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设计文件

合集下载

高铁接触网案例 拉出值的设置标准及要求

高铁接触网案例 拉出值的设置标准及要求

直线 ±300
本节微课主要依据铁路设 计规范(TB)、受电弓标准、 列车运行速度以及钢轨的曲线 半径等,介绍了接触网拉出值 的设置及设置要求。300≤R˂120 1200来自R≤18000
400
250
1800˂R 150
直线 ±400
表2 拉出值参考表( 120km/h <车速≤ 350km/h)
曲线半径 R/m
拉出值 a/mm
3000˂R≤ 4000
100
1800˂R≤ 3000
150
1200˂R≤ 1800
250
900≤R≤1 200
300
曲线区段:
电力机车车身随线路的外轨超高向曲线内侧倾斜,受电弓也呈倾斜 状,线路中心线与受电弓中心不重合,曲线区段上随曲线半径不同拉 出值有差异,一般在150-400mm之间。具体数值查阅接触网设计平面 图,紧急情况下可根据表1、表2查得。
曲线半径 R/m
拉出值 a/mm
表1 拉出值参考表(车速≤ 120km/h)
接触线直线与电力机车受 电弓接触且发生摩擦,为了保 证受电弓和接触线可靠接触、 不脱线和保证受电弓磨耗均匀, 要求接触线在线路上按技术要 求固定位置,即在定位点处保 证接触线与电力机车受电弓滑 板中心有一定距离,这个距离 称为拉出值,一般用符号“a”
表示。
请问 老师,什 么是拉出
值呢?
接触线拉出值的大小由电力机车受电弓最大允许工作范围 (1450mm)、线路情况、行车速度等因素决定。
接触网拉出 值(含最大 风偏时跨中 偏移值)
标准值:设计值 标准值状态:设计值±30mm 警示值:400mm 限界值:450mm
直线区段:
在直线区段,线路中心线与机车受电弓中心线重合,接触线沿线 路中心线上空成“之”字形对称布置,其标准值为±400mm,在线 路行车速度大于200km/h线路上,考虑到车速提高后机车受电弓左 右摇摆量及高速下接触线的摆动量的增加,拉出值一般选定为 ±300mm,允许误差范围为±30mm。

特大桥桥面系接触网基础

特大桥桥面系接触网基础
3、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料具堆放,场地道路、生活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防止掉落伤人。
4、工地现场、施工道路要保持地面湿润,防止灰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现场洒水车专门负责施工场地周边洒水降尘。
5、尽量使用低噪音的机械,无法避免使用高噪音机械时,应集中在白天以防扰民。
附图:
接触网基础预留平面布置图;
②、钢筋的交叉点应用铁线绑扎结实,绑扎用的铁丝要向内弯,不得伸向保护层内。
(2)预埋件校正
预埋件校正误差要求见附表3-1·
技术交底
交底单位名称:XXXX
编号:第2页共4页
工程名称
桥面系工程
设计文件图号
施工部位
接触网基础
交底日期
2011-6-11
接触网基础预埋件误差要求表3-1
预埋要求
预埋误差要求
螺栓组中心距线路中心的距离
三、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1、接触网施工工序
清理调整预留钢筋→梁体接触面凿毛→绑扎基础钢筋→调整预埋螺栓位置→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2、施工准备
清除接触网基础与桥面接茬部分混凝土的松散颗粒,用扳手调整预埋筋的位置、间距,清除附在上面的残碴混凝土,并进行除锈处理。
(1)钢筋绑扎
①、绑扎钢筋之前,先预留出顶面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确定箍筋的绑扎高度,然后按附图尺寸间隔绑扎钢筋(详见附图)。
QJ-A1基础构造图;
QJ-A2基础构造图;
QJ-B基础构造图;
QJLX-1基础构造图;
交底人:复核人:接收人:
(3)、基础顶面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在3cm。在混凝土灌筑至设计高度后,应将其顶面用抹刀抹平,待混凝土缩水后就进行第二次赶光、抹面,保证基础顶面平整。
4、混凝土养护

EN50119-2001译文/电气化铁道接触网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印刷稿)

EN50119-2001译文/电气化铁道接触网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印刷稿)

内部资料欧洲标准EN 50119-2001电气化铁道接触网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欧洲电工电子标准委员会(CENELEC)译者序欧盟政治、经济的一体化和跨过境铁路运输的安全可靠与舒适要求等使欧盟铁路接触网系统技术标准也走向了一体化。

1996年9月17日和2001年3月19日,欧盟主要的决策和立宪机构——欧盟理事会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先后公布了《关于欧洲高速铁路兼容的指令》(96/48/EC指令)和《关于欧洲常速铁路兼容的指令》(2001/290/EC指令)。

为贯彻落实上述指令,欧盟的常设机构和执行机构——欧盟委员会针对欧盟各成员国不同的技术发展历史和水平,并考虑经济节约和兼顾现状,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发布了《对欧洲铁路供电子系统兼容的技术解释性文件》(简称“供电TSI”)。

作为欧盟的技术法规的96/48/EC指令、2001/290/EC指令和“供电TSI”,对欧盟各国电气化铁路间的相互兼容作出了原则规定,以提高欧盟电气化铁路运输的竞争能力,通过技术或运营规定打破各国电气化铁路间的相互限制。

欧洲标准《电气化铁道接触网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EN 50119-2001)就是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欧洲标准《电气化铁道接触网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EN 50119-2001)是欧洲电工电子标准委员会(CENELEC)在欧盟委员会的授权下进行编制的。

该标准主要供欧洲铁路接触网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架空式接触网工程的建设、设计、施工和验收,满足欧洲电气化铁路互联互通、安全可靠和高质量运行的技术要求。

在我国落实《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大规模建设客运专线(城际)铁路,提速改造既有线路的紧迫形势下,学习和借鉴、消化和吸收国外铁路、尤其是欧洲电气化铁路的先进技术标准,对修订完善我国电气化铁路工程建设技术标准,提高我国电气化铁路的建设、运营管理水平和安全可靠性将起到积极作用。

因此,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根据铁道部《关于编制2006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计划的通知》(铁建设函[2005]1026号)的要求,对欧洲标准《电气化铁道接触网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EN 50119-2001)进行了编译整理。

高铁接触网基础知识—接触网识图

高铁接触网基础知识—接触网识图
接触网平面图中的说明常是对设计方案、设计原则 、设计依据、接触网悬挂类型、技术要求、接触线高度 、接地要求、选用材料规格及性能以及其他应该特别指 出和注意的问题等所进行的补充说明。对于站场,其咽 喉区的布置比较复杂,为了清楚地表明接触网走向和定 位,一般都应对其绘出局部放大图。
二、站场接触网平面图的布置
,而腕臂、定位管及支撑的长度要由现场直接采集相 关数据,再由相关计算软件进行精确计算确定,因而 图中没有标注; ⑦从安装图左边的材料统计表中可以知道该安装结构 图示中每个编号具体采用的是什么型号的零部件; ⑧ 8.图中“←A”表示从箭头方向看过去的结构如 “A向示意图”所示,可以看出来该支柱采用的是∏型 的弹性吊弦。
3.平面布置的主要内容 平面布置的主要内容包括决定跨距、悬挂
点的数量及安装埋入孔的位置、定位点的配置 、拉出值数值、锚段关节及中心锚结的位置等
。 三、表格栏及相应说明
1.接触网图形符号
2.接触网平面图中表格栏的项目:
(1)支柱的侧面限界(任何 情况下不得小于2440mm) (2)接触线的拉出值 (3)支柱类型 (4)地质情况和基础类型 (5)软横跨节点或拉杆、腕 臂、定位管、定位器类型 (6)安装图号 (7)接触线高度 (8)工程数量统计表 (9)说明或附注
(2)隧道口第一个悬挂点的位置及接触线的拉 出值,应与隧道口外相邻支柱的位置和拉出值 相协调,应满足线索在规定坡度下,其带电部 分对拱顶的距离不小于相应的规定。一般在距 隧道口0.3~1.0m范围内安设第一个悬挂点。
2.隧道内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 (3)长隧道内,应利用隧道内已开挖的锚段关 节断面,此时锚段长度可采用2000m。既有线长 隧道内未开挖锚段关节断面时,锚段长度可采 用3000m。
一、区间接触网平面布置

接触网的设计程序和设计组成

接触网的设计程序和设计组成
传统的设计方法:设计者直接根据气象、线路、地质条件 、并参考有关技术资料、计算公式,类比相同的设计以及 自己的设计经验,直接构思设计计算,并经过多次反复计 算、分析、综合比较选择较为合理、完善的方案。 接触网设计及其CAD系统:是一种由计算机硬件及软件 和事先存储起来的专家经验(包括数据及技术资料)组成 的进行接触网设计的专门系统。 接触网设计的CAD系统,应具备三个条件: (一)它具有完备的数据库; (二)较完善的软件系统; (三)具有人机会话功能的交互式图形系统。
第三节 接触网设计的主要内容
接触网从设计内容讲,有设计计算、平面设 计、设备选择和技术校验等 1、设计计算: 气象条件及负载计算、跨距和锚段长度计算及 安装曲线计算 2、平面设计:区间、站场及隧道平面设计 3、设备选择: 电气设备和机械设备 4、技术校核:强度和稳定性;技术性能
第四节 接触网CAD系统设计方法
§1-1 接触网设计程序
§1-2 接触网设计原始资料
§1-3接触网设计的主要内容
§1-4 接触网CAD系统设计方法
第一节 接触网设计程序
接触网设计一般按三个阶段进行:
一、初步设计 二、技术设计 三、施工设计 具体步骤:研究任务书;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文件鉴 定;技术设计;技术设计文件审批;施工设计;施工 配合及处理;参加交接验收。
初步设计
目的:解决电气化铁路的规模,确定主要技术标准和主要设 计原则、 及配合关系,确定技术经济比较和主要工程概算。
内容:依据国家的“设计任务书”进行,完成技术说明书和若干装配 图。 说明书中的主要技术原则: (一)线路、车站概况说明 (二)气象条件及污秽区说明 (三)接触网架设范围 (四)接触网悬挂类型 (五)平面布置 (六)支柱及支持装置 (七)附加导线的架设标准 (八)防护措施 (九)接触网维修组织 (十)重大特殊设计的原则及新技术应用 (十一)存在及待解决的问题

接触网概预算教程

接触网概预算教程
11
2 编制方法
5)基本预备费 指设计概(预)算中难以预料的费用。
12
13
2.6.2 建筑安装工程单项概(预)算计算程序
注:表中直接费未含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费,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需单独编制单 项
14
3.1 人工费 指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开支的各项费用。 人工费=∑定额人工消耗量×综合工费标准 3.1.1 综合工费的组成内容 (1)基本工资。 (2)津贴和补贴。 (3)生产工人辅助工资。 (4)职工福利费。 (5)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
23
3.5 运杂费 是指水泥、木材、钢材、砖、瓦、砂、石、石灰、黏土、土工材料、 花草苗木、钢轨、道岔、轨枕、钢梁、钢管拱、斜拉索、钢筋混凝土 梁、铁路桥梁支座、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电杆、铁塔、机柱、接触网 支柱、接触网及电力线材、光电缆线、给水排水管材等材料(电算代号 见表4),自来源地运至工地所发生的有关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 、其他有关运输的费用(如火车运输的取送车费等)以及应按运输费、装 卸费、其他有关运输的费用之和计取的采购及保管费。
6
2 编制方法
2.4 定额的采用 2.4.1 基本规定 根据不同设计阶段、各类工程(其中路基、桥涵、隧道、轨道及站场简称“站 前”工程,其余简称“站后”工程)的设计深度、铁路工程定额体系的划分, 具体定额的采用应按以下规定执行。 (1)初步设计概算:采用预算定额,“站后”工程可采用概算定额。 (2)施工图预算、投资检算:采用预算定额。 2.4.2 独立建设项目的大型旅客站房的房屋工程及地方铁路中的房屋工程可采 用工程所在地的地区统一定额(含费用定额)。 2.4.3 对于没有定额的特殊工程及尚未实践的新技术工程,设计单位应在调查 分析的基础上补充单价分析,并随设计文件一并送审。

铁 道 部 文 件113号

铁 道 部 文 件113号

铁道部文件铁建设 [2006] 113号关于发布《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的通知各铁路局,各铁路公司(筹备组):为加强铁路基本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合理编制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铁路工程建设特点,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铁建设[1998]115号)进行了全面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予以发布(另发单行本)。

铁道部原发《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铁建设[1998]115号)、《地方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铁建设[2002]78号)、《关于调整〈地方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的通知》(铁建设[2003]64号)、《关于调整铁路工程建设管理费用标准的通知》(铁建设[2000]80号)、《关于发布〈运营线施工配合费计费暂行标准〉的通知》(铁建设函[2002]52号)等同时废止。

《关于对铁路工程定额和进行调整的通知》(铁建设[2003]42号)中对《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铁建设[1998]115号)和《铁路工程建设材料预算价格》(铁建设[2001]28号)进行调整的相关规定、《关于调整铁路工程监理费标准的通知》(铁建设[2002]101号)中增加费用在招标节余费中列支的相关规定及其他文件中与本办法相悖的规定同时废止。

本办法自2006年7月1日起执行。

本办法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由铁路工程定额所组织发行单行本。

二○○六年六月二十日1 总则1.0.1为统一铁路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概(预)算编制方法、费用组成及计费标准,根据国家及铁道部有关文件规定,结合铁路基本建设工程的特点,制定本办法。

1.0.2本办法是铁路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设计概(预)算编制的依据。

1.0.3两阶段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编制总概算、施工图设计阶段编制投资检算或总预算。

一阶段设计,编制总预算。

国家铁路局关于废止部分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的公告-国铁科法〔2020〕39号

国家铁路局关于废止部分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的公告-国铁科法〔2020〕39号

国家铁路局关于废止部分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的公告正文:----------------------------------------------------------------------------------------------------------------------------------------------------国家铁路局关于废止部分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的公告国铁科法〔2020〕39号为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管理工作,根据《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法》(国铁科法〔2014〕24号),经研究并征求有关单位意见,现决定对以下27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予以废止。

废止标准目录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1铁路隧道辅助坑道技术规范TB10109-952铁路房屋建筑设计标准TB10011-20123铁路光(电)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4铁路无人值守机房环境远程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TB/T10034-20055铁路时分数字程控电话交换工程设计规范TB10036-20006铁路光伏发电系统及应急柴油发电站技术规范TB10039-20127铁路数字微波通信工程设计规范TB10060-998铁路信号站内联锁设计规范TB10071-20009铁路通信电源设计规范TB10072-200010铁路通信用户接入网设计规范TB10073-200011铁路电力牵引供电隧道内接触网设计规范TB10075-200012铁路枢纽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076-200013铁路工业站、港湾站设计规范14铁路电力牵引变电所所用电系统设计规范TB10080-200215铁路图像通信设计规范TB10085-200916铁路数字调度通信系统及专用无线通信系统设计规范TB10086-200917铁路数据通信网设计规范TB10087-201018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TB10108-201119铁路混凝土梁支架法现浇施工技术规程TB10110-201120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自耦变压器方式技术规范TB10111-9421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设计规范TB10118-200622铁路供电调度系统设计规范TB10117-200823铁路路堑边坡光面(预裂)爆破技术规程24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10212-200925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TB10441-200826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TB10442-200927铁路钢桥高强度螺栓连接施工规定TBJ214-92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LJ-09路基接触网及拉线基础

LJ-09路基接触网及拉线基础

技术交底书其中地脚螺栓和纵向钢筋底部的弯钩应指向基础内部,此时再用水平尺在横向纵向上将定位板调平,而后安照标高调整出螺杆顶高度,再调整钢筋笼高度位置,将钢筋笼提升使其悬空。

5)综合接地支柱基础施工时,在基础沿线路方向小里程侧面预埋接地端子,接地端子的不锈钢连接钢筋要求与基础内的结构钢筋可靠焊接;基础接地钢筋与基础螺栓在基础内不连接;基础接地端子与分支引接线一端栓接,实现与综合接地系统的连接。

路基面以下10cm处设桥隧型接地端子(L型)一个,路基面以上10cm处设桥隧型接地端子(L型)一个,两个接地端子在同一根结构钢筋上可靠焊接,接地端子的不锈钢连接钢筋与基础主筋双面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55mm,单面焊接不小于100mm,对于ZH160型支柱基础,主筋应为桩的纵向主筋,而不是承台的。

6)混凝土浇筑钢筋笼安装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以及预埋螺栓、综合接地安装完成后,经自检合格后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检,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砼浇筑。

砼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强度等级为C35.桩身成孔至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不宜大于24小时,采用罐车运输到现场后配合串桶灌注混凝土,串桶离混凝土面高度不应大于2.0m,以防混凝土离析。

振捣要密实,混凝土分层捣固,每层厚度不应大于30cm;基础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而且应安排专职人员进行卸料和防护,防止混凝土将外露的部分螺杆包裹,若发现有混凝土落到螺杆上,待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的将螺杆清理干净。

收面。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将顶面收平,但不必抹光。

7)拆模板、养护模板拆除后应及时进行覆盖养护,对于外露的螺杆部分应涂抹黄油,再用胶带纸进行包裹保护,防止生锈。

五、施工质量检查要求接触网基础施工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表1 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表2 基础施工质量检验标准六.注意事项1、钻孔渣清理倒在配合运输的自卸车汽车上,不得散落在路基级配碎石上,防止污染。

2、接触网基础成孔后不能及时灌注的应作好基坑的安全围护工作,并应避免施工用水或雨水进入孔内。

接触网基础技术交底

接触网基础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项目名称九景衢铁路浙江段站前二标三分部第 1 页共 6 页交底编号工程名称九景衢铁路浙江段设计文件图号九景衢施()施工部位接触网环形等径预应力混凝土立柱基础基础交底日期技术交底内容:一、技术交底范围适用于新建九景衢铁路浙江段站前工程JQZJZQ-2标工程指挥部三分部路基接触网基础。

二、设计情况1、管段接触网基础类型为:LJ-A、LJ-B、LJLX三种型号。

2、基础顶面高出路肩≥200mm,无论是否存在线路坡度,基础面均应保持水平。

3、基础设计直径为70cm的钢筋混凝土桩基,砼标号为C25.三、准备工作1、技人员在施工前必须测量该点位的里程、基础型号及埋深。

2、施工机械设备、人员就位。

管段技术负责人必须当面向施工班组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明确施工中应注意事项,以防不规范施工。

四、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机械设备就位→挖孔至设计深度→验孔→吊装钢筋笼、地面以上模板安装和地脚螺栓安装→验收、复核螺栓定位装置→浇筑混凝土→再次复核,微调→拆模、养护。

2、施工方法1)、测量放样:将接触网位置用全站仪定出十字放样法的位置,并且做好防护措施,以防在施工过程中遭到破坏。

2)、挖孔附件及附图:技术交底书项目名称九景衢铁路浙江段站前二标三分部第 2 页共 6 页交底编号工程名称九景衢铁路浙江段设计文件图号九景衢施(路基)施工部位接触网环形等径预应力混凝土立柱基础基础交底日期基础孔径设计直径为70cm,基础开挖采用人工开挖,基础挖土方利用井架从孔内提升,每个桩需两人进行开挖。

开挖完成后,将孔壁上松散的填料清理干净。

成孔后不能及时灌注的应作好基坑的安全围护工作。

3)、钢筋笼加工及安装钢筋笼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钢筋加工场,钢筋采用HPB300,HPB400级钢筋,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钢筋笼加工完成以后运至施工现场,采用吊车下钢筋笼。

在运输过程中防止钢筋笼变形,若有变形则到现场后应及时校正钢筋笼。

接触网平面图图例

接触网平面图图例

接触网施工图例接触网施工图是接触网工程的重要文件,由设计部门通过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来完成。

它体现了接触网的技术特点和性能、设备种类和型号、工程数量、零件构造及材料等。

施工图是接触网施工的依据,也是运营管理的重要资料。

接触网施工图包括接触网平面布置图、接触网安装图、接触网零件图等。

平面图上标出了接触网支持装置、设备、附加悬挂(回流线、架空地线等)等的安装图号,从相应的安装图中可查出安装形式、使用的零、部件名称及规格,零、部件的具体形状结构及规格从零件图中能够确定。

一、接触网平面布置图接触网平面布置图是接触网施工的主要依据,它以图例的形式,反映了接触网布置情况,铁路线路情况,沿线地质情况,接触网设备的种类、类型、数量及其安装位置等。

接触网平面布置图由接触网布置平面图、表格栏、材料统计表、说明、图标等部分内容,如附图《接触网平面布置图》。

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分为站场平面布置图、区间平面布置图、隧道平面布置图。

二、接触网图例在接触网平面布置图中,将铁路线路及设备、接触网布置等用规定的图例符号来表示,其内容如表4-1-1所示。

接触网图例表4-1-11、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的站场及区间接触网平面;2、本标准采用的线条宽度规定为以下三种:(1)粗型宽度为(2)中型宽度为(3)细型宽度为3、符号中所注尺寸均以mm计,适用于比例尺1:1000及1:2000的接触网平面;4、规定符号见下表。

序号名称符号1电化的正线(区间图中允许用中型线条)2电化的站线及段管线等3非电化既有线路序号名称符号4预留线路5接触悬挂非工作支,供电线及分区亭引出线6加强线7回流线8正馈线(AF线)9保护线(PW线)10架空地线(GW线)11接触线硬锚,供电线及分区亭引出线下锚12承力索硬锚13接触线补偿下锚14承力索补偿下锚15链形悬挂硬锚16半补偿链形悬挂下锚17全补偿链形悬挂下锚18加强线下锚19回流线下锚20正馈线(AF线)下锚21保护线(PW线)下锚22架空地线(GW线)下锚23区间曲线及头尾:l序号名称符号24站场曲线及头尾:R—曲线半径(m) L—曲线全长(m) l—缓和曲线长(m)25拉出值300mm,书写位置即为拉出方向;也可不注“300”,用半箭头表示,箭头指向即为拉出方向26拉出值150mm(除“300”允许用半箭头表示,其余均应写出数值),书写位置即为拉出方向27区间单线腕臂钢筋混凝土柱28区间单线腕臂钢柱29站场单线腕臂钢筋混凝土柱30站场单线腕臂钢柱31站场单线定位钢筋混凝土柱32站场双线腕臂钢柱33站场钢筋混凝土柱软横跨34站场钢柱软横跨35站场钢柱硬横跨36非绝缘锚段关节37绝缘锚段关节38半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简单悬挂中心锚结39区间全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40站场全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虚线为锚结绳)41分段绝缘子串42分段绝缘器序号名称符号43分相绝缘器44股道间电连接45常分隔离开关46常合隔离开关47常分的带接地闸刀的隔离开关48常合的带接地闸刀的隔离开关49管形避雷器50区间隧道51站场隧道52隧道内非绝缘关节(全补偿链形悬挂下锚)53隧道内绝缘关节(全补偿链形悬挂下锚)54上承式桥梁及设计电化线路在上面的立交桥、拱55下承式栓焊桥梁56小桥、涵洞57设计电化线路在下面的立交桥58架空水槽、水管序号名称符号59天桥60地道61渗沟62雨棚63仓库64站房65路肩挡墙66托盘式路基墙67有限界门的平交道68区间长(短)链标记69回流线跨越接触悬挂70吸上线位置71吸流变压器72水鹤73进站高柱色灯信号机74通过高柱色灯信号机75区间公里标76机车检查坑77接触网起测点78接触网工区序号名称符号79区间横向电连接80扼流变压器81AT区段双极隔离开关82AT区段区间AF、PW线在钢柱悬挂83AT区段站场AF、PW线在钢筋混凝土柱悬挂84AT区段区间AF、PW线在钢筋混凝土柱悬挂85架空线在站场钢筋混凝土柱悬挂86AT区段AF、PW线在钢筋混凝土支柱下锚AF1—:AF1表示馈线第一锚段;表示锚段长度PW—:PW表示保护线第一锚段;87接触悬挂锚段下锚4:表示锚段号:表示锚段长度(m)88道岔编号及型号38589跨距长度(m)65 90土壤安息角 30°91土壤承压力(MPa)200 92火花间隙93放电器94接地极。

重载铁路设计规范

重载铁路设计规范

重载铁路设计规范重载铁路设计规范是指根据铁路运输的特点和要求,对铁路线路、接触网、信号系统、车站等进行规范化设计的文件。

以下是一个1000字的重载铁路设计规范的简要介绍:一、铁路线路设计规范1. 线路布置:采用直线段与曲线段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列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2. 线路坡度:在铁路线路的设计中,要遵循坡度平稳、坡度适宜、坡度变化规律等原则,确保列车行驶的舒适性。

3. 线路曲线半径:根据列车设计速度、车型等要素,合理确定曲线半径,确保列车的行驶安全。

二、接触网设计规范1. 高度标准:根据车辆限界和接触网的设计要求,确保接触网的高度能满足列车通行的要求。

2. 张力标准:根据接触网设计的需求,确定适当的张力标准,确保接触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断面设计:根据列车的电气性能和接触网的负荷要求,确定合适的断面设计,确保列车正常供电。

三、信号系统设计规范1. 信号机设置:根据列车运行线路、列车运行速度、信号间隔等要素,确定适当的信号机设置,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与顺畅。

2. 车辆检测:采用轴计数器、轮对计数器等技术手段,对列车进行准确的车辆检测,确保列车的运行数据可靠。

3. 信号逻辑设计:根据信号机的设置、列车的运行速度等要素,设计合理的信号逻辑,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与准确性。

四、车站设计规范1. 车站布置:根据列车运行线路、运行速度等要素,设计合理的车站布置方案,确保列车进出站的安全和便捷。

2. 安全设施:设置合适的安全设施,如防滑设施、防撞设施等,确保乘客的出行安全。

3. 车站设备:采用先进的车站设备,如自动售票机、自动检票机等,提高车站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以上仅是对重载铁路设计规范的简要介绍,具体的设计要求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补充。

重载铁路设计规范的目的是保障列车的运行安全和舒适性,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和质量。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

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的通知各铁路局、各铁路公司:现将《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TG/GD124-2015)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本规则由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负责解释,规则单行本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国铁路总公司2015年12月31日前言《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作为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工作的基本规章,在规范和推进高速铁路接触网专业管理工作中有着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规范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管理,保证供电运行质量和安全,满足高速铁路供电专业发展需求,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组织,在充分吸收目前我国高速铁路技术、装备发展及运营管理成果,研究借鉴国内外不同专业管理经验基础上,完成了《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的制定。

本规则共分八章和八个附件,明确了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管理、修程修制、机构设置与职责、技术质量管理等相关要求,规定了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管理、检测与诊断分析、质量评价与鉴定、设备状态界定和维修等应遵循的相关管理和技术标准等。

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反馈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0号,邮政编码100844),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则技术总负责人:王保国、王祖峰。

本规则主要起草人:刘再民、张韬、许红健、张宝奇、肖炜、韩通新、曹志勇、宋新江、张毅、陈德顺、程永胜、邓志军、夏煜基、刘玉辉、张文轩、刘会平、赵正陆、李红梅、乔凯庆。

本规则主要审查人:王保国、王祖峰、李志锋、张润宝、金I柏泉、张之明、贾明汉、孟令宇、张金胜、李北平、赵朝蓬、苏光德、杨滨汇、赵良田、侯日根、黄宝权、吴积钦、戚广枫、李文豪、方志国、苏光辉、陈立明。

本规则由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负责解释,规则单行本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

TG/GD124-2015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重要的行车设备。

为保证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运行安全可靠,特制定本规则。

接触网基础技术交底

接触网基础技术交底

交底人:复核人:现场队长:技术交底书项目名称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黔张常铁路七段三分部第2页交底编号共10 页工程名称路基工程设计文件黔张常施(网)09图号施工部位DK198+907-DK199+108.45 区间路基接触网交底日期2017年08月04 日9、机械设备:序号机械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1 旋挖机直径800mm台12 电焊机BX-300台23 吊车QTZ8台24 砼罐车EQ5254GJB台3四、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样下钢筋笼、安装预埋件固定预埋螺栓、法兰盘模板安装2、测量放样(1)、测量人员对施工段落内的所有声屏障桩基础的设计里程位置进行统计,对声屏障桩基础中心位置进行准确放样,并在基础的大小里程及线路中心方向各放置一个辅助定位点,记录辅挖孔桩施工钢筋笼制作验收合格混凝土浇拆模及养护交底人:复核人:现场队长:交底人: 复核人: 现场队长:同时技术人员应对测量放样的定位点进行现场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用于施工。

( 2)、在距离接触网基础边缘 1.5m 处设置护桩,注意在埋设护桩时必须用水泥砂浆(或砼) 包裹,并标识明确,钻机就位前认真核对桩位。

3、旋挖转机开挖 (1)、钻孔接近桩底设计标高 (在 1m 内 )时,要防止对基底的扰动,影响基底承载力。

钻机就位应保持平 稳,不发生倾斜,位移,钻头对准孔位进行开孔。

钻孔渣倒在配合运输的自卸车汽车上,不得倒在级配碎石表面,出渣及时从路基上运走。

如 若不能及时运走,要在铺好级配碎石的路基上铺设彩棚布,钻孔渣暂时倒在彩棚布上,后续及时 找运输车进行弃渣转移。

(2)、旋挖钻机地盘为伸缩式自动找平装置,并在操作室内有仪表准确显示电子读数,当钻 头对准桩位中心十字线时,各项数据即可锁定,勿需作调整,误差控制在4、清孔(1)、开挖至设计标高,终孔后应清除护壁上的残渣、孔底残渣、积水,钻孔检验孔深合格 后对成孔进行清理,保证孔底不留虚渣,孔壁不掉块,同时能满足下钢筋笼要求。

接触网平面图图例

接触网平面图图例

接触网施工图例接触网施工图是接触网工程的重要文件,由设计部门通过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来完成。

它体现了接触网的技术特点和性能、设备种类和型号、工程数量、零件构造及材料等。

施工图是接触网施工的依据,也是运营管理的重要资料。

接触网施工图包括接触网平面布置图、接触网安装图、接触网零件图等。

平面图上标出了接触网支持装置、设备、附加悬挂(回流线、架空地线等)等的安装图号,从相应的安装图中可查出安装形式、使用的零、部件名称及规格,零、部件的具体形状结构及规格从零件图中能够确定。

一、接触网平面布置图接触网平面布置图是接触网施工的主要依据,它以图例的形式,反映了接触网布置情况,铁路线路情况,沿线地质情况,接触网设备的种类、类型、数量及其安装位置等。

接触网平面布置图由接触网布置平面图、表格栏、材料统计表、说明、图标等部分容,如附图《接触网平面布置图》。

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分为站场平面布置图、区间平面布置图、隧道平面布置图。

二、接触网图例在接触网平面布置图中,将铁路线路及设备、接触网布置等用规定的图例符号来表示, 其容如表4-1-1所示。

接触网图例44股道间电连接序号43 分相绝缘器 45 常分隔离开关 46 常合隔离开关47 48 常分的带接地闸刀的隔离开关 常合的带接地闸刀的隔离开关 49 5051525354555657 58管形避雷器 区间隧道站场隧道隧道非绝缘关节(全补偿链形悬挂下锚)隧道绝缘关节(全补偿链形悬挂下锚)—卞ge上承式桥梁及设计电化线路在上面的立交桥、下承式栓焊桥梁小桥、涵洞设计电化线路在下面的立交桥 架空水槽、水管59 天桥序号6061 地道渗沟b <16263 雨棚仓库64 站房k 4口.....6566 口& 4" jAfz___________ 路肩挡墙托盘式路基墙6768 有限界门的平交道区间长(短)链标记69 回流线跨越接触悬挂7071 吸上线位置吸流变压器72737475767778 水鹤进站高柱色灯信号机通过咼柱色灯信号机区间公里标机车检查坑接触网起测点接触网工区*-0-1aot-a。

接触网知识

接触网知识

第一章接触网平面图接触网平面布置图是接触网主要设计文件之一,是施工中应用最广的重要设计依据,认真弄懂和记清这些图例,学会看平面布置图对于我们掌握和了解线路情况,指导施工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节接触网图例接触网的各种设计图是以机械制图或工程制图学为基础,加上接触网的各种特殊制图标记(接触网图例)所组成,第二节接触网平面布置图识别接触网的平面布置图是掌握接触网施工的最基本技巧之一,除了要懂得接触网的图例及工程制图处,还要对接触网专业表示方式有一定的了解,下面分别介绍站场、区间及隧道内接触网平面布置图。

一、站场接触网平面布置图站场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实际路状态相符,其比例一般大站为1:1000,小站为1:2000。

第二章、施工测量第一节区间杆位测量一、测量方法及步骤1、由测量起点出发,使用钢尺拉链沿接触网支柱侧的钢轨轨面进行测量。

测量起点在接触网平面图已标出,一般选择在站场最外侧道岔的标准定位处,或是大型建筑物处如:桥梁、隧道等。

由于设计图所注跨距是以线路中线标注的,故曲线地段采用按弦长测量加修正值的办法为宜,修正值见表13-1。

2、根据设计图标注的测量起点,沿前进方向按设计跨出下一根接触网支柱的座标用粉笔在钢轨面画出位置,并在轨枕上写清标记。

然后,由专人用白色油漆在轨腰上书写标记,书写前轨腰锈蚀要擦净,字体要端正,标记要醒目。

标记内容包括:顺线路方面支柱中线标记;杆号;支柱或钢柱型号;基础型号;支柱侧面限界;底板、横卧板数量。

测量注意事项:1、测量中,遇有大型建筑物,如桥、隧、立交道口时,应分段进行闭合,其精度要求为1:2000,如有差错应写明原因,必要时加以复测确认,由于涵洞、平交道口、公里标、曲线标等固定建筑里程,往往不够精确,测量中仅供参考,不得作为根据来修正测量结果。

2、对挖坑困难、影响路基安全或支柱稳定的区段,如支柱位于高路堤,上下挡墙、排水沟中、桥梁两端等处时,应作出相应的、准确的线路横断面图,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办法,处理措施或提出变更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牵引供电系统
一、概述
(一)设计年度
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

(二)可行性研究审批意见的主要内容及执行情况
1、可行性研究(送审稿)审查意见(草稿)
(1)采用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利用大包电化工程建设的三岔口、K553、安居、民族、毕客齐、美岱召、东兴、包头西牵引变电所,新建呼和浩特北牵引变电所为本线供电,新建5处分区所,合建4处分区所。

(2)接触网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型悬挂,接触导线配置为:正线接触线采用120mm2铜合金导线,95mm2铜合金承力索;站线接触线采用85mm2铜合金导线,70mm2铜合金承力索。

2、执行情况
(1)由于呼和浩特地区线路方案变化,原设计的呼和浩特北牵引变电所改为设讨什号、呼和浩特南牵引变电所。

相应的分区所分布进行了调整。

其余地段均执行审查意见。

(2)呼和地区货车外绕线、集宁地区货车外绕线由于开行万吨列车,接触网导线配置为:正线接触线采用150mm2银铜合金导线,150mm2铜合金承力索;站线接触线采用85mm2银铜合金导线,70mm2铜合金承力索;1700m站线采用120mm2银铜合金导线,95mm2铜合金承力索。

其余地段执行审查意见。

(三)线路概况
1、线路概述
线路自集宁枢纽古营盘站引出,经外绕线至葫芦站,出葫芦站后沿既有线左侧向西,于水坑村附近跨既有线、霸王河后沿既有京包线北侧山坡
西行,在白家沟北侧穿八苏木隧道至马盖图,马盖图至卓资段沿既有线北侧山坡下行,在姑家堡从华电卓资电厂北侧通过,于姑家堡附近设新卓资站,后以两座隧道从卓资县城北侧边缘穿过,跨既有线及三跨大黑河后折向西北,沿大黑河南岸,平行丹拉高速公路北侧布设,经焦家湾村、土城子村后折向西南,经西胜、西界村折向西,在南营子村设新旗下营站,于水磨村附近再跨大黑河后折向南与既有线并行至二道河村,后四跨大黑河后至陶卜齐村折向西,在既有线左侧并行,上跨110国道后自丹拉高速公路立交桥下穿过,沿既有线左侧在榆林镇南侧通过,于既有郭家营站和白塔站之间(K632+500处)和既有线衔接。

利用既有线经白塔至呼东客运站;出站后利用既有线经呼和、呼西至台阁牧站,出台阁牧站后沿既有线南侧并行,在察素齐、萨拉齐站与既有站并站,在公积坂绕开公积坂装煤场,于东兴并行于既有线南侧,出东兴后向西于K796处跨过既有线,后沿既有线北侧经包头东、万水泉至包头站,出站后引入包头西编组站。

同时修建呼和货车外绕线。

集宁古营盘站至包头站线路全长307.955km,其中新建线263.213km,改造利用既有线44.742km。

同时,包头枢纽内货线双线绕行4.595km,单线绕行8.06km,增建二线2.895km;包头至包头西客线新建4.036km(单线)、既有线改建 1.258km(单线);呼和地区修建以货为主的外绕线全长64.36km。

2、车站分布及车站性质
车站分布及车站性质表1-1-1
(四)设计铁路主要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I级。

(2)正线数目:双线。

(3)速度目标值及最小曲线半径
新建客货共线地段速度目标值200km/h,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4500m,困难地段3500m;新建货车外绕线地段速度目标值120km/h,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 1200m,困难地段800m;枢纽地区利用既有线地段根据运营需要合理选定。

(4)限制坡度:上行6‰、下行9‰。

(5)牵引种类:电力。

(6)机车类型:客车,动车组、SS9;货车,暂定韶山系列、交流传动机车。

(7)牵引质量
客货共线5000t、4000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