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综述
一篇完整的文献综述范文
一篇完整的文献综述范文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研究者系统地梳理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以一篇完整的文献综述为例,为您提供撰写文献综述的参考。
标题: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文献综述一、引言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梳理近年来关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二、研究现状1.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文献中普遍认为,政策支持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方面,政府通过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降低了企业成本;另一方面,政府推动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提供了便利。
2.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文献综述显示,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在电池技术、电机技术、电控技术等方面,我国企业已取得一定突破。
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创新,也有助于提升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
3.市场需求与产业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能源危机的加剧,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逐渐扩大。
文献中普遍认为,市场需求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然而,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产品性能、价格、充电设施等。
三、发展趋势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随着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将持续扩大。
预计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将保持高速增长。
2.技术创新不断深化新能源汽车技术将不断突破,包括电池能量密度、充电速度、续航里程等。
此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等新兴技术也将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深度融合。
3.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国内外企业纷纷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入,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
企业需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竞争力,以适应市场竞争。
四、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产业链配套不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存在配套设施不完善、上下游企业协同不足等问题,制约了产业快速发展。
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及人才需求分析
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及人才需求分析【摘要】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其市场前景广阔。
本文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技术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
在人才需求方面,新能源汽车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需要具备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和管理知识。
而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建立起符合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这一行业的人才需求。
本文提出了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景展望,人才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平衡以及人才培养的关键性建议。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和培养,只有通过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才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壮大。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发展综述, 人才需求分析, 市场现状, 技术发展趋势,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发展建议, 产业前景展望, 人才供给, 平衡, 人才培养, 产业发展, 关键。
1. 引言1.1 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及人才需求分析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备受关注。
随着全球对环保和节能的重视,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崛起,各大汽车厂商纷纷推出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型等新能源汽车产品。
在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创新,电池技术、电机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驱动系统效率不断提高,续航里程逐渐增加,充电设施也日益完善。
这些技术的发展趋势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普及和发展。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扩大,相应的人才需求也在增加。
新能源汽车行业需要涵盖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多个领域的人才,包括电气工程师、材料工程师、汽车工程师等。
为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对新能源汽车人才的培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以提高行业整体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朝着更加可持续和绿色的方向快速发展。
2. 正文2.1 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分析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燃油汽车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亟待解决。
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及人才需求分析
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及人才需求分析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加剧和传统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新能源汽车作为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一种清洁、高效、环保的交通工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
新能源汽车发展蓬勃,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对应的人才需求也逐渐凸显。
本文将从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和人才需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新能源汽车是指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作为动力源的汽车。
根据动力源的不同,可以分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多种类型。
纯电动汽车是以电池作为唯一的动力来源,不产生尾气排放;混合动力汽车是同时使用传统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降低了对传统燃油的依赖;燃料电池汽车利用氢气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能,是一种零排放的清洁能源汽车。
2.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超过140万辆,同比增长3.6%。
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总保有量已经超过500万辆。
而在全球范围内,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也在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措施。
3.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未来新能源汽车将会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电池技术的不断提升,电池续航里程将逐渐增加,充电时间将会缩短,电池寿命将会延长;(2)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将会不断降低,逐步趋向与传统燃油汽车的竞争力;(3)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水平将会不断提高,包括自动驾驶技术、车联网技术等的应用;(4)新能源汽车的种类将会更加丰富,包括电动客车、电动货车、电动SUV等。
二、人才需求分析1.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行业需要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来推动企业的发展。
主要人才需求包括但不限于:电子工程师、电气工程师、材料工程师、动力学工程师、控制系统工程师、汽车设计师、汽车工程师、电池技术工程师、汽车销售与市场营销人员等。
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文献综述
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文献综述随着全球对环保的高度重视和能源危机的逐渐加深,新能源汽车逐渐被人们所熟知,成为改善环境、提升生活质量的关键手段。
本文将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进行综述,以期给读者带来更多启示和指导。
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中,电动汽车作为其中的代表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长期以来,电池能量密度低、电池寿命短、充电周期长等问题一直是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电动汽车已经实现了从工程实验室到市场的跨越,逐渐成为人们选择日常出行方式的一种新型形式。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进程中,政策支持及市场需求成为其发展的关键因素。
各国政府部门纷纷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以鼓励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并逐步扩大市场规模。
例如,我国政府多次出台相关政策,各大汽车厂商也在不断投入到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和生产中,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和发展,这表明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的重中之重。
此外,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也日趋明确。
其中,通过加速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方向发展,将成为重要的趋势之一。
例如,电动汽车的智能充电、自动泊车技术、高精度导航、远程监控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必将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总之,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是许多国家和地区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我们相信,通过各方面的积极努力和不断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将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在环保、交通出行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创新扩散理论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综述1100字》
创新扩散理论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综述近些年,新能源汽车在我国获得了极快的发展,例如比亚迪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头部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基于此,以下将借助创新扩散理论浅析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发展情况。
通过对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可发现,排除疫情的影响,事实上,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2019年就开始激增,到2021年就会出现全年的销量,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占有52%的份额。
新能源汽车销量之高,其实是因为中国从产业政策方面给予了支持。
通过调查消费者聚焦新能源汽车概念在网络上的搜寻行为,由此可见,上网搜索的热度自2016年以来呈指数级增长,此后虽然未倍增,但是搜索热度却不断的变成了升温的态势。
可见2014年搜索指数比率是6.15%,2015年搜索指数比率为7.69%,2016年到达11.13%,2017年为18.12%,2018年为14.86%,2019年为18.85%,2020年为28.89%,2021年比率增长至36.37%。
说明新能源汽车搜索指数的增长速度非常快,这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有直接关系,也反映出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态势。
自2016年以来,新能源汽车概念搜索指数在整个汽车市场搜索指数中所占百分比已经超过了创新扩散理论临界点的10%,随后的扩散速度骤然增加。
新能源汽车概念搜索指数在整个汽车市场搜索指数中占有一定比例,其实,从搜索量这个方面来表达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对消费者层面关注的渗透率。
传播学中存在著著名的创新扩散理论:什么新事物都是由默默无闻变成广为人知的,其扩散快慢不均。
刚开始时新事物传播较慢,但是,当接受其人群规模(也就是渗透率)达到一定临界点时(一般为10%-25%),扩散速度骤然增大。
创新扩散理论,是研究传播效果的经典着作,它是美国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有关通过媒介说服人们去接受新观念,新事物的问题、新产品等理论,注重大众传播在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作用。
文献综述点评总结范文
题目:《关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文献综述的点评总结》摘要:本文针对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文献综述,从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结论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点评总结,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一、研究背景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重点领域。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此背景下,众多学者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二、研究现状1. 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技术创新、市场分析、政策法规、产业发展模式等方面。
2. 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
3. 研究结论:多数学者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技术瓶颈、市场推广、政策支持等。
三、研究方法点评1. 文献研究法: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背景资料,有助于深入了解产业发展现状。
2. 实证研究法:通过对实际数据的分析,揭示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规律。
3. 比较研究法:有助于发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异同,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四、研究结论点评1. 产业发展前景: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 存在问题:技术瓶颈、市场推广、政策支持等仍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3. 政策建议:加强技术创新、完善产业链、扩大市场推广、优化政策环境等。
五、存在的问题1. 研究深度不足:部分研究停留在表面,对产业发展深层次问题的探讨不够。
2. 研究视角单一:多从技术、市场、政策等角度进行研究,缺乏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分析。
3. 研究成果转化率低:部分研究成果未能有效转化为产业实践。
六、总结本文对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文献综述进行了点评总结。
总体而言,研究内容丰富,方法多样,结论具有参考价值。
然而,仍存在研究深度不足、视角单一、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
未来研究应加强深度探讨,拓展研究视角,提高成果转化率,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
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首先,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背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传统燃油汽车的依赖程度逐渐减弱。
新能源汽车作为可替代燃油汽车的产物,具有环保无污染、节能高效等优势。
同时,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出台政策、提供补贴等方式,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推广。
其次,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展。
在电池技术方面,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池类型,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等特点,但仍然存在充电时间长、电池寿命有限等问题。
相比之下,燃料电池汽车具有快速充电、续航里程长等优势,但目前燃料电池技术仍处在发展初期,成本较高,普及面临一定挑战。
此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也为新能源汽车带来了更多的便利,通过智能驾驶、智能充电等技术实现车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再次,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现状。
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销量逐年增长。
据统计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38.18万辆,占全年汽车销售总量的5.4%。
受益于政策的推动和技术的进步,新能源汽车在出租车、物流、公共交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同时,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开始投入研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技术不断提升。
最后,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挑战和前景展望。
发展新能源汽车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是充电设施建设不完善,充电时间长、充电桩稀缺等问题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其次,新能源汽车成本较高,制约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此外,电池技术和燃料电池技术仍然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预计新能源汽车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支持政策也将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
总之,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交通工具,对于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推动使得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然而,新能源汽车仍然面临各种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健康发展,实现可持续交通的目标。
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及人才需求分析
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及人才需求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的一个热门话题。
新能源汽车是指使用新型能源的汽车,例如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
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具有环保、节能、安静等优点,因此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相关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行综述,并分析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情况。
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综述在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及企业重点关注的领域。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国,也在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自2009年起,中国政府开始出台先后四次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提出了对新能源汽车推广的产业政策和资金支持政策,以鼓励企业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投入。
截至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最大生产和销售国家。
除了中国,欧洲、北美等地区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非常重视。
特别是在环境保护和能源安全方面,各国政府都在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
一些国家甚至已经宣布,未来将逐步淘汰传统燃油汽车,全面转向新能源汽车。
可以预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市场空间巨大。
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分析1. 工程技术类人才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对工程技术类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在新能源汽车制造和研发过程中,需要具备电子、机械、材料、化工等专业背景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他们能够参与新能源汽车的设计、生产、测试、维护等工作。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智能化和互联化,对智能控制、车载通信等方面的技术人才也有更高的需求。
2. 管理类人才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需要具备市场营销、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等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人才。
他们能够协调内外部资源,推动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还需要具备环境保护、能源政策等方面知识的人才,能够为企业提供相关的政策咨询和战略规划。
新能源汽车_年度总结
2023年,在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中国,这一趋势尤为明显,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攀升,成为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23年的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市场概况1. 销量持续增长据研精毕智市场调研网报告显示,2023年11月,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达到140万辆,其中中国市场电动汽车销量上涨25%,占据全球市场绝对大头。
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首次双双突破百万辆,产量为107.4万辆,销量为102.6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39.2%和30%。
全年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2.6万辆和830.4万辆,同比增长34.5%和36.7%,市场占有率达到30.8%。
2.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各大车企纷纷加大投入,竞争日趋激烈。
比亚迪、特斯拉、吉利等头部企业稳居市场前列,同时,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品牌也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3.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为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免征车辆购置税、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
这些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二、技术创新1. 电池技术取得突破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取得显著突破,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等方面均有所提升。
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逐渐成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 充电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2023年,我国充电桩数量持续增长,充电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为新能源汽车车主提供更加便捷的充电服务。
3. 智能驾驶技术不断进步智能驾驶技术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
2023年,我国智能驾驶技术取得显著进展,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车联网等技术逐渐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产品中,提升了驾驶体验和安全性。
三、未来发展趋势1.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认知度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新能源汽车与未来能源发展的趋势文献综述
新能源汽车与未来能源发展的趋势文献综述新能源汽车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随着全球能源问题的日益凸显,传统石油燃料的供应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人们对替代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青睐。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受到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鼓励和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例如,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和减免税收政策,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技术的进步也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
电池技术的进步使得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充电速度也得到了加快。
同时,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不断完善,为电动汽车的普及提供了便利条件。
另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也使得新能源汽车的驾驶更加安全和便捷。
环保意识的提高也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对尾气污染的忍受度也越来越低。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新能源汽车的零排放特性,使其成为了环保的代表,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支持。
然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新能源汽车的成本较高,使得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其次,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不完善,限制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范围。
另外,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仍然有待提高,以满足消费者对便捷性和舒适性的需求。
总体而言,新能源汽车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趋势。
政府的政策支持、技术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都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然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克服。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新能源汽车将会在未来能源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能源汽车概论总结
新能源汽车概论总结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对传统燃油汽车的限制加强,新能源汽车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新能源汽车是指以新能源为动力源的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等。
本文将从发展背景、技术特点和市场前景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发展背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背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传统燃油汽车排放的尾气污染和碳排放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次,石油资源日益枯竭,石油价格的不稳定性也对传统燃油汽车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也是为了解决能源安全问题。
二、技术特点新能源汽车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具有以下几个技术特点。
首先,新能源汽车采用的是清洁能源,如电能和氢能,减少了尾气排放和碳排放,对改善空气质量和减少温室气体具有积极作用。
其次,新能源汽车采用的动力系统更加高效,能够提供更好的加速性能和动力输出。
再次,新能源汽车具有静音和零排放的特点,降低了噪音污染,提升了乘坐舒适度。
最后,新能源汽车的储能装置越来越小型化和轻量化,提高了车辆的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增加了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三、市场前景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广阔。
首先,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和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通过减免购置税、提供补贴和优惠政策等措施,加速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
其次,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不断创新和进步,使得其性能和实用性不断提升,逐渐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再次,新能源汽车正在逐渐形成产业链,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和服务全方位发展,为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了巨大的机会。
最后,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新能源汽车的价格逐渐趋于合理,使得更多消费者能够接受和购买。
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经济的交通工具,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成本,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推广。
同时,政府和企业也需要加强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及人才需求分析
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及人才需求分析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传统石油资源日益短缺,新能源汽车作为环保、节能、可再生的交通工具备受青睐,其发展前景也备受关注。
新能源汽车以其独特的优势,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对汽车产业链、能源结构和人才需求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其对人才需求的影响,并对相关领域的人才需求趋势进行展望和分析。
一、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1. 技术创新不断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电池技术、电动机技术、充电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大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充电速度和安全性能,使得新能源汽车在实际使用中更加便捷和可靠。
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使得车辆更加智能化,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
2. 产业链不断完善,市场规模逐渐扩大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成熟,相关的产业链也在不断完善,包括电池、电机、充电桩、充电设施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国内外的汽车制造商纷纷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推出了众多款式和型号的新能源汽车,也使得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力度也逐渐增大,包括购车补贴、充电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使得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发展更加顺利。
3. 环保意识持续增强,新能源汽车需求逐渐增加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对传统燃油汽车的排放和能源消耗问题越来越关注,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逐渐增加。
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由于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政府也对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更多的优惠政策,使得消费者更加愿意选择新能源汽车作为出行工具。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渐扩大。
二、新能源汽车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影响1. 工程技术人才需求增加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对相关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包括电池技术工程师、电动机设计师、充电设施工程师等相关领域的人才需求大幅增加。
这些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应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快速变化的挑战,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
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及人才需求分析
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及人才需求分析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新能源汽车在世界各地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电力、燃料电池及太阳能等非传统能源作为动力源的汽车。
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中,人才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及人才需求分析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1.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背景由于机油和燃料的限制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世界上各国都开始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新能源汽车因其独特的环保属性、节约资源等有利特性,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热门领域。
目前,世界各主要汽车生产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法国等都在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国也在过去多年把新能源汽车列为战略性发展方向。
2.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优势新能源汽车有许多技术优势,例如:其动力有电池、氢燃料电池、太阳能、超导电池等多种选用,可以显著减少能源消耗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新型的汽车底盘设计技术和车身造型技术,可以使新能源汽车比普通汽车更节能、环保且具有更好的行驶性能和安全性能。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近年来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就达到了23.49万辆。
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过程中,政策的支持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对新能源汽车采购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购车税收减免、免费领取号牌等方式,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
二、人才需求分析1.技术类人才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技术人才来开发先进的技术,包括电气工程师、机械工程师、软件工程师、车辆工程师、材料工程师等,这些人才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工作,包括电动机、电控系统、电池技术等新技术的研制、生产和维护。
2.市场运营人才市场运营人才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销售管理、渠道拓展等工作。
这些人才需要具备市场营销、品牌管理、渠道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营销实践技能,为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和销售提供有力的支持。
3.政策法规人才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法规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引导,政策法规人才主要从事政策法规研究和制定,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准确的政策指导和资源保障。
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及人才需求分析
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及人才需求分析一、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1.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29万辆,同比增长了10.2%。
其中,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到了10.51万辆,同比增长了62%。
而在2020年,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量仍然保持了增长趋势,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将达到2600万辆。
2.技术升级提高性能和充电效率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提升,电池容量的增大和充电设施的普及,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以及充电速度得到了大幅提高。
例如,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些车型,其续航里程已经超过了500公里,而快速充电技术也可以将电量增加80%以上的水平,使用户的充电体验更加便捷。
3.政府政策鼓励和支持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增大,例如通过购置补贴等方式激励用户购买新能源汽车,同时各级政府也在加大公共充电桩建设力度,以便更好地服务广大新能源车主。
二、人才需求分析1.车身结构设计师作为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的设计师,需要深入学习了解相关理论和技能,以熟练掌握汽车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
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合理优化车身材料的强度和重量,从而大幅提升整车的性能,并为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从人才需求角度来看,建议汽车设计专业毕业生在实习和工作过程中多深入研究结构设计相关的机台和理论。
2.电池技术研发人员电池技术是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之一,其稳定性、电量密度和成本等性能指标对于整个汽车的表现至关重要。
因此,电池技术研发人员应当具备扎实的电池基础知识,能够综合运用电化学、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知识,掌握动力电池组的设计、测试和优化技能,熟悉电池管理系统和电池故障诊断方法。
在电池技术领域中,物理、化学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都可以成为电池技术研发人员的优秀人才。
3.汽车电子工程师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电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越来越多的汽车电子系统被应用到新能源汽车上,例如电动机控制系统、电子稳定控制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等。
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及人才需求分析
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及人才需求分析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对能源消耗的关注,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相关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本文将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综述,同时分析相关人才的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综述新能源汽车是指以非石油能源代替传统燃油的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类型。
随着全球能源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各国纷纷将新能源汽车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和投入,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据统计,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数百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还将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是政府的政策支持。
各国政府通过制定补贴政策、减少交通限制、扩大充电基础设施等方式,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
一些国家还出台了新能源汽车生产配额等政策,强制汽车制造商在市场上推广新能源汽车,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
技术的进步也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电动机技术、轻量化材料技术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并提高了性能,使新能源汽车变得更加具有竞争力。
二、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分析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相关的人才需求也在迅速增加。
一方面,汽车制造商需要大量的研发人才和生产人才,来研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并满足市场需求。
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运营、维护等领域也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来支撑。
新能源汽车行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广泛。
1. 工程技术人才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制造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包括电池技术专家、电机控制工程师、车身结构工程师、轻量化材料工程师等。
这些专业人才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保证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质量。
2. 充电运营人才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成为一个关键的环节。
新能源汽车技术综述
新能源汽车技术综述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能源转型的日益重视,新能源汽车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传统燃料作为动力源的汽车,例如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
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综述。
一、新能源汽车的类型1.电动汽车:电动汽车使用电动机代替传统发动机,通过电池组提供能源。
它们的排放较低,且噪音污染较小。
2.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同时搭载传统发动机和电动机,根据行驶状态在两者之间切换。
这种车型在燃油效率和减少排放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3.氢燃料电池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使用氢气和氧气在燃料电池中产生电力,排放物仅为水蒸气。
它们被认为是未来可持续出行的解决方案。
二、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1.电池技术: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车辆的续航里程、充电时间和成本。
目前,锂离子电池是主流技术,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成本高、充电时间长等。
因此,研究更高效、更便宜的电池技术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2.电驱动技术:电驱动技术是指将电力转化为机械能的技术,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性能至关重要。
随着技术的进步,更高效、更轻便的电机和变速器正在被开发出来。
3.智能网联技术:智能网联技术是指将互联网与车辆进行连接,实现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车与行人的互联互通。
这种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行车安全、提高交通效率,并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实现打下基础。
三、新能源汽车的未来趋势1.电动化: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进一步向电动汽车倾斜。
预计未来几年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将进一步提高,充电时间将进一步缩短。
2.智能化: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将更加智能化,能够实现自动驾驶、智能导航、语音控制等功能。
这将为驾驶者带来更加便捷、安全的行车体验。
3.低碳化: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将更加注重低碳化,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这需要不断改进燃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以及研发更环保的电池技术。
国外学者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综述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引言随着气候变化日益严重和能源资源的枯竭,新能源汽车作为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重要选择,受到了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
新型能源汽车文献综述
新型能源汽车文献综述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新型能源汽车的相关文献,包括其定义、发展状况、技术进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新型能源汽车在解决环境问题、减少能源消耗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定义新型能源汽车是指使用非传统燃料或能源的汽车,它们可以分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不同类型。
这些车辆在驱动系统和动力装置方面与传统燃油汽车有所不同,具有更高的能效和更少的污染排放。
二、发展状况近年来,全球对新型能源汽车的研究和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许多国家提出了相关政策和支持措施,促进了新型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
特别是中国政府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力度和政策支持,使得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三、技术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例如,电池技术的进步使得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得到大幅提升,加速了电动汽车的普及。
另外,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智能充电技术的应用也提高了电动汽车的便利性和用户体验。
另外,混合动力技术的发展使得汽车可以同时利用传统燃油和电力,提高燃油利用率和减少尾气排放。
燃料电池技术则具有零排放、快速充电等优势,被认为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四、未来发展趋势新型能源汽车在解决环境问题、减少能源消耗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政策的不断支持,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高速增长。
同时,智能化、共享化和自动驾驶等技术也将与新能源汽车相结合,推动整个汽车行业向更加智能、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结论新型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它们以其高效、环保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在全球范围内,新型能源汽车的研究、发展和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然而,仍然面临着技术、成本、基础设施等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总结与市场前景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总结与市场前景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出现,新能源汽车作为传统燃油汽车的替代品,迅速崭露头角。
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行总结,并展望其在市场上的前景。
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总结1. 技术进步:新能源汽车采用的电池技术和电动机技术得到了显著改进,提升了整车的动力性能和续航里程,满足了消费者的日常需求。
2. 政策支持:各国政府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通过补贴、免税等政策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提高了市场需求。
3. 绿色环保:新能源汽车零排放和低噪音的特点,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改善了空气质量。
4. 产业链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断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得到了加强,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5. 消费者接受度提高: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增加,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导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二、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1. 增长潜力巨大:由于环境和资源问题的日益凸显,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广阔。
根据预测,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有望超过传统燃油汽车。
2. 政策利好: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包括补贴、免税、免停车费等措施,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3. 技术进步: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和电动机技术的改进,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将越来越接近传统燃油汽车,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的意愿将进一步增强。
4. 市场需求增加:在环保意识逐渐普及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尤其是在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5. 产业链完善: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消除了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后顾之忧,进一步推动了市场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总结可归纳为技术进步、政策支持、绿色环保、产业链完善和消费者接受度提高。
在市场前景方面,新能源汽车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受到政策利好和技术进步的推动,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能源汽车综述摘要:我国政府将新能源汽车列入“十二”五国家发展计划以来,对有关新能源汽车技术、市场发展、消费者购买意愿等相关研究越来越多,本文通过对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希望能为相关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消费者购买行为;文献综述Abstract:Since the China government includes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to its “12th Five-Year Plan",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researches for the new energy automo-bile on the topics of technology, market development, consumers' purchasing intention etc. The paper makes a literature review for the relative researches did on the new energy automobile,which hopefully brings in-spiration and help for the relevant scholars’ further research.Keywords:New energy automobile;Purchasing inten-tion;Consumer purchasing behavior;Literature review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理念获得我国政府大力支持和推广后,产业发展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在全国形成一股爆发式的投资浪潮。
电动汽车具有“零废气排放”的优点,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开发的推崇。
电动汽车,这个曾经在汽车发展史上作为人类第一部“汽车”,在其尘封 70 多年后再度被搬上汽车舞台是否能获得现代消费者的青睐呢?同时,从政府协助产业研发到提供购车补贴的各种利好消息,多大程度上使我国消费者最终接受电动汽车呢?正是这样的一些问题,本文将对我国目前在新能源汽车有关消费者和产业发展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一、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与电动汽车的发展早在上世纪 70 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后,我国政府就意识到石油价格的波动和供应的不稳定性将会影响国家经济和社会的整体运作,并特别将此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所以,早在上世纪 70 年代我国政府就曾委托清华大学开始着手研究电动汽车的发展,除了可以对能源替代的发展建立基础,也可作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来提升国家汽车产业水平。
在法规标准,培养人才和建设科研投入等多种政策的支持下,对汽车工业、关联产业、研究机构等予以激励和扶持,这些政策对我国电动汽车的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周冬(2007)认为乙醇车才是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最佳途径。
庾晋(2008)对目前我国在传统汽车的技术发展上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对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机遇时提出,许多在内燃机汽车大规模投资的发达国家,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时将会受到内燃机规模的限制影响而成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方面发展的瓶颈,而中国拥有制造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天然资源例如锂、钴、镍和稀土,因此,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要想在汽车领域赶超发达国家,那新能源汽车将是最好的发展机会。
久陵(2009)研究电动汽车的推行将加快智能电网的发展这是我国在新兴产业的的新希望。
曾鹏(2009)指出,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我国在资源获得和开发技术上占有一定优势,但是真正进入产业化的速度还是较缓慢。
盛德浩等(2009)总结在短期内汽油车仍然是我国汽车行业的主流,但由于柴油车的性能和污染得到重大的改善,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市场份额将逐渐扩大。
燃气汽车虽有升幅较大,但其市场潜在份额不会超过20%。
有关混合动力车辆,只是一个发展的过度产品,长期发展将有一定的限制,最被看好的还是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因为此种车辆才能实践零污染和燃料替代的目标。
吴聪棠(2009)指出此次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基本思路是采用市场价值的办法,确定对补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企业、车型与数量。
陈柳钦(2010)表示随着全球能源日趋紧张石油价格日益高昂,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日益恶化,积极探寻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与应用问题将成为各国在汽车发展领域的焦点。
而在上世纪 90 年代末期,各个汽车生产大国如德、法、日和美国的汽车公司就已经开发和生产了 100 多种型号的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并且至少有 10 种型号的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车型已成功的商业化生产。
Nakata(2003)和 Pradhan et al.(2006)在实证研究中,总结了清洁能源汽车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有正面的直接效应。
根据美国密西根大学运输研发学会(University of Michiga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Institute:简称 UMTRI)McManus (2005)的研究,他们研究发现混合动力汽车在美国市场被接受的能力越来越高,通过与 Hybrid 网站合作,他们还以网络调查方式对现有使用者和未来潜在消费者进行了网上调研。
McManus对研究的分析表明,“第一个购买混合动力车的消费者是被混合动力车的科技好奇心所吸引。
但今日的消费者却是对混合动力车的外显因素所吸引例如节省燃料消耗、减低废气排放和对石油的依赖”。
二、国内对新能源汽车的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学者在新能源汽车有关政府政策和补助费用方面的研究较多,而针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或接受程度方面的分析仍然比较少,这可能是新能源汽车并未形成市场规模或消费者的消费热潮尚未到来。
通过对新能源汽车研究领域进行综述,国内有关新能源汽车的研究方向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政策和购车补贴方面田萍(2009)针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依照政府补贴政策来进行研究,并得出这项刺激因数将是我国汽车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高育红(2009)认为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成效还是取决于政府对此产业的扶持和补贴政策。
刘春娜(2010)认为随着《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发布后,使得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商有较明确的研发方向,他们相信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推动下,将获得更广阔的舞台。
肖献法(2010)对我国密集颁发新能源汽车政策,使得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法规系统正走向完善。
由于使用 CNG、LNG 和 LPG 的燃气汽车已受到政策支持和地方政府的补贴,但新能源汽车要实现市场化运作,受到了电池价格、续航里程和相关建设的完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吴憩棠(2010)指出,对“价格敏感”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潜在消费人群来说,市场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于汽车价格的降低和补贴政策的完善所带来的新能源汽车购置成本和使用成本的降低。
占锐等(2010)认为对新能源汽车针对私人消费者的补贴是一项很关键的政策,这将有利于拉动和刺激普通私人的购买意愿。
唐葆君等(2012)在对政府激励政策对购买混合动力车的研究中采用了政府激励政策、国民收入和原油价格三个变量做分析,认为政府激励政策是对销售量有正面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是决定汽车购买的重要因素,如果可将混合动力汽车价格减低,这样反而会增加购买意愿更大的可能性,这种激励将比补贴来的更直接有效。
另外,消费者对原油价格的波动并不敏感,但对购车价格与后续使用成本费用更敏感。
2.税收优惠方面付翔等(2007)总结国内外发展战略对政府在推广混合动力汽车时主要使用的激励手段都是税收优惠、退税、免牌照等,而建立相关法律采取强制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
方海洲等(2009)认为从汽车行业的长期效应来分析,政府采用税收优惠政策来激励汽车制造企业不断提高收益的同时,相对也提高对生产新能源汽车的投资生产,使得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数量增加,进而扩大新能源汽车行业规模。
3.油价影响方面程军等(2006)的研究中发现油价上涨除了对宏观经济有放缓作用以外,从消费者的收入与消费信心角度来看,只有 10%的消费者表示没有改变购车计划,但有 44.1%的人表示会推迟购车计划,32.9%改采购低排放的小汽车,13%的消费者表示将放弃购车计划。
随着油价的上涨,新能源汽车是激发消费者的另一种消费考虑。
4.使用成本方面任玉珑等(2009)以生命周期成本理论为基础,得出电动汽车比传统内燃机汽车的生命周期成本远低于燃油汽车的结论。
杨峰等(2009)以能源费率为统一的评价指标对纯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采用了丰田 RAV4EV(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RAV4)作为比较的样本,实验后发现,电动汽车的运行成本远低于燃油汽车,但全寿命周期成本高于燃油汽车,主要是车价,电池成本和电池寿命较高,然而,当油价上升和电动汽车量产成本下降,将会改变消费者的购车选择。
5.新能源汽车的实证研究方面徐枭等(2009)发现了制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五个限制障碍其中包括:购买成本、车辆的续驶里程、充电基础设施的普及、氢燃料的生产和技术支持。
吕斌(2009)对制约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的主要问题仍然是成本和市场因素。
徐国虎等(2010)透过车主和汽车潜在消费者进行“新能源汽车“的调研,采用了 11 个影响因子包括周围人群对其影响、使用能源耗费成本、政府相关优惠政策、质量可靠性、使用便利性、安全保护性、最高速度和续驶里程、销售价格、外观内饰、汽车厂商品牌影响、售后服务。
其中86%的受访者对安全性较看重。
66.3%担心售后服务不便利,57.2%认为零配件售价会高。
王颖(2010)以感知风险和涉入程度的理论基础从消费者视角对“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进行研究,研究的理论模型中以感知风险的 5 个评估因子(财务风险、身体风险、功能风险、时间风险和社会心理风险),涉入程度的 2 个评估因子(产品知识、产品象征性)和人口统计变量(调节变量)的 4 个评估因子(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及家庭收入)作为对购买意愿的理论模型。
最后的实证研究中得到,感知风险越大,消费者有负向影响和降低购买新能源汽车意愿。
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涉入程度越高,显示购买意愿越强。
但 4 个调节变量中,年龄和教育程度对感知风险与涉入程度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但对购买意愿却没有反应。
另外,家庭收入是对感知风险、涉入程度和购买意愿有明显的调节功能。
李佳霖(2010)以产品感知质量对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进行研究得到显著表现,并受到公民环保意识和政府政策两种因素的调节,当公民环保意识越强烈和政府的政策约越有利的情况下,能够加强购买者的购买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