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第二框《自由平等的追求》优教教案
7.2 自由平等的追求 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7.2 自由平等的追求 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b6fb41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9.png)
《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自由和平等,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平等观,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构建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方法目标:在日常生活中增强已发行使权利的意识以及与不平等行为做斗争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如何珍视自由和如何践行平等。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教学难点: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三、教法、学法教法:案例分析法和情境教学法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和自主学习法四、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播放视频:五四运动视频节选提出问题:同学们,这是什么运动呀?学生回答老师:这些国人发起这场五四运动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回答老师:对,他们发起五四运动是为了保卫祖国,保护人明,更是为了能在当时积贫积弱的年代,为祖国和人民争取自由与平等的权利。
自由与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内涵,也是祖国和民族一直追求的目标。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今天的课程《自由平等的追求》(二)板书课题,讲授新课[环节一]自主学习发放导学案使学生明确本课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并独立完成本课导学案中的问题。
学生阅读并完成导学案,发表自己观点教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一起来检视一下他们的答案。
[环节二]珍视自由活动一:讨论分析展示课件:周强起诉面馆的案例提出问题:1.如果你是周强,你该怎么办呢?2.在此案例中,周强是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的?学生回答老师:我们作为公民有行使权利的自由也有维护自身权利的自由。
所以,当自身权利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合理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利。
因此,珍视自由我们首先要做到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其次要做到依法行使权利。
展示课件:知识梳理 1.如何珍视自由[环节三]践行平等活动二:合作探究多媒体展示漫画:人大代表vs酒驾、有钱就可以超生、干部病房大楼、违反疫情防控等。
提出问题:这些漫画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回答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特权?特权有哪些表现呢?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讨论,教师进行指导。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7.2《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7.2《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445389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4.png)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7.2《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7.2《自由平等的追求》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自由和平等的概念,认识到自由和平等是人的基本权利,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自由和平等的内涵,理解自由和平等的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自由和平等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自由和平等的理解还比较肤浅,容易把自由和平等理解为无限制的自由和平等。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自由和平等的内涵,理解自由和平等是相对的,是在法律范围内的自由和平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自由和平等的概念,认识到自由和平等是人的基本权利,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自由和平等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自由和平等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自由和平等的概念,自由和平等的内涵。
2.难点:自由和平等的相对性,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自由和平等。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自由和平等的内涵。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主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2.案例材料:与自由平等相关的案例。
3.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与自由平等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自由?什么是平等?为什么说自由和平等是人的基本权利?2.呈现(15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阅读案例,了解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追求自由和平等的。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讨论自由和平等的内涵。
(最新)道德与法制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课第二框《自由平等的追求》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道德与法制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课第二框《自由平等的追求》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7389ccba0d4a7302763add.png)
《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珍视自由,就要依法行使权力;懂得在生活中要做到践行平等,反对特权,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过程与方法:知道自己的权利,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增强平等意识,能够自觉在社会生活中践行平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平等观,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珍视自由的做法难点:践行平等的做法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田某对自由的认识是错误的。
法律是自由的保障,自由是在法律保障下的自由,只有在法制体制下人民才能够充分享有自由;而法律是自由的体现。
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人们做任何事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我们应该如何做到珍视自由,践行平等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课时自由平等的追求(二)、讲授新课:一、珍视自由:(1)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探究与分享:(102页)唐某在微博上发表一首七律,网友关某读后提出意见,称唐某的七律“格律不对”,招致唐某不满。
唐某回帜辱骂关某,称其“驴辰不对马嘴”,并虚构了关某行为不检的诸多事例。
该回帜在网上……众多网友跟帜评论唐某“微博骂人”事件。
请你评论唐某的言行。
如果你是关某,面对此事你会怎么做?答:唐某的言行是违法的。
属于滥用言论自由,侵犯了关某的人格尊严权(名誉权)。
我先找唐某协商,要求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失费。
如果不成,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无论谁在网络上发言都必须遵守法律,一旦越过法律的界限,都要受到惩处。
宪法和法律赋予了公民言论自由,但是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时有两方面的限制:一是,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二是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其他公民的人格。
谁公开发表有损于他人的言论,就要对言论后果负法律责任。
最新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二框自由平等的追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二框自由平等的追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854f5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b4.png)
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绝对的自 由是不存在的。自由应该建立在不伤害他人,
交流分享
特权危害党和害党和国家的政权, 民族的利益。
特权破坏党群干群关系。监管监督乏力,使 拥有特权的人脱离群众和人民的监督,走向 了与人民为敌的一面。这样的关系持续时间 长就会破坏党和群众的关系,让民众恨官仇 官的情绪日益高涨,激化社会矛盾。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大 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 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 理念。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 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 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 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展示漫画:分析:什么是“特权”?
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 特殊权利。特权是平等的大敌。现实生活中, 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 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 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
继续探究:
特权的存在,会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小结:特权损害社会公平正义。个人或国家 凭借经济实力、政治地位、公共权力与社会 地位而在经济、文化、社会和政治等领域享 有特殊权力和利益,这必然损害社会的公平 正义。
探究与分享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下公益海报的深刻内 涵。
思考现实生 活的真实场 景与真实问 题,学有所 用
学有所用
分析现实问题
-4-
再和你的同学讨论一下,《北京市控制吸烟
条例》
的出台有何现实意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自由平等的追求》优教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自由平等的追求》优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404ea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4.png)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自由平等的追求》优教教案《自由平等的追求》优教教案【核心素养】法制意识【教材分析】《自由平等的追求》是本教材第四单元第七课的第二框内容,本框与第一框内容相衔接依旧是讲述自由与平等的内容。
本框主要涵盖的内容有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学会依法行使权力,树立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
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培养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完成课标要求。
【学情分析】学生在经过前面的研究之后,了解到自由与平等的含义,但是对于究竟该如何珍视自由、践行平等并不清楚。
本节课主要探讨如何实现自由平等的追求,从“权利”的依法正确行使的角度进行立意和阐述,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尊重自由平等的意识。
【课程标准】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为“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和“权利与义务”,具体的内容标准为“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
”以及“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案例,知道珍视自由、践行平等的具体做法或要求。
2、通过案例法律面前没有特权一律同等,理解反对特权的意义,能够自觉在社会生活中反对特权、践行同等。
3、通过研究珍视自在、践行同等的要求,懂得尊重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建立同等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珍视自在、践行同等的具体做法或要求。
难点:理解特权的含义及表现。
【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复导入上节课我们研究了自由与平等,现在请同学们回答“什么是自由?什么是平等?”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自由是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驶的各项权利。
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7.2 自由平等的追求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7.2 自由平等的追求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a312a29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3c.png)
《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具体的学生特点,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核心素养目标确定如下:政治认同:学会珍视自由,并能依法行使自由和权利道德修养: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法治观念:必须依法行使权利,树立尊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责任意识:践行平等观念,共同构建自由平等的社会二、教学重难点本着新课标,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珍视自由、践行平等教学难点:践行平等三、教法学法在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学法:教法上:我采用多媒体演示法和点拨探究法。
学法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法,通过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推动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环节1:导入新课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童谣”,引起学生的注意,我便提问:社会自由大家爱,人民权利要平等,那么我们该如何去珍视自由和践行平等呢?学生纷纷回答后,课堂气氛得到了活跃,我便由此导入本课的学习。
环节2:梳理知识,掌握重难点(二)讲授新课,由虚拟人物田一的一天,生活中的四个情景进行逐一展开。
追求第一站:珍视自由情景一:展示田一我的“自由”事件设问:请你对田一的言行进行评价?情景二:买鞋风波设问:①田一的行为对吗?②如果你是田一,你会怎么做?通过学生能真实感受到的生活事件设置情景,让学生讨论回答,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的实践性,同时也突出本课的重点。
珍视自由:就应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并依法行使权利。
过渡:当然,我们珍视自由的同时。
还要遵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点评并小结: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二)追求第二站:践行平等。
PPT展示情景三:田一插队事件面对田一插队,我们一位同学说:“凭什么你有特权?”那同学们,什么是特权呢?引出特权的含义PPT展示漫画:身边的特权现象。
7.2 自由平等的追求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1)
![7.2 自由平等的追求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1)](https://img.taocdn.com/s3/m/012ae4f0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6e.png)
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设计一、导入:看视频为了寻找适合中国的路,为了让人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平等,一代代先辈始终在路上,这节课我们踏着先辈的步伐,一起追求新时代的自由与平等。
板书课题二、学习目标政治认同:通过中国自古以来对自由平等的追求,认同并自觉践行自由平等法治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坚定对我国法治建设的信心。
道德修养:从道德的角度,以生活经验为基础,能够辨别生活事件的责任与后果,自觉抵制不平等行为。
法治观念:从法律的角度,认识到要依法行使权利。
树立法治意识,用法律维护自由与平等的权利。
责任意识:在理解认同自由平等的基础,认识到实现自由平等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并自觉在生活中践行自由平等的要求和方法,成为法治建设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三、主议题:追求自由平等(一)子议题一:如何珍视自由1.八年级学生田田经常上学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督促他,他却说:“什么时间上学、做不做作业是我的自由。
”田某有时抽烟喝酒,强行向同学索要财物,师批评教育他,他振振有词:“这是我在校外的活动,是我的自由。
”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对田某的言行进行评价。
结论: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2.结合对“权利义务”的学习,说说如何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学生回顾知识,屏幕展示3.田某在网上发表一首七律,网友关某读后提出意见,称田某的七律“格律不对”,招致田某不满。
田某回帖辱骂关某,并虚构了关某行为不检的诸多事例。
该回复在网上被大量转发,关某以侵害名誉权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法院判决田某向关某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众多网友跟帖评论田某“网上回帖骂人”事件。
网友 1:田某虽能逞一时口舌之快,但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
网友2:言论自由必须以尊重和不侵害他人名誉权为前提,田某咎由自取!网友3:言论自由一旦超越法律边界就是对自由的滥用,行为人要承担法律后果。
自由平等的追求 教案
![自由平等的追求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d385b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8.png)
自由平等的追求教案第一章:自由平等的概念与历史背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由和平等的概念。
2. 让学生了解自由和平等的历史背景。
3. 让学生认识到自由和平等的价值。
二、教学内容:1. 自由的定义和内涵。
2. 平等的概念和意义。
3. 自由和平等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由的定义和内涵,平等的概念和意义。
2. 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和平等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思考自由的含义。
2. 讲解自由的定义和内涵。
3. 讲解平等的概念和意义。
4. 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和平等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5. 总结自由和平等的价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理解自由的定义和内涵。
2. 学生能理解平等的概念和意义。
3. 学生能了解自由和平等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第二章:自由平等的权利与义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由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2. 让学生认识到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3. 让学生学会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二、教学内容:1. 自由平等的权利。
2. 自由平等的义务。
3.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由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思考自由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2. 讲解自由平等的权利。
3. 讲解自由平等的义务。
4. 分析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5. 让学生学会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了解自由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2. 学生能认识到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3. 学生能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第三章:自由平等的社会实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由平等的社会实践。
2. 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对自由平等的重要性。
3. 让学生学会参与社会实践,追求自由平等。
二、教学内容:1. 自由平等的社会实践形式。
2. 社会实践对自由平等的重要性。
3. 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由平等的社会实践形式。
小学语文7-教案设计.2自由平等的追求教案
![小学语文7-教案设计.2自由平等的追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15c2b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26.png)
小学语文7-教案设计:自由平等的追求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课程教学,让学生理解自由平等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帮助学生掌握描述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步骤
1. 导入
开课前,老师可以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自由平等这一概念。
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2. 课文学习
本课程我们将学习一篇名为《小画家》的课文。
在课前练习中,老师可以请学
生自行朗读全文或者教师示范朗读全文,让学生聆听和领悟文章意义。
在课文学习环节,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跟读课文,并强调文章中体现出的自由平
等的思想。
接下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掌握描述人物形象和情感
变化的方法。
最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就文章内容进行讨论,交流各自的体会和理解。
3. 课后拓展
为加深学生对自由平等概念的了解和认识,老师可以安排一些拓展活动,如:•小组讨论:以人权、民主和自由为主题,探讨这些与自由平等的关系,尝试在小组内找到相互联系的概念和例子。
•个人作文:请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陈述自身对自由平等的追求,或者就“自由平等对个人成长的意义”进行阐述。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课程教学,学生在课文学习过程中深入感受到了自由和平等的重要性,并通过思考、分析、和讨论,更深入理解和认识了自由平等的概念。
同时,学生也通过完成拓展活动,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和认识。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第二课时《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第二课时《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da08842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13.png)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第二课时《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的主题是“尊重自由平等”,第二课时《自由平等的追求》的内容主要包括自由、平等等概念的深入探讨,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追求自由和平等。
本课时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自由平等的重要性,认识到自由平等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尊重和维护他人的自由和平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于自由、平等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自由平等的深层含义,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追求和维护自由平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自由平等的概念,提高其在现实生活中追求和维护自由平等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自由、平等的概念,认识到自由平等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
2.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他人自由和平等的意识,提高其在现实生活中追求和维护自由平等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自由、平等的概念及其深层含义。
2.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追求和维护自由平等。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自由平等的概念,提高其在现实生活中追求和维护自由平等的能力。
2.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帮助学生深入思考自由平等的意义,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自由与平等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准备教学PPT,包括案例图片、关键词等,辅助教学。
3.准备时间:40分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引发学生对自由平等的思考。
例如,讲述一个因追求自由平等而取得成功的人物故事,让学生感受到自由平等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PPT,展示自由、平等的概念及其深层含义。
7-2自由平等的追求(教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7-2自由平等的追求(教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f4b7e0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63.png)
2、特权的含义、表现、代价、要求
3、怎样践行平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预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步掌握本课重难点,并为后续教学作准备】
三、新知讲解:
第一目 珍视自由
【探究一】课件展示:田某的故事
八年级学生田某经常上学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督促他,他却说:“什么时间上学、做不做作业是我的自由。”田某有时抽烟喝酒,强行向同学索要财物,老师批评教育他,他振振有词:“这是我在校外的活动,是我的自由。”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理解自由与法的关系。用图片来理解二者的关系,学生更容易接受。通过读笔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探究三】观看视频:
九旬老教授起诉知网侵权# 2022年5月12日,知网工作人员向赵德馨教授夫妇登门道歉。此前,为和知网“斗争”,赵德馨教授进行长达6年的准备,收集自1952年以来他个人发表的100多篇文章,尤其是被知网等平台收录、但拒付费的例子。在赵德馨鼓励下,同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的93岁妻子周秀鸾也起诉知网。
【探究四】这条赤裸裸“炫耀贴”因网友一句“你爹可能要大意失荆州了”迅速登上热搜。经连夜调查,已证实该微博网民真实姓名何昊,其父何炎仿,系荆州市商务局市场运行科科长。14日,何昊通过其父私人关系,联系一辆由天门来荆州采购物资的顺风车返回荆州,途中在微博上发表相关言论。目前,已对何炎仿作停职处理。
思考:何某为什么被处罚?我们应给予他们怎样的劝诫?
③我们要珍惜自己享有的自由,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
教师总结:我们珍视自由的第一点是 ①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为此,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追问:同学们还记得宪法赋予了公民哪些基本权利?
自由平等的追求优秀教案
![自由平等的追求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abdb75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e.png)
自由平等的追求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由平等的追求的概念和实践。
2.探究自由平等的追求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对自由平等的追求的理解和认同,以及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自由平等的追求的概念和实践。
2.自由平等的追求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自由平等是一种价值观,而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
2.如何引导学生思考自由平等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历史事件或人物,引导学生了解自由平等思想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中的实践情况。
2.讨论法:通过提出问题或案例,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并从中探究问题所在,进而理解自由平等思想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
3.体验法:通过模拟游戏或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由平等思想的实践过程,从而深化对其概念和实践的理解。
五、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自由平等思想的概念和历史渊源。
2.讲授(20分钟)通过讲述历史事件或人物,引导学生了解自由平等思想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中的实践情况。
例如: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中马丁·路德·金所倡导的自由平等思想;法国大革命中“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提出及实践;中国改革开放中对个人权利和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视等。
3.讨论(25分钟)提出问题:自由平等思想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之间有哪些联系?如何理解自由平等是一种价值观?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并从中探究问题所在。
例如:自由平等是一种价值观,它强调人类个体应该拥有相同的权利和机会,并且应该被尊重和保护;自由平等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自由平等的实践可以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而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也需要自由平等的保障。
4.体验(25分钟)通过模拟游戏或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由平等思想的实践过程。
例如:分组进行“公平比赛”,要求每组成员都能有机会参与比赛,并且比赛规则公正、透明;或者进行“模拟选举”,让学生在候选人中自由选择,并且确保选举过程公正、透明。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2课时《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2课时《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8c3c27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64.png)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2课时《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自由平等的追求》是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自由和平等的概念,认识到自由和平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观。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自由和平等的内涵,并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追求自由和平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于社会问题和价值观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自由和平等的深层次含义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探讨。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自由和平等问题可能存在一些误解,需要通过案例分析进行纠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由和平等的概念,理解自由和平等的内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追求自由和平等。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他人的自由和平等权利。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自由和平等的概念及其内涵。
2.难点: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追求自由和平等,以及如何处理自由和平等与法律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自由和平等的内涵。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自由和平等的理解和看法。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处理自由和平等的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2.案例材料:有关自由和平等的案例,包括文字和图片。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简短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自由和平等,为什么现代社会追求自由和平等。
2.呈现(10分钟)呈现几个关于自由和平等的案例,让学生阅读并思考以下问题:a.这些案例中,人们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具体表现是什么?b.这些案例中,自由和平等的内涵是什么?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分析案例中自由和平等的内涵,并讨论如何处理自由和平等与法律的关系。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2 第七课 第2课时 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2 第七课 第2课时 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cdcc15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7.png)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2 第七课第2课时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七课《自由平等的追求》是学生在学习完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对自由、平等概念的理解和追求。
教材从我国宪法入手,让学生了解自由、平等在法律中的地位,理解自由、平等的真正含义,并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追求自由、平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基础,对自由、平等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自由、平等的理解过于片面,认为自由就是无拘无束,平等就是一切平等对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自由、平等的含义,并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认识到在追求自由、平等的过程中,需要遵守法律、尊重他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自由、平等的含义,知道自由、平等在法律中的地位。
2.培养学生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提高法律素养。
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自由、平等与法律的关系,遵守法律,尊重他人。
四. 教学重难点1.自由、平等的含义及其在法律中的地位。
2.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追求自由、平等,并处理自由、平等与法律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自由、平等的含义,以及追求自由、平等的正确途径。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宪法中关于自由、平等的规定,引导学生关注自由、平等在法律中的地位。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关于自由、平等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自由、平等的含义。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追求自由、平等,并处理自由、平等与法律的关系。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7.2《自由平等的追求》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7.2《自由平等的追求》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09e02de87101f69e319573.png)
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第2课时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目标】[来源学+科+网Z+X+X+K]1.知识目标:懂得如何珍视自由,知道如何行使权利;懂得如何践行平等,知道如何反对特权。
2.能力目标:增强法治意识,培养学生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能正确面对不公平现象,提高依法维权的能力;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来源学科网]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法治意识,发扬法治精神,培养学生牢固树立依法维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平等意识,能平等待人,有正义感。
【教学重点】珍视自由,践行平等。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如何依法维权。
【教学环节】一、材料导入【多媒体呈现】1789年《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简称《人权宣言》)1789年《人权宣言》宣称:“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
教师点拨:自由平等是人应该享有的一种权利,享受自由快乐的生活,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人类美好的梦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如何实现自由平等的追求。
二、探究新知(一)珍视自由活动一:探究分享【多媒体呈现】中学生小林家楼上的住户赵某养了两只狗。
这两只狗在晚上经常狂吠,扰得四邻不安。
赵某在小区里遛狗,吓得一些妇女和儿童心惊肉跳。
这两只狗有时还在楼道内便溺,气味特别难闻。
邻居多次与赵某交涉,赵某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有养狗的自由和权利,狗叫是正常现象。
”小林及父母找到公安机关,请求警方干预此事,结果赵某受到批评教育,并作出以后养狗不再扰民的保证。
[来源:Z。
xx。
]问题:(1)赵某有养狗的自由和权利吗?(2)赵某的不文明养狗行为侵犯了邻居和其他居民的哪些权利?(3)你认为要做到文明养狗应注意什么?要求:自主阅读并思考,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讨论探究问题后达成共识。
教师小结:我们要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公民在依法行使权利时,只有尊重他人的权利,承担自己对他人应负的法定义务和道德责任,才能更好地享有自己的权利。
自由平等的追求 优秀教学设计
![自由平等的追求 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584fb41e87101f69f319502.png)
看视频,赏灯谜,解深意。
(听+看+想+讲)
在欢快及充满智慧光芒的氛围中,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学习目标
展示
学习
目标
学习目标
1.学会珍视自由,并能依法行使自由和权利。
2.践行平等观念,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和自己。
3.学会在法律范围内追求自由平等。
阅读本课学习目标。
(听+看+想+静)
学习目标明确,有目标的进行学习。
活动一
珍视
言论
自由
,
依法
行使
权利
珍视
自由
1.案例探究,获取新知(视频+图文)
起因:2017年7月末,一则“蜜桃打了防腐剂”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视频经过转发,给当地桃子市场造成巨大冲击,桃子价格因此大跌。
探究案例,学生运用已有法律知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归纳并落实笔记。
(听+看+想+讲+做)
珍视自由不仅是社会问题,更是个人问题。选取关于自由的一个社会视角,引发学生再次对权利与义务的思考与探讨,继而实现珍惜自由的认同与担当。
活动
二
增强
平等
意识
,
努力
践行
平等
践行
平等
1.漫画解析,获取新知(图文)
真相:针对网络上流传的视频,当地桃农表示,他们只 是在给桃头喷水降温,喷洒的并非是视频中提到的防腐剂。
追责:7月26日下午2时许,蒙阴县公安局办案民警在内蒙古兴安盟将网上发布谎称蒙阴蜜桃使用防腐剂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抓获。
自由平等的追求教案
![自由平等的追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e9ca4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00.png)
自由平等的追求教案课题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目标1. 让同学们理解自由和平等的真正含义,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去追求它们。
2. 培养同学们对自由和平等的正确价值观,增强尊重他人权利的意识。
3. 引导同学们在行动中践行自由和平等的原则,学会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教学重点重点:自由和平等的内涵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追求自由和平等。
难点:理解自由和平等的相对性,以及在追求自由和平等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同学们,咱们先一起来聊聊大家心目中的自由和平等是什么样子的。
来,谁先说一说?(随机点名让同学发言)(二)讲解自由和平等的概念(10 分钟)同学们,自由可不是想干啥就干啥哦!真正的自由是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能够自主地做出选择和行动。
平等呢,就是不管你是男生女生,贫穷富有,大家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一样的。
比如说,每个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三)小组讨论(15 分钟)那现在咱们分成小组,讨论一下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感觉不自由或者不平等的情况,然后想想该怎么解决。
我会在教室里转转,听听大家的想法。
(四)案例分析(15 分钟)我给大家讲几个小故事,咱们一起来分析分析里面的人物是怎么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做得对不对。
比如,有个同学觉得老师总是批评他不公平,就跟老师大吵大闹,你们觉得他做得对吗?(五)角色扮演(15 分钟)咱们来演一演一些场景,比如在班级里选班干部,怎么才能做到公平公正。
大家要好好想想自己的角色该怎么表现哦!(六)总结(5 分钟)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和讨论,咱们知道了自由和平等是非常重要的,也明白了怎么在生活中去追求它们。
希望大家以后都能做一个尊重自由和平等的好孩子!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基于教材中关于自由和平等的相关章节,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活动,引导同学们深入理解和思考自由平等的概念和实践。
作业设计1. 回家和爸爸妈妈讨论一下,家里有哪些体现自由和平等的事情。
小学语文7-教案设计.2自由平等的追求教案
![小学语文7-教案设计.2自由平等的追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71507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0.png)
小学语文7-教案设计.2自由平等的追求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自由、平等的概念,并初步掌握该词汇的运用。
2.了解自由、平等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3.能够思考人们对于自由、平等追求的表现方式,明白自己对于自由、平等的向往和追求,懂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努力营造平等自由的文化氛围。
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到自由、平等的追求是人类追求幸福的重要思想之一。
2.促使学生理解自由、平等的具体表现形式。
3.让学生从个人、家庭、社会层面去思考自由、平等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使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人们对于自由、平等的追求是相互密不可分的。
2.让学生由自身出发去思考自由、平等的追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引入新词1.通过情境导入,讲述故事。
例如:我们中班的小明和他最好的朋友王鹏,长的一点也不一样,也许是王鹏的身上没有小明的褶皱,也许是王鹏的脸更红了一些……由此引入“平等”概念。
2.利用绘本、儿歌、诗歌等资源,在音乐、美术等课程中渗透自由、平等的概念。
3.引导学生自己思考为什么会有自由和平等这样的概念以及它们与幸福、人生意义的关系。
第二步:详细学习自由、平等的概念1.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详细介绍和阐述自由、平等的概念。
首先介绍“自由”的概念,其次介绍“平等”的概念。
2.与讲解相结合,利用教材或其他资料,展示一些具体案例和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自由和平等的理解。
例如:介绍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黎明前的声音》等。
第三步:课文阅读1.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关注到自由、平等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分析结尾对于人们对于自由、平等追求的启发和思考。
2.学生在阅读之后,进行有效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的话语权得到尊重,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并且加深对于自由、平等的理解。
第四步:拓展知识1.利用多样化的方式,平行志愿者讲座、专家讲座、社区实践等等,让学生认识到自由、平等的追求是人类历史上的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平等的追求》优教教案
【核心素养】法制意识
【教材分析】
《自由平等的追求》是本教材第四单元第七课的第二框内容,本框与第一框内容相衔接依旧是讲述自由与平等的内容。
本框主要涵盖的内容有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学会依法行使权力,树立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
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培养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完成课标要求。
【学情分析】
学生在经过前面的学习之后,了解到自由与平等的含义,但是对于究竟该如何珍视自由、践行平等并不清楚。
本节课主要探讨如何实现自由平等的追求,从“权利”的依法正确行使的角度进行立意和阐述,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尊重自由平等的意识。
【课程标准】
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为“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和“权利与义务”,具体的内容标准为“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
”以及“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案例,知道珍视自由、践行平等的具体做法或要求。
2、通过案例法律面前没有特权一律平等,理解反对特权的意义,能够自觉在社会生活中反对特权、践行平等。
3、通过学习珍视自由、践行平等的要求,懂得尊重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树立平等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珍视自由、践行平等的具体做法或要求。
难点:理解特权的含义及表现。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自由与平等,现在请同学们回答“什么是自由?什么是平等?”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自由是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驶的各项权利。
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过渡: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自由和平等,但是我们应该怎样从行动上去珍视自由、践行平等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自由与平等的追求!
任务一、探究学生田某不服管教及言论自由不可违法案例,知道珍视自由的具体做法,懂得尊重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探究活动一
八年级学生田某经常上学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督促他,他却说:“什么时间上学、做不做作业是我的自由。
”田某有时抽烟喝酒,强行向同学索要财物,老师批评教育他,他振振有词: “这是我在校外的活动,是我的自由。
”
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对田某的言行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第十五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
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田某对自由的认识是错误的。
法律是自由的保障,自由是在法律保障下的自由,只有在法制体制下人民才能够充分享有自由;而法律是自由的体现。
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人们做任何事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1、珍视自由要珍惜权利
自由和法律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所以我们要做到珍视自由,就必须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同时,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过渡:除了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外,我们还应该怎样珍视自由呢?
探究活动二
观看视频:言论自由不可违法。
思考:你如何评论小狐狸的做法?如果你是受害者,面对此事你会怎么做?
参考答案:小狐狸的行为是滥用言论自由,属于违法行为。
受害者可以与造谣者协商解决,或者可以到法院进行诉讼。
2、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
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小结:公民如何珍视自由?
①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为您的权利;
②依法行使权利。
过渡:珍视自由要求我们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为您的权利,要依法行使权利。
那践行平等应该怎么做呢?让我们通过下面的学习来寻找答案。
任务二、分析特权车被罚案例,列举就业歧视的事例,知道践行平等的具体要求,理解反对特权的意义,树立平等意识。
探究活动三
观看视频:法律面前没有特权一律平等。
思考:本案例对于我们践行平等有什么教育意义?
参考答案:本案例告诉我们践行平等,应该反对特权,严格按照制度办事。
3、践行平等反对特权
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使每个人的人格尊严、合法权益等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体现。
(1)特权的含义及表现
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
特权是平等的大敌。
现实
生活中,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
然而,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
(2)如何反对特权
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知识拓展:认识身边的特权现象:
①福利享受型代表:公款吃喝、旅游,奢华接待,超标办公室、超标车,额外福利……
②破坏规则型代表:交规无奈特权车。
③抢占资源型代表:特权房、特权医疗。
④安全堡垒型代表:某些特供食品基地。
⑤思想意识型代表:我是××、我爸是××。
吉林一环保局长:“领导就得骑马坐轿,老百姓想要公平?臭不要脸!”方大国夫妇:“如果没有我们,你连饭都没得吃。
”
⑥大树乘凉型代表:跋扈官二代、领导亲属吃空饷、子女凭领导特权就业经商等。
探究活动四
图一招聘限重点院校毕业图二招聘限制身高
图三招聘限制性别
结合图片,与同学交流生活中存在的就业歧视的事例。
提示: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现象,户籍歧视、学历歧视、残疾歧视、乙肝歧视、相貌歧视、属相歧视、酒量歧视等等常见诸报端。
参考答案:湖南某地的招聘公务员就要求女性的胸部要对称,身高必须达到1.6米。
4、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益
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5、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1)生活中不平等现象及危害
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就业歧视等不平等现象,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2)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面对这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小结:如何践行平等?
①反对特权;
②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③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拓展空间
设计一期以践行平等为主题的板报。
①搜集整理有关践行平等的案例和漫画,鼓励原创。
②全班同学共同筛选典型案例及漫画作品。
③以案例和漫画为素材,结合教材,设计并完成板报。
【板书设计】
【随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