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参数法求解高考压轴题

分离参数法求解高考压轴题
分离参数法求解高考压轴题

分离参数法解高考压轴题

一 洛必达法则介绍

如果当0x x →(或∞→x )时,两个函数)(x f 与)(x g 都趋于零或都趋于无穷大,那么 极限)()(lim

x g x f x x →或)

()

(lim x g x f x ∞→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通常把这种极限叫做不定式,并分 别简记为

00或∞

∞. 1.(洛必达法则1)

型不定式 设函数)(x f 与)(x g 满足条件

(1)0)(lim )(lim 0

==→→x g x f x x x x

(2))(x f 与)(x g 在点0x 的某邻域内(点0x 可除外)可导,且0)(≠'x g ; (3) A x g x f x x =''→)

()(lim

(或为无穷大).则A x g x f x g x f x x x x =''=→→)()

(lim )()(lim 00(或为无穷大).

把0x x →换为∞→x 时,结论也成立.

2(洛必达法则2)

型不定式 设函数)(x f 与)(x g 满足条件 (1)∞=∞=→→)(lim ,)(lim 0

x g x f x x x x

(2))(x f 与)(x g 在点0x 的某邻域内(点0x 可除外)可导,且0)(≠'x g ;

(3)A x g x f x x =''→)

()(lim

(或无穷大).则A x g x f x g x f x x x x =''=→→)()

(lim )()(lim 00(或为无穷大)

把0x x →换为∞→x 时,结论也成立.,结论也成立.

二 典型例题:

(2006全国二)设函数)1ln()1()(++=x x x f ,若对所有的0≥x ,都有ax x f ≥)(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分离变量法 ①若0=x ,则R a ∈.

②若0>x ,则只需x x x a )1ln()1(++≤

,则m in ])

1ln()1([x

x x a ++≤。

令x x x x g )1ln()1()(++=,2

)

1ln()(x

x x x g +-=' 令)1ln()(+-=x x x h ,则01

)(>+='x x

x h ,故)(x h 为增函数,0)0()(=>h x h ,

从而0)(>'x g ,)(x g 为增函数,)0(g a ≤,)0(g 不存在,只能求极限,

由洛比达法则得,1))1ln(1(lim ])1ln(1[(lim )1ln()1(lim 000

=++='

'

++=+++++

→→→x x x x x x x x x x ),故1≤a .

解法二:

令g (x )=(x +1)ln(x +1)-ax ,

对函数g (x )求导数:g ′(x )=ln(x +1)+1-a

令g ′(x )=0,解得x =e a -

1-1, ……5分

(i )当a ≤1时,对所有x >0,g ′(x )>0,所以g (x )在[0,+∞)上是增函数, 又g (0)=0,所以对x ≥0,都有g (x )≥g (0),

即当a ≤1时,对于所有x ≥0,都有 f (x )≥ax . ……9分

(ii )当a >1时,对于0<x <e a -1-1,g ′(x )<0,所以g (x )在(0,e a -

1-1)是减函数,

又g (0)=0,所以对0<x <e a -

1-1,都有g (x )<g (0), 即当a >1时,不是对所有的x ≥0,都有f (x )≥ax 成立. 综上,a 的取值范围是(-∞,1]. ……12分 解法三:令g (x )=(x +1)ln(x +1)-ax ,

于是不等式f (x )≥ax 成立即为g (x )≥g (0)成立. ……3分 对函数g (x )求导数:g ′(x )=ln(x +1)+1-a

令g ′(x )=0,解得x =e a -

1-1, ……6分

当x > e a -

1-1时,g ′(x )>0,g (x )为增函数,

当-1<x <e a -

1-1,g ′(x )<0,g (x )为减函数, ……9分

所以要对所有x ≥0都有g (x )≥g (0)充要条件为e a -

1-1≤0. 由此得a ≤1,即a 的取值范围是(-∞,1]. ……12分 (2007全国一)设函数x

x

e

e x

f --=)(.

(Ⅰ)证明:)(x f 的导数2)(≥'x f ;

(Ⅱ)若对所有0≥x 都有ax x f ≥)(,求a 的取值范围. 解一(Ⅰ)x

x e e x f -+=')(

由于22=?≥+--x x x

x

e e e

e ,故2)(≥'x

f ,(当且仅当0=x 时,等号成立).

(Ⅱ)分离变量法:即对所有0≥x 都有ax e e x

x ≥--,

① 若,0=x 则R a ∈

② 若0>x ,则只需a x e e x x ≥--, 记x e e x x x --=)(g ,2

)

1()1()(x

x e x e x g x x ++-='-, 记 )1()1()(++-=-x e x e x x

x

?,则0)()(>-='-x e e x x

x

?,

故)(x ?递增,而0)0(=?,故0)(>x ?,从而0)(>'x g 故)(x g 递增,

由洛比达法则知:2)(lim lim 00=+=--→-→x x x x

x x e e x

e e ,2≤a

评述:所构造的函数在0=x 的最小值不存在,所以需要用洛比达法则。

解二:(Ⅱ)令()()g x f x ax =-,则()()e e x x g x f x a a -''=-=+-, (ⅰ)若2a ≤,当0x >时,()e e 20x x g x a a -'=+->-≥,

故()g x 在(0)+,∞上为增函数,所以,0x ≥时,()(0)g x g ≥,即()f x ax ≥.

(ⅱ)若2a >,方程()0g x '=的正根为1x =,

此时,若1(0)x x ∈,,则()0g x '<,故()g x 在该区间为减函数.

所以,1(0)x x ∈,时,()(0)0g x g <=,即()f x ax <,与题设()f x ax ≥相矛盾.

综上,满足条件的a 的取值范围是(]2-∞,

. (2007广东)已知a 是实数,函数2()223f x ax x a =+--.如果函数()y f x =在区间[1,1]-上有零点,求a 的取值范围.

解析:此题的标准答案以变量x 为主元,分情况讨论,情况较多,运算复杂。如果转换角色,以变量a 为主,原题即为x x a 23)12(2

-=-,(1)当0122

=-x 时,不成立。(2)当

0122≠-x 时,1

2232

--=

x x a ,令x t 23-=,则]5,1[∈t 23t

x -=, 6

72

6721)23(222-+=+-=--=

t

t t t t t t a ,

令t t m 7+

=,由对勾函数的图象知]8,6()6,72[?∈m ,∴067

672<-+≤-t

t 或267

0≤-+

722+-=-≤

a 或1≥a 。故),1[]273,(+∞?+--∞∈a 题型二:)(x f a ≥恒成立,则m ax )(x f a ≥

解: 若0a = , ()23f x x =- ,显然在上没有零点, 所以 0a ≠ 令 ()248382440a a a a ?=++=++= 得

a =

a =

时, ()y f x =恰有一个零点在[]1,1-上; 当 ()()()()11150f f a a -=--< 即 15a << 时, ()y f x =也恰有一个零

点在[]1,1-上;

当 ()y f x =在[]1,1-上有两个零点时, 则

()()208244011121010a a a a f f >???=++>??-<-

11

21010a a a a f f

??=++>??-<-

?

-≤?

解得5a ≥

或32

a --<

因此a 的取值范围是 1a > 或

32

a -≤ ; (2007湖北文 19)

设二次函数2()f x x ax a =++,方程()0f x x -=的两根1x 和2x 满足1201x x <<<. (I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II )试比较(0)(1)(0)f f f -与

1

16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本小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二次方程的基本性质及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考查推理和运算能力.

解法1:(Ⅰ)令2()()(1)g x f x x x a x a =-=+-+,

则由题意可得01012

(1)0(0)0a g g ?>??-?<

?

>??,

,,

,01133a a a a ?>??-<

<->+?,,

03a ?<<-. 故所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03-,

. (II )2(0)(1)(0)(0)(1)2f f f g g a -== ,令2()2h a a =.

当0a >时,()h a 单调增加,∴

当03a <<-时

20()22(32)

2(17

12

2)

h a h <<=--

1216

=<,即1

(0)(1)(0)16f f f -< .

解法2:(I )同解法1.

(II ) 2(0)(1)(0)(0)(1)2f f f g g a -==,由(I

)知03a <<-,

1170-<<∴

.又10+>,于是

22111

2(321)1)0161616a a -

=-=-+<, 即212016a -<,故1

(0)(1)(0)16f f f -<.

解法3:(I )方程()0f x x -=?2(1)0x a x a +-+=,由韦达定理得

121x x a +=-,12x x a =,于是12121212

1200010(1)(1)0(1)(1)0

x x x x x x x x x x ?>??+>??

<<??-+->??-->?,

,,,

0133a a a a ?>?

?

<->+?,

03a ?<<- 故所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03-,

. (II )依题意可设12()()()g x x x x x =--,则由1201x x <<<,得

12121122(0)(1)(0)(0)(1)(1)(1)[(1)][(1)]f f f g g x x x x x x x x -==--=-- 2

2

11221112216x x x x +-+-????

<= ? ?

????

,故1(0)(1)(0)16f f f -<.

(2010 辽宁)已知函数1ln )1()(2

+++=ax x a x f (I )讨论函数)(x f 的单调性;

(II )设1-

解:(Ⅰ)()f x 的定义域为),0(+∞. x

a ax ax x a x f 1

221)(2++=

++='. 当0≥a 时,0)(>'x f ,故)(x f 在),0(+∞单调递增; 当1-≤a 时,0)(<'x f ,故)(x f 在),0(+∞单调递减;

当01<<-a 时,令0)(='x f ,解得a

a x 21

+-

=. 则当)21,0(a a x +-

∈时,0)(>'x f ;),21

(+∞+-∈a

a x 时,0)(<'x f . 故()f x 在)21,0(a a x +-

∈单调递增,在),21

(+∞+-∈a

a x 单调递减. (Ⅱ)分离变量法:不妨假设21x x ≥,而1-

),0(,21+∞∈?x x ,||4|)()(|2121x x x f x f -≥- 等价于 ),0(,21+∞∈?x x ,22114)(4)(x x f x x f +≥+ ①

令x x f x g 4)()(+=,则421

)(+++=

'ax x

a x g ① 等价于)(x g 在),0(+∞单调递减,即0421

≤+++ax x

a 恒成立。

从而21

2)12(1224)12(12142

2

2222-+-=+---=+--≤x x x x x x x a ,故a 的取值范围为]2,(--∞ 评述:本题第二问利用分离变量,所构造函数的最大值存在。

例4(2010新课标全国)

设函数2

1)(ax x e x f x

---=。 (Ⅰ) 若0=a ,求()f x 的单调区间; (Ⅱ) 若当0x ≥时()0f x ≥,求a 的取值范围

解:(Ⅰ)0=a 时,x e x f x

--=1)(,1)(-='x

e x

f .

当)0,(-∞∈x 时,0)(<'x f ;当),0(+∞∈x 时,0)(>'x f .故)(x f 在)0,(-∞单调减少,在),0(+∞单调增加

(Ⅱ)分离变量法 即当0x ≥时2

1ax x e x

≥-- ①若0=x 则R a ∈

②0>x ,只需a x x e x ≥--21,记2

1)(x x e x g x --=,则4

2222)(x x x xe x e x g x x ++-='

记x x xe x e x x

x

22)(2

2

++-=?,则222)(2

++-='x e x e x x

x

?,

222)(2+-+=''x x x e xe x e x ?,0)4()(2>+='''x x e x x ?,故)(x ?''递增,

而0)0(=''?,0)0(>''?,)(x ?'递增,

0)0(='?,0)(>'x ?,)(x ?递增,而0)0(=?,故0)(>x ?,从而0)(>'x g ,

故)(x g 递增,由洛比达法则知:

=→)(lim 0x g x 212lim 21lim 1lim 002

0==-=--→→→x x x x x x e x e x x e ,故21

≤a 解法二 (2)f ′(x )=e x -1-2ax .

由(1)知e x ≥1+x ,当且仅当x =0时等号成立,故f ′(x )≥x -2ax =(1-2a )x , 从而当1-2a ≥0,即a ≤

1

2

时,f ′(x )≥0(x ≥0),而f (0)=0, 于是当x ≥0时,f (x )≥0. 由e x >1+x (x ≠0)可得e -

x >1-x (x ≠0).从而当a >

1

2

时, f ′(x )<e x -1+2a (e -

x -1)=e -

x (e x -1)(e x -2a ),

故当x ∈(0,ln2a )时,f ′(x )<0,而f (0)=0,于是当x ∈(0,ln2a )时,f (x )<0. 综合得a 的取值范围为(-∞,1

2

].

例5 (2011年新课标全国)已知函数x

b

x x a x f ++=1ln )(,曲线)(x f y =在点))1(,1(f 处的切线方程为032=-+y x 。 (Ⅰ)求b a ,的值;

(Ⅱ)如果当0>x ,且1≠x 时,x

k

x x x f +->

1ln )(,

,求k 的取值范围。 解:(Ⅰ)2

2)1()

ln 1

(

)(x b x x x x a x f -

+-+=

' 由于直线032=-+y x 的斜率为21-,且过点)1,1(,故??

?

??-='=21)1(1

)1(f f 解得1,1==b a 。

(Ⅱ)分离变量法: 由x k x x x f +->

1ln )( 可得11

ln 22+--

x k 对于任意0>x ,且1≠x 恒成立。 设11

ln 2)(2

+--=x x

x x g ,则2222)1(]1ln )1[(2)(-+-+='x x x x x g , 设1ln )1()(2

2

+-+=x x x x h ,则x x x x x h 1ln 2)(+

+-=',11

ln 2)(2+-=''x

x x h , 当)1,0(∈x ,0)(<''x h ,)(x h '为减函数,0)1()(='>'h x h ,函数)(x h 为增函数,

0)1()(=

1(]

1ln )1[(2)(2

222<-+-+='x x x x x g ,即)(x g 为减函数; 当),1(+∞∈x ,0)(>''x h ,)(x h '为增函数,0)1()(='>'h x h ,函数)(x h 为增函数,

0)1()(=>h x h ,所以0)1(]

1ln )1[(2)(2

222>-+-+=

'x x x x x g ,即)(x g 为增函数。 根据洛必达法则可得

1)1()ln 2(lim )11

ln 2(

lim )(lim 2121

1

+'-'-=+--=→→→x x x x x x x g x x x 011

ln lim 1=++-=→x x x ,所以0.k ≤

另外在二次求导前如果能对原式进行适当的变形,求导次数就会减少,计算量相对也会减小。

2222)1(]1ln )1[(2)(-+-+='x x x x x g 2

222

2

)

1(]

11)[ln 1(2-+-++=x x x x x

设1

1ln )(22

+-+=x x x x h 则0)1()1()1(4)1()1(41)(2

2222222222

>+-=+-+=+-+='x x x x x x x x x x x h , )(,0)(,0)1()(),1,0(x g x g h x h x <'=<∈∴单调递减 )(,0)(,0)1()(),,1(x g x g h x h x >'=>+∞∈单调递增

且11ln 2lim )11

ln 2(

lim )(lim 2121

1

+--=+--=→→→x x x x x x x g x x x

011

ln lim )1()ln 2(lim

121=++-='-'-=→→x

x x x x x x ,所以0≤k

(2) 解法二 由(1)知ln 1

()1x f x x x

=

++,所以 22ln 1(1)(1)()()2ln 11x k k x f x x x x x x ??

---+=+??--??

.

考虑函数2(1)(1)()2ln k x h x x x --=+(x >0),则22

(1)(1)2()k x x

h x x

-++'= (ⅰ)设k ≤0.由22

2

(1)(1)()k x x h x x +--'=知,当x ≠1时,h ′(x )<0.而h (1)=0,故当x ∈(0,

1)时,h (x )>0,可得21()01h x x ?>-;当x ∈(1,+∞)时,h (x )<0,可得2

1

()01h x x

>-. 从而当x >0,且x ≠1时,ln ()()01x k f x x x -+>-,即ln ()1x k

f x x x >+-.

(ⅱ)设0<k <1.由于当x ∈(1,1

1k

-)时,(k -1)(x 2+1)+2x >0,故h ′(x )>0.而h (1)=0,故

当x ∈(1,11k -)时,h (x )>0,可得2

1

()01h x x

<-,与题设矛盾. (ⅲ)设k ≥1.此时h ′(x )>0,而h (1)=0,故当x ∈(1,+∞)时,h (x )>0,可得2

1

()01h x x <-.

与题设矛盾.综合得,k 的取值范围为(-∞,0].

现在导数题已成为高考的压轴题了,对这一类型题应加强归类和总结,凡涉及到恒成立求参数的范围问题,首先想到的分离参数法,如果分离参数后的函数最值不容易求得,还可以把参数放在函数中研究,但往往需要分类讨论。在高三数学复习时,要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增强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高中数学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大题(详解)

参数方程极坐标系 解答题 1.已知曲线C:+=1,直线l:(t为参数) (Ⅰ)写出曲线C的参数方程,直线l的普通方程. (Ⅱ)过曲线C上任意一点P作与l夹角为30°的直线,交l于点A,求|PA|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1 , , 的距离为 则 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 2.已知极坐标系的极点在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处,极轴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 ,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α为参数). (I)写出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 (Ⅱ)求曲线C上的点到直线l的距离的最大值. 的极坐标方程为: cos=

∴ y+1=0 ( d= 的距离的最大值. 3.已知曲线C1:(t为参数),C2:(θ为参数). (1)化C1,C2的方程为普通方程,并说明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曲线; (2)若C1上的点P对应的参数为t=,Q为C2上的动点,求PQ中点M到直线C3:(t为参数)距离的最小值. :(化为普通方程得:+ t=代入到曲线 sin =,),﹣

4.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以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圆C的极坐标方程为 ,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直线l和圆C交于A,B两点,P是圆C 上不同于A,B的任意一点. (Ⅰ)求圆心的极坐标; (Ⅱ)求△PAB面积的最大值. 的极坐标方程为,把 ,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可得出. 的极坐标方程为,化为= 把 ∴圆心极坐标为; (t , = 距离的最大值为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求椭圆上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高考数学重点题型:参数取值题型与分析

高考数学重点题型:参数取值题型与分析 (Ⅰ)参数取值问题的探讨 一、若在等式或不等式中出现两个变量,其中一个变量的范围已知,另一个变量的范围 为所求,且容易通过恒等变形将两个变量分别置于等号或不等号的两边,则可将恒成立问题转化成函数的最值问题求解。 例1.已知当x ∈R 时,不等式a+cos2x<5-4sinx+45-a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 围。 分析:在不等式中含有两个变量a 及x ,其中x 的范围已知(x ∈R ),另一变量a 的范 围即为所求,故可考虑将a 及x 分离。 解:原不等式即:4sinx+cos2x<45-a -a+5 要使上式恒成立,只需45-a -a+5大于4sinx+cos2x 的最大值,故上述问题转 化成求f(x)=4sinx+cos2x 的最值问题。 f(x)= 4sinx+cos2x=-2sin2x+4sinx+1=-2(sinx -1)2+3≤3, ∴45-a -a+5>3即45-a >a+2 上式等价于 ?? ? ??->-≥-≥-2)2(450 450 2a a a a 或???≥-<-04502a a ,解得≤54a<8. 说明:注意到题目中出现了sinx 及cos2x ,而cos2x=1-2sin2x,故

若把sinx 换元成t,则 可把原不等式转化成关于t 的二次函数类型。 另解:a+cos2x<5-4sinx+45-a 即 a+1-2sin2x<5-4sinx+45-a ,令sinx=t,则t ∈[-1,1], 整理得2t2-4t+4-a+45-a >0,( t ∈[-1,1])恒成立。 设f(t)= 2t2-4t+4-a+45-a 则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t=1, ∴ f(x)在[-1,1]内单调递减。 ∴ 只需f(1)>0,即45-a >a -2.(下同) 例2.已知函数f(x)在定义域(-∞,1]上是减函数,问是否存在实数k ,使不等式 f(k -sinx)≥f(k2-sin2x)对一切实数x 恒成立?并说明理由。 分析:由单调性与定义域,原不等式等价于k -sinx ≤k2-sin2x ≤1对于任意x ∈R 恒成 立,这又等价于 ? ????----≥+-----+≤)2()21(sin 41)1(sin 12222x k k x k 对于任意x ∈R 恒成立。 不等式(1)对任意x ∈R 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k2≤(1+sin2x)min=1,即-1≤k ≤1----------(3) 不等式(2)对任意x ∈R 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k2-k+41 ≥[(sinx -21)2]max=49 ,

数学物理方法习题

第一章 分离变量法 1、求解定解问题: 2000 000 00,(01), ||0, ,(0),|(),(),|0,(0). tt xx x x l t t u a u x u u n h l x x l n u h l l x x l l n l n u x l ====-=<<==?≤≤??? =?-≤≤?- ???=≤≤(P-223) 2、长为l 的弦,两端固定,弦中张力为T ,在距一端为0x 的一点以力0F 把弦拉开,然后撤出这力,求解弦的震动。[提示:定解问题为 200 0000 00,(0),(0,)(,)0, ,(0),(,0)(),(), |0. tt xx t t u a u x l u t u l t F l x x x x T l u x F x l x x x l T l u =-=<<==-?<???? ==?==? ??===??=?

4、长为l 的均匀杆,两端受压从而长度缩为(12)l ε-,放手后自由振动,求解杆的这一振动。[提示:定解问题为 20000,(0),||0,2 |2(),|0.tt xx x x x x l t t t u a u x l u u u x l u ε====?-=<

最新高考数学解题技巧-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2018高考数学解题技巧 解答题模板3: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1、 题型与考点(1){极坐标与普通方程的互相转化 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相转化 (2)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参数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互化 (3) {利用参数方程求值域参数方程的几何意义 2、【知识汇编】 参数方程:直线参数方程:00cos ()sin x x t t y y t θθ=+??=+?为参数 00(,)x y 为直线上的定点, t 为直线上任一点(,)x y 到定 点00(,)x y 的数量; 圆锥曲线参数方程:圆的参数方程:cos ()sin x a r y b r θθθ=+?? =+?为参数(a,b)为圆心,r 为半径; 椭圆22221x y a b +=的参数方程是cos ()sin x a y b θθθ=??=? 为参数; 双曲线2222-1x y a b =的参数方程是sec ()tan x a y b φθφ=??=? 为参数; 抛物线22y px =的参数方程是2 2()2x pt t y pt ?=?=?为参数 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公式: 若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坐标系,点P 的极坐标为(,)ρθ,直角坐标为(,)x y , 则cos x ρθ=, sin y ρθ=, 222x y ρ=+, tan y x θ=。 解题方法及步骤 (1)、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化参数方程为普通方程的基本思路是消去参数,常用的消参方法有代入消去法、加减消去法、恒等式(三角的或代数的)消去法;化普通方程为参数方程的基本思路是引入参数,即选定合适的参数t ,先确定一个关系()x f t =(或()y g t =,再代入普通方程(),0F x y =,求得另一关系()y g t =(或()x f t =).一般地,常选择的参数有角、有向线段的数量、斜率,某一点的横坐标(或纵坐标) 例1、方程?????+=-=--t t t t y x 2 222(t 为参数)表示的曲线是( ) A. 双曲线 B.双曲线的上支 C.双曲线的下支 D.圆 解析:注意到2t t 与2t -互为倒数,故将参数方程的两个等式两边分别平方,再相减,即可消去含t 的项,4)22()22(2222-=+--=---t t t t y x ,即有422=+y x ,又注意到 02>t ,222222=?≥+--t t t t ,即

分离参数法 - 学生版

分离参数法 1已知不等式2 210ax x -+>在[]1,2x ∈时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 不等式2 210x ax -+>在[]2,2x ∈-上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3.若关于x 的方程22 210x x a a +?++=有实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4.已知()()23132x x f x k =-+?+当x R ∈时,()f x 恒为正值,则k 的取值范围是 5.已知函数在定义域内是增函数,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6若函数()211,2f x x ax x ??=+++∞ ??? 在是增函数,求a 的取值范围. 7.已知函数()()2111 x ax f x a R x ++=∈+,若对于任意*x N ∈,()3f x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8.已知()2222x ax a f x x +-=在[)1+∞,上是单调增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9.设()()1+24lg ,3 x x a f x a R +?=∈如果(]-1∞,时,()f x 有意义,求a 的取值范围 10已知函数()[]2 424g x x ax a =-+在,上有零点,求的取值范围 11已知函数()2 1,.2x x f x e ax a =---其中为实数

(1)当1,2a =-时求曲线()y f x =在()() 11f ,处的切线方程; (2)当()1 0.2x x f x a ≥≥时,若关于的不等式恒成立,试求的取值范围94a ??≤ ?? ? 12已知函数()ln .a f x x x =- (1 )当0a >时,判断()f x 在定义域上的单调性. (2)若()2 f x x <在()1+∞,上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1a ≥-

高中数学全参数方程知识点大全

高考复习之参数方程 一、考纲要求 1.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了解某些常用参数方程中参数的几何意义或物理意义,掌握参数方 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方法.会根据所给出的参数,依据条件建立参数方程. 2.理解极坐标的概念.会正确进行点的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会正确将极坐标方程化为 直角坐标方程,会根据所给条件建立直线、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不要求利用曲线的参数 方程或极坐标方程求两条曲线的交点. 二、知识结构 1.直线的参数方程 (1)标准式 过点Po(x 0,y 0),倾斜角为α的直线l(如图)的参数方程是 ? ? ?+=+=a t y y a t x x sin cos 00 (t 为参数) (2)一般式 过定点P 0(x 0,y 0)斜率k=tg α= a b 的直线的参数方程是 ?? ?+=+=bt y y at x x 00(t 不参数) ② 在一般式②中,参数t 不具备标准式中t 的几何意义,若a 2 +b 2 =1,②即为标准式,此 时, | t |表示直线上动点P 到定点P 0的距离;若a 2+b 2 ≠1,则动点P 到定点P 0的距离是 22b a +|t |. 直线参数方程的应用 设过点P 0(x 0,y 0),倾斜角为α的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 ? ??+=+=a t y y a t x x sin cos 00 (t 为参数) 若P 1、P 2是l 上的两点,它们所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 1,t 2,则 (1)P 1、P 2两点的坐标分别是 (x 0+t 1cos α,y 0+t 1sin α) (x 0+t 2cos α,y 0+t 2sin α); (2)|P 1P 2|=|t 1-t 2|; (3)线段P 1P 2的中点P 所对应的参数为t ,则 t= 2 2 1t t + 中点P 到定点P 0的距离|PP 0|=|t |=|2 2 1t t +| (4)若P 0为线段P 1P 2的中点,则 t 1+t 2=0.

分离变量法解高考压轴导数题

分离参数法解高考压轴题 新课标下的高考数学压轴题,由数列题转向导数题。而导数题中的最后一问经常考察参数的取值范围。“求谁分离谁”即分离参数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有时分离出参数后,后面函数的最值不容易求得,有的干脆就没有最值,只是趋于某个常数,这种情况下可采用高等数学中的洛必达法则。此方法是一种常规方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不存在较强的解题技巧,一般的学生基本上都能掌握。下列举例说明,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 洛必达法则介绍 如果当0x x →(或∞→x )时,两个函数)(x f 与)(x g 都趋于零或都趋于无穷大,那么 极限)()(lim 0x g x f x x →或) ()(lim x g x f x ∞→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通常把这种极限叫做不定式,并分 别简记为00或∞ ∞. 1.(洛必达法则1) 00 型不定式 设函数)(x f 与)(x g 满足条件 (1)0)(lim )(lim 0 0==→→x g x f x x x x (2))(x f 与)(x g 在点0x 的某邻域内(点0x 可除外)可导,且0)(≠'x g ; (3) A x g x f x x =''→) ()(lim 0(或为无穷大).则A x g x f x g x f x x x x =''=→→)()(lim )()(lim 00(或为无穷大). 把0x x →换为∞→x 时,结论也成立. 2(洛必达法则2) ∞ ∞型不定式 设函数)(x f 与)(x g 满足条件 (1)∞=∞=→→)(lim ,)(lim 0 0x g x f x x x x (2))(x f 与)(x g 在点0x 的某邻域内(点0x 可除外)可导,且0)(≠'x g ;

新版数学物理方程学习指导书第4章 分离变量法

第4章 分离变量法 物理学、力学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许多问题都可归结为偏微分方程的定解问题,上一章我们已初步看到怎样把具体的物理问题表达为定解问题.下面一个重要任务是怎样去解决这些定解问题,也就是说在已经列出的方程与定解条件之后,怎样去求既满足方程又满足定解条件的解. 从微积分学得知,在计算诸如多元函数的微分及重积分时总是把它们转化为单元函数的相应问题来解决.与此类似,求解偏微分方程的定解问题也是要设法把它们转化为常微分方程问题,分离变量法就是常用的一种转化手法.本章我们将通过实例来说明分离变量法的步骤和实质.在4.2我们讨论了如何处理第三类齐次边界条件(当然也包括第二类边界条件).在4.3说明如何在极坐标系下使用分离变量法.在4.4及4.5我们讨论了如何处理非齐次方程及非齐次边界条件的问题,本章的最后还安排了两个较为综合性的例子作为总结. 4.1 有界弦的自由振动 为了使读者了解什么是分离变量法以及使用分离变量法应该具备什么条件,我们选取两端固定的弦的自由振动问题为例,通过具体地求解逐步回答这些问题. 根据第3章所得的结论,讨论两端固定的弦的自由振动,就归结为求解下列定解问题 22222 000,0,0; (4.1) 0, 0;(4.2) (),(). (4.3) x x l t t u u a x l t t x u u u u x x t ?ψ====????=<<>???? ==?? ??==??? 这个定解问题的特点是:偏微分方程是线性齐次的,边界条件也是齐次的,求解这样的问题,可以运用叠加原理.我们知道.在求解常系数线性齐次常微分方程的初值问题时,是先求出足够多个特解(它们能构成通解),再利用叠加原理作这些特解的线性组合,使满足初始条件.这就启发我们,要解问题(4.1),(4.2),(4.3),先寻求齐次方程(4.1)的满足齐次边界条件(4.2)的足够多个具有简单形式(变量被分离的形式)的特解,再利用它们作线性组合使满足初始条件(4.3). 现在我们试求方程(4.1)的变量分离形式(,)()()u x t X x T t =的非零解,并要求它满足齐次边界条件(4.2),式中(),()X x T t 分别表示仅与x 有关及仅与t 有关的待定函数. 由 (,)()()u x t X x T t = 得 2222''()(),()''(),u u X x T t X x T t x t ??==??

高考数学参数方程所有经典类型

高考数学参数方程所有经典类型(必刷题) 1.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oy 有相同的长度单位,以原点O 为极点,以x 轴正半轴为 极轴.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1222 x t y ?=+????=??(t 为参数),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 2sin 8cos ρθθ=. (Ⅰ)求C 的直角坐标方程; (Ⅱ)设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A B 两点,求弦长||AB . 2.已知直线l 经过点1 (,1)2P ,倾斜角α=6 π,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4πρθ=-. (1)写出直线l 的参数方程,并把圆C 的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2)设l 与圆C 相交于两点A 、B ,求点P 到A 、B 两点的距离之积.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曲线1C :cos sin θθ=??=? x y (θ为参数),将1C 上的所有 和2倍后得到曲线2C .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的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取相同的单位长度建立极坐标系,已知直线l :sin )4ρθθ+=. (1)试写出曲线1C 的极坐标方程与曲线2C 的参数方程; (2)在曲线2C 上求一点P ,使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最小,并求此最小值. 4.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的方程为40x y -+=,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

x 3cos y sin ααα ?=??=??(为参数). (1)已知在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oy 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 为极点,以x 轴正半轴为极轴)中,点P 的极坐标为(4,)2π ,判断点P 与直线l 的位置关系; (2)设点Q 是曲线C 上的一个动点,求它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小值.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的极坐V 标方程为πcos =13ρθ? ?- ??? ,M ,N 分别为曲线C 与x 轴、y 轴的交点. (1)写出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并求M ,N 的极坐标; (2)求直线OM 的极坐标方程. 6.(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曲线 (为参数),(为参数). (1)化 的方程为普通方程; (2)若上的点P 对应的参数为为上的动点,求中点到直线 (为参数)距离的最小值.

高考数学专题—参数方程

高考数学专题——参数方程 一、基本知识要求 1.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 (1通过消去参数,从参数方程得到普通方程. (2)寻找变量x ,y 中的一个与参数t 的关系,令x =f (t ),把它代入普通方程,求出另一个变 数与参数的关系y =g (t ),那么? ????x =f (t ), y =g (t )就是曲线的参数方程,在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 互化中,必须使x ,y 的取值范围保持一致. 2.直线、圆和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形式 直线参数方程:{x =x 0+t cos α y =y 0+t sin α (t 为参数) 圆的参数方程:{x =x 0+acos θ y =y 0+asin θ (θ为参数且0≤θ<2π) 椭圆的参数方程:{x =m cos t y =n sin t (t 为参数且0≤t <2π) 抛物线的参数方程:{x =2pt 2 y =2pt (t 为参数) 二、常考题型要求 常考题型:共4种大题型(包含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转化问题、求距离问题、 直线参数方程t 的几何意义、与动点有关的取值范围和最值问题) 1、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问题:(1)参数方程中可通过代入法、加减法、平方法等直接消去参数时,则直接消参;(2)参数方程中参数为角时,则通过构造sin 2θ+cos 2θ=1消去参数。 例1、【2020年高考全国II 卷理数】[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曲线C 1,C 2的参数方程分别为 C 1:(θ为参数),C 2:(t 为参数).

(1)将C1,C2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 【解析】(1)的普通方程为. 由的参数方程得,,所以. 故的普通方程为. 例2、【2020·广东省高三其他(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0),过 点的直线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直线与曲线C相交 于A,B两点. (Ⅰ)写出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和直线的普通方程; 【答案】(Ⅰ), 【解析】(Ⅰ)根据可将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两式相减消去参数得直线的普通方程为. 得,由韦达定理有.解之得:或(舍去) 试题解析:(Ⅰ)由得, ∴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直线的普通方程为. 例3、【2020·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三其他(理)】在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以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的

高考数学参数方程大题

高考数学参数方程大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三最后一题 1、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设点A 的极坐标为)6 ,2(π ,直线l 过点A 且与极轴成角 为 3π,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4 cos(2πθρ-=. (1)写出直线l 参数方程,并把圆C 的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2)设直线l 与曲线圆C 交于B 、C 两点,求AC AB .的值. 【答案】(1)直线l 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02222=--+y x y x ;(2 2、已知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31x y α α ?=+??=+??(α为参数),以直角坐标系原点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1)求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并说明其表示什么轨迹. (2)若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1 sin cos θθρ -= ,求直线被曲线C 截得的弦长. 【答案】(1)6cos 2sin ρθθ=+(2 3、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t t y t x (22522 5??? ??? ?+=+ -=为参数),若以 O 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则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 θρcos 4=。 (1)求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及直线l 的普通方程; (2)将曲线C 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 2 1 ,再将所得曲线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曲线1C ,求曲线1C 上的点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小值 【答案】(1)() 422 2 =+-y x ,052=+-y x (2 )

新课标高考数学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分类汇编

2011-2017新课标《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分类汇编 1. 【2011年新课标】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2cos 22sin x y α α =?? =+?(α为参数),M 是C 1上的动点,P 点满足OP → =2OM → ,P 点的轨迹为曲线C 2. (1)求C 2的方程; (2)在以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射线3 πθ=与C 1的异 于极点的交点为A ,与C 2的异于极点的交点为B ,求|AB |. 【答案】 (1)设P (x , y ),则由条件知(,)22x y M . 由于M 点在C 1上,所以2cos 222sin 2 x y αα ?=????=+??, 即4cos 44sin x y α α =??=+?,从而C 2的参数方程为4cos 44sin x y αα=??=+?(α为参数). (2)曲线C 1的极坐标方程为4sin ρθ=,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为8sin ρθ=. 射线3 π θ= 与C 1的交点A 的极径为14sin 3 π ρ=,射线3 πθ= 与C 2的交点B 的极径 为28sin 3 π ρ=. 所以21||||AB ρρ-== 2. 【2012年新课标】已知曲线1C 的参数方程是)(3sin y 2cos x 为参数??? ???==,以坐标原 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坐标系,曲线2C 的坐标系方程是2=ρ,正方形ABCD 的顶点都在2C 上,且,,,A B C D 依逆时针次序排列,点A 的极坐标为 (2,)3 π (1)求点,,,A B C D 的直角坐标; (2)设P 为1C 上任意一点,求2 2 2 2 PA PB PC PD +++的取值范围. 【答案】 (1)依题意,点A ,B ,C ,D 的极坐标分别为5411(2,),(2,),(2,),(2,)3636ππππ . 所以点A ,B ,C ,D 的直角坐标分别为 、( 、(1,- 、1)-. (2) 设()2cos ,3sin P ?? ,则222222||||||||(12cos )3sin )PA PB PC PD ??+++=-+

高考数学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练习精选.

【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 例1求曲线(为参数)与曲线(为参数)的交点. 解:把代入 得:两式平方相加可得 ∴(舍去) 于是即所求二曲线的交点是(,-). 说明:在求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两曲线的交点时,最好由参数方程组求解,如果化为普通方程求交点时要注意等价性.如该例若化为普通方程求解时要注意点(-,)是增解. 例2化直线的普通方程为参数方程(其中倾斜角满足且) 解法一:因,,故 ∴ 设。取为参数,则得所求参数方程 解法二:如图,()为直线上的定点,为直线上的动点.因动点M 与的数量一一对应(当M在的向上方向或正右方时,;当M在的下方或正左方时,;当M与重合时,),故取为参数.

过点M作y轴的平行线,过点作轴的平行线,两直线相交于点Q(如图).则有 ∴ 即为所求的参数方程。 说明:①在解法二中,不必限定,,即不必限定,.由 此可知,无论中任意值时,所得方程都是经过(),倾斜角为的直线的参数方程.可称它是直线参数方程的“点角式”或“标准式”. ②要充分理解解法二所示的参数的几何意义,这对解决某些问题较为方便. ③如果取为参数,则得直线参数方程 一般地,直线的参数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为参数) 但只有当且仅当,且时,这个一般式才是标准式,参数才具有上述的几何意义. 例3求椭圆的参数方程. 分析一:把与对比,不难发现,可设,也可设

解法一:设(为参数),则 ∴ 故 因此,所得参数方程是 (Ⅰ)或(Ⅱ) 由于曲线(Ⅱ)上的点(,),就是曲线(Ⅰ)上的点(,),所以曲线(Ⅱ)上的点都是曲线(Ⅰ)上的点. 显然.椭圆的参数方程是 分析二:借助于椭圆的辅助圆,可明确椭圆参数方程中的几何意义. 解法二:以原点O为圆心,为半径作圆,如图.设以轴正半轴为始边,以动半径OA为终边的变角为,过点A作轴于N,交椭圆于M,取为参数,则点M()的横坐标(以下同解法一). 由解法二知,参数是点M所对应的圆半径OA的转角,而不是OM的转角,因而称为椭圆的离角.(如果以O为圆心,为半径作圆,过M作,交圆于B,由 可知也是半径OB的转角). 例4用圆上任一点的半径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参数,把圆化为参数方程。 分析:由圆的性质及三角函数的定义可把圆上任意一点化为的参数形式。 解:如图所示,圆方程化为,设圆与x轴正半轴交于A,为圆上任一点,过P作轴于B,OP与x轴正半轴所成角为,,则:

高三数学参数法

2008年二轮复习高中数学方法讲解:4、参数法 在解题过程中,通过适当引入一些与题目研究的数学对象发生联系的新变量(参数),以此作为媒介,再进行分析和综合,从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参数法是指。直线与二次曲线的参数方程都是用参数法解题的例证。换元法也是引入参数的典型例子。 辨证唯物论肯定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穷的,联系的方式是丰富多采的,科学的任务就是要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发现事物的变化规律。参数的作用就是刻画事物的变化状态,揭示变化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参数体现了近代数学中运动与变化的思想,其观点已经渗透到中学数学的各个分支。运用参数法解题已经比较普遍。 参数法解题的关键是恰到好处地引进参数,沟通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参数提供的信息,顺利地解答问题。若动点P(x,y)的坐标x与y之间的关系不易直接找到,而动点变化受到另一变量的制约,则可求出x、y关于另一变量的参数方程,再化为普通方程. 例1. [00.北京、安徽春招]设点A和B为抛物线 y2=4px(p>0)上原点以外的两个动点,已知OA⊥OB,OM⊥AB,求点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 解法一:设A(x1,y1),B(x2,y2),M(x,y)依题意,有

? ?? ????????????--=---=--? -=?==11 21 21212 12 2 1122 212 11144x x y y x x y y x x y y x y x y x y px y px y ①-②得(y 1-y 2)(y 1+y 2)=4p(x 1-x 2) 若x 1≠x 2,则有2 12 12 14y y p x x y y +=-- ⑥ ①×②,得y 12·y 22=16p 2x 1x 2 ③代入上式有y 1y 2=-16p 2 ⑦ ⑥代入④,得y x y y p - =+214 ⑧ ⑥代入⑤,得 p y x y y x x y y y y p 442 1 11121- -=--=+ 所以 2 1 1214)(44y px y y p y y p --=+ 即4px -y 12=y(y 1+y 2)-y 12-y 1y 2 ⑦、⑧代入上式,得x 2+y 2-4px=0(x ≠0) 当x 1=x 2时,AB ⊥x 轴,易得M(4p,0)仍满足方程. 故点M 的轨迹方程为x 2+y 2-4px=0(x ≠0)它表示以(2p,0)为圆心,以2p 为半径的圆,去掉坐标原点. 解法二:设M(x,y),直线AB 的方程为y=kx+b 由OM ⊥AB ,得k=-y x ① ② ③ ④ ⑤

高中数学解题方法之分离变量法(含答案)

分离变量法 分离变量法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思想方法之一.高考数学试题中,求参数的范围常常与分类讨论、方程的根与零点等基本思想方法相联系.其中与二次函数相关的充分体现数形结合及分类思想方法的题目最为常见.与二次函数有关的求解参数的题目, 相当一部分题目都可以避开二次函数,使用分离变量,使得做题的正确率大大提高.随着分离变量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压轴题都需要使用该思想方法. 分离变量法:是通过将两个变量构成的不等式(方程)变形到不等号(等号)两端,使两端变量各自相同,解决有关不等式恒成立、不等式存在(有)解和方程有解中参数取值范围的一种方法.两个变量,其中一个范围已知,另一个范围未知. 解决问题的关键: 分离变量之后将问题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值或值域的问题.分离变量后,对于不同问题我们有不同的理论依据可以遵循.以下定理均为已知x 的范围,求a 的范围: 定理1 不等式()()f x g a ≥恒成立?[]min ()()f x g a ≥(求解()f x 的最小值);不等式()()f x g a ≤恒成立?[]max ()()f x g a ≤(求解()f x 的最大值). 定理2 不等式()()f x g a ≥存在解?[]max ()()f x g a ≥(求解()f x 的最大值);不等式()()f x g a ≤存在解?[]min ()()f x g a ≤(即求解()f x 的最小值). 定理3 方程()()f x g a =有解?()g a 的范围=()f x 的值域(求解()f x 的值域). 解决问题时需要注意:(1)确定问题是恒成立、存在、方程有解中的哪一个;(2)确定是求最大值、最小值还是值域. 再现性题组: 1、已知当x ∈R 时,不等式a+cos2x<5-4sinx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若f(x)=2 33x x --在[1,4]x ∈-上有()21f x x a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3、若f(x)=233x x --在[1,4]x ∈-上有2 ()251f x x a a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4、若方程42210x x a -+=有解,请求a 的取值范围 5、已知32 11132 y x ax x = -++是(0,)+∞上的单调递增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0A a < .22B a -≤≤ .2C a < .2D a ≤ 6、求使不等式],0[,cos sin π∈->x x x a 恒成立的实数a 的范围。 再现性题组答案: 1、解:原不等式4sin cos 25x x a ?+<-+当x ∈R 时,不等式a+cos2x<5-4sinx 恒成立max a+5>(4sinx+cos2x)?-,设f(x)=4sinx+cos2x 则 22f(x)= 4sinx+cos2x=2sin x+4sinx+1=2(sinx 1)+3 --- ∴a+5>3a<2-∴

高考文科数学复习题含解析参数方程

突破点一 参数方程 [基本知识] 1.参数方程 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 ,y 都是某个变数t 的函 数:????? x =f (t ),y =g (t ),并且对于t 的每一个允许值,由方程组????? x =f (t ),y =g (t )所确定的点M (x ,y )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方程? ???? x =f (t ),y =g (t )就叫做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变数t 叫做参变数,简称参 数.相对于参数方程而言,直接给出点的坐标间关系的方程叫做普通方程. 2.直线、圆、椭圆的参数方程 (1)过点M (x 0,y 0),倾斜角为α的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 x =x 0+t cos α, y =y 0+t sin α(t 为参数). (2)圆心在点M 0(x 0,y 0),半径为r 的圆的参数方程为????? x =x 0+r cos θ, y =y 0 +r sin θ(θ为参数). (3)椭圆x 2a 2+y 2 b 2=1(a >b >0)的参数方程为 ? ???? x =a cos φ,y =b sin φ (φ为参数). [基本能力]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参数方程? ???? x =-1-t ,y =2+t (t 为参数)所表示的图形是直线.( )

(2)直线y =x 与曲线? ???? x =3cos α, y =3sin α(α为参数)的交点个数为1.( ) 答案:(1)√ (2)× 二、填空题 1.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 ??? ? x =sin θ,y =cos 2θ+1(θ为参数),则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 ? x =sin θ,y =cos 2θ+1 (θ为参数)消去参数θ,得y =2-2x 2(-1≤x ≤1). 答案:y =2-2x 2(-1≤x ≤1) 2.椭圆C 的参数方程为????? x =5cos φ, y =3sin φ (φ为参数),过左焦点F 1的直线l 与C 相交于A , B 两点,则|AB |min =________. 答案: 18 5 3.参数方程???? ? x =2t 2 1+t 2 ,y =4-2t 21+t 2 (t 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x =2t 2 1+t 2 , y =4-2t 21+t 2=4(1+t 2)-6t 21+t 2=4-3×2t 21+t 2=4-3x . 又x =2t 21+t 2=2(1+t 2)-21+t 2=2-21+t 2∈[0,2), ∴x ∈[0,2), ∴所求的普通方程为3x +y -4=0(x ∈[0,2)). 答案:3x +y -4=0(x ∈[0,2))

(完整word版)高一数学之分离参数法(含答案)

高中重要解题方法——分离变量法 分离变量法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思想方法之一.高考数学试题中,求参数的范围常常与分类讨论、方程的根与零点等基本思想方法相联系.其中与二次函数相关的充分体现数形结合及分类思想方法的题目最为常见.与二次函数有关的求解参数的题目, 相当一部分题目都可以避开二次函数,使用分离变量,使得做题的正确率大大提高.随着分离变量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压轴题都需要使用该思想方法. 分离变量法:是通过将两个变量构成的不等式(方程)变形到不等号(等号)两端,使两端变量各自相同,解决有关不等式恒成立、不等式存在(有)解和方程有解中参数取值范围的一种方法.两个变量,其中一个范围已知,另一个范围未知. 解决问题的关键: 分离变量之后将问题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值或值域的问题.分离变量后,对于不同问题我们有不同的理论依据可以遵循.以下定理均为已知x 的范围,求a 的范围: 定理1 不等式()()f x g a ≥恒成立?[]min ()()f x g a ≥(求解()f x 的最小值);不等 式()()f x g a ≤恒成立?[]max ()()f x g a ≤(求解()f x 的最大值). 定理2 不等式()()f x g a ≥存在解?[]max ()()f x g a ≥(求解()f x 的最大值);不 等式()()f x g a ≤存在解?[]min ()()f x g a ≤(即求解()f x 的最小值). 定理3 方程()()f x g a =有解?()g a 的范围=()f x 的值域(求解()f x 的值域). 解决问题时需要注意:(1)确定问题是恒成立、存在、方程有解中的哪一个;(2)确定是求最大值、最小值还是值域. 再现性题组: 1、 已知当x ∈R 时,不等式224sin cos sin 5x x x a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若f(x)=2 33x x --在[1,4]x ∈-上有()21f x x a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3,、若f(x)=233x x --在[1,4]x ∈-上有2()251f x x a a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4、若方程42210x x a -+=g 有解,请求a 的取值范围。

高考数学-参数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考点一 坐标系与极坐标方程 知识点 1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 设点P (x ,y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φ: ? ???? x ′=λ·x (λ>0)y ′=μ·y (μ>0)的作用下,点P (x ,y )对应到点P ′(x ′,y ′),称φ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伸缩变换. 2 极坐标系与点的极坐标 如图所示,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 ,叫做极点;自极点O 引一条射线Ox ,叫做极轴;再选定一个长度单位、一个角度单位(通常取弧度)及其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 设M 是平面内一点,极点O 与点M 的距离|OM |叫做点M 的极径,记为ρ;以极轴Ox 为始边,射线OM 为终边的∠xOM 叫做点M 的极角,记为θ.有序数对(ρ,θ)叫做点M 的极坐标,记为M (ρ,θ). 3 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 把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作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作为极轴,并在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设M 是平面内任一点,它的直角坐标是(x ,y ),极坐标是(ρ,θ),则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为:? ?? ? ? x =ρcos θ,y =ρsin θ,? ???? ρ2=x 2+y 2 ,tan θ=y x x ≠0. 4 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曲线 图形 极坐标方程 圆心在极点,半径为r 的圆 ρ=r (0≤θ<2π)

圆心为(r,0),半径为r 的圆 ρ=2r cos θ? ?? ?-π2 ≤θ<π 2 圆心为? ?? ? r , π2,半径为r 的圆 ρ=2r sin θ(0≤θ<π) 过极点,倾斜角为α的直线 (1)θ=α(ρ∈R )或θ=π+ α(ρ∈R ) (2)θ=α和θ=π+α 过点(a,0),与极轴垂直的直线 ρcos θ=a ? ?? ?-π2 <θ<π 2 过点? ?? ? a , π2,与极轴平行的直线 ρsin θ=a (0<θ<π) (1)根据终边相同的角的意义,角θ的表示方法具有周期性,故点M 的极坐标(ρ,θ)的形式不唯一,即一个点的极坐标有无穷多个. 当限定ρ≥0,θ∈[0,2π)时,除极点外,点M 的极坐标是唯一的. (2)当把点的直角坐标化为极坐标时,求极角θ应注意判断点M 所在的象限(即角θ的终边的位置),以便正确地求出角θ∈[0,2π)的值. 【命题方法及解法】 [考法综述] 利用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考查一些距离、参数、交点、弦长等问题的计算.同时也可以利用极坐标系的特点求一些特殊的角和距离. 命题法 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与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