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难点及施工技术交流知识讲解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难点及施工技术交流课件
未来工程的发展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 队伍,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提 高整个行业的素质和能力。
未来工程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共同推动行 业的发展和进步。
06
相关案例展示
国际著名海底隧道工程案例介绍
英法海底隧道
连接英国和法国之间的海底隧道,全长50.5公里,其中海底部分长37公里,是世 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之一。该隧道于1987年开工,1994年建成通车,建设过程 中采用了先进的盾构施工技术和防水材料,具有较高的施工精度和难度。
日本青函隧道
位于日本本州和北海道之间的海底隧道,全长53.85公里,其中海底部分长23.3 公里。该隧道于1964年开工,1988年建成通车,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先进的 施工技术和设备,包括超大直径盾构、高精度测量和岩石加固技术等。
我国其他大型海底隧道工程案例介绍
上海外环隧道
位于上海市外环线上的海底隧道,全长7.5 公里,其中海底部分长1.7公里。该隧道于 1999年开工,2003年建成通车,是我国第 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海底隧道。建设过程中采 用了大直径盾构和钢筋混凝土管片的施工技 术,具有较高的施工精度和难度。
对未来工程的展望与建议
加强跨学科交流与合作
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
对于未来更加复杂的工程问题,需要加强 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集合多学科的优势 和资源,共同解决难题。
未来工程的发展需要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 ,不断探索新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以满 足更加复杂和严苛的工程需求。
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03
桥梁结构复杂,需要采用高强度钢材、大吨位 锚碇和先进的施工技术。
02 工程难点
施工环境复杂
浅析港珠澳大桥东西浮岛建造中的力学难点
浅析港珠澳大桥东西浮岛建造中的力学难点作者:黄泽如来源:《数码设计》2018年第14期摘要:港珠澳大桥的岛屿隧道工程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
本文我们通过阐述港珠澳大桥独特的建造模式以及东西人工岛建造师的受力难点,从人工岛在浮力上的有效应用以及港珠澳大桥建成之后对于后续我国桥梁建造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行阐述。
关键词:港珠澳大桥;浮岛;建造;力学中图分类号:P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8)14-0104-01港珠澳大桥东邻香港特别行政区,西邻珠海及澳门特别行政区。
它是国家公路网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跨越渤海的重要项目。
它可以连接珠江两岸的新公路运输。
1港珠澳大桥与众不同的建造模式港澳珠江大桥东与香港相连,西与珠海及澳门相连。
全长35.6公里。
大桥主要分为主桥部分,香港连接线和香港港口的人工岛。
岛隧道总长度超过7,400米,其中包括5000多米的城市管隧道和210万平方米的近海人工岛和700米长的桥梁。
沉管隧道是中国近海水域建造的第一条沉管隧道,也是唯一一个埋藏深埋,大污泥段的沉管隧道。
它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道路沉管项目。
从整体施工过程的角度来看,首先,整体下沉计划是采用人工岛暗埋段并安装下沉管的第一段。
它可以实现隧道和西岛的施工转换,同时放置不同的浸入式管接头,接头位于E29和E30管接头之间。
在浸入管的预制和储存中,采用工厂预制。
工厂分为深坞区,浅坞区以及生产区,可以存放六节管节。
浸入式管道预制场有两条生产线,每月生产两条浸入式管道,使用22.5米作为舞台单元。
装配线上采用的是标准化预制件,后者又可以固定地板,侧壁,中间墙和屋顶加固件。
安装全自动液压模板,使用冰水混合集料冷却系统来控制混凝土模具温度,需要将其控制在25摄氏度以下。
泵送过程通过混凝土浇筑进行,管接头关闭并恒压固化。
该信息用于实时监控,液压控制用于支持系统,系统的平衡导向系统和顶升系统。
结合材料和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评价港珠澳大桥建设面临的困难
结合材料和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评价港珠澳大桥建设面临的困难【题目】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港珠澳大桥地处外海,气象水文条件复杂,工程所处海床面的淤泥质土、粉质粘土深厚,下卧基岩面起伏变化大,基岩深埋基本处于50至110米范围,海水氯盐可腐蚀常规的钢筋混泥土桥结构。
其中连接大桥东、西人工岛的沉管部分是国内首条于外海建设的超大型沉管隧道。
粤港澳大湾区是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九市组成的城市群,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
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位置图和港珠澳大桥示意图(1)从自然环境角度简析建设港珠澳大桥面临的主要困难。
(2)推测港珠澳大桥中间段采用沉管隧道的可能原因。
(3)分析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有利区位条件。
(4)说明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对大湾区发展的积极意义。
【答案】(1)①海上多风浪、大雾,施工和保障难度较大;②海底沉积物深厚,桥墩埋设深度大;③处于多台风地区,工程防台风标准高;④海洋空气湿度大、盐分高,桥梁防腐蚀标准高;⑤海底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2)①保障珠江主航道的通航能力;②减少对飞机起落的影响;③加强对海洋生物的保护。
(3)①粤港澳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对外经贸合作便利:②经济腹地广阔;③工业发达,第三产业比重高,资金雄厚;④城市化水平高,基础设施完善;⑤国家政策支持。
(4)①缩短香港与珠海和澳门的交通时间和距离;②使珠江口东西两岸联系更加紧密;③有利于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强大湾区的综合实力;④有利于打通香港、深圳与我国西南地区的联系;⑤扩大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腹地;⑥保持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提升大湾区的综合竞争能力。
【解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港珠澳大桥面临的障碍,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条件等。
9月27日第一场(梁桁)——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技术...
约7万多吨;共33节约85万m3混凝土,数量
巨大、工期紧; 预制精度、质量要求高 (120年设计使用寿 命、结构自防水); 重达7万多吨巨形混凝土管节的安全下水。
2. 工程面临的挑战
2.1 面临的挑战
2.1.3 超长深埋、厚软土地基下的沉管基础刚度协调及不均匀沉降控制
沉管隧道长约6km,下卧有软土地基,沿线地层、土性纵向、横向差异大;
浅坞区
设置两条流水线同时生产,每两个月 生产两个管节。
预制车间
混凝土生产区
5. 沉管预制厂设计创新 5.3.1 沉管预制厂设计
匹配前段浇筑下段管段
连续浇筑连续顶推
顶推完成关闭滑移坞门
灌水、起浮、移位
排水、舾装
管节出坞
5. 沉管预制厂设计创新 5.2 技术创新
5.2.1 平面布置创新
根据现场地形地貌,创新性的提出了 预制车间与浅坞一字布置,浅坞与深
水面。
5. 沉管预制厂设计创新 5.2 技术创新
浅坞钢闸门现场拼装照片 浅坞钢闸门止水带安装 蓄水中的浅坞钢闸门(迎水面)
5. 沉管预制厂设计创新 5.2 技术创新
5.2.4 深坞坞门结构和止水技术创新 创新性地采用钢筋砼+钢结构组合浮坞门结构,降低浮坞门结构重心高度提高坞
门的浮游稳定性;将坞内蓄水水压转换为坞门配重,化解坞门抗倾和起浮对坞门 自重两个截然相反的要求之间的矛盾;
国内首次按国际标准组织岛隧区地质勘察, 获得
准确精细的地质资料: 设备、现场作业均执行国际标准; 设计全过程介入现场外业工作,进行动态管 理;
通过各种手段强调获取扰动少的现场原位数
据,为设计提供可信、真实的地质参数。
3. 勘察创新 3.2 技术创新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技术综述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技术综述摘要: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是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
本篇综合介绍了其中人工海岛和沉管隧道工程的总体布置和技术要求;其次介绍了人工海岛建造技术、隧道的地质勘查和基础处理、沉管管节工厂化预制、水下挤密砂桩;管节接头防水技术、管节浮运与沉放等。
关键词:人工海岛;沉管隧道;1 项目概况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工程,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的组成部分和跨越伶仃洋海域的关键性工程。
港珠澳大桥起自香港口岸,跨越粤港分界线,下穿拱北口岸,止于南屏镇洪湾,线路总长约为55km。
主体工程长约29. 6km,采用桥隧结合方案,穿越伶仃西航道和铜鼓航道段6.7km 采用隧道方案,其余路段约22.9km采用桥梁方案,主体工程隧道两端各设置1个海中人工岛。
主要技术指标: 公路等级为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00km /h,双向六车道;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建筑限界: 桥面标准宽度33. 1m,隧道2×14.25m,净高5.1m。
设计汽车荷载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汽车荷载提高25%用于设计计算,同时满足香港《道路及铁路结构设计手册》中规定的活荷载要求。
抗风设计标准: 运营阶段设计重现期120年,施工期重现期 30 年。
地震设防标准: 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结构防水等级为一级;主体结构耐火等级按一级隧道设计,采用RABT标准升温曲线测试的耐火极限不低于2h。
2 工程主要技术特点2.1 人工海岛的主要技术特点根据主体工程总体布置,隧道两端各设置长度为625m的海中人工岛,两岛间平面距离约5.6km,人工岛平面呈耗贝形,横向最宽处约215 m。
修建海上人工岛的目的是实现桥梁与隧道的顺利衔接,满足岛上建筑物布置需要,并提供基本掩护功能,保障主体工程(岛上的隧道暗埋段敞开段)的顺利建设和正常运营。
其中,西人工岛靠近珠海市,岛的东侧与隧道衔接,西侧与青州航道桥的引桥衔接,平面呈椭圆形,采用“耗贝”的设计理念,岛长625m,最宽处约183m,工程区域天然水深约-8.0m。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难点及施工技术交流课件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不同地层的岩土性质进行详细勘察和 试验,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同时,由于岩土性 质多变,需要不断调整施工参数和优化设计方案,以确保施 工质量和安全。
海洋环境影响
总结词
海洋环境对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的影响较大,主要包括风浪、潮汐、海流、海水腐蚀等方面。
详细描述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海洋环境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例如,为了应对风浪的影响, 需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选择风浪较小的季节进行关键施工。同时,为了防止海水腐蚀,需要对桥梁 和隧道结构进行防腐处理,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隧道盾构技术
盾构机选型与设计
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选择合适 的盾构机型和刀盘、刀具等关键部件 ,并进行优化设计。
盾构隧道施工控制
盾构隧道防水技术
采用多重防水措施,包括防水混凝土 、橡胶密封垫等材料和技术手段,确 保盾构隧道在使用寿命期内不出现渗 漏现象。
采用自动化监测和控制系统,实时监 测盾构机的工作状态和隧道施工参数 ,确保盾构隧道施工质量和安全。
施工条件限制
总结词
由于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涉及多个方面,施工条件受到多种限制,如场地狭小、交通不便、环保要求高等。
详细描述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施工条件的限制,优化施工方案。例如,为了解决场地狭小的问题,可以采用预制 桥梁段和隧道洞口的施工方法,减少现场施工量。同时,为了满足环保要求,需要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减少施 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沉管隧道
采用沉管法施工,共33节 沉管,单个沉管长180米 ,宽38米,高11米,重约 55000吨。
人工岛
两个直径为100米的人工 岛,用于隧道的出入口和 通风 structure。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技术挑战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技术挑战
陈越;苏宗贤
【期刊名称】《现代隧道技术》
【年(卷),期】2024(61)2
【摘要】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是全桥项目的控制性工程,面临地质条件差、海上作业风险高、建设标准要求高和工期紧等多方面困难,建成后为目前世界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
2018年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2023年主体工程通过竣工验收,藉此再次梳理港珠澳大桥建设期面对的困难和技术挑战,大桥建设者秉承建设理念,以科研技术管理为抓手,通过科研与实践形成了海中人工岛快速成岛、深厚软弱土沉管隧道地基基础处理与沉降控制、工厂化管节预制等多项关键技术。
其成果有力支撑了岛隧工程建设,为后续大型越江跨海岛隧工程建设奠定了基础,为世界跨海岛隧工程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
【总页数】9页(P214-222)
【作者】陈越;苏宗贤
【作者单位】深中通道管理中心;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59.5
【相关文献】
1.港珠澳大桥沉管岛隧工程技术实践
2.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人工岛总平面设计
3.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东人工岛岛隧结合部清淤施工工艺浅析
4.重大建设工程技术创
新协同治理框架——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为例5.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岛隧结合部沉管安放区导流堤掩护效果水动力精细模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详解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新技术
详解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新技术 1.工程概况与建设条件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是一国两制三地的海上通道。
项目东起香港大屿山石湾,西至珠海拱北和澳门明珠,总长约35.6km,包括3项工程内容:1)海中桥隧主体工程;2)香港口岸及珠海、澳门口岸;3)香港连接线、珠海连接线和澳门连接线。
其中,海中桥隧主体工程东自粤港分界线,穿越铜鼓、伶仃西主航道以及青州航道、江海直达船航道、九洲航道,止于珠澳口岸人工岛,总长约29.6km,岛隧工程为海中桥隧主体工程的控制性工程,长约6.7km,海中隧道采用沉管工法,沉管段长约5.7km,人工岛各长625m,岛隧平面及纵断面图见图1。
岛隧工程建设的主要难点:1)建设标准高。
①国家一级公路,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100km/h;②设计使用寿命为120a;③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2)水文气象条件复杂。
工程处于外海环境,台风频繁,海流、涌浪复杂,受冬季季风影响。
3)海底软基深厚。
工程所处海床面的淤泥质土、粉质黏土深厚,下卧基岩面起伏变化大,基岩埋深基本处于50~110m范围。
4)受规划中的30万t航道(通航深度-29m)影响,隧道水深、埋深(回淤量)大。
5)隧道距离超长。
沉管段长约5.7km。
6)通航环境复杂。
航线复杂,船舶流量大,最大日流量约4000艘次。
7)环保要求高。
工程穿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保护区核心区。
8)珠江口防洪纳潮要求高,阻水率要求控制在10%以内。
因此,在如此苛刻的建设条件下建设大型海底沉管隧道,已有的内河沉管隧道建设技术和经验已远远不能满足工程需求,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和突破。
2.地质勘察以往的沉管隧道一般位于河(海)床表面上,上覆荷载小,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不高,即怕浮不怕沉。
由于规划航道的通航要求,随着深埋回淤问题的出现,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工程对地质勘察的要求并非以往海上桥梁地质勘察工作所能满足,而且传统钻探获取的土样不可避免地受到扰动而难以取得较为准确的物理力学参数。
港珠澳大桥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2)
港珠澳大桥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建造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困难和解决办法:
1. 复杂的海底地质条件:在建造大桥的过程中,工程师面临了复杂的海底地质条件,如软弱土层、钻石砂层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师采用了多种地质勘探技术,如钻孔取样、声纳勘探等,以确定设计时需要采取的土建工程措施,如增设桥墩的数量和深度,加强桥墩基础的承载能力等。
2. 过往船只的通航需要:港珠澳大桥位于珠江口附近,是一个繁忙的航道,需要保留给过往船只的通航通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师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方法,即建设一个海底隧道,使船只可以在大桥下方通过,不会影响航道通行。
3. 三地政策和法律不同:港珠澳大桥连接了香港、珠海和
澳门三地,而这三个地方具有不同的政策和法律体系。
为
了解决这个问题,三地政府达成了共识,签署了一系列合
作协议和协议,确保大桥的建设和运营能够顺利进行,并
解决了三地之间的一些问题,如货物通关、移民管制、财
政共用等。
4. 环境保护和生态破坏问题:建设大桥需要进行大量的填
海造地工程,这可能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为了解
决这个问题,工程师采取了多项措施进行环境保护,如开
展鱼类资源监测和保护、进行人工鱼礁建设、建设生态岛等,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通过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正式通车,并成为香港、珠海和澳门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促进了三
地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发展。
港珠澳大桥
二、修建中遇到的困难
水文状况:伶仃洋是珠江最大的喇叭形河口湾,虽属弱潮河口,但 其下有两个深海沟,即便是无风天气,看似平静的海面,也会形成 凶猛的涌浪。
涌浪是风停止 后或风已削弱, 改变了原来风 向,在海面上 留下的波浪。 涌浪是海面上 由其他海区传 来的(远处的 风),或已经 过去的风所引 起的波浪。 “无风三尺浪” 指的就是涌浪。
5、地理题中的港珠澳大桥
(吉林省吉林市2016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港珠澳大桥全长近50千米,将按六车道高速 公路标准建设,中间段的海底隧道两端各建一个人工岛。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港珠澳大桥中部有近7公里是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B
A. 缩短通行距离和时间
B. 保持珠江主航道的通航能力
C. 节约建设成本,降低难度
福建省龙岩市2017届高三5月综合能力测试(二)
37.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一般而言,湾区经济 发展主要经历了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创新经济四个阶段。粤港澳大湾区陆地面积、常 住人口、GDP总量分别占全国的0.6%、0.5%、21%,有三个港口排名世界前十。2017年国务院政 府工作报告将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级区域战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是泛珠江经济协作区规划的 升级,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图6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示意图。
2015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第二次 17.(14分)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总投资达720多亿元的港珠澳大桥于2010年12月15日在珠海举行开工仪式。大 桥跨越珠江口海域,是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大桥全长为公里,主体 工程“海中桥隧”长35. 578公里,岛隧工程全长约7 440米,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作为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受到海内外广泛 关注。材料二:港珠澳大桥建设方案示意图。
港珠澳大桥工程施工
一、工程结构概况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主桥,全长55公里,由三座通航桥、一条海底隧道、四座人工岛及连接桥隧、深浅水区非通航孔连续梁式桥和港珠澳三地陆路联络线组成。
其中,青州航道桥采用半漂浮体系双塔整幅钢箱梁斜拉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采用独柱型三塔整幅钢箱梁斜拉桥,九洲航道桥采用双塔三跨钢箱梁悬索桥。
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施工进度安排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主桥的施工进度安排分为四个阶段:前期准备、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和桥面铺装。
整个工程历时14年,于2018年10月24日全线贯通。
2. 施工技术(1)基础施工:采用桩基础,共打桩630根,单根桩长80米,最大桩径3.0米。
桩基础施工过程中,采用旋挖钻机进行钻孔,并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技术加固桩身。
(2)主体结构施工:采用预制拼装技术,预制钢箱梁、钢塔等构件,现场拼装。
预制构件在工厂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3)桥面铺装: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厚度为0.3米,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比和施工工艺。
三、施工难点及解决方案1. 气候条件:港珠澳大桥位于伶仃洋,气候条件复杂,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频发。
为应对这一难题,施工过程中采用抗风、防雨、防腐蚀等特殊措施。
2. 地质条件:伶仃洋海底地质复杂,岩层坚硬,施工难度大。
采用先进的钻探技术和钻机设备,确保基础施工质量。
3. 施工环境:伶仃洋海域广阔,施工场地有限。
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四、工程成果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实现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之间的陆路交通连接,极大地缩短了三地之间的时空距离。
同时,港珠澳大桥在工程技术、施工组织、质量控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中国桥梁建设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总之,港珠澳大桥工程施工过程中,我国工程师和建设者们凭借精湛的技艺和坚定的信念,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创造了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的多个第一,为我国桥梁建设事业赢得了世界声誉。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设计施工关键技术
i
第 1
i 口
攫 笾 筵 霞
Vo 1 . 3 4 No .
Tu nn e l Co n s t r u c t i o n
J a n . 2 0l 4
港 珠 澳 大 桥 岛 隧 工程 设 计 施 工关 键 技 术
尹海 卿
( P交联 合 体港珠 澳 大桥 岛隧. Y - 程 项 目总经理 部 , 广 东 珠海 5 1 9 0 8 0 )
h l n n e l ,i n ( ・ h . 1 i . g I 《 - t ・ hn o l o g i c s r e l a l e d I o t h e  ̄u n d a t i o n o f t h e i mme r s e d t u n n e l ,t u b e e l e me n t c o n s i s t i n g o f s e v e r a l
[ r a n N… r 1 3 1 i …l a l l ( I s i n k i n g l l f s I I t I ( ‘ y l i n d e r s :2 )K e y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a p p l i e d i n t h e d e s i g n a n d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t h e i mme r s e d
DOI :1 0. 3 9 7 3 /i i s s n I 6 7 2—7 4 1 2 01 4 . 0 1 . 0 1 0
中图分 类号 :L 4 5 5
Ke 、 l 、 } mo l o g i e s Ap p l i e d i n De s i g n a n d C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Ar t i ic f i a l I s l T u n n e l P r o j e c t o f H o n g K 0 n g — Z h u h a i — Ma c a o B r i d g e J o i n t
港珠澳大桥建造时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港珠澳大桥建造时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港珠澳大桥是全球最长的跨海大桥,它的建造经历了多个困难和挑战,建设者使用了许多创新的技术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以下就是港珠澳大桥建造时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困难一:颜色和几何形状多样的海底地形港珠澳大桥所在的珠江三角洲海域地形异常复杂,丰富多样,深浅不一,颜色和几何形状也不同。
这种状况的存在,给大桥的建造带来了一些困难,比如难以确定桥墩的位置和深度、桥墩周围环境的情况不同,施工方法等等。
解决措施一:采用三维数学模型要解决这个困难,建造者使用了三维数学模型技术,并在海底放置了高精度基础设施,这些设施可以认真记录海底地形条件,让建造者能够更加准确地确定桥墩的位置、深度、周围环境和施工方案。
困难二:地震和风暴等自然灾害威胁地震和风暴等自然灾害对施工安全带来了较大威胁。
由于港珠澳大桥跨越的海域宽广,海上自然环境异常复杂,如果不加强安全预防,就难以保证工人和设备的安全。
解决措施二:采用十分严格的工作标准为此,港珠澳大桥项目工人遵循了极为严格而科学的工作标准。
他们使用最先进的监测设备,时刻监测大桥的结构变化和周围环境的变化,以便更好地管理和调整工作。
此外,还建造了一系列防护隔板和应急设施,避免自然灾害对工程带来影响。
困难三:机器和设备调整及运输方案港珠澳大桥的施工需要大量设备,例如挖掘机、电熔管焊机等,这些设备在使用之前需要经过大量的调整和测试。
另一方面,设备和机器的运输也面临很大的困难,因为它们需要运输到相对较远的海域,而且海路条件十分复杂,如果不特别注意,就可能会发生不小的事故。
解决措施三:建立完善设备测试和质量管理体系港珠澳大桥的建造者使用了先进的测试和质量管理体系,如这些设备需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校准和检测,以确保它们的性能达到标准。
为了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输,建造者采用了高科技的海上运输方案,如采用船舶、浮筒等特殊运输策略,安排交通管制等。
这些措施确保了设备能够安全到达海域,并在大桥建设中发挥作用。
港珠澳大桥的建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港珠澳大桥的建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连接了中国的香港、珠海和澳门三个地方,是中国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之一。
它的建造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通过创新的解决方法,成功地克服了这些困难。
本文将深入探讨港珠澳大桥建造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解决方法,并分享对这个项目的观点和理解。
一、困难1. 跨越深水区: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建造过程需要面对深水区的挑战。
深水区域的浪涌和洋流对桥梁的建设和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容易造成桥梁施工难度加大、时间延长和安全风险增加。
2. 海底地质条件复杂:珠江口海域的地质条件复杂多变,该区域存在沉积物较厚、软弱的海底沉积物、泥质地层和地下水渗透等问题。
这些复杂的地质条件会对桥梁的基础施工和建设造成困难,如桩基的打设和拔除,进一步增加了建设难度和风险。
3. 岛屿和航道的影响:在建造过程中,港珠澳大桥需要通过多个岛屿和航道。
这些岛屿和航道需要考虑到航行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因素,同时还需要协调航道畅通和大桥建设的关系,增加了建设的复杂性和协调的难度。
4. 桥梁结构设计和施工难题:作为一座大型、重要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和施工过程需要解决许多工程难题。
大桥的主桥部分采用了钢桁梁结构,需要解决钢材加工和焊接难度大、施工工艺复杂等问题。
大桥的岛隧部分需要在海底进行施工,需要应对水压、水质保护以及建设期间对海洋生态的影响等挑战。
二、解决方法1. 技术创新:为了解决深水区的挑战,港珠澳大桥的设计者采用了多种技术创新。
在海底基础方面,采用了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如压力舱、管桩等,以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而在桥梁结构方面,利用了先进的预制技术,将部分桥梁构件在陆地上预先加工和组装,以减少施工风险和时间。
2. 精细调度和协调:为了解决岛屿和航道的影响,港珠澳大桥项目组进行了精细调度和协调工作。
他们与船舶公司、相关政府部门和环境保护组织进行密切合作,制定了严格的航行安全和环境保护方案。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工程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工程1 工程意义港珠澳大桥东连香港,西接珠海、澳门,一桥连三地,有助于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
沉管隧道是港珠澳大桥的控制性工程,是中国第一条外海沉管隧道,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是世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
2 工程概况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西接珠海、澳门,全长约55km,其中海中主体工程长29.6km,按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采用桥岛隧结合方案,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最具挑战性的集桥、岛、隧为一体的交通集群工程。
港珠澳大桥平面布置见图1。
图1 港珠澳大桥总平面图沉管隧道是大桥的控制性工程,设计方案见图2和图3。
隧道全长6704m,是世界最长的公路沉管工程;沉管段长5664m,共33节,标准管节尺寸为180m(长)×37.95m(宽)×11.4m(高),每节近8万t的质量成为世界之最;为满足通航要求,沉管管顶埋于海床面以下23m的长度达3km,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工程;沿线基底软土厚度为0~30m,地处珠江口外开敞海域,水文气象环境复杂,航线繁忙,通行船舶日均4000艘,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综合建设难度最大的沉管隧道之一。
图2 沉管隧道纵断面图 图3 沉管隧道横断面图3 工程难点及解决方案1)为“一国两制”条件下大型跨界工程,需同时满足三地要求。
通过专项研究,并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制定本项目专用技术标准。
2)世界上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标准高,规模大,为全桥控制性工程。
设计及施工秉承“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理念,确保了工程质量及工期。
3)沿线基底软土厚度0~30m,纵向管底地质复杂且不均匀;埋深大,管顶回淤荷载大。
采用“复合地基+组合基床沉管”基础方案,管节沉降控制水平世界领先。
4)沉管管顶埋于海床面以下23m的长度达3km,是目前世界唯一深埋沉管,节段接头受力及防水风险高。
通过自主研发半刚性纵向结构体系,有效提高了结构及防水安全度。
港珠澳大桥建造时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港珠澳大桥建造时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港珠澳大桥建造时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点:
1、海底岩石和泥沙极不稳定,影响建桥深桩的效率和稳定性,增加了安全隐患;
2、保护面临海域生物多样性的环境受到影响,需要缓解其影响;
3、港珠澳大桥在架设过程中拥有的功能特色、空间要求、抗风能力等复合性变形特性,大大增加建桥难度;
4、各主要洲可能存在大幅度的沉降以及高频变化的浪高,加重工程的安全性和维护挑战,为此,需要加强对港珠澳大桥的监测和维护。
解决措施:
1、采用新型桩和新型桥墩,增强桥梁抗震抗风能力;
2、利用新技术,建立特定护坡体系,提高岸线抵抗风暴、潮汐及其他恶劣天气的能力;
3、实施有效的环境管理,维护海域生态系统的稳定;
4、施工团队在桥墩顶部安装智能监控设备,根据桥梁的运行状况维护桥梁,保证大桥安全性。
隧道工程施工重难点及措施
隧道工程施工重难点及措施一、隧道工程施工的重难点1. 地质条件复杂隧道工程通常需要穿越各种类型的地质,如岩石、土壤、泥炭、淤泥等,地层条件复杂,地质结构不稳定,对于隧道工程的开挖和施工都会带来一定的困难。
2. 地下水问题地下水是隧道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地下水特别是高地下水位和大流量地下水会对隧道工程构成威胁,可能引发隧道坍塌、地表下陷等严重问题。
3. 施工环境复杂隧道施工往往在山区、水域、城市和交通干道等狭窄处进行,施工环境狭窄,工期紧迫,对施工过程的组织管理和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施工风险较高隧道工程施工风险较大,可能发生地层突水、地质灾害、施工事故等,因此需要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
二、应对措施1. 地质勘察与分析在隧道工程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与分析,了解地质构造和地下水情况,确定地质条件和地下水位的变化范围,从而为后续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参数和施工方案。
2. 地质治理针对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地质治理措施,包括岩石爆破、土层加固、地下水抽排、地基加固等,通过人工处理和辅助工程手段改善地质条件,减少施工风险。
3. 地下水管理在地下水问题上,可以采取隧道地下水的勘察和监测,根据地下水位变化制定相应的抽排方案,合理的排水系统和水位监测系统可以有效预防地下水对施工的不利影响。
4. 施工技术与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先进的隧道掘进机、盾构机等施工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同时采用遥感技术、无人机监测技术等,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控与管理。
5. 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在隧道工程施工中,需要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做好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施工现场安全巡查,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稳定。
6. 环保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遵守环保法律法规,采取降尘、降噪、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等环保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7. 施工组织与协调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施工组织与协调,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合理分配施工资源,做好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隧道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及保证措施
隧道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及保证措施隧道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作,需要对各种因素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控制。
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保证措施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重点问题1.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隧道工程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
地质结构的复杂性,如岩层的性质、裂隙和水文地质等,都会对施工工艺和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需要对地质条件进行详尽的研究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加固岩层、排水处理等,以应对可能存在的地质风险。
2. 施工技术隧道工程施工需要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如盾构机、钻孔爆破等。
施工技术的选择和应用对工程的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
因此,需要充分考虑隧道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施工技术,并保证技术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应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
难点问题1. 地下水问题地下水问题是隧道工程中常见的难点之一。
隧道施工过程中,地下水的渗透和积聚可能导致土体不稳定、工程失稳等安全问题。
为了解决地下水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证措施,如合理的排水系统、衬砌的防水处理等。
2. 施工期限隧道工程通常需要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这对项目管理和进度控制提出了挑战。
为保证工程按期完成,需要合理制定施工计划、加强项目管理和协调以及提高施工效率。
保证措施1. 强化前期研究和评估在隧道工程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研究和评估,包括地质勘察、水文地质调查、施工技术方案的制定等。
通过详细的前期工作,可以提前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2. 严格质量控制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标准,确保每个工程环节的质量达到要求。
同时,应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3. 加强安全管理隧道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风险,需要加强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这包括制定合理的安全措施和紧急预案、培训工人的安全意识、进行安全巡检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Contents
3.1 人工岛
➢ 东西人工岛面积各约10万m2; ➢ 离岸20km,水深约10m,软土 层厚度20~30m; ➢ 人工岛实现桥隧转换。
3.1 人工岛
➢西人工岛61个大圆筒,东岛59 个钢圆筒; ➢单个圆筒直径22.0m,高 40.5m~49.5m,最大入土深度 达29m。 ➢钢圆筒插入不透水粘土层形成 止水型围护结构,回填砂形成陆 域。
➢ 两圆筒间采用副格连接; ➢ 副格采用弧形钢板结构; ➢ 止水效果良好。
3.2 人工岛施工关键技术——岛壁结构施工
3.2 人工岛施工关键技术——岛内软基处理
➢ 工后残余沉降控制在了30cm以内; ➢ 土的力学性能大幅度提升。
3.2 人工岛施工关键技术——西小岛基坑开挖及暗埋段施工
1. 1工、程岛隧概工况程概况 2. 1总、体岛隧施工工程工概艺况 3. 人工岛施工关键技术 4. 沉管隧道施工关键技术 5. 专用设备
➢ 最大施工深度可达70m,最大成 桩桩径可达2m;
➢ 成桩过程计算机全自动控制,质 量保障度高;
➢ 经验证,控沉效果理想;
4.2.3 基槽精挖
➢ 开挖水深大(50m),开挖精 度要求高(-60~+40cm);
➢ 开发采用大型定深平挖抓斗和 挖深精度控制系统。已经过实 际施工验证满足要求。
金雄
4.2.4 基槽清淤关键技术
专用吸头
4.2.5 基础抛石夯平关键技术
➢ 抛石夯平作业水深大(46m),夯平 精度高(小于30cm);
➢ 夯平要顺应基础坡度; ➢ 水下抛石、夯平工作量大; ➢ 开发专用溜管式抛夯一体船: ➢ 溜管定点定量抛石、定点夯平 ➢ 采用液压振动锤水下夯平,大幅提高
夯平效率及质量。
4.2.6 碎石基床铺设关键技术
板单元制作
圆筒拼装
圆筒对接
圆筒装驳
圆筒运输
3.2 人工岛施工关键技术——钢圆筒振沉
➢ 采用8台600Kw液压振动锤同步联动振沉系统进行振沉作业; ➢ 2011年5月15日开始西岛首个钢圆筒振沉,215天完成了东西人工岛120 个钢圆筒振沉施工,垂直度达到1/200。
3.2 人工岛施工关键技术——副格打设
3.1 人工岛特点
采用深插式钢圆筒形成整岛围护 止水结构,实现了: ➢ 快速成岛,形成陆域; ➢ 岛内降水、大超载比堆载预压; ➢ 岛内、岛外同时施工。
快速成岛
同时施工
超载预压
3.2 人工岛施工关键技术——钢圆筒制作运输
➢ 钢圆筒在上海振华重工长 兴岛车间内进行板单元的加工 ,在场地内进行分段拼装; ➢ 通过龙门吊及浮吊进行场 内运输及装驳。
➢ 沉管隧道横卧珠江口,存在回淤; ➢ 回淤将造成沉管安装期浮力突然增大
而意外上浮,并给后期运营带来超期 沉降; ➢ 与荷兰公司联合研制专用清淤船 : ➢ 能够进行系统定位和测量,能实时显 示基槽槽底纵坡; ➢ 可满足在不同类型基础面上(块石、 碎石、粘土等)进行清淤施工。
监控系统 耙管增长
捷龙号专用清淤船
目录
Contents
4.1 沉管隧道
➢ 沉管是大桥控制性工程,是我国首条 于外海建设的沉管隧道,是目前世界唯 一深埋大回淤节段式沉管工程 ➢ 沉管段总长5664m,分33节,标准 节长180m,宽37.95m,高11.4m,单 节重约7.4万吨,最大沉放水深44m; ➢ 沉管隧道的关键:隧道基础设计与施 工、深埋段隧道纵向设计、沉管工厂化 预制、沉管安装。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难点及施工技术交流
中交联合体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 项目总经理部
2013年9月25日
让世界更畅通
1. 1工、程岛隧概工况程概况 2. 1总、体岛隧施工工程工概艺况 3. 人工岛施工关键技术 4. 沉管隧道施工关键技术 5. 专用设备
目录
Contents
1.2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
➢ 岛隧工程总长7440.5m,包括 5664m沉管隧道,2个面积10万 m2离岸人工岛及长约800m桥梁。 ➢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是我国首 条于外海建设的沉管隧道。是目 前世界唯一深埋大回淤节段式沉 管工程,建成后是世界上最长的 公路沉管工程。
4.2 沉管隧道基础特点
➢ 本工程沉管隧道坐落在深厚软基层上,为了保证整个基础的刚度协调均匀, 基础设计形式多样,且施工精度要求高
天然地基
SCP
SCP+堆载预压 高压旋喷桩 PHC桩
4.2 沉管隧道基础特点
➢ SCP+堆载预压+碎石垫层; ➢ 高置换率SCP+抛石夯平+ 碎石垫层; ➢ 天然地基+抛石夯平+碎石 垫层。
E1~E4碎石基床检测发现,管 节检测测点验收数据合格率达到 95%以上。
4.3 深埋大回淤节段式沉管特点
➢ 深埋大回淤条件下的节段式沉管,世界范围内无案例。 ➢ 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自防水,使用寿命120年。 ➢ 节段接头剪力键及防水是隧道结构施工的关键。
4.3 沉管管节预制特点
➢ 沉管隧道共33节管节,标准管节长180米,由8个节段组成; ➢ 单个节段长22.5米, 单节混凝土方量约3400m3,采用全断面
4.2.1 精细化基础施工
➢ 沉管基础施工质量是决定沉管隧道成败的关键。 ➢ 沉管基础作业,主要关键工序包括:
① 基槽粗挖、精挖;②基槽清淤 ;③ 基础抛石夯平;④ 碎石基床铺设。
沉管隧道纵断面图
4.2.2 挤密砂桩施工
➢ 共计投入7条挤密砂桩船进行基础 加固施工;
➢ 根据需求,置换率从26%~70%, 挤密置换的同时,实现排水固结;
特点: ➢ 水深大(40m),整平精度要求高
(允许偏差±40mm); ➢ 整平质量关系到沉管标高、接头受力 ➢ 最大纵坡坡度为 2.98%; ➢ 整平工作量大(单节面积近1.5万m2) ➢ 研制国内第一艘平台式整平船; ➢ 自动抬升、皮带运输 、高精度声纳测
控三大系统,全部采用自动化控制。
4.2.6 碎石基床铺设关键技术
1. 工程概况
1. 1工、程岛隧概工况程概况 2. 1总、体岛隧施工工程工概艺况 3. 人工岛施工关键技术 4. 沉管隧道施工关键技术 5. 专用设备
目录
Contents
2.总
1. 1工、程岛隧概工况程概况 2. 1总、体岛隧施工工程工概艺况 3. 人工岛施工关键技术 4. 沉管隧道施工关键技术 5. 专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