开始组织游戏 个性开始 5~6岁—好问好学、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开 形成的时 始掌握认知方法、个性初具雏形
期
章节练习题
1 .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在( ) A.0~1岁 B.1~3岁 C.4~5岁 D.3~6岁 2当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现象称为( )。 A. 心跳反射 B.达尔文反射 C.巴布金反射 D.击剑反射 3 物体轻轻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他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 ,五个脚趾形成扇形。这 种现象称为( ) A.抓握反射 B.惊跳反射 C.蜷缩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 4.如果新生儿的一只手或双手的手掌被压住,他会转头张嘴;当 手掌上的压力减去时,他 会打呵欠。这是( )。 A.巴宾斯基反射 B.游泳反射 C.莫罗反射 D.巴布金反射 5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于( ) A.2~3个月 B.3~4个月 C.4~5个月 D.5~6个月 6 .出现最初的独立性,是在 ( )。 A.3~4岁 B.6个月~1岁 C.1~3岁 D.9个月~1岁
章节练习题
7.反映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是( )。 A.方位知觉 B.大小知觉 C.时间知觉 D.距离知觉 8.某幼儿能够依靠生活作息制度来认识时间,如“下午是午睡起 来以后”,这说明该幼儿 ( ) A.根据日夜和季节变化来对时间定向 B.依靠生理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反射 C.能够对持续时间进行估 计 D.有了与具体事物和事件相联系的时间知觉 9.幼儿在认识方和万、日和月等形近符号时出现混淆,这是( )。 A.观察的无序性所致 B.观察的目的性不够所致 C.观察的跳跃性所 致 D.观察的细致性不够所致 10.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 观察个别事物?( ) A.图上有些什么呢? B.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 呢? C.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 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11.教师的板书、挂图和实验演示,应当突出重点,教学指示棒与 直观教具的颜色不要接近。 这是利用了( )。 A.知觉中的新颖性规 律 B.知觉中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规律 C.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 差别的规律 D.知觉中对象的活动性规律
观察的目的性加强 观察的持续性延长 观察的细致性增加 观察的概括性提高 观察方法的形成
感觉(视、听、 味、触、痛) 知觉(形状、方 位、深度、时间)
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学 中的运用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规律 过去经验和对对象理解的规律 语言和直观相结合的规律
7 .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 象的有规律性变化,从而揭示 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 的联系。这种研究方法称为( ) A.测验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调查法 8 .研究者通过学前儿童的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儿童生活的 成人,去了解儿童的心理表现。 这种方法称为( )。 A.作品分析法 B.调查访问法 C.测验法 D.谈话法 9.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较易作出结论的一种研 究方法是( )。 A.问卷法 B.谈话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10 通过分析儿童的手工、绘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这种研 究方法称为( )。 A.教育实验法 B.观察法 C.作品分析法 D.调查访问法
章节练习题
7 . 注意是一种( )。 A.独立的心理过程 B.认识风格 C心理现象 D个性特征 8.儿童一进商场就被漂亮的玩具吸引,儿童在这一刻出现的心 理现象是( )。 A.注意 B.想像 C.需要 D.思维 9.注意使儿童的游戏、学习等活动顺利进行,这是注意的( )功 能。 A.整合 B.维持 C.调节 D.选择 10.注意使儿童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为应付 外来刺激做出相应准备,从而适应环境,这是注意的( )功能 A.调节 B.整合 C.维持 D.选择 11.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 )。 A无意注意占优势 B有意注意占优势 C注意的发展不受语言支配 D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均衡发展 12.天空中过往飞机的轰鸣引起儿童不由自主的注意,这是(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 D选择性注意
个性心 理特征
能力 气质 性格
3
章节练习题
1心理就是( ) A.人脑对心理现象和客观现实的反映 B.人脑像镜子一样对一切客观现实的反映 C.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D.当人体成熟后,对周围环境的反映 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 理的发展规律。A.3~6岁 B.0~6岁 C.0~3岁 D.4~5岁 3 儿童是指____年龄范围。 A.0~3岁 B.0~6岁 C.0~12岁 D.0~18岁 4.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______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分支,而且是内容 最充实的分支。 A.发展心理学 B.普通心理学 C.学前教育学 D.儿童解剖生理学 5.( )是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自然实验法 D.调查访问法 6.所得材料自然、真实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A.问卷法 B.谈话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章节练习题
7 .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是 ( ) A.手眼协调动作 B.独立性的出现 C.坚持性的出现 D.分离焦虑的 出现 8.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是( ) A.婴儿期 B.先学前期 C.幼儿期 D.学龄初期 9 .相比较而言,情绪性故事较容易打动( )。 A.大班幼儿 B.中班幼儿 C.小班幼儿 D.所有4~6岁幼儿 10.下列属于4~5岁幼儿特征的是( )。 A.爱模仿 B.个性初具雏形 C.情绪作用大 D.开始接受任务 11 .下列属于5~6岁幼儿特征的是( ) A.认识依靠行动 B.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C.开始接受任务 D.最初步生活自理
什么是注意及注意的种类 注意在学前儿童 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学前儿童注意 发展的趋势
一般作用(选择、保持、监督和 调节) 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作用(知觉、 记忆、坚持性、学习)
学 前 儿 童 注 意 的 发 展
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
无意注意的发生发展早于有意注意的发生发展
各年龄阶段学前儿 童注意发展的特征
1岁前 1~3岁 3~6岁(幼儿) 保持规律与应用 遗忘规律与应用 排除影响保持的因素, 科学地安排识记
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在 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
章节练习题
1 .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表现出和 新异刺激不同的反应。这是 ( )。 A.条件反射 B.重学记忆 C. 习惯化 D.有意记忆 2.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为( ) A.短时 记忆 B.瞬时记忆 C.记忆容量不足 D.幼年健忘 3.( )是指从识记到能够再认或回忆之间的时间。 A.记忆的恢复期 B.记忆的重学期 C.记忆的潜伏期 D.记忆的检索期 4.在幼儿的记忆中,占主要地位的记忆是( )。 A.形象记忆 B.运 动记忆 C.情绪记忆 D.语言记忆 5儿童最早发生的记忆是( )。 A.情绪记忆 B.形象记忆 C.运动记 忆 D.语词记忆 6.语词记忆大致出现在_______左右。( ) A.2周 B.6个月 C.6-12 个月 D.1岁 7.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过程中,转变期一般存在于( ) A.2~3岁 B.4~5岁 C.5~7岁 D.7~8岁
章节练习题
13儿童不受窗外其他孩子玩耍的笑声吸引,努力控制自己,专 心做功课,这是(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 D.选择性注意 14儿童从事一项活动能够善始善终,说明他的注意具有很好的( )。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能力 D.范围 15.儿童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儿童注意的( )较差。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能力 D.范围 16.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认真、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 事。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 。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 意的分配
新生儿范兹视觉偏好 1岁前 1~3岁 3~6岁(幼儿) 注意的选择性 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规律与幼儿的活动
注 意 分 散 的 原 因 和 防 止
章节练习题
1.注意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 A.指向性和集中性 B.鲜明性和选择性 C.清晰性和指向性 D.清晰性和集中性 2.“聚精会神”、“仔细”主要描绘的是注意的什么特点( )。 A .指向性 B.集中性 C.清晰性 D.鲜明性 3.注意使儿童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反应不一,总是舍弃一些信息 。这是注意的( )功能。 A.调节 B.整合 C.维持 D.选择 4、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的注 意是(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有意注意 D.随意后注意 5、在学习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干扰因素时,努力地把自己的注 意维持在学习内容上,这时的注意是( )。 A.随意后注意 B.有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6.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 )。 A.不变 B.扩大 C.缩小 D.以上都有可能
横断研究vs纵向研究
研究的类型
跨文化研究vs双生子 研究
客观性 教育性 发展性
研究的具体方法
观察法 实验法 测验法
调查访问法 问卷法 作品分析法 谈话法
二、心理现象概述
感觉 认知过程 (知) 情感过程 (情) 知觉 记忆 注 意
心理 过程 个体 心理 个性 心理
想象
思维
意志过程 (意)
语言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
《学前心理学》 各章框架
什么是心理、心理现象 什么是学前心理学 个体心理的发生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了解基本知识 培养兴趣和感情 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 初步掌握研究方法 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学前心理学的内容
绪 论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
学 前 儿 童 学前儿童感知 感 发展的主要阶段 觉 和 学前儿童各感觉 知 和知觉的发展 觉 的 发 幼儿观察的发展 展
什么是感觉和知觉及种类 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 感觉和知觉在学前 两岁前儿童依靠感觉和知觉认识 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世界
在3~6岁儿童心理活动中仍占优势 原始的感知阶段
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什么是记忆 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生(时间、指标) 学 前 儿 童 记 忆 的 发 展
记忆保持的时间延长 学前儿童记忆 记忆提取的方式发展 发展的趋势 记忆容量的增加(广度、范围、工作想像) 记忆内容的变化(运动、情绪、形象、语词)
记忆策略的形成 各年龄阶段学前儿 童记忆发展的特征
章节练习题
1.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 的是( ) A“真香!” B“我要吃!” C“这是什么?” D“这儿有个苹果。” 2( )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 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 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 A.视觉 敏度 B.颜色视觉 C.精细视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治疗弱视的最佳期是( ) A. 1~2岁 B. 3~5岁 C. 12~13岁 D. 5~7岁 4儿童最早能够辨别的图形是( ) A.圆形 B.正方形 C.三角形 D.长方形 5.3岁儿童( ) A.能辨别以别人为基准的左右 B.能辨别以自身为中 心的左右 C.能辨别前后 D.能辨别上下 6“视觉悬崖”可以测查婴儿的( ) A.距离知觉 B.方位知觉 C.大小知觉 D.形状知觉
0~1岁
学 前 儿 童 心 理 发 展 年 龄 特 征 概 述
发展速度 最快、变 化最大的 时期
0-1个月----无条件反射、认识世界的开始、人际 交往的开端 出生上半年——手眼协调、开始认生 下半年——动作发展的规律 言语和思维发生 独立性—自我意识发展的表现
1~3岁
齐全期
wenku.baidu.com
真正形成人 类心理特点 的时期 3~4岁--生活范围扩大、认识依靠行动、情绪作用
大、爱模仿 3~6岁 4~5岁--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性、开始接受任 奠基期 务、开始组织游戏 个性开始 5~6岁—好问好学、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开 形成的时 始掌握认知方法、个性初具雏形
期
章节练习题
1 .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在( ) A.0~1岁 B.1~3岁 C.4~5岁 D.3~6岁 2当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现象称为( )。 A. 心跳反射 B.达尔文反射 C.巴布金反射 D.击剑反射 3 物体轻轻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他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 ,五个脚趾形成扇形。这 种现象称为( ) A.抓握反射 B.惊跳反射 C.蜷缩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 4.如果新生儿的一只手或双手的手掌被压住,他会转头张嘴;当 手掌上的压力减去时,他 会打呵欠。这是( )。 A.巴宾斯基反射 B.游泳反射 C.莫罗反射 D.巴布金反射 5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于( ) A.2~3个月 B.3~4个月 C.4~5个月 D.5~6个月 6 .出现最初的独立性,是在 ( )。 A.3~4岁 B.6个月~1岁 C.1~3岁 D.9个月~1岁
章节练习题
7.反映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是( )。 A.方位知觉 B.大小知觉 C.时间知觉 D.距离知觉 8.某幼儿能够依靠生活作息制度来认识时间,如“下午是午睡起 来以后”,这说明该幼儿 ( ) A.根据日夜和季节变化来对时间定向 B.依靠生理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反射 C.能够对持续时间进行估 计 D.有了与具体事物和事件相联系的时间知觉 9.幼儿在认识方和万、日和月等形近符号时出现混淆,这是( )。 A.观察的无序性所致 B.观察的目的性不够所致 C.观察的跳跃性所 致 D.观察的细致性不够所致 10.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 观察个别事物?( ) A.图上有些什么呢? B.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 呢? C.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 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11.教师的板书、挂图和实验演示,应当突出重点,教学指示棒与 直观教具的颜色不要接近。 这是利用了( )。 A.知觉中的新颖性规 律 B.知觉中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规律 C.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 差别的规律 D.知觉中对象的活动性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