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综合物探资料解释流程及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综合物探资料的解释流程及方法摘要:如何在矿产勘查中充分的综合利用好各种地球物理资料还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地球物理资料综合解释流程及方法,总结出了各种地球物理方法的相互验证和联系,这对于资源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综合物探解释流程方法
中图分类号:o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球物理资料的解释主要是进行地球物理勘查资料的数学物理解释,即地球物理场的平面、剖面空间分布特点,推断引起这些场的地质体的空间形态,并估算其物性参数,从而确定引起地球物理异常体的性质,结合已有的地质,地球化学等资料,对工作区地质构造做出推断和评价。
地球物理综合资料地质解释的一般程序为:建立物理-地质模型—异常判定(包括异常提取和划分)—异常分类及逐类(逐个)解释—定性解释—定量解释—地质解释—提出验证工程位置及技术要求—物探测井,补充收集资料,做进一步解释。地球物理资料综合解释的过程详见图1。
图1综合解释流程及其反馈
一、建立物理—地质模型
地球物理研究目标的物理—地质模型是抽象化的场源体及由场源体引起的异常效应的系统,这些效应逼近地质目标并以建模所需要的详细程度概括反映地质目标的构造、规模、形状、岩石物理性
质及其相应的物理场的立体分布。
(一)物理—地质模型的特点
1、典型性:物理—地质模型是将大量相似地质、地球物理条件的目标体及其围岩的实际体概括成一个或少数几个典型的模型。
2、简化性:将实际的地质体组构成物理—地质模型,都要进行一定程度的简化,无论是地层与岩性的划分、构造的区别还是地质体的形态和物性参数都要简化和近似。
3、不唯一性:由于地球物理反演问题的多解性,则根据某一种物探方法的地球物理场得到的地球物理模型都不是唯一的,可能其中有些参数是唯一的,但其他参数则是不确定的,它们可以有个变动范围或属于几种可能。
(二)物理—地质模型的建立
1、模型建立的方法
物理—地质模型的建立方法一般有:类比方法、相关分析方法和反馈方法。
类比方法是在普查或区域调查时,在获取信息较少的情况下,可借鉴地质、地球物理相似地区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建立初始模型,以便选择地球物理方法的最佳组合。
相关分析方法是利用目标体的几何、物性参数及相应的实测物理场,用回归分析等方法,求其相关关系,并根据相关关系估计模型。
反馈方法是利用反演或试验资料、试验验证等结果,不断地修
改和完善模型。
2、建立模型的步骤
建立物理—地质模型的步骤有如下四个步骤(详见图2):
(1)调查研究,收集有关目标体及其围岩的地质、地球物理的各种信息,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布置少量试验剖面。
(2)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和归纳整理,从中提炼出最具典型、能够反映事物本质规律的信息,并将其抽象化和理论化。
(3)根据上述结果,用简明的图件表示出来,即建立起物理—地质模型。
(4)根据新收集的补充资料,修改完善模型。
图2物理—地质模型建立的基本过程
二、异常判定
要判定异常首先应对异常进行识别,然后对地球物理异常进行划分。
(一)正常场、异常和干扰
地球物理异常是物理场相对其正常场的偏差。正常场是由物理参数均一的岩石所决定的地球物理场。干扰是指使物理场的测量和所获取资料的解释复杂化的所有因素。
(二)异常的划分
在干扰背景上划分异常是对任一地球物理场进行处理的主要任务之一。为了异常划分、利用了大量多种多样的场滤波方法,一般可以划分出如下求解原则:①给出与目标体的物理—地质模型相适
应的场的数学模型;②研究异常谱和干扰谱及其相关性质;③在某种最优化准则的基础上选择滤波(处理的算法);④求出异常存在的解;⑤评价处理的质量。
三、定性解释
定性解释是在资料的预先分析和处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其主要任务是初步解释引起各个异常的地质原因。此外,对有意义的异常体,还应确定其大致形状、走向、倾向、分布范围、埋深等,并作出相应的解释推断图件。
定性解释通常采取综合对比分析方法,其大体上可从如下几分方面着手:
(一)研究单—方法的异常
详细研究测区内岩、矿石的物性资料和地质特征,建立起测区各类地质体上可能产生的地球物理场特征的正演概念。根据各类实测参数图对单一方法异常按其特征进行分类。在已分类的异常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异常进行深入分析,以判断异常体的规模和产出情况是否与实际符合或解释的原因是否能产生实际观测到的异常特征。
(二)综合研究各物探方法的异常
进行综合研究时,先分析综合图件,根据在分布范围上有内在联系的各个物探方法异常自身特征和相互系进行综合方法异常分类,然后进行解释。对没有综合资料的物探异常,应布置综合剖面进行异常检查研究。
(三)密切结合地质资料
密切结合地质资料应贯穿于物探资料解释的全过程,从已知到未知的解释原则就是这种结合的体现之一。
(四)除上述几个方面,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1、在定性解释时,需将物探资料和地质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把室内分析研究结果和野外实地调查结合起来。
2、在大面积覆盖区,可根据需要和可能性,选择少量有代表性的异常,用山地工程揭露或与用钻井验证,以了解解释推断结果是否合理,总结规律,指导未知区工作。
(五)评价异常体的几点原则:
1、出现具有相对极大值的异常,证明存在着物理性质呈正(负)效应的异常体;或相反,出现具有先对较小的异常,例如在重力勘探中存在着密度小的地质体等;
2、绝对值最大的异常出现于地质体中心在地面的投影点附近;
3、最大梯度线一般相应于异常体边界、岩石接触带、构造破碎带及构造断裂带;
4、异常的走向与异常体走向一致;等轴状异常对应于在地面呈等轴状投影的异常体;
5、在平面图上等值线形状复杂,证明有几个分布很近的异常体。
四、定量解释
定量解释一般在定性解释的基础上进行。定量解释的目的主要是确定有意义异常体的赋存情况,如推断异常体的几何形态、产状要素、埋深情况等,以便为布置山地工程或为地质勘探工作提供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