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

合集下载

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经济特点和情况-宏观经济学论文-经济学论文

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经济特点和情况-宏观经济学论文-经济学论文

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经济特点和情况-宏观经济学论文-经济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经济增长论文权威推荐范文10篇之第八篇: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经济特点和情况摘要:中国范围内分布着不同的经济地理分区,各个省域的实体经济增长也存在一定差异性,基于此,本文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经济相关内容,探究经济学分析准备工作,包括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探究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空间相关性,讨论残性方差回归模型、空间滞位模型、经济拐点三种方法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和情况。

希望能为关注此话题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指标选择;空间相关性;空间滞位;Abstract:There are different economic geographical divisions in China, and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real economic growth of each province.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patial econometrics related content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nd explores economic analysis preparations, including indicator selection and data sources, explores and analyzes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economic variables, discusse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dition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by residual variance regression model, spatial stagnation model, and economic inflection point. I hop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researchers who are concerned about this topic.Keyword:indicator selection; spatial correlation; space stagnation;0 引言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四十年时间,就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而言,政府的财政支出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专门针对某些区域实施政策补贴,由财政专项资金完成,在此背景下,社会企业的生产活动变得异常活跃,为实体经济的增长提供良好支持。

计量经济学论文:中国三大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中国三大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的发展,三大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国民收入也在不断的提高。

本文运用Granger检验对三大产业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第二、第三产业是GDP增长的原因,增加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能使经济快速的增长。

通过预测方差分解,三大产业对GDP预测分析起了很大的作用。

因此,要大力发展三大产业,带动经济的发展。

同时,提出了一些发展三大产业的建议。

关键词:三大产业,经济增长,Granger检验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迅速的增长。

在一定技术条件下,一个经济通过专业化和社会分工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在一定意义上又决定了经济的增长方式。

而三大产业构成了国民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

研究三大产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有利于发现不足,拉动经济快而好的发展。

对于三大产业,是三大产业对GDP的影响大,还是GDP对三大产业的影响大?传统的、一般的分析方法有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然而这两种方法共同的问题是不能判断出变量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它们之间具体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以及无法解决变量内生性偏差问题。

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与向量自回归模型( VAR)能够较好地解决这类问题。

本文从三大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由第二和第三产业拉动的,然而第二、第三产业的结构就必须改造传统的农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并改革传统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结构,利用资金和新的技术提升工业的生产方式,以此提高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效率。

二、基本模型与数据来源本文将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来分析新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双向作用机制。

VAR模型是西姆斯( 1980)提出的一种动态联立方程模型, 各个方程都具有相同的解释变量, 并以被解释变量的滞后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可以很方便地研究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 且克服了传统联立方程模型受制于经济理论不完善而带来的诸如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划分、估计和推断等复杂问题。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实证分析模版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实证分析模版

1、实证研究1.1数据收集及预处理1.1.1指标的选取及数据说明研究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本文选取我国居民人均消费1978年-2008年的数据为被解释变量Y,主要选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X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2、人均GDPX3等作为解释变量。

原始数据见附录-1。

1.1.2指标的描述统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惊人,人们生活水平等各方面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所选取各指标描述如图-1,图-2图-1-2图著增长,几乎成“J”字形增长,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明显增长。

同时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进行实证分析前,可以对各指标数据取自然对数Ln,这样可以解决原始数据的异方差、自相关、多重共线性等问题。

处理过的数据见附录-2。

另外,在研究变量关系之前,应研究其相关关系,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分析相关性如下:Y X1 X2 X3Y 1X1 0.896801853 1X2 0.998626593 0.879182 1X3 0.99542187 0.854077 0.99828302 1 有分析结果可知,各变量之间具有很高的相关度,当然各解释变量之间也可能给实证分析带来多重共线性问题。

2、实证分析2.1单位根检验在进行建模前,需要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

被解释变量(Y)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表一Null Hypothesis: Y has a unit rootExogenous: ConstantLag Length: 1 (Automatic based on SIC, MAXLAG=7)t-Statistic Prob.*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0.522310 0.8728 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3.6793225% level -2.96776710% level -2.622989由结果可以看出, t-Statistic等于-0.522310,均大于1%、5%以及10%显著性水平下t-Statistic 的值,因此接受原假设,认为被解释变量(Y)有单位根,也即被解释变量(Y)是非平稳的。

计量经济学论文-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对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 140107姓名:张印学号: 201434001147目录摘要 (3)1.引言 (3)2.数据收集和模型的建立 (4)2.1理论模型的确定 (4)2.2 建立初始模型——OLS (8)3.模型经济意义分析与预测 (14)4.结论 (14)4.1主要结论 (14)4.2政策建议 (15)参考文献 (15)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进行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

本论文以1980-2014年的三十五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为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Eviews软件相关知识,以及时间序列数据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

通过分析资本、劳动力、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影响,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定量分析,模型检验,最终得出结论,以论述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种种因素。

关键词:投资、劳动力、消费、就业、经济增长。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social economy has been procced thirty years of rapidly growth. This paper takes 1980-2014 thirty-five years Chinese economic growth factors for the data, using econometrics, western economics and Eviews software related knowledge, analysis and time series data model 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apital and labor, consumption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effect, the establishment of econometric models, quantitative analysis, model checking, finally draws the conclusion,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on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Key words:Investment、Labor、Consumption、Employment and Economic growth.1.引言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完整版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完整版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完整版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通过运用数理统计和经济理论分析来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

本文旨在探讨计量经济学在现代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和意义。

首先,计量经济学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利用实证数据来分析经济学中的问题,能够帮助经济学家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经济现象。

例如,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可以对通货膨胀、失业率、经济增长率等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其次,计量经济学在企业经济决策和市场预测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许多企业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市场需求、价格变动、产品销售等进行预测和分析,以便更好地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和产品定价策略。

同时,投资者和金融机构也可以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来进行风险评估和投资组合优化,提高投资收益率和降低风险。

另外,计量经济学在社会政策评估和效果分析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

政府部门可以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来评估各种社会政策的效果和影响,例如教育政策、医疗保健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

通过对政策实施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客观评价政策的效果,为政府改进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总的来说,计量经济学在现代经济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增强人们对经济现象的理解,促进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还能够为企业经济决策、市场预测、社会政策评估等提供有力支持。

因此,进一步深化对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将会对推动经济领域的发展和进步起到积极作用。

此外,计量经济学也能够帮助经济学家们更准确地理解市场行为与市场效率。

通过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可以对供需关系、价格弹性、市场竞争等因素进行经验分析,为市场营销、产业咨询和市场调研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和理论支持。

这对于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制定战略计划,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计量经济学还在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分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际贸易中的各种关贸协定、贸易政策和汇率波动都会对全球经济产生复杂的影响。

计量经济学实证论文

计量经济学实证论文

计量经济学实证论文论文报告:一、引言计量经济学实证论文是经济学领域中的一类研究,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检验各种经济学理论和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研究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经济现象的成因和规律性。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计量经济学实证论文进行分析。

二、实证研究的意义实证研究可以帮助经济学理论从抽象的数学模型中走向现实的现象,具有直接、客观、可比性等特点,能够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准确的、有用的参考依据。

三、计量模型的构建计量模型的构建是整个实证研究的重要环节,它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理论基础,同时又能够反映这种理论的实际运行情况。

四、实证研究中的数据样本选择问题一次正确的实证研究必须具备合适的数据样本,数据的来源应该具有够高的可靠性、代表性和完整性,数据的质量必须能够满足实证研究的要求。

五、实证研究中的方法问题实证研究中的方法问题主要包括数据处理方法、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以及参数的显著性检验等问题,其合理的应用可以决定实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六、实证研究的进一步展望计量经济学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得到广泛的应用,其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未来可以在更多领域中发挥作用,为我们理解现代经济复杂性做出更大的贡献。

七、实证论文案例分析1.现代货币理论的实证分析这篇论文探究了现代货币理论中货币质量和物价水平的关系,并通过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显著性检验,证明了货币供应和价格水平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2.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该论文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和回归分析,探讨了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了财政政策应合理引导和平衡,以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3.汉字教育的成本效益分析这篇论文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运用回归模型分析汉字教育的成本效益,为决策者提供了可靠的经济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4.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供应的改革通过相关统计数据和回归分析,该论文探讨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供应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土地运营机制,增强土地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完整版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完整版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完整版引言。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运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来研究经济现象。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以及它们在经济领域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将讨论我在这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并且对一些相关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一、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和模型,包括线性回归模型、时间序列分析、面板数据分析等。

其中,线性回归模型是最基础的模型之一,它可以用来分析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通过线性回归模型,我们可以得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且进行预测和检验。

另外,时间序列分析是研究时间序列数据的一种方法,它可以用来分析经济变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我们可以研究经济变量的趋势、季节性和周期性等特征,从而进行预测和政策制定。

面板数据分析则是研究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的一种方法,它可以用来分析不同个体或单位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通过面板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研究个体特征对经济现象的影响,以及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计量经济学在经济领域的应用。

在实际经济研究中,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等。

其中,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我们可以研究国民经济的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重要问题。

在微观经济学领域,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可以用来研究市场结构、企业行为、消费者选择等问题。

通过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市场的运行机制,以及政策对市场的影响。

在金融学领域,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可以用来研究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汇率市场等问题。

通过金融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金融市场的波动规律,以及政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三、实证分析。

在本文的最后部分,我将通过一个实证分析来展示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

我选择了一个关于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实证研究。

计量 经济学论文,基于索罗模型的我国经济因素增长分析

计量 经济学论文,基于索罗模型的我国经济因素增长分析

09级经济学专业《经济分析方法与手段》课程论文目录一、经济增长因素的理论分析 (1)二、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 (2)(一)柯布—道格拉斯(Cobb -Douglas)生产函数法 (2)(二)索洛(Solow)余值法 (3)三、实证分析 (4)(一)变量的确定 (4)(二)参数的估计 (4)(三)模型的检验 (5)(四)分析 (9)四、索洛模型的分析 (10)五、加速我国科技进步的建议 (11)i鲁陈慧:基于索洛模型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摘要本文首先通过介绍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和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演变,然后利用索洛模型选取1978年—2009年数据建立了我国经济增长的生产函数模型,利用E-view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技术进步、资金投入、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反映了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得出技术进步是我国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源泉,对促进技术进步,加快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索洛模型,科技进步,经济增长,贡献率ABSTRACTThis essay first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s in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growth theory, and then use the Solow model from 1978- 2009data to establish our country's economic growth 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 using E-views software for data processing technical progress, capital investment, work investment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growth rate, reflecting the capital, labor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to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s different influence, reach technical progress is our country economy to maintain long-term stability of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 of growth, to promot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cceler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recommendations.Keywords: Solow mode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Economic growth,Contribution rateiii引言经济增长理论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论题,经济增长是指经济实际总产出或人均实际产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的持续增长。

计量经济学论文范文

计量经济学论文范文

计量经济学论文范文本文旨在通过实证分析,探讨影响我国自1988年至2007年税收收入的主要因素。

选取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和零售商品物价水平作为自变量,并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检验。

最终得出结论,即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和零售商品物价水平三者均对我国税收收入有很大影响。

二、研究背景和意义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基本因素,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我国税收收入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因此,对税收增长进行因素分析和预测分析非常重要,可以帮助研究我国税收增长规律,制定经济政策,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选取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和零售商品物价水平作为自变量,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检验。

数据来源为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公布的相关数据。

四、实证结果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和零售商品物价水平三者均对我国税收收入有很大影响。

其中,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财政支出,零售商品物价水平的影响最小。

五、结论和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和零售商品物价水平是影响我国税收收入的主要因素。

因此,政府应当注重经济增长,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控制通货膨胀,以提高税收收入水平。

同时,也需要进一步研究税收增长的规律,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影响税收收入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的因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宏观经济角度看,经济整体增长是税收增长的基本源泉,而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

其次,公共财政需求对税收收入有很大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的完善等对公共财政提出了要求。

第三,物价水平对税收收入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我国的税制结构以流转税为主,与现行价格计算的GDP等指标和经营者的收入水平都与物价水平有关。

最后,税收政策因素也会对税收增长速度产生影响。

我国自1978年以来经历了两次大的税制改革,但税制改革对税收增长速度的影响不是非常大。

计量经济学论文-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计量经济学分析摘要:经济增长的成果的分配、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成为当今发展理论的重要研究课题,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本都应该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而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的不同步,会使大部分居民不能充分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甚至增长还导致部分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这不仅会严重挫伤居民参与改革和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也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更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采用1990年至2007年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views软件,研究城乡居民收入与人均GDP的关系,从而得出城镇与农村收入分配不均,并针对此现象提出调解收入分配的意见建议,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成果的合理共享。

关键词:经济增长;城乡收入分配;人均收入一、文献综述(一)国外的相关理论研究1.古典经济学派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理论在经济学说史上,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和创始者,在许多重大理论研究方面都为古典经济学乃至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创新作出了十分卓越的贡献。

其中较为著名的代表人物及学派的有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萨伊及边际主义学派等。

2.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理论分析马克思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理论首先应了解其价值论。

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是建立在其价值论基础上的。

古典价值理论在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在对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的继承基础上先后得到了威廉·配第、亚当斯的发展。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中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分析集中体现在他的剩余价值理论与收入分配两极化理论。

3.发展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理论20 世纪50 年代至60 年代中期有三位著名发展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开创性地探讨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问题。

经济增长分析论文

经济增长分析论文

经济增长分析论文简介本篇论文将对经济增长进行分析和讨论。

经济增长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领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繁荣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经济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经济发展的挑战。

经济增长的定义与指标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总量的指标,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经济增长的指标可以通过计算GDP的年度增长率来衡量。

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增长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下面列举几个主要的原因:1. 科技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会带来生产力的增长,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2. 人力资源:教育水平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3. 投资:增加投资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方面的投资。

4. 创新与创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市场的开发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5. 市场开放与国际贸易:贸易和市场开放可以促进资源配置的效率,推动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经济增长不仅会带来积极的影响,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1. 环境影响:经济增长通常伴随着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增加,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2. 收入不平等:经济增长可能导致富有和贫困之间的差距扩大,造成社会不平等。

3. 不可持续性:如果经济增长过快或不可持续,可能导致资源枯竭和经济危机。

结论经济增长是实现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也需要谨慎对待与管理。

通过科技进步、人力资源和投资等因素的合理调配,我们可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并在此基础上解决相关的挑战和问题。

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经济增长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重大经济问题,二战以后,经济增长已由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发展为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增长经济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在实现了经济转型软着陆后,更是保持了7%~8%的高增长率。

那么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呢?本文利用索洛——米德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经济增长进行了分析。

一、经济增长方式与增长质量概述所谓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在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如何处理经济增长的数量扩张和质量提高的关系,如何分配和使用各生产要素,如何完成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途径,它反映的是经济增长的总体特征。

经济增长方式决定增长质量,在采取一定要素配置,构成某种经济增长方式后,其对应的结果就是一定的经济增长质量。

经济增长质量反作用于增长方式,虽然增长质量是某种增长方式的必然结果,但通过不同增长质量的对比分析,各国政府和经济机构会能动地调整要素配置,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引入索洛——米德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1.索洛——米德经济增长模型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增长是一个社会数量上表现的经济活动成果的增进,可以用GNP、GDP、NI等总量指标及相应的人均量指标的动态指标来予以衡量。

在此笔者较倾向于美国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观点,即认为经济增长是“一国总产出跨时期的增长,经常用一国的实际GDP的年增长率来衡量”。

另外,对于经济增长的认识,还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目前我国理论界和实际部门一致认为经济增长的概念应建立在包括物质性生产和非物质性生产范围之上,即经济增长是包括服务在内的最终产品总量的增加;第二,一般的经济增长是指长期的活动,即实际生产能力或国民财富的增加,并不包括经济周期中的扩张阶段,即短期性的经济增长;第三,量度经济增长应该用实际经济增长率反映,即剔除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因素,按基期固定价格计算。

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分析【论文】

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分析【论文】

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分析提要: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经济目标,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使得社会福利不断提高。

本文利用索洛模型选取1995~2014年数据建立我国经济增长的生产函数模型,利用stata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技术进步、资金投入、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反映资本、劳动投入以及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

关键词:索洛模型;经济增长;资本投入;劳动投入;技术进步一、引言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在这里我们还要区别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区别。

经济发展相对于经济增长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除了涉及经济增长之外,经济发展还包括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进步。

比如,公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寿命的延长、贫富差距的均衡、自然环境的治理及改善、产业结构合理化、消费结构升级等。

不少学者也利用索洛模型对我国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

俞林(2011)利用索洛模型选取1978~2009年数据建立了我国经济增长的生产函数模型,得到技术进步、资金投入、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得出技术进步是我国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源泉。

刘鑫基于索洛模型,收集了1988~2005年湖北省的数据,根据索洛模型,对影响湖北省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表明,制约湖北省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是国外投资,劳动和资本在现实中不能完全相互替换。

韩立杰、于海滨、刘喜波利用索洛模型选取1978~2004年数据,实证研究了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说明资金投入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占据主要地位,其次是技术进步,劳动投入相对较小。

关于经济增长的源泉,不同经济学家也有不同的看法。

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是投资、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也称综合要素生产率,是产出量与投入量的比例,简称TFP),其中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一个地区或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反映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等方面水平的综合指标,它反映了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是靠要素投入为主还是以使用效率的提高为主,即经济增长方式是集约型还是粗放型。

经济增长方式计量分析论文

经济增长方式计量分析论文

经济增长方式计量分析论文经济增长是一个经济体发展的重要指标。

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来说,经济增长的方式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经济增长方式计量分析论文是关于经济增长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涵盖了经济增长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结构、技术进步、人口增长等。

经济增长方式计量分析论文是通过测量经济增长的方式来评估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

它通过测量经济增长的方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来提供政策参考和指导,以促进更加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方式计量分析论文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些具体因素如何影响了经济增长的方式和规模。

从经济结构方面看,经济增长方式计量分析论文可以通过测量各个行业的增长率来理解整个经济结构的变化。

例如,如果制造业的增长率高于其他行业,则这意味着制造业在经济结构中变得更加重要,可能需要进一步提高制造业的利润率和效率。

此外,对不同行业的增长率的测量还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制定适当的计划,以促进经济平衡发展。

从技术进步方面看,经济增长方式计量分析论文可以通过测量技术进步的贡献来了解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

例如,技术一直在不断进步,特别是在气候变化方面,新的清洁能源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这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测量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大小,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制定适当的计划来促进技术进步,推动更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发展。

从人口增长方面看,经济增长方式计量分析论文可以通过测量劳动力增长率和人口分布情况来理解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

例如,如果某个地区的人口增长迅速,但劳动市场上的求职者数量增长较慢,则该地区面临了劳动力短缺的风险。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了解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并制定适当的计划以加强劳动力市场。

总之,经济增长方式计量分析论文是对经济增长的一种深入研究,需要集中关注各种变量对经济增长方式产生的影响。

在不断进步的经济环境下,可以用计量研究方法进行分析,以增进我们对经济变化的理解,并发现新的可能的政策方案,从而促进更加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计量经济学的论文计量经济学实证论文

计量经济学的论文计量经济学实证论文

计量经济学的论文计量经济学实证论文计量经济学开放式实验教学改革探索摘要: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是计量经济学由理论向实际应用转化的基础。

目前我国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存在种种问题和不足,制约着实践人才的培养。

文章具体分析了我国高校实验教学所存在问题,并在借鉴国外高校实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我国计量经济学开放式实验教学改革之路。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开放式实验教学;自主学习 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石并结合统计学、数学而产生的计量经济学从其诞生到现今短短几十年所发展完善的一系列实证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经济与管理类各学科理论与实际的研究中,成为指导现代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和实证工具。

计量经济学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其理论教学具有强烈的专业性、针对性。

在理论教学中,包含着建立在经济学理论上的大量数学公式推导,各类统计量的选取与设定,繁杂的数据演算,复杂的模型参数计算与检验。

但当在实际中面对着大量的数据进行参数估计时,理论教学方法所提出的一系列理论算法便很难解决冗杂的数据运算问题,限制了学生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类经济计量统计软件应运而生,为以理论课程为指导的实践课程的开展提供了硬件支持。

而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与科研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新世纪人才的实践动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尚未充分认识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计量经济学自身集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三大学科于一身,有着其专业性和一定的难度,内容偏向于数学、统计学方法和推导的介绍与讲授,其核心便是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所倡导的建模、参数估计、检验等一系列方法的具体过程。

但是这会使广大低年级本科学生感觉其内容深奥、晦涩难懂,在实际解决问题时不知从何处下手应用所学知识,极大影响其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在实际教学中,对于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实验教学却缺乏重视,认为实验教学的目的只是为了验证理论教学中的方法与结论或者只是单纯的软件使用方法介绍。

陈强计量经济学论文

陈强计量经济学论文

陈强计量经济学论文陈强:计量经济学论文在经济学领域,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的学科。

它主要利用数理统计和经济学理论对经济现象和经济政策进行量化分析和预测。

陈强是该领域的一名知名学者,他在该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

陈强的研究涉及多个方面,如时间序列分析、面板数据分析、计量经济模型等。

他利用这些方法来探讨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市场竞争等诸多问题,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了有益的决策参考。

陈强的论文从理论上深入分析了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以具体案例和数据为支撑,进行了详实的实证分析。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对学术界有着重要意义,也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陈强在计量经济学领域所做的研究工作,在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为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希望他未来能够继续深入研究,为经济学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成果。

陈强在其研究中还特别关注了新兴经济体中的计量经济学应用问题。

他的研究成果中涉及到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金融市场稳定性、贸易政策效果等方面。

这些研究对于新兴市场国家的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面板数据分析方面,陈强的研究探讨了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关系检验和面板 Granger 因果检验等方面的理论和政策含义。

他的研究不仅对于学术界有着指导意义,更对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评估提供了重要的计量经济分析工具。

除此之外,陈强还在时间序列分析方面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

他的时间序列模型研究应用包括了 ARCH/GARCH 模型、协整关系模型、ARIMA 模型等,这些模型在金融市场波动预测、货币政策评估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总的来说,陈强的研究在计量经济学领域实际应用和理论研究方面均有着丰富的成果。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希望他未来能够继续深入研究,为计量经济学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成果,为经济领域的发展作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FDI我国经济增长关系实证论文

FDI我国经济增长关系实证论文

FDI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摘要:fdi是资本流动的一个主要去向,gdp是经济增长中重要的可测量指标,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经济增长指标是衡量一个国际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因而研究fdi与gdp之间的内在关系,探求经济增长的道路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文从索洛模型入手,运用实际数据分析fdi对gdp的促进作用,然后引入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fdi 与gdp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后总结性的指出二者的关系,以及今后如何发挥fdi对gdp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fdi;gdp;索洛模型;granger检验近年来,对华投资排名前五名的国家和地区为中国香港、美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日本。

2000年到2005年间外商来华直接投资规模稳步上升,由2000年的384亿美元增至2005年的855亿美元;2006年,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06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流入86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18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6%;2007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美联储连续降息以应对金融风险,美元贬值压力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存在,本外币利差发生变化,人民币资产投资回报相对较高,国际资本流入的动力增加,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流入149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73%,对外资本净流出170 亿美元,较上年下降20%。

2008 年外商直接投资大量流入势头减弱,对外直接投资步伐加快,国际收支总顺差由快速增长转为趋于平衡,大量国际资本流出,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1478 亿美元,增长7%,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535亿美元,增长215%。

一、fdi与gdp关系分析中索洛模型的应用理论上而言,fdi与gdp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

但是在实证中,经济学家对fdi与流入国经济增长的检验由于假定条件的不同、计量方法的差异、处理数据手段的不一等因素,以及资本流入国的实际情况导致所进行的检验是不固定的。

(一)利用外资基本状况的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外国直接投资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一定数量的资金,并且每年增幅明显,1991-1994年每年fdi大幅增长,增长率平均达到113%,其中1993、1994年度的增长幅度更是超过了160%;1995-2000年fdi基本上平稳增长,1995-1997年间增长幅度在8.5%左右,1998-2000出现了负增长;2001-2006年fdi缓慢增长,2004年增长幅度为13.3%,2005、2006年度增长基本保持0增长;2007-2008年度增幅较大,分别为13.2%和12.9%。

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

0.075835 0.024492 145058.3 3.79E+11 -265.0230 0.094224
Mean dependent var S.D. dependent var Akaike info criterion Schwarz criterion F-statistic Prob(F-statistic)
可知:
Y 770248.9 10.28269 X1 1.124462 X 2 921.3627 X 3
(-5.09)
(6.58)
(30.46) (1.92)
R 2 0996646 F=1584.926
D.W.=1.7476
(1)经济意义检验:从回归模型中可以看出,年末就业人数每增加一个单位,GDP 增加 10.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每增加一个单位,GDP 增长 1.1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每 增加一个单位,GDP 增加 921.36。符合经济意义。
66,808.00 67,455.00 68,065.00 68,950.00 69,820.00 70,637.00 71,394.00 72,085.00
全社会固定资 产投资总额
13,072.30 17,042.10 20,019.30 22,913.50 24,941.10 28,406.20 29,854.70 32,917.70
1
X3 -0.618898604270247 -0.216978178870185
X3 -0.618898604270247 -0.216978178870185
1
2、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3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05/14 Time: 19:10 Sample: 1993 2012 Included observations: 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析。
2、建立模型
Y 0 1X1 2 X 2 3 X 3+ i
其中,Y 代表国内生产总值
X 1 代表社会就业人数,
X 2 代表固定资产投资,
X 3 代表消费价格指数,
i 代表随机干扰项。
我们通过对该模型的回归分析,得出各个变量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变动关系。
三、模型估计和回归结果 (一)模型初始估计 利用 OLS 回归得到如下结果: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2635432. 430938.5 -6.115565 0.0000
X1
38.84791 5.918777 6.563503 0.0000
R-squared Adjusted R-squared S.E. of regression Sum squared resid Log likelihood Durbin-Watson stat
105.4
2012
519,470.10 76,704.00 374,694.74
102.6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二)模型设计
1、变量选择
为了具体分析各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大小,我们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y)作
为对经济发展的衡量,代表经济发展;用总就业人员数(x1)衡量劳动力;用固定资产投
资总额(x2)衡量资本投入:用价格指数(x3)去代表消费需求。运用这些数据进行回归分
0.983774 0.982872 19220.95 6.65E+09 -224.6003 0.669483
Mean dependent var S.D. dependent var Akaike info criterion Schwarz criterion F-statistic Prob(F-statistic)
可知:
Y 770248.9 10.28269 X1 1.124462 X 2 921.3627 X 3
(-5.09)
(6.58)
(30.46) (1.92)
R 2 0996646 F=1584.926
D.W.=1.7476
(1)经济意义检验:从回归模型中可以看出,年末就业人数每增加一个单位,GDP 增加 10.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每增加一个单位,GDP 增长 1.1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每 增加一个单位,GDP 增加 921.36。符合经济意义。
0.075835 0.024492 145058.3 3.79E+11 -265.0230 0.094224
Mean dependent var S.D. dependent var Akaike info criterion Schwarz criterion F-statistic Prob(F-statistic)
101.2
2004
159,878.34 74,264.00 70,477.43
103.9
2005
184,937.37 74,647.00 88,773.61
101.8
2006
216,314.43 74,978.00 109,998.16
101.5
2007
265,810.31 75,321.00 137,323.94
1
X3 -0.618898604270247 -0.216978178870185
X3 -0.618898604270247 -0.216978178870185
1
2、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3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05/14 Time: 19:10 Sample: 1993 2012 Included observations: 20
Prob.
2
C X1 X2 X3
R-squared Adjusted R-squared S.E. of regression Sum squared resid Log likelihood Durbin-Watson stat
-770248.9 10.28269 1.124462 921.3627
经济增长问题既受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 1993—2012 年的 20 中,我国经济年均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 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仍然面临消 费需求不足问题。因此,研究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我国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 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更好的理解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二、数据收集与模型的建立 (一)数据收集
从古典增长理论到新增长理论,都重视物质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物质资本是指经济系 统运行中实际投入的资本数量.然而,由于资本服务流量难以测度,在这里我们用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来衡量物质资本。中国拥有全世界近1/4 的人口,为经济增长 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此本文用总就业人数(万人)来衡量劳动力。居民消费需求 也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Mean dependent var S.D. dependent var Akaike info criterion Schwarz criterion F-statistic Prob(F-statistic)
190477.8 146868.1 21.28349 21.48263 1584.926 0.000000
190477.8 146868.1 25.55936 25.65893 43.07957 0.000004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05/14 Time: 19:14 Sample: 1993 2012 Included observations: 20
0.705302 0.688930 81913.63 1.21E+11 -253.5936 0.118161
Mean dependent var S.D. dependent var Akaike info criterion Schwarz criterion F-statistic Prob(F-statistic)
190477.8 146868.1 22.66003 22.75960 1091.324 0.000000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05/14 Time: 19:14 Sample: 1993 2012 Included observations: 20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 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GDP)的增长来计 算。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现代 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影响因素的分析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模型时间序列表
年份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国内生产总值 (现价)
35,333.92 48,197.86 60,793.73 71,176.59 78,973.03 84,402.28 89,677.05 99,214.55
年末从业人 数
104.8
2008
314,045.43 75,564.00 172,828.40
105.9
2009
340,902.81 75,828.00 224,598.77
99.3
2010
401,512.80 76,105.00 251,683.77
103.3
2011
473,104.05 76,420.00 311,485.13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51287.56 6018.713 8.521350 0.0000
X2
1.346582 0.040762 33.03520 0.0000
R-squared Adjusted R-squared S.E. of regression Sum squared resid Log likelihood Durbin-Watson stat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05/14 Time: 17:30 Sample: 1993 2012 Included observations: 20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190477.8 146868.1 26.70230 26.80187 1.477037 0.239940
通过上述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可以发现, X 2 的可决系数 R 2 0.983773 最大,且 X 2 通过了t
检验,因此选用 X 2 作为初始回归模型,在 X 2 的基础上依次加入其他变量逐步回归,结果如
居民消费 价格指数
114.7 124.1 117.1 108.3 102.8 99.2 98.6 100.4
1
2001
109,655.17 72,797.00 37,213.50
100.7
2002
120,332.69 73,280.00 43,499.90
99.2
2003
135,822.76 73,736.00 55,566.61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