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3-发动机电控教案
![3-发动机电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4c392731126edb6f1a105c.png)
第1次理论课教学安排总论尽管各厂商生产的汽车发动机的构成不尽相同,但他们的期望一致,即:低的燃油消耗和有害排放物、高的热效率、良好的运转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以及较长的无故障使用寿命。
早期的单项控制系统。
发动机管理系统,简称EMS(Engine Management System)。
当今车用汽油发动机的EMS通常具有以下管理功能:一、燃油喷射控制喷油量控制。
喷油时刻控制。
电动燃油泵控制。
二、点火控制点火时刻控制。
充电时间控制。
爆燃控制。
三、怠速控制控制怠速的意义在于降低排放污染、提高燃油经济性和怠速时的运转稳定性。
四、排放控制汽油发动机的排放污染物主要有CO、HC和NO X三种,成因及危害。
1、废气再循环(EGR)控制如果把发动机的部分排气引入进气管来稀释进气,则会使最高燃烧温度降低,从而减少NO X的排放。
废气再循环系统就是基于上述原理工作的。
在发动机管理系统中,ECM根据发动机工况的不同,控制循环再废气的时刻与数量。
2、汽油蒸发排放(EVAP)控制由于外界的热辐射以及回油被加热等原因,油箱中会产生大量的燃油蒸气。
燃油蒸气中含有大量污染物HC,因此燃油的蒸发排放必须加以限制。
3、二次空气喷射(AIR)系统与三元催化转换器(TWC)当发动机在混合气较浓的情况下运行时,废气中的CO和HC含量增多。
为减少排放污染,二次空气喷射系将一定量的新鲜空气直接喷射到排气门的下游,使废气中的CO和HC进一步氧化燃烧生成CO2和无污染的水。
4、曲轴箱强制通风(PCV)系统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的作用是,将窜气再次送入发动机并在燃烧过程中随新气一同燃烧掉,同时往曲轴箱中补充干净的空气。
PCV系统的关键部件是曲轴箱强制通风阀,它由进气管的真空度(发动机负荷)控制,调节进入进气管的曲轴箱窜气量。
五、气缸充量控制1、可变进气控制2、可变配气控制3、增压控制4、电子节气门六、车载诊断系统(OBD)与故障保护监测、判断提醒存储维修提示故障保护七、发动机的其他控制1、发电机输出电压的控制2、冷却风扇控制3、防非法启动装置4、操纵性的改善……第2次理论课教学安排第一章汽油喷射系统§1—1 汽油喷射概说一、汽油喷射的发展历史1898年,Deutz发动机厂就开始少量生产用于燃油喷射系统的柱塞泵。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b162240722192e4536f6af.png)
技术是在不断进步的,使用新技术可以完善已 有的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开发电子控制技术在发 动机上应用的新领域。如网络技术在汽车上的应 用,通过汽车内部网络的信息通信完成系统之间的 各种必要的信息传送与接收,实现高度集中控制及 集中故障诊断的“整车控制技术” 集中故障诊断的“整车控制技术”,成为当今汽车 的 新技术点,如上所示。 此外,除电子技术以外的新技术在发动机上的 应用也有待开发。为解决日益严重的能源和污染两 大问题,新燃料发动机和汽车新动力也必然是汽车 发动机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开发潜力的发动 机新技术有如下几项:
今天的维修人员要具有更多的能 力。所面对的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 多变的系统: ● 诊断和维修信息量不断大幅度增长 , 查找正确的信息并且辨认是否与一项 特定的维修作业有关,便成为一种重 要的能力。 ● 现代汽车技术复杂多变,要想做好诊 断工作,必须彻底弄懂系统的组成、 工作情况和工作原理,这是非常重要 的。因此,要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 技术的能力。
三、现代发动机融入多种技术
现代发动机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成果。是在 原有基础的、传统的技术上,不断融入现代科学技术,如计 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动技术、网络技术、现代控制技 术等。现在这些技术也在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不断出现新 的变化。但是对发动机而言,总体目标仍然是提高动力性、 经济性和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所有的技术均是为实现总体 目标而发展的。为此,发动机所表现出的技术特点不仅具有 时代的特征,也保留着传统的技术特点。从工作原理到结构 组成、从燃烧理论到运转特性都还保留着基本的特征。而新 技术主要应用在如何实现最佳控制,以获得最有利的效果。 技术延续性的发展,使得发动机维修成为扩大的综合技 术领域,技术之间保持因承关系,不因新技术的发展而偏颇 或废掉其它技术。技术的不排它性使得汽车维修技术人员更 要具备综合技术知识,掌握综合运用技术知识的能力。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94cb8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4.png)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教案教案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2. 熟悉常见的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3. 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常见故障处理技巧。
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理论讲解(30分钟)1. 简要介绍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单元等组成部分;2. 详细讲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如点火控制、燃油喷射控制等;3. 引导学生了解常见的发动机故障,如点火系统故障、燃油系统故障等;4. 讲解发动机故障诊断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如故障码读取、传感器检测等。
三、实例分析(30分钟)1. 呈现一些实际的发动机故障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诊断;2. 引导学生利用故障码读取和传感器检测工具对故障进行定位;3. 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不同故障案例的处理思路和方法。
四、实践操作(30分钟)1. 利用模拟车辆和故障模拟器等实训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故障处理操作;2. 鼓励学生根据实际故障情况进行独立思考和解决。
五、总结(10分钟)1. 学生进行本节课的总结,总结学习到的发动机电控系统知识和故障处理技巧;2. 教师进行总结性讲解,强调发动机电控系统在汽车维修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强调学生的参与性,鼓励学生提问和互动;2. 提供丰富的案例和实践操作环节,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3. 教学语言清晰简明,避免使用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4. 提供适当的教学辅助材料,如故障码手册、电路图等;5.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
教案评价与调整: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可结合期中期末考试、课堂测验等方式进行评估。
同时,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复习和巩固知识点。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f7ffdfb90d6c85ed3ac6d0.png)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归纳课程名称课程性质任课教师授课对象授课目标和要求授课重点和难点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总学时:2 学时讲课: 2 学时理论课实习: 0 学时职称专业年班级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认识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和各传感器的种类和功用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授课进度第次课授课章节学时备注第 1 次课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归纳2精选文库授课设计(章节备课)第1 节学时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一、发动机电控技术发展汽车电子技术发展始于20 世纪 60 年代,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到 70 年代中期,主若是为了改进部分性能而对汽车产品进行的技术改造,如在车上装了晶体管收音机。
第二阶段,从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到 90 年代中期,为解决安全、污染、和节能三大问题,研制出电控汽油发射系统、电子控制防滑制动装置和电控点火系统。
第三阶段,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今后,电子技术广泛的应用在底盘、车身、和车用柴油发动机多个领域。
目前发动机上常用的电控系统有:电控燃油发射系统、电控点火系统、怠速控制系统、排放控制系统、增压控制系统、警告提示系统、自我诊断与报警系统、无效保护系统和应急备用系统。
二、电控技术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1.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教经过减小进气阻力,提高充气效率,电控系统使得进入气缸中的空气得到充分的利用。
案2.提高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经过电控系统来精确的控制在各种运行工况下发动机所需的混杂气浓内度,使燃烧更为充分。
3.降低排放污染容经过电控系统的优化控制,提高燃烧质量,应用排放控制系统,降低排放污染。
4.改进发动机的加速和减速性能5.改进发动机的起动性能第2 节教案内容应用在发动机上的电子控制系统应用发动机上的电子控制系统有:一、电子燃油发射系统ECU 主要依照进襟怀确定基本的喷油量,再依照其他传感器(如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节气门地址传感器)信号对喷油量进行修正,使发动机在各种运行工况下均能获得最正确浓度的混杂气;同时还包括喷油正时控制、断油控制和燃油泵控制。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6c970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7.png)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第一章: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3. 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定义。
2.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3.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应用实例。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相关案例资料。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
2. 讲解:讲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3. 案例分析:分析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应用实例。
4. 总结:强调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重要性。
第二章:发动机电控系统组成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
2. 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3. 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
2. 发动机电控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3.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相关示意图。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
2. 讲解:讲解发动机电控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3. 示意图分析:分析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4. 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5. 总结:强调发动机电控系统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第三章:燃油喷射控制技术一、教学目标1. 了解燃油喷射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2. 掌握燃油喷射控制技术的类型。
3. 理解燃油喷射控制技术在发动机电控系统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燃油喷射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2. 燃油喷射控制技术的类型。
3. 燃油喷射控制技术在发动机电控系统中的应用。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f097f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e.png)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3. 熟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点火系统、排放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4. 学会诊断和排除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
二、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电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电控技术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应用2.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组成电控单元(ECU)传感器执行器控制线束和连接器3.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燃油喷射系统的类型喷油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燃油喷射控制策略4.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的类型点火塞和点火线圈的工作原理点火控制策略5. 排放控制系统排放控制系统的组成催化转化器的工作原理排放控制策略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工作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电控技术应用的理解。
3. 实操演示法:演示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操作和故障诊断方法。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2. 课件:PowerPoint 或其他演示软件3. 实车或发动机电控系统模型4. 故障诊断工具和设备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2. 考试成绩:笔试和实践操作考试3. 综合评价:小组讨论表现、故障诊断案例分析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讲授20课时,实践操作12课时。
2. 教学计划: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和课时。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2. 讲解基本概念:详细讲解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控单元(ECU)、传感器、执行器等。
3. 分析工作原理:讲解各个系统的具体工作原理,如燃油喷射系统、点火系统和排放控制系统。
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车或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学设计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632cb2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d.png)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学设计随着汽车电子化的发展,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已经成为汽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教学设计是培养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目标首先,教学设计需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设计。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掌握汽车发动机概念和构造原理。
2.理解汽车电控技术在发动机控制中的应用。
3.学习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4.掌握常见故障排除方法和维修技能。
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教学内容: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1.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发动机的构造原理和工作原理。
3.发动机热力学循环。
4.汽车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第二章汽车电控技术1.汽车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2.汽车电控技术的应用。
3.汽车电控系统的分类和发展趋势。
4.汽车电控系统的特点和构成要素。
第三章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1.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部分。
2.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
3.发动机传感器的种类和作用。
4.发动机执行器的种类和作用。
第四章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应用1.发动机参数检测与诊断技术。
2.发动机电控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
3.发动机电控系统维修技术。
4.发动机性能优化技术。
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中,除了教学内容外,教学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听讲授课,学习发动机电控技术相关的知识,增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2.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实现控制策略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掌握诊断与维修方法。
3.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掌握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了解实际应用环境和工作流程。
4.学习资料:提供相应的教材、视频、工具和软件,让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获得更深刻的知识理解。
总结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学设计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设计和管理。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8afd2d6c85ec3a87c2c5d9.png)
1.传感器2.L型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空气供给系统L型发动机电控系统对空气量的测量更精确,应用也比较广泛。
图2-11 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二、电动燃油泵.电动燃油泵的分类电动燃油泵按安装位置不同,可分为内置式和外置式两种。
按燃油泵结构不同,可分为涡轮式、滚柱式、齿轮式、转子式、侧)滚柱式电动燃油泵滚柱式电动燃油泵主要由电动机、滚柱泵、出油阀、卸压阀等组成,2-13所示。
(2)燃油泵开关控制的燃油泵控制电路由空气流量计中的燃油泵开关对燃油泵工作进行控制。
这种控制方式用于L型叶片式空气流量计系统中。
(3)具有转速控制的燃油泵控制电路此种控制电路的特点是,燃油泵的转速可以变化,即可根据发动机转.无回油管的燃油压力调节器无回油管的燃油压力调节器是一个弹簧加载的压力调节器。
它主要由调压阀和调压弹簧组成。
3.节气门位置传感器(1)可变电阻式TPS结构与原理(3)组合式TPS结构与原理.输入信号输入信号的作用是检测发动机各种运行参数,为控制单元提供点火控制所需的各种信号。
主要包括各种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爆燃传感器、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2)闭磁路点火线圈4.分电器5.点火控制器6.高压线7.火花塞图3-20 连接故障诊断仪2)控制线路的检查、点火输出信号的检查在点火控制系统中,ECM/PCM将根据有关传感器输入的信号计算出最佳点火时刻,并输出点火正时信号,以控制点火控制模块(ICM,安装在分电器内)按规定要求进行点火。
、元件检查)分电器盖的检查)分缸高压线的检查)点火线圈的检查)火花塞的检查①火花塞外观检查.二极管配电点火方式.独立配电点火方式三、无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的控制功能无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控制内容与有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基本相同,只是由于其取消了分电器和高压线等装置,使控制系统布置更加灵活,控制更加精确。
卡罗拉轿车无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元件在车上的布置图3-34所示。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电子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bd29b05a8102d277a22f5a.png)
第1章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概述1.1.1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发展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主要是为改善部分性能而对汽车电器产品进行技术改造。
第二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汽车数量的日益增多,汽车安全问题和排放污染日益严重,能源危机的影响更加突出。
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主要体现在以“人-车-环境”为主线的系统工程整体的优化上。
1.1.2 电控技术对汽车发动机性能的影响1.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
2.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3.改善发动机的加速或减速性能。
4.改善发动机的起动性能。
5.降低排放污染。
6.故障发生率大大降低。
应用在汽车发动机上的电子控制系统目前应用在汽车发动机上常用的电子控制系统主要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电控点火系统、怠速控制系统、进气控制系统、排放控制系统、增压控制系统、巡航控制系统、警告提示系统、自诊断与报警系统、失效保护系统和应急备用系统。
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主要是根据进气量确定基本的喷油量,再根据其他传感器(如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等)信号对喷油量进行修正,使发动机在各种运行工况下均能获得最佳浓度的混合气。
2.电控点火系统电控点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控制点火提前角。
该系统根据各相关传感器信号判断发动机的运行工况和运行条件,选择最理想的点火提前角点燃混合气,改善发动机的燃烧过程。
3.怠速控制系统根据发动机冷却液温度、空调压缩机是否工作、变速器是否挂入挡位等状况,并通过怠速控制阀对发动机进气量进行控制,使发动机随时以最佳怠速转速运转。
4.进气控制系统进气控制系统的功能是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变化,对发动机的进气进行控制,以提高发动机的充气效率,从而改善发动机的动力性。
5.排放控制系统排放控制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对发动机排放控制装置的工作实行电子控制。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00d3e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c.png)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第一章:概述1.1 课程介绍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理解电控技术的定义和作用。
掌握电控系统的组成部分。
1.2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认识到其在汽车行业中的重要性。
掌握电控系统的组成部分,理解各个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能够简单分析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1.3 教学内容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电控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电控系统的组成部分:电子控制单元(ECU)、传感器、执行器等。
1.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电控系统的定义。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电控系统的组成部分和作用。
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发展历程的掌握情况。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电控系统的组成部分和作用,通过小组报告进行展示。
第二章:电子控制单元(ECU)2.1 教学目标理解ECU的作用和功能。
掌握ECU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了解ECU在汽车发动机控制中的应用。
2.2 教学内容ECU的作用和功能:控制发动机的燃油喷射、点火时机等。
ECU的组成: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
ECU的工作原理:信号采集、数据处理、控制指令输出。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ECU的作用和功能、组成以及工作原理。
采用实例分析法,分析ECU在汽车发动机控制中的应用。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ECU作用和功能的掌握情况。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ECU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通过小组报告进行展示。
第三章:传感器3.1 教学目标了解传感器的作用和分类。
掌握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理解传感器在电控系统中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传感器的作用:获取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和外部环境信息。
传感器的分类: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
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氧传感器、爆震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等。
采用讲授法,讲解传感器的作用和分类。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电子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6bfa3d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e6.png)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电子教案第一章:概述1.1 课程介绍1.2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1.3 电控技术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应用第二章:电控发动机燃油系统2.1 燃油喷射系统的基本原理2.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2.3 燃油喷射控制策略及算法第三章:电控发动机点火系统3.1 点火系统的基本原理3.2 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3.3 点火控制策略及算法第四章:电控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4.1 排放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4.2 电控排放控制系统的组成4.3 排放控制策略及算法第五章: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5.1 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5.2 故障诊断工具及设备5.3 常见故障案例分析与维修方法第六章:电控发动机进气控制系统6.1 进气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6.2 电控进气控制系统的组成6.3 进气控制策略及算法第七章:电控发动机怠速控制系统7.1 怠速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7.2 电控怠速控制系统的组成7.3 怠速控制策略及算法第八章:电控发动机性能测试8.1 发动机性能测试的基本方法8.2 电控发动机性能测试设备及工具8.3 发动机性能测试案例及数据分析第九章: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案例9.1 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与步骤9.2 故障诊断工具及设备的使用9.3 典型故障案例分析与维修方法第十章:电控发动机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概述电控发动机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0.2 讨论新能源和混合动力汽车对电控技术的挑战和机遇10.3 探索智能网联汽车时代下电控发动机的发展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电控技术的发展背景、关键技术突破、未来发展趋势。
难点:电控技术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技术特点和影响。
二、电控发动机燃油系统重点:燃油喷射系统的原理、组成、控制策略。
难点:燃油喷射控制算法的复杂性和实时性。
三、电控发动机点火系统重点:点火系统的原理、组成、控制策略。
难点:点火时机控制的精确性和抗干扰能力。
四、电控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重点:排放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组成、控制策略。
电控发动机实训教案
![电控发动机实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44d19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40.png)
电控发动机实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控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掌握电控发动机的调试方法和故障排除技巧。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电控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2.电控发动机的调试方法(1)了解引擎工作的基本参数,如冷却液温度、油压和速度等。
(2)通过读取ECU故障码,了解发动机故障信息。
(3)利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对电控发动机进行调试和监测。
(4)进行实时数据记录和分析,以找出故障原因。
(5)根据故障现象和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复。
3.电控发动机的故障排除技巧(1)检查发动机机械部件是否正常,如缸压、气门正时等。
(2)检查电气系统是否正常,如电池电压、电源线路和传感器接线等。
(3)通过故障码以及相关传感器和执行器数据的读取,排除电控部分的故障。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结合实例分析通过讲解电控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相结合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其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和互助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对电控发动机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电控发动机的优势和功能。
2.理论讲解(30分钟)讲解电控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ECU和执行器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3.案例分析(20分钟)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答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中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4.实验操作(6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包括电控发动机的调试和故障排除。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实验设备和工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5.实验报告和总结(20分钟)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实验操作结果和分析过程,进行交流和讨论,总结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4cf974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d.png)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 学会分析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并具备一定的维修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1.1 电控技术的定义1.2 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1.3 电控技术的优点2.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2.1 传感器2.2 执行器2.3 控制单元2.4 连接线路3.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3.1 点火控制3.2 燃油控制3.3 排放控制3.4 怠速控制4.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4.1 故障诊断方法4.2 故障维修流程4.3 常用诊断工具5. 电控发动机典型故障案例分析5.1 点火系统故障案例5.2 燃油系统故障案例5.3 排放系统故障案例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故障诊断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故障案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2. 教学课件3. 故障诊断工具:示波器、诊断仪等4. 实践操作车辆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的30%。
2. 考试成绩:包括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占总评的70%。
六、教学进程安排第1周:介绍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及发展历程。
第2周:学习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第3周:深入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4周:学习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第5周:分析电控发动机典型故障案例。
七、教学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汽车维修企业,了解电控发动机的实际应用和维修过程。
2. 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实践操作,模拟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
3. 开展校内实训活动,让学生在实车上进行故障诊断与维修操作。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c8f13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b.png)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 熟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点火系统、排放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
4. 学会诊断和维修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常见故障。
二、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电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电控技术的优点和缺点2.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组成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单元线束和连接器3.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喷油器的类型和的工作原理燃油泵的结构和的工作原理燃油喷射控制策略4. 点火系统点火塞的结构和的工作原理点火线圈的结构和的工作原理点火控制策略5. 排放控制系统催化转化器的结构和的工作原理氧传感器的结构和的工作原理排放控制策略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
2. 演示法:展示电控系统零部件和故障案例。
3. 实践操作:动手检测和维修电控系统故障。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故障案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相关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
3. 示教车辆:用于展示和实践操作。
4. 故障案例:提供真实的故障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互动:提问、回答问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水平。
4. 故障诊断:分析故障案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进程安排:1. 课时:共计4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方式: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3. 教学进程:按照教学内容逐章讲解,穿插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引入:通过引入具体的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问题驱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72fe9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15.png)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教案标题: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教授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帮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学生将能够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将来从事汽车维修和相关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构成;2. 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3. 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4. 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实际操作。
教学重点:1. 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构成;2.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3.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
教学难点:1.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2.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用书:《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程》;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3. 实验工具: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模拟实验装置、测量仪器等;4. 实验材料: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相关零部件。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介绍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引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步骤二:理论讲解(30分钟)2.1 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构成- 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包括燃烧原理和动力传递原理;- 介绍汽车发动机的构成,包括气缸、活塞、曲轴等。
2.2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介绍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讲解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单元的工作原理。
步骤三:案例分析(20分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常见故障,并讨论故障诊断和维修的方法。
步骤四:实践操作(40分钟)4.1 实验前准备- 演示如何使用实验工具和测量仪器;- 检查实验装置的连接和设置。
4.2 实验操作- 按照教师指导,进行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实际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互相协助和交流。
步骤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课堂评价。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第二版教学设计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第二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9831b9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7.png)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第二版教学设计介绍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是汽车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对于现代汽车工程师来说,熟练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在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第一版的基础上,本教学设计旨在进一步深入学生的知识,使其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本次教学设计主要围绕五个主题展开:发动机电控系统、燃料喷射系统、点火系统、排放控制系统和故障诊断技术。
教学目标1.熟悉和掌握现代汽车发动机电控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思路。
2.熟悉和掌握现代汽车发动机控制技术中的重要单元,包括发动机化油器、燃油喷射系统、点火系统、排放控制系统等。
3.熟悉和掌握现代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中的主要传感器和执行器。
4.能够通过模型销售软件和OBD数据读取软件进行故障诊断。
教学内容第一周:发动机电控系统1.1 现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发展历史和基本原理。
1.2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和功能要求。
1.3 发动机控制算法和调节方法。
1.4 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参数优化方法。
第二周:燃料喷射系统2.1 燃油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2 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过程和特点。
2.3 燃油压力控制和调整。
2.4 燃油喷射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第三周:点火系统3.1 点火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3.2 点火系统的类型和选型。
3.3 点火系统的工作过程和特点。
3.4 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第四周:排放控制系统4.1 排放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4.2 排放控制系统的类型和选型。
4.3 排放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和特点。
4.4 排放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第五周:故障诊断技术5.1 故障诊断技术的概念和发展。
5.2 故障诊断技术的分类和应用。
5.3 模型销售软件的使用和数据读取。
5.4 OBD数据读取软件的使用和数据分析。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讨论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学生的参与和交流,增强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电控发动机全部电子教案
![电控发动机全部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41c40ba26925c52dc5bf71.png)
电控发动机全部电子教案传感器MAP 传感器ECT传感器IAT 传感器曲轴传感器维修检测插接器爆震传感器通电时间基本点火正时校正冷却液温度校正进气温度校正爆震校正换档校正换档控制点火器单元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怠速校正自动第一章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教案(章节备课)有三部分组成:信号输入装置——各种传感器,采集控制系统的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
电子控制单元——ECU,给各传感器提供参考电压,接受传感器信号,进行存储、计算和分析处理后执行器发出指令。
二章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教案(章节备课)a)同时喷射b)分组喷射c)顺序喷射2.按空气量的计量方式分类D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利用绝对压力传感器检测进气管内的绝对起动时的基本喷油时间喷油时间的确定.起动后的同步喷油量控制喷油持续时间= 基本喷油持续时间×喷油修正系数+ 电压修正值型根据发动机转速信号和进气管绝对压力信号确定基本喷油时间。
进气系统原理图二、燃油供给系涡轮式电动燃油泵—前轴承2—电动机定子3—后轴承阀5—出油口6—卸压阀—电动机转子8—叶轮9—进油口壳体11—叶片燃油泵继电器控制的燃油泵控制电路.燃油泵的就车检查1)用专用导线将诊断座上的燃油泵测试端子跨接到12V电源上。
—电位计滑臂2—可变电阻3—接进气管—旁通空气道6—接空气滤清器来自空气滤清器的空气通过空气流量计时,空气推力使测量板打开一个当吸入空气推开测量板的力与弹簧变形后的回位力相平衡时,与测量板同轴转动的电位计检测出叶片转动的角度,ECU。
同步信号传感器电路)光电式凸轮轴/曲轴位置传感器组成:由转子、发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和放大器组成。
原理:利用发光二极管作为信号源。
随转子转动,当透光孔与发光二极光线照射到光敏二极管上产生电压信号,检测:点火开关转至“ON”位置,如图,检测电脑侧,给传感器施加12V电压,正在信号输出端子转动转子一圈,两个电流表应分别摆动1次和喷油器电流驱动电路.冷起动喷油器及其控制电路功用:在发动机冷起动时喷油,以加浓混合气,改善发动机的冷起动性原理:发动机起动时,起动继电器线圈通电,触点闭合使蓄电池电压送至冷起动喷油器,正时开关控制冷起动搭铁回路接通,冷起动喷油器喷油。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f14f7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7a.png)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 熟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点火系统、排放控制系统的构造与维修。
4. 学会使用相关诊断工具和仪器对发动机电控系统进行检测和故障排除。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1.1 电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电控技术的优点和缺点2. 发动机电控系统组成2.1 主要部件及其功能2.2 各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3.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3.1 燃油喷射系统的类型3.2 喷油器的构造与维修3.3 燃油泵的工作原理与维修4. 电控点火系统4.1 点火系统的类型4.2 点火线圈与点火塞的构造与维修4.3 点火控制模块的工作原理与故障排除5. 排放控制系统5.1 排放控制系统的组成5.2 催化转化器的构造与维修5.3 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故障排除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演示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故障现象和排除方法。
3. 组织学生进行实车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4. 开展课堂讨论,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2. 课件: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演示文稿3. 实车:用于讲解和操作练习4. 诊断工具和仪器:用于检测和故障排除实践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3. 实车操作考核: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4. 课程结束后的理论知识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发动机电控技术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4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计划:第1-8课时:介绍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第9-16课时:讲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第17-24课时:深入学习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点火系统和排放控制系统的构造与维修。
(完整word版)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
![(完整word版)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77b09c25c52cc58bd6befa.png)
(完整word版)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1)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2)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1)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2)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1)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2)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1)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2)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1)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2)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1)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2)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1)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2)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1)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2)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1)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2)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1)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2)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1)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2)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1)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2)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1)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2)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1)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2)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1)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2)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1)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2)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1)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2)
汽车发动机电控教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现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教案总学时/周学时 85学时(51理论)+34实训)授课班级使用教材《现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任课教师唐晓丹授课章节第一章第一节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教学目的了解发动机电控技的发展状况、特点、应用及基本组成主要教学内容1、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状况2、电控技术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3、应用在发动机上的电子控制技术4、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重点与难点重点:发动机上应用的电子控制技术及基本组成难点:发动机上应用的电子控制技术及基本组成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板书实训教学:教师演示+学生操练技能培养措施使用轿车及电控发动机实训台进行实训,使学生熟悉发动机上应用的电子控制技术。
讨论练习作业讨论题:现代发动机电控技的发展趋势?练习题:电控技术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授课后记授课章节第二章、第一、二节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教学目的掌握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特点、类型及功能主要教学内容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2、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特点3、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类型4、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功能重点与难点重点: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功能难点: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板书实训教学:教师演示+学生操练技能培养措施使用电控发动机实训台进行实训,通过设置故障、反复练习;学生能熟练掌握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讨论练习作业讨论题: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优点练习题:说明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作业:说明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功能授课后记授课章节第二章、第四节、空气供给系统主要元件的构造与检修教学目的掌握空气供给系统主要元件的位置、构造与检修主要教学内容1、空气供给系统主要元件的位置2、空气供给系统主要元件的构造3、空气供给系统主要元件的检修重点与难点重点:空气供给系统主要元件的构造难点:空气供给系统主要元件的检修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板书实训教学:教师演示+学生操练技能培养措施使用电控发动机实训台进行实训,通过设置故障、反复练习;使学生掌握空气供给系统主要元件的检修方法。
讨论练习作业讨论题:空气供给系统由哪些元件组成?作业题:说明空气供给系统主要元件的检修方法授课后记本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重点、难点问题处理比较恰当,课时分配较合理,课堂互动效果好,学生气氛活跃,学生反映良好。
存在的问题:个别同学上课开小差、讲话。
4授课章节第二章第五节、燃油供给系统主要元件的构造与检修、电动汽油泵、汽油滤清器教学目的掌握电动汽油泵、汽油滤清器的构造、工作原理与检修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1、燃油供给系统的功用及主要元件的位置2、电动汽油泵3、汽油滤清器重点与难点重点:电动汽油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难点:电动汽油泵的工作原理及检修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板书实训教学:教师演示+学生操练技能培养措施使用电控发动机实训台进行实训,通过设置故障、反复练习;学生能熟练使用检修仪器设备,掌握电动汽油泵的的故障分析及检测方法。
讨论练习作业讨论题:电动汽油泵的出现故障后会产生哪些故障现象?练习题:如何使用检修仪器设备诊断电动汽油泵的常见故障。
作业题:说明电动汽油泵的组成及检修方法授课后记授课章节第二章第五节、油压调节器、喷油器教学目的掌握油压调节器、喷油器的作用、工作原理与检修主要教学内容1、油压调节器2、喷油器重点与难点重点:油压调节器的工作原理难点:喷油器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板书实训教学:教师演示+学生操练技能培养措施使用电控发动机实训台进行实训,通过设置故障、反复练习;使学生能熟练使用检修仪器设备,掌握油压调节器、喷油器的故障分析及检测方法。
讨论练习作业讨论题:油压调节器、喷油器出现故障后会产生哪些故障现象?练习题:如何使用检修仪器设备诊断油压调节器、喷油器的常见故障。
作业题:说明油压调节器、喷油器的组成及检修方法授课后记授课章节第二章第六节、控制系统的构造与检修、叶片式空气流量计教学目的掌握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叶片式空气流量计的构造、工作原理与检修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1、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叶片式空气流量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叶片式空气流量计的检修重点与难点重点:叶片式空气流量计工作原理和检修难点:叶片式空气流量计工作原理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板书实训教学:教师演示+学生操练技能培养措施使用电控发动机实训台进行实训,通过设置故障、反复练习;使学生能熟练使用检修仪器设备,掌握叶片式空气流量计的故障分析及检测方法。
讨论练习作业讨论题:叶片式空气流量计出现故障后会产生哪些故障现象?练习题:如何使用检修仪器设备诊断叶片式空气流量计的常见故障。
作业题:说明叶片式空气流量计检修方法授课后记授课章节第二章、第六节、热线、热膜式空气流量计教学目的掌握热线、热膜式空气流量计的构造工作原理与检修方法主要教学内容1、热线、热膜式空气流量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热线、热膜式空气流量计的检修重点与难点重点:热线、热膜式空气流量计工作原理和检修难点:热线、热膜式空气流量计工作原理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板书实训教学:教师演示+学生操练技能培养措施使用电控发动机实训台进行实训,通过设置故障、反复练习;使学生掌握热线、热膜式空气流量计的检修方法。
讨论练习作业讨论题:空气供给系统由哪些元件组成?作业题:说明空气供给系统主要元件的检修方法授课后记授课章节第二章第六节、卡门旋涡式空气流量计教学目的掌握卡门旋涡式空气流量计的构造、工作原理与检修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1、卡门旋涡式空气流量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卡门旋涡式空气流量计的的检修重点与难点重点:卡门旋涡式空气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和检修难点:卡门旋涡式空气流量计的工作原理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板书实训教学:教师演示+学生操练技能培养措施使用电控发动机实训台进行实训,通过设置故障、反复练习;使学生能熟练使用检修仪器设备,掌握卡门旋涡式空气流量计的故障分析及检测方法。
讨论练习作业讨论题:卡门旋涡式空气流量计出现故障后会产生哪些故障现象?练习题:如何使用检修仪器设备诊断卡门旋涡式空气流量计的的常见故障。
作业题:说明卡门旋涡式空气流量计的检修方法授课后记授课章节第二章第六节、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教学目的掌握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的构造、工作原理与检修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1、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的检修重点与难点重点: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和检修难点: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板书实训教学:教师演示+学生操练技能培养措施使用电控发动机实训台进行实训,通过设置故障、反复练习;使学生能熟练使用检修仪器设备,掌握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的故障分析及检测方法。
讨论练习作业讨论题: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出现故障后会产生哪些故障现象?练习题:如何使用检修仪器设备诊断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的常见故障。
作业题:说明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的检修方法授课后记授课章节第二章第六节、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教学目的掌握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构造、工作原理与检修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1、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检修重点与难点重点: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检修难点: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板书实训教学:教师演示+学生操练技能培养措施使用电控发动机实训台进行实训,通过设置故障、反复练习;使学生能熟练使用检修仪器设备,掌握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故障分析及检测方法。
讨论练习作业讨论题: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出现故障后会产生哪些故障现象?练习题:如何使用检修仪器设备诊断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常见故障。
作业题:说明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检修方法授课后记授课章节第二章第六节、进气温度和水温传感器教学目的掌握进气温度和水温传感器的构造、工作原理与检修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1、进气温度和水温传感器的结构2、进气温度和水温传感器工作原理3、进气温度和水温传感器的检修重点与难点重点:进气温度和水温传感器工作原理和检修难点:进气温度和水温传感器工作原理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板书实训教学:教师演示+学生操练技能培养措施使用电控发动机实训台进行实训,通过设置故障、反复练习;使学生能熟练使用检修仪器设备,掌握进气温度和水温传感器的故障分析及检测方法。
讨论练习作业讨论题:进气温度和水温传感器出现故障后会产生哪些故障现象?练习题:如何使用检修仪器设备诊断进气温度和水温传感器的常见故障。
作业题:说明进气温度和水温传感器检修方法授课后记授课章节第二章第六节、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教学目的掌握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构造、工作原理与检修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1、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结构2、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工作原理3、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检修重点与难点重点: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工作原理和检修难点: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工作原理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板书实训教学:教师演示+学生操练技能培养措施使用电控发动机实训台进行实训,通过设置故障、反复练习;使学生能熟练使用检修仪器设备,掌握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故障分析及检测方法。
讨论练习作业讨论题: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出现故障后会产生哪些故障现象?练习题:如何使用检修仪器设备诊断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常见故障。
作业题:说明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检修方法授课后记授课章节第二章第六节、曲轴位置传感器教学目的掌握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构造、工作原理与检修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1、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结构2、曲轴位置传感器工作原理3、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检修重点与难点重点:曲轴位置传感器工作原理和检修难点:曲轴位置传感器工作原理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板书实训教学:教师演示+学生操练技能培养措施使用电控发动机实训台进行实训,通过设置故障、反复练习;使学生能熟练使用检修仪器设备,掌握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故障分析及检测方法。
讨论练习作业讨论题:曲轴位置传感器出现故障后会产生哪些故障现象?练习题:如何使用检修仪器设备诊断曲轴位置传感器的常见故障。
作业题:说明曲轴位置传感器检修方法授课后记授课章节第二章第七节、电子控制单元教学目的了解电子控制单元的构造、工作原理与检修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1、电子控制单元的结构2、电子控制单元工作原理3、电子控制单元的检修重点与难点重点:电子控制单元工作原理难点:电子控制单元检修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板书实训教学:教师演示+学生操练技能培养措施使用电控发动机实训台进行实训,通过设置故障、反复练习;使学生能熟练使用检修仪器设备,掌握电子控制单元的故障分析及检测方法。
讨论练习作业讨论题:电子控制单元出现故障后会产生哪些故障现象?练习题:如何使用检修仪器设备诊断电子控制单元的常见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