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合集下载

2020最新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下 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88页 0172页 0256页 0306页 0332页 0354页 0356页 0398页 0444页 0490页 0580页 0626页 0672页 071宇宙模型 4 星际航行和空间技术 1 地球的演化 3 生物进化 第三章 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 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第四章 健康与保健 2 运动与健康 4 营养与健康 6 环境与健康 1 生物的遗传 第六章 能源与社会 2 太阳能的利用 4 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 科学就是力量 3 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增长
第一章 宇宙的起源
2020最新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下册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九年级科学下册营养与健康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科学下册营养与健康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在体内的功能:
1、作为能量物质,供给人体所需能量。 2、作为建筑材料,构成和修补身体组织。 3、作为调节物质,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营养物质 蛋白质 糖类 脂肪 维生素
水 无机盐
纤维素
作用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被分 解为人体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主要供能物质
供给能量的重要物质,作为备 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协助维持体内新陈代谢
• 人体从食物中获得的维生素A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维生素A原即各种类胡萝卜素,主 要存在于深绿色或红黄色蔬菜和水果等植 物性食物中。含量较丰富的有菠菜、苜蓿、 豌豆苗、红心甜薯、胡萝卜、青椒和南瓜 等。另一类是来自动物性食物的维生素A, 多数以酯的形式存在于动物肝脏、奶及奶 制品(未脱脂)和禽蛋中。
九年级科学下册营养与健 康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优选)九年级科学下册营养 与健康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合理营养与健康
五大类基本食物:
水果类; 五谷类; 蔬菜类; 奶、蛋、鱼、肉、豆类; 油脂类。
营养素:
食物中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成分称为营养素。
营养素可分为:
糖、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水和纤维素。
1747年,英国海军军医在12位患坏血病水手中实验了六种药 物,发现了柑桔和柠檬有疗效. 1768~1771年和1772~1775年 各三年的两次远航中,英国船长在他的船上备有浓缩的深色 菜汁和一桶桶泡菜,并每到一个港口便派人上岸收集各种水果 和蔬菜,结果,水手们没有一个死于坏血病。
1907年挪威的Holst和Frolich和进行了用一种缺乏抗坏血酸的 食物喂养豚鼠引起坏血病的试验.
维生素B1的食物来源
小麦
谷子
扁豆
人缺乏维生素B1会引起脚气病。脚气病主要 影响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表现

最新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下册4.1《健康、亚健康和疾病》课件1(1)课件ppt

最新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下册4.1《健康、亚健康和疾病》课件1(1)课件ppt
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下册 4.1《健康、亚健康和疾病
》课件1(1)
什么是健康? 你认为自己健康吗? 你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10个标志:
1、情绪乐观,从容不迫、勇于承担责任。 2、具有旺盛的精力,能够从事日常的社会、学 习和工作而不感到有压力。 3、应变能力强,能够很好适应环境的变化。 4、善于修养精力,睡眠好。 5、具有抵抗一般疾病和传染病的能力。 6、体重适中,不胖不瘦,身体好。 7、眼睛明亮且反应敏捷。 8、头发具有光泽而少有头屑。 9、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牙龈出血。 10、皮肤有光泽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
– 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 缺乏
– 肝糖原储存缺乏:急性肝坏死、急性肝炎、肝癌、肝淤血等 – 急性酒精中毒 – 先天性糖原代谢酶缺乏:I、III型糖原累积病 – 消耗性疾病:严重营养不良、恶液质等 – 非降糖药物等影响:如磺胺药、水杨酸、吲哚美辛 – 特发性低血糖
24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讨论:
生理、心理、社会关系这健康三个要素之 间有什么关系?请举例说明。
相互影响、 相辅相成
讨论:
1、哪些因素会使人不健康?
病毒、细菌、营养不良、吸烟、酗酒、吸 毒、空气污染、化学药品中毒、遗传、受 伤、压力过大等等。
2、你有不良习惯吗?
思考下列问题:作出“是”或“不是”的判 断?
1、你是否每天进食早餐、中餐和晚餐?
四、练习
1、何谓健康?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2、列举亚健康的表现。 3、列举疾病的征兆。 4、引起扁桃体炎、冠心病、糖尿病、
恶性肿瘤主要有那些因素? 5、试述扁桃体炎、冠心病、糖尿病、
恶性肿瘤的预防方法?
糖代谢和甲状腺功能检查

华师大版九年级(初三)科学下册全套PPT课件

华师大版九年级(初三)科学下册全套PPT课件

讨论:哈勃的发现能让我们得出怎样的结论?
发现1、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 我们而去。
发现2、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
发现3、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如果宇宙在膨胀,星系就好比在气球表面上 的紅色标记。当气球膨胀时,两个星系远离 对方的速度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正比。
三、膨胀的宇宙
1、河外星系的谱线红移,利用多 普勒效应,可推断星系间正在相互退 行远离。 2、宇宙的膨胀是没有中心的膨胀。
恒星的一生
约等于 1个太阳 气体 星云 恒星 质量大于 1个太阳 超红 巨星
红巨星
白矮星
暗矮星
1.22-2倍太阳质量的 超新星 质量更大的恒星
中子星
黑洞
恒星不永恒
恒星的一生
恒星的寿命 • 决定恒星寿命的因素——质量!
• 质量愈大,寿命愈短!
• 太阳可活一百亿年,而天狼星的寿命却只有 几百万年。按比例来看,如果太阳可活七十 岁,天狼星只能活三天!
古代观察天空的工具是眼睛,现在的科 学家呢?
哈勃太空望远镜在离地球表面580千米 高空的轨道上运行,重达1.1万千克,镜面 直径达240厘米。
哈勃(Edwin Powell Hubble)
美国天文学家
1923至1924年在威尔逊天文台时, 哈勃发现仙女座大星云的12颗造父变星, 根据周光关系,推算出它们位于银河系以外,是 与银河系一样的恒星系统,这一发现使哈勃成为 星系天文学的奠基人。 1929年,在斯赖佛发现谱线红移现象的基础 上,哈勃结合自己的观测资料,提出星系距离越 远,红移越大,就是说,所有的星系都在离我们 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星系 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这被称为“哈勃定律”。
天文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下册全册优质课件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下册全册优质课件

二、宇宙的大尺度分布
当我们想知道宇宙在大尺度上的分布 情况时,我们应该去观测星系还是恒星? 应该通过观测星系去了解宇宙在大尺 度上的物质分布,因为宇宙在大尺度上的 物质分布指的就是星系的分布.
1、宇宙在大尺度上物质的分布是均 匀的。
1、宇宙在大尺度上物质的分布是均 匀的。 2、宇宙在大尺度上还是各向同性的 3、宇宙是无边的
银河并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星系:通过各种 方法,人们已经观察到的星系已经有好几万个 了!不过,由于距离太遥远,它们看起来远不 如银河那么壮丽。借助望远镜,它们看起来还 只像朦胧的云雾。离咱们银河系最近的星系 ——大麦哲伦星云和小麦哲伦星云,距离我们 银河系也有十几万光年。一般地,我们把除银 河以外的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统称为“河外星系”。
讨论:哈勃的发现能让我们得出怎样的结论?
发现1、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 我们而去。
发现2、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
发现3、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如果宇宙在膨胀,星系就好比在气球表面上 的紅色标记。当气球膨胀时,两个星系远离 对方的速度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正比。
三、膨胀的宇宙
1、河外星系的谱线红移,利用多 普勒效应,可推断星系间正在相互退 行远离。 2、宇宙的膨胀是没有中心的膨胀。
1、提出的依据
哈勃太空望远 镜记录了一次 宇宙中的伽玛 射线大爆发。
哈勃的发现
大爆炸理论主要观点
“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的起源于一次大 爆 炸
大约150亿年前,我们所处的宇宙全部以粒子 的形式、极高的温度、极大的密度,被挤压在一个 “原始火球” 中。宇宙就是在这个火球的大爆炸中 诞生的。
古代观察天空的工具是眼睛,现在的科 学家呢?
哈勃太空望远镜在离地球表面580千米 高空的轨道上运行,重达1.1万千克,镜面 直径达240厘米。

2024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课件+教案+学案

2024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课件+教案+学案

2024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课件+教案+学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形成科学思维。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实践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遗传与进化原理、能量转换与守恒、电磁现象。

2. 教学重点:科学实验操作技能、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探究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模型等。

2. 学具:实验器材、学习资料、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实际案例、实验演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3.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具有代表性的作业,巩固课堂所学。

六、板书设计1. 章节2. 重点概念、原理、公式3. 解题步骤和思路4. 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化学:书写化学方程式,计算化学反应的摩尔质量。

(2)生物:分析遗传图谱,解释遗传与进化原理。

(3)物理:计算能量转换效率,分析电磁现象。

2. 答案:(1)化学:略。

(2)生物:略。

(3)物理: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化学:开展化学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2)生物:观察生物现象,探讨生物的多样性。

(3)物理:进行物理实验,探索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

(4)地理:开展户外实践活动,了解地球与宇宙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安排;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小组讨论等环节;5. 作业设计的内容及答案;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

一、教学内容重点关注各章节的核心知识点和跨学科综合应用。

2024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课件+教案+学案(1)

2024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课件+教案+学案(1)

2024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课件+教案+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的第三章《电磁学》的第一节“磁场”。

具体内容包括:磁场的基本概念、磁感线的引入与理解、磁场强度与方向、地磁场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磁场的基本概念,理解磁感线的物理意义。

2.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磁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激发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磁场方向的理解,磁感线的引入。

教学重点:磁场的基本概念,磁场强度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场演示仪、磁针、铁磁材料等。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包括磁针、铁磁材料、导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磁场演示仪展示磁针在磁场中的偏转,引导学生思考磁针偏转的原因,引出磁场概念。

2. 知识讲解:a) 磁场的基本概念、磁感线。

b) 磁场强度与方向。

c) 地磁场及其应用。

3.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讲解磁场强度计算、磁感线描绘等。

4.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观察磁针在不同磁场中的偏转,并计算磁场强度。

5. 小组讨论:针对实验结果,讨论磁场的性质和特点。

六、板书设计1. 磁场的基本概念2. 磁感线3. 磁场强度与方向4. 地磁场及其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磁场的概念,绘制磁感线示意图。

b) 计算给定条件下磁场的强度。

c) 分析地磁场对地球生物的影响。

2. 答案:a) 磁场是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的磁力作用的区域,磁感线是为了描述磁场的方向和强度而引入的。

b) 根据公式B = μ₀I/(2πR) 计算。

c) 地磁场对地球生物的导航、迁徙等有重要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磁场概念的理解程度,对磁感线的引入是否到位,实验操作是否规范等。

2. 拓展延伸:研究磁场的产生原理,探讨地磁场的应用,如磁导航、磁悬浮列车等。

鼓励学生进行相关课题的深入探究。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磁场方向的确定与理解。

最新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下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22页 0024页 0051页 0078页 0096页 0114页 0136页 0202页 0240页 0296页 0298页 0351页 0397页 0443页 0445页 0469页
第一章 宇宙的起源 2 热大爆炸宇宙模型 4 星际航行和空间技术 1 地球的演化 3 生物进化 1 物质的转化 3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1 健康、亚健康和疾病 3 免疫与健康 5 卫生与健康 第五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2 生物的变异 1 能源和能源的分类 3 核能的开发与放射性防护 第七章 科学与社会发展 2 科学推动技术发展 4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第Fra bibliotek章 宇宙的起源
最新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下册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1 我们的宇宙
最新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下册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2024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课件+教案+学案

2024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课件+教案+学案

2024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课件+教案+学案一、教学内容1. 章节一:电与磁详细内容: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等。

2. 章节二:能量转化与守恒详细内容: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转化与转移、热力学第一定律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与磁的基本概念,掌握电磁感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等原理;(2)理解能量守恒定律,掌握能量转化与转移的基本方法;(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2)通过例题讲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2)引导学生关注能源问题,提高环保意识;(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1)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2)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1)电与磁的基本概念;(2)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基本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1)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等;(2)磁场演示器、电磁感应演示器等;(3)多媒体课件。

2. 学具:(1)实验报告册;(2)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电磁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讲解电与磁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等原理;(2)介绍能量守恒定律,解释能量转化与转移的方法。

3. 例题讲解:(1)分析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讲解相关例题;(2)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讲解相关例题。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册上的相关练习;(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解答疑问。

六、板书设计1. 电与磁:(1)电流的磁效应;(2)电磁感应;(3)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2. 能量转化与守恒:(1)能量守恒定律;(2)能量转化与转移;(3)热力学第一定律。

华师大版科学九下《环境与健康》ppt课件

华师大版科学九下《环境与健康》ppt课件

人与环境和谐
人与环境的和谐是人 类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最 本质的内在联系,是人 类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的 核心规律。人与环境的 和谐就是在人类与环境 相互作用中取得的一种 相互协调、相互平衡的 状态。
返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疾病的类型 与环境
• 遗传性疾病
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在结构或功能上 发生了不利改变,从而使发育成的个体所患的疾病
2、人体中微量元素与地壳中对比
• 人体的构成从原生质、细胞、酶到骨骼、肌肉各种脏 器和器官都是由自然界中的水、氧、碳、氮和无机盐 等元素与化合物组成。 • 自然界的各种元素或化合物都有是以空气、水和食物 等形式经由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体内的。 • 人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和平均含量与地壳中各种化学元 素含量相适应。 • 例如,人体血液中的60多种化学元素含量(表)和岩 石中这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图 1) 。从中可以看出,化 学元素把人和地球化学元素紧密联系起来了。自然界 是不断变化的,人体总是从内部调节自己的适应性来 与不断变化的地壳物质保持平衡关系。
(1)地方病
• 人体中微量元素主在是自然界供应 的,供应量是个关键,过量或不足 ,都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时间 长久,就会使人患各种疾病; • 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在自然界 中分布不均,有一定的地带性,因 地域不同所患的疾病,即为地方病 。
(2)地方病的成因
• 蒸发浓缩型 : 由于气候干燥,在 蒸发浓缩作用下,可溶性盐类在相 对低洼的地区浓集,积累,使土壤 碱化,潜水矿化度增高,常出现苦 水、咸水,水土中一些与生命有关 的元素含量过剩。 • 矿床和矿化地层型:近地层的矿订 和矿化地层,经风化后形成元素富 集的分散流和分散晕,从面千成元 素过剩。
5、现代病与环境

九年级科学下册 第1章 第4节 星际航行和空间技术课件 华东师大级下册自然科学课件

九年级科学下册 第1章 第4节 星际航行和空间技术课件 华东师大级下册自然科学课件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 载人飞船,十五日上午九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 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
12/11/2021
返航成功
12/11/2021
10月16日6时23 分,我国第一艘载人宇 宙飞船神舟5号的返回 舱在内蒙古预定地点安 全着陆。
12/11/2021
12/11/2021
12/11/2021
中国航天发展历程
12/11/2021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在甘 肃酒泉航天发射基地由“长征一号”火箭发射成功。 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 上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自主 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12/11/2021
12/11/2021
空间站。 4、人造卫星的分类:
通讯类卫星(微波的中继站) 对地观察类卫星
12/11/2021
5、人类的航天历程
①、1957.10.4 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②、1959.1.2 苏联的“月球1号”第一次环月飞行 ③、1969.7.20 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首
次登月
④、1970.4.24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 发射成功
⑤、1997.7.4 美国的“探路者”号火星探测器登上 火星。
⑥、2003.10.15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杨利伟乘坐“神州5号”环绕地球14
圈⑦。、2007.10.24,中国的探月卫星“嫦娥1号” 发射成功。
12/11/2021
二、空间资源与空间开发 航天器的高位置,宇宙空间的高真空、
高洁净、微重力、超低温、强辐射,以及 月球和其他行星上的资源,都是非常有用 的空间资源。
1999年11月20 日发射中国“神舟” 号试验飞船的长征运 载火箭是中国目前推 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二 号F型火箭.其运载能 力达8吨左右。它是在 中国发射成功率达 100%的功勋火箭长 征二号丙的基础上改 造的。

2024年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课件+教案+学案

2024年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课件+教案+学案

2024年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课件+教案+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年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第三章《电与磁》的内容。

具体包括:3.1电流的磁效应,3.2电磁感应,3.3磁场对电流的作用,3.4电磁波的传播与接收。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等基本概念。

2. 学会使用右手螺旋法则判断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

3. 了解电磁波的传播与接收原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难点:右手螺旋法则的应用,电磁波的传播与接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磁铁、导线、指南针、无线通信设备。

2. 学具:右手螺旋法则模型、电磁波传播实验装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磁铁吸引铁钉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磁现象的产生原因。

2. 例题讲解:(1)讲解电流的磁效应,通过实验演示电流产生的磁场。

(2)介绍电磁感应现象,引导学生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讲解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过实验观察电流在磁场中的运动规律。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右手螺旋法则判断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

(2)分析电磁波传播与接收的原理,进行相关实验操作。

六、板书设计1. 电流的磁效应2. 电磁感应3.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4. 右手螺旋法则5. 电磁波的传播与接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垂直。

(2)简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

(3)解释电磁波传播与接收的原理。

2. 答案:(1)错误,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平行。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3)电磁波传播: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形成电磁波。

电磁波接收:电磁波遇到导体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等概念掌握情况较好,但对右手螺旋法则的应用仍存在困难,需要加强练习。

2024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课件+教案+学案

2024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课件+教案+学案

2024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课件+教案+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教材的第三章《电与磁》的第二节“电流的磁效应”。

具体内容包括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安培定则的应用,以及电流磁效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能够运用安培定则判断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

2. 培养学生运用电流磁效应解释生活中相关现象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和安培定则的应用。

教学重点:电流磁效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磁效应实验器材(导线、电流表、磁针等)、演示用PPT、黑板。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导线、电流表、磁针等)、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流磁效应实验(如电流通过导线使磁针偏转),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一现象。

2. 知识讲解:1) 介绍电流磁效应的原理,引导学生了解电流如何产生磁场。

2) 讲解安培定则,通过示例让学生学会判断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电流磁效应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关于电流磁效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电流磁效应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

六、板书设计1. 电流磁效应原理2. 安培定则3. 电流磁效应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解释为什么电流可以产生磁场。

2) 运用安培定则判断给定电流方向的磁场方向。

3) 举例说明电流磁效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 电流产生磁场的原因是电荷的移动产生了磁场。

2) 根据安培定则,握住导线,四指指向电流方向,拇指指向即为磁场方向。

3) 电流磁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磁铁、电机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电流磁效应原理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实验操作和练习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教学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