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中枢兴奋药与促大脑功能恢复药说课讲解

合集下载

10.第17章中枢兴奋药和促大脑功能恢复药

10.第17章中枢兴奋药和促大脑功能恢复药

儿童多动症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我国称 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 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 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 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 和适应不良。
临床表现 1.注意缺陷 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明显注意集中困难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
是本症的核心症状。 2.活动过多 表现为患者经常显得不安宁,手足小动作多,不能安静坐着,在
起的呼吸抑制,治疗效果较好。但对呼吸 肌麻痹所引 起的呼吸抑制无效。
不良反应较少,大剂量可导致血压升 高、心动过速、肌震颤,甚至惊厥,一旦 发生惊厥,给予地西泮或者短效巴比妥类 对抗。避免碱)
1. 作用快,弱而短暂。安全范围大,不易 惊厥。
2. 对呼吸中枢无直接兴奋作用,而是通过 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而反射性地兴 奋延脑呼吸中枢。
中枢兴奋药
掌握咖啡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中枢兴奋药
1. 定义:能提高CNS功能活动的一类药。 2. 分类:按作用部位划分
(1)主要兴奋大脑皮层的药,如咖啡因; (2)主要兴奋延脑呼吸中枢的药,如尼可刹米、 山梗菜碱等; (3)促大脑功能恢复药
主要兴奋大脑皮质的药物
咖啡因(Caffeine) [药理作用]
1. 兴奋中枢神经: 一杯咖啡或茶里含有大约100-150mg 咖啡因。 (1)小剂量(50-200mg):兴奋大脑皮层,振
奋精神。 (2)大剂量(250-500mg):兴奋呼吸中枢和
血管运动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血压升高。 (3)过量(大于800mg):可引起惊厥。
2.收缩脑血管 直接作用于大脑小动脉肌层,收缩血
醒后感到精力充沛、头脑清楚,如 果阻止其入睡则烦躁易怒。可以醒后 数分钟重又突然入睡。虽然白天有频 繁的睡眠发作,但患者一天总的睡眠 时间通常未见增加,在脑电图记录中 可以观察到发病一开始就立即进入快 眼动睡眠期(REM),而正常的快眼 动睡眠出现之前先有非快眼动睡眠, 且通常持续60-90分钟。而患者的夜 间睡眠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可被生动 而可怕的梦境打断。

中枢兴奋药和促大脑功能恢复药 ppt课件

中枢兴奋药和促大脑功能恢复药 ppt课件

临床用途
不良反应
直接兴奋呼吸中枢。 各种原因引起
作用强、快、短, 安全范围小
的中枢性呼吸抑 制,也可用于肺 性脑病
过量可致惊厥, 静脉给药需用葡 萄糖液稀释后缓 慢注射
刺激颈动脉体和主 新生儿窒息、 剂量较大可致 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小儿感染性疾病 心动过缓、传导 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引起的呼吸衰竭、 阻滞,不易引起 作用弱、快、短,安 一氧化碳中毒 惊厥 全范围大
咖啡因(caffeine)
咖啡和茶叶中含有的生物碱成分。咖啡因 和茶碱均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肌、舒 张平滑肌和利尿等作用。咖啡因兴奋中枢 作用较强,外周作用较弱。茶碱的舒张平 滑肌作用较强,主要用于平喘。
〔药理作用〕
咖啡因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范围与剂量有关。
小剂量(50-200mg)即能选择性兴奋大脑皮层, 表现为精神振奋,思维活跃,疲劳减轻,工作效率提高;
〔临床用途〕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呼吸抑制,对 肺心病引起的呼吸衰竭及吗啡中毒所引起的呼吸 抑制效果较好对巴比受类药物中毒的效果较差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范围较大。过量 可致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呕吐、出汗、肌震颤, 甚至惊厥。
其他呼吸中枢兴奋药作用比较
药名
二甲弗林
洛贝林 (山梗菜 碱)
作用特点
贝美格
直接兴奋呼吸中枢。 用于短,安 中枢抑制药中毒 脉注射过快易引
全范围较窄
的解救
起惊厥
第三节 促大脑功能恢复药
吡拉西坦
〔药理作用〕 1.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 2.促进大脑对磷脂、氨基酸的利用和蛋白质的合成 3.促进线粒体内ATP的合成 4.提高脑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
2.头痛:配伍解热镇痛药可治疗一般头痛, 配伍麦角胺可治疗偏头痛。

第十七章_中枢兴奋药与促大脑功能恢复药

第十七章_中枢兴奋药与促大脑功能恢复药

[临床应用]
外伤性昏迷,阿尔茨海默病,脑动脉硬
化及中毒所致意识障碍,新生儿缺氧、
儿童精神迟钝及遗尿症。
胞磷胆碱(citicoline)
通过促进卵磷酯合成而改善脑功能,促 使脑功能恢复和苏醒。主要用于急性颅脑外 伤和脑手术后的意识障碍。

第二节 促脑功能恢复药
吡拉西坦(piracetam,脑复康)
甲氯芬酯(meclofenoxate,氯酯醒) 胞磷胆碱( citicoline ,胞二磷胆碱)
吡拉西坦 piracetam 脑复康
[药理作用]
可激活、保护和修复脑细胞的功能。
直接作用于大脑皮层,促进脑组织对葡萄糖、氨基

常用于新生儿窒息,小儿感染性疾病引
起的呼吸衰竭,一氧化碳引起的窒息、
吸入麻醉药或其他中枢抑制药引起的呼
吸衰竭的急救。
二甲弗林(dimefline,回苏灵)

直接兴奋呼吸中枢,效力大于尼可刹米。能显 著改善呼吸,增加肺换气量,提高动脉血氧饱 和度,降低血中CO2分压。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抑制。 安全范围小,过量易引起惊厥。静脉给药需稀 释后缓慢注射。孕妇禁用。
尼可刹米
nikethamide
可拉明(coramine)
[药理作用]
兴奋延脑呼吸中枢,使呼吸频率加快、幅度 加深、通气量增大、呼吸功能改善。 [作用机制] 1.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 2. 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
兴奋呼吸中枢;
3.提高呼吸中枢对CO2张力的敏感性
[临床应用]

酸和磷脂的应用,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脑血流量。
[临床应用]
阿尔茨海默病,脑动脉硬化,脑血
管意外等原因引起思维与记忆力减 退,也可用于儿童智力低下者。

17第三篇第17章中枢兴奋药和促大脑功能恢复药

17第三篇第17章中枢兴奋药和促大脑功能恢复药

第17章中枢兴奋药和促大脑功能恢复药教学要求掌握咖啡因、尼可刹米、洛贝林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熟悉其他中枢兴奋药的特点。

学习重点1.咖啡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

2. 尼可刹米、洛贝林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

教学难点1. 咖啡因的药理作用。

2. 尼可刹米、洛贝林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的异同点。

重点、难点解析1.中枢兴奋药不良反应的共性中枢兴奋药过量,均易导致中枢过度兴奋、兴奋范围扩大,导致惊厥发生。

2.咖啡因的作用和用途(1)中枢作用。

小剂量(50~200 mg):主要兴奋大脑皮层,提神醒脑。

较大剂量(250~500 mg) :可兴奋呼吸中枢,呼吸加深加快。

兴奋血管运动中枢,血压升高。

中毒剂量(800 mg):可致惊厥。

咖啡因适用于严重传染病及中枢抑制药中毒引起的昏睡、呼吸循环衰竭。

(2)心血管作用。

收缩脑血管:咖啡因+解热镇痛药,用于一般性头痛;咖啡因+麦角胺,用于治疗偏头痛。

(3)其他作用。

舒张胆管和支气管平滑肌,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利尿等。

3. 比较尼可刹米、洛贝林和二甲弗林的作用机制、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药物作用机制强度毒性临床应用尼可刹米(可拉明)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兴奋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中等中等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呼吸抑制山梗菜碱(洛贝林)兴奋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较弱较小新生儿窒息、小儿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二甲弗林(回苏灵)兴奋延脑呼吸中枢较强较大中枢性呼吸抑制儿科禁用课时安排本章安排自学。

教学大纲第一节中枢兴奋药一、大脑皮质兴奋药1.咖啡因2.哌甲酯二、延髓呼吸中枢兴奋药1.尼可刹米2.二甲弗林3.洛贝林4.贝美格5.多沙普仑第二节促大脑功能恢复药1. 吡拉西坦2. 甲氯芬酯3. 胞磷胆碱主要概念1.中枢兴奋药。

中枢兴奋药和改善脑代谢药(药理学课件)

中枢兴奋药和改善脑代谢药(药理学课件)
作为综合治疗措施的一部分,用于抢救呼吸衰竭。但作用维持时间短,大剂 量易致惊厥,后转入衰竭疗效并不确切。
因此,对呼吸衰竭应综合救治。 ① 防治原发病。② 去除诱因的作用。③ 畅通气道和改善通气。 ④ 改善缺氧。⑤ 密切观察监护。
分类
大脑皮层兴奋药
呼吸中枢兴奋药 改善脑代谢药
改善大脑代谢药主要用于治疗脑创伤、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功能损伤,其中一 些还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本类药物包括: 脑代谢激活剂吡咯(luo)烷酮类如吡拉西坦、茴拉西坦、奥拉西坦等; 增强脑内氧、葡萄糖或能量代谢的药物如阿米三嗪、吡硫醇等; 神经细胞生长的补充剂如胞磷胆碱、赖氨酸、脑蛋白水解物等。
3、不良反应少见,偶可引起兴奋、怠倦。禁用于有过度兴奋及锥体外系症状的 患者。
分类
大脑皮层兴奋药 呼吸中枢兴奋药
改善脑代谢药
3.对平滑肌有作用 有较弱的松弛胆道和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咖啡因的化构与腺苷类似,可竞
争性拮抗腺苷受体和抑制PDE,使cAMP增加。 4. 其他:
(1)促进胃酸分泌,诱发或加重溃疡。 (2)利尿作用。①通过增加心输出量和直接扩张肾血管,而使肾血流量增 加,②直接抑制肾小管的重吸收。
1、兴奋延脑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1)直接兴奋呼吸中枢;(2)间接作用—通过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 性地兴奋呼吸中枢;(3)提高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 2、主要用于中枢性呼吸衰竭,如中枢抑制药中毒 引起的呼吸抑制等。 3、大剂量可引起血压升高、心悸、呕吐震颤等, 此时应及时停药以防惊厥,如出现惊厥,应及时 注射苯二氮卓类药物。
分类
大脑皮层兴奋药 呼吸中枢兴奋药
改善脑代谢药
二、哌醋甲酯(利他林)
【不良反应及用药监护】 与剂量相关,治疗量时不良反应较少,偶有失眠、心悸、焦虑、厌食、口干等;

中枢兴奋药和促大脑功能恢复药课件-药理学基础课件

中枢兴奋药和促大脑功能恢复药课件-药理学基础课件

多沙普仑
药理千古事,学无止境心。
多 沙 普 仑 ( d o x a p r a m ) 可 通 过 颈 动 脉 化 学 感 受 器 直 接 兴 奋 延 髓 呼 吸 中 枢与血管运动中枢,其特点是作用快、维持时间短。临床用于麻醉药、 中枢抑制药引起的中枢抑制。不良反应少见,但可引起头痛、无力、恶 心、呕吐、呼吸困难、腹泻及尿潴留等;高血压、冠心病、脑水肿、甲 亢、嗜铬细胞瘤及癫痫病人禁用;孕妇及12岁以下儿童慎用。
哌甲酯
药理千古事,学无止境心。
哌甲酯(methylphenidate,利他林)小剂量时通过颈动脉体化学感 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大量时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作用较温和, 用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综合征,轻度脑功能失调)、发作性 睡病,以及巴比妥类、水合氯醛等中枢抑制药过量引起的昏迷。久用可 产生耐受性,并可抑制儿童生长发育。长期应用可产生食欲减退、失眠, 偶见腹痛、心动过速和过敏。癫痫、高血压患者禁用。
中枢兴奋药和促大脑功能恢复药
【学习目标】
1.掌握咖啡因、尼可刹米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熟悉各类中枢兴奋药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 3.了解促大脑功能恢复药的作用特点。
药理千古事,学无止境心。
中枢兴奋药是一类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药物。该类药物在治 疗剂量时主要兴奋呼吸中枢,并能提供其功能活动。主要用于疾病或药 物中毒所致的中枢性呼吸抑制或呼吸衰竭的抢救,还可用于多种急慢性 脑功能障碍。中枢兴奋药随剂量的增加,对中枢的兴奋范围也相应扩大。 剂量过大均可引起脊髓兴奋而致惊厥,故应严格控制剂量和给药间隔。 根据药物作用部位不同,可分为:①主要兴奋大脑皮质的药物;②主要 兴奋延脑呼吸中枢的药物;③促大脑功能恢复药。
A.麦角胺

17中枢兴奋药与促大脑功能恢复药

17中枢兴奋药与促大脑功能恢复药

第十七章 中枢兴奋药和促大脑功能恢复药
第二节 主要兴奋延脑呼吸中枢药物
洛贝林(lobeline,山梗菜碱)
刺激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延脑呼吸中枢,使呼吸加
深加快。其作用弱、短暂,需反复应用。但安全范围大, 不易引起惊厥。主要用于新生儿窒息、小儿感染性疾病所 致呼吸衰竭、一氧化碳中毒。 本药安全范围较大,较大剂量可兴奋迷走神经中枢,
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 学会观察中枢兴奋药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能熟练实施用药护理
第十七章 中枢兴奋药和促大脑功能恢复药 案例17.1:
患者,男,3岁。因感染性肺炎伴呼
吸衰竭来院诊治。医生给予:二甲弗林
8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
注,用药后患者出现惊厥。请分析产生惊
厥的原因,应用二甲弗林应注意什么?
胞磷胆碱(citicoline)
通过促进卵磷酯合成而改善脑功能,促使脑功能恢复 和苏醒。主要用于急性颅脑外伤和脑手术后的意识障碍。
第十七章 中枢兴奋药和促大脑功能恢复药
第四节 中枢兴奋药和促大脑功能恢复药的用药护理
1.中枢兴奋药随着剂量增加,作用范围扩大,过量均可导致 惊厥。药物维持时间短,临床常需反复用药。需严格掌握剂 量及给药间隔时间,密切观察病人用药后反应,如出现烦躁 、反射亢进、肌肉震颤等现象,往往是惊厥发生的先兆,应 立即报告医生,酌情减量或减慢滴速。 2.对中枢性呼吸衰竭,呼吸兴奋药仅是综合治疗措施之一, 是辅助治疗手段。对呼吸衰竭者主要是给氧、人工呼吸,必 要时要做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 3.口服促大脑功能恢复药应在睡前6小时用药,以防止失眠 。颅内出血急性期不宜使用胞磷胆碱。
第十七章 中枢兴奋药和促大脑功能恢复药
第一节 主要兴奋大脑皮质药物 咖啡因(Caffein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兴奋大脑皮层的药物
甲基黄嘌呤类
包 括 咖 啡 因 ( caffeine ) 、 茶 碱 (theophylline)和柯柯碱。前两者常作为药物 使用。因水溶性小,临床上常用其复合物制剂, 如苯甲酸钠咖啡因和氨茶碱。
【体内过程】
❖ 口服和注射均可吸收,吸收速度取决于制剂 和给药途径。
❖ 脂溶性高,吸收后分布于各组织,血浆蛋白 结合率低,可迅速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
吡拉西坦 piracetam 脑复康
[药理作用]
GABA衍生物,具有激活、保护和修复脑细胞的功 能。
作用于大脑前额叶皮层,通过受体的变构效应,抑 制α-氨基-3-羟基-4-异恶唑(AMPA)受体脱敏和失 活,进而增强AMPA受体功能。
促进中枢海马Ach释放,增加前额叶皮层M受体的密 度。
直接作用于大脑皮层,促进脑组织对葡萄糖、氨基 酸和磷脂的应用,促进蛋白质合成,提高大脑中 ATP/ADP比值。
❖ 直接兴奋呼吸中枢,效力大于尼可刹米。能显 著改善呼吸,增加肺换气量,提高动脉血氧饱 和度,降低血中CO2分压。
❖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抑制。 ❖ 安全范围小,过量易引起惊厥。静脉给药需稀
释后缓慢注射。孕妇禁用。
第二节 促脑功能恢复药
➢ 吡拉西坦(piracetam,脑复康) ➢ 甲氯芬酯(meclofenoxate,氯酯醒) ➢ 胞磷胆碱(citicoline,胞二磷胆碱) ➢ 吡硫醇(pyritnol)
❖ 刺激胃酸、胃蛋白酶等消化液的分泌。
【临床应用】
❖ 咖啡因
1.中枢抑制状态 中枢兴奋作用强,可用于对抗严重传染病或中枢抑 制药中毒等所引起的昏睡、呼吸循环衰竭。
2.一般头痛 作为复方阿司匹林的成分治疗头痛。 3.偏头痛 与麦角制剂配伍使用治疗偏头痛。 4.神经官能症
哌(醋)甲酯 methylphenidate 利他林(ritalin)
增加。 ❖ 咖啡因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使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冠状血管扩
张可改善冠脉循环。 ❖ 收缩脑血管,缓解偏头痛症状。 ❖ 茶碱兴奋心脏和扩张血管的作用更为明显。
舒张平滑肌
❖ 对支气管和胆道等平滑肌有舒张作用 ❖ 以茶碱的作用最强
其他作用
❖ 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肾小管对钠离子的 重吸收而具有利尿作用。以茶碱的利尿作用 最强。
第十七章 中枢兴奋药与促大脑功能恢复药
概述
❖ 中枢兴奋药 ❖ 是指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其机能活动的药物。 ❖ 分类: ❖ 分为主要兴奋大脑皮层,主要兴奋延髓呼吸中枢
和主要兴奋脊髓的三类药物(根据它们的主要作用 或引起效应的部位) 。 ❖ 应用: ❖ 用于多种原因(疾病、中毒、颅脑损伤或意外事 故等)所至的中枢神经抑制状态,尤其是呼吸中 枢抑制或中枢性呼吸衰竭。 ❖ 过量可引起中枢过度兴奋甚至惊厥发作,现已很 少应用。
2.儿童多动症:促进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 动系统内NE,DA,5-HT释放。
3.解除中枢抑制药过量引起的昏迷和呼吸 抑制。
[不良反应]
➢ 偶见失眠、兴奋、心悸、焦虑。大剂量 可是血压升高、头痛。长期服用可产生 耐受性和依赖性,抑制儿童发育。
➢ 癫痫、高血压、青光眼患者禁用。
主要兴奋延脑呼吸中枢的药物
❖ 主要经肝脏转化,肾脏排泄。
【药理作用】
❖ 作用 ❖ 本类药物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心
肌、松弛平滑肌和利尿等作用。 ❖ 咖啡因中枢作用强,而茶碱兴奋心肌、
松弛平滑肌和利尿等作用较显著。 ❖。
[作用机制]
1)Caffein可竞争性拮抗苯二氮卓受体,降低Cl-电 导,使细胞膜阈电位提高,起到中枢兴奋作用。
思维活跃、减轻疲劳、消除睡意、提高工作效率。 ❖ 大剂量 ❖ 可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是呼吸加
深加快,血压升高,在中枢处于抑制状态时作用更为 明显。 ❖ 过量 ❖ 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广泛兴奋,导致阵挛性惊厥。
心血管作用
❖ 较小剂量 ❖ 兴奋迷走神经,引起心率减慢; ❖ 大剂量 ❖ 对心脏有直接的兴奋作用,引起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心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
奋呼吸中枢; 3.提高呼吸中枢对CO2张力的敏感性
[临床应用]
常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呼吸抑制。 对中枢抑制药吗啡过量引起的呼吸抑制 疗效好,而对巴比妥药物中毒效果差。
洛贝林 lobeline 山梗菜碱
[药理作用]
作用短暂,仅维持数分钟,但安全范围较大。 [作用机制] 1.不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 2.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
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临床应用]
常用于新生儿窒息,小儿感染性疾病引 起的呼吸衰竭,一氧化碳引起的窒息、 吸入麻醉药或其他中枢抑制药引起的呼 吸衰竭的急救。
二甲弗林(dimefline,回苏灵)
[临床应用]
阿尔茨海默病,脑动脉硬化,脑血 管意外等原因引起思维与记忆力减 退,也可用于儿童智力低下者。
➢ 尼可刹米(nikethamide,

可拉明 coramine)
➢ 二甲弗林(dimefline,回苏灵)
➢ 洛贝林(lobeline,山梗菜碱)
➢ 贝美格(bemegride,美解眠)
尼可刹米 nikethamide 可拉明(coramine)
[药理作用]
烟酰胺衍生物,兴奋延脑呼吸中枢,使呼吸频率加 快、幅度加深、通气量增大、呼吸功能改善。
[药理作用]
作用性质与具有中枢兴奋作用的交感胺苯丙胺 类似,属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范围
促进中枢神经末梢兴奋性单胺类神经递质NE 或DA的释放,以及抑制它们的再摄取。
兴奋中枢作用温和,对精神兴奋强于运动兴奋, 较大剂量能兴奋呼吸中枢,过量也可以引 起惊厥。
[临床应用]
1.小儿遗尿症:兴奋大脑皮质,易被尿意 唤醒。
2)抑制磷酸二酯酶,增加细胞内的cAMP,从而发 挥交感神经兴奋作用,也起到中枢兴奋作用。
3)促进细胞内钙库释放Ca2+,抑制钙库对Ca2+的 重摄取,增加细胞内游离Ca2+浓度,从而产生正 性肌力作用,使心率加快。
ClModel of Cl- Channel
中枢作用
❖ 咖啡因对大脑皮层有选择性兴奋作用,增强兴奋过程。 ❖ 小剂量 ❖ 正常人服用小剂量即能兴奋大脑皮层,是精神振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