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价与测量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方法一:利用列联表检验我班男生和女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检验男生女生数学学习情况的差异。
假设0H :我班数学学习情况与性别无关 备选假设1H :我班数学学习情况与性别有关 计算n
n n E j
i ij ++⨯=
其中17,11,15,18,61,28,33,32,29222112111121=========++++n n n n n n n n n
∴
61332911⨯=
E 61282912⨯=
E 61333221⨯=
E
61283222⨯=
E
计算统计量:
∑∑
==--=2
12
1
22
)5.0(i j ij ij ij E E n χ
455.261
5.061283217615.061333211615.061282915615.0613329182
222=⎪⎭⎫ ⎝⎛-⨯-+⎪⎭⎫ ⎝⎛-⨯-+⎪⎭⎫ ⎝⎛-⨯-+⎪⎭⎫ ⎝
⎛-⨯-
=
自由度1)12)(12(=--=k ,在临界值查表84.3)1(05.02=χ,因为84.3455.22<=χ,
所以应该接受原假设0H ,即认为在概率为)05.0%(95=α的情况下,本班数学学习情况与男女性别无关;
论述:利用列联表这种方式,过程简单,且可以计算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大小,通过查表就可以知道有多少的概率这两个变量是相关的,不足之处在于计算比较大,公式也比较复杂,教学评价主要是通过数学方法去评价,而不是考复杂的数学知识,因此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计算量大,评价起来比较费时;
方法二:除了列联表检验,还可以采用独立性检验,即检验性别与成绩两者是否相互独立
设)61,17,11,15,18(=====n d c b a
计算相关841.3414.132
292833)11151718(61)])()()([()(2
22
<=⨯⨯⨯⨯-⨯⨯=++++-=
d b c a d c b a bc ad n k 故可以认为性别与数学成绩无关;
论述:采用独立性检验这种方法,是高中选修里面的知识,即高中生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调研,简单易操作,结论也比较清楚,而且可以计算相关系数,即不仅知道这两个变量是否相关,还直到这两个变量的相关性有多大;
点评:得出来的结论比较出乎意料,因为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我自身明显感觉男生比女生的接受能力要好一些,然后得出来的接结论是我们班男生女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不存在差异。探讨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我班男女生数学学习情况不存在差异是一个好现象,说明老师讲课可以被男生,女生同样接受,而不存在侧重的一方;
2:数据分析只是分析了一次的考试成绩,是否具有足够的代表性还有待商榷;
3:数据得出来的结果之所以出乎教学者意料,是因为评价角度不同,这次是以是否及格作为标准,若是以是否优秀作为标准,可能结果会不一样;
4:教学者之所以认为男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比女生好,很多情况下是以高分层或者前几名作为参考,而没有纵观全局,因此容易犯经验性的评价错误;
5:本次评价选取的概率为95%,并不能说明本班的数学学习情况完全与性别无关,若是将概率调整为99%,结果可能会改变,不过99%的概率太过于精确也不具有现实参考价值;
2、例1:从岳阳市一中高一年级896个学生随机抽取20个学生来计算数学期末考试17题的区分度:
利用随即数表选取相应学号的学生的数学成绩制作成下表:
说明:17题满分10分,6≥分记为p 类,6<分记为q 类
方法一:用二列相关系数计算区分度
通过查表可得7580.0=y (y 为正态分布中7.0所对应的高) 计算7580
.03
.07.0989.983.6814.108⨯⨯
-=⨯⨯
-=
y q p x x t
q
p ζγ 得090.1=γ 计算074.820
3.07.07580.01090
.11
=⨯=
=
n
pq y
Z γ
由于2
05.096.1074.8||Z Z =>=
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第17题区分度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论述:利用二列相关系数来计算区分度,可以直接由最后的数据得到直接的结论,其中各项数据可以通过不同的数学软件进行计算,操作比较简单,但是公式太过于复杂,各项数据也必须通过查表得到,验证的过程太过于机械;
点评:17题为第一道大题,原则上来说不应该有太大的区分度,可是通过计算表明区分度超过95%,这说明命题者没有把握好学情。一方面,本次命题者由高三老师负责出题,该老师并不了解高一学情;其次17题虽考察的是集合方面的知识,但是却要用到解不等式的知识,这些知识根据进度来看,高一学生还未学,因此部分学生会感到吃力。因此区分度就此拉开。
例2:从岳阳市一中高一年级896名学生当中随机抽取40名学生,并按总成绩由高到低进行排列,利用这40名学生18,19题的小题分来计算18,19题的区
分度.
上表中,满分为150分,18题和19题的满分都为12分; 方法一:用高低分组区分度指数计算这两个题的区分度
分别计算总数25%的高分端低分段平均得分率,其中H X 为总数25%的高分端得分率,L X 25%为总数的低分段得分率; 计算第18题的区分度:
4
.51
211122112215141122826,
6.81
1621
411268211=++++++⨯+⨯+⨯+⨯+⨯+⨯+⨯==+++⨯+⨯+⨯+⨯=
∴L H X X
267.012
4
.56.8=-=
∴D 计算第19题的区分度:
1
1
12612162160,
4.51
114121
111210461327=+++⨯+⨯+⨯+⨯==+++++⨯+⨯+⨯+⨯+⨯+⨯=
∴L H X X
367.012
1
4.5=-=
∴D 参考高低分组区分度指数的临界值表
综合以上的计算,我们有理由相信第19题的区分度比第18题的区分度要好,而18题的命题应该修改;
论述:采用高低分组区分度指数来计算17题,18题区分度,可以很快计算出这两题的区分度,从而反映命题者对学情的把握情况,计算量小,操作简单,结果清晰明了;但是却没办法计算两道题的难度,难度与区分度显然不是一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