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 饭野_加藤之争与巴纳德的正式组织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从饭野—加藤之争入手,结合巴纳德理论
诞生的历史背景、
人性观、方法论、以及与非正式组织、协作体系等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了“正式组织”概念的内涵,指出巴纳德的正式组织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它是一个用来说明协作体系的理念型概念;另一方面,它又代表了实际存在于协作中的组织。
关键词:巴纳德饭野—加藤之争正式组织协作体系有机体系统论
(一)问题的提出
巴纳德(Chester I.Barnard )是社会系统学派的奠基
人,也是现代组织理论的创始人。其代表作《经理人员的职能》自问世以来,一直被当作管理学研究人员的必读文献,堪称管理学著作的“经典中之经典”。该著作对管理学的贡献可以与凯恩斯对经济学的贡献相媲美,被誉为“管理学上的巴纳德革命”(饭野,1978,第174~175页)。与号称“巴纳德研究超过了其诞生地美国”的日本相比,我国对巴纳德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涉及巴纳德理论的著作多停留在教科书层次上;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对部分核心概念的理解不够准确等。“正式组织”(formal organization )概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正式组织”在《经理人员的职能》原著中的定义为:A
system of consciously coordinated activities or forces of two or more persons (Barnard,1938,p.73)。中译本则翻译
为:“有意识地协调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或力量的一个体系”(孙耀君,1997,第60页)。显然,该译法将原文中“consciously coordinated ”这一被动语态意译为主动语态。但问题在于,这不仅是一个语法上的问题,而是涉及对概念的理解。换言之,该概念涉及对组织的本质———即对“组织是否存在意识”这一根本问题的认识,应该引起管理学界的高度重视。
毫无疑问,“正式组织”是巴纳德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理解其内涵是把握巴纳德管理思想的关键。反过来,如果不把握这一核心内容而试图理解经理人员的职能无异于舍本逐末,不利于管理学研究的发展。其实,20世纪70年代日本管理学界就出现了一场围绕“组织是否存在意识”的争论,而且围绕这一主题的讨论至今仍在继续,这就是著名的“饭野—加藤之争”。
(二)饭野—加藤之争
“饭野—加藤之争”,是指在两名日本学者———饭野春树(Ino Haruki )和加藤胜康(Kato Katsuo )之间围绕“正式组织”概念展开的争论,焦点在于对正式组织定义中的“consciously coordinated ”一词的解释。日译本将该定义译为“经过有意识的调整的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或各种力的体系”,饭野沿用了这一表达。而加藤则认为“con -sciously coordinated ”部分应该是“经过自觉地统制的”。“调整”和“统制”只是表达上的区别,二者争论的焦点在于对进行“有意识地调整或统制”的主体的认识。
饭野在《巴纳德组织理论研究》一书中指出,这个“意识”不是组织成员的意识,而是组织自身的意识。而加藤在1978年6月举行的巴纳德协会研究报告会上对饭野的观点提出了异议,认为所谓的“意识”就是组织成员意识的总和。加藤指出,调整的主体是包含在定义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当然也包括领导者或担负管理职能的人员)是一件再明白不过的事;正式组织的构成要素———“两个以上的人活动和力”就是作为贡献者的组织成员以组织结构为基础、以沟通系统为媒介,根据自己的主体意志而选择、调整而来(加藤,1996,第573~574页)。
饭野—加藤之争的焦点在于对“组织是否存在意识”这一根本问题的不同理解。此后,日本管理学界围绕这一问题的讨论进行得非常热烈。但加藤在1996年出版的《巴纳德与亨德森》中提到饭野—加藤之争的一段记述却耐人寻味:围绕巴纳德的正式组织定义中‘consciously co -ordinated ’的调整主体是谁的问题,学术界曾展开激烈的争论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中略)以“饭野—加藤之争”为契机,引发了许多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论证。这些思考和论证促进了这一意味深长的定义问题的逐步解决,这是一个巨大的收获。诸多解释究竟哪一个更恰当最终要在对组织现象的说明中逐一检证,除此之外别无他途(加藤,1996,第578页)。
不难发现,加藤的观点在时隔近20年之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也就是说从最初对饭野见解的全面否定到部分接受,认为这场争论从结果上看推动了巴纳德研究在日本的发展。但是加藤并没有明确地肯定或否定“组织存在意识”这一命题。
(三)巴纳德理论中的正式组织概念
理解“组织是否存在意识”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巴纳德理论整体中把握概念,避免断章取义。具体地说,只有将“正式组织”定义与巴纳德理论的诞生背景、人性观、方法论以及与其他相关概念联系起来,才能准确地把握其内涵。
1.巴纳德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巴纳德理论出现在1938年,也就是霍桑实验之后。该时期管理学发展有两个特点:一是对“经济人”假设的否定和“社会人假设”的提出;二是对非正式组织的认识使得对正式组织的研究呼之欲出。巴纳德认为,当时社会科学研究存在一个严重的缺陷就是忽视对正式组织的探索,这种缺陷“就像解剖学忽视重要器官,生理学无视各器官的功能”(Barnard,1938,p.3)。可见,巴纳德不是像传统组织研究那样去归纳现存组织的共性,而是试图从组织的起源接近其本质。
2.人性观。不可否认,巴纳德理论受到了以梅奥(G.E.Mayo )为代表的群体关系学派的影响。但是,其人性观又不同于“社会人”假设,而是一种能动的人性观。其内容可以归纳为3点:一是人受到来自物理的、生物的、社会的制约,人为了克服制约而参与协作;二是人具有选择力和自由意志;三是人与组织是一种交换关系,人在向组织
饭野—加藤之争与巴纳德的正式组织概念*
周卫中
林嵩
*本文为2006年度中央财经大学121人才工程青年博士发展基金课题《产权研究范式与管理创新路径分析:基于管理哲学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GBG0615。
饭野—加藤之争与巴纳德的正式组织概念短论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