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 分钟总分:120 分)

第一部积累与运用(共24分)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5小题共16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3分)

A.瞥.见(piē) 麾.下(huī) 矗.立(chù) 强聒.不舍(guō)

B.汲.取(jí) 游弋.(.gē) 窗棂.(líng) 间.不容发(jiàn)

C.广袤.(.mào) 坍.塌(dān) 解剖.(pō) 自惭形秽.(huì)

D.宽宥.(yòu) 困厄.(è) 几.案(jǐ) 抽丝剥.茧(bāo)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3分)

A.嘶哑天骄濡养相得益章

B.呢喃阴翳缀满彬彬有礼

C.漫游脏物灰烬李代桃僵

D.飘逸困厄妄想富丽堂黄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 C )(3分)

A.这款挂衣钩的设计,异想天开

....,外形像钢琴一样,还可以自动伸缩,非常时尚漂亮。

B.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后,宇航员目前的当务之急

....是开展各项科研活动。

C.电影《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的情节不是很精彩,不过影片中的3D效果还算差强人意

....。

D.夜色里的瘦西湖,在彩灯的映照下,呈现出一派浮光掠影

....、流光溢彩的景象。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3分)

A.走进美丽的百里杜鹃,我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B.捐赠仪式上,爱心人士向留守儿童捐赠了校服、文具、图书三百余本。

C.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D.这次全市开展的环保征文活动,五个小学的学生获得了二等奖。

5.下列选项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4分)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要有追赶思维,更要有探索精神赶别人定下的目标,努力向前,但是, ,,以往我们强调追赶思维,为了因为你会对前方的路一无所知。而探索精神可以让我们看清前方的路,找到经济发晨的突破口,实现突围。

A.如果没有追赶思维,就有可能落后

B.如果只有追赶思维,就不可能领先

C.只要拥有追赶思维,就不可能落后

D.只要没有追赶思维,就有可能领先

二、古诗文积累(1小题,共8分)

6.古诗文默写(8分)

(1)根据课文,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贻,宠辱偕忘。

B.停杯投箸不能食,拨剑四顾心茫然。

C.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D.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6分)

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③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坦陈心志,不辞衰老,不惜残年,忠君之心弥坚的句子是: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④《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阔大的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46分)

三、古诗文阅读(5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9题。(7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

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B )(2分)

A. 临.溪而渔把酒临.风

B. 山间之朝暮.暮.色苍茫

C. 杂然而前陈.推陈.出新

D. 觥筹.交错一筹.莫展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9.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C )(3分)

A.文章除第一段外,每段开头都用领起词语引出下文。从“若夫”到“至于”到“而已”,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归来的一幅幅画卷。

B.“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句,采用对偶手法,描写了山间变幻多姿的早晚景物,两幅画面对比鲜明。

C.“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既照应了首段太守“饮少辄醉”,也凸显了作者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

D.这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画面,展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美好场景。

10.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5分)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

【注释】①棐: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②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

③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④海外诗:指东坡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⑤气索:气短。⑥不韵:不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前后类.如此像②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这

(2)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中你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3分)

要点:开阔的胸怀,豁达的气魄。

【译文】东坡写的诗词,每一下笔(写成)就被人们传诵。每次有一篇(东坡的)文章送来,欧阳修一整天都为此高兴,一直就像这样。一天与欧阳棐(欧阳修的儿子)谈论文章涉及到东坡,欧阳修感叹到:你记住我这句话,30年后,世上的人们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宋徽宗在任时,苏轼被贬南海时所作的诗很流行,年轻的没有再谈论欧阳修的了。这时候朝廷即使曾经禁止(海外诗),赏赐的钱增加到80万,但是禁得更严密,传送更多,经常凭借(海外诗)多相互夸赞。士大夫(名词不用翻译)不能诵读东坡的诗,就自己觉得神气委靡,但有的人却说东坡的诗不雅。

1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中“弃置身”和“长”分别是什么意思?(2分)

弃置身:遭受贬谪的自己。长:增长,振作。

(2)诗歌颈联已经成为流传千古的诗句,你认为理由是什么?(2分)

①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

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②情感由

先前的伤感低沉转变为慷慨激昂,表现了乐观的精神。(答“包含事物的新

陈代谢的哲理”也对)

四、(9小题,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15题。(13分)

材料一:

在数字技术、网絡技术、移动技术、智能技术不断革新的大浪潮中,实体书店该如何作为,才能彰显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拥有历久弥新的时代意义呢?

首先,要正确认识阅读,正确认识阅读人群。凡是用眼睛与耳朵去做的事情,都可

以称之为阅读。承载知识与信息的各种纸质与非纸质媒介形态,都是人们赖以阅读的工具。因此,阅读人群应该是所有拥有视觉、听觉等能力的普罗大众。其次,我们要认识实体书店在人们阅读选择中的正确地位。原来人们几乎100%依靠报刊围书获取知识与信息,现在这一方式可能仅占比10%,甚至还会更低。再次,我们要正确认识实体书店的社会价值与人类价值,把它做成融通各种阅读社会心理的文化空间。

(摘编自刘建华《实体书店,通向文化空间》,《人民日报》2019 年07月18日) 材料二:

自互联网进入围书行业以来,处于作者与读者中间环节的实体书店,逐渐被拥有同等功能的网络平台所取代。此外,由于图书行业的利润原本就较为稀薄,再加上阅读方式改变、经营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冲击,许多以卖书为主业的实体书店越发举步维艰。但是,在政策和资本的助力下,实体书店在销售服务、空间体验等方面转型升级,逐步摸索出“图书+餐饮+文创+休闲”的多元业态融合经营模式,实体书店的整体行业发展有了回暖趋势。

目前,新型实体书店的经营产生了新一轮同质化倾向,小清新风格外观、咖啡茶饮、文化创意产品,似乎成为新开书店的“标配”,基本体现不出书店的个性以及与主打图书的联系。可想而知,时间的流逝会使“高颜值”带来的引流效果不断减弱。

在大众产生审美疲劳之前,“高颜值”的新型实体书店必须紧密围绕书店的文化特色和图书的选品特点,开展多元混合业态经营,让图书售卖从边缘回到中心。此外,新型实体书店可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对不同消费者的阅读习惯进行分析,获取每一位客户的深度需求,从而为消费者画像。当前,一个书店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已成为衡量其附加值的重要标准之一。新型实体书店还应通过业务交流和培训,构建起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书店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职业水平,让其深度认可书店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自觉成为书店文化特色的一部分。

无论如何,政策及资本助力之下的实体书店“开店热”,无法让实体书店真正“脱圈”,因为真正需要拯救的不是实体书店,而是国民阅读的氛国和环境。

(摘编自张华、刘满元《实体书店终究还是要把“顾客”变成“读者”》,《光明日

报》2019年09月25日) 材料三:

在电子商务和网络书店的挑战下,传统店铺和实体书店面临种种经营困境。但与此同时,一批隐身街区巷弄、藏匿地库阁楼的独立书店,却由于坚持特色定住、多种经营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独立书店正作为一个微型文化综合体,通过特色的文化定位和环境打造,

以书籍展售、主题展览、演讲座谈、读书沙龙等多元经营,在激烈竞争的商业实践中勇敢探索互联网时代“书店+”模式的生存法则。纸质阅读是网络阅读的有益补充,独立书店成为精英文明、经典文化守护者,是传统阅读文化和社区邻里文化的捍卫者。独立书店彰显的不仅是小众市场的精英目标和特立独行的文化定位,更是一种对独立的文化理念、精神信仰的坚定守卫。独立书店正是以这种价值观为核心依托,通过空间生产的多重场域建构,实现空间生产的多维拓展,展示独立书店的“书店+”模式的经营力量。

(摘编自向勇《独立书店的价值定位与营造策略》)

12.下列对“独立书店”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相对于一些小清新风格外观的新型实体书店,隐身于街区巷弄等偏僻角落的独立书店,未必会有“高颜值”带来的引流效果。

B.同样是多元经营模式,独立书店采取的是主题展览、演讲座谈、读书沙龙等经营方式,在商业实践中探索着自己的生存法则。

C.作为一个微型文化综合体,独立书店坚定地守卫着传统阅读文化、经典文化、社区邻里文化等各种文化,彰显了特立独行的文化定位。

D.面对电子商务、网络书店的挑战,独立书店以目标精准、定位独特的价值观为核心依托,展现了互联网时代“书店+”模式的经营力量。

1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技术不断革新的大潮中,正确认识阅读,正确认识实体书店的地位和价值,实体书店才有可能彰显独特的社会价值,拥有时代意义。

B.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进入图书行业,经营成本不断上涨,这些因素给实体书店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C.虽然整体行业遭遇了寒冬,但在政策和资本的助力下,实体书店摸索出了新的经营模式。随着开店数量的增长,实体书店将摆脱困境。

D.关于实体书店,材料一从认知角度分为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材料二则对实体书店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两则材料各有侧重。

14.依据上述材料陈述的内容,对下列关于阅读现象或事实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在飞速发展,“夜读一族”悄然兴起。许多实体书店抓住这一时机,将自身定位为24小时“不打烊”书店,以此吸引顾客群体,从而获得可观的利润。

B.举办讲座和沙龙,给作家与读者提供交流的契机,也是许多实体书店拉动营业额增长的

方式。

C.面对实体书店不景气的局面,我们不但要看到娱乐方式多样化对实体书店顾客的分流、互联网兴起之后纸质阅读面临严峻挑战的现状,而且要看到现阶段人们重物质、轻精神的根本原因。

D.北京的“言又几”、江西的“新华壹品”、河北的“小桔灯绘本馆”、河南的“尚书房”、安徽的“前言后记”、湖北的“九丘书馆”、广州的“约阅BOOK”,一个又一个兴起独具特色的文化书店逐渐沦落,失去了城市的“文化地标”的功能。

15.目前新型实体书店如何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答案】(1)D

(2)C

(3)D

(3)①以图书销售为中心,开展多元混合业态经营;②利用互联网技术,充分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③提升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职业水平,使其成为书店文化特色的一部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20题。(17分)

老师,我出彩了吗

潘银璋

①教了十八年的中学,突然面对天性活泼的三年级学生,像是面对一群吵闹的小麻雀,让人束手无策。其实我知道,小孩子嘛,要多鼓励。可这些孩子,我对他们说了无数次“你真棒!”“你真乖!”“你真聪明!”他们夸奖照收,课堂照闹。

②周三值日,我在走廊行走,听着别班孩子的琅琅书声,像泉水敲击细石,清脆、灵动;再看看我们班,沉闷,没有生气。走着走着,突然看到墙上挂着的学校办学理念:“人人向上,个个出彩”“你就是那片最独特的叶子”……我眼睛一亮,有了。

③第二天上课,我给全班同学分享了“人人向上,个个出彩”的理念。我说:“向上,就是每天都有进步,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出彩,就是每天都在变化,向好的方向改变。班级是一棵大树,如果你能成为一片出彩的叶子,我就奖励你一本老师的散文诗集《心灵的散章》。”教室里像平静的湖面投进了一块石子,泛起了阵阵涟漪,“啪啪啪”,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④效果真的很好,很多同学马上态度就转变了,连平时最调皮的那几个孩子作业也认真了,坐姿也端正了。班级的大树上长出越来越多独特的叶子,《心灵的散章》也在班级里处处唱响。

⑤唯独李东,让我很忧心。他像是一片睡着了的叶子,书不会背,听写仍然错一大片,作业老是不认真,唯一的变化就是坐姿稍微好了一点。

⑥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李东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我正要找你,你却自己送上门来。”我正准备批评他。“老师,我送你一样东西,好吗?”他的声音低得只有自己才能听见。“什么东西?”我皱起眉头。他的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说,“是这个,老师。”我一看,泡泡糖。我正准备告诉他,我不吃糖,他已经轻轻把糖纸撕开,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老师,您吃了吧,您每天上课擦黑板,吸进了很多粉笔灰,每天吃一颗泡泡糖,它可以帮您吸收灰尘,对您的肺有好处。”我听了很感动,原本皱着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⑦我放下手中的红笔,拉起他的手。“孩子,你怎么知道的?”“老师,您不是每天安排三分钟的阅读分享吗?我是在书上看到的。”我心里不禁有些惭愧了,因为李东调皮、不认真,每天三分钟的阅读分享从来没有让他上过台,但他一直在努力跟着,不是吗?谁敢说他没有进步呢?

⑧傍晚在环湖散步,风从湖畔椰树的梢头拂过,椰树手舞足蹈,修长的叶片抖动起来,将树下斑驳的光影抖得支离破碎。光斑破碎再合拢,合拢再破碎,互相追逐着……李东的影子在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

⑨六月,骄阳似火。教室里像个蒸笼,闷得透不过气。课堂上,我口干舌燥,汗流浃背地上课,同学们正听得津津有味,突然有一只小手悄悄地举了起来。“什么事?李东。”“老师,我要上厕所。”“又是他。”同学们叹气道。“好,你去吧。”我不耐烦地说。

⑩同学们正在回答问题。“报告!”“进来!”“呀,怎么端着一杯水,你不是上厕所吗?”全班同学一下子用惊奇的目光盯着他。

?李东涨红着脸,小心翼翼地端着水杯走进教室。“老师,您讲课声音都嘶哑了,我知道您口渴了,请假出去给您倒杯热水润润喉咙。”他说完腰弓成90度,两手笔直地伸出,礼貌地把水递给我。我看着水杯,热气在空中缘绕,慢慢向上、向上。水汽氤(yīn)氲(yūn),我的眼睛湿润了,同学们看着李东的目光也不觉有了改变。我放下课本,露出赞赏的目光,慎重地接过热水喝了一口。真甜啊!

?一直着我的李东,露出天真的笑察,怯怯地问我:“老师,我出彩了喝?”

?我心里一颤,心弦仿佛被拨动了,每个人都是一片独特的叶子啊!我伸手从讲台上拿出一本《心灵的散章》,“孩子,你出彩,你比任何人都出彩。因为你懂得……”

(摘自《散文选刊》,有删改)16.根据文意,在表格的横线处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4分)

17.品读文章第⑧段,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做简要赏析。(3分)

18.第?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说说你的理解。(3分)

19.结合文中的具体情节对李东的形象进行简要分析。(3分)

20.文章的标题能否改为“一片独特的叶子”,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4分)

答案:

(二)(17分)

16.(4分)(1)李东给我送糖(2)赞赏

【评分标准:每空1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17.(3分)

示例①: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难以平静的心情。为引出“我”对李东关心这一情节作

了铺垫。

示例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细腻地写出了晚风吹拂下树舒展的情态,衬托“我”难平的心绪。

【评分标准:表现手法回答正确给1分,赏析正确给2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的情扣分】18.(3分)这句话一语双关,表面上说的是水杯里的热气在升腾向上,实质上指李东正在发生变化,暗示他也在不断地成长进步。

【评分标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19.(3分)

示例①:从李东给“我”送泡泡糖这个情节,可以看出李东是一个懂得关心他人、尊重师长的好学生。

示例②:从“李东怯怯地问我:‘老师,我出彩了吗? ’”这个情节可以看出,李东渴望被认可,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生。

【评分标准:结合具体情节并作出评价即可给满分。有欠缺酌情扣分】

20.(4分)

示例①:能。以比喻的修辞作为标题,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增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示例②:不能。因为原题中的“出彩”是小说所要揭示的中心,以“老师,我出彩了吗”作为标题,能揭示文章的主旨和情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三部分写作(50分)

五、(1小题,50分)

21.请以《校园里的那些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章不少于600字。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文中不能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和所在的班级等信息。

附加题(8分)

22.阅读《水浒》精彩片段,回答问题。

次日,两个承局催得林冲穿了衣裳,拿了那口刀,往太尉府中去。进到厅前,林冲立住了脚。两个道:“太尉在里面后堂内坐地。”林冲只得随二人转入屏风,至后堂。林冲又住了脚。两个又道:“太尉直在里面等你。叫引教头进来。”林冲只得又随二人过了两三重门,到一个去处,一周遭都是绿栏杆。两个又引林冲到堂前,说道:“教头,你只在此少待。等我入去禀太尉。”

林冲拿着刀,立在檐前。两个人自入去了。一盏茶时,不见出来,林冲心疑。探头入帘看时,只见四个青字“白虎节堂”。林冲猛省道:“这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处,如何敢无故辄入?”急待回身,只听的靴履响、脚步鸣,一个人从外面入来。林冲看时,不是别人,却是本管高太尉。林冲见了,执刀向前声喏。太尉喝道:“林冲,你又无呼唤,安敢辄入白虎节堂!你知法度否?你手里拿着刀,莫非来刺杀下官?”林冲躬身禀道:“恩相,恰才蒙两个承局呼唤林冲,将刀来比看。”太尉喝道:“承局在那里?”林冲道:“恩相,他两个已投堂里去了。”太尉道:“胡说!什么承局敢进我府堂里去。左右,与我拿下这厮。”说犹未了,傍边耳房里走出二十余人,把林冲横推倒拽。高太尉大怒道:“你既是禁军教头,法度也还不知道。因何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欲杀本官。”叫左右把林冲推下。(有删改)

(1)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内容。(2分)

(2)结合原著,请再列举一个有关林冲的其它经典事例(不超过10个字)。(2分)(3)结合选文,简要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4分)

(1)(林冲)误入(闯)白虎堂(或:林冲被诱入白虎堂。或:高太尉诱林冲入白虎堂。)(2分,意近即可。)

(2)风雪山神庙、刺配沧州道、棒打洪教头、雪夜上梁山、火并王伦、生擒扈三娘、六和寺风瘫等等。

(3)小心谨慎(或心细)(1分),如:林冲多次发现疑处并立住脚。(或:“林冲心疑”)(1分);懦弱(或软弱)隐忍(1分),如:听说太尉召唤即去,在太尉前“声喏”“躬身禀道”等(1分)。(意近即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