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
吴素清
(江西师范大学07化教3班学号 0707030147 )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人教版的高中化学必修ⅱ为教材,《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是教材中的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食醋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日常生活用品,乙酸在初中化学教材中也只是介绍了其酸性,没有涉及到乙酸的酸性强弱和酯化反应。本节课从知识结构上看,包含了两部分内容即乙酸和羧酸,第一个课时包含乙酸概述、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乙酸的性质研究、乙酸的用途。乙酸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知识内涵和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乙酸既是醇、酚、醛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又是学好酯(油脂)类化合物的基础。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前面的学习已经能够运用“结构决定性质”的学习方法来分析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反应,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用对比的方法探索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根据实验中的现象得出结论,激发学生的探究灵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教学设计思路
新课程强调从生活中学化学,从化学回到生活实际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新问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以发现者和求知者的身份出现,以实验和客观事实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以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把课堂交给学生,使之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设计实验、实物感知、图表数据分析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共同讨论。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性质解答相关问题和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学以致用,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和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
应,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过程与方法:
1.运用实验探究法学习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的特性;
2. 引导学生探究酯化反应的
机理;
3. 通过对乙酸性质的探究,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形成学以致用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难点:酯化反应实质
六、教学方法
启发式实验探究,小组讨论法七、教学手段
开放式实验、演示实验、多媒体及直观教具、橡皮泥及实验药品和仪器
八、教学过程
篇二:《乙酸》全国公开课教学设计
《乙酸》教学设计
化学教研组: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等化学性质,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 2.理解酯化反应的机理;过程与方法
1.运用实验探究法学习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的特性;
2.通过对“同位素示踪法”的信息介绍,引导学生探究酯化反应的机理。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
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会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培养学生
良好的科学作风和求实进取的优良品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在初中化学中,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乙酸的用途,并没有从组成和结构角度认识其性质、存在和用途。乙酸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通过乙酸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复习“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本节教学重点: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本节教学难点:酯化反应的概念、特点和本质。三、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实验班的学生,该阶段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有一定的化学知识储备和学习经验。教学中可以适时、适当、适度地使用多媒体和实验,并引导学生推理、分析和实验探究,不但可以使学生的“临近发展区”得到发展,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四、教学设想及设想依据
“我们应该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游离知识之外的方法和能力”,即“教是为了不教”。设计本课时,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训练运用技能的基础上,着重考虑了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在生活中寻找实例,在学科中寻找融合点。教师体现一个“主导”的地位: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理论推理,设计实验验证,掌握新知识。学生体现一个“主体”的地位:通过自主探索,电脑模拟,比较归纳,突破重难点。具体又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情景创设和探究拓展:通过乙酸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入,引入乙酸酸性的教学,利用厨房中常见的几种物质来设计实验推证乙酸的酸性,并设计证明“乙酸的酸性与碳酸酸性强弱的比较”。
2、任务驱动:该课程的教学,是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在课堂中,提出两个明确的探究任务:推测乙酸的化学性质并设计实验验证;通过实验说明乙酸酯化反应的原理。从而将学生由被动听,变为主动的想和做,提高了学习的层次和效果。
五、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根据本课教学的需要,通过实物展示台展示有关实物;同时设计了“乙酸”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通过多媒体展示,认识了乙酸的分子结构;展现了乙酸酯化机理;通过学生的所看、所思,达到清晰地理解酯化反应原理的效果。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见附页1)七、教学过程流程图(见附页2)八、板书设计
一、乙酸的物理性质二、乙酸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c2h4o2
结构式:ch3
结构简式:ch3cooh
官能团:
羧基)oh(
oh
三、化学性质(1)酸性
① 弱酸性: ch3ch3coo- + h+
乙酸 > 碳酸
(2)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浓硫酸
ch3cooh+hoc2h5 ch3cooc2h5+h2o
乙酸乙酯
2
结构探究
《
乙
酸
》
教
学
过
程
附页篇三:乙酸教学设计(优秀)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三节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