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位损伤分级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是指根据人体受伤后影响其生活能力的程度,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
这个等级是根据受伤后对人体的影响来划分的,包括身体的功能、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等方面。
这个等级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人体损伤的严重程度,进而采取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目前,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级:轻度损伤,对生活影响较小。
比如:皮肤擦伤、轻微扭伤等。
二级:中度损伤,对生活影响较大。
比如:骨折、肌肉拉伤等。
三级:重度损伤,对生活影响非常大。
比如:截肢、脊髓损伤等。
四级:极重度损伤,对生活影响极大,甚至会危及生命。
比如:多处骨折、严重烧伤等。
在判断人体损伤致残程度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受伤部位:不同部位的受伤对人体的影响也不同,比如头部受伤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导致认知障碍等问题;手脚受伤可能会影响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等。
2. 受伤程度:受伤程度越严重,对人体的影响也越大。
3. 年龄和身体状况:年龄和身体状况也会影响人体对损伤的承受能力和恢复能力。
4. 治疗方案: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也会对人体损伤的恢复产生不同的影响。
5. 患者心理状态:患者的心理状态也会对恢复产生影响,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促进恢复。
总之,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受伤后对身体的影响,从而采取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
人体损伤程度辨认标准(2023)全文

人体损伤程度辨认标准(2023)全文前言人体损伤程度辨认标准(2023)是根据现有医学知识和技术制订的,旨在为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提供相关参考标准。
本标准的实行,将有利于正确判定人体损伤程度,维护社会公正。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一、人体损伤程度分级1.1 总体分级本标准将人体损伤程度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轻伤、轻伤后遗症、重伤、重伤后遗症、特别重伤。
分级依据为人体组织或器官的受损程度、损伤后的生理功能异常程度等因素。
具体分级如下:1.2 分级依据本标准的伤情判断,应该以受伤时的对象体质为基准,考虑如下因素:1.2.1 损伤部位:同等条件下,伤及特定器官或人体部位时应该较其他部位更高一级;1.2.2 损伤程度:包括损伤的面积和深度等因素;1.2.3 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
二、鉴定标准2.1 鉴定程序人体损伤程度的鉴定,需要通过以下程序:2.1.1 现场鉴定:现场可以由就诊医生现场鉴定,或者由专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2.1.2 报告提交:将现场鉴定报告提交至相关调查或保险部门,如需要进行评估,需要配合医疗机构提供相关材料;2.1.3 终审:由主管部门进行最后的审核,评估结果对争议解决和诉讼有一定作用,需要确保鉴定过程的公正、合法。
2.2 鉴定标准人体损伤程度的鉴定,应该以现场鉴定报告为依据,结合受伤人的医疗记录,以及其他证明材料综合评估。
具体标准如下:2.2.1 轻伤: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包括1-2级伤情。
2.2.2 轻伤后遗症:受损组织部位有轻微持续异常,但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包括1-2级伤情。
2.2.3 重伤:受损组织造成较大影响,需要停止一段时间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包括3级以上伤情。
2.2.4 重伤后遗症:受损组织造成的异常较重,持续一段时间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包括3级以上伤情。
2.2.5 特别重伤:受损组织造成的影响特别严重,短期内危及生命或者造成血管、神经等持久性损伤,如挫伤致颈椎骨折、造成高度色素沉着等。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pdf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pdf一、概述本分级标准是根据人体损伤的部位、程度、功能恢复情况等因素,结合医学理论,将损伤对人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级。
本标准旨在为司法鉴定机构提供参考依据,对损伤致残程度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估。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人体损伤致残程度的鉴定。
包括但不限于交通事故、工伤事故、意外伤害、医疗纠纷等。
三、鉴定程序1. 收集资料:鉴定机构应收集被鉴定人的病史、诊断书、治疗经过、功能恢复情况等资料,了解损伤的基本情况。
2. 现场检查:鉴定机构可安排专业医生对被鉴定人进行现场检查,进一步了解损伤的实际情况,包括症状、体征、功能受损情况等。
3. 综合分析:鉴定机构应根据收集的资料和现场检查的结果,结合医学理论,对损伤程度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致残程度等级。
4. 出具报告:鉴定机构应根据分析结果,出具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报告,明确损伤的部位、程度、功能恢复情况及致残程度等级。
四、损伤程度分级1. 轻度损伤:损伤部位无明显畸形,功能受损程度较轻,生活自理能力略有下降。
致残程度等级为十级。
2. 中度损伤:损伤部位有明显畸形,功能受损较重,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下降。
致残程度等级为九级。
3. 重度损伤:损伤部位严重畸形,功能丧失严重,生活无法自理。
致残程度等级为八级,可根据具体情况向上升级。
4. 极重度损伤:损伤情况极其严重,生命垂危,需长期依赖医疗设备维持生命。
致残程度等级为七级,可根据具体情况向上升级。
五、分级标准细节1. 十级伤残:(1)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遗留相应部位功能障碍。
(2)头面部损伤致面颅骨部分缺损或者畸形,影响面容。
(3)颈部损伤致颈部活动度丧失10%以上。
(4)胸部损伤,遗留胸闷、呼吸困难等后遗症。
(5)腹部损伤遗留腹腔脏器粘连或者器官功能损害。
(6)脊柱胸段损伤致使呼吸功能障碍。
(7)脊柱胸段畸形愈合,影响躯干活动。
(8)体表瘢痕形成面积15%以上。
人体损伤致分级解释

人体损伤致分级解释《人体损伤致分级解释》人体损伤是指外力作用于人体时引起的身体部位受损的情况。
损伤的程度不同,造成的后果也不同。
为了准确评估和描述人体损伤的严重程度,医学界常采用分级系统来进行分类和解释。
这些分级系统旨在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患者,并促进研究和交流。
人体损伤的分级解释,一般采用疾病分类国际统计分类(ICD)系统。
这个系统将人体损伤分为五个级别,从轻微损伤到严重伤害,以帮助医生快速确定患者的伤情。
第一级别是轻微损伤,通常不会对生命和身体功能产生长期影响。
例如,浅表性瘀伤或划伤,只需简单处理和恢复期即可。
患者往往可以在短时间内康复并恢复到正常状态。
第二级别是中度损伤,这类损伤可能需要适度的治疗和康复。
例如,扭伤或拉伤肌肉,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愈合和恢复。
虽然这种损伤可能引起疼痛和不便,但通常不会对人体功能产生持久性影响。
第三级别是较重损伤,这类损伤可能会对生命和身体功能造成一定影响。
例如,骨折或严重的深度创伤,需要经过手术治疗和较长时间的康复。
患者需要更多的支持和护理,以恢复正常的身体功能。
第四级别是重度损伤,这类损伤是危及生命的。
例如,严重的内脏器官损伤或严重的烧伤。
这种损伤需要紧急救治和复杂的手术操作,患者需要进入重症监护室,并可能需要长期的康复和恢复过程。
患者的生命和身体功能可能受到永久性的影响。
第五级别是极度损伤,即临界状态。
例如,重度多发性创伤或器官功能衰竭,这类损伤对生命完全威胁,需要紧急救治和全力以赴的抢救措施。
这种损伤的病情严重且复杂,对医疗资源和技术要求很高。
通过分级解释人体损伤,医生和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损伤的严重程度和后果,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患者而言,这种分级系统也有助于提前了解和了解自己的损伤情况,并更好地合理规划康复过程。
总而言之,人体损伤致分级解释是一种帮助医生和患者理解和评估损伤严重程度的系统分类。
通过这种分级系统,医生能够更有效地为患者提供治疗和康复措施,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跌倒伤害程度的分级标准

跌倒伤害程度的分级标准跌倒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事件,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伤害。
为了有效评估跌倒伤害的严重性,并为相关救援医疗工作提供参考,制定了跌倒伤害程度的分级标准。
以下将介绍跌倒伤害程度的具体分级标准。
一、一级跌倒伤害(轻微)一级跌倒伤害是指跌倒事件引起的轻微伤害,通常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典型的一级跌倒伤害包括皮肤擦伤、轻微扭伤或拉伤。
1. 皮肤擦伤:跌倒后皮肤表面受到刮擦,破皮面积小,通常只需要清洁消毒即可。
2. 轻微扭伤或拉伤:跌倒时关节或肌肉受到轻微扭转或牵拉,引起轻度疼痛、肿胀或不适,一般可通过休息和局部热敷缓解。
二、二级跌倒伤害(轻度)二级跌倒伤害是指跌倒事件引起的较为明显的伤害,可能对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典型的二级跌倒伤害包括骨折、中度扭伤或拉伤。
1. 骨折:跌倒时骨骼受到明显冲击或扭曲,导致骨折。
具体分级可依据骨折方式和受损程度进行细分,并需及时就医进行适当治疗。
2. 中度扭伤或拉伤:跌倒时关节或肌肉受到明显扭转或牵拉,引起中度疼痛、肿胀和功能异常,可能需要冷敷、局部支撑或适当药物缓解。
三、三级跌倒伤害(重度)三级跌倒伤害是指跌倒事件引起的严重伤害,对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产生较大影响。
典型的三级跌倒伤害包括严重骨折、重度扭伤或拉伤。
1. 重度骨折:跌倒时骨骼受到严重冲击或扭曲,导致骨折形成不稳定状态或多发骨折等复杂情况,需紧急就医进行专业治疗。
2. 重度扭伤或拉伤:跌倒时关节或肌肉受到严重扭曲或牵拉,引起剧烈疼痛、肿胀和明显功能障碍,可能需要紧急冷敷、局部支撑及专业治疗。
四、四级跌倒伤害(极重度)四级跌倒伤害是指跌倒事件引起的极其严重伤害,可能造成生命威胁或永久残疾。
典型的四级跌倒伤害包括颅脑损伤、脊柱骨折、重度软组织损伤等。
1. 颅脑损伤:跌倒时头部遭受重击或撞击,可能导致颅骨骨折、脑震荡、颅内出血等危重状况,需立即就医进行救治。
2. 脊柱骨折:跌倒时脊柱严重受伤,可能引发脊髓损伤或截瘫,需紧急送往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人体伤残等级评定标准

人体伤残等级评定标准人体伤残等级评定标准是为了对人体伤残程度进行科学评定,为受伤残的人提供相应的救助和保障。
根据《人体伤残等级评定标准》,人体伤残等级主要分为十级,分别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八级、九级和十级。
下面将对各级伤残进行详细介绍。
一级伤残,指外伤或疾病导致人体功能部分受损,但在日常生活中不影响工作和生活。
如轻微烧伤、轻微骨折等。
二级伤残,指外伤或疾病导致人体功能部分受损,对工作和生活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如中度烧伤、中度骨折等。
三级伤残,指外伤或疾病导致人体功能部分受损,对工作和生活有较大影响,但仍能自理。
如重度烧伤、严重骨折等。
四级伤残,指外伤或疾病导致人体功能部分受损,对工作和生活有严重影响,需他人协助。
如严重烧伤、严重骨折等。
五级伤残,指外伤或疾病导致人体功能部分受损,完全丧失工作能力,需他人全面照料。
如全身性烧伤、严重脑损伤等。
六级伤残,指外伤或疾病导致人体功能部分受损,完全丧失工作能力,需他人全面照料,并且存在生命危险。
如严重脑损伤、重度脊髓损伤等。
七级伤残,指外伤或疾病导致人体功能部分受损,完全丧失工作能力,需他人全面照料,并且存在极大的生命危险。
如严重脑损伤、重度脊髓损伤等。
八级伤残,指外伤或疾病导致人体功能部分受损,完全丧失工作能力,需他人全面照料,并且存在极大的生命危险。
如严重脑损伤、重度脊髓损伤等。
九级伤残,指外伤或疾病导致人体功能部分受损,完全丧失工作能力,需他人全面照料,并且存在极大的生命危险。
如严重脑损伤、重度脊髓损伤等。
十级伤残,指外伤或疾病导致人体功能部分受损,已经死亡。
如极其严重的脑损伤、重度脊髓损伤等。
以上就是《人体伤残等级评定标准》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安全,避免受伤,同时也要关心身边受伤残的人,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人体损伤残疾程度分级标准(一)

人体损伤残疾程度分级标准(一)人体损伤残疾程度分级标准在医学领域,人体损伤残疾程度分级标准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标准对于确定伤残等级和给予相应修复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以下是损伤残疾程度的分级标准:一级•一级:指未损伤的健康状态,身体部位结构和功能均正常。
二级•二级:指身体部位结构和复原能力有轻度损伤,但基本功能未受影响。
三级•三级:指身体部分结构损伤或基本功能受到影响,但仍能完成某些活动。
四级•四级:指身体结构及基本功能受到严重损伤,损失了一部分功能,且影响较大。
五级•五级:指身体部位结构损伤严重,基本功能丧失,仅能完成极少数简单活动。
六级•六级:指身体部位结构完全毁损,功能完全丧失,成为植物人状态。
通过以上的分级标准,可以对身体的损伤情况进行评估和确定,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同时也为后续的社会保障、工伤赔偿等方面提供了依据。
不同行业的使用场景除了医学领域,人体损伤残疾程度分级标准在其他行业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例子:•保险公司:根据损伤程度的不同,确定出具体的保险金额。
•交通运输部门:根据交通事故中伤者的损伤情况,对事故责任方进行判定,并确定相应的赔偿金额。
•劳动防护部门:对于工伤事故中的伤者,通过分级标准判断工作能力的丧失情况,对应调整工作岗位或作出相应安排。
•国家统计局:依据人群残疾情况的不同,进行统计并制定相关政策。
以上这些例子都说明了人体损伤残疾程度分级标准的普遍性和重要性,能够帮助不同行业更好地应对损伤残疾问题。
结语人体损伤残疾程度分级标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评估方法,对于确定损伤严重程度和制定相应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认真对待这些标准,在各行各业中充分发挥作用,为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和权益提供有力保障。
各部位损伤分级

AIS分值:1分:轻度;2分:中度;3分:较重;4分:重度;5分:危重;6分:极重(不可治)
将人体划分为头,面,颈,胸,腹和盆腔,颈椎,胸椎,腰椎,上肢,下肢,体表等11个部位
表A-2胸壁损伤分级
伤情
AIS-2005
ICD-10
OIS
挫伤任何大小
1
S20.20
I
裂伤皮肤及皮下
1
S21.91
骨折肋骨<3条,闭合性
无锁骨移位,闭合性
1
2
S22.3/S22.4
裂伤皮肤、皮下及肌肉
2
S21.91
II
骨折≥3条相邻的肋骨,闭合性
3
S22.30
锁骨,移位或开放性
2
S42.0
胸骨,无移位,闭合性
II
颈内静脉
2~3
S15.3
锁骨下静脉
3~4
S25.3
无名静脉
3~5
S25.3
颈动脉
3~5
S15.0
III
无名动脉
3~4
S25.1
锁骨下动脉
3~4
S25.1
降主动脉
4~5
S25.0
IV
下腔静脉胸内段
3~5
S25.2
肺动,静脉及其一级分支
3~6
S25.4
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
5
S25.0
V
上腔静脉
3~5
S25.2
2
S36.1
II
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表

患者损伤严重度评分 (ISS)表姓名: _________性别: ____年龄: ____岁就诊日期: ___________简明损伤评分 (AIS)— 85(Ⅰ)患者总分: ___________损AIS 分级(分值)伤目前无法救治部轻度( 1 分)中度( 2 分)重度( 3 分)严重( 4 分)危重( 5 分)位( 6 分)① 头部外伤①意外事故致记忆①昏迷 1~6h①昏迷 1~6h,伴神经①昏迷伴有不适①碾压骨折后,头痛头晕丧失②昏迷< 1h 伴神经障障碍当的动作②脑干碾压撕裂②颈椎损伤,②嗜睡、木僵、迟钝,碍②昏迷 6~ 24h②昏迷> 24h③断头无骨折能被语言刺激唤醒③颅底骨折③仅对疼痛刺激有恰③脑干损伤④颈 3 以上颈髓③昏迷< 1h④粉碎、开放或凹陷性当反应④ 颅内血肿>下轧、裂伤或完④单纯颅顶骨折颅顶骨折、脑挫裂伤、④颅骨骨折性凹陷>100ml全断裂,有或无头⑤甲状腺挫伤蛛网膜下腔出血⑤ 颈2cm⑤颈 4 或以下颈骨折⑥臂丛神经损伤动脉内膜撕裂、血栓形⑤脑膜破裂或组织缺髓完全损伤颈部⑦颈椎棘突或横突成失骨折或移位⑥喉、咽挫伤⑥颅内血肿≤100ml⑦⑧颈椎轻度压缩骨⑦颈髓挫伤颈髓不完全损伤⑧ 喉折(≤ 20%)⑧颈椎或椎板、椎弓跟压轧伤或关节突脱位或骨折⑨颈动脉内膜撕裂、血⑨> 1 个椎体的压缩骨栓形成伴神经障碍折或前缘压缩> 20%① 角膜擦伤①颧骨、眶骨、下颌①视神经挫伤LeFort Ⅲ型骨折② 舌浅表裂体或下颌关节突骨②LeFort Ⅱ型骨折面伤折③ 鼻骨或颌② LeFort Ⅰ型骨折部骨骨折△③巩膜、角膜裂伤④牙齿折断、撕裂或脱位▲①2~3 根肋骨骨折①单叶肺挫伤、裂伤①多叶肺挫伤、裂伤①重度主动脉裂①主动脉完全离①肋骨骨折②胸椎扭伤▲②单侧血胸或气胸②纵膈血肿或气肿伤断③胸壁挫伤②胸骨骨折③膈肌破裂③双侧血气胸②心脏裂伤②胸部广泛碾压④胸骨挫伤③胸椎脱位、棘突或④肋骨骨折≥ 4 根④连枷胸③支气管、气管横突骨折⑤锁骨下动脉或无名⑤心肌挫伤破裂④胸椎轻度压缩骨动脉内膜裂伤、血栓形⑥张力性气胸④连枷胸、吸入胸折(≤ 20%)成⑦血胸≥ 1000ml烧伤需机械通气部⑥轻度吸入性损伤⑧气管撕裂⑤喉、气管分离⑦胸椎脱位,椎板、椎⑨主动脉内膜撕裂⑥多叶肺撕裂伤弓根或关节突骨折⑩锁骨下动脉或无名伴张力性气胸,⑧椎体压缩骨折> 1 个动脉重度裂伤纵膈积血、积气椎骨或高度> 20%? 脊髓不完全损伤综或血胸> 1000ml合征⑦脊髓裂伤或完全损伤备注:AIS=6 为最大损伤,损伤严重度评分自动确定为75分;△粉碎、移位或开放性骨折时加 1 分;▲有血、气胸或纵膈血肿时加 1分。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是评估人体损伤严重程度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是通过对人体受伤部位进行观察和检查,进一步分析伤情,确定损伤程度的程度分类标准。
这个分级系统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伤情,为患者提供精确、科学的诊疗方案,促进康复过程。
根据国际通用的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系统,我们可以将损伤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级别。
每个级别又可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程度,以便更详细地描述伤情。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三个级别的特点及其对应的损伤程度。
轻度损伤:轻度损伤是指损伤程度较轻,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响较小的损伤。
常见的轻度损伤包括一些皮肤擦伤、轻微扭伤、青肿等。
这类损伤通常不会导致长期致残,可以通过简单的处理和自我康复,很快恢复到正常状态。
中度损伤:中度损伤是指损伤程度适中,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这类损伤一般包括一些骨折、拉伤、肌肉断裂等较为严重的创伤。
治疗过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和理疗,但大部分患者经过适当的治疗和努力,都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
重度损伤:重度损伤是指损伤程度较严重,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较大影响的损伤。
这类损伤一般包括严重骨折、器官断裂、脑损伤等严重的创伤。
需要长时间的治疗、手术和康复,可能会导致患者残疾甚至终身残障。
对于此类患者,除了医学治疗外,心理支持和社会帮助也至关重要,帮助他们重新适应生活。
了解和掌握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对临床医生、护士以及患者和家属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它能够帮助他们全面了解伤情,确定适当的治疗方案,及时给予患者救治,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残疾的发生。
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它能够帮助他们了解伤情的严重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训练和生活调整,提高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总之,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是一种科学可靠的评估方法,它为医学工作者提供了判断和治疗的依据,也为患者和家属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准确评估损伤程度,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不同程度的损伤,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和重返正常生活。
人体程度损伤程度鉴定标准

人体程度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人体程度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是一个用于评估人体损伤程度的标准,帮助医生、法医和保险公司等相关方进行准确的鉴定和评估工作。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和专业标准,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会有所不同,下面将介绍一般常见的鉴定标准。
在一般情况下,人体程度损伤程度常分为轻、中、重三类。
下面是各类别的描述:1. 轻度损伤:轻度损伤通常指的是对人体造成的一般性损伤,例如擦伤、轻微擦伤、浅表烧伤、瘀伤、轻微扭伤或拉伤等。
轻度损伤一般不会引起重大身体功能的永久性或长期损害,可以通过一定的治疗手段快速康复。
2. 中度损伤:中度损伤是指对人体造成的较为严重的损伤,可能产生的后遗症较多,如骨折、中度烧伤、内脏器官损伤等。
中度损伤可能需要较长的康复时间,可能会对身体功能造成一定的永久性损害。
3. 重度损伤:重度损伤是指对人体造成的非常严重的损伤,可能危及生命,造成严重的伤残。
例如,重度烧伤、重度头部外伤、严重内脏器官破裂等。
此类损伤的康复过程可能很长,并且可能导致永久性的身体功能损伤。
在实际鉴定的过程中,医生或法医会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医学检查结果以及专业知识和经验来判断人体损伤程度。
此外,还可能参考一些常规的鉴定指南和标准,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需要注意的是,人体程度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和法律体系下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标准来进行具体的鉴定和评估工作。
总结起来,人体程度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是一个用于评估人体损伤程度的重要工具。
了解和遵守相关的鉴定标准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评估和处理人体损伤问题,保护受伤者的权益。
医生、法医和保险公司等相关方应该持续关注最新的鉴定标准和指南,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公正的鉴定工作。
人体损伤伤残程度分级2021

人体损伤伤残程度分级2021人体损伤伤残程度分级是指对人体损伤的程度进行分类和评估,以便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确定赔偿责任。
按照国际惯例,人体损伤伤残程度分级主要包括四个等级和一个未定等级,下面将详细介绍各个等级的定义和参考内容。
一、完全残废(Grade I)完全残废是指受伤者因身体某一部位或多个部位的严重损伤而失去全部工作能力,无法从事任何工作,且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受损的情况。
在进行完全残废的评估时,需要针对受伤者的身体损伤情况、生活自理能力、工作能力等综合进行评估。
以下是参考评估指标:1.身体器官的损伤程度,包括四肢、躯干、头颈等部位的损伤;2.影响生活自理能力的损伤情况,如大小便、进食、洗漱等方面;3.工作能力的损伤程度,如能否继续从事原来的职业或其他职业、从事工作的时间和强度等;4.心理因素的影响,如受伤者的心理状况、社交能力等等。
二、严重伤残(Grade II)严重伤残是指受伤者在身体某一部位或多个部位严重损伤的情况下还能够部分工作,但在工作、生活和个人爱好等方面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以下是参考评估指标:1.身体部位的受损程度,如四肢、躯干、头颈等部位的损伤;2.能够继续从事的工作类型和强度;3.生活自理能力影响程度,如家务、照顾自己、出行等方面;4.心理因素影响,如自信心、社交能力等。
三、一般伤残(Grade III)一般伤残是指受伤者在身体某一部位或多个部位受损的情况下能够继续从事原来的职业或其他职业工作,但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以下是参考评估指标:1.身体部位的受损程度,如四肢、躯干、头颈等部位的损伤;2.能够继续从事的工作类型和强度;3.生活自理能力受影响的程度,如家务、照顾自己、出行等方面;4.心理因素的影响程度。
四、轻微伤残(Grade IV)轻微伤残是指受伤者在身体某一部位或多个部位受损的情况下只受到了轻微的影响,不影响从事原来的职业或其他职业工作,也不会影响生活自理能力。
以下是参考评估指标:1.身体部位的受损程度,如四肢、躯干、头颈等部位的损伤;2.能够继续从事的工作类型和强度;3.生活自理能力是否受到影响;4.心理因素的影响等。
人体损伤后的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人体损伤后的伤残等级鉴定标准一、概述人体损伤后的伤残等级鉴定标准,是为了保障受伤人员在遭受意外伤害后能够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和社会福利,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学、法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对受伤人员的伤残程度进行评估和鉴定的一套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境内因意外伤害导致人体损伤,需要进行伤残等级鉴定的各类案件。
伤残等级鉴定分为十个等级,依次为一级至十级伤残,其中一级伤残为最高等级,十级伤残为最低等级。
二、鉴定标准1. 一级伤残一级伤残是指人体器官缺失或者功能完全丧失,导致无法独立生活的严重损伤。
具体包括:- 器官缺失:脑、心脏、肺、肝、脾、肾等主要器官完全缺失;- 功能障碍:四肢完全缺失,或者四肢中三个以上关节功能完全丧失;- 其他:如脊柱损伤导致完全不能自理等。
2. 二级伤残二级伤残是指人体器官缺失或者功能重度损害,导致生活严重困难的严重损伤。
具体包括:- 器官缺失:一只眼、一只耳、一只手或者一只足完全缺失;- 功能障碍:四肢中两个关节功能完全丧失;- 其他:如脑损伤导致重度痴呆等。
3. 三级伤残三级伤残是指人体器官缺失或者功能中度损害,导致生活困难的严重损伤。
具体包括:- 器官缺失:一只眼、一只耳、一只手或者一只足中度缺失;- 功能障碍:四肢中一个关节功能完全丧失;- 其他:如脊髓损伤导致排便、排尿功能障碍等。
4. 四级伤残四级伤残是指人体器官缺失或者功能轻度损害,导致生活受影响的严重损伤。
具体包括:- 器官缺失:皮肤损伤导致大面积疤痕形成,影响外观和功能;- 功能障碍:四肢中一个关节功能中度丧失;- 其他:如神经损伤导致局部功能障碍等。
5. 五级伤残五级伤残是指人体器官缺失或者功能轻度损害,导致工作、生活受影响的严重损伤。
具体包括:- 器官缺失:皮肤损伤导致较大面积疤痕形成,影响外观和功能;- 功能障碍:四肢中一个关节功能轻度丧失;- 其他:如神经损伤导致局部功能障碍等。
6. 六级伤残六级伤残是指人体器官缺失或者功能轻度损害,导致工作、生活受影响的严重损伤。
简明创伤分级

简明创伤分级
创伤分级是根据创伤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不同等级的一种分类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指导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创伤分级:
一级创伤:仅为轻微擦伤或者磨损,表皮层损伤,不需要特殊处理,可以用清水清洗并覆盖敷料。
二级创伤:肌肉或韧带受到轻微损伤,可能出现疼痛,肿胀和一定程度的流血,需要局部安静休息、冷敷和包扎。
三级创伤:肌肉或韧带受到中度损伤,可能出现严重疼痛、肿胀和大量流血,需要局部冷敷、提高受伤部位,及时就医。
四级创伤:肌肉或韧带受到严重损伤,可能出现断裂或骨折,需要立即就医并接受手术治疗。
以上仅为创伤分级的常见范畴,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医生的诊断判断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 1 -。
人体损伤鉴定标准一览表(2024年)

人体损伤鉴定标准一览表(2024年)人体损伤鉴定标准根据损伤的部位、程度和特点有不同的分级,以下为颅脑、脊髓损伤以及头颈部的损伤鉴定标准,供参考:颅脑、脊髓损伤:一级重伤:1. 植物生存状态。
2. 四肢瘫(三肢以上肌力3级以下)。
3. 偏瘫、截瘫(肌力2级以下),伴大便、小便失禁。
4. 非肢体瘫的运动障碍(重度)。
5. 重度智能减退或者器质性精神障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二级重伤:1. 头皮缺损面积累计²以上。
2. 开放性颅骨骨折伴硬脑膜破裂。
3. 颅骨凹陷性或者粉碎性骨折,出现脑受压症状和体征,须手术治疗。
4. 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持续4周以上。
5. 颅底骨折,伴面神经或者听神经损伤引起相应神经功能障碍。
6.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7. 脑挫(裂)伤,伴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8. 颅内出血,伴脑受压症状和体征。
9. 外伤性脑梗死,伴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10. 外伤性脑脓肿。
11. 外伤性脑动脉瘤,须手术治疗。
12. 外伤性迟发性癫痫。
13. 外伤性脑积水,须手术治疗。
14.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15. 外伤性下丘脑综合征。
16. 外伤性尿崩症。
17. 单肢瘫(肌力3级以下)。
18. 脊髓损伤致重度肛门失禁或者重度排尿障碍。
头颈部损伤:包括头皮擦伤面积在5cm²以上、头皮挫伤、头皮下血肿、头皮创、头部外伤后有神经症状等;面部软组织非贯通性创伤、眼部挫伤、耳损伤造成一耳听力减退26dB以上等;口腔粘膜破损、颈部软组织创口长度在lcm以上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鉴定结果应以专业鉴定机构或医疗机构为准。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各部位损伤的详细标准,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法医。
各部位损伤分级

各部位损伤分级————————————————————————————————作者: ————————————————————————————————日期:ﻩ各部位损伤分级中各名称说明:1.国际疾病分类(ICD-10):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是依据疾病的某些特征,按照规则将疾病分门别类,并用编码的方法来表示的系统。
目前全世界通用的是第10次修订本《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仍保留了ICD的简称,并被统称为ICD-10ICD分类依据疾病的4个主要特征,即病因、部位、病理及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分期、分型、性别、年龄、急慢性发病时间等)。
每一特性构成了一个分类标准,形成一个分类轴心,因此ICD是一个多轴心的分类系统。
ICD分类的基础是对疾病的命名,没有名称就无法分类。
但疾病又是根据他的内在本质或外部表现来命名的,因此疾病的本质和表现正是分类的依据,分类与命名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
当对一个特指的疾病名称赋予一个编码时,这个编码就是唯一的,且表示了特指疾病的本质和特征,以及他在分类里的上下左右联系。
2.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bbreviated injury scale,AIS)是以解剖学为基础、一致认同、全球通用的损伤严重度评分法,它依据损伤程度,并按身体区域对每一损伤进行6个等级划分。
AIS分值:1分:轻度;2分:中度;3分:较重;4分:重度;5分:危重;6分:极重(不可治)将人体划分为头,面,颈,胸,腹和盆腔,颈椎,胸椎,腰椎,上肢,下肢,体表等11个部位3.器官损伤定级OISOIS(OrganInjury Scaling)是由美国外伤医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Surgery of Trauma)所主导对每个器官伤害,由最轻1分至最重6分做一個客观分级,并与ICD-9和AIS做一对照,於此共收集三十二項,主要是腹部和胸部器官伤害分级。
2017年1月1日《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2017年1月1日《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根据2017年1月1日施行的《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标准,人体损伤被分为15个等级,分别为:
1. 头部损伤
- 1级:轻度头皮撕裂伤
- 2级:头部浅表撕裂伤
- 3级:头部深部撕裂伤
...
2. 颈部损伤
- 1级:轻度颈软组织损伤
- 2级:颈部软组织撕裂伤
- 3级:颈部椎间盘脱出伤
...
3. 胸部损伤
- 1级:轻度胸壁肋骨骨折
- 2级:肋骨多处骨折
- 3级:肋骨骨折并伴有肺挫伤
...
4. 腹部损伤
- 1级:轻度腰椎骨折
- 2级:腹腔器官受损
- 3级:腹腔器官断裂
...
5. 骨盆损伤
- 1级:轻度骨盆骨折
- 2级:骨盆骨折并伴有软组织损伤
- 3级:骨盆多处骨折并伴有腹腔器官损伤
...
6. 上肢损伤
- 1级:轻度手指骨折
- 2级:手掌骨折
- 3级:手腕骨折
...
7. 下肢损伤
- 1级:轻度足趾骨折
- 2级:踝关节骨折
- 3级:膝关节骨折
...
8. 其他
- 1级:轻度软组织损伤
- 2级:重度软组织损伤
- 3级:重度骨折伤
...
请注意,以上只是对每个损伤部位的分级举例,并非完整的详细列表。
具体的等级和损伤情况可参考相关法规文件。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分部位解读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分部位解读人体损伤的致残程度分级和分部位是一项重要的医学分类系统,用于评估和记录人体各种损伤对身体功能的影响。
通过对损伤进行分级和定位,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法并为伤残者提供相应的帮助与支持。
在人体损伤致残程度的分级上,一般采用了国际通用的疾病与伤害分类系统-ICD-10(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10th revision)。
根据ICD-10系统,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可分为四个等级: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
轻度损伤通常指的是对身体功能产生较小影响的损伤,如轻微的划伤、擦伤或者轻度扭伤。
中度损伤会对身体功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如中度骨折、中度拉伤等。
重度损伤指的是对身体功能产生较严重影响的损伤,如严重骨折、重度烧伤等。
而极重度损伤则是指对身体功能产生极其严重影响的损伤,如重度脑损伤、严重截肢等。
另外,在人体损伤的分部位上,根据损伤的具体部位和器官,可以进行详细的解读和描述。
常见的损伤部位包括头部、颈部、胸部、腹部、下肢、上肢等。
每个部位都可能对不同的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例如,头部损伤可能导致认知能力下降、言语障碍等。
胸部损伤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心脏功能减弱等。
下肢损伤可能导致行走受限、运动能力丧失等。
在评估和处理人体损伤时,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结合相应的病例和检查结果来确定致残程度分级和分部位,从而制定最佳治疗和康复方案。
此外,对于伤残者来说,了解自身损伤的致残程度和分部位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面对现实,同时也为社会提供相关政策和支持措施。
总之,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分部位的解读对于医疗实践和社会服务都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和正确评估损伤对身体功能的影响有助于为伤残者提供恰当的治疗和支持,促进他们的康复和社会融入。
同时,这也为医疗机构和社会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2017)全文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2017)全文人体损伤致残程度的判断依据主要包括损伤部位、损伤类型、损伤后遗症、功能障碍程度等因素。
在鉴定时,应充分考虑受伤人员的年龄、性别、职业、工作环境等因素对致残程度的影响,确保鉴定结果客观、公正、科学、准确。
4.6鉴定结论鉴定结论应当详细、准确、清晰地表述受伤人员的致残等级、致残部位、致残原因、致残后遗症、致残程度等信息,同时说明鉴定时机、伤病关系处理和判断依据等相关情况。
5致残等级划分本标准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划分为10个等级,从一级(人体致残率100%)到十级(人体致残率10%),每级致残率相差10%。
具体划分详见附录A。
6附录附录A:人体损伤致残程度等级划分附录B:人体损伤致残程度鉴定表附录C:人体损伤致残程度鉴定报告格式根据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的破坏、功能障碍以及残疾对医疗和护理的依赖程度,还需考虑社会交往和心理因素的影响,综合评定残疾程度等级。
5.1 一级5.1.1 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一级残疾包括:1.持续植物状态;2.精神障碍或极度智能减退,完全不能自理;3.四肢瘫痪(肌力3级以下)或三肢瘫痪(肌力2级以下);4.截瘫(肌力2级以下),并伴有重度排便和排尿功能障碍。
5.1.2 颈部及胸部损伤一级残疾包括:1.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Ⅳ级;2.严重的器质性心律失常,心功能Ⅲ级;3.心脏移植术后,心功能Ⅲ级;4.心肺联合移植术后;5.肺移植术后呼吸困难(极重度)。
5.1.3 腹部损伤一级残疾包括:1.原位肝移植术后肝衰竭晚期;2.双肾切除术后或孤肾切除术后,需透析治疗维持生命;肾移植术后肾衰竭。
5.1.4 脊柱、骨盆及四肢损伤一级残疾包括:1.三肢缺失(上肢肘关节以上,下肢膝关节以上);2.二肢缺失(上肢肘关节以上,下肢膝关节以上),第三肢各大关节功能丧失均达75%;3.二肢缺失(上肢肘关节以上,下肢膝关节以上),第三肢任二大关节均强直固定或功能丧失均达90%。
5.2 二级5.2.1 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二级残疾包括:1.精神障碍或重度智能减退,需要日常帮助;2.三肢瘫痪(肌力3级以下);3.偏瘫(肌力2级以下);4.截瘫(肌力2级以下);5.非肢体瘫运动障碍(重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部位损伤分级中各名称说明:1.国际疾病分类(ICD-10):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是依据疾病的某些特征,按照规则将疾病分门别类,并用编码的方法来表示的系统。
目前全世界通用的是第10次修订本《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仍保留了ICD的简称,并被统称为ICD-10ICD分类依据疾病的4个主要特征,即病因、部位、病理及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分期、分型、性别、年龄、急慢性发病时间等)。
每一特性构成了一个分类标准,形成一个分类轴心,因此ICD是一个多轴心的分类系统。
ICD分类的基础是对疾病的命名,没有名称就无法分类。
但疾病又是根据他的内在本质或外部表现来命名的,因此疾病的本质和表现正是分类的依据,分类与命名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
当对一个特指的疾病名称赋予一个编码时,这个编码就是唯一的,且表示了特指疾病的本质和特征,以及他在分类里的上下左右联系。
2.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bbreviated injury scale,AIS)是以解剖学为基础、一致认同、全球通用的损伤严重度评分法,它依据损伤程度,并按身体区域对每一损伤进行6个等级划分。
AIS分值:1分:轻度;2分:中度;3分:较重;4分:重度;5分:危重;6分:极重(不可治)将人体划分为头,面,颈,胸,腹和盆腔,颈椎,胸椎,腰椎,上肢,下肢,体表等11个部位3.器官损伤定级OISOIS(Organ Injury Scaling)是由美国外伤医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urgery of Trauma)所主导对每个器官伤害,由最轻1 分至最重6分做一個客观分级,并与ICD-9和AIS做一对照,於此共收集三十二項,主要是腹部和胸部器官伤害分级。
表A-1 颈部血管损伤分级注:多处III ,IV 级损伤,累及血管周径>50%者,其级别增加一级;IV 、V 级损伤,血管裂伤<25%者,其级别降低一级,以上取分(如1~3)按损伤头,面,颈部位多少来取分伤情ICD-10 AIS-2005 OIS 甲状腺静脉 面总动脉 颈外静脉无名称的动/静脉分支SI5.9 SI5.9 SI5.2 SI5.9 1~3 1~3 1~3 NFS I颈外动脉的分支(咽升动脉、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上颌动脉、枕动脉、耳后动脉) 甲状腺干及其一级分支 颈内静脉 SI5.0 SI5.9 SI5.3 NFS NFS 1~3 II 颈外动脉 锁骨下静脉 椎动脉 SI5.0 S25.3 SI5.1 2~3 3~4 2~5 III 颈总动脉 锁骨下动脉 SI5.0 S25.1 3~5 3~4 IV 颈内动脉(颅外段)SI5.03~5V表A-2 胸壁损伤分级伤情AIS-2005 ICD-10 OIS 挫伤任何大小 1 S20.20 I 裂伤皮肤及皮下 1 S21.91骨折肋骨<3条,闭合性无锁骨移位,闭合性12S22.3/S22.4裂伤皮肤、皮下及肌肉 2 S21.91 II骨折≥3条相邻的肋骨,闭合性 3 S22.30锁骨,移位或开放性 2 S42.0胸骨,无移位,闭合性 2 S22.2肩胛体,开放性或闭合性 2 S42.1裂伤全层,包括胸膜穿透伤 3 S21.92 III骨折胸骨,开放性或闭合性,浮动胸骨 2 S22.2单侧浮动胸壁(<3肋) 2 S22.7裂伤胸壁组织撕脱,合并深部肋骨骨折4~5 S22.7 IV骨折单侧浮动胸壁(≥3肋)3~4 S22.7骨折双侧浮动胸壁(两侧均≥3肋) 5 S22.7 V注:此表只适用于胸壁损伤,未反映胸腔内或腹部损伤;因此未涉及胸壁的上下、前后比较,且未提及VI损伤。
胸部挤压伤并非描述性的专用词,而以骨折与软组织损伤的部位和程度来确定损伤等级。
双侧损伤,其级别增加一级。
表A-3 肺损伤分级伤情AIS-2005 ICD-10 OIS 挫伤单侧,<1叶 3 S27.3 I 挫伤单侧,1叶3~4 S27.3 II 裂伤单纯气胸 3 S27.0挫伤单纯,>1叶 3 S27.3III 裂伤肺裂伤,远端漏气>72小时3~4 S27.0血肿实质内,无扩展3~4 S27.3裂伤大气道(肺段或肺叶支气管)漏气4~5 S27.0IV 血肿实质内,扩展性4~5 S27.3血管肺内血管一级分支破裂3~5 S25.4血管肺门血管破裂5~6 S25.4 V 血管全肺门横断5~6 S25.4 VI 注:双侧损伤增加一级;血胸参见胸部血管损伤分级。
依据准确的尸检,手术或放射学检查来确定。
表 A-4 心脏损伤分级伤情AIS-2005 ICD-10 OIS3 S26.9 I 钝性伤致轻度ECG改变(非特异性ST或T波改变,房性或室性早搏,或持续窦性心动过速)钝性或穿透性心包损伤,但无心肌受累、心脏压塞或疝出 3 S26.93 S26.9钝性伤致心脏阻滞(右或左束支,左前束支,或房室束),或缺血性改变(ST降低,T波倒置),无心力衰竭II 穿透性心肌切线伤,达心内膜但未穿透,无心脏压塞 3 S26.9钝性伤致连续(≥5/min)或多灶性室性早搏3~4 S26.95 S26.9钝性或穿透性损伤致房、室间隔破裂,肺动脉瓣或三尖瓣功能不全,乳头肌功能不全,或远端冠脉阻塞,无心力衰竭钝性心包裂伤致心脏疝出 5 S26.8钝性心脏损伤伴心力衰竭3~4 S26.8 III穿透性心肌切线伤,达心内膜但未穿透,伴心脏压塞4 S26.0 钝性或穿透性损伤致房、室间隔破裂,肺动脉或三尖瓣功能不全,乳头肌功能不全,或远端冠脉阻塞,致心力衰竭 5S26.9IV钝性或穿透性损伤伴主动脉瓣或二尖瓣功能不全 5 S26.9 钝性或穿透性损伤累及右心室、右心房或左心房 5 S26.9 钝性或穿透性损伤致近端冠状动脉阻塞 5 S26.9 V 钝性或穿透性损伤致左心室穿孔5 S26.9 星状伤致右心室、右心房或左心房组织缺失5 S26.9 钝性伤致全心脏撕脱;穿透伤致单个房、室组织缺失>50%6S26.9VI注:单个房、室的多发性穿透伤或多个房、室的损伤者增加一级表A-5 胸部血管损伤分级注:多处III ,IV 级损伤,累及血管周径〉50%者,其级别增加一级;IV ,V 级损伤,血管裂伤<25%者,其级别降低一级,依据准确的尸检,手术或放射学检查来确定伤情AIS-2005 ICD-10 OIS 肋间动,静脉 2~3 S25.5 I内乳动,静脉 2~3 S25.8 支气管动,静脉 2~3 S25.8 食管动,静脉 2~3 S25.8 半奇静脉 2~3 S25.9 无名称的动,静脉 2~3 S25.9 奇静脉 2~3 S25.8 II 颈内静脉 2~3 S15.3 锁骨下静脉 3~4 S25.3 无名静脉 3~5 S25.3 颈动脉 3~5 S15.0 III 无名动脉 3~4 S25.1 锁骨下动脉 3~4 S25.1 降主动脉 4~5 S25.0 IV 下腔静脉胸内段 3~5 S25.2 肺动,静脉及其一级分支 3~6 S25.4 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 5 S25.0 V 上腔静脉 3~5 S25.2 肺动静脉主干 3~6 S25.4 主动脉完全离断 5~6 S25.0 肺门完全离断5~6S25.4VI表A-6 食管损伤分级伤情AIS-2005 ICD-10 OIS挫伤或血肿部分裂伤23S27.8S27.8I裂伤≤50%周径 3 S27.8 II 裂伤>50%周径 4 S27.8 III 组织缺失或失血供≤2cm 5 S27.8 IV 组织缺失或失血供>2cm 5 S27.8 V 注:III级以下多处损伤,其级别增加一级表A-7 膈肌损伤分级伤情AIS-2005 ICD-10 OIS 挫伤 2 S27.8 I 裂伤<2cm 3 S27.8 II 裂伤2~5cm 3 S27.8 III 裂伤≤25c㎡伴组织缺失 4 S27.8 IV 裂伤伴组织缺失>25c㎡ 4 S27.8 V 注:双侧损伤增加一级表A-8 肝脏损伤分级伤情AIS-2005 ICD-10 OIS 血肿包膜下,表面积<10% 2 S36.10 I 裂伤包膜裂伤,实质深度<1cm 2 S36.11血肿包膜下,表面积10%~50%;实质内,直径<10% 2 S36.10 II 裂伤实质内深1~3cm,长10cm 2 S36.11血肿包膜下,表面积>50%或呈扩展性;包膜下或实质内血肿破裂;实质内血肿直径>10cm或呈扩展性3 S36.10III裂伤实质深度>3cm 3 S36.11裂伤实质破裂累及一叶的25%~75%或局限于一叶内的1~3个库氏段 4 S36.11 IV 裂伤实质破裂累及一叶的75%或一叶内多于3个库氏段 5 S36.11 V 血管肝后静脉损伤,如肝后下腔静脉,肝中央主静脉 5 S35.1血管肝脏完全撕脱 6 S35.1/ S35.2 VI表A-9 肝外胆管损伤分级伤情AIS-2005ICD-10 OIS 胆囊挫伤 2 S36.1 I 肝门三角挫伤2 S36.1 胆囊自肝床部分撕脱,未累及胆囊管 2 S36.1 II 胆囊裂伤或穿孔 2 S36.1 胆囊自肝床完全撕脱3 S36.1 III 胆囊管裂伤或横断 3 S36.1 右肝管部分或完全裂伤4 S36.1 IV左肝管部分或完全裂伤 4 S36.1 肝总管部分裂伤(≤50%) 4 S36.1 胆总管部分裂伤 (≤50%) 4 S36.1 肝总管或胆总管横断(>50%) 4 S36.1 V 左右肝管联合损伤4 S36.1 十二指肠内或胰腺内胆管损伤4S36.1注:III 级以下多处损伤,其级别增加一级表A-10 胰腺损伤分级伤情AIS-2005 ICD-10 OIS 血肿轻度挫伤,不伴胰管损伤 2 S36.2 I裂伤浅表裂伤,不伴胰管裂伤 2 S36.2血肿重度挫伤,不伴胰管损伤或组织3 S36.2 II 缺失3 S36.2裂伤重度裂伤,不伴胰管损伤或组织缺失3 S36.2 III 裂伤远端胰腺横断或有胰管损伤的实质伤裂伤近端胰腺横断累及壶腹的实质伤 4 S36.2 IV 裂伤胰头广泛毁损 5 S36.2 V 注:近端胰腺系指肠系膜上静脉以右者;同一器官多处损伤增加一级;依据准确的尸检、手术或放射学检查来确定表A-11 脾脏损伤分级伤情AIS-2005 ICD-10 OIS 血肿包膜下,表面积<10% 2 S36.00 I 裂伤包膜损伤,实质深度<1cm 2 S36.01血肿包膜下,表面积10%~15%;实质内,直径<5cm 2 S36.00 II 裂伤深入实质1~3cm,未累及小梁血管 2 S36.01血肿包膜下,表面积>50%或呈扩展性;包膜下或实质内血肿破裂;3 S36.00 III 实质内血肿直径>5cm或呈扩展性裂伤深入皮质>3cm或累及小梁血管 3 S36.01裂伤波及脾段或脾门血管,导致>25%脾脏失血运 4 S36.01 IV 裂伤脾脏完全断裂 5 S36.01 V 血管脾门血管损伤致全脾无血运 5 S35.2/S35.3表A-12 胃损伤分级伤情AIS-2005 ICD-10 OIS 挫伤或血肿 2 S36.3 I 部分裂伤 2 S36.3贲门或幽门部裂伤≤2cm 3 S36.3 II 胃近段1/3裂伤≤5cm 3 S36.3胃远段2/3裂伤≤10cm 3 S36.3贲门或幽门部裂伤>2cm 3 S36.3 III 胃近段1/3裂伤>5cm 3 S36.3胃远段2/3裂伤>10cm 3 S36.3组织缺失或失血运≤2/3胃 4 S36.3 IV 组织缺失或失血运>2/3胃 4 S36.3 V 注:III级以下多处损伤,其级别增加一级表A-13 十二指肠损伤分级伤情AIS-2005 ICD-10 OIS 血肿限于一处 2 S36.4 I 裂伤部分裂伤,无穿孔 2 S36.4血肿多于一处 2 S36.4 II 裂伤<50% 2 S36.4裂伤50%~70%周径(第2段) 3 S36.4 III 50%~70%周径(第1、3、4段) 3 S36.4裂伤第2段>75%周径 4 S36.4 IV 累及壶腹部或胆总管下段 4 S36.4裂伤十二指肠胰头广泛损伤 5 S36.4 V 血管十二指肠完全失血运 5 S36.4注:同一器官多处损伤增加一级;依据准确的尸检、剖腹探查手术或放射学检查来确定表A-14 小肠损伤分级伤情AIS-2005 ICD-10 OIS 血肿不影响血供的挫伤或血肿 2 S36.4 I裂伤部分肠壁裂伤,无穿孔 2 S36.4裂伤<50%周径 2 S36.4 II 裂伤≥50%周径,但未横断 3 S36.4 III 裂伤小肠横断 4 S36.4 IV 裂伤小肠横断伴节段性组织丢失 4 S36.4 V血管节段失血运 4 S36.4注:同一器官多处损伤增加一级;依据准确的尸检、剖腹探查手术或放射学检查来确定表A-15 结肠损伤分级伤情AIS-2005 ICD-10 OIS血肿不影响血供的挫伤或血肿 2 S36.5I 裂伤肠壁部分裂伤,无穿孔 2 S36.5裂伤<50%周径 2 S36.5 II裂伤≥50%周径,但未横断 3 S36.5 III裂伤结肠横断 4 S36.5 IV裂伤结肠横断伴节段性组织丢失 4 S36.5V 血管节段失血运 4 S36.5注:同一器官多处损伤增加一级;依据准确的尸检、手术和放射学检查来确定表A-16 直肠损伤分级伤情AIS-2005 ICD-10 OIS血肿不影响血供的挫伤或血肿 2 S36.6I 裂伤肠壁部分裂伤,无穿孔 2 S36.6裂伤≤50%周径 2 S36.6 II 裂伤>50%周径 3 S36.6 III 裂伤全层裂伤,扩散至会阴 4 S36.6 IV 血管节段失血运 5 S36.6 V 注:同一器官多处损伤增加一级;依据准确的尸检、手术和放射学检查来确定表A-17 腹部血管损伤分级伤情 AIS-2005ICD-10 OIS 肠系膜上动、静脉无名分支 NFS S35.8 I肠系膜下动、静脉无名分支 NFS S35.8 膈动、静脉 NFS S35.8 腰动、静脉NFS S35.8 生殖腺动、静脉NFS S35.8 卵巢动、静脉NFS S35.8 其他无名小动静脉(需结扎处理的)NFS S35.8 肝左、肝右及肝总动脉 3~4 S35.2 II脾动、静脉3~4S35.2/S35.3胃左、右动脉3~4 S35.2II 胃十二指肠动脉3~4 S35.2肠系膜下动、静脉主干3~4 S35.2/S35.3肠系膜动、静脉一级分支(如3~4 S35.8回结肠动脉)3~4 S35.8其他有名称的血管(需结扎或修复)肠系膜上下静脉主干3~4 S35.2/S35.3III 肾动、静脉3~4 S35.4髂动、静脉3~4 S35.5髂内动、静脉2~4 S35.8肾下下腔静脉3~4 S35.1肠系膜上动脉主干 3~5 S35.2 IV腹腔动脉干3~5 S35.2 肾上肝下下腔静脉 3~5S35.1肾下主动脉 3~5 S35.2 门静脉3~4 S35.3V 肝外肝静脉3(肝静脉)5(肝及其静脉)S35.1肝后或肝上下腔静脉 5 S35.1 肾上、膈下主动脉 4 S35.2 注:此分级表也适用于实质外血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