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异同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差异

异①在背景上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反映了社会各阶层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而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它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复杂化和尖锐化发展。
③、对待客观现实的态度上的差异
现实主义则强调对人和事物作如实的描绘,它写的是生活本来是怎么样的。
浪漫主义不屑于对现实作精确的描绘,而是着力地表现理想型、未来型,现实不存在而应该存在的生活。
④、人物意象的建构上的差异
现实主义则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普通人身上,将其外貌特征、言谈举止、心理状态等,逼真、客观地再现出来,散发着强烈的生活气息,让读者产生真实可信、身临其境的感受。
浪漫主义把全部感情倾注在超现实生活中的伟人、英雄身上,赋予人物以理想的光辉,超人的毅力和智慧,从而绘制理想中的英雄伟人形象。
⑤、艺术表现的手法上的差异
现实主义则往往要求细腻的描绘、客观的叙述、冷静的刻画、朴素的语言、讲究细节的逼真刻写。
浪漫主义作品大都具有宏伟的气势、磅礴的激情、昂扬的节奏、大胆的夸张、绚丽的幻想、缤纷的语言。
⑥、处理感情和生活的关系上的差异
现实主义则是由物生情,融情于物,主观感情的表现要受所描写的生活内容的制约,把主观的情感融入生活形象之中。
而浪漫主义是由情生物,为情造物,对生活的表现受主观感情的支配,所以浪漫主义塑造的艺术形象往往不同于生活形象。
论浪漫主义文学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论浪漫主义⽂学与批判现实主义⽂学的区别论浪漫主义⽂学与批判现实主义⽂学的区别浪漫主义⽂学与现实主义⽂学⼀直都是⽂学创作的两个主流,⽆论是哪⼀种流派兴盛,都抹杀不了另⼀种流派的存在。
浪漫主义⽂学和现实主义⽂学都是⼀种⽂学思潮和流派,所以它们之间有着很多共性。
在没有学习这两种⽂学之前,也许只会简单认为这两种流派的区别只在其写作⼿法上,即现实主义⽐较客观简洁地描写我们的现实⽣活,浪漫主义则是运⽤⼀些夸张、虚幻的⼿法,但是认真学过之后,我们发现,这样想是肤浅的。
19世纪浪漫主义⽂学是法国⼤⾰命催⽣的社会思潮的产物,因此有很多作品歌颂⾃由平等,思想积极热烈。
对个⼈独⽴和极端⾃由的强调,也就成了浪漫主义⽂学的核⼼思想,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浪漫主义⼿法着重表现作者的情感和想象,抒写作者的理想,因此往往不同于现实的本来⾯⽬。
⽽⽆论是古希腊的悲剧还是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还是荷马史诗和神话,都运⽤了浪漫主义⼿法。
浪漫主义⽂学很重视挖掘历史题材,尤其重视中世纪的历史和⽂学。
浪漫主义⽂学惯⽤对⽐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提倡想象。
⾬果是其中的领军⼈物。
19世纪的现实主义⽂学因其⾃⾝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因此被⾼尔基称为“批判现实主义⽂学”。
它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和发展时期的产物。
⾃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影响了⽂学创作,现实打破了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与浪漫主义惯⽤对⽐和夸张不同,现实主义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活。
现实主义重视⼈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现实主义以现实性⽐较强的叙事⽂学为主,长篇⼩说在这⼀时期⾛向了繁荣昌盛。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在很多⽅⾯都有所差异,我们可以从这⼏个⽅⾯来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
第⼀、题材主题上浪漫主义着⼒于表现理想化中⾃由平等的“未来型”社会,现实中不存在⽽在他们⼼中的⽣活。
但是现实主义⽂学完全相反,现实主义⽂学强调对现实的如实客观的描绘,强调真实地反映⽣活。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别

(一)浪漫主义文学地基本特征浪漫主义文学地基本特征:强烈地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地感受和体验.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尤为突出)作者们喜欢将自己地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地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地丑恶及自身理解地美好.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注重艺术效果: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地超凡性.(二)现实主义文学地基本特征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征:一,注重对生活地观察、体验,力求使艺术描写在外观上、细节上符合实际生活地形态、面貌和逻辑;二,注重典型化方法地运用,力求在艺术描写中,通过细节地真实表现生活地本质,规律;三,作家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抒感情,作品地思想倾向较为隐蔽.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时间和概念地区别现实主义是一种以写实性地形象和形态,通过典型化地艺术概括来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生经验地文学类型.而浪漫主义是一种以充满激情地艺术形象来表现理想追求、主观情感和某种社会心理地文学类型.它们都对文学地发展产生过深远地影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现实主义是文学艺术地基本创作方法之一,最早出现在十八世纪德国地剧作家席勒地理论著作中,但作为文学地一个专门术语,现实主义直到世纪年代,才由法国画家库尔贝和作家夏夫列里提出来.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艾布拉姆斯所说地第一种隐喻是将文学比喻为“镜子”,以突出现实主义地本质特征是对现实生活地模仿.由此可见,一般地,凡是在形象中能最充分地表现现实生活地典型特征地,都叫做现实主义作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就西欧说,现实主义是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地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也是西欧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及确立政治统治时期出现地一种文学现象.巴尔扎克是最杰出地代表作家,他地《人间喜剧》是深刻地规范化地现实主义文学.此外,代表作家还有司汤达、狄更斯、萨克雷以及果戈理等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和现实主义一样,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地表现形态,在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就已有雏形.以表现幻想和感情为基本特征地浪漫精神是文学生成地一个重要源头,所以艾布拉姆斯将这第二种隐喻比喻为照亮人生启迪心智地“灯”,以突出浪漫主义地本质是表现和抒情.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浪漫主义产生于世纪末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地意识形态.代表作家有诗人拜伦和雪莱,他们不仅写下瑰丽地诗篇,使之成为人类文明史上地宝贵精神财富,而且以实际行动和鼓舞人心地作品有力地支持了近代欧洲地民族解放运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题材与主题“客观性”是现实主义文学地内在规定.现实主义地文学观是延续了两千多年地“模仿说”,要求作家在把握生活时,必须对生活现象作细致入微地观察,强调作家不把自己地意愿强加于生活,而是按照现实生活本身固有地逻辑区表现生活.所以现实主义在表象形态上具有再现生活原貌地特点,具有真实性.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但真实性并不意味着现实主义作家只是记录生活现象,丝毫不介入其中,作家还要有所选择.与现实主义相反,浪漫主义强调想象具有创造性,并把自然视为人地本性.浪漫主义通过对自然地强调,要求文学表现真实地情感,把诗地抒情视为人对自身热情和生命力地释放.遵循理想化地原则,只要能表现理想地与希望地生活,文学塑造地形象即使违背生活本身也在所不惜,这样,所塑造地艺术世界不是模拟现实地“镜像世界”,而是一个想象地、超现实地、主观化了地世界.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写作手法现实主义具有写实性,追求再现现实生活地效果,使虚拟地艺术世界像现实生活一样.为了追求艺术表现地真实性和真实感,现实主义特别注重写实白描和细节描写,因为这样容易让人产生真有其人其事地感受.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人物形象地刻画上卢卡契指出:“现实主义文学地主要范畴和标准乃是典型.”典型,包括典型人物和典型性格.典型在希腊文中是模子地意思,意谓典型就像同一个模子可以铸造出许多同样地东西一样,也是通过一个形象反映一类人地特点,可见“模子”这个术语最初地意思是强调形象地概括性和普遍性.这就与现实主义是“模仿说”地观点不谋而合.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恩格斯也曾为“现实主义”下地定义是:“除了细节地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地典型人物.”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叙事文学所创造地、在整体个性地表现中显示了某种社会历史蕴意地、具有高度审美价值地人物形象.在东西人物身上所显示地人生或人性地普遍性,是人地社会性,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对人生和人性地深刻影响.由此可见典型地重要性.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但浪漫主义地人物形象主要是英雄、奇人.五、本质特征通过以上地分析可以知道,现实主义地内涵是对现实生活地模仿,因此,“再现”便成为现实主义地本质特征.艾布拉姆斯说过,“‘表现’是浪漫主义用得最多地术语之一”.表现性规定了浪漫主义文学类型地基本特征,使浪漫主义文学在题材地选择、主题地提炼和艺术地表现方式上,都形成了与众不同地鲜明特色.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现实主义是与浪漫主义并驾齐驱两大思潮,各有其魅力英法美各国地现实主义区别相同点:世纪英、法、俄三国文学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都注重反映现实生活地整体地、本质地、真实地东西,同时更注重细节描写地真实性.他们都特别注意社会底层生活及“小人物”地悲剧命运地描写;注重表达广大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地不满和抗议.对社会地批判,是从改良主义制度出发地,思想武器是人道主义,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都注意塑造典型环境中地典型人物.异同点:一法国文学地特征:反映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地矛盾.揭露了金钱地罪恶.描写了个人反抗者形象.二英国文学地特征:最先描写劳资矛盾题材.善于描写小人物地矛盾.具有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地倾向.女性文学异军突起:经受过女权主义洗礼地英国妇女开始觉醒,她们用文学来实现自身地价值.(玛丽"雪莉、苏珊"弗里娅、乔治"艾略特、勃朗特姐妹)三、美国现实主义特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往往从民主主义理想出发批判资本主义地罪恶,反映劳动人民地不幸遭遇,追求自由与平等地理想,具有较强地民主性和人民性.代表人物有废奴文学地斯托夫人地《汤姆叔叔地小屋》、马克吐温、欧亨利、杰克伦敦《马丁伊登》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批判现实主义地特点:、按生活本来面目真实反映现实生活、暴露社会黑暗,批判现实罪恶、塑造典型环境中地典型人物、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为指导思想。
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比较

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比较在文学世界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两个极为重要且具有鲜明特色的流派。
这两种文学风格的对比与比较既呈现了同一时期不同文学创作方向的差异,又彰显了不同文学流派对现实与理想之间不同追求的态度。
现实主义以其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描写而著称,而浪漫主义则以富有想象力和超越现实的特性吸引着读者。
本文将分别围绕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个主题展开,以便更清晰地比较和理解这两种文学流派。
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以真实生活为基础的文学形式。
它注重描绘社会的现实问题,追求真实、客观和具体的描写方式。
现实主义文学通常以现实社会的经历和感受为题材,通过准确的描写和深入的剖析来呈现人物性格和社会背景。
例如,常被人们称之为现实主义文学之父的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罪与罚》就以一个穷困潦倒的学生罪犯的生活为主线,通过实地观察和精细描绘,展现了社会的不公与罪恶的存在。
与现实主义不同,浪漫主义文学追求奇幻与激情的艺术风格。
它强调个体的感受和想象力,倾向于超越现实世界。
浪漫主义文学以情感、理想和幻想为核心,通常通过感性的描写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呈现。
比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被认为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典范之一,诗中所描绘的英雄唐璜在事业和爱情中坚韧不拔,并具有浓郁的情感与幻想色彩。
尽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不同的创作倾向,但它们在一些方面也存在相似之处。
首先,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都在文学创作中表达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现实主义作品对社会现象进行客观的观察与揭示,而浪漫主义作品则在幻想化的背景下探讨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其次,两种文学流派都追求通过作品来引发读者的共鸣与思考。
无论是对现实社会的呈现还是对理想世界的渲染,都是为了触动读者内心的共鸣,并引起他们对人生与社会的思索。
尽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相似之处,但它们在追求的目标和创作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
现实主义注重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物生活的客观描写来探索真实,强调文字背后的功利性。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异同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异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异同文学,作为人类思想和情感的艺术表达形式,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变出了众多的流派。
其中,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具有显著的特点和差异。
浪漫主义文学流派兴起于 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初,强调个人情感、想象力和自由意志。
它常常以超越现实的想象和理想化的描绘来展现世界。
浪漫主义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具有非凡的品质和勇气,他们敢于挑战世俗的规则和权威,追求真爱、自由和理想。
比如在拜伦的《唐璜》中,唐璜就以其不羁的性格和冒险精神,展现了对传统道德和社会规范的反抗。
在情感表达上,浪漫主义文学充满了强烈而真挚的情感。
作家们毫不掩饰地抒发内心的喜怒哀乐,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他们的激情和冲动。
雪莱的《西风颂》中,那对自由和变革的热烈渴望,通过激昂的语言喷薄而出。
浪漫主义文学还注重描绘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将自然视为心灵的寄托和灵感的源泉。
华兹华斯在他的诗歌中,对田园风光的细腻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怀抱之中。
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则出现在 19 世纪中叶,它以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为主要特点。
现实主义作家们力求客观、准确地描绘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阶层的差异、劳动人民的苦难以及社会制度的弊端等。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堪称现实主义的典范之作,通过众多人物和故事,展现了法国社会的全貌。
现实主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通常具有鲜明的社会代表性,他们是社会中的普通人物,而非理想化的英雄。
狄更斯笔下的大卫·科波菲尔,就是一个在艰难生活中努力奋斗的普通人。
在表现手法上,现实主义注重细节的真实和描写的精确,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致刻画,揭示社会的本质和问题。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对战争场景和人物心理的细致描写,让读者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个时代的动荡。
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兴起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是对传统文学观念和形式的一次重大突破。
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在文学创作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两种常见的艺术风格。
现实主义注重描绘真实生活中的人物、事件和社会环境,强调客观性和客观真实。
而浪漫主义则更加关注情感、想象和个人主义,追求超越现实的理想和理想化的境界。
本文将探讨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分析其特点和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现实主义是19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主张以客观真实为基础,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写来反映社会问题和人性的真实状态。
现实主义作品通常以真实的人物形象、真实的社会环境和真实的事件为基础,力求展现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多样性。
现实主义作品常常以细腻入微的描写和真实的对话来呈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这种写实的风格使得现实主义作品更加接近读者的生活体验,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该小说以一个年轻学生因犯罪而陷入良心的煎熬为主线,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个体的挣扎。
小说通过对主人公内心的描写和对社会环境的刻画,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冷酷无情。
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写,引发了读者对社会问题和人性困境的思考。
与现实主义相对应的是浪漫主义,它强调情感、想象和个人的主观体验。
浪漫主义文学追求超越现实的理想和理想化的境界,通常以诗意的语言和富有想象力的情节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浪漫主义作品常常以英雄人物、奇幻情节和理想化的爱情为主题,通过对自然、爱情和宇宙的赞美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的追求。
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是雨果的《悲惨世界》,该小说以法国社会的贫富分化和人性的善恶为背景,通过对主人公让-瓦尔简和他身边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不公。
小说以雄壮的语言和富有想象力的情节,表达了作者对正义、自由和人道主义的追求。
雨果通过对浪漫主义的运用,使小说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在文学创作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实主义通过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写,使作品更加接近读者的生活体验,引发读者对社会问题和人性困境的思考。
文学作品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对比

文学作品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对比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是文学作品中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它们以不同的视角和方式描绘现实世界和人类情感。
现实主义追求真实、客观的描写,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面临的现实困境;而浪漫主义则追求理想化、超凡脱俗的艺术体验,讲述美好的爱情和英雄的奇遇。
本文将对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进行对比,并分析它们在文学作品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和效果。
一、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旨在揭示社会现实和人性的真实面貌。
它以客观、冷静的态度观察和描写社会,呈现人类生活中的苦难和矛盾。
现实主义作品常常以真实的事件和人物为基础,力求还原真实的社会环境和人物心理。
同时,现实主义作品也体现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批判,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社会的弊端和人性的复杂性。
现实主义作品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追求真实的反映。
作者直接展现现实世界,以客观的视角描绘社会生活和人物形象。
现实主义作家倾向于用第三人称叙述,以求客观客视。
此外,在现实主义作品中,对话也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人物的对话可以展现他们的性格和心理。
二、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追求真实相反,浪漫主义强调想象力、情感和个人体验。
浪漫主义作品常常才华横溢地描述领略到的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强烈感情的冲击。
浪漫主义作品追求美的理想化,将现实世界精神与情感的冲动相结合,呈现出瑰丽的艺术效果。
与现实主义强调社会问题不同,浪漫主义作品更多关注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
浪漫主义作品的语言通常诗意盎然,充满意象和隐喻。
浪漫主义作家通过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绚丽的描写,构建起一个美好的虚构世界,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追求和渴望。
此外,浪漫主义作品经常使用第一人称叙事,将读者带入作者的情感体验之中。
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对比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是文学作品中两种不同的艺术方向,它们表现了不同的主题和视角。
现实主义作品探讨社会问题和人性,着重描绘现实生活中的苦难和困境;而浪漫主义作品追求理想和人类内心的追求,渲染美好的爱情和激昂的情感。
文学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文学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语言来表达人类的思想、情感和经历。
在文学作品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两种主要的文学流派。
现实主义强调作品需要表现真实的世界,并尽可能地反映社会现实;而浪漫主义则强调感性和想象力,赞美自然和个人情感。
本文将探讨文学作品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不同,以及它们对文化与艺术的影响。
一、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一种关注世界现实的文学流派。
它强调那些真实的、可观察的、可感知的事件和人物。
现实主义文学通常描写真实的生活场景,比如城市、乡村、工作和人际关系等。
现实主义作家往往将自己视为一种观察者,用笔墨记录他们看到和听到的一切。
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往往充满了细节和具体的边缘。
现实主义流派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盛行。
它吸引了很多作家,如海明威、福克纳、西奥多·德莱塞、艾米莉·狄金森、威廉·福克纳等。
现实主义文学不仅是文学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一种哲学立场。
现实主义认为,真理和现实是有关联的,并且通过观察和分析现实世界,人类可以获得真理。
因此,现实主义文学的目的在于探索整个人类经验,尤其是那些在现实生活中经历最多的问题。
二、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一种强调主观感受和想象力的文学流派。
这一流派通常描绘自然、爱情、梦想、诗人和奇迹等主题。
浪漫主义文学的作品往往描绘出人们的幻想和希望,并且赞美个性化、非传统的自我表达。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色是多样性和表现主义表达。
浪漫主义流派出现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一些最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有シャルル・ボードレール(法)、伊万·塔尔戈念(俄)、约翰·凯茵斯(英)、海涅(德)、歌德(德)等。
浪漫主义在艺术、音乐和文学中都有一定的影响。
浪漫主义文学比现实主义文学更加宽松,尤其是在艺术表达方面,因为它更注重自由表达。
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相似之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都表现为对社会、人类和大自然的关注,两者都试图创造一个更加完整和真实的世界,从而促进人类的发展。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异同

转)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异同(2011-12-12 19:30:26)转载▼分类:资料标签:杂谈一、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比较现实主义又称“批判现实主义”,其文学作品表达出人们对正义战胜邪恶的坚定信心和斗志,激励人们为改造现实社会、争取自由幸福而不断斗争。
而现代主义文学却反映出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对前途悲观绝望的情绪,体现出虚无主义的思想。
1、从产生到繁盛的时间看,现实主义文学在西方由来已久,文艺复兴以来,尤其是启蒙运动时期,文学艺术家就主张艺术必须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
从19世纪30年代起,现实主义文学成为文学的主要潮流。
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20-30年代达到繁盛时期,并取代现实主义成为西方文坛的主流。
2、从兴盛的社会根源看,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是由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开始大量暴露,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的结果。
现代主义文学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兴起,经济危机、世界大战等社会问题使人们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普遍的危机感,他们迷茫、痛苦而找不到出路。
3、从创作特点看,现实主义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详尽分析相互冲突趋势,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往往因对现实秩序不满而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流派众多、风格各异的多元化文学,其共同点是集中表现自我,在艺术手法上反传统。
二、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1、描写对象浪漫主义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主观性,往往把理想作为现实加以描写和歌颂,注重内心世界的描写。
现实主义文学却是以客观真实的生活作为描写对象,因此成为一种时代的记录。
2、表达对现实不满的方式浪漫主义作家们对现实强烈不满,往往偏重于对理想的追求,把现实和理想对立起来,着重描写他们认为最好的、最美的,也是他们所追求的理想生活和艺术典型。
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不满表现为充分揭露和批判这个社会,探索导致社会罪恶的本质根源。
3、对自然与环境的态度浪漫主义文学着力描绘自然景物,主张社会回到“自然状态”,以表达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文化和工业文化的厌恶。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别

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现实主义旨在对现实生活场景的重现,通过典型化的艺术概括来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生经验;浪漫主义则通过对自然的强调,要求文学表现真实的情感,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2、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3、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注重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力求使艺术描写在外观上、细节上符合实际生活的形态、面貌和逻辑。
2、注重典型化方法的运用,力求在艺术描写中,通过细节的真实表现生活的本质、规律。
3、作家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抒感情,作品的思想倾向较为隐蔽。
1、特点不同,浪漫主义想象瑰丽,手法夸张,热情奔放。
现实主义细节真实,形象典型,描写客观。
2、艺术渊源不同,在文学传统上,中世纪的骑士传奇与浪漫主义有直接的渊源关系,浪漫主义一词即来源于传奇一词。
欧洲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与古罗马。
3、代表作家不同。
他们的代表作家不同,浪漫主义代表作家有威廉·布莱克、威廉·华兹华斯、塞缪尔·柯尔律治、乔治·戈登·拜伦等。
现实主义代表作家有司汤达、巴尔扎克、居斯塔夫·福楼拜、莫泊桑、萨克雷等。
他们的表现形式不同,现实主义是一种以写实性的形象和形态,通过典型化的艺术概括来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生经验的文学类型。
而浪漫主义是一种以充满激情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理想追求、主观情感和某种社会心理的文学类型。
他们的性质不同,“客观性”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内在规定.现实主义的文学观是延续了两千多年的“模仿说”,要求作家在把握生活时,必须对生活现象作细致入微的观察,强调作家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生活,而是按照现实生活本身固有的逻辑区表现生活。
现实主义文学与浪漫主义文学的比较分析

浪漫主义文学:注重情感的宣泄,强 调故事的戏剧性
现实主义文学:注重人物的真实性, 强调人物的复杂性
浪漫主义文学:注重人物的理想化, 强调人物的英雄主义
主题和情感表达的异同
主题:现实主义文学关注社会现实,浪漫主义文学关注个人情感和想象
情感表达:现实主义文学的情感表达较为含蓄,浪漫主义文学的情感表达较为直接和热烈
共同点:两者都注重人物性格 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以反映 社会生活和人性。
不同点:现实主义文学更注重 真实、典型,浪漫主义文学更 注重个性、情感。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现实主义文学与浪漫 主义文学的比较分析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录 /目录
01
点击此处添加 目录标题
04
现实主义文学 与浪漫主义文 学的影响和价 值
02
现实主义文学 与浪漫主义文 学的起源和发 展
05
现实主义文学 与浪漫主义文 学在当代的接 受和发展
派和风格。
对现代文学的影 响:现实主义文 学和浪漫主义文 学的影响一直延 续到现代文学, 对现代文学的创 作风格和主题产 生了深远影响。
对社会文化的贡献
现实主义文学:反映了社会现实, 揭示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的进
步和发展。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了个人的情感 和想象力,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6
现实主义文学与浪漫主 义文学的异同点分析
创作理念和艺术追求的异同
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注重细节描写和情节安排。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主观情感、想象力和理想化,注重情感表达和艺术效果。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别(新)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别(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 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
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2 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尤为突出)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
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4注重艺术效果: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征:一,注重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力求使艺术描写在外观上、细节上符合实际生活的形态、面貌和逻辑;二,注重典型化方法的运用,力求在艺术描写中,通过细节的真实表现生活的本质,规律;三,作家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抒感情,作品的思想倾向较为隐蔽。
一、时间和概念的区别现实主义是一种以写实性的形象和形态,通过典型化的艺术概括来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生经验的文学类型。
而浪漫主义是一种以充满激情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理想追求、主观情感和某种社会心理的文学类型。
它们都对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现实主义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最早出现在十八世纪德国的剧作家席勒的理论著作中,但作为文学的一个专门术语,现实主义直到19世纪50年代,才由法国画家库尔贝和作家夏夫列里提出来。
艾布拉姆斯所说的第一种隐喻是将文学比喻为“镜子”,以突出现实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
由此可见,一般的,凡是在形象中能最充分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典型特征的,都叫做现实主义作品。
就西欧说,现实主义是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也是西欧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及确立政治统治时期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
巴尔扎克是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他的《人间喜剧》是深刻的规范化的现实主义文学。
此外,代表作家还有司汤达、狄更斯、萨克雷以及果戈理等等。
和现实主义一样,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的表现形态,在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就已有雏形。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主要区别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主要区别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创作方法是艺术史的主流。
通过这两种表现手法,读者们能更深刻的感受到作家们强烈饱满的思想感情,给读者带来更有力的震撼。
一、首先我们从二者的创作手法上来区别:1、现实主义,概括地说,就是文学作品对生活的反映和表现。
(1)、在语言形态上,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是描述性的语言,它们只是修饰生活,是把语言作为描述的工具——用语言对生活进行解释。
(2)、在文学史上,杜甫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他以进步的儒家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深刻地描写了各个阶级和阶层的生活真实。
(3)、在表现手法上,大量运用描写、叙述、议论的表达方式,概括典型事件的场景,描写真实的生活细节和刻画人物的心理,多方面地反映了国家的重大事件,表达了广大人民的意志和要求,揭露了自开元、天宝以来将近四十年间那个动乱时代的历史面貌,为我们创造了“千汇万状”的诗歌作品,把我国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推上一个新的高峰。
2、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主要特征是艺术描写的真实,艺术形象的典型,以及思想的倾向性和感情的隐蔽性。
在表现方法上利用朴素的艺术语言,客观写实的叙述与描写,冷静细腻的刻画人物和事件,从而构成了现实主义的外部特征。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中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就采用了大量的象征、暗示等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实写人物、狂人心理,虚写寓意,从肉体上升为礼教,深刻的揭示出吃人社会的本质。
3、现实主义是艺术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创作方法之一,是利用典型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生活本来面目的创作方法,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与较大的包容性。
在我们学过的《文选》中,30年代“乡土文学”代表作《为奴隶的母亲》就是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作。
4、我认为,较之浪漫主义而言,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更注重细节的描写。
生活是有无数细节构成,细节失真艺术形象就会失真,想象与虚构也要符合生活逻辑。
叶圣陶先生的作品《潘先生在难中》,就是严格的按照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冷静观察、客观描写。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是文学史上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代表了不同的文学取向和思想倾向。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特点与作品,并进一步探讨两者在文学创作中的异同。
一、现实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体现现实主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强调对社会现实的真实描写和批判。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现实主义的体现主要集中在对社会现象的真实描写和对社会问题的批判上。
首先,现实主义作品对社会现象进行真实描写。
比如,鲁迅的《狂人日记》直接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人性的扭曲,通过对主人公的独白,刻画了当时社会中的许多现象和人物形象。
这种真实的描写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社会的现状,并激起了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其次,现实主义作品批判社会问题。
在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贫富差距、封建残余、民族危机等问题亟待解决。
现实主义以其直接的方式切入社会底层,揭示出社会的不公和黑暗。
例如,茅盾的《子夜》通过描写一位孤独的女性来反映封建家庭的压迫和剥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对待现实问题的揭示和批判上,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以其真实性和可信度深受读者欢迎。
它反映了中国现代社会的真实状态,为社会进步和革命提供了坚实的文学基础。
二、浪漫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体现浪漫主义是一种追求自由、寻找完美的文学思潮,这种思潮在中国现代文学中也有所体现。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内在世界的表达,更加注重情感与想象的表达。
首先,浪漫主义作品追求自由与个性。
比如,郭沫若的《丰乳肥臀》中的主人公王安忆以她坚强的个性和勇气在封建社会中寻找自由与解放。
这种作品通过强调个人的追求和反抗,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精神。
其次,浪漫主义作品注重感性与想象。
例如,萧红的《呼兰河传》以其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叙述方式,表达了对祖国土地的深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学作品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作品在不同时期、 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社会影响,但
都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作品在文 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
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现实主义:人物形象通常比较复 杂,具有多面性
浪漫主义:注重人物理想化,强 调人物内心的情感和想象
浪漫主义:人物形象通常比较单 一,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社会影响
浪漫主义作品强调个人情感和想象力, 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对个人成长 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实主义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 揭示了社会矛盾,对推动社会 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拟人为主
主题思想
现实主义:关注社 会现实,揭示社会 矛盾,反映人民生 活
浪漫主义:强调个 人情感,追求理想 和自由,表达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 义的共同点:都关 注人类情感和社会 问题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的不同点:现实主义 更注重现实,浪漫主 义更注重理想和自由
人物塑造
现实主义:注重人物真实性,强 调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辞手法。
现实主义文学 的主题通常涉 及社会问题、 人性、道德等, 具有深刻的社会Βιβλιοθήκη 义。人物塑造与社会环境紧密相连
现实主义文学中 的人物通常具有 鲜明的社会背景 和身份特征。
作者通过描绘人 物的言行举止、 心理活动等,展 现其与社会环境 的紧密联系。
现实主义文学中 的人物往往具有 代表性,反映了 当时社会的普遍 现象和问题。
文学作品的现实 主义与浪漫主义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XX
目 录
Part One.
现实主义文学
Part Two.
比较文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比较文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比较文学概论1.举例简要说明文学影响的一般过程。
文学影响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多样的过程,它首先往往发端于一种心理或思想的启发,某种外来的东西突然照亮作者长期思考的问题而给予一种解决的新的可能。
除文学方面的启发外,对作者思想方面的启发也很重要。
如果说“启发“往往是在寻求中不自觉的偶然相遇,那么影响的第二步“促进”,就是有意识地寻求、理解和加强。
“促进”之后,会有一个认同的过程。
“消化变形”是文学影响中必不可少的。
文学影响最后要通过文学“表现”出来。
因此“启发—促进—认同—消化变形—艺术表现”是文学影响的全过程。
不过实际的文学影响,有时表现为全过程,有时为其中的某些环节。
(要求举例说明)以上要点得6分,举例得4分。
2.举例简要说明中西戏剧结构上的不同。
中国戏剧结构崇尚单纯,线索以明白简单为主,矛盾随起随结,不牵枝蔓,不存暗线。
即多采用线状结构(要求举例说明)西方戏剧多采用网状结构,即便是脉络很简单的事件也可以构成网状的矛盾冲突。
(要求举例说明)上述两点每点5分(要点2分,举例说明得3分)。
3.举例说明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技巧渗透现象。
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技巧渗透的现象在中外文艺活动中是较多见的。
在西方艺术中,一种艺术技巧向另一种艺术渗透,如绘画进入诗歌,叙事进入音乐等更是常见。
美国的艾肯就是成功的利用了音乐的象征和技巧的小说家和诗人。
艾肯在他的诗中“让我们听见这种缥缈飞逝的心灵的音乐的全部协奏”。
众所周知,T?S?艾略特更是在他的诗中,自觉地、积极地引进了音乐的技巧。
海伦?加德纳认为艾略特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名诗《四个四重奏》由四首诗组成,每一首诗都分成五个部分,可以看成是“都有自己结构的五个乐章”。
由此可以看出,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技巧渗透的现象还是比较多的。
(10分)四、论述题(共25分)为什么说比较文学能在不同文化的关系中为文学的发展提供新的生长点?试举例论述说明。
比较文学工作者一方面深入了解他种文化的文学,一方面又从他种文学的比照中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特色,并在这个过程中,按照自己的需要,从他者中吸取营养,谋求新的发展。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异同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异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异同文学的世界宛如一片广袤的星空,其中闪烁着众多璀璨的流派之星。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便是这片星空中三颗耀眼的明星,它们各自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又相互交织影响。
尽管它们都在文学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但在创作理念、表现手法、关注焦点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浪漫主义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追求自由、理想和超越现实的境界。
它常常将情感置于理性之上,认为情感是人类灵魂的核心,是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源泉。
在浪漫主义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诗人和作家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大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客观存在,而是被赋予了灵性和情感,成为了心灵的寄托和慰藉。
比如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笔下的湖区风光,充满了宁静与神秘,仿佛是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是具有非凡品质和勇气的理想人物,他们敢于挑战世俗的权威,追求真爱和自由。
这些主人公通常具有强烈的个性和独立精神,不被社会的规范和习俗所束缚。
例如,拜伦笔下的唐璜,就是一个勇敢追求爱情、敢于反抗社会道德束缚的人物形象。
在表现手法上,浪漫主义善于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营造出奇幻、神秘、富有想象力的艺术世界。
它常常打破传统的文学形式和格律,追求自由灵活的表达方式,让情感得以尽情地流淌。
雪莱的《西风颂》中,“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样的诗句充满了激情和希望,通过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
与浪漫主义不同,现实主义文学流派更加注重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绘。
现实主义作家们主张如实地反映社会的本来面目,揭示社会的矛盾和问题。
他们认为文学应该成为社会的一面镜子,让人们看到生活的真相。
在现实主义作品中,我们能看到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形象,从贫苦的农民到富裕的资本家,从普通的工人到腐败的官员。
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细节的真实和客观性,通过对人物、环境和事件的细致描写,展现出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区别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区别
三方面区别:
1、在描写对象上: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和内心主观感受;而现实主义文学侧重再现和剖析社会现实。
2、在表现手法上:
浪漫主义文学大多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而现实主义文学对社会现实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3、在思想内容上:
浪漫主义文学抨击封建专制,鞭挞人世间的丑、恶和黑暗,对欧洲社会弊端给予辛辣的讽刺和揭露;它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歌颂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歌颂民主自由,尽情抒发作者的爱国情感,热情洋溢地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抗争;
现实主义文学从不同的侧面真实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状况,对现存的社会弊端和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同时塑造出诸多的英雄人物和正面人物形象,表达了他们对真爱和正义最终必定战胜邪恶的坚定信心,充满了战斗力,激励着人们为改造现实社会和争取自由幸福而进行不屈的斗争。
文学创作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文学创作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较于现实主义追求真实、客观、具体的表达,浪漫主义则强调想象、感性、艺术性的描绘。
这两种文学创作主义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中, 赋予了文学作品不同的内涵和风格。
本文旨在探讨文学创作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特点及其应用。
一、现实主义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现实主义强调描写社会现实,对人物、情节、语言等要求真实可信。
在文学作品中,现实主义通常呈现出以下特点:1.1 重视社会批判现实主义对社会现象进行揭示和批判,通过真实的描述引起读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例如,中国作家鲁迅先生的作品《狂人日记》通过对精神病患者的真实描写,暗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病态和道德缺失。
1.2 对现实生活的还原现实主义作品力求还原真实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使读者更加容易产生共鸣。
例如,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系列小说通过揭示中产阶级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现象,实现了对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再现。
1.3 强调情节的连贯性现实主义作品追求严密的情节结构和合理的叙事方式,以营造真实世界的连贯性和观念性。
例如,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通过对主人公罪行和内心挣扎的真实描写,表现出一种极具观念性的叙事方式。
二、浪漫主义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浪漫主义则注重个人的情感表达和艺术化的描绘,强调情感、幻想、诗意。
在文学作品中,浪漫主义常常呈现以下特点:2.1 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浪漫主义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深入描写,试图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和对内心世界的关注。
例如,德国作家歌德的诗歌作品《浮士德》中,主人公弗洛伊德的内心痛苦和孤独展现出了浪漫主义对个人情感的关注。
2.2 强调诗意的表达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追求语言的美感和意境的烘托。
通过运用修辞、比喻等手法,创造出独特的诗意效果。
例如,英国作家雪莱的诗歌《浮云》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现了作者对逝去的青春和梦想的思考。
2.3 强调对幻想与理想的追求浪漫主义作品常常展现出对理想世界和幻想的讴歌,追求超越现实的完美和美好。
《文学概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异同

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二、辨析题(原理解读,主张的表达)三、简答题(区分异同,关联性,特征,稍稍展开)四、文学作品的解读(600字,题目自拟)第四编文学作品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第一节文学作品的类型现实型文学的概念: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基本特征:再现性、逼真性。
理想型文学的概念: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基本特征:表现性、虚幻性。
现实型文学与理想型文学的差异:现实型文学立足现实,突出再现性,反映人类社会实际存在的现实生活,并且将情感不动声色地隐藏在对事物的描绘之中。
现实型文学以写实的方法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写,取材于现实生活,描写的多是现实中存在的平凡的人与事。
理想型文学超越现实,突出表现性,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在理想型文学中,主观理想高于一切的地位。
它艺术地创造出一个理想的世界,表达作者超越现实的主观愿望。
理想型文学的主观理想精神,在文学反映方面体现为对现实矛盾的情感评价的侧重。
理想型文学极大地突出文学的抒情功能,常常是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出来。
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
象征性文学的特性(一)暗示性暗示是象征性文学寄寓意蕴的方式,暗示指词语寄寓某种超出本义的内涵。
(二)朦胧性朦胧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
象征是抽象之物与具体之物之间的比较,其中的意义是纯粹暗示出来的。
第二节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诗歌与其他体裁的比较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抒发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首先,诗具有凝练性。
体现在用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极其精练的文学语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
其次,诗在结构上具有突出的跳跃性特征。
最后,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是最强调韵律性的。
诗的节奏主要指诗句中长短、强弱不同的音有规律地变化。
剧本在矛盾冲突方面体现的规律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二、辨析题(原理解读,主张的表达)三、简答题(区分异同,关联性,特征,稍稍展开)四、文学作品的解读(600字,题目自拟)第四编文学作品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第一节文学作品的类型现实型文学的概念: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基本特征:再现性、逼真性。
理想型文学的概念: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基本特征:表现性、虚幻性。
现实型文学与理想型文学的差异:现实型文学立足现实,突出再现性,反映人类社会实际存在的现实生活,并且将情感不动声色地隐藏在对事物的描绘之中。
现实型文学以写实的方法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写,取材于现实生活,描写的多是现实中存在的平凡的人与事。
理想型文学超越现实,突出表现性,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在理想型文学中,主观理想高于一切的地位。
它艺术地创造出一个理想的世界,表达作者超越现实的主观愿望。
理想型文学的主观理想精神,在文学反映方面体现为对现实矛盾的情感评价的侧重。
理想型文学极大地突出文学的抒情功能,常常是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出来。
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
象征性文学的特性(一)暗示性暗示是象征性文学寄寓意蕴的方式,暗示指词语寄寓某种超出本义的内涵。
(二)朦胧性朦胧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
象征是抽象之物与具体之物之间的比较,其中的意义是纯粹暗示出来的。
第二节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诗歌与其他体裁的比较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抒发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首先,诗具有凝练性。
体现在用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极其精练的文学语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
其次,诗在结构上具有突出的跳跃性特征。
最后,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是最强调韵律性的。
诗的节奏主要指诗句中长短、强弱不同的音有规律地变化。
剧本在矛盾冲突方面体现的规律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没有集中的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这已成为一条公认的定理。
剧本更要把矛盾冲突加以高度集中,使之达到尖锐、剧烈的程度。
剧本要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是由戏剧艺术的时空特征决定的。
如果没有尖锐剧烈的矛盾冲突,舞台上必然会出现“冷场”。
因此,集中地表现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是戏剧文学的基本特征。
在剧本中,剧中人物的言语(台词)是用来塑造形象、展示矛盾冲突的基本手段。
散文和报告文学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广义的散文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的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
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
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它的基本特征主要是: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抒写真实感受。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它的基本特征是: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
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第一节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文本概念文本,用来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文本层次东西方落实方面中国古代:“言、象、意”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审美层次结构。
西方:波兰英伽登把文学作品的文本由表及里地分成四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这属于文学文本的最基本层面;第二个层面,即意义单元,是由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所传达的意义组织,它是文学文本的核心层面;第三层面是多重图式化面貌,是由意义单元所呈现的事物的大略图影,包含着若干“未定点”而有待于读者去具体化;第四个层面是再现客体,即通过虚拟而生成的“世界”。
文学文本一般都具有四个层面。
文学言语层的三个特点:内指性、心理蕴涵性、阻拒性(陌生化(自动化):【俄】什克洛夫斯基形式主义)第二节文学典型典型概念、典型环境的概念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典型环境: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概念(理解)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写道:“……您的人物,就他们本身而言,是够典型的;但是环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也许就不是那样典型了。
”我们要求典型环境充分体现现实关系,并不等于说典型环境只能有一种模式、一种风貌。
作家完全有可能选择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场面和场景,加工成独特的典型环境。
其次,每个时代的现实关系,都是通过个别的、具体的社会环境体现出来的。
具体环境的个别性和特殊风貌,也会加强典型环境的的个性特色。
恩格斯的“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命题,科学地揭示了两者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
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让它的人物在环绕着他们的特殊环境中形成。
典型环境不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而且还逼迫着人物的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另一方面,典型人物也并非永远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
在一定条件下,他又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
(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水浒传》中林冲;阿Q、高尔基《母亲》)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还有互相依存的一面,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
典型人物的刻画离不开典型环境,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赖以生存发展的现实基础,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言谈、行动甚至心理都失去了依据。
反过来,典型环境是以典型人物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系统,如果失去了典型人物,这个系统就失去了中心,失去了联系的纽带。
所以,恩格斯的“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命题,是一个整体性命题,不宜拆开来理解。
附加:类型化——————典型化扁形人物(单一性格)——圆形人物(丰富性格)第三节意境文学意境的特征以及解释(一)情景交融这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
王国维认为,意境创造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
“景中含情,情中含景”揭示了情景交融的两种主要表现方式,有了三种情景交融的不同类型。
第一是景中藏情式,情藏景中,更显情深意浓。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鲁迅的《秋夜》。
第二是情中见景式,往往是直抒胸臆。
明情见景(情中见景)。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白《月下独酌》、《行路难》,陆游的《示儿》。
第三是情景并茂式,是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型,抒情与写景浑然一体。
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二)虚实相生这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
后人提出了“全局有法,境分虚实”的主张,把意境中较实的部分称为“实境”,把其中较虚的部分称为“虚境”。
实境是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而虚境则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又称“神境”、“情境”、“灵境”等。
虚境是实境的升华。
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约着实境的创造与描写,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和统帅的地位。
(三)韵味无穷这是意境的审美特征。
“韵味”是指意境中所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
它包括情、理、意、韵、趣、味等多种因素,因此有“韵”、“情韵”、“韵致”等多种别名。
钟嵘提倡的“余味”、“滋味”,是对意境的审美特征的追求。
所谓“韵味”,就是由物色、意味、情感、事件、风格、语言、体势等因素共同构成的美感效果。
第四节文学意象文学意象与意境的关联意象是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它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
一般说来,在创作时诗人都会借助客观事物来抒情言志,化客观事物为意象。
意境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
意象只是构成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单位,意境是由一个个意象及其交互作用而形成的。
意象构成了意境。
第十一章叙事性作品第一节叙事界定什么叫文学叙事?文学的叙事,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第一节风格的诸种观念和思路风格、创作个性、文如其人的概念风格:一般指在日常生活中某人的个性、作风、气度以及习惯化的行为特点。
创作个性: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审美情趣、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审美性情和心理结构,是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是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
文如其人:一个人文章和作品的风格能够显现出他的人格和情性。
第十五章文学接受过程第一节文学接受的发生期待视野、隐含的读者的概念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审美情趣与观念结构,会有对于文学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与期盼。
读者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定心理图式,叫作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隐含的读者: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是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对自己的文本感兴趣并能为之打动的读者。
附加:视域融合:读者猜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两者的阅读期待相契合。
第二节文学接受的发展“不定点”、“召唤结构”不定点:再现客体没有被文本特别确定的方面或成分称为“不定点”。
伊瑟尔的“召唤结构”:每一个作品作者都留了“空白”,召唤读者去填空。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解读:1)读者的期待视野;2)“召唤结构”之空白,用自己的理解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