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智水乐山——境界
子曰: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崇山峻岭——崇高感
惊涛拍岸——壮美感
小桥流水——柔美感
9.难近女色——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论语·阳货》)
孔子说:
“无正性,难畜养。”
子见南子的绯闻
《史记》说:(南子)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原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5.孔子的封号
唐玄宗封为
“文宣王”
宋真宗封为
“至圣文宣王”
元成宗封为
“大成至圣文宣王”
清初封为
“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6.儒家传人
战国时期:
孟子、荀子
汉唐时期:
董仲舒、韩愈
宋代时期:
朱熹、程颢、程颐
《周礼》:“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
《管子·兵法》:“和合故能谐”。
孟子说:
针对当时一些国灭家亡的事实说: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将相和
•廉颇向蔺相如
“负荆请罪”
将相和,平天下
故宫三大殿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和谐: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
人与自然和谐:
天人合一,自然非异己
第4章儒家文化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孔子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语出自朱熹的《朱子语类》卷九十三
第一节 儒家始祖孔子
一、孔子和儒家学派
儒家思想即儒学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极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
孔子被称为:“万事师表”
1.孔子生平
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
(王符《潜夫论·忠贵》)
德才关系
司马光说: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资治通鉴〉)
胡锦涛:
培育“五德”人才
以德修身
以德服众
以德领才
以德润才
德才兼备
党政面临着四种考验
胡锦涛七一讲话中指出: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惠而不费——给人好处,对己无害;
劳而不怨——做事任劳,还要任怨;
欲而不贪——欲则可以,不可贪求;
泰而不骄——心胸宽大,不示骄傲;
威而不猛——真有威德,不使人怕。
“何谓四恶?”子曰:
不教而杀谓之虐;
不戒视成谓之暴;
慢令致期谓之贼;
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事先不进行教育,〔犯了错〕就杀,这叫虐;事先不告诫不打招呼,而要求马上做事成功,这叫暴;很晚才下达命令,却要求限期完成,这叫贼;同样是给人东西,拿出手时显得很吝啬,这叫小气。”】
正面临着四种考验:
执政考验
改革开放考验
市场经济考验
外部环境考验
党的执政面临四种危险
精神懈怠的危险
能力不足的危险
脱离群众的危险
消极腐败的危险
习近平就职演说:
在新形势下,中共也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
3.仁治——克己复礼
《论语》里记载,马厩失火了,孔子问:
“伤人乎?不问马。
5.中庸之道——尚中
中庸为德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雍也》)
中庸之道
仁是内在修养,礼是外在标准,仁是前提,礼是目
的,二者之联结,便是中庸之道。
中庸的涵义
(1)恰当适中。不偏不倚,不激不随,谨守礼制。
(2)用中平衡。即在极端中寻求平衡。
译文:
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派人对孔子说:”天下的君子凡看得起我们卫国、想和我老公做兄弟的就一定要来见我,我现在愿意见你。“孔子辞谢那个使者后思量再三就去见了南子。
南子当时是在一座用细葛布做成的帐篷里,孔子进门后就冲着北面行大礼,等孔子行完礼后南子又在那座帐篷里拜了一次,以致弄得自己的首饰佩玉叮当直响。
(3)过犹不及。避免“过”与“不及”。
(4)不可则止。注意分寸,不要突破质的规定性。
(5)无可无不可。可以则为,可止则止。”
中庸举例
安乐窝中三月期,老来才会惜芳菲;
自知一赏有分付,谁让黄金无多遗。
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
这般意思难名状,只恐人间都未知。
【宋·邵雍·《安乐窝中吟》】
6.和而不同——贵和
明代时期:
陆久渊、王阳明
清代时期:
顾炎武、王夫之
民国时期:
梁启超、章太炎、
王国维
王国维·阮郎归
美人消息隔重关,
川途弯复弯。
沉沉空翠厌征鞍,
马前山复山。
浓泼黛,
缓拖鬟,
当年看复看。
只余眉样在人间,
相逢艰复艰。
王国维“治学三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永叔)。
孔子
(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
鲁国人。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被称为圣人。
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后裔。
父名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为一名武士。
孔子家事
孔子本是成汤后裔,经过武王伐纣,封武庚,封微子启为成汤后裔,国号称宋,传至孔父嘉,嘉生防叔,为避华氏祸乱,从宋国逃到鲁国,就此世居曲阜。
叔生伯夏,夏生叔梁纥,叔梁纥娶妻生9女而无子;又娶妾,得一子,愚鲁
《春秋》正是非,故长于治人。
“十三经”:
五经是由汉朝的逐渐发展起来的。以《易》《诗》《书》《礼》《春秋》为“五经”。
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易》:
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鲁人尊以“国老”,但终不被重用。
因政治主张不能实行,遂返鲁。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
2.孔子的情怀
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孔子一生中有大半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相传有三千弟子,而深通六艺者达七十二人。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子不语:
怪——妖魔怪异
力——暴力打斗
乱——悖理乱伦
神——鬼神迷信
The Master would not
discourse on mystery ,
force , rebellion and deity .
3.孔子的缺失
述而不作,对创新重视不够
宣扬德治,对军事重视不够
推崇礼乐,对劳作重视不够
4.儒家经典
儒家正典始于孔子治“六经”。
孔子“治《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论语》成于孔子弟子之手,记圣人容貌甚悉。
《论语·季氏》
三是自省、自责、自讼。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四是“不争”、“无争”。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
群而不党。”“君子不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何体现“仁”的精神?
要做到“尊五美、屏四恶”。
“何谓五美?”子曰:
(讲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第二,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讲个人和家庭的关系)
第三,仁者爱人。
“爱人”的内容包括:
忠、恕、孝、悌、
恭、宽、信、敏、惠。
何谓“克己”?
一是“约束”。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二是“自戒”。
孔子曰:
“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故起名为丘,字仲尼。
孔子3岁时,叔梁纥去世,颜
徵在和孔子在生活相当贫Leabharlann Baidu。
颜徵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将孔
子培养成身高九尺三寸,以博
学闻名的英才。
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由于操劳过度早逝。
孔子少年之学深受外祖父颜襄的影响。颜襄是博古通今的学者。
孔子出生图
孔子墓
孔府
孔林
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因办学名闻遐迩。
“正名”落实在政治上,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
“正名”落实在君臣关系上,强调:“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
“正名”落实父子、兄弟、朋友之间,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孔子倡导“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而不能“自诸侯出”,更不能“陪臣执国命。”(《季氏》)
(1)礼的本质
是讲名分、别贵贱,以礼节制情欲、约束行为、安于名分,符合周礼。在《论语》中论礼有74处。孔子说“为国以礼,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
(2)如何以礼治国
“正名”为始。“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子路》)
2.德治——以德治国
用道德教化的办法治理国家,目的是笼络人心。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为政》)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就是德、礼为先,政、
刑为后。
以德治官
唐太宗:“为政之要,惟在使人。”
(《贞观政要》)
何谓人才?以德才兼备为标准。
“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
跛足,名孟皮,字伯尼;
后又娶颜徵(zhǐ)在,
生下孔子。
叔梁纥与颜徵在“野合而生孔子”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
孔子父亲叔梁纥与颜姓女子
“野合而生孔子”、“祷于
尼丘得孔子”。
生孔子时,叔梁纥72岁,颜徵在18岁。
传说孔子出生时,头顶中间低,四边高,很像尼丘山。起名为丘,字仲尼。
颜徵在在生孔子时,曾去尼
“仁治”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整个学说体系的关键
在《论语》一书中讲到“仁”有104处,君子107
处。人与仁的概念,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孔子
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德治的关键是仁治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
何?”(《八佾》)
“仁”是一种思想和境界,“礼”是一种规范和制度
何谓仁?
第一,克己复礼为仁。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
地位焉,万物育焉。”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路》)。其实质是追求多样性的统一。
在政治上,恩威并施,德刑兼备,宽猛相济。
在经济上,节俭财用,反对增加赋敛。
在文化上,整理遗产,广泛吸收。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学而》)
和谐
《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
孔子不满现政,不愿出仕:“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五十岁时曾担任过鲁国大司寇,摄行相事,受到排挤后辞官,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从55岁到68岁)。
受过礼遇,也受过监视。过匡地,被围困五天。曾“厄于陈蔡之间”。
人与社会和谐:
人际和谐,互尽义务
人与自身和谐:
内心和谐,道德节欲
费孝通: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和谐社会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7.尽善尽美——贵和
孔子对音乐具有极高的鉴赏力。
他说:《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据说孔子闻韶而三月不知肉味。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幼安)。
二、孔子的思想
儒家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创立“仁治”,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文化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儒家思想长期被奉为正统思想。
1.礼治——以礼治国
《庄子•天下》评说:
《诗》以道志;
《书》以道事;
《礼》以道行;
《易》以道阴阳;
《春秋》以道名分。
“诗书礼乐”古称“四教”:《诗》《书》具其志,《礼》《乐》纯其养,《易》《春秋》明其知。
六学皆大,而各有所长:
《诗》道志,故长于质。
《礼》制节,故长于文。
《乐》咏德,故长于风。
《书》著功,故长于事。
《易》本天地,故长于数。
4.人治——为政在人
帝王以身作则。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
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
(《子路》)
贤人治国。
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息”
诗曰:“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孔子非常坚决地主张人殉制度的,就是用活人来为死人殉葬。孔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说:第一个制作陶俑来陪葬的人,一定会没有后人断子绝孙的!
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孔子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相传曾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孔子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理牧业)。
35岁时,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又说:“政在节财。”景公不纳。遂又返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