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与研究综述
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
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管理成本的方法,它将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计算为每个作业的成本,以便更好地了解哪些步骤或过程对成本影响最大。
本文旨在研究作业成本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从而探讨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这种成本计算方法。
一、应用场景作业成本法主要适用于企业生产过程较为复杂,产品种类繁多或生产流程较长的情况。
具体而言,适用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批量生产型企业,如汽车制造商、电子工厂等,因为其生产流程复杂,分步骤作业成本估算比较优;2. 联合生产型企业,如垃圾处理厂、矿山等,因为同时产生多种产品,而使用作业成本法可以更好地确定每个作业的成本贡献;二、应用优缺点作业成本法有许多优点,在许多场景下都能够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
以下是它的优点:1. 更好地了解作业贡献:使用作业成本法,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作业的具体成本,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2. 可操作性强:作业成本法的实现相对容易,只需要清晰地确定每个作业所需的成本就可以了,不需要考虑其他因素,这在实践中比较容易实现。
3. 适应性强:作业成本法适应范围广泛,适用于批量生产、联合生产、单位作业生产以及农业和农村生产等多个领域,对于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来说非常值得推荐。
然而,作业成本法也有缺点,例如:1. 需要较多的工作量:使用作业成本法需要为每个作业单独计算成本,与其他成本计算方法比较起来,需要更多的工作量,从而增加了企业成本。
2. 不太适用于小型企业:对于小型企业来说,使用作业成本法可能会导致成本控制和管理上的困难,因为小型企业可能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
三、结论综上所述,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比较有用的成本计算方法,适用范围广泛,可以分别为每个作业计算成本,实现更好的成本控制和管理。
当然,如果需要使用作业成本法,需要考虑该企业的规模和业务性质,以及是否有足够的人员资源和财务资源来实现这种方法。
对于那些规模较大,拥有多元化业务等优势的企业来说,推荐使用作业成本法,从而保持其竞争优势。
作业成本法研究综述
作业成本法研究综述摘要: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是循着这样一个脉络:作业成本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探讨; 作业成本理论与实践结合应用的探讨;作业成本法如何与先进管理思想结合运用的探讨,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会计的比较与优势。
目前在国内的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主要不足是理论与实践脱节,对作业成本法与先进管理思想、标准成本制度的结合缺乏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作业成本研究传统成本会计一、作业成本法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探讨作业成本法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
第一个从理论上探讨作业成本法的是会计大师埃里克-科勒(Eric Kohler)教授。
他的作业成本会计思想是在1938-1950年间逐步形成的。
1941年科勒在《会计论坛》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作业就是一个组织单位对一项工程、一个大型建设项目、一项规划及一个重要经营的各个具体活动所作的贡献。
1952年,科勒教授编著的《会计师词典》出版发行。
在该词典中,科勒认为:每项作业都要设置一个账户,即作业账户,作业账户是指某交易事项的收入和费用账户,该交易事项的作业主管人就履行责任,但属他人责任范围的及其他事项不在该账户范围之内。
科勒对作业及作业账户的研究为作业成本法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乔治-斯托布斯(George J Staubus)教授是作业成本法的第二位研究者。
他主张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作业成本会计是一种与决策有用性目标相联系的会计。
研究作业成本会计首先明确3个概念:“作业”、“成本”、“会计目标—决策有用性”,1953-1954年,斯托布斯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作业成本计算中的成本,不是一种存量,而是一种流出量。
斯托布斯的观点对作业成本会计理念框架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971年,斯托布斯出版了具有重大影响的《作业成本计算与投入产出会计》一书,书中对作业、成本、作业会计、增支成本计算、作业投入产出系统等概念作了全面的论述。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以MRPII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以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兴起,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日益提高,直接人工费用普遍减少,间接成本相对增加,明显突破了传统成本法中“直接成本比例大”的假定。
作业成本法及其在我国制造企业的应用研究
作业成本法及其在我国制造企业的应用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制造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
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以其精细化的核算方式和对间接费用的合理分摊,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其在我国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作业成本法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本文将简要介绍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包括其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核算流程以及优势。
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制造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包括其实施效果、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结合我国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作业成本法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制造企业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创新与发展,还能为相关学者和实务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制造企业中的应用,我们期望能够为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与核心思想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一种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它突破了传统的以产品为成本计算对象的模式,而是将成本计算深入到作业层面,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增加“顾客价值”,最终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准确成本信息。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其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成本驱动因素多元化:作业成本法认为,成本的驱动因素不仅仅是数量,还包括一系列更为复杂的因素,如批次、时间、质量、服务等。
这些多元化的成本驱动因素使得成本计算更为精确,更能反映产品的真实成本。
成本分配的因果关系:作业成本法强调成本分配的因果关系,即成本对象(如产品、服务或客户)消耗作业,而作业又消耗资源。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应用研究》范文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应用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运营环境。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物流企业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
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在物流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研究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分析其应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作业成本法概述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
它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各种作业的识别、计量和核算,将资源消耗与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进行匹配,从而更准确地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具有科学、合理、精细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三、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1. 作业识别与分类在物流企业中,作业主要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信息处理等。
通过对这些作业的识别和分类,可以明确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和资源消耗情况,为后续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提供基础。
2. 资源消耗的计量与核算作业成本法要求对各项作业所消耗的资源进行计量和核算。
在物流企业中,资源消耗主要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消耗。
通过对这些资源的计量和核算,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各项作业的成本。
3. 成本分配与计算根据作业成本法的原理,需要将资源消耗分配到各项作业中,并进一步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
在物流企业中,可以通过建立成本池、确定成本动因等方式,将资源消耗分配到各项作业中,并计算出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四、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效果1. 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作业成本法能够更准确地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避免了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中的一些缺陷,如间接费用分配不准确等问题。
这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结构,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2. 优化成本控制与管理通过作业成本法,物流企业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各项作业的成本情况,识别出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和重点。
我国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综述及展望
本核算制度( 征求意见稿 ) ) 意见的函》 , 该文件指出企业
要适当引入作业成本法 , 这是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政
策条件。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 ,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方式 展 方向,并且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管理会计 更宽的组 转变的主攻方向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我国企业 织和社会背景 的理解 【 B o b R y a n , 2 0 0 2 ) 。 粗略地看 , 我 产品生产制造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 直接生产成本 比 国在这方面研究数量相对比较多。 从研究视角方面 , 大 重与传统制造环境相 比将有所下降, 同时制造费用剧 增 致把这些研究分为两类。第一类可能促进我们对社会
于社会理论方法 、 基于组织理论方法、 基于实地调查和 系 ; 潘飞等( 2 0 0 4 ) 阐述 了作业基础预算与企业战略 、 价 案例研究方法、 基于行为理论方法( B o b R y a n , 2 0 0 2 o 值链优化 之间的关系 ,并着重探讨 了作业基础预算的
.
j
作业成本法应用理论为主的研究 ,而且不少业界人士 管理 ; 胡奕 明( 2 0 0 1 ) 对我 国企成本法的应 用技术模式开 法和作业管理 的情况进 行了统计分析 和案例研究 , 探 展 了较为全面 的探索。公认 的管理会计研究方法有基 讨 了作业成本管理运用与企业生产经营环境之间的关
[ 5 ]王成金 , 马玉波 , 侯元松. 排 污权交易总体框 架研究 [ I ] . 北方环境 , 2 0 1 1 ( 1 2 ) . [ 6 ]雷玉桃 , 周 雯. 构建广州市二氧化硫 排 污权 交易市
场探析 [ 1 ] . 经济师 , 2 0 1 1 ( 1 2 ) .
t r a d a b l e P o l l u t i o n P e r m i t ma r k e t s[ J ] .E u r o P e a n
我国企业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
我国企业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一、本文概述1、研究背景:介绍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及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和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这种竞争不仅体现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上,更体现在企业管理的精细化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上。
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以其对成本动因的深入分析和对资源消耗的精确计量,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准确、全面的成本信息,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进行决策和控制成本。
在我国,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成本管理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并尝试应用作业成本法。
然而,由于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许多企业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如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成本控制与业务发展的矛盾、成本核算的复杂性等。
因此,深入研究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实践,探索其在我国特定市场环境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对于提升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我国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成效与问题,以期为我国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成本管理的优化和升级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研究目的:阐述本文旨在探讨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及其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及其效果。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一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它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出相对准确的产品成本。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局限性,并积极寻求更为精确、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
因此,本文希望通过深入研究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其对企业成本管理、产品定价、决策制定等方面的影响,以期为我国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作业成本法在国内生产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作业成本法在国内生产企业中的应用探讨1. 引言1.1 概述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它主要用于计算和控制企业每个生产活动的成本。
通过将生产活动分解为多个作业,然后为每个作业计算成本,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了解各项成本的构成和分配情况。
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思想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划分为多个作业,每个作业都有独立的成本记录和控制。
通过这种方法,企业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每个作业的成本构成,进而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和控制措施。
作业成本法还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各项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从而优化产品组合,提高盈利能力。
在国内生产企业中,作业成本法逐渐受到重视,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通过作业成本法,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增强竞争力。
作业成本法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成本控制,还可以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1.2 国内生产企业的特点国内生产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规模不一:国内生产企业的规模各异,有小型企业,也有大型企业,覆盖了各个行业领域。
2. 产业多元化:国内生产企业涉及的产业种类繁多,涵盖了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多个领域。
3. 市场竞争激烈:在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生产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
4. 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国内生产企业一大优势是劳动力资源的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5. 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国内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企业技术先进,有的技术较落后。
这些特点决定了国内生产企业在应用作业成本法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也为作业成本法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做出管理决策等方面提供了具体的应用场景。
2. 正文2.1 作业成本法在国内生产企业中的应用现状作业成本法在国内生产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可以说是逐渐被广泛接受和应用的。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作业成本法在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的重要作用。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引言:在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后,为使读者了解目前该研究领域的进展和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特作此文献综述。
本文献综述主要总结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中得应用研究成果,主要是研究国内的应用情况,同时和国外的应用情况相对比,以此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字:作业成本法、制造业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一、作业成本的起源及在我国的起步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简称ABC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成本更准确的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
最早产生于美国,1952年美国著名会计大师埃.克.科勒(EricKohler)教授在其编著的《会计师词典》中首次提出了作业、作业帐户、作业会计等概念。
但全面解释“作业”、“成本”、“作业会计”、“作业投入产出系统”概念是在1971年乔治斯托布斯(GeorgeStaubus)教授的《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ActivityCostingandInputOutputAccounting)中,这是理论界的一个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随着制造业的库存管理信息处理系统(MRP)、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全面生产管理集成化系统(MRPII)、制造系统(FMS)、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一系列现代管理系统的兴起,美国实业界普遍发觉产品的成本与实际相差甚远,这是当时学术界进行探究的一个背景条件。
80年代后期,美国芝加哥大学学者罗宾.库伯(RobinCooper)和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卡普兰(RobertSKaplan)在乔治斯托布斯的理论基础上全面的提出了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自此作业成本法问世。
在我国国内,最早关于作业成本法的研究是1988年易中胜编译并发表的的《管理会计:挑战、对策与设想》,到90年代以著名管理会计学家余绪缨为代表的学者们掀起了一股对作业成本法的探究热潮,但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国外著作的编译,理解阶段,发展较为缓慢。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发展应用研究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发展应用研究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引入我国以来,已经在许多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发展应用情况,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挑战及改进策略,以期为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the production methods and management models of enterprises are undergoing profound changes. Activity Based Costing (ABC), as an advanced cost management method,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many enterprises since its introduction to China in the late 1980s.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 in China, analyze its advantages, challenges,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and inspiration for cost management in Chinese enterprises.本文将回顾作业成本法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介绍其在国际上的应用情况和成功经验。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对提高企业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研究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
一、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及其特点作业成本法指的是按照生产过程中的各个作业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的方法。
其特点是精确反映各个生产环节对成本的贡献,有利于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和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能和经济效益,也有助于企业决策和管理。
在我国企业中,作业成本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制造企业为例,作业成本法可以通过设定作业成本中心、确定作业成本汇率和作业成本控制点等方式,将产品成本分解为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部分,进而计算出各个环节的成本,指导企业生产和管理。
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有些企业对作业成本法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成本核算不准确;有些企业缺乏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和手段,难以有效管理成本;有些企业对作业成本法尚未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缺乏应用经验和案例。
三、作业成本法应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1、成本核算不准确的问题成本核算不准确是作业成本法应用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应该加强内部控制,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成本核算,避免出现随意添加或删除成本项的情况。
同时,企业应该加强成本核算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质量。
成本控制不力是作业成本法应用中的另一个难题。
为了改进这个问题,企业应该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成本控制方法和体系,明确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点和成本指标,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加强成本控制与生产控制的协调和配合,不断优化生产过程,控制好各个环节的成本。
3、进一步提高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水平对于那些对作业成本法尚不熟悉或应用不够成熟的企业,应该加强相关的研究和实践,积极开展盘点和分析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方案,推动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总之,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潜力,但要想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需要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和成本管理,提高成本控制水平,加强应用研究和推广。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一种会计管理工具,用于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它基于资源消耗和活动驱动的成本分配方法。
本综述将回顾ABC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文献,涵盖ABC的发展背景、优点和局限性以及在各种行业中的应用案例。
ABC方法最早是由美国会计师罗宾·库珀和罗伯特·卡普兰于1988年提出,目的是解决传统成本系统的缺陷,即不能准确反映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成本。
ABC方法通过追溯资源消耗,根据产品或服务的活动驱动,将成本分配给不同的活动成本池,然后再分配给产品或服务,从而更准确地确定成本。
与传统成本系统相比,ABC方法能够更好地识别成本驱动因素和非价值增加的活动,为决策提供更准确的成本信息。
ABC方法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
首先是制造业。
制造业的一个关键挑战是如何确定产品的实际成本。
许多研究表明,ABC方法比传统成本系统更准确地反映了产品的成本,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评估产品的盈利能力和资源利用情况。
另外,ABC方法还可以帮助企业找出低效率的活动,并提出改进措施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其次是服务行业。
服务行业通常涉及多种活动和资源消耗,例如医疗保健、酒店管理和交通运输等。
ABC方法可以帮助这些行业更好地理解活动对成本的贡献,并决定如何分配成本。
例如,一些研究对医院的运营成本进行了研究,发现ABC方法能够更好地确定手术、病房和门诊等活动的成本。
在酒店管理方面,ABC方法可以帮助酒店管理者确定哪些活动驱动了成本,并优化资源分配。
ABC方法还在金融领域得到了应用。
金融机构面临着高度复杂的业务流程和活动,如贷款审核、投资管理和风险评估等。
ABC方法可以帮助金融机构确定不同业务流程的成本,并分析哪些流程需要改进以提高效率。
一些研究还将ABC方法应用于风险管理,以评估不同风险管理活动的成本效益。
然而,ABC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的应用研究
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的应用研究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为制造业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提供有效支持的管理工具。
本文将探讨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的应用研究。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按照作业或工序进行成本分析和计算的方法。
它基于作业成本池的概念,即将相关的成本项目按作业进行分类累计,从而实现对作业成本的准确计算。
制造业企业通常具有多个作业环节,通过作业成本法可以清晰地了解每个作业环节所产生的成本,从而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
1. 作业成本法在产品定价中的应用。
通过对每个作业环节所产生的成本进行准确计算,制造业企业可以更好地确定产品的成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定价。
这可以避免低价销售导致企业亏损,也可以避免高价销售导致产品滞销。
作业成本法在产品定价中的应用对于制造业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2. 作业成本法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制造业企业对每个作业环节产生的成本进行详细分析,从而找出具有高成本的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
对于成本高昂的作业环节,可以考虑改进工艺、降低材料消耗或提高生产效率等措施,从而降低总体成本。
通过作业成本法进行的成本控制可以使企业更加高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3. 作业成本法在决策分析中的应用。
制造业企业在面临各种决策时,往往需要进行成本分析以支持决策。
作业成本法可以提供准确的成本数据,并可以根据不同的决策情景进行灵活的计算和分析。
在引进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或关闭某个作业环节等决策时,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分析相关成本,评估风险,并为决策提供依据。
1. 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度简化。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成本分析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度简化。
不同的企业可能具有不同的作业环节和成本项目,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类和汇总。
2. 结合其他成本管理方法进行综合应用。
作业成本法可以与其他成本管理方法结合应用,形成相互补充的效果。
可以结合标准成本法对比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帮助企业进一步分析成本的波动原因。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主要用于测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并进一步用于制定价格、投资和生产决策。
在我国企业中,作业成本法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探讨其优势和不足。
作业成本法的简介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按照制造或生产流程分配成本的方法,它将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能够直接与产品相关联的成本,例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
而间接成本是无法直接与产品相关联的成本,例如间接材料和间接人工。
作业成本法通过将这些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作业上,来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在我国的制造企业中,作业成本法被广泛应用于确定产品成本。
在汽车制造行业,企业通过作业成本法来确定每个型号汽车的生产成本,以便定价和制定生产计划。
在服装制造行业,企业也会使用作业成本法来确定不同款式服装的成本,以便进行成本控制和利润分析。
作业成本法也被用于服务行业,例如餐饮业和酒店业,来确定不同菜品和客房的成本,以便确定价格和进行经营决策。
作业成本法有着许多优势,使其成为我国企业中常用的成本分配方法之一。
作业成本法能够准确地将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上,使企业能够清晰地了解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构成。
作业成本法能够帮助企业做出合理的定价和投资决策,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作业成本法能够为企业提供详细的成本控制信息,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成本管理和效率提升。
作业成本法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计划和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尽管作业成本法有着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作业成本法需要较为复杂的数据收集和处理工作,对企业的管理会计人员有一定的要求。
作业成本法在面对多样化和定制化产品时,可能无法准确地分配成本,导致成本估计的偏差。
作业成本法只能提供静态的成本信息,而无法提供动态的成本信息,使其在长期决策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作业成本法在面对季节性、周期性和不稳定的生产环境时,可能无法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影响企业的决策质量。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研究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研究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管理成本的技术,其原理是把制造成本划分到批量化生产中的“作业”上。
作业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与特定的产品、部件或者批次相关联。
作业成本法主要用于计算和分配间接制造费用,以便更准确地核算成本和进行成本控制。
1. 企业规模较大的制造型企业中较多应用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一些规模较大的制造型企业在成本核算方面更注重精细化管理,因此更多地应用了作业成本法。
这些企业往往生产的产品种类繁多,生产工艺复杂,需要更加精准地掌控每一道工序的成本情况。
作业成本法能够将间接制造费用按照作业耗用情况进行合理分配,从而更准确地计算产品成本,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2. 部分企业对作业成本法的理解和应用仍存在偏差尽管作业成本法在一些企业中得到了应用,但是在一些企业中,对作业成本法的理解和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偏差。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作业的界定不清晰,导致成本分配不准确;二是对间接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不够科学,使得产品成本计算结果偏离实际情况。
这些问题导致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引发了成本管理混乱的局面。
二、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效果1. 提升了成本核算的精度和准确性作业成本法把各项间接制造费用按照作业的实际耗用情况合理分配到产品上,使得产品成本的核算更加精准和准确。
通过作业成本法,企业管理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每个作业环节的成本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过程,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增强了成本控制和管理的能力作业成本法的引入,使得企业更加关注各个作业环节的成本控制和管理。
通过对每个作业环节的成本进行分析和比较,企业可以及时发现成本异常,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调整,保障成本的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这有利于企业更好地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 为企业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使得企业管理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产品成本结构和成本构成,为企业的定价、产品结构优化、生产计划制定等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国外作业成本法研究综述
国外作业成本法的研究现状、争论焦点和不足
1.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效果; 2.作业成本法与其他管理会计工 具的整合与协调; 3.作业成本法在战略决策、绩效评价等方面的应用; 4.作业 成本法的技术方法和算法改进。
国外作业成本法的研究现状、争论焦点和不足
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作业成本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方面。一些学者认为,尽 管作业成本法能够提供更准确的成本信息,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一些限制, 如数据收集和处理难度较大、实施成本较高以及对人员素质要求高等。此外,作 业成本法仍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透明性,可能影响成本分配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国外作业成本法研究综述
01 引言
目录
02 文献综述
03 作业成本法定义、应 用范围及优缺点
04
国外作业成本法的创 新和发展方向
05 案例分析
06 结论
引言
引言
随着企业生产环境的不断变化,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无法准确反映产品的 真实成本,这使得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核算方 法,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次演示将对国外作业成本法的研究进行 综述,旨在梳理其研究现状、成果与不足,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谢谢观看
国外作业成本法的创新和发展方 向
国外作业成本法的创新和发展方向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企业生产环境的不断变化,国外作业成本法也在不断 创新和发展。未来,作业成本法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和精细化,主要发展方向包括:
国外作业成本法的创新和发展方向
1.加强与其他管理会计工具的整合与协调,完善企业综合管理会计体系; 2. 引入新的技术和方法,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高作业成本法的准确性和效率; 3.拓展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范围,如拓展到服务业、金融业等领域; 4.深化对作 业成本法理论基础的研究,探究其本质和内涵。
2022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综述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综述1.研究背景意义1.1研究背景自从上个世纪以来,西方的企业管理思想快速发展,新思想、新见解层出不穷,并在企业的实际管理中得到应用。
产品的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在企业发展的潮流中逐渐完善。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作业成本管理方法应运而生,并在许多行业得到应用。
作业成本管理方法不同于其它的成本计算方法,它并不仅是单纯的核算产品的成本,还可以通过成本信息进行企业的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许多学者也在作业成本法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大部分学者只进行了理论方面的探讨,并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随着企业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制造工艺越来越复杂,企业的间接费用比例越来越高,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越来越不准确,也就不能真实的反映成本的实际信息。
因此,我国的企业开始引进作业成本管理方法,许多制造行业也开始应用作业成本法,但是大部分企业没有完全理解作业成本法的精髓,没有正确发挥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作用。
而且国内对作业成本法的案例研究不够深入,只是学术上的分析,所以本文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探讨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
其次,高新技术企业推动技术创新工作的不断开展,2007年末,在高新技术企业1452万的从业人员中,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占比为19.3%,科技经费支出4623亿元,其中研究开发经费支出1995亿元,占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总支出的54.5 %。
然而高新技术企业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却暴露出种种问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成本管理问题。
1.1研究意义作为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对企业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企业来说,作业成本法在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管理以及成本信息的应用等方面都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第一,作业成本法把作业视为成本核算的对象,作业成本法根据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分配成本,成本的核算更加精确,而且它可以反映各项作业消耗的资源的情况,管理者依据成本信息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优化企业产品的整个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
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的应用研究
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的应用研究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特别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和分配,它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了解各项成本的构成和分布,从而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决策提供依据。
本文将从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现状以及应用研究进行分析探讨。
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和分配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产品的成本分配到相应的作业或生产部门上,然后再分配到产品上,以达到成本控制和决策的目的。
作业成本法的核算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工序成本的计算、作业成本的计算、产品成本的计算。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对产品的制造工艺进行分析和划分,然后将各种成本按照作业的不同特点进行分配,最终得出产品的成本结构和成本定价。
三、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作业成本法在不同类型企业中的应用比较研究、作业成本法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作业成本法在产品成本定价中的应用研究。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能够更好地了解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情况,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措施,使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效果更好。
在不同类型企业中的应用比较研究方面,可以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不同类型企业在应用作业成本法时存在的异同点,找出适合不同类型企业的适应策略。
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应用研究方面,可以通过实际生产过程的数据分析,探讨作业成本法在生产成本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找出影响成本控制效果的因素和影响成本控制的改进措施。
在产品成本定价方面的应用研究方面,可以结合市场需求和产品成本,研究作业成本法在产品成本定价中的应用效果,找出影响产品成本定价的因素和产品成本定价的改进策略。
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它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竞争力,是制造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作业成本法研究现状综述
作业成本法研究现状综述目前,作业成本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的行业和组织。
研究者们在不同的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以评估该方法在实践中的效果和适用性。
以下是一些研究的主要发现。
其次,作业成本法能够提供更精细的成本信息,支持绩效评估和绩效管理。
一些研究发现,使用作业成本法可以更好地分析和评估成本驱动因素,从而更好地理解成本-绩效关系。
这就为组织提供了更多的信息,用于绩效评估和改进。
另外,作业成本法还可以用于成本估计和预测。
研究发现,作业成本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成本驱动因素,提供比传统成本法更准确的成本估计和预测。
这就使得组织能够更好地进行预算制定和成本控制。
然而,作业成本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之一是数据收集和计算的复杂性。
作业成本法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并进行复杂的计算和分配。
这就需要组织有强大的信息系统和良好的数据管理能力。
此外,作业成本法还要求组织建立适当的成本池和成本对象的关系。
这就需要组织对自身的业务和过程进行清晰的理解和建模。
如果建模不准确或不完整,作业成本法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最后,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也受到组织文化的影响。
一些研究发现,作业成本法需要组织具备开放和合作的文化氛围,以便有效地收集和共享成本信息。
如果组织文化不利于信息共享和合作,作业成本法的效果将受到限制。
总之,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重要的管理会计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提供更准确的成本信息,支持决策和绩效管理。
然而,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组织具备强大的信息系统和数据管理能力,并建立适当的关系模型。
此外,组织文化也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效果有重要影响。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作业成本法的适用性和改进方法,以更好地支持组织的成本管理和决策制定。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三、在我国运输业实行作业成本法的条件及相应障碍
作业成本法虽然先进科学但是其运行时需要一定的条件的,主要有:
1、管理层能意识到现有成本核算方法的局限性并有改变的意愿
2、企业自动化程度高,且间接费用在成成本费用中得比重较大
3、企业产品品种多,生产步骤复杂
4、拥有先进的成本管理系统和与之相配的财务人员
5、有相关科学的并与实践结合的理论指导
客货运共同成本分摊的问题
铁路运输需要对寿命周期较长的资产进行大量投人(包括新建或购置的投资和运营时的养护维护等),资产是与较长一段时间的业务量相对应的。因此,成本费用多表现为共同成本,其中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和修理费占运输成本比重较大,这种共同成本类似于一种间接费用,需要在不同时期、不同运输产品对象间进行分配。共同成本的存在为铁路客运企业成本的准确计算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例如,铁路企业的线路和信号设备是为客货运共同服务的,成本费用表现为客货运共同成本。按照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铁路运输企业在成本费用核算中很难在客运成本或货运成本之间准确分摊共同成本。此外,车站的水电、房建、通信部门的费用及管理费用等支出也不能直接列入客运或货运成本。因此目前缺乏一套能够合理反映共同成本在客货运企业之间进行分摊的成本计算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与研究综述
发表时间:2009-11-16T16:52:10.483Z 来源:《中外企业家》2009年第5期下供稿作者:朱莹
[导读]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朱莹(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商学院,山东烟台 264670)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科技应用于企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直接人工费用普遍减少,间接成本急剧增长,采用传统成本法按照人工工时分配间接成本的思路使得成本扭曲现象普遍存在,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核算管理方法应运而生。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比较;应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0-0076-02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计算产品成本的中间桥梁,通过作业动因来确认和计量各作业中心的成本,并以作业动因为基础来分配间接费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一、作业成本法与各成本核算法比较与应用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最明显的区别是:(1)以作业中心来归集资源消耗;(2)依据成本动因采用多元化制造费用分配标准,消除了传统成本法中使用人工工时作为唯一标准分配全部间接费用的不合理性。
因此,与传统成本分配方法相比,它能够提供更准确的产品(包括服务)成本信息,为企业的管理决策和业绩评价提供更相关的信息依据,使成本核算更准确,更具有相关性和配比性。
众多学者对于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法的比较也各有研究:
1.郑莹(2008)按成本计算模式发展历程,即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顺序,分析了各自产生的背景与条件以及其特点。
典型的完全成本法形成于19世纪,它是从生产的观点处理产品成本的计算题,将与生产过程有关的各项成本全部计入产品,将成本按经济用途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在20世纪70年代的制造业中得到推广和发展。
而变动成本计算法以成本性态析为前提,只将变动成本计入产品成本,而将当期固定费用从销售收入中扣除,免去固定成本的分配计算程序。
到20世纪60年代变动成本法被用于西方企业的内部管理中。
她认为作业成本法是对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扩展性补充。
与完全成本法一样,作业成本法也不区分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者的区别在于成本的分配复程度与成本分配基础的选择。
但是,设计作业成本计算系统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源,一旦投入使用后,企业又必须定期收集和更新作业成本计量单位的信息,产生巨额维护成本。
2.贾磊(2003)从适用的经济环境来比较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
标准成本的计算是从数量和价格两方面设置的,且多采用直接人工工时作为分配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的基础一次分配到位,标准成本法是一种比较系统、科学的管理方法,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企业:生产的产品一般为大批量少品种,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为主,制造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通常较低。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间接费用归集对象的成本计算法,通过成本动因来确认和计量作业量,归集作业成本到产品上去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
采用作业成本法的企业:生产的产品一般以多品种小批量为主,产品种类繁多或者结构复杂;企业自动化程度较高,制造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通常较高;产品生产工艺复杂,不同产品需要的生产支出不同。
由于目前我国大多数制造企业自动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大批量少品种与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并存,因此在现阶段标准成本法还是有存在的必要性;同时受到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成本高、对会计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素质要求高等条件的限制,需要建立一种标准成本管理与作业成本管理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方法。
二、作业成本法具体应用研究
1.王建华(2007)从成本管理及成本控制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现行成本核算方法的不足,提出符合目标成本控制的作业成本核算方法。
目标成本管理是在通过对市场充分的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保证企业的目标利润而倒推出总的目标成本水平。
然后把总的目标成本再逐级分解形成各责任中心的成本控制标准。
而作业成本法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进行作业链价值分析,确定哪些作业为最终产品的价值形成提供服务,消除不必要或不增值的作业,同时对于企业必要但不增值的作业应尽量降低其成本消耗,实现作业链的优化管理。
因此把内部市场化下的目标成本管理和作业成本结合起来,就必须使目标成本分解到的责任中心和按作业成本核算划分的作业中心协调一致,相互对应,实行责任中心和作业中心协调控制,使作业成本核算的信息满足责任中心考核的要求。
2.作业成本法在预算管理中的应用。
预算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尤为重要,而传统成本法很难根据单一标准确认费用的承担主体,也难以精确反映真实的成本信息,严重影响到企业预算的可靠性和科学性,程文莉(2005)提出将作业成本法应用于预算管理,增强了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可比性,明确价值创造的要因,实现战略与业务流程的对接,从而降低管理成本,提高预算管理效率,明确各环节和资源发生的合理性。
其具体运用思路如下:
(1)根据顾客需要和自身生产能力,确定销售目标。
(2)设计满足顾客需要的系列作业的集合体。
企业在用作业成本法编制出销售预算后,应分析原有作业是否必要,能否增加顾客的价值。
(3)确定企业作业链。
企业整合优化作业链,消除重复迂回等一切不合理的作业。
(4)以现有各部门为范围,归并同质作业。
三、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应用的现状分析及其原因
近年来,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也成为我国会计学界的热门课题之一。
但是,目前在我国只有少数企业在尝试作业成本法。
从1985—1999年关于企业理财先进经验5报道统计结果看,实行作业成本法的企业只占3.17%。
为什么有着无可比拟优势的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不能广泛使用呢?首先从外部环境来讲,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依靠半机械化和手工操作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存在,生产的商品化、市场化、现代化程度不高,国民的生活水平仅达到小康,市场的多样性需求不足。
从我国目前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看,企业的生产方式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有大的突破,传统的大规模、少品
种、批量生产方式仍占主导地位。
因此,作业成本法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还未形成。
从企业自身内部因素考虑,传统的成本核算观念难以突破,作业成本法短期内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再加上人员素质及应用硬件上存在障碍,同时作业成本法的高额成本是绝大多数企业对其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
四、评价与建议
1.通过比较各个成本核算方式各有优缺点,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不同的成本计算模式有着各自的用途,如果一个企业同时采用多种成本法进行核算,会增加大量不必要的工作,企业的现实也使其不能得以实现。
由于三种成本法都存在一定缺陷,因此,有必要将三种成本计算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决策、计划和控制所需的信息,又满足企业外部利益关系者对企业财务信息的需要。
2.研究内容涉及范围比较广。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既包括制造企业也包括非制造企业,既有把其作为一种成本核算方法研究在经营上的应用,也有的将其看成管理思想应用于预算方面。
但是研究内容缺乏系统性,研究的深度不够,只注重单方面以及行业应用研究,缺乏宏观整体绩效成果评估研究。
因此,对于作业成本法应用效果的研究范围有待扩宽。
3.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作业成本法评价系统,实施过程的合理性。
把握成本—效益的度,争取最好结果。
如果不顾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生搬硬套,考虑“成本一效益”关系企业将得不偿失。
所以,企业要量力而行,把握争取最好结果。
4.应用作业成本法主要还在于逐步优化作业链,改进作业,消除非增值作业,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与浪费。
同时建立起企业价值链,将二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实现最优化效益。
参考文献:
[1] 郑莹.作业成本计算模式比较与应用[J].财会通讯,2008,(7).
[2] 王建华.基于作业成本核算的目标成本管理[J].会计之友,2007,(5).
[3] 韩彦峰.谈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8,(545).
[4] 王义平,吴灏文.作业成本动因的选择[J].管理天地,2005. (责任编辑:鲁小萌)。