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实验课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的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实验课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的实验报告
——《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一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哈尔滨市道外区新一小学赵长清
一、课题自然情况:
1、课题名称及类别:
准备以《如何解决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作文难问题的试验与对策的研究》为研究课题开展实验与研究工作。(道外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2、课题简介: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古老而文明的国度。在中国古代曾涌现出多少文人墨客,留下多少文化财富。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乃至世界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与世界十大名著相提并论,受到世人瞩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发展到今天,中国的文学创作的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受到撼动。翻开世界近代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中,没有一部是中国本土作家的大作。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学界的悲哀。像鲁迅、老舍等一代文学大师香消玉损后,中国文学创作便走向了低谷,创作队伍呈现出了青黄不接的现象。这不能不说明中国的教育,特别是语文教学的悲哀。纵观中国近代的教育,长期以来,一直以应试教育为主,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作品毫无创新意义,失去了创作本身的灵性,甚至有些作品脱离社会实际,无病呻吟,失去了创作的本身的意义。评价也以分数高低论英雄,这种制度对于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理想的效果。有时甚至扼杀了学生创作的灵感。
致使学生失去了创作的欲望,对作文厌恶。创作过程中应付了事,甚至抄袭。现在学生作文难已经成为了中国学生学习的杀手,严重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阻碍了我国的文学创作史的发展。那么如何解决当代小学阶段中高年级学生作文难的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经过了大量的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及对我校三至五学年部分学生进行的随机抽取的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认为学生作文难主要的原因有:
⑴、学生虽然生活条件优越,见闻丰富广博,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经历的事都是过眼云烟,毫无印象,没有积累意识,缺乏教师的有效引导,没有形成观察积累的习惯。
⑵、部分学生虽然也有观察积累的意识,虽然经历了艰苦的创作过程,却得不到家长、教师的赏识。久而久之就对作文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创作的激情。
⑶、还有一少部分学生虽有着极高的创作热情,易于动笔,但由于他们受到生活阅历,写作经验,创作技巧的制约,习作水平自然可想而知了。
根据掌握的有关数据,我们拟定以《如何解决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作文难问题的试验与对策的研究》为研究课题开展实验与研究工作,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解决当代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作文难的问题。通过今天的实验课的调研分析,听取有关专家与同仁们的意见与建议,鉴定我们该课题的研究的可行性。
课题确立的优势分析:
⑴、研究者一直从事班主任教学工作,有着丰富的作文教学经验,特别是近几年来,一直致力于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验工作,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作文讲评体系。
⑵、研究者现阶段专门从事作文教学与教研工作。将作文教学与教育科研有机的整合,开展教育教学的同时进行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⑶、有一个科研型的的领导集体与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意识强的,专业业务素质精的教师教研队伍。
⑷、通过前期的调研问卷、查阅国内外经验资料、结合研究者的教育教学经验,发现学生有巨大创作潜能有待于教师去发掘、开发。
3、研究者在本课题中的角色:
我是淮河小学语文教研组的一名普通的老师,担负着学校四学年的作文教学工作及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教龄:17年,是该课题的主要负责人。对于作文教学的研究已由最初兴趣使然,转化到今天以科研的眼光来研究作文教学有效策略,可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感谢我们校的姜校长和进修校江主任,是她们引导我将作文教学与科研工作有机的结合,将作文教学的有关问题,放到科研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面对不同层次、不同基础的学生,认真分析学生作文难的根本原因,再根据学生实际、教师特点,设计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策略,进行尝试教学。变批评为建议,由挑错变觅优,多些鼓励,少些批评。保护学生原有的创作欲望,肯定他们劳动的成果的同时,引导学生间进行评改,在交流、引荐中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评改相长,变难为易,达成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本次课题实验课的实验目标:
实验课的教学目标:
本次习作要求根据《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大胆想象,写一个小女孩曾经和奶奶在一起的故事。要求学生要从奶奶对小女孩的关爱,给女孩的温
暖等方面来描述她们在一起的情形。要求写出自己对小女孩的同情和可怜,感受要独特、真挚。
教学目标:
1.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情合理联想,主次分明的写出小女孩生前和奶奶在一起的情形,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2. 以“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为题,展开联想,大胆创作,要求写作过程中要把故事情节写完整、具体。
3、作文创作完成后,引导学生成为自己作文的第一读者,在朗读中发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加以修改,学会自评自改。
4、通过作文的全班交流、汇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自我表现欲望,养成良好的公众形象。
课题的实验研究目标:
1、通过对学生的习作创作的整个过程的观察,采集有关数据。
2、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分析研究,确定学生在习作创作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3、通过对教师课堂的讲解、反馈、评价等教育教学手段的使用,发现学生的变化,正确分析这些教学策略的使用对学生习作的提高是否起到了催化作用。
4、根据课堂学生表现,习作创作的效果,课堂信息采集数据的科学合理的分析,加上与会领导教师的充分论证,鉴定课题的可行性。
三、实验研究过程的预设:
1、学习内容分析: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联想原文中的人物,从想得到温暖、食物、礼物、留住奶奶,留住快乐等方面打开思路,先说后写。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学生凭借生活经验的积淀,大胆想像,自由表达。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要求根据《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大胆想象,写一个小女孩曾经和奶奶在一起的故事。要求学生要从奶奶对小女孩的关爱,给女孩温暖等方面来描述她们在一起的情形。要求根据小女孩家当时的家庭状况合理想象,写出自己对小女孩的同情和可怜,感受要独特、真挚。
2、学情分析:
本次实验课参与研究与我共同完成实验研究任务的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作文虽然理解不深,接触作文创作的时间也不长,可他们却尝尽了作文的酸甜苦辣。虽然他们的生活条件优越,衣食无忧,却贫于观察后的品味与积累。所以他们的写作往往只存在事物的表象,平铺直叙。今天这类想象作文,对于他们而言是一次尝试,是一次作文的飞跃,是一次自我挑战。鲤鱼没有跳龙门时的磨难,就没有龙的飞跃。但小学生易于表现自我,争强好胜心强,只要教师课堂教学策略运用得当,学生的创作欲望和灵感还是会瞬间爆发的。
3、学习方法的使用:
①口头创作: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自我酝酿,口头创作。确定主题,选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