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结构建筑美学分析
中国木作建筑赏析
中国木作建筑赏析中国木作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木作建筑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其独特的设计和结构体系使其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中国木作建筑的赏析,不仅限于其建筑形式,更包括了其建筑结构、装饰和雕刻艺术。
从北方的宫殿建筑到南方的园林建筑,每一处木作建筑都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建筑技艺的精髓。
中国木作建筑的建筑形式丰富多样。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木作建筑以其独特的屋顶形式和建筑布局而闻名。
屋顶常采用悬山顶、歇山顶和抬梁顶等形式,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建筑布局一般分为前、中、后三进,前进为厅堂,中进为过渡,后进为居住空间。
这种建筑形式融合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室内外景观的统一。
中国木作建筑的建筑结构精湛独特。
木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其优点是轻巧灵活,适应了中国地大物博的地理环境。
中国木作建筑采用榫卯结构,通过卯榫的连接使整个建筑结构紧密牢固。
这种结构形式不仅能够承受地震的冲击,还能适应长期的水土流失,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中国木作建筑的装饰艺术独具匠心。
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对建筑的装饰和雕刻,以增加建筑的艺术价值。
木作建筑的装饰通常采用木雕、彩绘和瓦片等艺术形式。
木雕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重要手法之一,通过雕刻精美的图案和图腾,使建筑更具观赏性和装饰性。
彩绘则以鲜艳的色彩和精细的线条勾勒出建筑的美丽。
瓦片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装饰材料,其色彩丰富多样,造型独特,使建筑更加生动活泼。
中国木作建筑的赏析不仅体现在其外观和结构上,更包括了其文化和历史内涵。
中国木作建筑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符号,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例如,北京的故宫是中国古代皇宫建筑的代表,其建筑形式和装饰艺术体现了中国帝王的权力和地位。
而苏州的古典园林则展示了中国南方水乡的生活方式和人文景观。
中国木作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瑰宝,其独特的建筑形式、精湛的结构和装饰艺术,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
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对自然的崇尚。
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和谐、均衡和尊重自然的追求,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下面将从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装饰和建筑风格等方面来阐述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建筑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以榫卯结构为特色,拥有丰富的构件和连接方式。
这种结构可以在不使用一颗钉子的情况下将建筑物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这种木结构的特点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在地震和风灾中具有很高的抗灾能力,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稳定和安全的追求。
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建筑材料的天然和环保性。
中国古代建筑使用的主要材料是木材、砖瓦、石料和泥土等天然材料。
这些材料来源广泛,且制作工艺简单,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这些材料还具有很好的保温和隔热性能,使得建筑物在冬暖夏凉的同时,也能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第三,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建筑装饰的简约和精致。
中国古代建筑通过使用雕刻、彩绘、砖雕、瓦雕等技艺来装饰建筑物。
这些装饰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建筑物,更是为了表达中国人民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
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通常采用线条简洁、图案精细的方式,既能凸显建筑的美感,又不会过于繁琐,给人以舒适和宁静的感觉。
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建筑风格的独特性和地域性。
中国古代建筑吸收了中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形成了多种不同风格的建筑。
例如,北京的故宫以其宏伟壮丽的建筑风格闻名世界,而苏州的园林则以其精致细腻的建筑风格而享誉中外。
这些不同风格的建筑代表了中国不同地域和文化的特点,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和谐、均衡和尊重自然的追求。
通过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装饰和建筑风格等方面的独特设计和表达,中国古代建筑创造了独特的空间和审美体验,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价值不仅仅是建筑本身的美,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传统民居的建筑之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木构造
传统民居的建筑之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木构造传统民居的建筑之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木构造中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赢得了世界的赞赏。
其中,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尤其是木构造,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之一。
木构造建筑以其独特的形式和结构,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和审美价值。
本文将探讨传统民居的建筑之美,重点关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木构造。
一、木构造的起源与发展木构造建筑在中国可以追溯到数千年的历史。
最早的木构造建筑可追溯到古代中国,如商代和周代。
这些建筑由原始的木材构成,结构简单却坚固。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木构造建筑逐渐发展成为复杂而精美的建筑艺术形式。
二、木构造的特点与技艺木构造建筑在其实践中注重平衡和对称。
通常采用榫卯结构,即利用凸缘和榫头相嵌结合的方式,使整个建筑更加稳定。
此外,木构造还注重利用斜撑和斜撑来增加结构强度,并在柱子和梁上雕刻精美的装饰。
三、木构造的建筑类型中国的木构造建筑类型丰富多样,包括寺庙、宫殿、豪宅、民居等。
每种建筑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形式和结构。
例如,传统的四合院是由四栋房屋围合而成的,中间有一个天井,屋顶通常采用悬山顶,增加了建筑的美感和通风性。
四、木构造的建筑艺术价值中国传统民居的木构造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代表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技艺。
它不仅具有实用性,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木构造的建筑艺术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民族文化传承:木构造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了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2. 美学价值:木构造建筑以其精细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展现了中国建筑的美感和审美价值。
3. 建筑工艺:木构造建筑的制作过程需要许多独特的技能和技艺,例如木工、雕刻和装饰等。
这些传统工艺的传承在今天仍然十分重要。
五、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之美,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濒危的木构造建筑,同时传承木构造建筑的技艺和工艺。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公众对木构造建筑的保护和研究。
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特征
一、审美意识的独特性
中国古代建筑的审美意识注重整体和谐、天人合一的理念。
古代建筑
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力求营造出与自然相协调的美感。
同时,中
国古代建筑也注重与人文环境的结合,建筑的设计和布局常常受到风水学
的影响,追求祥瑞吉祥的寓意。
二、建筑布局的对称性和规整性
中国古代建筑的布局通常追求对称、规整和整体的均衡美。
建筑的平
面布局通常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即所谓的“三间式”布局,指的是中间
的主体建筑和两侧的辅助建筑之间通过轴线对称排列。
这种布局形式体现
了一种规整的美学观念。
三、建筑材料和结构的精细性
中国古代建筑注重结构安全和材料精细。
木结构是古代建筑的主要结
构形式,通过工匠的巧妙设计和拼接技术,使建筑具有坚固的结构,又能
保持轻巧灵活的特点。
在建筑材料方面,中国古代建筑常使用砖石、木材、瓦片等材料,这些材料经过精心的处理和加工,使建筑具有雅致的质感。
四、装饰艺术的丰富性
五、园林建筑的理念和技艺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林建筑融
入了诗词、绘画、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注重创造一种追求自然和谐的环境。
园林建筑以山水为主题,以石雕、假山、亭台楼阁、廊桥流水等手法
表达出自然景观的美感。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特征是以整体和谐、平衡美、装饰精雕细琢、追求自然和谐等特点为主。
这些美学特征既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审美情趣,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美学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美学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出丰富多样的结构美学。
古代建筑不仅是人们居住、劳作的场所,更是表达美学理念和价值观的载体。
以下将从建筑构造、材料运用以及空间布局等方面,探讨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结构美学。
一、坚固耐久的建筑构造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美学首先体现在其坚固耐久的建筑构造上。
古代建筑借鉴了大自然中的结构原理,采用木、石等材料搭建,通过巧妙的构造方式达到了优异的抗震、抗风能力。
比如明亮寺的“悬空”结构,通过架空的檐柱将寺庙悬挂在悬崖峭壁上,既保护了寺庙不受自然环境侵害,又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空间美感。
二、材料运用的精湛技艺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美学还体现在对材料运用的精湛技艺上。
古代建筑大量运用木材、砖石等天然材料,通过工匠的巧手和对材料的深刻理解,创造出了形态各异、纹路独特的装饰艺术。
比如故宫的琉璃瓦和玉石栏杆,灵动的色泽和精细的纹饰体现了古人对材料运用的高度技艺和美学追求。
三、空间布局的奇妙设计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美学还体现在其独特的空间布局上。
在古代建筑中,空间的划分是非常精细而注重层次感的。
建筑内外空间有机地结合,形成错落有致、藏有玄机的景观。
比如福建土楼的“四合院”式布局,将多个圆形或方形的楼体错落有致地组合在一起,既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形态,又满足了多户人家的生活需求。
四、伦理价值的体现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美学还承载着伦理价值观的体现。
古代建筑注重建筑的功能性和审美性的同时,更强调建筑与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
比如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的“以人为本”,借助建筑和园林布局的手法,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融合,体现了中国古代人类对自然和谐共生的伦理理念。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美学体现在建筑构造的坚固耐久、材料运用的精湛技艺、空间布局的奇妙设计以及伦理价值观的体现等方面。
这种美学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人对建筑艺术的深厚造诣和审美追求,更是历史遗产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
浅谈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特征
浅谈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特征摘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建筑文化更是闻名世界。
同时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因此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建筑艺术也各不相同,各有特色,但是传统建筑的空间结构、建筑材料以及装饰艺术却有着共同特点。
比起西方的建筑特点有较大差别。
关键词传统建筑;美学特征;中国传统建筑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劳动人民用血汗铸就了辉煌的建筑文明。
中国的传统建筑在东方这片神秘的大地上,以其规划严整的布局、天人合一的时空理念、重生知礼的观世精神而迥异于西方。
建筑艺术的特征具有功能性、实用性、地区性、技术性。
使用者于其中获得美感、得到享受,观赏者同样获得相同的感受。
中国建筑的美学特征除了呈现在结构方面,还体现在他的屋顶、色彩的烘托、匀称的整体布局等方面。
中国古建筑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独特的木结构木结构体系,它本身的复杂与精徽的砖石结构建筑所无法企及的,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
中国建筑的重量全部都由梁柱负担,梁柱结构,是由梁、柱、椽等主要构件产生的。
它们按照结构所需要的形状、大小以及间距结合在一起,合乎目的的体现出理性与秩序,从而产生美感,以此达到技术与艺术的浑然统一。
尤具是屋檐,特别是那一种反曲向上的翼角,其曲线或弧度完全是由斗拱和椽木构制出来的,不得不说是匠心独运。
北京的团城承光殿、雍和宫万福阁、山西的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等等,都是结构既精妙又美观的建筑杰作。
二、四合院似的空间美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组合的美,宅院是的建筑群在设计上多采取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平面形式。
任何一种平面形式,布局中的程序安排是建筑创意的核心,所以说程序安排它是中国古建筑设计艺术的灵魂。
众所周知,外国建筑是院在外,即院子包围房子,中国建筑则相反,院在内而房在外,即房屋包围院子。
房屋、墙垣等围合成院落,以院为中心;或是以正殿、正厅为中心,两厢围绕主单元,一正两厢,并以抄手廊连接,组成一座建筑。
从四合院住宅到万里长城虽然空间层次不同,但都属于一样的空间形态——即内向的外封闭的空间形态,共同体现或服务于一个社会系统。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具有丰富的特点,特别是在结构、材料和装饰方面。
以下是对这些特点的详细阐述:
1. 结构稳固:中国古代木构建筑采用了独特的结构设计,例如榫卯结构,即通过凸榫和凹榫的嵌合来连接木材。
这种结构形式使得建筑物更加稳固耐用,能够承受外部自然灾害的侵袭。
2. 精湛的工艺:古代木构建筑工匠们善于运用木材的特性和人力技艺来打造复杂的木结构。
无论是屋檐的细致雕刻,还是梁柱的巧妙组合,都体现了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3. 材料丰富多样: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材料来源广泛,包括松木、柏木、榆木等。
这些木材不仅耐久,而且具有一定的韧性和抗震性能,适合用于大型建筑物的梁柱和框架。
4. 装饰独特美观:古代木构建筑的装饰十分精美,常常以雕刻和彩绘为主要方式。
在屋檐、门窗、梁柱等部位经常可见华丽的图案和精细的雕花,充分展示了古代中国工匠们对艺术和美学的追求。
5. 空间设计合理:古代木构建筑在空间设计方面体现了人文思想和生活方式。
例如,屋顶呈折角形状能够防止积雪,进而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庭院布局合理,与建筑物相辅相成,营造出安静、和谐的居住环境。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以其稳固的结构、精湛的工艺、多样的材料、独特美观的装饰以及合理的空间设计而闻名于世。
这一传统建筑形式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实用需求,更体现了中国古代优秀的建筑艺术和智慧。
中国传统建筑木结构建筑的风格与文化意义
中国传统建筑木结构建筑的风格与文化意义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意义而闻名于世。
其中,木结构建筑作为中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建筑木结构建筑的风格特点以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意义。
一、体现天人合一的风格特点中国传统建筑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而木结构建筑恰恰彰显了这一理念。
木结构建筑使用天然的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以其质朴、柔和的特点塑造出独特的宏伟和谐。
同时,木材的柔韧性使得木结构建筑能够抵御地震等自然灾害,体现了抗灾能力强的特点。
其次,木结构建筑在设计上注重对自然环境的融合。
中国建筑师以“融汇山水”的理念,将建筑融入自然景观之中,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场景。
木结构建筑以其灵动的曲线和流畅的造型,仿佛融入了自然的怀抱,让人感受到一种与大自然和解的美妙。
二、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建筑木结构建筑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
首先,木结构建筑经过漫长的岁月,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性样式,播撒着丰富的历史足迹。
从古建筑的屋顶构造、斗拱和斗栱的使用到雕梁画栋的精湛工艺,都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技艺的精粹。
其次,木结构建筑还承载着丰富的宗教和哲学思想。
比如,古代的寺庙和宗庙以及一些私人府邸多采用木结构建筑。
这些建筑不仅是信仰之地,更是人们心灵的寄托。
木结构建筑的崇拜和钦佩不仅刻在结构形式上,更融入到文化符号和装饰艺术中,使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与传承尽管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对中国传统建筑产生了冲击,但木结构建筑作为中国建筑的瑰宝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当代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现代建筑师在设计中融入传统的木结构元素,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同时,传统木结构建筑的技艺和工艺也在不断传承,并融入到现代建筑的施工过程中。
传统的木工艺术家们通过技艺的传承和创新,保留了这项宝贵的技艺,并将其应用于当代木结构建筑的设计与制造之中。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中国古建筑木结构是中国建筑史上的瑰宝,它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木结构建筑的魅力在于它的独特性和卓越的技艺,它代表了中国人智慧的结晶。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既反映了中国古人的审美追求,也凝聚了历代建筑师的智慧和努力。
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制作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他们使用传统的工具和技术,以及对木材的深入了解。
木结构建筑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地,如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在这些地区,木材是最常见的建筑材料之一。
木材的优点是相对容易获取和加工,而且最重要的是,木材在中国的自然环境中主要是暗示了稳定和长寿的象征。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特点之一是它的精巧建筑工艺。
无论是屋顶的编配还是柱子的雕刻,木结构建筑都表现了古代中国人的细腻与严谨。
屋顶的檐口和封闭纹样是中国建筑的标志,让人忍不住赞叹古人的智慧。
柱子的雕刻则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界的把握,以及对美的追求。
从木材的选择到结构的安排,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计算和设计,保证了建筑的稳固和美观。
此外,木结构建筑在中国古代还承载着许多符号象征和文化内涵,如吉祥的图案和传统的风水理念。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防火性能。
木材是一种容易燃烧的材料,但中国古人早就发现了木材的防火秘密。
他们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木材,使其在火灾中具有较高的耐火性。
例如,他们会使用沥青和其他防火涂料来保护木材表面,以防止火势蔓延。
此外,中国古代建筑还采用了灰泥的填充技术,将木材与石块相结合,以增加防火性能。
虽然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在现代建筑中已经不再常见,但它的精神和价值仍然被人们所珍视。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它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遗产,承载了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记忆。
保护和传承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艺术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无论是通过修复古建筑,还是通过推广木结构建筑的特点和价值,我们都应该尊重和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探析中国传统木结构单体建筑的美学特征
图 1 河 姆 渡 遗 址 的 干 阑木 构 件
中国木结 构节 点 以榫 卯相 连 , 榫卯 具有 可逆 拆卸 的优
动力 和施工时间方 面都要 比石头建 筑优越 得多。在施工 时 间上 , 中国传 统木结 构建筑要 比同时代 、 同规模 的西方砖石
l 传统木结构体 系的特点
1 1 木 结构 体 系的结构 适用性 .
木结构建筑体系 中承重结构 与围护结 构相互分离 , 作用 在房屋上 的结 构荷 载 由梁柱 体 系承担 , 体只 承受 自身重 墙
量 , 有 可 无 、 厚 可 薄 。墙 壁 起 到 遮 蔽 和 隔 断 空 间 的 作 用 , 可 可
探 析 中国传 统 木 结构 单体 建 筑 的美 学特 征
汤 小 平 , 庆 华 马
( 云港 职业 技 术 学 院 , 苏 连 云港 220 连 江 206)
摘 要 :木 结构 建 筑 是 中 国传 统 建 筑 中 最具 特 色的 结 构 形 式 , 过 对 中 国传 统 建 筑 结 构 材 料 与 结构 形 通 式的分析 , 总结 中国传统建筑单体木 结构关学特征。对其 关学特征的挖掘 具有理论 和实践 的双重意义。 关 键 词 : 统 建 筑 ; 结构 建 筑 ; 传 木 结构 ; 学 美 中 图分 类 号 : U一8 T 0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号 : 62 1 4 加 】)6- 18 3 17— 1 ( O O_ 0O—0 4
形象 。其 土木结构 体系 和美 学表现 力相互 渗透 、 互作用 , 相 是中国古代建 筑 的特 色核心 , 已经成 为东 方建 筑文 化 的代 表, 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2 木 结构 的施工 方便性 .
木材属于柔韧性材料 , 其材质特性决 定着木材加工制作
木构之筑丨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赏析
木构之筑丨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赏析木构之筑丨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赏析2016-09-06 12:35 | 木构之筑中国建筑为东方最显著的独立系统,渊源深远,而演进程序单纯,历代继承,线索不紊,而基本结构上又绝未因受外来影响致激起复杂变化者。
结构上细部枢纽,在西洋诸系中,时常成为被憎恶部分。
建筑家不惜费尽心思来掩蔽它们。
大者如屋顶用女儿墙来遮掩,如梁架内部结构,全部藏入顶篷之内;小者如钉,如合叶,莫不全是要掩藏的细部。
独有中国建筑敢袒露所有结构部分,毫无畏缩遮掩的**惯,大者如梁,如椽,如梁头,如屋脊;小者如钉,如合叶,如箍头,莫不全数呈露外部,或略加雕饰,或布置成纹,使转成一种点缀。
几乎全部结构各成美术上的贡献。
这个特征在历史上,除西方高矗式(Gothic)建筑外,惟有中国建筑有此优点。
北京智化寺万佛阁(明代,1368-1644年)山西芮城永乐宫纯阳殿(元代 1271-1368年)关于中国建筑之将来,更有特别可注意的一点:我们架构制的原则适巧和现代“洋灰铁筋架”或“钢架”建筑同一道理,以立柱横梁牵制成架为基本。
现代欧洲建筑为现代生活所驱,已断然取革命态度,尽量利用近代科学材料,另具方法形式,而**近代生活之需求。
若工厂,学校,医院,及其他公共建筑等为需要日光便利,已不能仿取古典派之垒砌制,致多墙壁而少窗牗。
中国架构制既与现代方法恰巧同一原则,将来只需变更建筑材料,主要结构部分则均可不有过激变动,而同时因材料之可能,更作新的发展,必有极满意的新建筑产生。
河北保定市定兴县慈云阁(元代 1306年)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辽代 916-1125年)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唐代 618-907年)再辉煌的历史,嫣然已成为过去,我们是否可以考虑下,是不是有些老房子,可以用现代的手法重新诠释那些历史?下面,我们展示一些现代建筑大师们在木框架建筑中的理解。
以下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赏析:。
中国传统建筑中蕴含的设计美学思想
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 的不同 , 它通常是 由多种元 素 , 多 个建筑单体组合而成。即使建筑物本身可能是 一件完美杰作 , 但如果脱离了周 围环境便难 以独善其 身, 而这也体现 出中国传 统 思 想 中 的 中庸 和 谐之 道 。今 天 , 西 方大 量 建 筑 被移 植 到 中 国 , 有些未免显得唐突 , 我们不必 削足适履来将就欧美 的建筑 审美 , 而如何继承并发扬我们传统设计美学思想 , 结合今天 的社会 生 活 进 行创 新 设 计 或 许才 是 我 们 更需 要 重 视 的 。
露出 , 古时代 匠师们在它们外表形状加入一些巧思设计 , 使其成 为建筑本身 的装饰部分 。例如 : 粱头做 成“ 挑尖粱 头” 或“ 蚂蚱 头” ; 额枋出头做成 “ 霸王券 ” ; 昂的下端 做成“ 昂嘴” , 上端做成 “ 六分头” 或“ 菊花头 ” ; 将 几层 昂的上段 固定在一起 的横木做成 “ 三福云” 等待。而在屋顶的设计 上 , 古时代智 慧的匠师也对其 加以装饰 。《 诗经》 中就有“ 如鸟斯革 , 如翠斯飞 ” 的句子来歌颂 鸟翼 般舒 展 的屋 顶 和 出 檐 , 从 中也 可 以 看 出这 种 装 饰 手 法 具 有 很 强 的雕 塑 感 。 另外 , 在建筑外观上我们也可以看 出, 中国传统建筑 的颜色 的使用在世界各大建筑体系 中也可谓大胆 。中国古代建筑颜色 最初重在体现 自然的功能 , 突出原料的本 色, 唐代 以前都没有着 色。到了唐代 , 建筑有了统 一的规划 , 建筑 归“ 礼部” 管, 有 了等 级制度的划分 。唐代建筑 , 一律采用朱红与白色的组合 , 产 生了 鲜艳悦 目、 简洁明快的色彩美 。黄色成为皇室特用 的色彩 , 皇宫 寺院用 黄、 红色调 , 红、 青、 蓝等为王府官宦之 色 , 民舍只能用黑 、 灰、 白等色。可 以说 , 唐代是用色彩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唐 宋 一 脉相 承 , 宋 代 建 筑 是 唐 代 建筑 的 继 承 和 发 展 。油 漆 的 大 量 使用 , 以及印度佛教 的影响 , 建筑颜色突出为红色。这一 时期 的 色 彩 反 映 了 当时 的 主 流 文 化 。宋 代 喜 欢 稳 而 单 纯 、 清 淡 高 雅 的 色调, 是受了儒家的理性主义和禅 宗的哲理作基础 的宋代社会 思想所致 。到 了清代 , 颜色使用越来越复杂 , 建筑越来越重视装 饰性 , 这一 时期 最突 出的就是 “ 油漆彩 画” 。到 了清代后期 , 等 级制度使建筑颜色两极分化 , 艺术 表现寓于 内容 要求 。例如宫
木结构建筑艺术表现与视觉审美元素探究
木结构建筑艺术表现与视觉审美元素探究摘要:木结构建筑具有维护结构与支撑结构相分离,抗震性能较高,取材方便,施工速度快等特点。
近十余年来,由于我国推行的人工速生林政策取得了明显效果。
无论是人工速生林种植面积还是蓄积量,均跃升世界第一位,这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木结构建筑在国内的发展。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当代木结构建筑在继承其传统优点的同时,不断发挥其在艺术表现与视觉审美方面的潜能。
从木结构建筑中能充分探究木材在质感和色泽方面的天然属性,不断发掘木材结构方面的潜力,且能充分体现木结构建筑的低碳环保性能,为更好推动当代木结构建筑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因此本文通过探讨木结构建筑的广泛应用,为我国木结构建筑设计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木材;木结构建筑;艺术表现;审美元素;应用木结构建筑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几千年来,木材由于它的可得性强一直被用作建筑物的主要材料。
木结构建筑历史在中国已经长达七千多年,几千年来,木结构建筑一直受到中国人的喜爱。
从历朝历代的宫殿到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的住宅,全都是以木结构为主体建造。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对木结构建筑非常着迷,随处可见木结构建筑。
我们普遍认为西方建筑物是以石材为主,但实际上以石材为主建造城堡,只是在欧洲小部分区域出现,大部分地区还是以木结构建造的房屋为主。
即使在石材传统最强的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木结构建筑依然保持着悠久传统。
1木结构建筑应用概述在漫长的建筑历史中,木结构建筑一直被传统框架所束缚,其材料和结构性能、美观性尚未得到有效利用。
但随着后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对木结构建筑进行重新评估和振兴。
现代建筑师不仅仅是对以前建筑风格的普通沿袭,而是不断探索木结构建筑设计的新领域;新木材技术的发展,探索了木材在美学上的潜力,许多建筑师表达了对技术的追求。
随着技术进步,以新颖形状、特殊结构呈现的木结构建筑,在某些地区建筑作品中不断出现。
建筑行业对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兴趣日益浓厚,当代建筑师越来越多地采用传统木结构建筑模型和象征性方法。
木结构建筑的特点及应用前景分析
木结构建筑的特点及应用前景分析木结构建筑是一种传统而独特的建筑形式,具有许多特点和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木结构建筑的特点和应用前景进行分析。
木结构建筑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木材具有自然的纹理和色彩,能够为建筑带来温暖和舒适的氛围。
木结构建筑的设计也相对灵活,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定制,满足人们对不同建筑风格的追求。
木结构建筑还能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使建筑与周围的景观融为一体。
木结构建筑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
木材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而且木结构建筑所需要的能源消耗相对较低。
相比之下,混凝土和钢结构建筑所需要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要高得多。
木结构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更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木结构建筑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
由于木材的热传导系数相对较低,木结构建筑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
这意味着木结构建筑在冬季可以保持温暖,在夏季可以保持凉爽,有效地节约了能源消耗。
木结构建筑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木材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柔韧性,能够吸收地震产生的能量,并分散到整个结构中。
木结构建筑在地震区具有较好的抗震能力,能够保护居民的安全。
木结构建筑也面临一些挑战。
木结构建筑需要进行防腐处理,以防止木材受到湿气、虫害等的侵蚀。
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需要特殊的技术和经验,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木材供应的稳定性也是一个问题,因为木材的生长需要时间,而且受到天气等因素的影响。
木结构建筑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良好的可持续性、保温性能和抗震性能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加,木结构建筑将成为未来建筑的重要发展方向。
简述中国传统木构架的形式及美学特点
简述中国传统木构架的形式及美学特点
中国传统木构架是指在建筑结构中采用木材作为主要构件的一
种建筑形式。
它的形式和美学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建筑形式:中国传统木构架的建筑形式包括单檐、双檐、多檐等,其中最常见的是单檐、跨度较小的屋顶结构。
在建筑中,木构架通常用于支撑屋顶、楼板、横梁等部分。
2. 结构特点:中国传统木构架采用的是斗拱、榫卯等传统的结构连接方式,使得整个建筑具有稳固性和坚固性。
同时,在设计中还考虑了风险抵御能力,使得建筑在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中更加安全。
3. 美学特点:中国传统木构架在美学方面注重对称、比例和平衡。
其建筑形式简洁优雅,整体气势庄重大气,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哲学思想。
4. 装饰特点:中国传统木构架的装饰特点主要体现在屋顶的装饰、彩画、雕刻等方面。
其中,屋顶装饰是中国传统建筑非常重要的部分,通常采用琉璃瓦、彩绘和雕刻等技巧进行装饰,使得整个建筑充满了艺术气息。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木构架在形式和美学特点方面都十分独特和优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是中华民族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木建筑赏析论文
国内木建筑赏析论文国内木建筑赏析。
木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在中国的古代建筑中,木结构建筑占据了重要地位,它不仅在建筑结构上具有独特的特点,更在建筑风格、装饰艺术等方面展现了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以国内木建筑为主题,对其进行赏析,探讨其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地位和价值。
中国的木建筑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
木建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从简陋到精致、从单一到多样的演变过程。
在古代,木建筑被广泛应用于宫殿、寺庙、园林、民居等各种建筑类型中,成为中国建筑的代表之一。
木建筑以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和装饰艺术,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首先,木建筑在建筑结构上具有独特的特点。
中国的木结构建筑以榫卯结构为主,通过榫头和卯眼的精密搭接,形成了稳固的建筑结构。
这种结构形式不仅能够承受地震和风灾等自然灾害,还能够在不使用一颗钉子的情况下,将整个建筑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同时,木建筑还注重对材料的选择和处理,充分利用木材的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使建筑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这种独特的结构形式,使得中国的木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其次,木建筑在建筑风格、装饰艺术方面展现了独特的魅力。
中国的木建筑在建筑风格上注重对天然环境的融合,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观念。
在建筑装饰艺术方面,木建筑以其独特的斗拱、雕花、画栋等装饰手法,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木建筑还注重对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使建筑既美观又实用,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典范之一。
最后,木建筑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中国的木建筑不仅是建筑形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在木建筑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特征
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特征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美学特征深深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特征包括了建筑的整体布局、结构、形式和装饰等多个方面。
以下将从这些方面逐一阐述。
首先,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特征之一是其整体布局的和谐与平衡。
传统建筑在布局上注重整体的对称和均衡,追求“一进一退、二进一退”的布局方式。
这种布局能够让建筑的各个部分相互呼应,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同时,建筑的布局也要考虑到周围环境的因素,融入自然景观,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
其次,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特征还包括其独特的建筑结构。
传统建筑采用木结构,梁柱之间采用榫卯结构,使得建筑更加坚固耐用。
同时,传统建筑注重结构的精细和细节的处理,如飞檐、斗拱等。
这些结构的运用不仅起到了加固建筑的作用,更为建筑增添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第三,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特征还体现在建筑的形式上。
传统建筑以平面简洁、线条流畅为特点,追求简约而不简单的形式美。
例如,传统建筑的屋顶常采用斗拱、重檐等形式,形成了独特的屋顶造型。
建筑的门窗也经过精心设计,形式多样,富有装饰性。
此外,建筑的整体形式还要考虑到建筑与环境的协调,以及建筑与人的关系,给人以美的享受。
最后,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特征还体现在建筑的装饰上。
传统建筑注重装饰的精美和独特性。
建筑的装饰包括了雕刻、绘画、彩绘等多种形式,常常运用传统的纹样和图案,使得建筑更加美观。
此外,传统建筑还注重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如采用青石、琉璃瓦等材料,使得建筑更加具有质感和历史感。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特征体现在整体布局的和谐与平衡、独特的建筑结构、简洁流畅的形式以及精美独特的装饰等方面。
这些美学特征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师的智慧和艺术创造力,也表达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的理解。
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特征不仅对中国古代建筑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对现代建筑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谈中国木结构建筑
浅谈中国木结构建筑
中国木结构建筑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中国建筑学史上最古老的一棵竹子,作为一种传统建筑形制,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历史建筑中。
中国木结构建筑以传统木料为主要材料,以铁钉为连接元件,以特定的结构木料和配件为支撑构件,以完成结构空间的形成。
中国木结构建筑具有结构形状美观、结构灵活、施工容易等特点,所以在中国的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宋代的汴梁故宫的宫殿大楼,明清时期的皇家园林以及江南水乡的桥梁均采用木结构建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春江花月夜》中描绘的木桥,只有木结构建筑才能完美地展现出这种匠心独具的魅力。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越来越高的审美要求,中国木结构建筑也逐渐从传统的单纯的木头结构改善为更复杂的木结构建筑,引入了新的材料和技术,以实现建筑的外观和结构的多样化,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木结构建筑在当今建筑行业中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它不仅可以修建房屋和其他建筑物,也可以制作家具、装饰画、楼梯等,可以用于装修、维修等工程,可以提供各种姿态和尺寸的建筑物,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木结构建筑美学分析题目:中国木结构建筑美学分析专业:建筑设计技术学号:姓名:指导教师:二零一四年十一月十日二0一四年十一月九日目录摘要 (1)关键字 (1)木结构建筑界的瑰宝 (2)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3)木结构艺术的造型美 (3)木结构建筑的发展 (5)结论 (6)参考文献 (6)摘要用木材制成的结构。
木材是一种取材容易,加工简便的结构材料。
木结构自重较轻,木构件便于运输、装拆,能多次使用,故广泛地用于房屋建筑中,也还用于桥梁和塔架。
近代胶合木结构的出现,更扩大了木结构的应用范围。
木材受拉和受剪皆是脆性破坏,其强度受木节、斜纹及裂缝等天然缺陷的影响很大;但在受压和受弯时具有一定的塑性。
木材处于潮湿状态时,将受木腐菌侵蚀而腐朽;在空气温度、湿度较高的地区,白蚁、蛀虫、家天牛等对木材危害颇大。
木材能着火燃烧,但有一定的耐火性能。
因此木结构应采取防腐、防虫、防火措施,保证其耐久性木结构建筑界的瑰宝1.南禅寺二唐寺,瑰宝世间无。
”这是中国佛教协会已故会长赵朴初先生《五台杂咏》词中对唐代建筑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的评价。
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大殿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也是亚洲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是我国唐代建筑的代表作。
大殿及殿中的唐代雕塑,堪称国宝,是全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
1961年,国务院公布南禅寺大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禅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阳白乡李家庄村西北,距县城22公里,距五台山台怀镇87公里。
寺院坐北向南,由两个小院落组成,共占地4158平方米。
大殿为寺院的主体建筑。
南禅寺始建年代不详,但大殿内西平梁底皮有题记云:“因旧名。
时大唐建中三年,岁次壬戌,月居戊申,丙寅朔,庚午日,癸未时,重修殿。
法显等谨志。
”可知南禅寺应建在唐建中三年或以前。
即便以建中三年修建算起,该寺距今也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较之著名古刹山西五台县佛光寺的修建还早75年。
佛光寺是我国建筑学家梁思成依据敦煌壁画的线索,经多方考查,于1937年发现的。
南禅寺是乡间小庙,上不了敦煌壁画,故当时梁思成未先找到,而称佛光寺为“第一国宝”。
大殿堪为我国木结构建筑的典范.人们常把建筑比喻为文化的纪念碑。
南禅寺大殿的建筑和雕塑,就是一座唐代文化的纪念碑。
碑上记载的,远不止文化本身,还有对其形成产生影响作用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对外交流、佛教历史。
因此,这宗遗产的完好存在,显得特别珍贵,称其为“世间瑰宝”。
2.山西应县木塔目前世界上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佛塔,一座相当于现代20多层楼高的建筑,却屹立至今950多年之久,这就是山西应县木塔的传奇之处。
随着人们对木塔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它又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奇呢?中国古建筑的瑰宝,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应县木塔屹立近千年不倒。
浓厚的文化底蕴,鲜活的历史画卷,应县木塔是一座五彩纷呈的艺术博物馆。
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应县佛宫寺内,原名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
木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1056年),距今已有95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现存最高、最古老的纯木结构佛塔。
木塔因其高超的建筑技术和精湛的艺术价值,被誉为天下奇观。
山西省应县木塔景区讲解员孙文英:木塔上面的材料大部分是落叶松,也有少量的榆木,全塔用料1万多立方米,材料是本地的,距此地不远处有一大片原始森林,叫黄花梁,砍尽黄花松,建起了释迦塔。
木塔高67.31米,约相当于现在20层楼房的高度,总重7000余吨,塔身为楼阁式建筑,平面八角。
木结构建筑的特点木结构按连接方式和截面形状分为齿连接的原木或方木结构,裂环、齿板或钉连接的板材结构和胶合木结构。
齿连接的原木或方木结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地制造的结构。
加工简便,发展最早,应用也最广。
在中国应用最多的也是这种结构形式。
原木或带髓心的方木在干燥过程中,多发生顺纹开裂。
当裂缝与桁架受拉下弦连接处受剪面重合时,将降低木结构的安全度,甚至导致破坏。
故在采用原木或方木结构时,应采取可靠措施,尽量减少裂缝对结构的不利影响。
原木和方木截面较大,干燥费时,所以制作时只能采用截面内外平均含水率不大于25%的半干材。
半干材在安装后逐渐干燥到与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平衡时,将产生横纹干缩,并在节点处产生的横纹或斜纹承压变形偏大,再由于齿连接手工操作的偏差,致使原木或方木结构的变形较大。
原木或方木桁架的下弦除了开裂的影响之外,还常因所供应的木材质量偏低,难以选得符合受拉构件材质标准的木材。
为了保证原木或方木结构的安全可靠,在中国大量推广应用钢材作下弦和拉杆的钢木桁架。
以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结构的刚度,减小了变形。
裂环、齿板或钉连接的板材结构由厚度在10厘米以内的木板组成的结构。
木板厚度小,能在短期内干燥,结构的变形较小,且木板又无完整的年轮,在干燥过程中切向和径向收缩率不一致所引起的翘曲可用加压的方法控制;干燥不均匀引起的内应力很小,即使产生裂缝,因开裂程度轻微,不影响结构的安全。
裂环连接的板材结构裂环能传递较大的内力,既能用于节点连接,又能用于接头的连接;裂环能标准化生产,环槽可用机具开凿,可使木结构的制作进入工业化生产。
裂环通过环槽承压和连接靠木材受剪传力,其安全度受脆性破坏的木材抗剪强度控制。
裂环安装后处于隐蔽状态,不易检查。
因此被齿板逐渐取代。
齿板连接的板材结构冲压而成的齿板用油压机直接压入木材,制造简便,与裂环连接相比,具有较高的紧密性,减小了结构的变形,且便于检查。
齿板通过众多的齿分散承压传力,有很好的韧性,比裂环连接可靠。
国外多将齿板应用于桁架节点和接头的连接。
钉连接的板材结构多在工地制造,由于加工方便,可以制成弧形桁架等合理的结构形式,在苏联应用较多。
中国曾用于体育馆、仓库等跨度较大的屋盖结构。
由于钉连接的后期变形较大,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胶合木结构包括层板胶合结构和胶合板结构。
由于胶合木结构能较好地利用木材的优点和克服其缺点,使木材在结构中的应用更为合理,所以在一些技术发达的国家得到较大的发展,而成为木结构的主要形式。
多用于大跨度的房屋。
美国相继建成直径为153米、162米及208米的胶合木圆顶。
此外,将木材旋切成3~10毫米厚的单板,木纹相互平行层叠热压胶合成30~50毫米厚的板材称为密层胶合木,可用以制成各种构件或结构。
密层胶合木的问世使胶合木结构的应用达到新的高度。
如建于1976年跨度为122米的密层胶合木筒拱,用于美国爱达荷州立大学足球场的屋盖,上、下翼缘采用由16层单板胶合厚度为45毫米的密层胶合木。
图为在吊装筒拱。
木结构艺术的造型美中国建筑艺术(Chinese architecture),即中国建筑中具有审美价值的特征形式和风格。
自先秦至19世纪中叶以前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的体系,2000多年间风格变化不大,通称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社会性质的改变,外国建筑,特别是西方建筑的大量输入,中国建筑与世界建筑有了较多的接触和交流,建筑风格发生了急剧变化,通称为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
一般来说,中国建筑包括官式建筑与民间建筑两大类。
官式建筑在明清时代又分“大式”与“小式”两种。
大式建筑包括历代皇家宫苑、陵寝,以及敕建的佛寺、道观、坛庙中有斗拱的建筑;小式建筑则没有斗拱,一般用于园林中或较次要的建筑中。
民间建筑,除了散落在各地的风格迥异的民居建筑,如士绅商贾的宅院、祠堂、会馆之外,也包括一些地方性庙宇。
此外,还有一些不能简单归类的建筑物,具有中国建筑艺术特色的屋瓦檐柱如历代建造的佛塔、桥梁、城台、城市中心的鼓楼、钟楼、市楼等,也都属于中国建筑的范畴。
中国建筑不仅包括中国历代遗留下来的有重要文物与艺术价值的构筑,也包括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历史上建造的具有各自风格的传统建筑。
古代中国建筑的历史遗存,覆盖了数千年的中国历史,如汉代的石阙、石墓室;南北朝的石窟寺、砖构佛塔;唐代的砖石塔与木构佛殿等等。
唐末以来的地面遗存中,砖构、石构与木构建筑保存的很多。
明清时代的遗构中,更是完整地保存了大量宫殿、园林、寺庙、陵寝与民居建筑群。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建筑发展演化的历史。
同时,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藏族的堡寨与喇嘛塔,维吾尔族的土坯建筑,蒙古族的毡帐建筑,西南少数民族的竹楼、木造吊脚楼,都是具有地方与民族特色的中国建筑的一部木结构建筑主要是指由木材为主建造的公共建筑、住宅建筑、景观建筑和其他构筑物等。
它是建筑中极为重要的部分,由于近几十年来国内此领域发展的滞后,新型的木结构建筑没有被人们广泛认知,在此,笔者就有关木结构建筑国内外现状,木结构建筑在我国应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以及木结构建筑发展前景进行简述。
木结构建筑的发展1. 木结构建筑基本状况木结构建筑以其建造容易、环境友好、冬暖夏凉、节能环保、低碳绿色、贴近自然等诸多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因其使用的木材强重比高、性能独特、又是可再生资源,且能反复利用,因此木结构建筑被人们称之为人类的未来之家。
1.1 木结构建筑发展简史木材在建筑中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最古老原始的建筑就是由木材建造而成,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木结构建筑至今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皆有存在。
最早的古木建筑可追溯到西汉时期,我国就基本上形成了用榫卯连接梁柱的框架体系,一直到唐代,特别是到了宋、元时期,建筑上统一了做法,如李诫著《营造法式》,明、清时期,又有《园冶》、《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经数千年几十代人的努力,造就了我国古木建筑的辉煌成就,不愧中华民族瑰宝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独竖一帜,丰富了人类的文明史。
1.2 国外木结构建筑现状在亚洲的日本,欧洲的芬兰、瑞典,北美的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在民居建筑中已普遍推广了现代木结构住宅,已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无论是建筑风格、结构体系、营造方式均有各自特色,是目前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先进代表。
日本近年来在新建住宅中,木结构住宅所占比例基本在45%左右;在北欧的芬兰、瑞典,90%的民居住宅为1~2层的木结构建筑;在北美,80%的人居住在木结构住宅里,独立式小住宅占主导地位。
德国设有生态住宅研究所、门窗研究所和设计院,专门从事生态材料建造住宅的研究和设计,并已建造了各式各样的建筑群。
日本、美国的加州、我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将木结构建筑作为防震、抗震的重要措施,这是因为在近几年日本所发生的地震中,轻型木结构住宅几乎没有倒塌的案例。
从日本木结构住宅类型来看,梁柱式木结构仍占绝对比例,吸收了中国古木结构的精髓,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个性。
在这些林业发达国家中,各种新型材料、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建筑科技水平已相对成熟,除了建造一些新颖别致的木质别墅外,木结构还向公共建筑、多层和高层混合结构建筑方向发展。
1.3 国内木结构建筑现状建国后,我国木桁架等木结构由传统的设计与人工制作,逐步进入到现代胶合木结构的设计与机械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