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局部麻醉药与局部麻醉

合集下载

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
• 适应症:四肢手术、浅表手术、小型手术、疼 痛治疗。
• 禁忌症:拟行麻醉的局部感染、癌肿,患者难 以合作,患者主观拒绝局麻(在社会如此发达 的今天,我们应该关注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平衡 。) 、小儿,患者对局麻药有过敏史。
局部麻醉药的药理
• 局麻药结构
亲脂疏水
酯键—酯类 酰胺键—酰胺类
表:2.0
1~3
神阻:0.1~0.3
15
25
60
50~75 120~180
表:2.0~4.0 1~5
300
浸润:0.25~0.5
神阻:1.0~2.0 10~20__ 500
60~120
浸润:0.25 神阻:0.25~0.5
脊麻:0.2~0.5
浸润:0.25 神阻:0.25~0.5
快 10~20__ 快 15
局部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
一、概述 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
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某些周围神经的冲动传导, 使这些神经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
• 特点:阻滞作用是可逆的(神经生理功能是完全可以 恢复的,对神经组织不产生损害。);感觉、运动、 自主神经功能都被阻滞。
• 优点: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对脏器功能无大的影响 ,患者神智清醒(现在我们也加用镇静药,减少患者的 紧张情绪),能抑制应激反应,可单独、复合使用, 还可用于术后镇痛。
• 1)离解常数(pKa)~麻药显效时间 • pKa越大显效越慢。(可以通过加大药物的浓
度和计量来提高显效速度) • 2)脂溶性与麻醉强度:脂溶性越大越易通过
神经膜则作用越强。 • 3)血浆蛋白接合率与麻醉作用时间:只有非
结合的药物才有活性,则结合越持久麻醉时间 越长。

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

2.局部浸润麻醉
infiltration anesthesia
沿手术切口线皮下注射或深部 分层注射麻醉药,阻滞神经末 分层注射麻醉药, 梢,称局部浸润麻醉. 称局部浸润麻醉
注意:每次注药前回抽注射器! 注意:每次注药前回抽注射器! 边注射边退针! 边注射边退针!
直 线 浸 润
扇 形 浸 润 菱 形 浸 润
牛 , 马 等大动物第 1 尾椎常与 等大动物第1 荐骨紧密联接或融合, 荐骨紧密联接或融合 , 不便注 射操作, 常用第1 射操作 , 常用第 1 , 2 尾椎间隙 ; 尾椎间隙; 犬 , 猫 等中小动物常用腰 , 荐 等中小动物常用腰, 间隙并可使用硬膜外留置管 间隙并可使用硬膜外留置管. 硬膜外留置管.
(2) 眶下神经传导麻醉 麻醉方法是由眼眶外角平行鼻背作一直线为眶线, 麻醉方法是由眼眶外角平行鼻背作一直线为眶线, 再由上颌第1前臼齿的齿前线作一垂直于眶线的齿槽线, 再由上颌第1前臼齿的齿前线作一垂直于眶线的齿槽线, 在上述两线的交叉点处可触摸到一凹陷,即为眶下孔. 在上述两线的交叉点处可触摸到一凹陷,即为眶下孔. 另外,也可由上颌第1前臼齿前缘垂直向上约2 3cm处 另外,也可由上颌第1前臼齿前缘垂直向上约2~3cm处 触摸,确定眶下孔的位置. 触摸,确定眶下孔的位置.针头刺入眶下孔时向外略向 上方刺入3 4cm,注射3 盐酸普鲁卡因溶液l0ml l0ml. 上方刺入3~4cm,注射3%盐酸普鲁卡因溶液l0ml.用 此法被麻醉的部位有前臼齿,面部侧面的肌肉与皮肤, 此法被麻醉的部位有前臼齿,面部侧面的肌肉与皮肤, 鼻镜及上唇等部.麻醉时间长达1 l.5h. 鼻镜及上唇等部.麻醉时间长达1~l.5h.
判定针头在硬膜外腔的方法: ①穿刺针通过黄韧带时有阻力突然消失感; ②负压试验:在穿刺针的针尾上滴一滴生理 盐水,若针头在硬膜外腔时,由于负压作用, 水滴就被吸进去. ③向硬膜外腔注入药液时,不觉得有阻力, 推进时也无脑脊液抽出. 注入量:马——2%盐酸普鲁卡因70~ 100ml;牛——2%的盐酸普鲁卡因80~ 120ml.

药理学——局部麻醉药知识点归纳

药理学——局部麻醉药知识点归纳

药理学——局部麻醉药知识点归纳局部麻醉药是一类作用于局部神经末梢的药物,通过阻断神经传导,使局部组织丧失感觉和运动功能。

常见的局部麻醉药包括局麻醉药、表麻醉药和弱效局麻醉药等。

以下是局部麻醉药的一些知识点的归纳。

一、分类1.局麻醉药(0.5%普鲁卡因、2%利多卡因等):主要用于手术或治疗目的,作用时间长,麻醉效果较强。

2.表麻醉药(28%利多卡因软膏、4%麻黄碱滴眼液等):主要用于表面麻醉和疼痛缓解,作用时间短,麻醉效果较弱。

3.弱效局麻醉药(10%利多卡因软膏、2%莫比卡因软膏等):主要用于轻微手术或治疗目的,麻醉效果较弱。

二、作用机制1.阻断神经传导:局部麻醉药通过与细胞膜神经通道结合,阻断神经传导,从而使局部组织丧失感觉和运动功能。

2.影响钠离子通道:大部分局部麻醉药主要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使钠离子不能进入神经细胞内,从而防止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3.作用于神经纤维:不同种类的局部麻醉药对不同直径的神经纤维有不同的作用,主要作用于细直径的传痛纤维和运动纤维,对大直径的触觉纤维的阻断较弱。

三、药物特点1.离子化与非离子化:大部分局部麻醉药处于离子化状态下具有麻醉作用,而非离子化状态具有良好的渗透性。

2.蛋白结合率与半衰期:局部麻醉药的蛋白结合率越高,半衰期越长,麻醉作用越持久。

3.作用时间和控制速度:药物的作用时间要与手术时间相匹配,通过调整药物浓度和注射速度来控制麻醉深度和作用时间。

四、应用注意事项1.过敏反应:局部麻醉药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特别是对苯胺类过敏者。

2.药物剂量和浓度选择:根据麻醉部位、手术时间和患者特点选择适当剂量和浓度,避免过度和不足。

3.神经损伤:使用局部麻醉药时应避免损伤神经,特别是在神经近端注射时要小心。

4.毒副作用:不当使用局部麻醉药会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等不良反应,如中毒、心血管抑制和呼吸抑制等。

五、药物相互作用1.局麻醉药与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类药物同时应用时,可能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局部麻醉药

局部麻醉药

局部麻醉药(local anaesthetics),是一类能在用药局部可逆性的阻断感觉神经冲动发生与传递的药品,简称“局麻药”。

在保持一是清醒的情况下,可逆的引起局部组织痛觉消失。

一般的,局麻药的作用局限于给药部位并随药物从给药部位扩散而迅速消失。

局麻药的应用方法1. 表面麻醉(topical anaesthesia)2. 浸润麻醉(infiltration anaesthesia)3. 传导麻醉(阻滞麻醉,conduction anaesthesia,block anaesthesia)4. 蛛网膜下腔麻醉(脊麻,腰麻,subarachnoid anaesthesia,spinal anaesthesia)5. 硬脊局麻作用局麻药的作用与神经细胞或神经纤维的直径大小及神经组织的解剖特点有关。

一般规律是神经纤维末梢、神经节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部位对局麻药最为敏感,细神经纤维比粗神经纤维更易被阻断。

对无髓鞘的交感、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在低浓度时可显效。

对有髓鞘的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则需高浓度才能产生作用。

对混合神经产生作用时,首先消失的是持续性钝痛(如压痛),其次是短暂性锐痛,继之依次为冷觉、温觉、触觉、压觉消失,最后发生运动麻痹,进行蛛网膜下腔麻醉时,首先阻断自主神经,继而按上述顺序产生麻醉作用。

神经冲动传导的恢复则按相反的顺序进行。

编辑本段作用机制目前公认的是局麻药阻断神经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性Na+通道(voltage-gated Na+ channels),使传导阻滞,产生局麻作用。

局麻药的作用具有频率和电压依赖性。

膜常用局麻药1.普鲁卡因(procaine)是常用的局麻药之一。

对粘膜的穿透力弱。

一般不用于表面麻醉,常局部注射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

普鲁卡因在血浆中能被酯酶水解,转变为对氨苯甲酸(PABA)和二乙氨基乙醇,前者能对抗磺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故应避免与磺胺类药物同时应用。

麻醉药及麻醉方法

麻醉药及麻醉方法

麻醉药及麻醉方法麻醉是在医学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用于使患者在手术或其他医疗过程中无痛或减轻疼痛。

麻醉药物的使用和麻醉方法的选择对手术结果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常见的麻醉药及麻醉方法,以帮助读者对麻醉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麻醉药物麻醉药物是用于引起麻醉效果的药物,根据其作用机制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别。

以下是目前常用的麻醉药物:1. 局部麻醉药:局部麻醉药主要用于表面手术或局部麻醉,通过阻断神经传导来减轻疼痛。

这些药物可以分为酯类和酰胺类两大类。

常用的酯类局部麻醉药有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等,而最常用的酰胺类局部麻醉药是利多卡因。

2. 全身麻醉药:全身麻醉药可以分为静脉麻醉药和吸入麻醉药。

静脉麻醉药包括巴比妥类药物(如硫喷妥钠)、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咪达唑仑)以及苯咪喹啉类药物(如异丙酚)。

静脉麻醉药的作用快速、效果可控,并且适用于较短时间的手术。

吸入麻醉药主要是指气体形式的麻醉药物,如氧气、一氧化氮和氯仿。

吸入麻醉药的优点是可以快速达到麻醉效果,并且适用于长时间手术。

二、麻醉方法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是手术成功和患者安全的关键。

麻醉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手术的性质、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等因素。

以下是常用的麻醉方法:1. 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是通过直接应用局部麻醉药物在手术区域产生麻木,从而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痛感。

局部麻醉方法适用于小型手术,如皮肤修复、探查等。

2. 腰麻和硬膜外麻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腰椎或硬膜外腔,以达到全身麻醉的效果。

这种麻醉方法常用于剖腹产、盆腔手术等。

3. 静脉麻醉:静脉麻醉是通过静脉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处于麻醉状态。

这种麻醉方法应用广泛,适用于多种手术。

4.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是将患者气管插管后,通过给予吸入麻醉药物维持麻醉的效果。

这种麻醉方法适用于复杂手术和长时间手术。

总结麻醉药及麻醉方法是现代医学手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了解麻醉药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以及各种麻醉方法的适用范围,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选择最适合的麻醉方案。

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

将上式改为 10
pKa -pH
=
[阳离子]
=
[离子型]
[碱基]
[非离子型]
大多数的局麻药的pKa为7.5~9.0之间,故体液
pH变化可影响局麻药作用:
因非解离型(碱基)易通过神经膜,局麻作用强;
而阳离子(解离型)不易透过神经膜。
只有局麻药透入神经膜阳离子才能发挥作用(与受体 结合达到阻滞神经冲动的传递)。
二:局部麻醉方法: 1.表面麻醉:又称黏膜麻醉,是将 穿透力强的局麻药滴、喷或涂布 于黏膜表面,使黏膜下的神经末 梢麻醉。 常用于眼、鼻、咽喉、气道、尿 道等部位的手术。
2.浸润麻醉:是将局麻药液注入 皮下或手术野附近,使局部神经 末梢麻醉。常用于浅表小手术。 3.传导麻醉:(传导阻滞麻醉) 是将局麻药液注射到神经 干周围,阻断神经冲动传导。常 用于四肢、面部、口腔等手术。
1.细的神经纤维局麻作用快,粗的神经纤维局麻 感觉神经纤维比运动神经纤维细,所以感 觉神经纤维先受局麻药的影响。 2.神经鞘膜的有无 无髓鞘的神经易受局麻药影响,因髓鞘可 阻止局麻药进入。 (五)局麻药混合应用 目的:取长补短 例如:作用快局麻药 + 维持时 间长局麻药 利多卡因 丁卡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五、不良反应
治疗:
(1)停止给药,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
(2)病人紧张、烦躁:可静注地西泮。 (3)惊厥: 吸氧,短效肌松药,气管内插管,人 工呼吸等。 (4)注意病人体温、血压变化,及时发现 及时解决。 2.高敏反应:
不足正常用量的1/2 ~ 2/3 ,突然出现晕厥,呼
吸抑制,甚至循环衰竭等。 原因:个体差异
4. 脂溶性与局麻作用的关系 (1)神经膜含有丰富的脂质,因此局麻药脂溶 性可作为衡量与神经亲和力的尺度。

第7章 局部麻醉药(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

第7章  局部麻醉药(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
毒性反应。
利多卡因(lidocaine)
特点: 1.与普鲁卡因比,作用快、强、持久,黏膜 穿透力较强,局麻时间、效应及毒性与药 物浓度有关。 2.全能麻醉药,表面、浸润、传导、腰麻及 硬膜外麻均有效。
3.本品毒性较小,安全范围较大,对组织 无刺激, 无局部血管扩张作用。
4.无过敏反应,对普鲁卡因过敏者可选用此药。 5.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局部麻醉药 作用强度 毒性 起效时间/min 时效/h
普鲁卡因
1
1
1-3
1
丁卡因
10 10-12
1-3
2-3
被血浆假性AchE水解成氨苯甲酸(PABA) 和二乙氨基乙醇。 3. 有时可引起过敏反应,用药前应做皮试。
丁卡因(tetracaine)
特点: 1.强效局麻药。局麻强度大、毒性大。 2.对皮肤、黏膜穿透力强,常用于表面麻醉,也可
用于传导麻醉、腰麻、硬膜外,不用于浸润麻醉。 3.因药物穿透力强,易吸收,而且代谢慢,易发生
询问变态反应史和家庭史,麻醉前做试敏,用药时可 先给予小剂量,若病人无特殊主诉和异常再给予适当量。
另外局麻前给以适当巴比妥类药物,使局麻药分解加 快,一旦发生变态反应,应立即停药,并抢救。
常用局麻药
普鲁卡因(procaine,奴佛卡因,Novocaine)
特点: 1. 亲脂性低,黏膜穿透力弱,不能用于表面麻醉。 2. 本品毒性小,安全范围大。因为普鲁卡因进入血循环
4 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
操作方法:将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 麻醉该部位的脊神经根。
适用范围:腹部及下肢手术 常用药物:利多卡因、丁卡因、普鲁卡因 危险:呼吸麻痹、血压下降 预防:取头低位或事先用麻黄碱
5 硬膜外麻醉

局部麻醉剂

局部麻醉剂

局部麻醉剂局部麻醉是一种使用局部麻醉剂使身体某些部位失去知觉的医疗手段。

通常用于治疗疾病引起的疼痛、缓解手术中或者手术后的疼痛。

跟全身麻醉剂不同的是,局部麻醉剂不会让患者失去意识,这就意味着其安全性更高,通常也不需要特殊准备即可使用,并且患者能够很快恢复正常。

局部麻醉剂的作用局部麻醉剂可以阻滞肢体神经向大脑发射信号。

被实施局部麻醉后,尽管患者会感到手术部位有压迫感或无法移动,但不会感受到疼痛。

使用局部麻醉的部位通常会在几分钟内失去知觉,待药效逐渐消失后,几小时后会恢复知觉。

如何使用局部麻醉通常局部麻醉药由牙医、外科医生、麻醉师及其他医生开具,有些含有轻微局部麻醉剂的药物也可在药房的处方类药物处购买。

局部麻醉剂根据临床需要通常有多种剂型,如注射剂、凝胶、喷雾或者药膏等。

局部麻醉剂的部分用途概括如下:(1)治疗疼痛药房购买的、含有局部麻醉成分的非处方凝胶和喷剂药物可以缓解由口腔溃疡或者喉咙痛等引起的局部症状;注射局部麻醉剂及类固醇类药物,通常用于治疗更为严重的疼痛,如关节痛。

(2)术中和术后止痛当患者进行较大的外科手术或者普通手术时,局部麻醉剂通常与镇定剂搭配使用用于使患者放松。

局部麻醉剂主要用于一些外科小手术如:手术拔智齿,小型皮肤手术(如祛痣、摘除疣体),或者是某些眼部小手术(如白内障手术),活组织检查(活检)等。

当患者进行某些脑外科手术时需要患者保持清晰时,则需要局部麻醉剂,也或者是大型外科手术全身麻醉失效后用于止痛。

局部麻醉类型1、硬膜外麻醉和脊椎麻醉硬膜外麻醉通常指使用导管持续将局部麻醉剂注射入患者硬膜外腔。

脊椎麻醉也是在后背类似部位注射,只需注射一次。

两种麻醉剂都可以麻醉大部分躯干和肢体部位,以阻滞脊柱内神经疼痛信号的传输。

这种方式也通常用于产妇正常分娩或者需要进行剖腹产时来缓解疼痛,也可在某些大型外科手术中减少全身麻醉剂,用局部麻醉剂来止痛。

在有些手术如膝关节置换、髋关节置换,也可代替全身麻醉剂。

局部麻醉药

局部麻醉药

局麻药分子在体液中存在两种形式:未解离的 碱基和解离的阳离子, RNH+ RN + H+ (阳离子) (碱基) 发挥作用的两种形式:两者都是必需的 碱基——脂溶性 ——穿透膜能力强(进入细胞 内接近钠通道内口) 阳离子——与膜受体结合——阻Na+内流
(带负电)
钠通道的ify
根据中间链不同分类: 酯类:普鲁卡因、氯普鲁卡因、丁卡因 酰胺类: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甲哌卡因 丙胺卡因、依替卡因 根据作用时效分类: 短效:普鲁卡因、氯普鲁卡因 中效:利多卡因、甲哌卡因、丙胺卡因 长效:丁卡因、布比卡因、 依替卡因、罗哌卡因
二、作 用 机 制
的药物越多,局麻作用越强。
碱性条件下,非解离型[碱基]多,易透过 神经膜 酸性条件下,解离型[阳离子]多,不易透 过神经膜 pH越高、局麻药作用越强 酸中毒病人局麻药作用较差。 (“碳酸布比卡因” )
局麻药混合使用: 相互补偿 。 一般以起效快的短效局麻药与起效慢的长 效局麻药合用。 如“利布” 、“利地”
Basic structure(图20-1,192)
O
N
R’
R
胺基
芳香基
中间链
Relation of structure and effect
分子结构:
芳香基团(苯胺、苯甲胺):亲脂 疏水性 中间链(酯键或酰胺键):决定局 麻药代谢途径 胺基(叔胺、仲胺):亲水疏脂性, 影响药物解离度 分子量越大,局麻作用越强、久
治疗
停药、给氧、维持呼吸; 烦躁、惊厥——iv. 地西泮;吸氧;人工呼 吸;肌松药+气管插管+人工通气 监测循环、体温(惊厥可致中枢性高 热)——防止脑缺氧; 低血压——iv.麻黄碱10-30mg或DA2040mg或间羟胺0.5-5mg; 抗心律失常 严重者进行心、肺、脑复苏。

麻醉分级标准

麻醉分级标准

麻醉分级标准简介麻醉分级标准是医学界对麻醉药物的分类与分级的系统标准,旨在为医生提供指导,在手术或疼痛治疗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剂量。

这些标准不仅涵盖了麻醉药物的强度和效果,还考虑了药物的副作用和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

麻醉分级标准的意义麻醉分级标准的制定对于临床麻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麻醉药物的性质和特点,从而更好地进行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确保手术或疼痛治疗的成功进行。

此外,麻醉分级标准还可以为临床麻醉研究提供统一的参考依据,促进麻醉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麻醉分级标准的分类根据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效果,麻醉分级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静脉麻醉药物静脉麻醉药物是指通过静脉途径给予的麻醉药物,其作用主要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从而产生镇静、催眠和抗焦虑的效果。

静脉麻醉药物的分级标准根据其效应的强弱和作用时间的长短来划分等级,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级别:1.一级静脉麻醉药物:具有较强的镇静和催眠效果,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常用于手术麻醉。

2.二级静脉麻醉药物:具有较轻的镇静效果,作用时间较短,常用于疼痛治疗和术前镇静。

3.三级静脉麻醉药物:具有较轻微的镇静效果,作用时间较短,常用于术中镇痛和镇静。

局部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是指通过局部应用的方式产生麻醉效果的药物,其作用主要是通过阻断神经传导,使局部区域失去感觉。

局部麻醉药物的分级标准根据其药理作用和作用范围来划分等级,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级别:1.一级局部麻醉药物:具有较强的麻醉效果,可用于手术和较大范围的局部麻醉。

2.二级局部麻醉药物:具有较轻的麻醉效果,适用于较小范围的手术和局部麻醉。

3.三级局部麻醉药物:具有较轻微的麻醉效果,主要用于术前和术后疼痛管理。

全身麻醉药物全身麻醉药物是指通过全身给药的方式产生麻醉效果的药物,其作用主要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使患者进入无意识状态。

全身麻醉药物的分级标准主要根据其强度和药理特性来划分等级,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级别:1.一级全身麻醉药物:具有较强的麻醉效果,常用于大型手术和复杂手术。

局部麻醉药ppt课件

局部麻醉药ppt课件
浅表小手术:如普鲁卡因、利多卡因
3.传导麻醉
注射到神经干、丛附近,阻滞神经传导。 四肢及口腔手术: 如普鲁卡因、利多卡因
4 .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
腰椎间隙注入蛛网膜下腔。 腹部或下肢手术。如:利多卡因、普鲁卡因
编辑版ppt
7
5.硬膜外麻醉
将药液注入硬脊膜外腔,麻醉通过 硬脊膜外腔穿出椎间孔的神经根。 麻醉范围广,适用于胸腹部手术。 常用利多卡因,也可用普鲁卡因或丁卡因。
罗哌卡因(ropivacaine)为长效局麻药。
对子宫和胎盘血流几乎无影响,故适用于产科手术麻醉。
编辑版ppt
29
1.局麻药液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的目的是( ) A防止手术中出血 B延长局麻药的作用时间,减少吸收 C促进局麻药吸收 D预防麻醉药过敏 E预防麻醉过程中血压下降
2.普鲁卡因一般不用于( ) A表面麻醉 B浸润麻醉 C腰麻 D传导麻醉 E硬膜外麻醉
次实施腰麻
编辑版ppt
4
第一次公开的麻醉手术
编辑版ppt
1846-10-16 W.T.G.Morton C.T. Jackson
5
一、局麻药应用方法
1.表面麻醉
涂于黏膜表面,麻醉黏膜下神经纤维。 浅手术麻醉:口、眼、鼻、咽喉、气管、
食道
如:丁卡因、利多卡因
编辑版ppt
6
2.浸润麻醉
注入手术野皮下或手术切口部位,麻醉局部的神经末 梢。
编辑版ppt
3
局麻简史
COCAINE 1855年由Gaedicke在古柯叶中分离 1860年由Albert Neimann纯化
1884年由眼科大夫Carl Koller 首次报告用于 眼科表面麻醉
1884年外科大夫William Halsted首次

麻醉药品有哪些

麻醉药品有哪些

麻醉药品有哪些概述麻醉药品是一类常用的药物,用于在医疗和外科手术中提供麻醉效果。

麻醉药品可以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和途径产生麻醉效果,包括局部麻醉、表面麻醉和全身麻醉等。

在医疗行业中,麻醉药品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麻醉药品及其作用机制。

一、局部麻醉药品局部麻醉药品通过使特定部位失去痛觉来产生麻醉效果,常用于局部手术和疼痛治疗。

局部麻醉药品分为两类:局麻药和表面麻醉药。

局麻药是一种用于阻断某一个特定部位的疼痛感知的药物。

常见的局麻药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普鲁卡因等。

这些药物通过阻断神经传导产生麻醉效果。

它们可以通过局麻注射或外用的方式给予。

表面麻醉药是一种用于表面麻醉的药物,常用于皮肤手术和疼痛治疗。

表面麻醉药物包括利多卡因贴片、琥珀酸甲酯喷雾等。

这些药物通过在皮肤上形成局部麻醉效果来减轻痛觉刺激。

二、全身麻醉药品全身麻醉药品通过产生意识丧失和疼痛阻断来实现全身麻醉效果,常用于大手术和复杂手术中。

全身麻醉药品分为静脉麻醉药和吸入麻醉药。

静脉麻醉药包括异丙酚、芬太尼等。

这些药物通过临静脉注射或静脉输注的方式快速产生麻醉效果。

静脉麻醉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因为其作用迅速、维持时间可控。

吸入麻醉药物是一类通过吸入蒸汽或气体形式给药的麻醉药物。

常见的吸入麻醉药物包括七氟醚、笑气等。

这些药物通过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体内,产生麻醉效果。

它们在手术中的使用需要特殊的设备和监控。

三、其他麻醉药品除了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药品,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麻醉药品。

镇痛药是一种用于缓解疼痛的药物,常用于术后疼痛控制。

常见的镇痛药包括吗啉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

这些药物通过改变神经传导或降低炎症反应来减轻疼痛感。

麻醉辅助药物是一种用于辅助麻醉药物的药物。

常见的麻醉辅助药物包括镇静剂、肌松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提高麻醉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总结麻醉药品是一类在医疗行业中广泛使用的药物,用于实现麻醉效果。

麻醉药物的种类与药理作用

麻醉药物的种类与药理作用

麻醉药物的种类与药理作用麻醉药物是在医疗术中广泛使用的一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病人的感觉和意识,以达到无痛或减轻疼痛的效果。

不同种类的麻醉药物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根据这些作用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

本文将探讨常见的麻醉药物种类及其药理作用。

一、全身麻醉药物全身麻醉药物主要通过直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来产生作用。

其中最常见的三大类全身麻醉药物包括静脉通用麻醉药、吸入性通用麻醉药和混合型通用麻醉药。

1. 静脉通用麻醉药静脉通用麻醉药包括巴比妥类、苯二氮䓬类和局部浸润剂。

巴比妥类主要通过增强GABA能神经传递起作用,可以减少神经元活动并抑制意识;苯二氮䓬类通过增强GABA能神经传递和抑制谷氨酰胺的释放来发挥作用;局部浸润剂则是通过直接作用于神经末梢,以阻断痛觉传导产生麻醉效果。

2. 吸入性通用麻醉药吸入性通用麻醉药主要包括笑气、七氟醚、异氟醚等。

这些药物通过进入呼吸道被吸收,并迅速在大脑和其他组织中分布,从而产生全身性的麻醉效果。

3. 混合型通用麻醉药混合型通用麻醉药是指同时使用静脉注射药物和吸入性药物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单一药物的剂量,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二、局部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主要作用于感觉神经末梢,以阻断疼痛的传导。

常见的局部麻醉药物包括利多卡因、普罗卡因等。

局部麻醉药物可分为两大类:表面麻醉药和浸润麻醉药。

表面麻醉药主要适用于局部表皮或黏膜的手术操作,如利多卡因凝胶。

而浸润麻醉药则适用于局部注射,以阻断疼痛神经传导,如普罗卡因。

三、神经阻滞药物神经阻滞药物通过直接作用于神经传导或靶器官来达到止痛效果。

常见的神经阻滞药物包括布比卡因、琥珀巴洛缩血管素等。

四、镇痛药物除了以上提到的种类外,还有一些专门用于镇痛的药物。

常见的镇痛药物包括吗啡类、非甾体消炎药和局部清凉敷料等。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机制来减轻或消除疼痛感。

总结起来,不同种类的麻醉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全身麻醉药物主要通过干扰中枢神经系统来产生作用,局部麻醉药物则通过阻断神经传导以达到止痛效果。

麻醉药物的分类及使用方法

麻醉药物的分类及使用方法

麻醉药物的分类及使用方法麻醉药物是医学领域的重要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控制和患者镇静。

它们具有不同的分类和使用方法,并根据手术类型、患者状况和药物特性来选择。

本文将对麻醉药物的分类及使用方法进行探讨。

一、麻醉药物的分类麻醉药物可以根据其药理作用和应用范围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 全身麻醉药物:全身麻醉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患者进入无痛觉和无意识状态,分为静脉全身麻醉药物和吸入全身麻醉药物。

静脉全身麻醉药物是通过给药管道直接注射或持续输注的方式使用,常见的有丙泊酚、异丙酚等。

这些药物作用迅速,具有调节性,也可以用于麻醉的维持。

吸入全身麻醉药物是通过吸入麻醉气体或挥发性液体来实现全身麻醉的效果,常用的有七氟醚、异氟醚等。

这类药物具有快速达到麻醉效果、易于控制的优点。

2. 局部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主要作用于局部组织和神经末梢,可以麻痹该部分区域,阻断痛觉传导。

常见的局麻药物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3. 神经阻滞麻醉药物:神经阻滞麻醉药物可以通过阻断周围神经传导,使感知区域麻痹。

常用的神经阻滞药物有利多卡因、罗哌卡因等。

二、麻醉药物的使用方法1. 麻醉药物的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类型和术中的需要,选择适合的麻醉药物。

2. 麻醉诱导:麻醉诱导是指通过给药方式使患者快速进入麻醉状态。

静脉全身麻醉常通过静脉注射药物实现,而吸入全身麻醉常用麻醉气体呼吸机进行诱导。

3. 麻醉维持:麻醉维持是指手术过程中持续维持患者的麻醉状态。

根据手术的需要,可以通过静脉给药、静脉持续输注或吸入麻醉气体进行维持。

4. 麻醉监测:麻醉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药物的浓度,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常见的监测内容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5. 麻醉苏醒:手术结束后,需要将患者从麻醉状态中唤醒。

通常通过停止给药,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以及对麻醉药物进行解毒和代谢来实现麻醉的苏醒。

三、麻醉药物的风险和副作用麻醉药物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应慎重选择和使用。

局部麻醉药和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药和局部麻醉
• 另外局麻药对任何神经都有阻断作用; 高
浓度时也可以抑制平滑肌和骨骼肌的 活动 • 具有使用依赖性(频率依赖性), 即处
精品课件
常用局部麻醉方法
精品课件
硬膜外麻醉
蛛网膜下腔麻醉 (腰麻)
传导麻醉
表面 麻醉
浸润 麻醉
精品课件
表面麻醉
• 概念:将穿透力强的局麻药涂敷于粘膜表 面,使其穿透粘膜而阻滞其浅表的神经未 稍以产生粘膜麻醉。
不具亲脂性,所以不易透过神经鞘膜,故 用于神经阻滞时的起效时间延长。
②弥散性能:PKa愈大,弥散性能愈差。
精品课件
理化性质和麻醉性能
离解常数PKa 普鲁卡因PKa=9.0 丁卡因 PKa=8.5 布比卡因PKa=8.1 利多卡因PKa=7.9
2.5% 7.4%
16.6% 24.0%
(在组织液中PH=7.4 它们的非离子部分所占百分值)
局部浸润麻醉
• 概念 – 将局部麻药注射于手术部位的各层组 织内,使神经末稍发生传导阻滞,称 为局部浸润麻醉。
• 适应证 – 体表手术、有创造性检查的麻醉。
精品课件
局部浸润麻醉
• 根据手术时间长短、部位,选择应用于局 部浸润麻醉的局麻药及浓度。
• 短时效: 普鲁卡因 为局部浸润最为常用 的局部麻醉药,浓度0.25%~1%,作用时间 45~60分钟,成人一次限量1g。
• 1886年,Bier施以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成功。
精品课件
发展史
精品课件
化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构
局麻药均属于芳香基—中间链—氨基结构的化 合物,由三部分组成:
芳香环
中间链
000000
氨基
叔胺 (R)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常用局部麻醉药
1. 普鲁卡因 2. 氯普鲁卡因 3. 利多卡因 4. 布比卡因 5. 左布比卡因 6. 丁卡因 7. 罗哌卡因
LOGO
普鲁卡因
一种弱效短时间作用但比较安全的局部麻醉药, pKa为9.0,脂溶性和血浆蛋白结合率都很低; 粘膜穿透力差,一般不用于表面麻醉; 其毒性较小,适合于局部浸润麻醉, 常用浓度为0.5%,成人限量为1g。
LOGO
中枢神经系统—— 血脑屏障
毒性反应的临床表现
心血管系统——
一般比CNS晚,预后不佳
早头晕、目眩、耳鸣、口 舌麻木等。 发展肌肉抽搐。 最后意识消失、惊厥、深 度昏迷
抑制作用 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 量减少。 周围血管扩张 恶性心律失常 循环衰竭
LOGO
毒性反应的处理原则
立即停止给药 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 使用咪达唑仑、硫喷妥钠、丙泊酚抗惊厥 输液+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稳定 电复律、胺碘酮、20%脂肪乳剂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大剂量肾上腺素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利多卡因溶液,极量100mg 。
LOGO
局部麻醉之表面麻醉
LOGO
局部麻醉之局部浸润麻醉
概念:将局麻药注射于手术区组织内,分层阻滞其
内的神经末梢而达到麻醉作用,称为局部浸润麻醉。
适应征:体表手术,有创检查。 常用药物:0.5%普鲁卡因溶液;0.25%-0.5%利多卡
因溶液。
注意事项:A 每次回抽;B 不超极量;C 张力浸润
LOGO
局部麻醉之局部浸润麻醉
操作方法:
1.先在皮肤切口一端将针头 斜形刺入皮内推注局麻药液, 造成橘皮样皮丘,将针拔出, 在第一个皮丘的边缘、沿手
术切口方向再进针,如法操 作,逐层注入局部麻醉药, 逐渐扩大浸润范围。 2.选取不同时效的药物;逐 层多次少量注药;局部感染、
肿瘤者禁用。
LOGO
LOGO
阻滞顺序: 交感神经→痛温觉→本体感觉→触压觉→运动神经
LOGO
不良反应
毒性反应:
▪概念:局麻药吸收入血引起的全身效应。其程度与 血药浓度直接相关。 ▪ 常见原因:
A. 一次用药量超过病人的耐受量; B. 误注入血管内; C. 作用部位血供丰富,未减量或未加入肾上腺素; D. 病人体质差,耐受力降低。
LOGO
氯普鲁卡因
LOGO
氯普鲁卡因
LOGO
利多卡因
LOGO
利多卡因
LOGO
布比卡因
LOGO
临床应用
布比卡因
LOGO
不良反应
布比卡因
LOGO
药理特性
左布比卡因
LOGO
药理特性
左布比卡因
LOGO
药理特性
丁卡因
LOGO
药理特性
丁卡因
LOGO
罗哌卡因
药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性
酰胺类局麻药,pKa为8.1。脂溶性和血浆蛋白结合率 都高。其作用强度和药代动力学与布比卡因类似,但 心脏毒性较低。
局部麻醉药与局部麻醉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LOGO
概念:
特点:
局部麻醉药
LOGO
作用机制
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当兴奋时钙离子离开神经 膜上结合点,钠离子大量内流,产生动作电位,从而 产生神经冲动与传导。
局部麻醉药的作用是牢固地占据钙离子结合点,阻 止钠离子内流,导致动作电位不能产生,神经传导阻 断,产生局部麻醉作用。
普鲁卡因 氯普鲁卡因
利多卡因 布比卡因 左布比卡因 丁卡因 罗哌卡因
毒性反应的预防措施
一次极量
• 400/600mg • 800mg/1g
• 300/500mg • 175/225mg • 175/225mg
• 75/100mg • 150/200mg
LOGO
毒性反应的预防措施
肾上腺素的使用
好处:收缩局部血管,延
LOGO
局部麻醉药化学结构与分类
短效: 普鲁卡因, 氯普鲁卡 因
中效: 利多卡因
长效: 罗哌卡因 丁卡因
LOGO
理化性质与麻醉性能
脂溶性——麻醉效能 蛋白结合率——作用时间 药物浓度——起效速度、阻滞效果 解离常数pKa接近pH值——起效速度 病理生理影响: 低心排量、严重肝病、胆碱酯酶活性低、脓毒血 症——延长作用时间
上和腋窝三处进行。
适应症:适用于上肢手术。 并发症:局麻药毒性反应、
膈神经麻痹、喉返神经麻痹 和霍纳综合征,气胸等。
LOGO
局部麻醉之颈丛神经阻滞
颈丛神经:颈丛神经由C1-
4脊神经组成,构成深丛和浅 丛,支配颈部皮肤和肌组织。
浅丛:由胸 枕小神经

锁乳突肌后
耳大神经

缘中点穿出
颈前神经 锁骨上神经
局麻药毒性反应、 药液误入硬膜外隙或蛛网 膜下隙、
瞳孔缩小,眼球下陷,上睑下 垂,面部无汗
喉返神经麻痹
霍纳(Horner)综合征等。
LOGO
LOGO
End of this Topic
局部麻醉之神经阻滞
LOGO
局部麻醉之臂丛神经阻滞
臂丛神经:由C5-8及T1脊
神经前支组成,经椎间孔穿 出,经前中斜角肌间的肌间 沟,相互合并组成臂神经丛。 锁骨上方第1肋骨面上横过 进入腋窝。在腋窝内已形成 主要终末神经,即正中、桡、 尺和肌皮神经。
LOGO
局部麻醉之臂丛神经阻滞
操作方法:肌间沟、锁骨
乳 突 肌

深丛:分布于颈前和颈侧深
部组织
缘 中 点
LOGO
局部麻醉之颈丛神经阻滞
颈深丛阻滞法:C4横突一
处阻滞法,C4横突位于胸锁 乳突肌和颈外静脉交叉点附 近,用手指按压可摸到横突。
➢颈浅丛阻滞法:在胸锁
乳突肌后缘中点垂直刺入皮 下注药。
LOGO
局部麻醉之颈丛神经阻滞
适应症:
颈部外科手术。
并发症:
缓吸收,加快起效,增强效 能,延长作用时间,减少不 良反应;“示警”。
配比:
禁忌:
A. 末梢神经、动脉 B. 特殊人群 C. 氟烷麻醉
1:200 000-400 000
LOGO
不良反应
变态反应:小剂量或远低于常用量,即发生毒性
反应,应考虑变态反应。 罕见;涉及I类(IgE)或IV类(细胞免疫)变 态反应 注药部位:红斑,荨麻疹、皮炎;全身:广泛 荨麻疹、支气管痉挛、低血压、循环虚脱。 对症支持:静推肾上腺素0.2-0.5mg,并给予肾 上腺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物,高流量氧吸入。
底部注射阻滞
LOGO
局部麻醉之神经阻滞
概念:在神经干、节、丛的周围注射局麻药,阻
滞其冲动传导,使其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称 为神经阻滞。
常用神经阻滞:肋间、眶下、坐骨、股神经,颈
丛、臂丛神经阻滞、星状神经节和腰交感神经节阻 滞。
LOGO
注意事项:
局部麻醉之神经阻滞
提倡超声引导
LOGO
禁忌:
硬膜外阻滞,常用浓度0.25%-0.75%,高浓度0.75%1%时,可较好地阻滞运动神经。低浓度、小剂量时几 乎只阻滞感觉神经。
LOGO
罗哌卡因
药理特性
其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尤其适用于硬膜外镇痛如术后镇痛 和分娩镇痛。 作用维持时间4-6h,一次成人限量150mg。
LOGO
局部麻醉方法
LOGO
局部麻醉之区域阻滞
概念: 围绕手术区域,在其四周和底部注射局
部麻醉药,以阻滞进入手术区域的神经干和神经末 梢,称为区域阻滞麻醉。
常用药物:1%-2%丁卡因溶液,极量40mg;2%-4%
利多卡因溶液,极量100mg 。
主要优点:在于避免穿刺病理组织,适用于门诊
小手术。
LOGO
周边注射阻滞
局部麻醉之区域阻滞
LOGO
毒性反应的预防措施
使用局麻前,要建立静脉通路,监护ECG、BP; 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实施局麻; 局麻药严格限量,不得逾量使用; 注药前先回抽,应无回血(预防血管内注射); 无禁忌时药液内加入少量肾上腺素,小剂量分
次注射局麻药; 麻醉前适当使用地西泮或巴比妥类药物。
LOGO
局麻药
局部麻醉方法
常用局部麻醉方法
1. 表面麻醉 2. 局部浸润麻醉 3. 区域阻滞麻醉 4. 神经阻滞麻醉 5. 椎管内麻醉
LOGO
局部麻醉之表面麻醉
概念:穿透力强的局部麻醉药用于粘膜表面,使
其透过粘膜而阻滞位于粘膜下的神经末梢,从而使 粘膜产生麻醉现象,称为表面麻醉。
常用药物:1%-2%丁卡因溶液,极量40mg;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