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亲子鉴定的四大手段
古代认亲最可靠的方法
![古代认亲最可靠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1844ff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94.png)
古代认亲最可靠的方法
在古代,认亲最可靠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滴血验亲法和查情法。
滴血验亲法是通过将两个人的血液滴入同一碗水中,观察是否相合来判断是否存在亲子关系。
这种方法在明清时期的刑侦类书籍中经常出现,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如果子女和父母某一方的血型相同,那么血滴就会融合,不会产生凝聚。
然而,因为现在知道血型一共有四种,相同血型的人非常多,所以这种方法的可靠性很差。
查情法是基于人们相信父母与孩子之间有一种天生心灵感应的观点。
这个方法的产生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古代有一户人家丢了孩子,最后在另外一户人家找到了孩子,但两家争执不下,都认定孩子是自己的,最终闹到衙门。
这种情感的流露只有在十分危急的时候才会流露出来,所以这种情感是真实且可信的。
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现代的科学认亲方式更加准确和可靠,如DNA检测等。
历史趣谈毫无科学依据 古代的滴血认亲有几种方法
![历史趣谈毫无科学依据 古代的滴血认亲有几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b05cb076bd97f192279e92c.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毫无科学依据古代的滴血认亲有几种方法
导语:“滴血认亲”,我们在古装电视剧、电影中,常见这个桥段,用于亲子认定。
然而它却是靠不住的,无科学依据的,我们来看看古代是怎么做的。
...
“滴血认亲”,我们在古装电视剧、电影中,常见这个桥段,用于亲子认定。
然而它却是靠不住的,无科学依据的,我们来看看古代是怎么做的。
滴血认亲,古时有两种方法,一个是滴骨法,另一个是合血法。
滴骨法即把活人血滴在死人骨头上,看能否渗透进去,如果渗进去就代表两者有血缘关系,如父母子女兄弟等相近关系;合血法,即用两个正常人的血滴进一个容器里,看能否融合凝为一体,如果凝聚代表有着父子兄弟等关系。
在现代社会里,大家都知道,这两种方法都不可信,无论是滴骨,还是合血,都是不可行的鉴别手段。
尤其是合血,只要时间长一点,任何人的血都会凝固一体;而滴骨法,死人白骨也是会随着时间而慢慢腐朽,就像平坦的沙地表面漏水一个道理,这时候,你滴谁的血,哪怕是水,都渗的进去!
然而古代人,却对滴血认亲的方法深信不疑,上至皇亲贵胄,下至贫贱奴隶,当需要鉴定亲子关系时,皆用。
这事,古书记载很多,如《洗冤集录》记载:检滴骨亲法,谓如:某甲是父或母,有骸骨在,某乙来认亲生男或女何以验之?试令某乙就身刺一两点血,滴骸骨上,是亲生,则血沁入骨内,否则不入。
俗云“滴骨亲”,盖谓此也。
又如谢承《会稽先贤传》中说,陈业的哥哥渡海殒命,同船死了五六十人,尸身消烂不可辨,陈业仰天泣曰“吾闻亲者血气相通”于是滴骨,血立即沁入。
其他家属也效法,都找到了自以为是的亲人……人人恸哭,悲声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古代的亲子鉴定法滴血认亲是如何进行的
![历史趣谈古代的亲子鉴定法滴血认亲是如何进行的](https://img.taocdn.com/s3/m/383f30317375a417866f8f23.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古代的亲子鉴定法滴血认亲是如何进行的
导语:亲子鉴定顾名思义是指通过血型或DNA测试等鉴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缘关系。
如果父母血液、毛发、唾液、口腔细胞及骨头等不存可以做亲缘鉴定
亲子鉴定顾名思义是指通过血型或DNA测试等鉴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缘关系。
如果父母血液、毛发、唾液、口腔细胞及骨头等不存可以做亲缘鉴定。
但是,这个亲子鉴定只能用与现代社会,是个高科技的东西,但是,如果古代做亲子鉴定的话要怎么办呢?古代又没有现代的科技,别急别急,其实古代人也是挺聪明的,现在,请跟小编一起回到古代看看古代的亲子鉴定法滴血认亲是如何的吧。
古的代亲子鉴定法:论滴血认亲是如何进行的?
亲子关系的判定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是一个难题,这两个例子都是设法观察父母对孩子的真情得到解决的,可以说是一种查情法。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出现了比这种察情法更有价值的方法——滴骨验亲法。
古代“滴血认亲”的方法,分为两种:一种叫滴骨法,另一种叫合血法。
滴骨法早在三国时期就有实例记载,是指将活人的血滴在死人的骨头上,观察是否渗入,如能渗入则表示有父母子女兄弟等血统关系;合血法,大约出现在明代,是指双方都是活人时,将两人刺出的血滴在器皿内,看是否凝为一体,如凝为一体就说明存在亲子兄弟关系。
犹太国王所罗门以善于断案闻名。
《圣经》中记载,有两个妓女争说一个男孩子是自己的,僵持不下时,所罗门下令把孩子杀掉,谁也别要了。
这时有一妇人哭道别杀孩子,留下他,她愿意自己死,于是所罗门就把孩子判给了她。
因为真正爱这个男孩的人绝对是不忍心将自己的儿子劈开的。
生活常识分享。
亲子鉴定方法的演变
![亲子鉴定方法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1c2ac19a71fe910ef12df85e.png)
亲子鉴定方法的演变【导读】在以前,亲子鉴定只是运用于刑事案件方面。
后来,随着时代的变化,亲子鉴定技术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庭了。
亲子鉴定,就是利用遗传学、生物学等,从双方的外在形态构造方面,分析遗传特征,判断双方是否具有亲子关系。
古代的鉴定方法:1.外貌对比“你家的宝宝长得跟你真像。
”在遗传学中,如果双方确实存在亲子关系,那么双方在外貌形态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只不过有些相似度高一点,有些相似度低而已。
这种方法是最常见的方法,但是科学依据不强,只能供大家做一个参考。
2.滴血认亲相信大家对这种方法并不陌生,在电视中也经常看到过。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利用双方的血液,看能否相融。
相融即为亲生,反之则不是亲生。
不过现代科学证明这种方法并没有科学依据,因为即使是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人的血液也很有可能相融。
3.滴骨验亲把血液滴在死者的骨头上,如果血液能深入骨头,那么判断为有血缘关系,反之则没有。
这种方法同样没有科学依据。
现代的亲子鉴定方法:DNA亲子鉴定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也是准确度最高的亲子鉴定方法。
而且做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可以采集的样本也很多,血液、毛发、口腔细胞都可以,因此它的受欢迎程度也很高。
原理是什么?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人的音容相貌可能会发生改变,但是一个人的染色体数量是一辈子都不会发生变化的。
正常情况下,人只有23对染色,每一对都有两条,也就是46条染色体。
这46条基因全部来自于亲生父母。
只要截取染色体的一小部分,通过对一定数量的DNA做位点检测,如果位点吻合即为亲生,如果有3个以上位点不吻合,就可以排除亲生关系。
当然了,如果有3个以内的位点不匹配,就有可能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只要多选择几段做检测就可以了。
古代亲子鉴定方法
![古代亲子鉴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faf0a4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0.png)
古代亲子鉴定方法在古代,由于缺乏现代科技手段,亲子鉴定并不像现在这样简单容易。
然而,古人们也有一些独特的方法来确认孩子的亲缘关系。
本文将介绍几种古代亲子鉴定方法。
1. 产后观察法产后观察法是一种最古老的亲子鉴定方法。
在古代,一般会将新生儿放在母亲的怀里,观察两者之间的互动。
如果母亲能够正确地辨认自己的孩子,那么就可以确认孩子的亲缘关系。
然而,这种方法并不完全可靠。
有些母亲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辨认自己的孩子,或者孩子的外貌和父母相差太远,无法通过外貌来确认亲缘关系。
2. 婴儿尿液鉴定法在唐代,有一种叫做“尿相法”的亲子鉴定方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比较婴儿的尿液和父母的尿液来确认亲缘关系。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父母和孩子的尿液分别放在瓶子里,然后将瓶子摇晃混合。
如果父母和孩子的尿液能够相互识别,那么就可以确认孩子的亲缘关系。
然而,这种方法也有一定局限性。
尿液中的成分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饮食、药物等,可能会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乳房鉴定法在古代,还有一种叫做“乳房相”的亲子鉴定方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比较母亲和孩子的乳房来确认亲缘关系。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母亲和孩子的乳房放在一起比较。
如果孩子的乳房和母亲的乳房相似,那么就可以确认孩子的亲缘关系。
然而,这种方法也有一定局限性。
孩子的乳房可能会受到环境、饮食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与母亲的乳房有所不同。
4. 血缘关系鉴定法在明清时期,有一种叫做“族谱法”的亲子鉴定方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比较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来确认亲缘关系。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家族成员的名字、出生日期、祖先姓名等信息记录在一张族谱上。
通过比较族谱上的信息,可以确认家族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
这种方法虽然比较可靠,但是需要有完整的家族族谱才能进行鉴定。
如果家族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不清楚或者缺乏记录,就无法进行鉴定。
总结古代亲子鉴定方法虽然比较原始,但是也有一定的可靠性。
这些方法虽然在现代科技手段的帮助下已经逐渐被取代,但是它们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依然值得我们探究和了解。
亲子鉴定的若干方法
![亲子鉴定的若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0cbb0f0998fcc22bdd10d06.png)
亲子鉴定的若干方法古语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人对于后代关心甚重,尤其对于中国人。
自然而然的,对于有无子女,子女是否是自己的这些问题也就尤为看重!这也是古代女子将贞洁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潜在理由了。
那么,关于亲子鉴定的方法,你都知道哪些呢?亲子鉴定的若干方法1、合血法合血法,大约出现在明代,是指双方都是活人时,将两人刺出的血滴在器皿内,看是否凝为一体,如凝为一体就说明存在亲子兄弟关系。
在古代,滴血认亲是通俗且准确的方法,至少在清朝以前,大众普遍接受这种方法。
2、滴骨法滴骨法,三国时期即有实例记载,是指将活人的血滴在死人的骨头上,观察是否渗入,如能渗入则示有父母子女兄弟等血统关系。
据史书《梁书·列传第四十九》(卷第55)记载:“然犹无以自信,闻俗说以生者血沥死者骨,渗,即为父子。
综乃私发齐东昏墓,出骨,沥臂血试之。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究竟有无科学根据呢?核子基因旗下司法鉴定所的专家指出,滴骨验亲和合血法,按现代法医学理论分析,都缺乏科学依据。
骨骼无论保存在露天地,还是埋藏在泥土中,经过较长时间,一般情况下软组织都会经过腐败完全溶解消失,毛发、指(趾)甲脱落,最后仅剩下白骨化骨骼。
白骨化了的骨骼,表层常腐蚀发酥,滴注任何人的血液都会浸入。
而如果骨骼未干枯,结构完整、表面还存有软组织时,滴注任何人的血液都不会发生浸入的现象。
对于活体,如果将几个人的血液共同滴注入同一器皿,不久都会凝合为一,不必尽系骨肉至亲。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这个亲子鉴定的方法是不断地推陈出新的,后面又相继出现了血型测试、染色体多态性鉴定、DNA鉴定。
当然了,这个亲子鉴定技术的准确率也是大大的提高了!DNA亲子鉴定,否定亲子关系的准确率几近100%,肯定亲子关系的准确率可达到99.99%,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准确、••••最科学的亲子鉴定方法。
••••。
土方子做亲子鉴定,亲子鉴定最简单方法
![土方子做亲子鉴定,亲子鉴定最简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0876326a8114431b90dd8cd.png)
土方子做亲子鉴定,亲子鉴定最简单方法那些古代常用的亲子鉴定方法在古代的时候,甚至于现在的农村总会出现很多怀疑父子或者父女关系的情况,因此亲子鉴定土方法就经常被用到了。
正如我们在电视剧或者电影中看到的那样,滴血认亲,滴骨认亲,对比外貌都是经常使用的方法,然而根据实验证明这些方法却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那么这些方法都是怎样操作的呢?他们各自又有哪些特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第一种:外貌对比法,由于亲子遗传的原因,父子,母子,父女,母女,兄弟姐妹之间的长相,肤色等一般都会有一些相似或者相同的地方,通过外貌长相及特点的对比来确定亲子关系恐怕就是最原始并且最常见的方法了,这种方法在古代以及现在的农村都经常被使用,但这样方法只是一种古人的猜测,仅仅只能作为一种参考,不能轻易使用,不然经常会误事。
亲子鉴定方法实际操作第二种:滴骨验亲,滴骨验亲法就是将活着的人的血液滴在死人的骨头上面,若血液能渗入骨头则断定生者与死者有血源关系,反之就没有血缘关系。
三国时期的吴国人谢承所撰的《会稽先贤传》就记载着以弟血滴兄骨骸之上认领兄长尸骨的事例,在宋代的时候,著名法医学家宋慈将滴骨验亲法收入《洗冤集录》中。
但是从现代的科学方法来看,这种方法并不科学,但它开创了用血型鉴别血源关系的先河。
第三种:滴血验亲,滴血验亲法又称合血验亲法,就是将小孩的血与大人的血液滴在水中,如果能融合在一起,就是父母亲生的,否则就不是亲生的。
电视剧《甄嬛传》中就讲到过这种方法,并且它曾经在中国古代的法医著作里被记载过,用现在的技术看来,这种方法没有科学依据,亲子关系的血液不一定能融合,而非亲子关系的血倒有可能融合。
小编很遗憾地告诉你,这么简单粗暴的亲子鉴定方法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因为有亲子关系的血液不一定能够融合,而没有亲子关系的血液倒有可能融合。
最准确的亲子鉴定方法:DNA亲子鉴定自1900年科学家发现ABO血型以后,从事法医物证的学者们都曾经试图通过ABO等血型系统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筛查排除,或者对亲缘关系进行排除。
古代亲子鉴定的最佳方法
![古代亲子鉴定的最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fdd7d88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6b.png)
古代亲子鉴定的最佳方法说到古代亲子鉴定,嘿,那可真是一桩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啊!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有趣又充满智慧的古代方法,看看我们的祖先是怎么“验证血缘”的。
首先,古代人可不像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他们没有DNA检测,也没有什么基因测序,咱们今天用得上这些高科技,他们只好动动脑筋,想了不少花招。
1. 观相法1.1 面相判断古人相信,人的面相能够透露很多信息。
你看,若是个孩子长得眉清目秀,跟爹似的,那八成就是亲生的!他们会细细观察孩子的五官,看看是不是和父亲有那么一丝丝相像。
就像是有些老话说的,“父如山,子如松”,这意思就是孩子和父亲长得像,像两颗同根的树,风一吹,都是同一个方向。
这种方法虽然听起来很玄,但在古代可谓是家喻户晓。
1.2 手掌之谜再说说手掌,古人还有个特别的法子,叫做“手相鉴定”。
有些老百姓甚至相信,父母的手相和孩子的手掌也会有某种联系。
你瞧,若是孩子的手掌里有个特别的纹路,跟老爸的手一模一样,那就更是“亲生无疑”了!听起来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就像是每个人的手都是一张身份证,藏着秘密等着你去解读。
2. 亲子试验2.1 过河试探说到亲子试验,古人还挺会玩的。
有个特别的故事,说的是一个爸爸为了验证孩子是不是亲生的,居然把孩子放到河里,让他自己游过去。
若是游得过,那肯定是亲生的,毕竟血浓于水嘛;若是游不过,嘿,那就得仔细考虑一下了。
这种方法听上去有点残忍,但在古代可算是一种“考验”,也是希望孩子能在艰难中成长,真是寓意深远。
2.2 小白鼠的奇迹还有一个更加神奇的试验,就是用小动物来鉴定。
古人觉得,母亲的气息会影响到她的孩子,所以就找来一些小白鼠或者小鸟,看看它们的行为是否与母亲相似。
若是它们特别亲近母亲,表现得很温顺,那就表示“这绝对是她的孩子”。
这想法虽然有点偏执,但不得不说,古人的创造力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啊。
3. 祭祖法3.1 先祖显灵当然,咱们不能忘了古人还有一招,就是祭祖法。
古代人信鬼神,觉得祖宗的灵魂能给他们指点迷津。
古代如何鉴定亲子.
![古代如何鉴定亲子.](https://img.taocdn.com/s3/m/7d26ce4b9e31433238689310.png)
古代如何鉴定亲子2019-01-01在古代是如何亲子关系的呢,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4个关于古代鉴定亲子的手段,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手段一“亲情法”—凭借测试情感反应探求真情现代常上演的“夺子大战”,在古代亦常发生,。
由于没有DNA这类高科技鉴定手段,要想弄清孩子的血缘关系颇为困难,但古人也有自己的办法,常从“人之常情”中寻找蛛丝马迹。
西汉时,颍川(今河南禹州市)有个大户人家,兄弟二人住在一起,兄弟俩的媳妇都怀了身孕。
哥哥的媳妇流产了,却隐瞒了实情,将弟媳妇生的男孩子抢为己有。
官司打了三年,也无法决断。
此事原见于东汉应劭的《风俗通》。
曾任过汉宣帝丞相的黄霸听说后,决定进行亲子鉴定。
其方法是,叫人把孩子抱到大堂上来,让妯娌俩抢孩子,谁抢到归谁。
嫂子用力抢孩子,弟媳则怕弄伤孩子,表情悲伤。
见到此景,黄霸作出了鉴定结论:孩子系弟媳妇所生。
黄霸的理由很简单,“汝贪家财,固欲得儿,宁虑或有所伤乎?”这种从伦理、亲情角度进行亲子鉴定的方法,一直为后世司法官员所采用。
如北魏年间,李崇任扬州(治所在睢阳)刺史时,也曾使用过类似方法,判断“争子案”。
《北史·李崇传》记载,当时,一位叫苟泰的人丢了3岁大的儿子,后在叫赵奉伯的人家里发现了孩子。
但两家都说孩子是自己的,都有邻居可以,郡县无法定案。
李崇接案后,将小孩与两家隔离几天,之后突然派差员到两家报信,称孩子暴病而死,让领回去埋葬。
苟泰听说后,悲痛不已,赵奉伯却一点也不悲痛,只是感叹一番。
就此,李崇鉴定孩子是苟泰的,“遂以儿还泰”。
此事曾被后晋和氏父子所编的《疑狱集》收录,成为古代司法亲子鉴定的经典案例之一。
手段二“常理法”—在常识常理中发现是与非“不合常情”,是亲情法亲子鉴定的主要“理论基础”,在古代的亲子鉴定案处理中,与之相对应的“不合常理”,则是古代亲子鉴定的又一司法手段。
北宋时,李南公任长沙县知县,有个寡妇带着儿子改嫁。
古代亲子鉴定方法
![古代亲子鉴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a5eb10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b5.png)
古代亲子鉴定方法亲子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之一,而亲子鉴定则是确认亲子关系的重要手段。
在古代,人们并没有现代科技的帮助,因此他们采用了一些特殊的方法来进行亲子鉴定。
本文将从古代亲子鉴定的历史、方法以及现代亲子鉴定技术的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古代亲子鉴定的历史古代亲子鉴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在《周礼》中,就有关于亲子鉴定的规定。
据《周礼》记载,周代鉴定亲子关系的方法是通过婚姻仪式中的玉器来确定亲子关系。
如果婚姻仪式中的玉器可以相互拼合,则证明两人的亲子关系成立。
这种方法在古代被广泛采用,直到唐代才逐渐被淘汰。
除了中国,古代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自己的亲子鉴定方法。
例如,古埃及的亲子鉴定方法是通过查看遗传特征来确定亲子关系。
古希腊则采用了类似于现代DNA鉴定的方法,通过比较毛发、血液等生物材料来判断亲子关系的真伪。
二、古代亲子鉴定的方法1. 玉器拼合法玉器拼合法是中国古代鉴定亲子关系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父亲和孩子各持有一块玉器,如果两块玉器可以拼合在一起,则证明两人是亲子关系。
这种方法的实施依赖于玉器的质量和形状,因此并不十分准确。
2. 考验血缘法考验血缘法是古代亲子鉴定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通过检验父亲和孩子的血液,来判断两者之间的亲子关系。
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古代人们并不了解血液的成分和结构,因此无法对血液进行准确的鉴定。
3. 考验相貌法考验相貌法是古代亲子鉴定中最为普及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通过比较父亲和孩子的相貌特征,来判断两者之间的亲子关系。
这种方法在古代被广泛采用,但由于相貌的遗传规律并不确定,因此并不十分准确。
三、现代亲子鉴定技术的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亲子鉴定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现代亲子鉴定技术主要分为DNA鉴定和血型鉴定两种。
1. DNA鉴定DNA鉴定是目前最为准确的亲子鉴定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比较父母和孩子的DNA序列,来判断两者之间的亲子关系。
亲子鉴定的土方法
![亲子鉴定的土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1ef763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e0.png)
亲子鉴定的土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对于性别关系的开放和伦理的轻视,导致很多夫妻担心孩子并不是自己亲生的,而这种事情也确实是存在的。
一般情况下都是父亲怀疑孩子不是自己亲生的,还有怀孕后的女性,在怀孕之前不止于一个人发生过关系,为了弄清楚谁是孩子的亲生父亲,也会做亲子鉴定。
其实不只是现代,在封建的古代也是需要进行亲子鉴定的,但那个时候没有基因检测的技术,古代的人是怎么做亲子鉴定的呢?今天就跟大家介绍一些古代的比较原始的亲子鉴定的方法。
1. 外貌。
观察外貌无疑是最简单和最直接的方法了,因为一般来说,孩子的外貌不是和父亲相识,就是和母亲相似,有兄弟姐妹的话,那么兄弟姐妹的长相,也是有相似之处的,比较外貌和特征是一种非常原始的血缘关系推测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只是一种判断,只能作为参考,准确性是不能保证的。
不仅是古代,即使是现在也有很多家长会,由于孩子长得一点都不像自己而怀疑血缘关系。
2. 滴血认亲。
很多古代电视剧都会出现滴血认亲的情节,将孩子与父亲的血液滴到一个碗里,如果能够相容,那么他们就是有血缘关系的。
这种认亲的方法,在宋代的法医著作中曾经有过记载,但事实上这种方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即使是亲子关系,血液也可能不能融合,而非亲子关系的血液却有可能融合。
这样一想,由于这种方法来检测的血缘关系,是不是造成了很多冤假错案呢?滴骨认亲。
滴血验亲我们听得比较多,滴骨认亲大家了解的应该就比较少了,滴骨验亲就是将生者的血液滴到死人的骸骨上,如果能够渗透到骨头里,则证明这两者有血缘关系,否则就没有血缘关系。
三国时期的吴人谢成撰写的《会稽先贤传》记载过这种案例,宋代法医宋慈也将这种辨亲的方法收集到《洗冤集录》里。
不过从目前的观点上看,这种方法并不科学,但是这种方法却开创了用血型鉴别血缘关系的先例,所以说古人还是非常有智慧的。
古代亲子鉴定的四种方法
![古代亲子鉴定的四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83fb42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1c.png)
古代亲子鉴定的四种方法在现代,我们都了解一些关于亲子的鉴定方法,那么大家有了解过古代的亲子鉴定方法吗?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分享有关古代亲子鉴定的四种方法,欢迎大家来阅读!亲情法凭借测试情感反应探求真情现代常上演的“夺子大战”,在古代亦常发生,。
由于没有DNA 这类高科技鉴定手段,要想弄清孩子的血缘关系颇为困难,但古人也有自己的办法,常从“人之常情”中寻找蛛丝马迹。
西汉时,颍川(今河南禹州市)有个大户人家,兄弟二人住在一起,兄弟俩的媳妇都怀了身孕。
哥哥的媳妇流产了,却隐瞒了实情,将弟媳妇生的男孩子抢为己有。
官司打了三年,也无法决断。
此事原见于东汉应劭的《风俗通》。
曾任过汉宣帝丞相的黄霸听说后,决定进行亲子鉴定。
其方法是,叫人把孩子抱到大堂上来,让妯娌俩抢孩子,谁抢到归谁。
嫂子用力抢孩子,弟媳则怕弄伤孩子,表情悲伤。
见到此景,黄霸作出了鉴定结论:孩子系弟媳妇所生。
黄霸的理由很简单,“汝贪家财,固欲得儿,宁虑或有所伤乎?”这种从伦理、亲情角度进行亲子鉴定的方法,一直为后世司法官员所采用。
如北魏年间,李崇任扬州(治所在睢阳)刺史时,也曾使用过类似方法,判断“争子案”。
《北史·李崇传》记载,当时,一位叫苟泰的人丢了3岁大的儿子,后在叫赵奉伯的人家里发现了孩子。
但两家都说孩子是自己的,都有邻居可以证明,郡县无法定案。
李崇接案后,将小孩与两家隔离几天,之后突然派差员到两家报信,称孩子暴病而死,让领回去埋葬。
苟泰听说后,悲痛不已,赵奉伯却一点也不悲痛,只是感叹一番。
就此,李崇鉴定孩子是苟泰的,“遂以儿还泰”。
此事曾被后晋和氏父子所编的《疑狱集》收录,成为古代司法亲子鉴定的经典案例之一。
点评黄霸和李崇是古代有名的断案高手,他们所使用的亲子鉴定方法,可以归纳为“亲情法”,“不合常情”往往成为亲子鉴定时最关键的判断依据之一。
亲情法在古代司法鉴定中常被使用,但有时也行不通。
如,若黄霸所断案中,妯娌俩都怕弄伤孩子怎么办?同样的,李崇所断案中如果苟、赵两家都为孩子暴死而悲痛,如何决断?事实上,黄霸本人当年便遇到一桩无从下手的亲子鉴定案。
古代亲子鉴定方法
![古代亲子鉴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e121ac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2.png)
古代亲子鉴定方法亲子鉴定是现代科技的产物,通过DNA分析技术可以确定亲子关系。
然而在古代,亲子鉴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古代人们通过一些奇特的方法来判断亲子关系,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古代亲子鉴定方法。
1. 面相相似法古代人们相信,面相相似可以证明亲子关系。
如果父母与孩子面相相似,那么就可以确定他们的亲子关系。
这种方法虽然不科学,但在古代却是一种常见的亲子鉴定方法。
2. 乳房相似法在古代,乳房的形状和大小也被认为可以证明亲子关系。
如果母亲和孩子的乳房相似,那么就可以确定他们的亲子关系。
这种方法虽然也不科学,但在古代却是一种常见的亲子鉴定方法。
3. 血缘关系法在古代,人们相信血缘关系可以证明亲子关系。
如果父母和孩子的血液类型相同,那么就可以确定他们的亲子关系。
这种方法虽然比前两种方法更科学,但也存在误差,因为血型相同的人并不一定是亲子关系。
4. 婴儿认亲法在古代,人们相信婴儿可以认出自己的亲生父母。
如果一个婴儿在面对多个人时,能够认出自己的亲生父母,那么就可以确定他们的亲子关系。
这种方法虽然也存在误差,但是在古代却是一种常见的亲子鉴定方法。
5. 婴儿头发法在古代,人们相信婴儿的头发可以证明亲子关系。
如果父母和孩子的头发颜色相似,那么就可以确定他们的亲子关系。
这种方法虽然也不科学,但在古代却是一种常见的亲子鉴定方法。
总结古代亲子鉴定方法虽然不科学,但是在当时却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亲子鉴定变得更加准确和简便。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亲子关系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希望我们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准确地确定亲子关系,保护家庭的和谐和稳定。
古代讲的滴血认亲
![古代讲的滴血认亲](https://img.taocdn.com/s3/m/c58f8156f01dc281e53af05b.png)
古代讲的滴血认亲,就是小孩的血跟大人的血如能够溶在一块,就是父母亲生的,否则就不是。
据了解,我国宋代的法医著作里面就记载了古老的亲子认定办法,进入现代社会,滴血认亲这个老办法肯定用不上了。
提起亲子鉴定,很多人会想到古代小说上常常提到的滴血认亲。
其实这种方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而在这种鉴定过程中,亲子关系的血液不一定能融合,而不是亲子关系的血液常常能融合。
“亲子鉴定”古已有之,最早出现于三国时代。
其方式是“滴血认亲”,认为“血相溶者即为亲”。
《南史》记载着南朝梁武帝萧衍之子萧综滴骨认亲的故事:萧综的母亲吴淑媛原来是齐宫东昏候的妃子,因其貌美又有才学,被武帝看中,入宫后七月即生下萧综,宫中都怀疑非武帝亲生,萧综长大以后,去盗掘东昏候的坟墓,刨出尸骨,用自己的血液滴在尸骨上,见其果真能渗入尸骨中,萧综半信半疑,后又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用自己的血在儿子的尸骨进行试验,血液仍能渗入骨中;于是深信不疑。
后来萧综投奔北魏,改名萧缵,并表示要为东昏候服丧三年。
萧综是否为东昏候的亲生子,不再重要,现更已无法考证。
但滴血认亲的不科学性,已为人之公认。
滴骨认亲不科学《洗冤集录》:检滴骨亲法,谓如:某甲是父或母,有骸骨在,某乙来认亲生男或女何以验之?试令某乙就身刺一两点血,滴骸骨上,是亲生,则血沁入骨内,否则不入。
俗云“滴骨亲”,盖谓此也。
剧情:玉娘的丈夫被人杀死。
宋慈查出真相,玉娘的父亲和魁就是元凶,原来和魁并不是玉娘的亲生父亲。
在公堂上,宋慈找来玉娘亲生父亲的骸骨,以滴骨法检验。
玉娘刺破手指,指血很快渗入骸骨中,确认玉娘与死者有血缘关系。
这种“滴血认亲”的鉴定方式没有科学依据。
无论是不是有血缘关系,血液滴在骨骼上都不会渗入。
古代的滴血认亲是传说。
到目前为止,血缘关系的准确认定还只能通过DNA鉴定。
滴血认亲不科学观众熟悉的“李府连环案”是《大宋提刑官》中很精彩的一段,宋提刑运用“滴血认亲”的方法验证出了和魁父女并无血缘之亲的事实,进而破获了李府连环案使和魁伏法。
滴血认亲——我国古代的亲子鉴定
![滴血认亲——我国古代的亲子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5d526c9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9.png)
滴血认亲——我国古代的亲子鉴定第一篇:滴血认亲——我国古代的亲子鉴定滴血认亲——我国古代的亲子鉴定是指应用医学和人类学的方法检测遗传标记,并依据遗传学理论进行分析,从而对被检者之间是否存在生物学亲子关系所作的科学判定。
现代的亲子鉴定最常采用的和比较准确的方法,是血型鉴定和DNA基因鉴定,肯定生物学亲子关系的准确率在99.99%以上,否定生物学亲子关系的准确率则更高,几近100%。
亲子鉴定在我国自古有之,古人就有“滴血验亲”的说法,如将血滴入死者的骸骨中,如果血很快渗入骸骨中,那就是一家人,又如将血滴在水盆之中,以血是否相融来认定亲子关系。
其实这只是一种不科学的、极粗糙的鉴别方法,肯定的准确率只有60%左右,否定的准确率稍高一些。
史书上记载的滴血认亲的事例最早见于三国,主要是滴骨法——滴血入骨。
三国时代(220-280年)谢承著《会稽先贤传》中记录了一个叫陈业的男子,其兄渡海殒命,同船死了五六十人,尸身消烂不可辨,陈业仰天泣曰“吾闻亲者血气相通”于是滴骨,血立即沁入。
其他家属也效法,都找到了自己的亲人,于是广场上人人恸哭,悲声震天。
《南史》中记载了南朝梁武帝萧衍之子萧综滴骨认亲的故事,萧综的母亲吴淑媛原来是齐宫东昏候的妃子,因其貌美又有才学,被武帝看中,选到宫中,七个月就生下了萧综,宫中都怀疑非武帝亲生,萧综长大以后,自己也怀疑,就去盗掘东昏候的坟墓,刨出尸骨,用自己的血液滴在尸骨上,见其果真能渗入尸骨中,萧综半信半疑,后又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用自己的血在儿子的尸骨进行试验,血液仍能渗入骨中;于是深信不疑。
后来萧综投奔北魏,改名萧缵,并表示要为东昏候服丧三年。
到了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将这种滴骨验亲法收入《洗冤集录》中,另外还介绍了活人之间的亲权鉴定,谓:“亲子兄弟,或自幼分离,欲相识认,难辨真伪,令各刺出血,滴一器之内,真则共凝为一,否则不凝也”,此即合血法。
在电视剧《大宋提刑官》里就曾有这样的剧情,玉娘的丈夫被人杀死。
从古至今亲子鉴定的方法有哪些
![从古至今亲子鉴定的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a55764d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d0.png)
从古⾄今亲⼦鉴定的⽅法有哪些亲⼦鉴定的⽅法较多,古代常见的有滴⾎认亲、现代有DNA鉴定测试等。
店铺⼩编搜集整理了亲⼦鉴定的相关资料,将为您详细解读从古⾄今亲⼦鉴定的⽅法。
⼀、古代亲⼦鉴定⽅法1、外貌对⽐由于遗传的原因,⽗⼦、母⼦、兄弟姐妹之间的长相、肤⾊等⼀般都会有某些相似的地⽅,通过外貌长相的对⽐来确定亲⼦关系恐怕是最原始的⽅法,但这样⽅法只是⼀种猜测、判断,作为⼀种参考。
2、滴⾻验亲滴⾻验亲法就是将⽣者的⾎液滴在死⼈的⾻骸上,若⾎液能渗透⼊⾻则断定⽣者与死者有⾎源关系,否则就没有。
据从现代的观点来看,这种⽅法并不科学,但开创了⽤⾎型鉴别⾎源关系的先河。
3、滴⾎验亲滴⾎验亲法⼜称合⾎验亲法,就是将⼩孩的⾎与⼤⼈的⾎液放在⼀起,如果能融在⼀起,就是⽗母亲⽣的,否则就不是亲⽣的。
这种认样⽅法曾在中国宋代的法医著作⾥⾥记载过。
这种⽅法没有科学依据,亲⼦关系的⾎液不⼀定能融合,⽽⾮亲⼦关系的⾎倒有可能融合。
⼆、现代亲⼦鉴定⽅法1、⾎型测试⼀般孩⼦6个⽉以上才可以做,并需要⼤量的⾎液样本。
这种⽅法过程烦琐、取样痛苦且错误率⾼。
传统的⾎型判断在⼀定程度上有其作⽤,但亲⼦鉴定并不能按照⾎型来鉴定。
2、DNA亲⼦鉴定测试DNA亲⼦鉴定是通过⼈体任何组织取样(例如⼝腔上⽪细胞取样),也可以在孩⼦未出世前进⾏。
该⽅法是⽬前亲⼦测试中最准确的⼀种--准确率可达99.99999%,具有精巧、简便、快速、经济、实⽤的特点。
⽗⼦关系相对机会(RCP),按照国内外亲⼦鉴定的惯例,当RCP值⼤于99.73%时,则可以认为假设⽗与孩⼦具有亲⽣关系。
3、SNP检测当前DNA亲⼦鉴定利⽤⼈类基因组中的重复碱基序列(STR作为第⼆代分⼦标记)和PCR技术进⾏个体识别,但STR具有很⼤的局限性,SNP是第三代分⼦标记技术,是将来的发展⽅向。
古代验证血缘关系的方法
![古代验证血缘关系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c8af76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12.png)
古代验证血缘关系的方法一、背景介绍在古代社会中,验证血缘关系的重要性无需多言。
由于缺乏现代科技手段,古人们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确认家族、亲属之间的血缘联系。
本文将介绍一些古代验证血缘关系的常用方法。
二、按照外貌特征判断在古代社会,人们常常依靠外貌来判断亲缘关系。
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傅说的聪明人,他主张通过观察外貌特征来判断亲属关系。
傅说认为血缘关系的人往往有相似的面部特征、身材特征以及身体特征,如眼睛大小、鼻子形状等等。
因此,人们常通过对比双方的外貌特征来判断血缘关系的亲密程度。
三、利用血缘符古代很多文化中都存在血缘符这一概念。
血缘符是一种用血液制作的特殊形状物品,常用于验证血缘关系。
制作血缘符的方法各有不同,有些家族会用家族成员的血液混合而成,有些则使用亲属的血液涂抹在特定物品上。
将血缘符所代表的物品贴身携带,据信能够保护持有者的安全,并确认其与血缘关系的亲密程度。
四、家谱和族谱的使用在古代,编纂家谱和族谱是一种常见的验证血缘关系的方式。
家谱是记录一个家族中每个成员的血统、姓名、出生日期等信息的书籍,而族谱则是记录整个族群的血统信息。
通过仔细研究家谱和族谱,人们可以追踪至少数十代的血脉关系,以确认亲属之间的血缘关系。
五、婚姻关系的证明在古代,婚姻关系密切相关于亲属关系。
因此,通过婚姻证明可以间接地验证血缘关系。
常见的婚姻证明包括婚约书、结婚证等,这些文件记录了双方的姓名、家族和血缘关系,可以作为血缘关系的证明。
六、骨骼或遗传物质的比对当其他方法无法确认血缘关系时,古代人们有时会利用骨骼或遗传物质进行比对。
例如,通过根据人体骨骼的特征(如头骨形状、牙齿排列等)来确定亲属关系。
此外,通过对比DN A样本等遗传物质,也可以判断亲属关系的亲密程度。
结论古代社会中,人们利用外貌特征、血缘符、家谱、婚姻关系以及骨骼或遗传物质等多种方法来验证血缘关系。
这些方法虽然不如现代科技手段精确可靠,但在当时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
古代亲子鉴定方法
![古代亲子鉴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9e0944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0.png)
古代亲子鉴定方法亲子关系一直是人类社会中一个重要的话题,而亲子鉴定则是为了确认亲子关系而进行的一项技术。
在现代,亲子鉴定已经非常普遍,但在古代,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亲子鉴定的方法比较简单和粗糙。
本文将介绍古代亲子鉴定的方法和相关历史。
一、古代亲子鉴定的方法1. 人类学测量法在古代,人类学测量法是一种常用的亲子鉴定方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测量身体特征来判断亲子关系。
例如,通过比较头部、面部、四肢等部位的大小、形状、比例等特征来判断是否存在亲子关系。
2. 血缘关系法血缘关系法是古代亲子鉴定中比较可靠的一种方法。
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亲属之间的血缘关系非常重要,因此这种方法也被广泛应用。
具体方法是通过检查被鉴定者的血液类型,来确定是否存在亲子关系。
如果被鉴定者的血型与亲属的血型相符,那么就可以判断他们之间存在亲子关系。
3. 面部相似度法面部相似度法是古代亲子鉴定中一种比较主观的方法,但也被广泛应用。
这种方法是通过比较被鉴定者和亲属之间的面部相似度来判断是否存在亲子关系。
具体方法是将被鉴定者的面部特征与亲属的面部特征进行比较,如果相似度较高,就可以判断他们之间存在亲子关系。
二、相关历史亲子鉴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中国古代,亲子鉴定被广泛用于官员的选拔和继承权的确认。
例如,唐代有一位宰相叫李林甫,他被控告私生子入官,于是就进行了一次亲子鉴定。
当时的方法是通过测量李林甫和他的儿子的面部相似度来判断是否存在亲子关系。
最终,经过鉴定,李林甫被证明是他儿子的亲生父亲,继续担任官职。
在西方,亲子鉴定的历史也非常悠久。
早在公元前400年,希腊人就开始使用亲子鉴定来确认继承权。
当时的方法是通过判断被鉴定者的眼睛颜色来判断是否存在亲子关系。
这种方法虽然不太可靠,但在当时却被广泛应用。
到了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亲子鉴定的方法也越来越精确和可靠。
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DNA检测来确认亲子关系。
这种方法可以从血液、口腔粘膜、头发等样本中提取DNA,然后通过对比DNA序列来判断是否存在亲子关系。
历史趣谈毫无科学依据古代的滴血认亲有几种方法
![历史趣谈毫无科学依据古代的滴血认亲有几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267c22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f.png)
历史趣谈毫无科学依据古代的滴血认亲有几种方法古代的滴血认亲是一种基于滴血的亲属关系鉴定方法。
虽然现代科学已经能够通过DNA分析来准确鉴定亲属关系,但在古代,人们没有现代科学的帮助,只能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确定亲属关系。
古代的滴血认亲有几种方法,下面将分别介绍:1.滴血在水中: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直接的方法,将要进行鉴定的两个人都在水中滴入一滴血。
如果两滴血相遇后迅速结成凝块,人们就认为这两个人是亲属关系较近的。
2.滴血在纸上:这种方法相对来说更为常见。
人们会将滴下的血液滴在纸上,然后观察血滴的形状、颜色以及扩散情况来判断亲属关系。
如果两个人的血滴有相似的形状和颜色,并且扩散情况相似,那么就认为他们是亲属关系较近的。
3.反射法:这是一种非常古老也非常神秘的方法。
根据传说,古代的帝王之所以能够统治天下,是因为他们的身体里流淌着与众不同的血脉。
通过用阳光照射受试者身体的一些部位,然后观察这些部位的反射颜色变化,来判断受试者的血脉纯正与否,从而确定其亲属关系。
这些古代的滴血认亲方法缺乏科学依据,只是基于人们的观察和经验进行推测。
因此,这些方法并不准确,有较大的误差。
而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DNA分析的应用,已经使鉴定亲属关系变得准确可靠。
DNA分析是基于遗传物质DNA的相似性进行鉴定的,通过比较受试者的DNA序列,可以准确判断亲属关系的远近。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法医学、鉴定亲属关系以及人类遗传学研究等领域,具有高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古代的滴血认亲方法在当时没有现代科学的支持下,只是凭借人们的经验和观察进行的推测,因此准确性较低。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DNA分析技术的应用,人们已经能够更准确地鉴定亲属关系,使得滴血认亲逐渐被淘汰。
2018-2019-古人用什么办法作亲子鉴定?-范文word版 (2页)
![2018-2019-古人用什么办法作亲子鉴定?-范文word版 (2页)](https://img.taocdn.com/s3/m/39dc676433687e21af45a9b2.png)
2018-2019-古人用什么办法作亲子鉴定?-范文word版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古人用什么办法作亲子鉴定?在医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古人是怎么做亲子鉴定的呢,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关于古人做亲子鉴定的办法,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亲子鉴定,是现代先进医学技术之一。
适用于判断父母与子女间是否亲生关系。
这种鉴定,对于满足相关人员亲情需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代亲子鉴定是在外貎对比、滴骨验亲、滴血验亲等原始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仅滴骨验亲,史书上就见过多次记载:早在东汉未年,历史学家、武陵太守谢承,在《会稽先贤传一卷》中,就记载了会稽贤者陈业以弟血滴兄骨骸上认领长兄尸骨的事例。
卷中记载:業兄渡海,復見傾命。
時同依止者五十六人。
骨肉消爛而不可辨別。
業仰皇天,誓後土,曰:聞親戚者必有異焉。
因割臂流血,以灑骨上。
應時欿血,餘皆流去。
意思是说,陈业的长兄渡海途中,不幸倾命而亡。
同船死亡的有五六十人。
骨肉消烂而辨别不出是那个人。
陈业仰望皇天、发誓后土道:听说是亲戚者必有异焉。
于是,他割破手臂,将流出的热血洒在长兄的骨头上,血液顿时吸入骨内,便确认是自己的长兄。
而滴在其余人骨头上的血都流掉了。
南北朝时期,南梁朝豫章王萧综,也用“滴骨验亲“术,为自己做了亲子鉴定。
萧综系南梁主萧衍次子(其实不是),其母吴淑妃,本系南齐东昏侯萧宝卷宠妃,萧衍篡南齐,入住建康,萧宝卷被废,南梁武帝萧衍将暗孕的吴淑妃占为已有。
吴氏七个月生下萧综,宫中好多人私下说萧综是东昏侯萧宝卷的遗胎,但萧衍全然不知。
后来,吴氏年暮垂老,色衰失宠。
萧综十余岁时,夜间梦见一肥壮少年,亲昵地抚摩自己的脑袋,十分惊讶,次日就将梦境密告母亲,吴氏问及梦中少年如何形状,听萧综陈述的梦中少年情形,正与东昏侯萧宝卷相貎非常相像,就想起了前夫,不禁泣泪,将实情详细告知了萧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亲子鉴定的四大手段
在现代,我们如果对亲子关系存在怀疑,常常会进行DNA测试,从而进行亲子鉴定,现代亲子鉴定的方法其实有很多种,但是对于古代人来说,如何进行亲子鉴定呢?下面,一起看看吧!
古代亲子鉴定
手段壹“亲情法”—凭借测试情感反应探求真情
现代常上演的“夺子大战”,在古代亦常发生。
由于没有DNA这类高科技鉴定手段,要想弄清孩子的血缘关系颇为困难,但古人也有自己的办法,常从“人之常情”中寻找蛛丝马迹。
西汉时,颍川(今河南禹州市)有个大户人家,兄弟二人住在一起,兄弟俩的媳妇都怀了身孕。
哥哥的媳妇流产了,却隐瞒了实情,将弟媳妇生的男孩子抢为己有。
官司打了三年,也无法决断。
此事原见于东汉应劭的《风俗通》。
曾任过汉宣帝丞相的黄霸听说后,决定进行亲子鉴定。
其方法是,叫人把孩子抱到大堂上来,让妯娌俩抢孩子,谁抢到归谁。
嫂子用力抢孩子,弟媳则怕弄伤孩子,表情悲伤。
见到此景,黄霸作出了鉴定结论:孩子系弟媳妇所生。
黄霸的理由很简单,“汝贪家财,固欲得儿,宁虑或有所伤乎?”
这种从伦理、亲情角度进行亲子鉴定的方法,一直为后世司法官员所采用。
如北魏年间,李崇任扬州(治所在睢阳)刺史时,也曾使用过类似方法,判断“争子案”。
《北史·李崇传》记载,当时,一位叫苟泰的人丢了3岁大的儿子,后在叫赵奉伯的人家里发现了孩子。
但两家都说孩子是自己的,都有邻居可以证明,郡县无法定案。
李崇接案后,将小孩与两家隔离几天,之后突然派差员到两家报信,称孩子暴病而死,让领回去埋葬。
苟泰听说后,悲痛不已,赵奉伯却一点也不悲痛,只是感叹一番。
就此,李崇鉴定孩子是苟泰的,“遂以儿还泰”。
此事曾被后晋和氏父子所编的《疑狱集》收录,成为古代司法亲子鉴定的经典案例之一。
手段贰“常理法”—在常识常理中发现是与非
“不合常情”,是亲情法亲子鉴定的主要“理论基础”,在古代的亲子鉴定案处理中,与
之相对应的“不合常理”,则是古代亲子鉴定的又一司法手段。
北宋时,李南公任长沙县知县,有个寡妇带着儿子改嫁。
七年后前夫家族来人,要接回儿子。
此妇人不让,称孩子不是前夫的儿子。
李南公接了这个“夺子案”,仅问了两句话,就了断了这桩官司。
《宋史·李南公传》记载,李南公第一句问:“孩子几岁了?”前夫家回答,孩子9岁,女人则说孩子7岁;第二句,“孩子换齿了么?”女人说去年已换。
就此,李南公认为孩子是前夫的血脉。
李南公凭什么作出此鉴定结论?其依据是男孩子一般8岁换牙的常识,“男八岁而龀,尚何争?”意思是,男孩子8岁才换牙,你还争辩什么呢?
《明史·鲁穆传》所记载的“儿似归产”案,也很有代表性。
鲁穆任福建佥事时,有个叫周允文的人早年无后,将侄子过继为子,后来其妾为他生了个儿子。
周允文死后,侄子想独霸家产,硬说妾生的孩子不是叔叔的亲儿子,要赶走妾母子。
鲁穆接到妾的状子后,把周家的族人全召来,又悄悄地把妾生的儿子放在一些小孩当中,让他们辨认谁像是周允文的儿子,大家都指那妾生的孩子。
后鲁穆认定周允文的侄子在说谎,妾之子是周允文的儿子,于是将周允文的家产全部判给了周允文和其妾所生的儿子。
上述两起亲子鉴定案,前者是根据小孩换牙的生理年龄,后者凭的则是面貌长相,判断、鉴定的依据均来源于生理、生活常识,可以视之为“常理法”亲子鉴定。
面相、口音、年龄、走路姿势等,都是常理法亲子鉴定的重要条件。
如《元史·干文传传》记载的“验乳知儿”案,依孩子吃不吃妈妈的奶来鉴定母子之间的血缘关系。
但与亲情法一样,常理法的局限性同样显而易见,靠法官的个人智慧来断案难免过于主观,仅通过看面相来以貌断案,人为操纵的空间很大。
手段叁“合血法”—从血液的凝合程度鉴定血缘关系
在古代进行亲子鉴定的手段中,有的显得更为神奇。
清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里所记的一则亲子鉴定案,便很有“故事性”。
山西有个商人外出做生意,家产托弟弟照管。
外出期间,他娶了个媳妇,生了一个儿子。
十多年后,媳妇病故,商人遂带着儿子回到老家。
商人的弟弟怕哥哥索讨家产,谎称这孩子是哥哥抱养的,不能继承父亲的家产。
主审的县令遂在审理现场作亲子鉴定:将商人和他儿子的血,同时滴入清水中,父子俩的血很快凝合到了一起。
县令鉴定结论很快出来:商人之子系其亲生子。
商人的弟弟不相信“滴血”这一套。
回家后亲自试验,将自己和儿子的血滴入水中,却不相凝合。
这一来,商人的弟弟找到了反驳的理由,诉称县令所用亲子鉴定手段没道理,结论不足为凭。
接下来更戏剧化了。
乡人听说弟弟父子的血不凝合,便在背后议论儿子非其亲生,是其老婆与某人私通所孕。
商人的弟弟见外面传得有鼻子有眼,遂起了疑心,追查起老婆和奸夫,结果真的查出了老婆让自己戴绿帽子的事实。
县令所用的亲子鉴定手段,在古代叫“合血法”。
在亲情、常理均无法判决的情况下,便会“合血”。
合血法又叫“滴血法”,俗称“滴血亲”。
其原理是:如果两人有血缘关系,将手同时刺破,血滴入清水中,血即合一,否则不合。
合血法晚在东汉时即已在司法和民间亲子鉴定中使用。
现代已发现,人类血型分A、B、AB、O等类型,利用血型确实可以部分实现亲子鉴定,可以说合血法是中国古代的“DNA鉴定技术”,尽管有些“原始”,但比欧美要早得多。
手段肆“滴骨法”—观察骨头沁血情况寻亲
上述三种亲子鉴定手段,基本上是在活人之间进行的。
如果一方已死亡,如何做亲子鉴定?三国时期的史学家谢承在其所撰的《会稽先贤传》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一名叫陈业的人,哥哥渡海死了,陈业前去认尸。
但一起死的有五六十人,尸体腐烂不堪,从外貌、体态上已无法辨认。
陈业于是割臂流血,洒于骨上,观察其反应。
其中有一具尸骨,在陈业的血滴上后,很快沁入骨内,其余皆流出。
陈业据此认定,这具尸骸就是他哥哥的。
南朝时,这种靠观察骨头吸收血液情况作亲子鉴定的方法已很流行,的一起是“豫章王萧综认爹”案。
据《梁书·豫章王萧综传》记载,南朝齐东昏侯萧宝卷的妃子吴淑媛十分美貌,齐朝灭亡后,梁武帝萧衍占她为己有,收入后宫。
吴淑媛七个月生下了儿子,名唤萧综,宫内议论这孩子的亲生父亲不是萧衍,而是萧宝卷。
萧综长大后也怀疑自己的真实身世,相信民间所谓“以生者血沥死者骨渗,即为父子”的说法,偷偷挖开东昏侯的坟墓,扒出骸骨,将自己的血滴到骨头上,血很快沁入骨中。
为确证民间亲情秘法的可靠性,萧综用自己刚出生不久的次子做试验,把孩子悄悄弄死后,派人埋葬起来,之后再派人挖出孩子骨头来,将自己的血滴入头骨,果然仍能沁入。
至此萧综确认生父是萧宝卷。
“滴骨法”俗称“滴骨亲”,在古代司法名着《洗冤录》中有详细的介绍,并作为一种“科学手段”,写进古代法医工作手册:“谓如某甲是父或母,有骸骨在,某乙来认亲生男或女,何以验之?试令某乙就身刺一两点血,滴骸骨上,是亲生则血沁入骨内,否则不入。
”
滴骨法实乃滴血法的一种。
初主要是用来对付有意错认、申领尸骨,诈骗死者家产继承权者。
与滴血法一样,仅凭血是否能沁入骨内也是不科学的。
现代法医试验发现,如果骨膜已朽,不论何人的血,滴上均能沁入;反之,如果骨膜未朽,即使是亲人的血滴上,也无法被吸收。
其实,古人也早已观察到这一漏洞容易被不法之徒钻空子。
清冯晟《谈屑》中有一则“换棺”故事,说的就是欲霸占岳父家产的女婿采取“易尸”手段,破坏滴骨法鉴定。
现代亲子鉴定的方法
DNA亲子鉴定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DNA提取
把样本细胞核中所含有DNA提取出来,然后进行一定的纯化,化除样本中的杂质。
第二步:PCR扩增
PCR的中文名为聚合酶链式反应,简单的说,PCR扩增这一步就是把我们所需要的片段通过酶促反应,在PCR仪上进行大量复制,放大到通过某些专用仪器可以看到的程度。
第三步:后PCR反应
这一步主要是上ABI测序仪检测的准备阶段,将双链的DNA打开,加一些检测用的的
内标,主要是用来标记检测的片段长度。
第四步:毛细管测序仪检测
由于DNA带有电荷,通过毛细管电泳的方法,不同片段DNA长度的电泳速度不同,在同样的电压,同样的电泳时间下,泳动的距离不同,这些长短不同距离可以通过前期加入的内标测量分辨出来,同时可通过一定的软件显示在电脑上,方便检测人员处理和分析数据。
第五步:分析数据,出具报告
主要是检测人员将所得结果进行分析汇总、计算,然后出鉴定结论和报告。
结语:对于古代人来说,在亲子鉴定这个方式上其实还是存在着很多的误区,而从现代的角度来说,通过DNA的方式进行基因测试,从而观察其吻合度,总的来说,这样的亲子鉴定方式还是较为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