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桌有多长》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桌子有多长》教案范本三篇:游戏中学习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桌子有多长》教案范本三篇:游戏中学习

教案一:游戏中学习——《桌子有多长》1. 教学目标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认知长度概念,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较准确地测量物体长度,通过游戏了解长度的概念。

3.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测量长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个有趣的小游戏,告诉他们在这个游戏里需要用到测量长度的知识。

(2)游戏规则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各自选一个物品来测量,并用纸尺测量物品长度。

比较各小组的测量结果,看哪个小组测得最准确。

(3)游戏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游戏中的问题,如何测量长度,为什么要用纸尺等。

(4)竞赛环节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测量给定物品的长度,并将测量结果交给老师。

比较各小组测量结果,看哪个小组测得最准确。

5. 课后练习老师留下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己练习测量长度的方法,培养其良好的数学思维和测量能力。

6. 反思综合上课情况,给学生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思考,为下一步教学打下基础。

教案二:游戏趣味教学——《桌子有多长》1. 教学目标通过游戏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数学思维,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较准确地测量物体长度,加深对长度概念的理解。

3. 教学难点通过游戏趣味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和技巧。

4. 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向学生介绍一款有趣的小游戏,并带着学生一起体验游戏的乐趣。

(2)游戏规则将学生随机分成小组,让他们选取一个物品,利用纸尺等工具测量物品的长度。

(3)竞赛环节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测量给定物品的长度,并将测量结果交给老师。

比较各小组测量结果,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积分统计,以便给出小组排名。

(4)结论引导学生分析游戏中的问题,总结出测量长度的方法和技巧,并让学生思考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5. 课后作业老师留下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己练习测量长度的方法,培养其良好的数学思维和测量能力。

6. 反思综合上课情况,给学生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思考,为下一步教学打下基础。

《课桌有多长》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课桌有多长》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课桌有多长》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利用米尺测量日常中物体的长度。

2.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二、教学重点1.利用米尺测量日常物品的长度。

2.理解长度比较。

三、教学难点1.实现用米尺精确测量日常物品的长度。

2.简单的长度比较与判定。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猜词游戏,在课前激发学生对长度的好奇心和兴趣,同时对长度单位“米”进行自然引导。

2. 学习活动(1)认识米尺教师通过米尺的外形,样式和使用方法让学生理解如何使用米尺。

(2)测量物品长度教师展示一些日常物品(比如钢笔、教科书等)在现场进行实物测量,让学生猜测物品长度后,教师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教师可以结合“比较”、“相等”等概念,让学生理解数据的大小并加深印象。

(3)实战演练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练习,让学生自己使用米尺进行长度的测量。

(4)总结与归纳教师与学生总结整个活动的过程和学习感受,让学生获取正确的学习体验和领悟。

3. 巩固练习让学生通过自选日常物品进行米尺测量,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测量水平。

4.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使用米尺测量日常物品的长度,并在明天提交数据。

五、教学要点1.教师应以简明易懂的方式讲解米尺的基本使用方法。

2.学生应注意米尺的正确使用方法,保证测量精确性。

3.学生应在家中积极参与作业,全面掌握米尺测量日常物品长度的方法。

4.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过程中的讲解方式和细节。

六、教学反思教学此课程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使用米尺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测量精确度,避免过多的误差。

同时,学生还需要理解长度的比较,并通过实际测量加深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组织实际测量活动以及日常物品测量的练习。

同时,教师应合理安排课堂时间,让学生在必要的时间内掌握重点难点知识点。

通过以上方法,教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米尺和长度比较的理解,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长度,成为一个掌握基本测量技巧并具备应用能力的学生。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课桌有多长》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和理解长度单位,学习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于长度单位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还不够深入。

此外,他们可能还没有意识到测量的重要性以及测量方法的规范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规范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合作意识和规范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2.难点:学生能够准确地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正确的长度比较。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动手操作法”等,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和交流,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课桌、课件等。

2.学具:尺子、练习本、画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不同长度的物体,如桌子、书本、铅笔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长度。

3.操练(10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使用尺子测量教具(如桌子)的长度,并记录在黑板上。

其他学生也在自己的座位上用尺子测量课本或其他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相互测量并比较彼此的长度,然后选代表进行汇报。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长度的问题,如:“哪组的长度最长?哪组的最短?”、“你可以用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来回答这个问题吗?”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单元,主要内容是长度单位的学习和应用。

本单元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厘米、分米、米等长度单位,学会用这些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长度单位的转换。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测量意识和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他们在一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加减法和几何图形,对数学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概念和应用还不够熟悉,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实例和操作活动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学会用这些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长度单位的转换。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测量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和应用,学会用厘米、分米、米等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进行长度单位的转换,并能够灵活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和应用。

3.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测量意识和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测量工具、实物模型等。

2.学具:尺子、测量工具、练习本等。

3.教学资源:教材、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测量教室的长度,引出长度单位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并通过实物演示和讲解让学生理解这些单位的大小关系。

课桌有多长(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课桌有多长(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课桌有多长(教案)适用范围本教案适用于2022-2023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能够正确使用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的概念。

•能够通过测量以及简单的计算,求出一段物品的长度。

•能够在物品长度一定的情况下,根据需要进行划分。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的概念及使用方法。

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掌握在划分长度时,需要考虑到实际使用的需要。

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课时教学内容时间安排第一课学习“厘米”、“分米”的概念及使用方法30分钟第二课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和技巧30分钟第三课探究在划分长度时的实际应用40分钟教学步骤第一课:学习“厘米”、“分米”的概念及使用方法知识点1: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的概念教师首先介绍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的概念。

可以用图形、图片等形式进行说明。

然后让学生跟随教师读、记概念。

知识点2:使用方法教师示范如何使用标尺、软尺等工具对物品进行测量,并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跟随实践。

第二课: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和技巧知识点1:测量长度的工具和方法教师介绍测量长度的工具和方法,提醒学生在测量时要注意读数方法及防止误差的产生。

知识点2:测量长度的技巧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测量长度的技巧和方法,如在测量时要垂直放置工具,尽量减少偏差等。

第三课:探究在划分长度时的实际应用知识点1:划分长度的方法教师介绍在划分长度时需要注意的实际应用,如分cm、分dm等。

引导学生了解在不同情境下划分长度的方法。

知识点2:实践演练教师分发实物,并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划分长度的练习,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能力。

课后作业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任务。

并制定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锻炼测量和划分长度的方法。

教学评估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完成的作业,进行教学评估,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不足,能够在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的概念,并且掌握了测量物品长度的方法和技巧;同时,通过实际应用,让学生了解了在不同情境下划分长度的方法。

课桌有多长(定稿教学设计)

课桌有多长(定稿教学设计)

课桌有多长(定稿教学设计)第一篇:课桌有多长(定稿教学设计)《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参赛号:0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量》中《课桌有多长》。

【教材分析】《课桌有多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测量》的内容。

本单元内容在全册教材中为学生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以他们的观察、操作活动拉近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从有别于数的另一个角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而“课桌有多长”则是学生在测量中首先从厘米引发的对测量的理解,包括对为什么测量,用什么测量,怎样测量和如何记录等都有一定的掌握,并在头脑中建立起最初的长度单位——厘米的空间概念,使学生能够自己估计出一定的长度,经历由知到识,就像剥豆荚,从皮剥到豆,不断明确的过程。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年龄虽小,但对尺子并不陌生(尺子是每个学生必配的学习用具),他们已经初步知道尺子可以用来画直直的线,也有部分学生知道尺子可以测量长度。

但1厘米有多长还不是很清楚,还没有形成表象,要通过大量的测量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1厘米有多长,建立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表象。

【教学目标】1.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知道1厘米有多长;清楚1厘米和几厘米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

3.在活动中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产生讨论和思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行为习惯和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厘米,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让学生深刻地理解长度单位“厘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尺子、便利贴。

【学具准备】直尺、橡皮、铅笔、1米以上的软尺【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提出问题课件展示淘气和笑笑遇到的问题,追问: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小结:因为测量工具不同,所以测量结果就不同。

课桌有多长优质课教案

课桌有多长优质课教案

课桌有多长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了解课桌的标准尺寸和不同类型的课桌尺寸;(2)掌握测量课桌长度的方法;(3)了解课桌长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2.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测量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使用尺规作图的能力;(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物品的关注和热爱;(2)培养学生对测量和数学的兴趣;(3)培养学生对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课桌长度的测量方法;(2)课桌长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2. 教学难点。

(1)使用尺规作图测量课桌长度;(2)将课桌长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老师拿出一把尺子,问学生知道尺子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老师听取学生的答案,然后解释尺子的作用是用来测量长度的。

接着,老师展示一张课桌的图片,问学生知道课桌有多长吗?学生思考片刻后,纷纷表示不知道。

老师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测量课桌的长度。

2. 学习新知识。

(1)介绍课桌的标准尺寸和不同类型的课桌尺寸;(2)讲解测量课桌长度的方法,包括直接使用尺子测量和使用尺规作图测量;(3)讲解课桌长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如课桌长度与学生身高的关系等。

3. 合作探究。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把尺子和一张白纸,要求学生使用尺子测量课桌的长度,并用尺规在白纸上作出课桌的长度图。

小组成员相互协作,讨论测量方法,共同完成测量和作图的任务。

4. 梳理归纳。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测量和作图的结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提问。

老师在一旁指导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5. 拓展应用。

老师出示几个日常用品的图片,要求学生用尺子测量这些用品的长度,并写下测量结果。

学生根据课上所学知识,积极测量和记录。

6. 课堂小结。

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课桌长度的测量方法和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导入新课、学习新知识、合作探究、梳理归纳和拓展应用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了测量课桌长度的方法,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课桌有多长》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并学会用长度单位来测量物品的长度。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并能够运用长度单位来进行实际测量。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但是对于长度单位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并能够用长度单位来测量物品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长度单位的概念。

2.如何用长度单位来测量物品的长度。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物品的长度,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

2.实践法:通过实际的测量,让学生学会用长度单位来测量物品的长度。

3.合作学习法:通过团队合作,让学生学会分享和交流。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长度单位模型、测量工具、物品。

2.学具:测量工具、记录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物品,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长度。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长度单位来表示这些物品的长度。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长度单位的概念,并展示长度单位模型。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理解长度单位的大小。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用测量工具来测量教具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学生相互之间也可以进行测量和记录。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学生测量过的物品,让学生再次进行测量,巩固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运用。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长度单位来测量教室的长度、桌子的长度等。

让学生尝试进行实际测量。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总结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用长度单位测量家里的物品长度,并记录下来。

课桌有多长——教案

课桌有多长——教案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再次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了解实际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估测较小物体的长度。

3、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有趣,培养合作意识,锻炼观察、操作、空间想象及推理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体会“1厘米”的意义,初步培养估测意识,学会正确地进行简单的测量。

(三)教学难点:正确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能正确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人一把学习尺,小正方体。

(五)教学流程:一、看图片,问题引入。

1、你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吗?(生:测量)是的,测量,我们昨天也有一个任务——利用之前学习的测量方法去测量一下我们的课桌,黄老师选了两位同学作展示,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视屏)。

2、请你也想一想,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二、探索新知。

1、统一测量工具。

师: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生:因为用的工具不一样。

师:要使量的结果一样,该怎么办呢?生:用相同的测量工具——尺子总结:统一测量工具非常重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都使用尺子来测量。

2、介绍尺子。

①介绍:尺子的种类很多,各自用在不同的地方,而在我们的学习中最常用的就是这种——学生尺。

请你仔细看看,这种常用的学生尺上有些什么呢?②观察后汇报,教师课件演示,使学生了解尺子的结构。

a、认识刻度线——长短不一的线b、认识刻度——数字,从小到大排列。

c、0刻度——表示起点,说明测量时,物体一端要对准这个0。

③认识1厘米——说说1厘米有多长。

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从2刻度到3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总结:尺子上任意相邻两个数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3、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①拿出小正方体,其实小正方体的其中一条棱长就是1厘米。

现在请你将它夹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然后拿掉小正方体,注意:两个手指保持不动,看一看中间的空隙有多大,体验1厘米有多长。

二年级数学上册 课桌有多长说课稿教案 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 课桌有多长说课稿教案 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桌有多长说课稿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交流,了解课桌的长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交流的习惯,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2. 学习如何用尺子测量课桌的长度。

3. 交流和分享测量结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测量课桌的长度。

难点:准确地用尺子测量长度,并进行交流分享。

四、教学准备:1. 每组准备一把尺子和一张课桌。

2.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长度单位的图片和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出示一些长度单位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基本技能训练:教师示范如何用尺子测量课桌的长度,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测量自己的课桌长度。

3. 交流分享:学生分组汇报测量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交流。

4. 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尺子测量教室里的其他物品长度,并记录下来。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测量长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长度单位的兴趣。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尝试用尺子测量家中的物品长度,并记录下来,第二天分享给同学。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测量课桌长度时的操作是否准确,是否能够熟练使用尺子。

2. 关注学生在交流分享时的表达是否清晰,是否能够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描述。

3. 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积极参与程度。

七、教学反馈:1. 根据学生的测量结果,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对测量方法进行指导。

2. 在交流分享环节,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对学生的描述进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长度单位的概念。

3. 在实践活动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强调合作学习和积极参与的重要性。

《课桌有多长》(认识厘米)教学设计含反思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

《课桌有多长》(认识厘米)教学设计含反思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

《课桌有多长》(认识厘米)教学设计含反思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二年级数学上册《课桌有多长》(认识厘米)的教学设计,以及我的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6页,主要内容是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厘米的概念,知道1厘米的长度。

2. 学会用尺子和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厘米,学会用尺子和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进行单位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直尺、课桌、椅子、书本等。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把尺子和一把直尺,一张白纸,一支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课桌、椅子、书本等物体,引导学生发现长度不同的物体。

2. 讲解厘米的概念:讲解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直观地感受1厘米的长度。

3. 操作实践:让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物体,用尺子和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在白纸上。

4. 分享与讨论: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测量结果,讨论不同组测量结果的差异。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尺子和直尺测量自己的手指、铅笔等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在白纸上。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用尺子和直尺测量家里的某个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在作业本上。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长度单位:厘米1厘米 = 10毫米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用尺子和直尺测量家里的某个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在作业本上。

答案:根据学生的测量结果,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测量方法和长度单位的概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今天的课堂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实践操作,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他们对长度单位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作业中发现,部分学生对长度单位换算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共6篇)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共6篇)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共6篇〕第1篇:《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课题:课桌有多长教学目的:1、再次经历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

教学难点:能刻度尺测量较小的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课件、刻度尺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在古时候,想知道物体的长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人们常常用身体的一局部作为测量的长度单位。

快看!〔播放古时候人们测量长度的视频〕师:同样的一匹布,为什么两个人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生:...师:同学们说得有道理,古代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发现了测量标准不统一是没有准确和公平可言的,所以后来人们就统一了长度单位。

总结:也就是说测量之前我们要统一长度单位。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桌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1、认识刻度尺。

师:你们知道用什么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比拟准确吗?如今就让我们认识一下简单的测量工具——刻度尺,请大家拿出尺子,认真观察一下,然后再说说你在尺子上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预设: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直尺上有小格,有数字0、1、2、3还有cm等。

〔ppt:介绍0刻度,表示起点〔开场〕;数字是尺子的刻度,刻度线〕师:这些数字、线有什么规律吗?生1:3种长度的线都叫刻度线。

生2:数字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生3:cm就是厘米。

师: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一般用来测量较短的物体,是较短的长度单位,用字母“cm”来表示。

1厘米有多长呢?直尺上从0到1的这一段长度就是1厘米。

你还能再直尺上找到哪段1厘米的长度呢?〔课件演示1cm〕如直尺上从3到4这段长度就是1厘米。

师:请你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是1cm的小棒,用大拇指和食指这样夹住,手指不动,让我们轻轻撤出小棒,看,这个长度就是1cm,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再用手比一比,感受一下1厘米大概有多长?生操作。

《课桌有多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课桌有多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课桌有多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在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的课堂上,我以《课桌有多长》为主题,展开了一堂生动的教学活动。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出自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章《我们身边的图形》,主要讲述了长度单位以及如何测量课桌的长度。

我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们了解到了米、厘米、毫米这三种长度单位,并学会了使用尺子和卷尺来测量物体长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长度单位,学会使用尺子和卷尺测量物体长度。

难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卷尺、多媒体课件学具:每人一把尺子、一张白纸、一支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了一把尺子,问学生们:“你们知道尺子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学生们积极回答,我引导他们认识到尺子可以用来测量物体长度。

2. 讲解长度单位我讲解了米、厘米、毫米这三种长度单位,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学生们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

3. 测量课桌长度我让学生们分组合作,使用尺子和卷尺测量课桌的长度。

学生们兴致勃勃,纷纷动手操作。

在测量过程中,我巡回指导,解答学生们的问题。

4. 例题讲解我出示了一道例题:“一张桌子的长度是120厘米,换算成米是多少?”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长度单位换算知识来解决问题。

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5. 随堂练习我给出了几道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

学生们通过练习,巩固了长度单位换算知识。

6. 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板书了长度单位换算公式,以及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学生们可以根据板书内容,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

7. 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作业题:“请你用尺子和卷尺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度,并换算成米。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课桌有多长-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课桌有多长-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课桌有多长北师大版教案:课桌有多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二年级上数学教材。

教材中介绍了长度单位以及如何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理解数值与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

2. 教学重点:掌握长度单位,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尺子、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每人一把尺子、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课桌,讨论课桌的长度。

2. 认识长度单位:介绍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展示课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长度单位。

3. 学习测量长度:教授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学生动手实践,测量课桌长度。

4. 讲解与练习:讲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如1米=10分米=100厘米。

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知识点。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测量课桌长度的方法,以及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换算关系:1米=10分米=100厘米测量方法: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尺子测量家里的茶几长度,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学会了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但在长度单位换算方面仍需加强练习。

在下一节课中,可以设计一些有关长度单位换算的练习题,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让家长指导学生用尺子测量家庭物品的长度,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课桌,并讨论课桌的长度。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了解课桌长度的概念;•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简单方法;•学生能够通过测量计算出相应物体的长度。

2.能力目标•能够借助尺子或者面积图进行测量,为后续学科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测量兴趣,培养良好的班级氛围。

二、教学内容1.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课桌有多长”,这是三年级下册数学中的基础知识。

在本节课,教师着重介绍课桌长度的概念,并且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进行测量,让学生感受到物体长度的实际意义。

2.学情分析这是二年级上册数学初步接触长度测量的阶段,大多数学生的前期知识储备较少,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桌长度的概念,并提高学生对实际物体的测量了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课桌长度概念的介绍和学生实践操作的测量方法。

2.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学生对于长度测量的理解和测量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教学方法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演示法•讲解法•实践操作法2.教学策略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策略主要有:•学生互动•想象引导法•合作学习五、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教师可采用视频,图片或实际物品展示来引入,然后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学生看到视频或者图片,教师就可问:“课桌有多长?你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算出它的长度呢?”2.知识讲解环节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对课桌长度进行讲解,介绍长度的定义和基本单位,并向学生展示尺子或面积图等测量工具。

3.实践操作环节教师可以将尺子或面积图等测量工具发放到每一个学生手中,由学生配合实验进行测量,并通过测量结果让学生掌握课桌长度的概念。

4.板书总结环节教师通过板书总结,让学生有系统的了解学习内容,并向学生进行区别和区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课桌长度的实际意义,提高了学生对于测量物体长度的掌握和理解。

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课桌有多长》优秀教学案例

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课桌有多长》优秀教学案例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如在长度单位学习环节,让学生思考:“我们是如何学会长度单位的?有哪些困难和收获?”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例如,让学生评价自己在测量活动中的表现和成长。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如在评价环节,教师关注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给予积极的反馈。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概念、换算方法和测量技巧。
2.总结学生在测量活动中的表现和成长,给予肯定和鼓励。
3.强调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教室的长度,并写出测量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勇于创新、克服困难的品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首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通过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再次,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最后,注重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引入:通过讲述“小蚂蚁找家”的故事,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长度单位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案

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案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同学们对于长度测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和想法。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说明了我们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今后,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将更多生活化的元素融入教学中。
在讲授重点难点时,我尽量用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进行讲解,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示理解起来有些吃力。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我决定在课后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测量经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长度单位的基本概念、换算关系以及如何使用直尺进行测量。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长度测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4.增强合作交流能力:在小组合作测量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学会使用直尺准确测量物体长度,并能将测量结果转换为标准长度单位。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长度相关的实际问题。
举例:重点讲解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的换算关系,并通过实际测量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换算关系掌握得还不错,但在实际操作中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时,部分学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同学在读取刻度时不够准确,有的则在单位换算时出现错误。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
在实践活动环节,同学们分组讨论并测量课桌长度,大部分小组能够顺利完成测量任务,但也有一些小组在合作过程中沟通不畅,影响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针对这一点,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协作训练,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桌子有多长》优秀教案三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桌子有多长》优秀教案三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桌子有多长》优秀教案三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桌子有多长》优秀精选教案一【学习目标】1.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及厘米的实际意义,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的意识。

3.在合作、讨论中去发掘知识,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测量精神,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好伙伴,天天陪着我们一起学习,它就是我们的课桌。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桌子有多长。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提问:你能用什么方法知道课桌有多长呢?1.估计:让学生试着估计一下自己的桌子长度,可以用眼睛看,也可用手比划着估,估好后,举手交流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一个物体的长度提前有一个不具体的感官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能力。

)2.测量: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量桌子的长度呢?请同桌两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方法量,然后共同量一量你的课桌有多长。

学生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总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

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

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

)质疑:为什么测出的桌子长度的说法都不一样呢?同样的桌子真的都不一样长吗?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小结:使用的工具不同,结果就会不一样,只有当工具一样时,结果才会相同。

看来,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吗?(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3.认识尺子。

(1)师:尺子有很多种,不止是你们手中用的这种,还有这些。

(出示各类尺子,拓宽知识面,让学生多认识一些尺子。

)而在我们的学习中,大家常用的就是学生尺。

(在黑板上贴出放大的直尺图。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课桌有多长》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厘米、分米、米等长度单位,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以及长度单位的换算。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于生活中的长度有一定的感知,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长度观念。

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感受长度单位,培养长度观念,并能够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并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提高学生的测量和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理解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2.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并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长度单位,培养长度观念。

2.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长度单位,理解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物体长度,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测量技能。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长度单位卡片、实物模型等。

2.学具:尺子、练习本、铅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小明的课桌有多长?”引发学生对长度的关注,进而引入长度单位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尺子,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并讲解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用尺子测量教具的长度,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学生相互交流测量结果,培养长度观念。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长度比较题目,让学生运用长度单位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教室的宽度是多少米?”让学生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桌有多长(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桌有多长(教案)

第2课时 课桌有多长教 学 过 程 备 注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用不同的工具测量了教室的长,测量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同学们还记得吗?(尝试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注意问题补充,并给予肯定。

教师:这节课我们来继续测量一下课桌的长度吧!(板书:课桌有多长)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学习绿色1。

(1)课件出示绿点1。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课桌有多长呢?同学们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工具,测量一下 吧!学生尝试测量,教师巡视指导。

(3)结果汇报。

选几名用不同测量工具的学生,说出他的测量结果。

课题“厘米”的认识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1页例题内容教学目标 1.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认识厘米,知道1厘米有多长,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表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刻度尺(学生自备)、铅笔(学生自备)、橡皮(学生自备)、文具盒(学生自备)。

教师:同学们的测量结果都不相同,那同学们的课桌一样长吗?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课堂小结:教师: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来量物体的长度,就会出现不同的测量结果。

为了得到同样的测量结果,同时也为了便于交流,我们在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要使用同样的长度单位,也就是要统一长度单位。

2.学习绿色2。

(1)课件出示绿点2。

(2)认识尺子。

教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直尺看一看,上面都有什么呢?课堂预设:学生1:上面有一些小竖线,分成了一下小格。

学生2:长的小竖线下面有数字。

……教师引导: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有多少小格呢?学生3:10小格。

教师引导:数字1后面是什么呢?学生4:是“cm”。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

教师讲解“cm”的含义:c和m合在一起,表示厘米的意思,说明“cm”和“厘米”可以互相替换,而且指出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量》
第二课时《课桌有多长》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和画整厘米长的线段。

教学重点: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掌握测量方法以及能用“厘米”作单位。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测量方法,理解长度单位“厘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生活中常见的相关长度是1厘米左右的物体、1*8cm的卡纸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白纸、直尺
教学过程:
1、导入:“今年9月入学的时候,你发现教室里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2、实际测量:“我们都换了新的课桌凳,你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选择一种东西作为测量工具量一量。


3、分别统一用手量,然后再统一用铅笔,用笔盒等工具测量,学生汇报测量结果,教师做有选择性的统计。

4、“看到这些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讨论交流,得出: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5.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方便交流与应用,人们就统一了测量的工具。

我们比较常见的测量工具是什么?尺子。

6、一起来认识一下生活中常用的尺子。

课件展示不同用途的尺子。

7、认识直尺:“请你仔细观察你手中的直尺,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显观察自己的直尺,再汇报观察的结果。

幻灯片出示一直尺,学生边说边演示各个不同的部分,教学生认识:刻度、刻度值、长度单位。

板书:竖线:刻度
数字:刻度值
0刻度:表示开始
8、在直尺上找出不同的刻度值。

9、观察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

10、两个人比一比,两把不同的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不是一样长。

师出示不同的直尺如木质的、钢质的、塑料长尺等等和学生比一比。

11、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直尺不管长度或材质是否相同,它们的0刻度到1刻
度之间的长度都是一样长的。

小结:像这样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厘米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长度单位,它可以用英文字母cm来表示。

板书:长度单位:厘米cm
12、你还能在直尺上找出其它的1厘米吗?
13、让学生在直尺上找一找,再汇报。

发现了什么?
在支持上,每相邻的两个刻度值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14、教学生利用1*8cm的长方形卡纸用手指体验1cm有多长。

师教授一次,学生左右手分别练习一次。

两人或多人一组徒手比划,强化学生对1cm 的感知。

15、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长度、高度、宽度或者是厚度大约是1cm?
生汇报完毕后,师拿出准备好的生活用品向学生介绍。

16、我们认识了1cm,你能在直尺上找出3cm吗?
学生汇报,师统计。

板书
17、你发现了什么?
①、从0刻度开始,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②、用后面大的刻度减去前面小的刻度,得几就是几厘米。

18、小结:直尺上的任何一个刻度都可以作为开始,但是在生活中方便,
我们一般从0刻度开始,因为从0刻度开始,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19、你认识了直尺,会让它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了吗?测量小卡纸的长度。

20、汇报测量结果,并说一说,你是怎么量的,要注意什么?
卡纸的左端要和表示开始的刻度线对齐或重合,再看卡纸的右端在几刻度,最后计算卡纸的长度。

21、学会了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请你跟我一起利用直尺来画一画线
段。

师教授画线段的要点,学生练习画线。

22、“我们今天学习了认识直尺、利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和画线,请
你们来当一当小评委,看看他们做的对吗?”师出示课件,学生判断。

23、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数字:刻度值
0刻度:表示开始
长度单位:厘米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