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8年4月自考(00245)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刑法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45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我国对刑法做出的解释具有法律效力的主体是
A.司法部
B.公安部
C.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D.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
2、关于我国刑法的溯及力采用的原则是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3、下列属于不适用中国刑法的是
A.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的外国人在中国犯罪的情形
B.香港特别区居民在大陆犯罪的情形
C.台湾地区居民在大陆犯罪的情形
D.民族自治区人大依据《刑法》第90条制订了变通规定的情形
4、下列情形中,属于从结果的发生与犯罪终了的关系对犯罪所作分类的是
A.行为犯
B.继续犯
C.结果犯
D.危险犯
5、犯罪分子开枪杀人时,第一枪没打中,仍然可以继续射击而自动不再继续射击的,成立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既遂
6、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A.犯罪构成说
B.犯罪目的说
C.犯罪结果说
D.犯罪行为说
7、不属于危害结果的意义的是
A.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
B.区分犯罪形态的标准之一
C.影响量刑轻重的因素之一
D.影响共犯成立的因素之一
8、下列不属于刑罚权的内容的是
A.制刑权
B.求刑权
C.量刑权
D.反驳权
9、我国刑法中的赦免是指
A.特赦
B.大赦
C.特赦和大赦
D.大赦、特赦和免除
10、下列不属于我国刑法中的附加刑的是
A.剥夺政治权利
B.驱逐出境
C.拘留
D.没收财产
11、根据《刑法》第267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携带凶器抢夺的行为
A.应以抢夺罪从重处罚
B.应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C.应以抢劫罪从重处罚
D.应以抢夺罪加童处罚
12、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徇私枉法罪的主体是
A.司法工作人员
B.法官
C.执法人员
D.行政执法人员
13、根据《刑法》第93条的规定,下列人员中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是
A.在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B.在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C.村民小组的工作人员
D.在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14、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明知是贩卖毒品的犯罪分子,而向其无偿提供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的行为
A.应以贩卖毒品罪定罪处罚
B.应以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罪定罪处罚
C.应以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定罪处罚
D.不构成犯罪
15、破坏监管秩序罪的犯罪主体是
A.依法被关押的罪犯
B.依法被关押的人
C.依法被关押的罪犯、犯罪嫌疑人
D.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
16、甲、乙合谋后,由与丙相识的甲将丙骗往外地游玩,乙给丙的家属打电话,声称已经“绑
架”了丙。借此向丙的家属索要赎金。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
A.诈骗罪
B.敲诈勒索罪
C.绑架罪
D.非法拘禁罪
17、报复陷害罪的犯罪主体是
A.司法工作人员
B.国家工作人员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D. —般主体
18、猥亵儿童罪的犯罪对象是
A.不满14周岁的女童
B.不满14周岁的男童
C.不满14周岁的儿童
D. 14周岁以下的儿童
19、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盜窃信用卡并使用的
A.应当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B.应当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从重处罚
C.应当以盜窃罪定罪处罚
D.应当以盜窃罪定罪,从童处罚
20、盜窃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价值数额不大,但危害公共安全的
A.应当以盜窃罪定罪处罚
B.应当以故意毀坏财物罪定罪处罚
C.应当以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定罪处罚
D.不构成犯罪
二、多顶选择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顶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刑法的解释技巧有
A.扩大解释
B.限制解释
C.平义解释
D.补正解释
E.反对解释
22、刑法上因果关系的学说包括
A.必然因果关系理论
B.偶然因果关系理论
C.相当因果关系说
D.客观归责理论
E.条件说
23、犯罪预备的特征包括
A.主观上为了犯罪
B.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
C.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
D.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