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用书2016-2017版高中生物第1章孟德尔定律第1节分离定律Ⅱ学案浙科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第2课时分离定律Ⅱ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修

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第2课时分离定律Ⅱ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修

第2课时分离定律(II)考点一分离假设的验证(b/b)读教科理丨遐鑼i謊SB豔議篙基罐殲曙遵轰靈餐专i •分离假设的核心内容(即分离定律的实质)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互相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结果是一半的配子带有一种等位基因,另一半的配子带有另一种等位基因。

2. 验证的方法——测交将F i(Cc)与隐性纯合子(cc)进行杂交(1) 实验分析与预期:F i可形成C型和c型两种配子且比例是1 : 1 ;隐性亲本只产生c型配子,这种配子不会遮盖F i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反而能使F i的配子中含有的隐性基因在测交后代中表现出来。

测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应为Cc: cc = 1 :1,表现型及比例应为紫花:白花=1 :1。

(2) 实验实际结果:F1X白花豌豆T 85紫花:81白花~ 1 :1。

(3) 实验结论: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从而证明了分离假设是正确的,即肯定了分离定律。

焙教利活学活用丨学以敦用对点小拣'1. 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主要取决于( )A.环境条件的影响B.与F1相交的另一亲本的基因型C.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D.另一亲本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值解析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主要取决于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但受环境条件的影响,A错误;与F1相交的另一亲本的基因型应该是隐性纯合子,B错误;由于测交是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所以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决定了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C正确;另一亲本是隐性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D错误。

答案C2 .下图为基因型为Aa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于()Aa—―1A: 1a——-配子间的4种结合方式一―厶子代中3种基因型、A.①B.②C.③D.①②解析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于产生配子的过程中。

答案A【归纳总结】分离定律(1) 实质:形成配子时,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高中生物 第1章 孟德尔定律(学案)浙科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第1章 孟德尔定律(学案)浙科版必修2

第1章孟德尔定律一、课标内容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二、教学要求三、教学建议2.教法建议(1)第一节《分离定律》的教学重点有三个:一是以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二是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三是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教学难点有两个,一是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二是显性相对性。

本节课的内容是按科学发现史的发展线索来编写的,学生在学习时缺乏有关减数分裂的知识,认知有一定的难度,但从中可以使学生学会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论方法,还可以使学生能深刻体会到孟德尔在当时的情况下,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去分析、去推论、去揭示本质,通过相关背景材料,熟悉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总结、总结规律)。

通过广泛讨论,使学生明白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及相关概念,进而理解生物在有性生殖时,由于遗传因子分离以及受精作用,导致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及其结果。

关于显性相对性这一难点,可以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讨论来突破。

(2)第二节《自由组合定律》的教学重点是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教学难点是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做好“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活动对学生理解掌握孟德尔定律有重要意义,它能帮助学生理解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要相互分离,雌雄配子受精时是随机结合的。

在学生已掌握的分离定律知识基础上,教师可将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涉及到的二对性状分别拆开,一对一地进行分析,得出他们之间的相关性,从数学角度分析并得出(9: 3:3:1)是(3:1)2的展开式,由此推知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也是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结果。

由于学生没有学习减数分裂,不知道同源染色体行为变化的情况,要理解好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有相当的难度,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尽量直观地展示不同对遗传因子之间的自由组合的行为,并让学生有充分时间进行讨论,理解在当时遗传学还没有建立的情况下孟德尔假说的意义,同时也为下章学习减数分裂打好一定的知识基础。

【配套K12】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第一节分离定律Ⅰ教学案浙科版必修2

【配套K12】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第一节分离定律Ⅰ教学案浙科版必修2

第一节分离定律(Ⅰ)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

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

那么是谁发现了遗传的奥秘呢?孟德尔——遗传学的奠基人,他经过八年的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

后人对于他的工作和评价:八年耕耘源于对科学的痴迷,一畦畦豌豆蕴藏遗传的秘密。

实验设计开辟了研究的新路,数学统计揭示出遗传的规律。

其实当时很多人都在研究豌豆,为什么他有这么大的成就呢?显然他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上有创新。

那么他是怎么实验的?我们循着150多年前孟德尔研究豌豆的足迹,共同探索遗传规律,体会科学探索的过程。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1)严格的自花授粉、闭花授粉,便于形成纯种。

(2)花冠的形状便于人工去雄和授粉。

(3)豆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

(4)具有多个稳定的、可区分的性状。

①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的总称,如豌豆的花色、种子的形状等。

②相对性状:每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豌豆的紫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2.单因子杂交实验(1)过程去雄:除去紫花母本上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套袋:套上纸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人工授粉:授以白花父本的花粉↓再套袋(2)结果及分析①F1:全部是紫花。

F1中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叫做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②F2的性状及比例:紫花∶白花=3∶1。

这种在杂交后代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出现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如图是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和②分别是什么?处理时间和目的分别是什么?答案步骤①是去雄,应该在开花前(花蕾期)进行,目的是防止自花授粉;步骤②是人工授粉,在去雄1~2天后进行,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2.该杂交实验中,母本和父本分别是哪种豌豆?答案该杂交实验中,紫花豌豆为母本,白花豌豆为父本。

3.若F2共获得20株豌豆,白花个体一定是5株吗?说明原因。

答案不一定。

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遗传定律教案浙科版必修2

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遗传定律教案浙科版必修2

孟德尔遗传定律主题单元教学实施方案专题1:基因分离定律实施前1.学生的学习准备提前一星期布置学生完成查阅资料、调查任务。

将学生按要求进行分组,前后桌一组。

具体任务及要求:(1)带着问题(孟德尔的生平;孟德尔的成就及获得成就的过程;孟德尔定律的内容)查阅书籍、网络等收集相关资料。

要求以故事陈述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收集材料。

(2)对全年级同学及其父母有无耳垂性状做问卷调查。

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并列成表格。

2.教师的教学准备(1)对资料查阅小组提出问题,让他们的查阅有针对性;指导和协助问卷调查小组的问卷设计、收集和数据的统计和处理。

(2)制作本节内容的教学课件。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多媒体课室实施中活动一:创设情境,设疑引入展示人类的眼皮褶皱、有无酒窝、食指中指长短等遗传现象,感受相对性状概念。

活动二:简介孟德尔请某几个小组组长展示各组的资料查阅结果,向老师同学介绍孟德尔有关遗传学的生平事迹;教师适时补充、小结,强调孟德尔刻苦钻研和坚持不懈的科学研究精神。

活动三:杂交实验材料的选择介绍两性花、单性花、自花传粉、异花传粉、闭花授粉、开花授粉、落粒性、豌豆豆荚特征、多对稳定的相对性状等,引出豌豆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杂交实验材料。

活动四:人工杂交的操作过程以豌豆紫白花的人工杂交为例,介绍人工去雄、人工授粉的过程及细节要点。

活动五: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活动六: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活动七:对基因分离假设的验证及揭示其实质活动八:教学效果评价分步骤展示紫花豌豆和白花豌豆的杂交实验过程,设置相关问题:1.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的正反交杂交后代F1的花色均为紫色,若要查明白花性状是否从此丢失该怎么做?2.F2代中出现了F1中没有的白花性状,因此白花为隐性性状,紫花为显性性状。

3.F2代为什么会出现3 :1的性状分离比呢?假定控制显隐性性状的分别为显隐性基因(C、c),那么P、F1、F2中分别会是什么样的基因组成?基因又是如何在亲子代之间进行传递的呢?学生思考解释结果如下:P CC × cc配子C cF1 Cc书写的过程中师生共同讨论提出系列假设,并沿用这些假设解释从F1到F2的遗传过程,结果如下:F1 Cc × Cc配子 C c C cF2 CC Cc Cc cc对整个解释过程进行总结:1.性状由遗传因子(后称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如C)和隐性基因(如c)分别控制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它们互为等位基因。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 第一节 分离定律(Ⅱ)教学案 浙科版必修2-浙科版高一必修2生物教学案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 第一节 分离定律(Ⅱ)教学案 浙科版必修2-浙科版高一必修2生物教学案

第一节分离定律(Ⅱ)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验证 b b 分离定律的实质 b b显性的相对性 a a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结果与科学方法 c c课时要求1.阐明测交实验的设计目的,理解对分离定律的验证过程,弄清分离定律的实质。

2.辨别显性的相对性。

根据孟德尔提出的基因相互分离的假设,能圆满的解释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

理论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是怎样验证他的解释呢?孟德尔提出遗传的基本规律,是建立在对实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的,孟德尔在研究遗传定律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了一种科学方法——“假设——推理〞法。

一、分离假设的验证1.分离假设的核心内容(即分离定律的实质)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互相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2.分离假设的验证方法——测交法(1)实验原理将F1(Cc)与隐性纯合子(白花亲本cc)进行杂交。

隐性亲本只产生c型一种配子,测交后代的表现类型及其比例可反映出F1所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2)实验预期(3)实验结果:F1×白花植株→85紫花∶81白花,接近1∶1。

(4)实验结论:测交实验的结果与预期完全相符。

证明了孟德尔遗传因子分离的假设是正确的,从而肯定了分离定律。

杂交、自交和测交在遗传中各有不同的用途,请分析以下遗传问题:1.豌豆豆荚的绿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如何来确定二者的显隐性关系?答案用纯合的绿豆荚豌豆和纯合的黄豆荚豌豆杂交,子一代显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2.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有一株高茎豌豆,如何鉴定该高茎豌豆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答案让该高茎豌豆自交,假设后代全为高茎豌豆,那么该豌豆是纯合子,假设后代发生性状分离,那么该豌豆是杂合子。

3.羊的白毛对黑毛是显性,现有一只白毛公羊,如何鉴定该白毛公羊的基因型是纯合还是杂合?答案让该白毛公羊和多只黑毛母羊交配,子代如果出现黑毛羊,那么该白毛羊的基因型为杂合,假设子代全为白毛羊,那么该白毛羊的基因型为纯合。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 1.1 分离定律教案 浙科版必修2-浙科版高一必修2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 1.1 分离定律教案 浙科版必修2-浙科版高一必修2生物教案

第一节分离定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举例说出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讲出分离定律中的相关概念〔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说出遗传规律中常用符号以及概念〔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对孟德尔的分离规律实验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2.能力与方法〔1〕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2〕通过本次学习,学生能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性模拟小游戏,提高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2〕通过疑问探究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积极思考问题的科学态度。

4.[教学重难点]重点: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显性相对性5.[教学准备]塑料筒2个,四色小球各10个,多媒体课件6.[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的内容是按科学史的发展线索来安排的,学生在学习时缺乏减数分裂的知识,认知上有一定的难度。

通过科学史的学习,学会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论方法,能深刻体会到孟德尔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某某的科学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去分析和推理,通过背景材料,熟悉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说、得出结论〕。

通过讨论,明白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及相关概念,理解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及其结果。

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讨论,突破显性相对性这一难点。

7.[教学过程]1.情景引入课题八年耕耘源于对科学的痴迷,一畦畦豌豆蕴藏遗传的秘密。

实验设计开辟了研究的新路,数学统计揭示出一串的规律。

教师:同学们,谁知道这首小诗写的是我们生物史上的哪一位科学家?学生回答:孟德尔。

教师:对。

这首诗里所说的遗传规律大家也应该都知道了。

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

教师用书2016_2017版高中生物第1章孟德尔定律遗传定律中遗传特例分析微专题突破课件浙科版必修_

教师用书2016_2017版高中生物第1章孟德尔定律遗传定律中遗传特例分析微专题突破课件浙科版必修_

2021/6/6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12
【解析】 由第②组可知,黄色为显性,黑色为隐性,且两亲本均为显性 杂合子,结合②、③组实验中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可知,杂合子和隐性个体均无 致死现象,致死基因型为显性纯合子。
【答案】 A
2021/6/6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13
3.白斑银狐是灰色银狐中的一种变种,在灰色背景上出现白色的斑点,十 分漂亮。让白斑银狐自由交配,后代中总会出现约 1/3 的灰色银狐,其余均为白 斑银狐。由此推断合理的是( )
2021/6/6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0
【解析】 由实验二可知,黄色为显性性状。由实验一可知,黄鼠×黑鼠 为测交,再结合实验二结果中黄鼠∶黑鼠约为 2∶1 可知,有 1/4 的个体纯合致 死,即显性纯合子死亡。
【答案】 C
2021/6/6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1
7.不同鲤鱼品种的体色不同,是由鱼体鳞片和皮肤含有的不同的色素细胞 及其数量分布差异所致。科研人员用黑色鲤鱼(简称黑鲤)和红色鲤鱼(简称红鲤) 做杂交实验:
(1)所选亲本表现型为

,让二者进行
式),得 F1。 (2)对 F1 进行 (3)预期实验结果:
处理,统计 F2 的表现型及比例。 。
(交配方
2021/6/6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3
【解析】 (1)正交、反交子一代均为黑鲤,则黑鲤为显性性状,验证自由 组合定律应选纯合亲本,即纯合黑鲤、纯合红鲤,让二者进行杂交。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8
A 与 B 的作用效果相同,但显性基因越多,其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 1.1 分离定律学案浙科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 1.1 分离定律学案浙科版必修2

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 1.1 分离定律学案浙科版必修21、豌豆的特点是、、在自然条件下一般都是。

2、相对性状是指,性状分离是指现象,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例如AA、aaBB,遗传因子组成不相同的个体叫,例如Aa、AABb。

3、分离定律是指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的遗传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人的配子中,随遗传给后代。

4、孟德尔对基因分离定律的解释是假设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分别由遗传因子D、d控制,亲本高茎(DD)和矮茎(dd)杂交,子一代(F1)的基因组成为,F1自交分别产生和两种配子,且比例为,得到的子二代(F2),基因有三种,比例为,表现型有和两种,比例为。

5、测交是指用和,其作用6、为了验证分离定律,孟德尔设计了实验。

请用遗传图解加以表示。

7、根据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可以将显性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请分别举例说明。

8、表现型,基因型,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例题解析1、豌豆花腋生和顶生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基因B、b控制,下列是几组杂交实验结果。

杂交组合亲本表现型后代腋生顶生一顶生顶生0804二腋生腋生651207三顶生腋生295265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回答:(1)根据组合________可判断出豌豆花腋生和顶生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顶生,腋生)。

(2)组合二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其后代腋生中杂合子比例为________。

(3)组合三后代的腋生豌豆中杂合子占________。

2、用豌豆进行遗传实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3、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黑毛和白毛B、豌豆的黄粒与圆粒C、棉纤维的长和粗D、鼠的白毛和马的棕毛4、一个表现型正常,其双亲表现型也都正常,但有一个患有白化病弟弟的女人、现与一个患有白化病的男人(aa)婚配,他们结婚后所生孩子中患白化病的概率是A、1/2 B。

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章末整合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修

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章末整合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修

第一章孟德尔定律章末整合若某豌豆群体有 Dd 、dd 两种基因型个体,且 Dd : dd =2 : 1,求其自交后代中dd 概率是多少?♦解法展示:对雌雄同体植物而言,一般意义上的自交是指自花授粉或同株异花授粉。

解答此题分三步进行。

①确定亲本基因型及概率:3Dd 、^dd o3 3②确定交配组合种类并绘制遗传图解:|DdZ 3(4DD #Dd 、4dd )2 111③ 统计结果:自交子代中 dd 概率=3 x 4 + 3= 1。

答案12•自由交配类型的计算若某动物群体有 Dd 、dd 两种基因型个体,且 Dd : dd = 2 : 1,求其自由交配后代中dd概率是多少?♦解法展示:自由交配是指群体中不同个体进行随机交配。

解答此题有两种方法。

闻鶴整合I燮点 整合网塔詢黑灿>fJ护列灵性糕阖 一届件性戟I 曲性基因-"q■阳性性状’性狀-蛊视型対ftl対性状的朵交实量VI[変现井应出诃匝X 殳实脸 对”由殂汗现较的帘样 伽结论分祈蜡嘏即出结论)两对til对性壮的疑交实貌门由汕合泌徉||考点奧腋I考点1自交、自由交配的处理(C/C )1.自交类型的计算盘購尔吨功的廉因i ? i解法一:定义法,解答需分三步进行。

“亠 2 1 2 1① 确定亲本基因型及概率:父本为 §Dd 、§dd ,母本为^Dc k §dd 。

② 确定交配组合种类并绘制遗传图解:2 2 2 2 1 2 1 3Dd (父)x 3Dd (早)T3 % 3(4DD 4Dd 、4dd ) 2 1 2 111-Dd ( s ) x-dd (早)x —(—Dd 、一dd ) 3 3 3 3 2 2 1 2 12 1 1-dd ( s ) x-Dd (早)T —x —(—Dd 、一dd ) 3 3 3 3 2 2 1 1 1 1 §dd ( s ) x §dd (早)T 3 x §dd丄亠22121112111dd概率二 3x 3x 4+3x 3x 2 + 3x 3x 2+3x 3解法二:配子棋盘格法,解答需分四步进行。

教师用书2016-2017版高中生物第1章孟德尔定律第1节分离定律Ⅱ学案浙科版必修2

教师用书2016-2017版高中生物第1章孟德尔定律第1节分离定律Ⅱ学案浙科版必修2

第一节分离定律(Ⅱ)1.分析分离假设的验证。

(重难点)2.会运用分离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3.能说出显性相对性的几种情况。

分离假设的验证1.分离定律的实质: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互相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结果是一半的配子带有一种等位基因,另一半的配子带有另一种等位基因。

2.验证方法:测交法,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杂交。

3.测交过程(用遗传图解分析)4.结论:测交后代分离比接近1∶1,符合预期的设想,从而证实F1是杂合子,产生C 和c两种配子,这两种配子的比例是1∶1。

[合作探讨]探讨1:孟德尔解释分离现象所作的假设,其核心内容是什么?提示: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相互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结果一半的配子带有一种等位基因,另一半配子带有另一种等位基因。

简单地说,就是等位基因分离。

探讨2:测交实验的一方是F1,另一方必须是什么个体?孟德尔设计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提示:测交的另一方必须是隐性纯合个体。

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对杂交实验结果(性状分离)的解释是否正确。

他提出的遗传因子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彼此分离的假说不一定具有普遍性,所以设计另外的实验,在实验前就根据自己的假说预测结果(演绎),再通过实验观察结果是否与自己的预测一致。

探讨3:测交后代中显、隐性性状的比例是1∶1,这与F1产生的不同配子比例有什么关系?提示:测交后代中显、隐性性状的比例与F1产生的配子比例相同,测交后代不同性状的比例等于F1产生不同配子的比例。

1.关于孟德尔分离定律杂交实验中测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35930002】A.F1×隐性类型→测F1遗传因子组成B.通过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成来验证对分离实验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C.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根据F1×隐性类型→所得后代性状表现反向推知的D.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解析】测交必须是利用隐性纯合子与被检验对象杂交,目的是通过分析其后代以推知其遗传因子组成。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 第一节 分离定律(Ⅲ)教学案 浙科版必修2-浙科版高一必修2生物教学案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 第一节 分离定律(Ⅲ)教学案 浙科版必修2-浙科版高一必修2生物教学案

第一节分离定律(Ⅲ)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分离定律的应用 c c杂交实验的设计 c1.结合实例,归纳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与规律方法。

2.结合实践,简述分离课时要求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总是同当时热衷于这门科学研究的杰出人物紧密相关,遗传学的形成与发展也不例外,孟德尔就是遗传学杰出的奠基人。

他揭示出遗传学的基本定律——分离定律。

那么,我们如何利用分离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利用分离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与规律方法。

一、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与规律方法题型1.分离定律中的推断问题(以A、a为例)(1)由亲本推断子代基因型与表现型,填写下表:亲本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子代表现型及比例AA×AA AA全为显性AA×Aa AA∶Aa=1∶1AA×aa AaAa×Aa AA∶Aa∶aa=1∶2∶1显性∶隐性=3∶1Aa×aa Aa∶aa=1∶1显性∶隐性=1∶1aa×aa aa 全为隐性(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逆推型)①分离比法:运用上表直接逆推,如:后代显隐性关系双亲类型结合方式显性∶隐性=3∶1都是杂合子Aa×Aa→3A_∶1aa显性∶隐性=1∶1测交类型Aa×aa→1Aa∶1aa 只有显性性状至少一方为显性纯合子AA×AA或AA×Aa或AA×aa只有隐性性状一般都是隐性纯合子aa×aa→aa②隐性突破法: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它往往是逆推过程中的突破口。

因为隐性个体是纯合子aa,基因只能来自父母双方,因此亲代基因型中必然都有一个a。

③填充法:先根据亲代性状表现写出能确定的基因,显性性状基因型可用A_来表示,隐性性状基因型只有一种aa。

根据子代中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推出未知部分即可。

2.遗传概率的计算(1)用经典公式计算:概率=(某性状或基因组合数/总组合数)×100%。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 第一节 分离定律教学案 浙科版必修2-浙科版高一必修2生物教学案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 第一节 分离定律教学案 浙科版必修2-浙科版高一必修2生物教学案

第一节分离定律1.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2)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

2.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那么子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的为隐性性状。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性状分离比约为3∶1;在测交实验中,后代的表现型比约为1∶1。

4.纯合子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5.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形成配子时,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6.显性的表现形式: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

考试内容必考加试分离定律(1)孟德尔选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材料的原因(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解释及其验证(3)分离定律的实质(4)显性的相对性(5)分离定律的应用(6)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结果与科学方法bbbaccbbbacc(7)杂交实验的设计 c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1)它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而且是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2)豌豆成熟后豆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且子代数目多,便于统计。

(3)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可区分的性状。

2.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基本方法确定被研究的相对性状,选择父本和母本对母本人工去雄: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套袋隔离:防止外来花粉干扰人工授粉:雌蕊成熟时将父本的花粉撒在母本雌蕊的柱头上再套袋隔离: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工传粉后所结的实验过程说明P(亲本) 紫花×白花↓F1(子一代) 紫花①P具有相对性状②⎩⎪⎨⎪⎧显性性状是紫花隐性性状是白花F2(子二代) 紫花∶白花比例接近3∶1③F1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④F2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分离比为3∶11.举例说明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关系,如何判断两性状是否为相对性状?提示:身高是性状,高和矮是相对性状。

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第1课时分离定律Ⅰ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修59

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第1课时分离定律Ⅰ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修59

第1课时 分离定律(Ⅰ)考点一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b/b)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的总称。

2.选择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原因(1)豌豆是自花授粉的植物,而且是闭花授粉,便于形成纯种。

花冠的形状便于人工去雄和授粉。

(2)豌豆成熟后豆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

(3)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可区分的性状。

3.人工杂交的基本操作(1)①称为去雄,该过程的目的是防止自花传粉,时间应在雄蕊和雌蕊未成熟时进行。

去雄后还要进行套袋处理,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授粉。

(2)②是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朵花的花粉涂抹在该花的雌蕊柱头上,这种方式称为人工异花传粉。

人工授粉后还要套袋。

4.单因子杂交实验 实验过程图解及分析1.(2017·杭州七县/市/区联考)下列选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豌豆的高茎和红花 B .果蝇的红眼和长翅 C .绵羊的白毛与黑毛D .小麦的有芒与水稻的无芒解析 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的表现形式。

A 、B 项所述均不是同一性状,D 项所述不是同种生物。

答案 C2.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单因子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花开后人工去雄 B .去雄的豌豆为父本 C .正交、反交结果相同D .F 1出现性状分离解析 豌豆是闭花授粉植物,去雄应在花开前花粉未成熟时进行;去雄的豌豆为母本;F 1只表现显性性状,F 2出现性状分离。

答案 C 【归纳总结】性状类概念关系图及解读性状“两同”“一不同”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杂种后代同时呈现性状分离 (1)理解相对性状要抓住“两同”和“一不同”。

“两同”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一不同”是指不同表现形式。

如羊的白毛和猪的黑毛、豌豆的白花和绿叶均不属于相对性状。

(2)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不一定属于性状分离。

如“紫花×紫花→紫花、白花”属于性状分离,而“紫花×白花→紫花、白花”则不属于性状分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分离定律(Ⅱ)1.分析分离假设的验证。

(重难点)2.会运用分离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3.能说出显性相对性的几种情况。

分离假设的验证1.分离定律的实质: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互相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结果是一半的配子带有一种等位基因,另一半的配子带有另一种等位基因。

2.验证方法:测交法,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杂交。

3.测交过程(用遗传图解分析)4.结论:测交后代分离比接近1∶1,符合预期的设想,从而证实F1是杂合子,产生C 和c两种配子,这两种配子的比例是1∶1。

[合作探讨]探讨1:孟德尔解释分离现象所作的假设,其核心内容是什么?提示: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相互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结果一半的配子带有一种等位基因,另一半配子带有另一种等位基因。

简单地说,就是等位基因分离。

探讨2:测交实验的一方是F1,另一方必须是什么个体?孟德尔设计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提示:测交的另一方必须是隐性纯合个体。

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对杂交实验结果(性状分离)的解释是否正确。

他提出的遗传因子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彼此分离的假说不一定具有普遍性,所以设计另外的实验,在实验前就根据自己的假说预测结果(演绎),再通过实验观察结果是否与自己的预测一致。

探讨3:测交后代中显、隐性性状的比例是1∶1,这与F1产生的不同配子比例有什么关系?提示:测交后代中显、隐性性状的比例与F1产生的配子比例相同,测交后代不同性状的比例等于F1产生不同配子的比例。

1.关于孟德尔分离定律杂交实验中测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35930002】A.F1×隐性类型→测F1遗传因子组成B.通过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成来验证对分离实验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C.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根据F1×隐性类型→所得后代性状表现反向推知的D.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解析】测交必须是利用隐性纯合子与被检验对象杂交,目的是通过分析其后代以推知其遗传因子组成。

孟德尔分离定律杂交实验中测交的对象是F1,其遗传因子组成决定了基因分离定律的正确与否。

【答案】D2.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分离定律。

下列有关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中,能直接说明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2的性状表现比为3∶1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C.F2的基因型种类比为1∶2∶1D.测交后代的比为1∶1【解析】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然后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F1产生的配子比为1∶1,说明了生物体形成配子是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造成的。

【答案】B显性的相对性1.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与显性亲本的表现型完全一致的现象。

2.不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的现象。

不完全显性的表现型比例与其基因型比例完全一致。

3.共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个体同时表现出双亲的性状的现象。

4.ABO血型与基因型和抗原的关系血型基因型红细胞上抗原种类A I A I A、I A i AB I B I B、I B i BAB I A I B A,BO ii无[合作探讨]显性现象在生物界广泛存在,但显隐关系并不是绝对的,下面展示了显性表现的几种类型。

事例1:豌豆的花色遗传。

P:紫花CC×白花cc→F1:紫花Cc,F1只表现为显性亲本的性状——紫花。

事例2:金鱼草的花色遗传。

P :红花CC×白花cc→F 1:粉红色花Cc ――→⊗F 2:红花CC∶粉红色花Cc∶白花cc =1∶2∶1。

事例3:人群的ABO 血型遗传。

AB 血型的基因型为I A I B ,其红细胞上既有A 抗原又有B 抗原。

探讨1:试解释事例1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提示:是因为紫花基因C 对白花基因c 为完全显性所致。

探讨2:试解释事例2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提示:F 1(Cc)的花色,既不是红色也不是白色,而是粉红色。

F 1自交,所得的F 2出现了3种表现型,可见控制金鱼草花色的一对等位基因中,红花基因对白花基因的显性作用是不完全的。

探讨3:试解释事例3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提示:I A 与I B 这两个基因间不存在显隐性关系,两者互不遮盖,各自发挥作用,表现为共显性。

探讨4:如果一对夫妻的血型分别是B 型和A 型,他们的孩子的血型是O 型,试分析这对夫妻的基因型应该是什么?提示:孩子的血型是O 型,基因型为ii ,也就是父母双方基因型中各有一个i ,这对夫妻的基因型分别是I B i 和I A i 。

[思维升华]粉红花F1:Cc型共显性人的ABO血型P:A型×B型I A I A↓I B I BAB型F1:I A I BI A与I B不存在显隐性关系,两者互不遮盖,各自发挥作用。

1.人类ABO血型系统由I A、I B和i控制,I A对i显性、I B对i显性、I A与I B为共显性。

I A和I B分别决定红细胞膜上A抗原、B抗原的存在。

红细胞膜上只有A抗原的为A型、只有B抗原的为B型、A抗原和B抗原均有的为AB型、A抗原和B抗原均无的为O型。

一对血型为A型和B型的夫妇已有一个O型血女孩,又生了个男孩,他为O型血的概率是( )A.1/8 B.1/4C.1/3 D.1/2【解析】一对血型为A型和B型的夫妇已有一个O型血女孩,可推知该夫妇的基因型为I A i、I B i,又生了一个男孩,其为O型血(ii)的概率为1/4。

【答案】B2.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等位基因决定的:A1——深紫色、A2——中紫色、A3——浅紫色、A4——很浅紫色(近于白色)。

其显隐性关系是:A1>A2>A3>A4(前者对后者为完全显性)。

若有浅紫色企鹅(A3A4)与深紫色企鹅交配,则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可能是( )A.1深紫色∶1中紫色B.2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C.1中紫色∶1浅紫色D.1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1很浅紫色【解析】深紫色企鹅的基因型为:A1A1、A1A2、A1A3、A1A4,所以浅紫色企鹅(A3A4)与深紫色企鹅(A1A_)交配,有以下四种情况:①浅紫色企鹅(A3A4)与深紫色企鹅(A1A1)交配,后代小企鹅均为深紫色;②浅紫色企鹅(A3A4)与深紫色企鹅(A1A2)交配,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为:1深紫色∶1中紫色;③浅紫色企鹅(A3A4)与深紫色企鹅(A1A3)交配,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为:1深紫色∶1浅紫色;④浅紫色企鹅(A3A4)与深紫色企鹅(A1A4)交配,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为:2深紫色∶1中紫色∶1很浅紫色。

【答案】A1.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证据是( )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B.杂合子自交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C.亲本产生的雌雄配子进行随机结合D.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解析】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为自己的假说提供证据,测交指的是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其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1。

【答案】D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导学号:35930003】A.子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B.子代表现型的数量比为3∶1C.产生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D.产生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型的基因彼此分离【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在产生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D正确。

【答案】D3.鸡的黑羽对白羽为不完全显性。

一对灰羽鸡交配,生了一只小鸡。

这只小鸡的羽毛为黑色的概率是( )A.18B.14C.12D.34【解析】 假设鸡的羽毛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 、a)控制,则黑羽、灰羽、白羽的基因型依次为AA 、Aa 、aa 。

一对灰羽鸡交配,即Aa×Aa,后代基因型比为1AA∶2Aa∶1aa;表现型比为1黑羽∶2灰羽∶1白羽。

【答案】 B4.家兔的褐毛与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遗传因子用B 、b 表示。

现有四只家兔,甲和乙为雌兔,丙和丁为雄兔。

甲、乙、丙兔为黑毛,丁兔为褐毛。

已知:甲和丁交配,后代全部为黑毛兔;乙和丁交配,后代中有褐毛兔。

(1)家兔毛色的显性性状是 。

(2)写出甲、乙、丁三只兔的基因型:甲 、乙 、丁 。

(3)利用上述四只兔,通过交配实验来鉴别出丙兔的基因型。

方法是将丙兔与 兔交配,请对结果进行预测:。

【解析】 甲兔与丁兔交配的后代全部为黑毛兔,无性状分离,即可断定黑毛(B)是显性性状,褐毛(b)是隐性性状。

根据上面的分析,甲和丁的子代无性状分离,可以说甲兔是显性纯合子,基因型为BB ,丁兔是隐性个体,基因型为bb ;而乙和丁交配的后代中有褐毛兔,所以乙是杂合子,基因型为Bb 。

因为丙是雄兔,而在甲、乙两雌兔中无隐性个体,所以只能让丙与乙交配鉴别其基因型,而不能按常规的测交方法。

如果交配后得到的子代全部是黑毛兔,可以说丙是纯合子,基因型为BB ;如果交配后得到的子代中有隐性个体褐毛兔出现,则丙是杂合子,基因型为Bb 。

【答案】(1)黑毛(2)BB Bb bb(3)乙若后代全部是黑毛兔,则丙是纯合子,基因型为BB;若后代中有褐毛兔出现,则丙是杂合子,基因型为Bb课堂小结:网络构建核心回扣1.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互相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2.测交法是指F1(Cc)与隐性纯合子(白花亲本cc)进行杂交。

3.测交后代的表现类型及其比例,可反映F1所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4.根据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可将显性分为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等3种主要的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